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脂肪酸(Fatty acid)是一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基

脂肪酸(Fatty acid)是一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基

脂肪酸(Fatty acid)是一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基
脂肪酸(Fatty acid)是一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基

脂肪酸(Fatty acid)是一類羧酸化合物,由碳氫組成的烴類基團連結羧基所構成。

三個長鏈脂肪酸與甘油形成三酸甘油酯(Triacylglycerols),為脂肪的主要成分

脂肪酸的分類

飽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烴類基團是全由單鍵構成的烷烴基。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烴類基團是包含一個碳-碳雙鍵的烯烴基。天然脂肪的雙鍵均為順式(cis,雙鍵兩側的基團偏向一個方向),反式脂肪僅見於人工產品。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烴類基團是包含多個碳-碳雙鍵的烯烴基

不同的脂肪酸的分

子結構圖

飽和脂肪「順式」

不飽和脂肪酸「反式」不飽和脂肪酸

飽和的碳原子(每個碳原子與2個氫原子結合)以單鍵連

接。不飽和的碳原子(每

個碳原子與1個氫

原子結合)以雙鍵連

接,「順式」結構。

不飽和的碳原子(每

個碳原子與1個氫

原子結合)以雙鍵連

接,「反式」結構。

飽和脂肪酸

多數動物油都含有過高的飽和脂肪酸,相較於天然不飽和脂肪酸而言,過量攝取更容易導致人的心血管方面疾病(月桂酸可能除外);一般人非常容易過量攝取飽和脂肪酸,因此建議少吃。性質穩定,在低溫下會凝固成半固體或固體。

不飽和脂肪酸

順式脂肪酸

大多數的天然不飽和脂肪酸都是順式的,植物油中較多。因為高溫之下容易變質,保存不當也很容易酸敗,性質不穩定。但較不易引起人體的心血管疾病。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相對穩定,也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不穩定,不耐熱,因此不應該用於高溫烹調,而且必須要小心保存。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中的ω-3脂肪酸是現代飲食容易缺乏的,充足的ω-3脂肪酸攝取可以保護血管,減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及不孕的風險、也可以幫助腦部發育,一般人吃魚油補充的DHA、EPA就是ω-3脂肪酸,另一個重要的則是ALA;植物性的ω-3脂肪酸來源包括亞麻油、紫蘇

及海藻油;另外若給予蛋雞高ω-3脂肪酸的食物,雞蛋也會有較高的ω-3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

也是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利用氫化的過程將順式的結構改變之後,成為反式脂肪酸,可變成半固體或固體狀,較容易運送,也使性質較穩定,不易變質。

反式脂肪酸因為穩定性較天然不飽和脂肪酸高,被大量應用於食品上。因早期食品都只標示飽和脂肪酸含量,但通常飽和脂肪酸含量低者,反式脂肪酸含量就會偏高。

研究卻發現其比飽和脂肪酸更容易導致心血管方面疾病,對人體害處很大,消滅人造反式脂肪對健康有利已經是共識;因此許多油品加工業者改用不會產生或只會產生少量反式

脂肪的製程,多國法規也要求食品中的油脂標示必需標出容易導致心血管方面疾病的「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高一化学 有机物的性质 知识点总结

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一、有机化合物的共性:熔沸点低、水溶性难溶、可燃性易燃烧 二、甲烷(CH4) 1.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坑道气(或瓦斯)的主要成分。 2.物理性质颜色无色、状态气体、气味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溶解性难溶。 3.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甲烷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都不反应。 (1)燃烧反应 实验现象:火焰明亮且成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2)取代反应 ①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②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实验现象:a.气体颜色变浅b.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出现c.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 有关化学方程式: ③甲烷氯代物的性质 CHCL3可做麻醉剂、有机溶剂CCL4可做有机溶剂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烃: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叫碳氢化合物。甲烷是组成最简单的烃。 2、甲烷的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 结构特点: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 3、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 (1)每个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2)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3)碳原子之间可彼此以共价键构成碳链或碳环。 二、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3.规律: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数越多,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就越多。 4.同分异构现象与有机化合物种类的关系: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多样性的表现之一,是导致有 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原因之一。 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_0

