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学术论文发表时间:2010-08-10 08:30论文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7710816294.html, 论文发表者:毕业论文网点击:84次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英文标题】The Research on th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ies YU Qun-e, MENG Y u (1.Finance Schoo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2, China;2.Finance Study Center, Southwest Univers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英文标题】The Research on th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ies

YU Qun-e, MENG Y u

(1.Finance Schoo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2, China;2.Finance Study Center,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0074, China)

【标题注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度重点项目(02JAZ790011)

【文章日期】2004-01-06

【作者】虞群娥/蒙宇

【作者简介】虞群娥,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浙江杭州310012;蒙宇,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74

虞群娥(1964-),女,浙江宁波人,教授,博士生;蒙宇(1976-),男,四川成都人,博士。【内容提要】自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来,日益引起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系统地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ies)起源、理论发展和本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租金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摘要题】战略管理

【英文摘要】Since the American scholar draws the concepts of the Core Competencies, which are concerned in theory and practice day by day. According to amount of materials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ources, theory development and nature of Core Competencies, as well as their rent forming mechanism.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演进轨迹/租金形成机制

core competencies/evolution route/rent forming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892(2004)04-0075-07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演进轨迹

(一)核心竞争力溯源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起源,杜云月和蔡香梅(2002)列举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1)源于“分工论”(吴建南、李怀祖,1999);(2)始于“战略发展论”;(3)产生于“企业理论的新发展”。从理论上看,我们认为比较准确的表述是“分工论”。其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764年出版的《国富论》。在这本经典著作中,斯密提出了“分工论”,认为“劳动力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注: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5页。),并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对于劳动分工机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提出了三个原因:一是熟练优势、二是减少转换成本、三是替代优势。古典经济学大师李嘉图(1817)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他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市场机制会把稀缺资源配置到那些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企业中去。李嘉图的理论着重分析了比较优势带给国家的动态利益。需要指出的是,斯密的“分工论”主要指的是生产分工,分析了劳动分工对劳动效率乃至经济成长的影响,

虽然并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但企业分工论内涵仍应可被视为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萌芽。有所不同的只是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战略理论则更强调能力分工。

张伯伦(1939)是第一个提出“竞争优势”概念的学者。随后,霍弗和申德尔(1939)把这一概念引入了战略管理领域。项保华和李庆华(2000)将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概括为了三个阶段,即早期战略思想阶段、传统战略理论阶段和竞争战略理论阶段。企业战略理论中最早提出“能力”这一概念是菲利普·塞尔尼科(P. Selznick,1957)。他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文中提出了“能力”或“特殊能力”的概念。之后西方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I. H. Ansoff,1965)在《公司战略》、安德鲁斯(K. Andress,1971)在《公司战略思想》中对这个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使其在理论和管理实践中产生了很大影响。王秉安(2000)专门分析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阶段。他认为该阶段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又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段:(1)20世纪60年代以来侧重研究战略管理;(2)80年代以来侧重研究市场结构;(3)90年代开始着重研究企业素质,以核心竞争力研究为侧重点。第三个阶段理论由于涉及到企业能力的竞争,因此也被称为企业能力理论(Competence Theory of the Firms),它逐渐成为了最新的企业理论和重要的企业管理理论。在此基础上,邓于君(2002)进一步指出了现代企业能力理论主要经历的三个演进与发展阶段:发展阶段企业内部成长论(E·Penrose,1959);深入阶段企业资源基础论(Birger Werner Felt);创新阶段企业核心能力论(Prahalad & Hamel,1990)。而与之相对应的结构学派、资源学派、能力学派三大学派的关系则呈现一种顺次演进的递进态势。

(二)企业能力理论各流派及主要观点

1.结构学派

该学派又被称为内部成长学派、产业结构、产业定位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他从产业角度入手分析提出了该战略理论。他认为“竞争优势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绩效的核心”(注:[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他的思想体现在他的经典之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的“竞争三部曲”中。波特提出,“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在于使公司在产业内处于最佳的定位,保卫自己,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力。”(注:[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P3。)波特的“五性分析模型”(Porter's Forces Model)中包含的竞争作用力是指同业者、替代业者、潜在业者、购买者和供应者。为了应对这五种竞争力,他提出了企业获得竞争力的三种基本战略:(1)总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2)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3)目标集聚战略(Obiectives Focus)。之后的黑特和爱尔兰德(1980)研究了公司独特竞争能力与战略、产业和绩效的关系。

2.资源学派

基于资源的观点,最初由皮特瑞夫(Perteraf)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他代表人物主要还有罗曼尔特、里普曼、温特、巴尼、申德尔、库尔、迪瑞克斯、德姆莱茨、库勒、柯利斯、蒙哥马利等。1984年,沃菲尔特在美国《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了《公司资源学说》,提出公司内部的资源对公司获利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该学派有学者从资源的角度阐释了能力(Amit,1993):这里的能力是指公司安排、使用资源并取得一定结果的能力(Capacity),公司能力是基于信息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组织程序,能力由长期而复杂的资源互动产生。企业是以自有资源存量为基础的,并通过资源流量的增加藉以形成异质性能力,企业是能够提供优越租金的唯一资源组合(Dierickxand Cool,1989;Barney,1991),他们认为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所有企业都是同质的,所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最终要依赖于组织内的特定资源。能够带来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称为关键资源。按Barney(Jay Barney,1995)的观点,关键资源必须满足三点评判标准:(1)有价值性;(2)稀缺性;(3)不可模仿和替

