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_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_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读龙应台目送有感_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的《目送》是本生死笔记,它深邃,忧伤而美丽,在她的文章中我读懂了什么

叫孝敬。

这世上总有一群人:当我们披着霞光呱呱坠地时,他们喜悦而泣;当我们学步不稳摔

倒在地上时,他们急切心疼;当我们背起书包憧憬未来时,他们日夜操劳;当我们踌躇满至

打拼事业时,他们独守空巢或孤老而终。目送了时间,语言和生命,让我知道了因为有自

己的命运,长大后我们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我们身为子女也是如此失落常常在人生

尽绝时默默流下思乡的眼泪,每一次回家,总觉得如此衰老,为何父母总是如此的渐渐离去,总是在告别式微笑的说一声再见,在上车时独自的在心中流泪

很多人认为,孝敬只是一种单方面的给予,只要给予长辈足够的物资,就是孝敬,殊

不知,孝敬其实只是一种陪伴;又有多少人认为孝敬只是一种动作,只要今天孝敬了这份

温馨就能在长辈心里封存很久,殊不知,孝敬还是一种延续的状态,长辈们需要的不只是

只言片语的零碎的关怀,而是呢喃细语的唠叨与问候。孝敬不是绝对的服从,它是一种心,一种情,一种内心的思念。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业。时间,永恒得把一些

东西带走,带不走的,随着时间,也便成了永恒。然而,这种永恒到底是两个人的不悔的

欢笑,还是两个人遗憾的泪水,完全取决于你对孝敬的态度!现在的我常常看到爷爷奶奶

衰老的痕迹,很害怕突然有一天他们就不见了。任凭我怎么呼喊,他们都不会回来了。而

有过多少年,那昔日健朗的爸爸妈妈也将步入风残烛年,也将从此消失,无处寻觅呢?

爱父母,孝敬他们,就是爱30年后的自己;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是爱五十年后

的自己。孝在心中,心存敬意。

继《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又创作了这本《目送》,之前也有品读过龙应台的文字,她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

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又仿佛像妈妈的手,轻轻的抚摸着你的脸。

“目送”,它的含义是什么?生命中总有许多人被时光带走,或者失落在天涯,或者

用死亡划开彼此的界限,像龙应台这样还活着的人,就不免要遭受一次次的离别,一次次

的悲痛。目送,是送别离去的亲人和友人,也是送别过往难忘的记忆和美好的时光。在

送别时,我们总要睁着眼睛,眼睁睁地看着对方离去……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讲的是龙应台目送她的孩子——华安小学到大学,然后

作者的父亲住院还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让人心

酸和感动的文字说了:年幼的孩子长大到成人,让她牵挂、让她失落、让她懂得怎么放手。和她父亲的去世,在火葬场最后一次目送她父亲的时候,也就是说她和他今生缘分也就终

止了。

作者只是摘了生活中几个片段来写,但其中流露的情感让人魂牵梦萦。你的心处处处

被这种真实的文字牵动着。看着龙应台的一次次目送,想着自己的一次次迎接与目送。

突然发现,自己对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亏欠,只有珍惜才不枉他们对我们的一次次目

送……

读《目送》懂得了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读《目送》有些更深

的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

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且行且珍惜!

印象中龙应台的作品都是词锋犀利,寒气逼人,直到读了她的散文集《目送》,那温

婉深沉的文字,让心有了一些温暖,也有了一点伤感。

在《目送》的七十多篇散文中,她敞开心扉,满纸温情,细腻地书写父亲的逝、母亲

的老、儿子的远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自己的脆弱,还有无奈的放手等诸多心境。书中的情节都是我们非常熟悉却常常会忽略的小事儿,看似平淡如水,微不足道,读后感

受到的却是深刻的思想和厚重的情感: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书中有许多篇幅是讲作者与母亲的,她那年迈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像个小孩。她牵

着惶恐不安母亲的手,走在川流不息的香港车站,带她回家。她提前24小时和母亲道别,给皱纹密布的母亲涂粉红的指甲油和润润的口红。她哄着她,就像当年母亲哄着儿时的她

一样,耐心、细致。还有她写自己的父亲背井离乡隔海相望的离愁,漂泊一生遥念故土的

游子之情,让人想起余光中笔下的乡愁。

最喜欢开篇的《目送》一文,写的是她作为母亲和女儿两个角色的感受。作为母亲的她,在儿子从小学、中学,十六岁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直到现在二十一岁就读于她教课

的大学期间,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而作为女儿的她,追忆

自己成长岁月中,与父亲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

仪馆的炉门前,深深地凝望,希望记住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作者写父亲时,父亲已经走了;写母亲时,母亲已认不得自己;写孩子时,看到的只是

他们的背影。于是她说:“人生走到这样的年龄阶段,是四顾苍茫,唯有目送。”

不会忘记书中的那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

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样的

感悟,既有遗憾,又有坚定,让我们也为之动情。

想到自己从前每一次的离家,即使知道身后那一直注视的目光,却都没有回头一看,

现在情节重演,才能明白为人父母心中的那份失落与欣慰。孩子长大了,总有一天会离开

我们的视线,父母日渐老去,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的世界。生命就是一场爱的接力,我们

目送自己的孩子,同时自己也被父母目送,每个人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体会最复杂的

人生情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带着爱和释怀,用现在的努力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

这是一本好书,感谢作者,为读者带来一份亲情的感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