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 11、1 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由于石油是重要的资源,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联,学生对石油最基本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这节课的知识点不多,知识重点是解决石油的组成及分馏原理。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石油的形成、组成、储备及石油产品的用途掌握石油的分馏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的概况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通过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石油工业五年来的发展,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立志投身于科学事业的科学品质。 树立节约能源以及防止污染、注重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点石油的分馏原理及石油产品的用途教学难点石油的分馏原理教学模式互动交流教学手段实验、多媒体教学流程中国石油资源石油的用途石油的形成石油的物理性质

石油组成成分石油的炼制演示石油分馏录石油的像重要性引言总结评价:石油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结束教学过程引言最近几天最重大的国际新闻是什么? 学生美国即将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提问你们是否知道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争夺石油资源过渡说明石油对我们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的课题就与石油有关录像石油的重要性(前半部分)引导大家知道,人们的衣、食、住、行、用都直接或间接与石油产品有关。 谁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品那些与石油有关? 学生归纳石油的用途(先讨论后回答)电脑显示石油产品用途的图片总结 石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往往以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来比喻石油与工业的关系,把石油称作“ 工业的血液” 。 引导那么我国的石油资源情况如何呢?我想大家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后已经有所了解了,现在就请两组同学的代表来展示他们的收集成果学生活动介绍我国的石油资源(电脑显示)我国石油的分布情况我国石油的储量总结 中国既是一个石油“ 富国” ,又是一个石油“ 贫国” 设问石油是怎样形成的?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_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 第1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一、有机化合物的共性:熔沸点低、水溶性难溶、可燃性易燃烧 二、 甲烷(CH 4) 1. 存在 :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坑道气(或瓦斯)的主要成分。 2. 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状态 气体、气味 无味、密度 比空气小、溶解性 难溶。 3. 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下,甲烷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都不反应。 (1) 燃烧反应 实验现象:火焰明亮且成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2) 取代反应 ①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②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实验现象:a.气体颜色变浅b.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出现c.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 有关化学方程式: , , ③甲烷氯代物的性质 CHCl 3可做麻醉剂、有机溶剂 CCl 4 可做有机溶剂 第二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 烃: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叫碳氢化合物。甲烷是组成最简单的烃。 2、 甲烷的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特点: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 3、 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 (1) 每个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2) 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 )双键( )或三键( )。 (3) 碳原子之间可彼此以共价键构成碳链或碳环。 4、 几种常见的烷烃 二、同分异构现象 1. 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的现象。 2.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3. 规律:有机化合物中的碳原子数越多,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就越多。 4. 同分异构现象与有机化合物种类的关系: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多样性的表现之一,是导致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原因之一。 第2节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 第一课时 石油的炼制 乙烯 一、 石油 1. 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是由分子中含有不同数目碳原子的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平均来说,碳元素和氢元素在石油中的质量分数之和可达97%~98%。 2. 石油的炼制 CH 3Cl CH 2Cl 2 CHCl 3 CCl 4 颜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状态 气体 油状液体 油状液体 油状液体 水溶性 难溶 难溶 难溶 难溶 名称 乙烷 丙烷 正丁烷 异丁烷 分子式 结构简式 组成通式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教案沪科版 .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 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教案沪科版 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 由于石油是重要的资源,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联,学生对石油最基本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这节课的知识点不多,知识重点是解决石油的组成及分馏原理。 1、 知识目标 ① 让学生了解石油的形成、组成、储备及石油产品的用途 ② 掌握石油的分馏原理和方法 ③ 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的概况 2、 能力目标 ①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② 通过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① 了解我国石油工业五十年来的发展,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 ② 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立志投身于科学事业的科学品质。 ③ 树立节约能源以及防止污染、注重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石油的分馏原理及石油产品的用途 教学难点 石油的分馏原理 教学模式 互动—交流 教学手段 实验、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引言] 最近几天最重大的国际新闻是什么? [学生] 美国即将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 [提问] 你们是否知道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 争夺石油资源 [过渡] 说明石油对我们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的课题就与石油有关[录像] 石油的重要性(前半部分) [引导] 大家知道,人们的衣、食、住、行、用都直接或间接与石油产品有关。谁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品那些与石油有关? [学生归纳] 石油的用途(先讨论后回答) [电脑显示] 石油产品用途的图片 [总结] 石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往往以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来比喻石油与工业的关系,把石油称作“工业的血液”。 [引导] 那么我国的石油资源情况如何呢?我想大家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后已经有所了解了,现在就请两组同学的代表来展示他们的收集成果 [学生活动] 介绍我国的石油资源(电脑显示) ①我国石油的分布情况 ②我国石油的储量 [总结] 中国既是一个石油“富国”,又是一个石油“贫国” [设问] 石油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 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回答 [引导] 同学们看见过石油吗?它有何物理性质? [展示] 石油样品 [分组实验] 石油的溶解性 [小结] 石油物理性质 [电脑显示] 石油的形成和物理性质 [设问] 石油燃烧会产生什么物质?由此你能不能推断它的元素组成? [学生回答] 石油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 [电脑显示] 石油的组成 [转折] 石油被发现和大量开采之后,销路却一直不好。因为没有加工过的石油(原油),用处并不很大,当时主要用来点灯。但石油燃烧时,黑烟太大,很快就 会将房间熏得像煤窑,与那时已应用十分普遍的煤气灯相比,劣势十分明显。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4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能力:在分析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过程中锻炼分析、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广泛出现的名词,但究竟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都包含哪些层次学生并不清楚,引导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应尽可能使用更多的可以理解的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了解三个层次的含义。 教学难点分析: 理解基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中,基因的多样性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可从具体事例入手,以美国引进我国野生大豆杂交的事例,使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进而使学生理解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内容宽泛,实际上各部分的关系复杂,内涵深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三条主线:一是确定以生物多样性为知识线,二是以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为能力线,三是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情感线。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知识上重难点的合理安排,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合理安排,还应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心理变化和反应,这是整个教学过程流畅有效的根本保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法建议 1、用多媒体的形式介绍生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因多样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且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以从具体的事例入手,说明基因多样性的内容是:种类基因多样性和种间基因多