代性。80年代,库尔(Cool)和申德尔(Schendel)通过对制药业若干企业的研究,进一步确定了企业的特殊能力是造成它们业绩差异的重要原因。此时,已经出现了能力学派的萌芽。

3.能力学派

从某种程度看,能力学派继承了“分工论”的衣钵。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除了普拉哈德和哈默,还有斯多克、伊万斯、舒尔巴、提斯等。早在1952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就曾提出企业知识基础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差异分工”。菲利普·萨尔尼科(1957)对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描述: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组织的能力或特殊能力;劳动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在1937年提出,对于企业来说,知识主要表现为能力这种形式,于是能力分工应当成为管理学研究的核心;爱温和料克尔斯(1989)提出,组织拥有的核心技巧能使其开发出来带来收益的产品和服务。Spender (1989)认为企业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系列共同价值系统、管理者所拥有的独立管理和诀窍。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D·钱得勒(Alfred D. Chandler,JR.)提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组织能力。爱温和料克尔斯(1989)进一步指出,组织拥有的核心技巧能使其开发出来带来收益的产品和服务,核心技巧的组织整体所拥有的关键能力,是组织战略成功的关键。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普拉哈德(C. K. 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的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提出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其实质是谁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学术界通常也把这一事件作为核心竞争力明确提出的标志。之后,兰格路易(1992)发表了“能力论”,福斯(1993)发表了“核心能力论”,哈默和哈尼(1994)发表了“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这些研究,把企业核心竞争论的研究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三)各流派评价与比较

从理论渊源上看(张锦高、谢凌玲,2003),结构学派的波特理论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贝恩理论基础上,资源学派则继承和发展了彭罗斯理论。而能力学派在马歇尔提出企业内部成长论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进行了分析,发展了理查德森关于组织间协调的理论;从研究重点和战略实施角度看,结构学派研究的对象是产业,是基于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行业结构和对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实施的静态角度研究。而能力学派研究的对象是企业,资源学派研究的是内外部的结合,并且两者都从追寻经济租的动态角度进行分析和实施。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种行政性协调机制或一种契约组织,忽略了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企业生产性的特征,而强调交易过程中的各种规制。核心理论的出现首先正源于这样一种理论缺陷。结构学派实际上是将以结构—行为—绩效(SCP)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入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中,在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上建立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基础。但这并不能掩饰其存在的缺陷:该学派把企业看成一个“黑箱”,将企业自身的力量看成是既定的,过分强调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它研究的出发点是产业而非企业。一些学者(Cool,Schendel,1988;Rumelt,1991)实证的研究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研究的结果证明:(1)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大于产业间的利润差异;(2)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中可以存在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3)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

而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则打破了企业“黑箱”理论,认为被视为“黑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是构成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源泉。资源论强调的基础是降低短期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业绩,增进企业竞争力;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远不只于此。核心竞争力更侧重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认为能力学派是对资源学派的扬弃和发展。结构论偏重了竞争力的外生性,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来自合理的战略设计;能力论则更加强调了竞争力的内

生性,认为长期积累形成的能力造就了企业竞争力。

二、关于核心竞争力本质的争论

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在对有学者(陈坤、李平,2002)(注:陈坤、李平将观点归纳为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和元件—构架观等六种类型。与此相关的,有人(如国内学者陈静等)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平台能力观、技术能力观。)提出分类的重新归纳和补充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可以简单区分为以下三种比较典型的观点:(1)能力观,强调能力作为一种要素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部分。Prahalad (1993)、Coombs(1996)、Henderson and Cockburn(1994)、郭斌(1998)、科因等(1997)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各种能力的组合;(2)载体观,强调知识载体的重要性。Dorothy Leonard Barton(1992)、魏江(1997)从作用的过程切入,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用各种知识载体来指示员工、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与规范;周瑞凌、王金桃、叶瑾(2001)则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和创新为内核的动态平衡系统;(3)整合观,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各种技能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整合,是各种资产与技能的协调配置。Prahaladand Hamel(1990)、Kesler等(1993)从技术角度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不同技能与技术流的整合,Sanchez等(1996)和Durand(1997)从技术与资源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各种资产与技能的协调配置。

理论上也产生了不少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的理论,比如“能力论”(Langlois,N. R.)、“特殊能力论”(Selznick)、“激励能力论”(Teece)、“企业能力基础论”(Hamel,G. and Heene,A.)。事实上,核心竞争力的英文原文为Core Competence。Competence的意思是能力,胜任,指通过一定的努力具有获得过舒适生活收入的能力,有竞争、奋斗之意。直译过来是核心能力。从这个角度说,能力观是最贴切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种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它的观点只是能力观的引申或发展。