样性,归纳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以及基因多样性的意义。 3、基因多样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另一个难点和重点。也可以从具体的事例如手。 教学设计:

有机化学第7、8章习题答案

第7章芳烃及非苯芳烃 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7-1苯具有什么结构特征它与早期的有机化学理论有什么矛盾 答案:苯分子具有高度的不饱和性,其碳氢比相当于同分子量的炔烃,根据早期的有机化学理论,它应具有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特性。 但事实上,苯是一种高度不饱和却具异常稳定性的化合物。因此,要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矛盾是当时有机化学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知识点:苯 的结构特征] 思考题7-2早期的有机化学家对苯的芳香性认识与现代有机化学家对苯的芳香性认识有什么不同 答案:早期的有机化学把那些高度不饱和的苯环类结构并具有芳香气味的化合物称为芳香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所具有的特性具称为芳香性。随着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意识到,除了苯环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分子结构也具有如苯一样的特别性质。现在仍然迫用芳香性概念,但其内涵已超出了原来的定义范围。现在对芳香性的定义为:化学结构上环状封闭的共轭大π键,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发生加成反应,但是容易起亲电反应的性质。[知识点:苯的芳香性] 思考题7-3 关于苯分子的近代结构理论有哪些其中,由Pauling提出的共振结构理论是如何解释苯分子结构 答案:现代价键理论: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和相邻的碳和氢原子形成σ键,此sp2杂化轨道为平面其对称轴夹角为120°,此外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和平面垂直的p轨道,六个p轨道相互平行重叠形成了一个闭合共轭体系。 分子轨道理论:基态时,苯分子的六个π电子都处在成建轨道上,具有闭壳层电子结构。离域的π电子使得所有的C-C键都相同,具有大π键的特殊性质因此相比孤立π键要稳定得多。