对于什么是核心竞争力,理论界有众多不同观点,比如技术、企业文化、创新能力等等。但我们比较赞同核心能力因产业而异的观点。有的行业,技术含量要求高,自然企业将投入更大的精力关注并开发技术;而有的行业,比如服务行业,则必定是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侧重点。如此等等,所以我们认为应当具体行业具体分析。企业能力具有突出的路径依赖特征。它是企业长期积累和学习的结果,和企业的初始要素投入、追加要素投入、企业沿革等密切相关。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自己发展起来的,具有企业不同的“基因”特征。企业能力存在于员工的身体、战略规划、组织规则、文化氛围等方面,通过与企业的人力资源或其他实物资产的结合,在组织协调机制的作用下,得到了积累并改变着企业的资源结构,最终改变了积累的方向。企业是一个特殊能力体,由于路径依赖和能力对企业整体的依托,企业任何一个部分脱离企业之后就将丧失其完全意义上的“能力”。

鲁开垠和汪大海等(2001)提出核心竞争力“必须是能广泛应用于其它领域的,必须是有益于最终产品的顾客利益的”。而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为了使顾客得到真正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基于此,我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就是在企业内部借助一种高效率的机制,充分有效地调动各种资源并使其协调运行,通过提升输送到顾客手中产品的认知使用价值(注:这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称之为PUV,是顾客认知利益与认知价格之差。顾客价值实质是顾客对于企业产品或服务是否物有所值的评价,这是一个心理上的价值判断的过程。)从而实现企业在市场上超越同业对手,获得竞争优势的“合力”。这个定义包含了四个方面的意思:(1)在企业内建立一套高效率的机制,配置和调动资源。所谓高效,则是指尽量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2)提升顾客认知价值是手段,占领市场竞争优势是目的。而提升顾客认知价值除了传承了产品在企业内部生产过程所凝结的价值外,还包括企业对外所展开的营销攻势;顾客认知价值的提升与市场份额的变化是同向的;(3)

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合力,而非单一的某种能力。所以,在概念里我们强调了“合力”。单一的能力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几种能力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才能形成一种强大的竞争力。也正是由于多种力量的交织,才使核心竞争力模仿提高了难度;(4)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能力。为什么我们没有将核心竞争力简单地定义为技术或资源?虽然理论界存在这样的论述。技术与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可以购买的。而且一种技术总是有一个生长成熟直到衰退的时期,技术也只有通过能力的整合、延伸,才能不断创新,保持活力。

三、各流派的租金及获取途径的考察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伊特韦尔,1996)对“租”的解释是:使用土地、劳动、设备甚至货币等资源所作的支付。在经济理论中,如果一种可供使用的资源量长久地不受为使用这种资源所作的支付额多寡的影响,这种支付就被称作“经济租”;如果可供使用的资源量只是暂时不受对其支付额多寡的影响,这种支付就被称作“准租”。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Lado等,1997),租金是从更为有效地获取、发展、配置资源以及利用资源的活动中产生的。现代租金理论则泛指一切生产要素的超边际收益,通用的定义是——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款项中超过资源在其他任何可供选择的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款项的那部分,即超过机会成本的收入(贺卫,1999)。

史东明(2002)通过对CIP(注:所谓CIF企业即是指科学管理企业,它不仅在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上比传统的大规模生产/科学化管理型(MP/SM)企业先进,而且重视R&D、重视更新产品价值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企业的分析,揭示了超额利润的来源。如图1,由于核心竞争力的不断优化,使需求曲线移至AR[,2],同时,由于不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生产过程的改进使LAC不断地下移。其结果是P[,2]P[,1]ef部分的超额利润要比一般的多。两方面原因形成了CIF企业的超额利润:一是CIF企业提高了效用,使用户增加了对其产品的需求(AR线右移);二是由于CIF企业新的价值,不但产品性能大大改进,而且成本不断降低,从而使它的产品定价能高于(或相对高于)社会价格(P[,2]高于P[,1])。图2则解释了核心竞争力优化后生产成本持续下降的趋势。

图1CIF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优化与超额利润的取得

图2核心竞争力优化后生产成本的变化

谢恩和李垣(2001)对各流派租的产生和作用途径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修正。我们可以通过下表对各种租进行比较:(1)熊彼特租。该观点关注动态的组织过程,在管理实践中更强调技能的获取、学习与能力的积累,所关注的租金具有耗散的特征,即竞争对手可通过一定的途径替代公司所有能力和专长。熊彼特租来源于不确定性很高的复杂环境中承担风险的创新活动(李志能、尹晨,2001);(2)张伯伦租。来源于高进入壁垒的垄断租金。这种综合的能力由于其复杂性和错综性,一般企业很难模仿和轻易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的租在长时间内存在,具有垄断性。(3)Ricardian租。即传统的基于资源观点的租,也称为查理德租。它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带来的租金。这种租按机会成本,付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的额外报酬。该学派强调了关键资源。即满足稀缺性、难以模仿性、有价值性资源,强调关键资源的获得与保持公司战略的重要意义。(4)Quasi-rent租。也就是准租,即由于某种资源与其他资源相结合所创造的价值往往高于其独立发挥作用时所产生的价值,因此人们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称为准租。这种租比熊彼特租更持久,有关文献将这一效应描述为将资源集合创造价值的帕累托边界外推,从而提高资源价值。