Pauling提出的共振结构理论:苯的每个1,3,5-环己三烯都是一种共振结构体,苯的真实结构是由这些共振结构式叠加而成的共振杂化体。【知识点:苯近代结构理论】 思考题7-4什么是休克尔规则如何利用休克尔规则判别有机分子的芳香性 答案:休克尔规则:单环化合物具有同平面的连续离域体系,且其π电子数为4n+2,n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就具有芳香性; 如果π电子数为芳香性,符合4n,为反芳香性,非平面的环状共轭烯烃 则为非芳香性。【知识点:休克尔规则】 思考题7-5为什么有些有机分子的π电子数符合4n+2规则但却不具备芳香性 答案:有些有机分子如[10]轮烯,其π电子为10,满足4n+2规则,但无芳香性。 其原因在该分子内由于空间拥挤,整个分子不共平面影响共轭,故无芳香性。具有芳香性必须是共轭的平面分子。【知识点:休克尔规则应用条件】思考题7-6什么是亲电取代反应为什么苯环上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而不是亲核取代反应 答案:缺电子或带正电的亲电试剂进攻电子给予体(如苯)所发生的取代反应叫亲电取代反应。由于苯环具有高度离域的大π键,苯环上下都被离域的π电子所笼罩,因此,苯成为良好的电子给予体,极易与缺电子或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基团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知识点:苯环亲电取代反应】 思考题7-7 什么是傅-克反应傅-克烷基化反应和傅-克酰基化反应有什么区别 答案:傅克反应即在无水三氯化铝的催化下,芳环上的氢被烷基或酰基取代的反应。在烷基化反应中,易发生分子重排;在酰基化反应中,无分子重排,但由于其反应产物酮会与催化剂三氯化驴发生络合,因此酰基化反应的三氯化铝必须过量。【知识点:傅克反应】 思考题7-8发生在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历程中有哪些过渡态如何通过共振结构式解释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时的定位效应 答案: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要经历π络合物和σ络合物的中间态。苯环亲电取代中间体的共振式有三种,当含有邻对位定位基时,由共振式可看出只有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同步练习D卷(练习)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芳香烃同步练习D卷(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9高二上·辽宁期末) 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 . 甲苯、乙醇、溴苯 B . 苯、甲苯、环己烷 C . 甲酸、乙醛、乙酸 D . 苯、苯酚、己烯 2. (2分) (2016高二下·大名月考) 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 ⑦聚丙烯;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 . ①②③⑤ B . ④⑥⑦⑧ C . ①④⑥⑦ D . ②③⑤⑧ 3. (2分)下列关于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苯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烃,燃烧时冒浓烟 B . 苯一定条件下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C . 苯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不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 . 工业上的苯都是从煤干馏获取的煤焦油中分离得到 4. (2分) (2017高二上·黄陵期末) 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 . 对乙酰氨基酚核磁共振氢谱中共有四个峰 C . 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2CO3 溶液反应 D . 贝诺酯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5. (2分) (2015高二上·南昌期末)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和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因此是同系物关系 B . 和均是芳香烃,既是芳香烃又是芳香族化合物 C . 分子式为C4H8的有机物可能存在4个C﹣C单键 D . 分子式为C2H6O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有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有机物结构简式一定为C2H5﹣OH 6. (2分) (2017高二下·萍乡期末) 美国天文学家在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察台探测到了银河系中心2.6万光年处一巨大气云中的特殊电磁波,这种电磁波表明那里可能有乙醇醛糖分子存在.下列有关乙醇醛糖(HOCH2CHO)的有关说法正确的() A . 乙醇醛糖是一种有机物,不易溶于水 B . 乙醇醛糖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以及还原反应 C . 乙醇醛糖与甲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D . 1 mol 乙醇醛糖与足量的银氨溶液作用,可析出1 molAg 7. (2分)已知甲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则甲苯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应该具有的种类是() A . 2种 B . 4种 C . 5种 D . 7种 8. (2分)(2016·六安模拟) 我国支持“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5H18O3 ③该物质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个平面上 ④遇FeCl3溶液呈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⑤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3mol NaOH发生反应 ⑥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含3molBr2的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A . ①⑤⑥

高二化学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

资源信息表

11.4 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苯(共3课时) 第3课时单元复习 一、设计思想 本章内容主要体现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复习时既要突出化学学科知识,又要结合生活生产实际。教学设计重点放在烃的分类、结构、性质的归纳上,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认识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通过适当的练习,深化同系物、同分异构、加成、取代、聚合反应等概念。教学中结合煤与石油的综合利用,帮助学生形成资源、能源、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来理解有机物的特点。 (2)学会烃的分类;理解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3)知道化石燃料与有机物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 (2)通过对不同烃的分析,学会归纳、总结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规律;初步形成分析、联想、类比、归类、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体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污染、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通过煤与石油的综合利用以及对甲烷、乙烯、乙炔、苯等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的归纳,感悟有机物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养成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烃的分类,各类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化学性质比较,以及转化关系。 教学难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思想;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用品

媒体:电脑、投影仪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2.流程说明 引入:复习有机物的组成与特点。 学生讨论:烃的分类、通式、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归纳小结:烃的组成、分类与性质以及有机物的反应类型。 学生练习:请写下列各类烃代表物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师生讨论:各类烃代表物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与反应类型的正确性。 学生练习:同分异构、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学生讨论:煤与石油的综合利用。 归纳小结:煤与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方法。 学生练习:填表:石油的炼制原理、产品与用途。 六、教学案例 1.教学过程

碳材料科学-知识点总结

1、炭材料的多样性?(广义和狭义定义) 广义上看:金刚石、石墨、咔宾都属于炭材料,这是一个广义的定义,但由于金刚石和咔宾在自然界存在非常少,结构也单一,不像石墨那样具有众多的过渡态中间结构(如焦炭、CF煤炭、炭黑、木炭等)。 狭义上看:炭材料一般是指类石墨材料,即以 SP 杂化轨道为主构成的炭材料,从无定形炭到石墨晶体的所有中间结构物质(过渡态碳),它是由有机化合物炭化制得的人造炭。 补充:新型炭材料: 根据使用的目的,通过原料和工艺的改变,控制所得材料的功能,开发出新 用途的炭及其复合材料。大谷杉郎认为:新型炭材料可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强度在100MPS以上,模量在10GPa以上使用时不必后加工的方法制得的新型炭成型物;二是以炭为主要构成要素,与树脂、陶瓷、金属等组成的各种复合材料;三是基本上利用炭结构的特征,由炭或炭化物形成的各种功能材料。 2、炭材料的基本性质? 和金属一样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陶瓷一样耐热、耐腐蚀;和有机高分子一样质量轻,分子结构多样; 另外,还具有比模量、比强度高,震动衰减率小,以及生体适应性好,具滑动性和减速中子等性能。这些都是三大固体材料金属、陶瓷和高分子材料所不具备的。因此,炭及其复合材料被认为是人类必须的第四类原材料。 3、炭材料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自然界中(广义)一切增炭化(富碳)物质的形成过程机理,特别是着重于它(包括原料经历部分炭化的中间产物)多层次的微观结构的形成,以及此结构在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影响下的转变。此外,炭科学还研究炭集合体的各种物理与化学性质。 核心内容:自有机物前驱体出发,通过热处理使有机物转化成具有可被控制的微晶排列的炭固体,这一知识乃是炭材料科学的最核心部分。

2019-2020年高中化学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2020 年高中化学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掌握苯的主要性质。 (2)、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苯的组成的分析讨论,培养发现、总结、归纳或推断知识的方法,思维能 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充分的锻炼。 (2)、介绍苯结构的研究历史,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 (2)、激发热爱科学、热爱化学的科学热忱。 (3)、激发兴趣、培养分析、探索能力; 二、教学难点: (1)、苯的结构。 (2)、苯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重点: (1)、苯的结构。 (2)、苯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用品: 实验仪器:试管、量筒、温度计、长导管、水槽、酒精灯 试剂:苯、碘水、蒸馏水、KMnO4(H+)、溴水、乙烯、乙炔、浓硝酸、浓硫酸设备:投影仪。

碳原子均连接一个氢原子 ;(3).苯环中的碳碳键单、双键交替 . 【提问】由凯库勒提出的苯分子结构假设以及苯分子的结构式,试写出结构式。 【板书】 结构式 : 结 构 简 式: 或 【提问】按照凯库勒单双键交替的苯分子环状结构,苯环上的一取代物、二取代物应该有几种? 结构式 : 【讲述】苯环上的二取代物有四种,不 符合实验事实。. ①. 根据凯库勒式,苯的邻位二取代物 应当有两种异构体: 【练习】同学试着写出。 一下内容可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性的教学。 而实际上只有一种; ②.根据凯库勒式,苯是含有三个双键的烯烃。一般的烯烃容易氧化和起加成反应,而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苯却不起反应.反之,苯却容易起烷烃所特有的取代反应; ③.根据凯库勒式,苯分子中有三个 C-C 单键和三个 C=C 双键.一般 C-C 的长度为 1.54 左右,C=C 为 1.34 左右。这样苯环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正六边形。但实验证明,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长度都是。即比 C-C 短,比 C=C 长.因此,从键长看来,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既不是正常的单键,也不是正常的双键。 进一步研究表明苯分子具有如下结构特点: (1). 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2). 所有键角为 120°。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或图片。 2学生准备: 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时安排