各种租比较一览表租金种类价值创造方式租金来源基本分析对象管理意义

熊彼特租能力构筑与学习公司过程与途径能力培养与能力学习

张伯伦租隔离机制组织能力组织与制度经验积累、制度创新与整合

理查德租资源识取要素资源与要素资源价值识别与获得

准租关系建立资源组合资源关系专用性投资与合作导向

现有战略管理文献在解释如何创造租的机制时,Dyer提出:传统的基于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针对单个组织提出了资源识取(resource-picking)和能力构筑(capability building)的价值创造方式,分别关注企业外部的要素市场和企业内部能力的积累。而在组织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下,这两种价值方式本身产生了内容的变化,而且由组织关系建立了紧密联系,成为了一个统一体。Madhok进一步指出了准租是关系建立活动主要关注的租金类型。Mahoney和Pandian(1992)提出基于隔离机制创造租的理论。他们认为该机制来源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关于资产专用性(注:资产专用性是由于各个企业能力体系的结构不同,企业的资产存量使其在现有领域形成沉没成本,在对于其他企业的进入形成资产壁垒的同时,也使得企业本身的资产和能力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进化。)和有限理性的假设。二者使得个别企业的经营领域和竞争范围与其他企业(包括竞争性、替代性企业或战略集团)在事实上区别开来。企业的隔离机制越有效,面对的竞争压力就越小,就可能在有效的细分市场上,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差别化产品或服务(鲁若愚、段小华、张鸿,2000),获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剩余。而企业自有的独特能力得到有效的屏蔽和强化,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可以成功地转化为超过产业一般收益的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一同构成企业的经济租金。

四、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趋势、局限及未来展望

以前的战略管理理论可以归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产业组织理论基础上,以波特教授为代表,其研究切入点是企业间竞争力及作用,将特定的产品市场地位和垄断收益确定为企业的利润来源;另一类则是建立在企业能力的基础上,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角度入手分析,认为企业内部的关键资源、能力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基础。这两种分析方法分别从企业内外部进行了阐述,但是,这些方法相对说来,是用静态的观点分析问题,彼此之间是独立的,缺乏有机联系。美国著名贸易理论家格鲁曼斯(Grossman)和海曼普(Helpman)(1991)从动态角度提出了创造比较优势的发展模型。之后产生的动态竞争理论是对该学派的进一步研究和升华。理查德·达韦尼(Pichard D A veni,1994)在“Hyper competition: Managing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 Maneuvering”一文中提出了“超级竞争”(hyper competition);乔治·戴(George Day,1996)和大卫·瑞伯斯坦(David Reibstein)将这种竞争现象归纳为“动态竞争”(dynamic competition)。该理论强调了过去的战略理论中未能重视的两个方面(吴维库,2002):(1)“动态”的概念是指企业重塑竞争力以使其与变化的经营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2)能力这一概念强调的是战略在适当地使用、整合和再造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和能力以满足环境变化。

诚如西方战略学家尼古拉·福斯(Nicolai Foss,1998)指出,“尽管近年来,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涌现出相当多的著作论述,但客观上讲,这一理论还不成体系,处于一种支离破碎的状态,和企业契约论相比,企业核心能力更多的是内涵界定并不十分清楚的概念和判断”,“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人员甚至在‘核心能力’的内涵上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缺少一组严密的概念、基本命题和定理。同时,其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企业成长理论、企业竞争理论,对企业战略管理之外的管理现象分析不够;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没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出操作性的途径。国内也有学者金碚(2003)分析认为,如果对竞争力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理论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

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是十分有限的。经济学上对人的假设是经济人,如果就经济意义上来研究竞争力,不外乎效率含义。但实际上现实的人并不完全是经济人,或者说在逻辑推演的终极意义上,经济人理性主义行为实际上是以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观察和研究的非理性行为为条件的。所以企业行为是彻底理性的命题就不成立了,企业也是有限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是对所谓企业核心理念的认识和描述,必然涉及对企业以及构成企业实体的个人实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对竞争力的研究具有了超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今后对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涉及到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范围,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探寻到理念、价值观、文化、伦理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金碚等.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2]吴维库.企业竞争力提升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K·赫德齐纳.竞争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5]鲁开垠,汪大海等.核心竞争力[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7]史东明.核心能力论:构筑企业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张建才.动态竞争与核心竞争力[J].华东经济管理,2002,(4).

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三部分宝铁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宝铁总体经营现状分析——SWOT分析 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既要全面审视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还要了解自身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和弱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扬长避短,趋利弊害,在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乃至挑战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一)分析方法简介 宝铁总体经营现状分析采用的是SWOT分析方法。SWOT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四个英文词的字头缩写。SWOT分析法实际上就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二)宝铁经营现状分析 ◆S:优势(Strengths) 优势,并不是指企业具有什么能力,而是指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 ....所具有的不可 匹敌、不可模仿的独特能力 ....;一个企业的优势,不仅是指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在哪些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宝铁优势分析: (1)宝铁管理比较规范。宝铁沿用宝钢集团的管理模式,一切按照标准化且在宝钢集团控制下组织生产,宝铁于2001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宝铁业务高效。宝铁拥有一支在为用户提供提货、储存、加工、发运、到达送货