时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 教师:请问“生物的多样性”这个词侧重于哪个字? 学生:“多”字。 教师: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多”的意义何在呢?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投放多媒体,有关内容如下: 画外音:“自然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画面中出现: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 学生:近十种。 (注意:可适当的增加播放次数)

沪科版化学高二下册-11.4 以“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苯” 教案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以“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苯”为例 “苯”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典型物质,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该内容教学安排一课时。通过学习,可以形成认识苯分子结构的微观视角,建立有机物学习的认识过程,建构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苯的发现史,感受化学的进步需要科学家的探究精神。 (2)通过观察苯试剂,归纳出苯的物理性质,建立从物质的宏观特征入手认识物质。 (3)通过猜想苯分子的结构,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培养对化学问题提出假设并依据实验验证假设的证据推理能力。 (4)通过苯中碳原子的的结构特点预测苯的化学性质,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思维方式。 2.评价目标 (1)通过归纳苯的物理性质的交流与点评,诊断学生宏观辨识的水平。 (2)通过苯分子结构的猜想和对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的讨论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及实验探究物质的水平。 (3)通过对苯分子结构特点的分析,预测和解释苯的化学性质,诊断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观念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苯”教学与评价思路示意图 三、教学流程 1、宏观现象 【学习任务1】观察苯试剂,归纳出苯的物理性质。 【评价任务1】诊断学生宏观辨识的水平。 2、微观视角 【学习任务2】猜想苯分子结构,实验验证猜想。 【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及实验探究物质的水平。 Ⅲ认知模型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诊断结构决定性质的核心观念的认识水平 Ⅰ宏观现象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诊断宏观辨识的水平 Ⅱ微观视角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展证据推理及实验探究物质的水平 引出:苯的分子式

环境化学试卷(闽南科技学院)

2011-2012学年科目《环境化学》(A) 班级:环境科学 评阅人复查人签名合分人签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分为自由基引 12.PAN是指大气中的过氧乙酰硝酸脂污染物。 13.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 14.水中异养生物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命体。 15.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甲基汞。 16.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羟基羧基等官能团。 17.pE值低表示环境为还原性环境 18.标化分配系数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19.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恢复区、及清洁区

20.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 21.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凝聚、同向凝聚、差速沉淀凝聚。 22.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 23.次生铝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氢氧八面体层构成,它们是伊利石、蒙脱石和高岭石。 1.以下关于气溶胶粒子的三膜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爱根核膜的粒径小于2.5μm, 积聚膜的粒径为2.5~10μm, 粗粒子膜的粒径为大于10μm; B.爱根核膜的粒径小于0.05μm,积聚膜的粒径为大于2μm, 粗粒子膜的粒径为0.05~2μm; C.爱根核膜的粒径为0.05~2μm, 积聚膜的粒径小于0.05μm, 粗粒子膜的粒径为大于2μm; D.爱根核膜的粒径小于0.05μm, 积聚膜的粒径为0.05~2μm, 粗粒子膜的粒径为大于2μm; 2.对流层大气中最重要的吸光物质是( A ) A. NO 2 ; B. O 3 ; C. HCHO; D. HNO 2 ; E. SO 2 ; F. ROOR’. 3.以下物质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包括(ABD ) A.CO 2; B. CH 4 ; C. 颗粒物; D. N 2 O. 4.若水体中的酸碱度只是以碳酸和碳酸盐构成,则关于酸度可表示为下式( B ) A.酸度[ CO 32 -]+[HCO 3 -]+[ OH-]-[H+] B. 酸度=2[H 2 CO 3 ]+[HCO 3 -]+[H+]-[ OH-] C.酸度=2[ CO 32 -]+[HCO 3 -]+[ OH-]-[H+] D.酸度= [H 2CO 3 ]+[HCO 3 -]+[H+]-[ OH-] 5.重金属污染最大的特点是( C ) A. 会在生物体内蓄积富集; B. 毒性大,污染严重; C. 不能被降解而消除; D. 迁移转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6.脂肪酸降解的一个特征过程是( D ) A.三羧酸循环; B. 先在胞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低分子物; C. 无氧时,发生甲烷发酵; D. β-氧化. 7.在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中,被动易化扩散与被动扩散的区别在于( D ) A 被动易化扩散需要一定的代谢能量; B被转运的物质与膜上某种蛋白质有特殊亲和力,可以改变膜的表面张力; C 被转运物质的直径小于膜孔; D被转运物在高浓度侧与膜上的特异性蛋白质载体结合。 8.汞化物在底泥中主要行为( AB )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民族自豪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学习难点 1.理解基因多样性。 2.学习分析资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 2.学生准备: (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 一、引言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让我们来再次感受他吧!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出现了多少种生物以及他们的

生活环境,及时记录。 录像:播放生物多样性的多媒体课件(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 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教师:刚才大家被影片所吸引,丰富多彩的生物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板书: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 学生:近十种。 (注意:可适当的增加播放次数) 二、合作探究 (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教师:自然界里的生物远不止这些,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到底有多少种?请大家预测一下。 学生:随意的预测。 教师:其实不仅我们不知道,科学家也众说纷纭,有的说500万种,有的说1000万种,更有的说有一亿种之多。总之,自然界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生物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如果说世界上的生物是一桶水,我们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滴水,所以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的奥秘是留给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去探索的,同学们要努力哦! 教师:下面给大家10分钟时间,大家通览全文后完成导学案。 学生:分小组进行展示。 (二)基因的多样性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生物种类的

环境中碳氢化合物污染的控制及处理技术进展

环境中碳氢化合物污染的控制及处理技术进展 一.引言 1.1碳氢化合物污染的概念 碳氢化合物(含其衍生物)是全球大宗化学品,在开采、分离、储运及加工过程中导致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常见的碳氢化合物污染分为油田区域石油污染和重要区域的点源污染两大类。油田区域石油污染泛指原油及初产品在勘探、开采、储运和加工过程中导致的土壤污染;重要区域的点源污染包括储油罐、油库(站)因老化失修造成的渗漏污染和公路、机场、水路航线及铁路等突发性溢洒事故造成的污染,经常导致数以百吨甚至万吨的碳氢化合物渗入地下,并进一步通过渗流或越流进入江、河、湖、海而引发生态灾难[1] 。 1.2碳氢化合物污染的现状和范围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石油作为一种新能源进入到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的紧缺,石油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石油的开采规模在不断的增加,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以及石油化工业的发展,石油及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愈加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石油和石化产业的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以及在石油的运送过程中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首先,大量的石油物质泄露到周围的土地,含油物质进入土壤后,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透水性,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同时含油物质中的反应基能够与土壤中的无机氮磷结合从而降低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终破坏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微生物的生存,降低土壤的活性。 其次,是化工厂中的石油以及泄漏到土壤中的石油气体的挥发,会对周边的空气产生恶劣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部分脂溶性物质对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副作用,而一些多环芳烃类物质则会直接影响肝、肾和心血管系统等的正常功能,甚至引起癌变。 再次,石油和石化产业还能够产生严重的水污染。针对石油污染愈加严重的现象,对于如何治理石油污染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和教训。以下便对石油污染进行上述几方面论述。 二.石油污染土壤的处理技术 对土壤中的石油类物质的去除方法主要有: 土壤挖掘、土壤蒸汽抽取、生物修复以及淋洗法。[2] 1土壤挖掘 土壤挖掘法就是土壤挖出后用化学物理方法清洗、焚烧处理、热处理及生物反应器等多种方法治理, 这是早期常用的方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换土客土法[3]。由于它涉及挖土和运土, 因而存在明显的不足: 处理成本高; 很难治理深度污染特别是污染物渗入至饱和层土壤及地下水场合; 不能处理建筑物下面的土壤污染; 破坏原土壤结构及生态环境等。 2土壤气相抽提(Soil Vapor Extraction, SVC) SVC 是利用物理方法去除不饱和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组分(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污染的一种原位修复技术, 利用真空泵产生负压驱使空气流过污染的土壤孔隙而解吸并恶化带有机组分流向抽取井(ExtractionWells) , 并最终于地上处理。为增加压力梯度和空气流速, 很多情况下在污染土壤中也安装若

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4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

高中化学第四册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4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 苯(共3 课时) 一、设计思想本章内容主要体现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复习时既要突出化学学科知识,又要结合生活生产实际。教学设计重点放在烃的分类、结构、性质的归纳上,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认识烃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通过适当的练习,深化同系物、同分异构、加成、取代、聚合反应等概念。教学中结合煤与石油的综合利用,帮助学生形成资源、能源、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碳原子的结构特征来理解有机物的特点。 (2)学会烃的分类;理解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3)知道化石燃料与有机物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