一条龙服务上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队伍。 (3)仓储规模较大。在规模上,宝铁处于行业竞争者的地位,仓库规模大则仓库应变能力、机动能力强,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4)宝铁服务功能比较齐全。除仓储外,宝铁已有较为系统的加工1、运输、维修能力,能为用户提供一些辅助的服务,逐步实现钢铁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逐步 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逐步减少重复运输,为用户降低物流成本。 (5)宝铁每年的储运来源较为稳定。宝铁每年的储运来源为:宝钢股份出口钢材产成品集配40万吨,宝钢股份以及宝钢国际所属钢材供应单位定金制产成品50万吨, 外地钢厂产品40万吨。并占到宝钢股份厂外铁路发运量的90%以上。 (6)领导创新意识强。在交大欧姆龙宝铁项目组与宝铁领导的多次交谈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宝铁的领导层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进取心强、有闯劲、敢于冒险的领 导队伍,他们对自身的能力充满信心,愿意为宝铁的进一步发展承担责任和风险。 (7)设备能力较同行业的民营企业强。宝铁是国有企业,资金实力相对雄厚,它的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先进,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比民营企业要占优势。 (8)宝铁拥有良好社会信誉。宝铁是从宝钢集团中分出来的,以宝钢多年的优秀品牌,再加之宝铁十年来兢兢业业的努力,宝铁已在客户的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9)宝铁是宝钢国际的子公司。宝钢国际能够给予宝铁资金、技术以及业务上的大力支持,同时宝钢国际优秀的品牌给宝铁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10)宝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于一个储运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宝铁在地理位置上紧靠宝钢股份,这一点对宝铁给宝钢股份提供便利快捷的物流服 务提供了优惠的条件。 (11)宝铁拥有部分素质的较高的员工。宝铁有136名员工来自宝钢股份,他们参加过宝钢85.9投产,十分了解宝钢股份生产工艺,非常熟悉宝钢股份产成品储运质 量要求且经过严格考核上岗。这是宝铁优良的人力资源。 ◆W: 劣势(Weakness) 所谓劣势,指的是企业较之竞争者在某些方面 ....的缺点与不足。劣势是多方面的,如规模小、产品品种少、市场面狭窄、资金不足、产品粗糙、促销不力等。 1包括冷轧、热轧和酸洗,目前宝山地区的同类型企业仅有宝铁拥有如此全面的加工能力。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初稿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07工商管理指导老师 摘要: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护和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重复过程,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优势,就要不断审视自己和竞争对手,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培育、维护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核心竞争力相关基本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入世后培育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针对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中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产品质量相对较差,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提出通过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培育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培育 序言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就是要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型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和实力,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正推动着国家竞争力的飞升。在这个全球竞技场中,为了迎接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挑战,各个国家纷纷完善和加强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通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营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越来越白热化的竞争中,国内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更要发现积累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有别于其它企业,为本企业所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才能抢占21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一、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基本理论解析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又译作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来的,是指企业(或企业集团)在竞争中获取、配置关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信息化建设视角下的企业核心竞 争力提升策略 学生吴超 指导教师孟庆亮 专业工商管理 层次高起专 批次101 学号 W320301101123 学习中心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 工作单位江苏威陵家具有限公司 2012年3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网络教育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 信息化建设视角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内容摘要] 本文在阐述了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构成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建设内部信息门户系统、建立统一的业务平台、建设0A系统、建设决策查询系统、建设经营管理系统五个方面提出了经由企业信息化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

Rethinking on Core Competence ZHANG Jian-min (School of Business and Tourism Management,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091,China ) Abstract :Core competence is the basis of enterprise competence.A business organization without core competence can't really possess competence.This paper begins with analyzing the key competitive elements and advantage,then makes a review about related viewpoints,and then rethinks on the intension of core competence.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for distinguish core competence and probes into the conduction mechanism exists between core competenc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re are four sources that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come from,that are exclusive resources,appropriate production scale,superb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 and superior competitive actions.Core competence is a combination of capabilities,which exists within an enterprise and can help to provide exclusive products and services at low cost.There are five characteristics with core competence,such as value,expansion,uniqueness,dynamism and fundamentality.The process that starts from the resources to the core competence then to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finally to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reflects the conduction routine between the core competenc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and also reflects the value realization process of an enterprise. Key words :Essential competitive factors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re competence ;Core capability ;Enterprise management 摘要: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就不存在真实的竞争力。本文从竞争要素和竞争优势分析入手,对核心竞争力的有关观点进行了述评,然后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再认识,并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识别特征,探讨了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间的传导、作用机制。笔者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一般有四个途径,即人无我有的专有资源、适当的生产经营规模、高超的竞争能力和棋高一着的竞争行动;核心竞争力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能提供具有特异性或成本优势的关键性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或者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组合;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拓展性、独特性、动态性和根本性特征;从资源开始,到核心竞争力,再到竞争力,最后到竞争优势,反映着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间的传导过程,也反映着企业的价值形成及其实现过程。 关键词:竞争要素;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企业管理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2X (2011)01-0055-05 收稿日期:2010-03-22 作者简介:张建民(1963-),男,河南济源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 张建民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自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至今,核心竞争力一直是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核心竞争力的变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模式、途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等问题,众多学者展开了相当的研究。但是大家在核心竞争力的一些基本问题上仍然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作者认为,有必要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关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梳理,以有效地指 导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实践。 一、竞争要素及竞争优势 笔者认为,研究核心竞争力应该从竞争要素和竞争优势开始分析。 企业间的竞争就是在所生产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的竞争。它包括三大基本要素,即价格、质量和可获得性。 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总是希望以最低的价格得到能满足其需

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华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的技术。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行业的特点要求其必须具备先进的技术,华为公司具有强大的研发团队(近40000名研发人员),保证了其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技术是其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先进的技术也使得华为公司的产品具有了卓越的品质。 2、良好的企业文化。华为人普遍认为,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企业物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靠文化资源,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获得发展。华为公司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人们提供最先进的电信设备和服务,成为全球最先进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战略是以客户为中心。华为良好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主要有: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聚焦、创新、稳健、和谐。华为内部面向市场的态度是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团队之间合作的一致性提供了内在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内耗,使得协同效应达到最大化,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推动了华为公司的发展。 3、合理的组织结构。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分布呈哑铃型结构,研发和市场各占40%,行政和生产人员只占20%;在华为公司内部实行二维结构,即按战略性事业划分的事业部和按地区战略划分的地区公司,同时又建立了完善的沟通机制,保证了组织的灵活性。这样构筑了华为卓越的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结合就构成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华为公司的发展。 4、最普遍的客户关系,即卓越的客户响应。华为公司把战壕修到离客户最近的地方去,在每个地市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加强在地市一级城市的营销服务网络,以前的销售经理转变为客户代表,也就是代表客户来监督提高华为的服务水平。客户一有问题,就能在身边和华为的工程师沟通,每当集中采购时,需要地市公司这些使用单位提出需求和意见,构筑了决策者、技术人员、使用者、经营部门、财务部门等等全方位的客户关系,成功地构建了卓越的客户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赢得了客户,推动了华为公司的发展。 5、低成本研发。华为是全球化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主要竞争对手是全球先进的电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 摘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常常关系的企业的生死存亡,只有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战略资产.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然后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再介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最后提出打造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字:市场经济核心竞争力战略 abstract In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society, nurture and develop core competencies for an enterprise is crucial, which often involves the company's survival, only the formation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en the business will have their own strategic asset.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then describes the content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finally proposes ways to buil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范文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范文 【摘要】: 在国际化竞争日趋热烈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必须构建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内容,分析了我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根基,积极打造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提出要兼收并蓄,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品牌整合能力和企业文化,同时,呼吁政府要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方面多做工作。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正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批核心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每一个企业来说,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在现阶段,这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内在能力资源。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独特的技术、文化或机制优势,并依托这种优势所产生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1、不易摹仿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特定方式沿着自己独特的技术或管理轨迹,逐步积累,长期形成的,走的是自己的发展之路,个性化发展的特点非常突出,很难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掌握。比如Intel公司领先世界的芯片技术,联想公司独步中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 2、不可分离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息息相关,任何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从天而降,它是企业历经多少年积累所形成的企业理念、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多年来依据企业实际而进行的变革和修缮,使这些理念和行为已经与企业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而正是这种不可分离性,使得企业达到了竞争对手难以匹敌的高度,成为企业竞争差 异化的有效来源。 3、动态发展性。竞争,使得竞争对手会竭尽全力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缩小与原先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差距,直至完全超越,最终使个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所有企业的一般竞争力,甚至形成差距。比如河北天纶纺织有限公司,从一个旧体制下的国营棉纺厂,历经多年改革,不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范文

【摘要】: 在国际化竞争日趋热烈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必须构建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和内容,分析了我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培育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为根基,积极打造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提出要兼收并蓄,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品牌整合能力和企业文化,同时,呼吁政府要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方面多做工作。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 【正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形成一批核心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对每一个企业来说,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创造出比竞争对手更强大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在现阶段,这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的内在能力资源。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独特的技术、文化或机制优势,并依托这种优势所产生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企业核心竞争力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1、不易摹仿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以特定方式沿着自己独特的技术或管理轨迹,逐步积累,长期形成的,走的是自己的发展之路,个性化发展的特点非常突出,很难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掌握。比如Intel公司领先世界的芯片技术,联想公司独步中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 2、不可分离性。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息息相关,任何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从天而降,它是企业历经多少年积累所形成的企业理念、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多年来依据企业实际而进行的变革和修缮,使这些理念和行为已经与企业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而正是这种不可分离性,使得企业达到了竞争对手难以匹敌的高度,成为企业竞争差 异化的有效来源。 3、动态发展性。竞争,使得竞争对手会竭尽全力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缩小与原先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差距,直至完全超越,最终使个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所有企业的一般竞争力,甚至形成差距。比如河北天纶纺织有限公司,从一个旧体制下的国营棉纺厂,历经多年改革,不断加强技术实力,最终成为在国内棉纺技术领域较有影响的企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网络高等教育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企业核心竞争力 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日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中小企业也逐渐建立起来。在竞争力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中,一个企业要想在社会中占据一定的市场,就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力。目前,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一个企业中,核心竞争力是这个企业能够胜过其它企业的最有利的优势。现如今,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逐渐的复杂起来,同时竞争的对手也逐渐的强大起来,显然怎样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已经刻不容缓,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生存力

目录 引言 (5)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5) 1.1、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5) 1.2国外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6) 1.3国内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7) 2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 (8) 2.1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8) 2.1.1人力资源 (8) 2.1.2管理体系 (8) 2.1.3企业的技术 (8) 2.1.4企业的外部环境 (8) 2.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 (9)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9) 3.1企业核心竞争力比较低下 (9) 3.2中小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认识不准 (9) 3.3产品及市场竞争力 (10) 3.4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10) 4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4.1技术创新能力不够 (11) 4.2识别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11) 4.3维护和提升不够 (12) 4.4企业文化建设不足 (12) 5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12) 5.1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13) 5.2实现规模经营,优势互补 (13) 5.3优化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13) 5.4规划员工职业生涯 (14)

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

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介绍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几个方面。并揭示了战略 定位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中国企业在战略定位中有的先天不足。核心竞争力构建战略定位入世以后,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与外国企业竞争,并在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从根本上说,企业能否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所谓企业竞争力实质上就是指企业配置和使用诸种生产要素的能力。企业竞争力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获取资源的能力、掌握某种重要技术的能力、创造低成本的能力、开拓市场的能力、构建市场营销网络的能力等等。但对于具体企业来说,并非每种竞争力都同等重要,而只是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其中的某一两个环节上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获取稳定超额利润的,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并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最关键的竞争力,亦即企业核心竞 争力,也称核心能力。

一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在顾客 价值方面,对顾客所看重的价值一顾客的核心利益能作出关键性的贡献;二是在差异化优势方面,能在竞争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而这种独特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或要付出巨大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第三是在延展性方面,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具有旺盛、持久发展的生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的源泉。世界著名企业几乎无一不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品牌形象、顾客服务其中的若干方面具有独特专长,从而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取得了竞争的绝对优势.世界著名企业就是通过其核心竞争力优势,攫取了行业的绝大多数利润。有资料显示:佃95-2000年的 6年间,世界500家最大企业营业额年均增长速度达 5.4%,而同期世界gdp年均增长速度为4.4%,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出1个百分点。根据《财富》杂志最新排名资料,2000 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总额增加到140650亿美元,利润总额增加到6672亿美元,总资产增加到45807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8%、20.4%和4.1%。1999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营业额收益率(利润/营业额)为4.36%,资产收益率(利润/资产)为 1.26%。2000年度这两项指标分别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oc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与深化,人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企业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寿命也越来越短。我国加入WTO 以来,面对国外企业强劲涌入我国市场,我国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现状,我国企业寻求长期生存与发展之路尤为紧迫。面对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企业有挑战,也有机遇。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思想打造我国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去迎接挑战,成为我国企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这为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环境的变化,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大企业入住本国,这些企业所带来的全球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对我国企业的管理方法与体制的革新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才能确保企业在众强林立的市场环境中更好的生存发展,关键点就是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和研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一个热门话题,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核心竞争力拥有五个特点,即:价值性、难以模仿性、独特性、难以替代性、可延展性。一个企业要想培育自身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从内部培养和外部获取两方面入手。内部培养这一块主要的就是要不断对企业内部职能各个领域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综合评价和整合,从而明确企业的竞争地位,进而帮助企

业管理者在生产和产品设计研发决策中提供相关的参考。核心竞争力可以帮助一个企业快速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帮助企业迅速的整合相关资源,进而完成组织既定战略目标。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表现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中,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累积性资源和学识,特别是那些灵活运用、整合这些资源的独特能力。企业赖以生存、发展、壮大之基就是核心竞争力,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质。 首先,它具有异质性,它组织内独一无二,有别于其它的。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表现和认定,如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刷新理念,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优先,中集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物美价廉等。而核心竞争力还表现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内的独有性,它是其他行业、企业所买不到、偷不来、带不走的有形或无形的企业财富。 其次,它具有不易识别性。它可能是有形的,可度量的,也可能是无形的,不可度量的。通常核心竞争力比较容易从企业外部得到评价,常用的一种做法,称为“对标”,即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及经营管理方式与先进的企业进行对比,通过一堆堆的数据分析,以帮助企业找出差距,精确获得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而选定的一系列对比分析指标可以是公司规模、持续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国际化程度、抗风险能力等方面。 另外,它具有动态性。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动态着的过程,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企业有一定的全方位积累之后,企业如何发展,如何培养其新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涉及规模效益、产品差异化水平、

公司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 力分析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某公司经营现状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某公司总体经营现状分析——SWOT 分析 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既要全面审视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还要了解自身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和弱点,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扬长避短,趋利弊害,在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乃至挑战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一)分析方法简介 某公司总体经营现状分析采用的是SWOT 分析方法。SWOT 是“优势” (Strengths )、“劣势”(Weaknesses )、“机会”(Opportunities )和“威胁” (Threats )四个英文词的字头缩写。SWOT 分析法实际上就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二)某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 S:优势(Strengths ) 优势,并不是指企业具有什么能力,而是指企业较之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 所具有的不可 匹敌、不可模仿的独特能力.... ;一个企业的优势,不仅是指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指在哪些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 某公司优势分析:

(1)某公司管理比较规范。某公司沿用宝钢集团的管理模式,一切按照标准化且在宝钢集团控制下组织生产,某公司于2001年通过 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某公司业务高效。某公司拥有一支在为用户提供提货、储存、加工、发运、到达送货一条龙服务上具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队伍。(3)仓储规模较大。在规模上,某公司处于行业竞争者的地位,仓库规模大则仓库应变能力、机动能力强,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4)某公司服务功能比较齐全。除仓储外,某公司已有较为系统的加工 1、运输、维修能力,能为用户提供一些辅助的服务,逐步实现钢铁 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逐步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逐步减少重复运 输,为用户降低物流成本。 (5)某公司每年的储运来源较为稳定。某公司每年的储运来源为:宝钢股份出口钢材产成品集配40万吨,宝钢股份以及宝钢国际所属钢材供应单位定金制产成品50万吨,外地钢厂产品40万吨。并占到宝 钢股份厂外铁路发运量的90%以上。 (6)领导创新意识强。在交大欧姆龙某公司项目组与某公司领导的多次交谈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某公司的领导层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 进取心强、有闯劲、敢于冒险的领导队伍,他们对自身的能力充满 信心,愿意为某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承担责任和风险。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 摘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立足下去,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度,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永存。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力、财力、物力的综合较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企业只有从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角度出发,通过提高企业领导人的核心竞争力意识、培养自己的独特的核心技术、探索与实施管理创新方法、谋求营销组合差异化突破、塑造个性化的企业文化等途径.分析与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关键字: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企业灵魂战略管理以人为本主人翁意识 一个企业能否做大做强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1】.核心竞争力,又译作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能力.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要形成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指竞争诸要素中最要的要素,通俗地讲就是“杀手锏”,就是企业在那些关系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上,所独有的比竞争对手更严密持久的某种优势、能力和知识体系,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各个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企业文化”、“管理创新”、“人才支持”和“实施能力”和“以人为本”五个方面的实施能力与行为能力。 一、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与灵魂。 企业文化是指由具有领导风范的组织领导并建设具有积极的、乐观的、奋进的、发展的和创新的有序的战略组织形式的机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人气”,是企业的核心,是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其在本质上反映的则是企业生产力的进步程度。未来企业竞争的根本必然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包装、设计、服务、制度、规范、标准等有形的东西;另一方面是内在的、无形的,比如企业精神、服务理念,以及企业所特有的氛围,这是深层次的内涵,是全体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行为准则。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发展、企业建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报告评述及展望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学术论文发表时间:2018-08-10 08:30论文来源:https://www.sodocs.net/doc/7710816294.html, 论文发表者:毕业论文网点击:84次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英文标题】The Research on th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ies YU Qun-e, MENG Y u (1.Finance Schoo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2, China。2.Finance Study Center, Southwest Univers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 【英文标题】The Research on th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ies YU Qun-e, MENG Yu (1.Finance Schoo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2, China。2.Finance Study Center,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0074, China> 【标题注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度重点工程<02JAZ790011) 【文章日期】2004-01-06 【作者】虞群娥/蒙宇 【作者简介】虞群娥,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浙江杭州 310012;蒙宇,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74 虞群娥<1964-),女,浙江宁波人,教授,博士生;蒙宇<1976- ),男,四川成都人,博士。 【内容提要】自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来,日益引起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系统地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但目前我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尚存许多问题,如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战略规划和研发能力、业务过于多元化等,企业应努力避开各种误区进行合理的识别,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念,打造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认识;培育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长时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是:难以模仿,难以复制,难以购买,只能靠长期的努力经营才能获得。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所以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对任何一个企业都至关重要,因为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产,并能够给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目前我国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世界,开放、竞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们的企业过去长期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运行,许多企业至今仍旧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多数企业没有系统的战略管理,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经营理念,这已成为我国发展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有资料表明:国内有代表性的五万家大中型企业中,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有自主品牌的不到10%,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则更少。企业的经营过程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过于主观化、随意化,这就造成企业的竞争力很低。以销售额看:我国520户国家重点企业的销售收入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销售收入之和的98%。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不仅体现在具体技术层面,更体现在管理模式和理念方面,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完善 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在公司良好的土壤之中的,它包括企业生存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目前制约我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虽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把国有企业改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传统意义上政企不分的局面仍然存在。企业制度不够完善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的创新,打消了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积极性。由政府强制企业推行某种管理经验,企业被迫进行制度改进的问题仍然存在,国有企业搞不活和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不完善的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管理不对称等,使得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不足或无暇顾及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切实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和改革现有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 (二)知识储备及企业研发能力缺乏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来看,知识是企业独具特色的技能。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必然表现为对知识拥有的广度和深度,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将会更显出企业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不少企业对知识资源的投入作用认识不够深刻,操作也很不到位,目前我国主要处于高技术发展的引进时期,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产业的产品还比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政策层面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这就造成我们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在一些信息产业方面还不能与国外大企业抗衡。 (三)轻视企业的战略规划作用 战略管理在企业管理当中的地位是最高层面的管理,但是,对管理者的要求也最高。笔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由于长时期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运行,我国众多企业决策者至今仍习惯于听命于上级的安排和政府的指令,普遍缺乏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没有意识到战略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缺乏战略管理的理念和功力,在战略规划和管理中显得力不从心,常常做出错误的判断与决策,比如很多企业盲目进入与原产业关联不大或跨度过大的领域,结果是难以发挥企业的资金、技术、人力、品牌等方面的优势,甚至造成巨大的浪费。据统计我国企业由于轻视战略规划作用导致传统技术领域比发达国家平均落后10至15年。 (四)企业过度多元化,分散企业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