(2)通过对不同烃的分析,学会归纳、总结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规律;初步形成分析、联想、类比、归类、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体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污染、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通过煤与石油的综合利用以及对甲烷、乙烯、乙炔、苯等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的归纳,感悟有机物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养成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烃的分类,各类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化学性质比较,以及转化关系。 教学难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思想;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用品媒体: 电脑、投影仪 五、教学流程 1、流程图2流程说明引入:复习有机物的组成与特点。 学生讨论:烃的分类、通式、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归纳小结:烃的组成、分类与性质以及有机物的反应类型。 学生练习:请写下列各类烃代表物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2019年精选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二下学期第十一章 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 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练习题【

2019年精选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二下学期第十一章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11.1 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三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三种信号的是( ) A、 B、 C、CH3OCH3 D、CH3CH2CH3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如图物质有光学活性,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仍有光学活性的是( ) 有误 A、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 B、与NaOH水溶液共热

C、在铜作催化剂与氧气加热反应 D、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反应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能说明某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组成中含碳氢原子数比为1:2 B、完全燃烧生产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C、能与溴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还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空气中燃烧能产生黑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某烯烃与H2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烯烃的名称是( ) A、2,2二甲基3丁烯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某化合物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有C﹣H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 A、CH3CH2OCH3 B、CH3CH2CH(OH)CH3 C、CH3CH2CH2OH D、CH3CH2CHO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都是烃 C、大多数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或碳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相结合的化学键是非极性共价 键和极性共价键

苯知识点归纳()

认识碳氢化合物的多样性 知识梳理——苯和芳香烃 考纲要求: 1. 知道苯的物理性质 2. 理解苯的分子结构,苯分子中碳碳键的特点,从结构上理解苯的化学性质与烷烃、烯烃的异同。 3. 理解苯的化学性质,苯的溴代实验(知道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冷凝回流),苯的硝化(知道水浴加热及作用) 4. 理解苯的同系物。苯与苯的同系物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异同(甲苯的硝化反应)。在苯的同系物分子中,苯环与侧链之间的相互影响。 5. 知道甲苯、二甲苯、乙苯等比较简单的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命名。 知识梳理: 一、 芳香烃简介 在有机化学发展初期,研究得较多的是开链的脂肪族化合物。当时发现从香树脂、香料油等天然产物中得到的一些化合物,在性质上和脂肪族化合物有显着的差异。它们的碳氢含量比(C/H )都高于脂肪族化合物,从组成上看来,它们是高度不饱和的化合物,但是它们却不容易起加成反应,而容易起饱和化合物所特有的取代反应。由于当时还不知道它们的结构,就根据其中许多化合物有香气这一特征,总称为芳香族化合物,现在的认识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有机物称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中的碳氢化合物就叫芳香烃。 苯 芳香烃包括 苯的同系物 稠环芳烃 二、 苯 1. 苯的表示方法: C C C C C C H H H H H H

A. 化学式:C 6H 6, 结构式: ; 结构简式: 或 ;最简式:CH 。 (碳碳或碳氢)键角:120°, 键长:1.4×10–10 m[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1.54×10–10 m)和碳碳双键(1.33×10 –10 m)之间的 特殊的共价键]。 2. 苯的物理性质 ① 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比水轻(ρ = 0.87g/cm 3 )③难溶于水④熔沸点不高沸点80.1℃,熔点5.5℃(故具有挥发性) 3. A. 燃烧反应2C 6H 6(l) + 15O 2(g)→12CO 2(g) + 6H 2O(l) + 6520 kJ 火焰明亮,伴有浓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从这个意义上讲, 苯难氧化. B. (1)溴取代 苯跟溴的反应:①反应物:苯跟液溴(不能用溴水); ②反应条件:Fe 作催化剂;温度(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常温下即可进行); ③主要生成物:溴苯(无色比水重的油状液体, 实验室制得的溴苯由于溶解了溴而显褐色) 按上页右图装置, 在具支试管中加入铁丝球, 把苯和溴以4 : 1 (体积比)混和, 在分液漏斗里加入3~4 mL 混合液,双球吸收管中注入CCl 4液体(用于吸收反应中逸出的溴蒸气), 导管通入盛有AgNO 3溶液的试管里, 开启分液漏斗 活 塞,逐滴加入苯和溴的混合液,观察现象. 反应 完毕, 取下漏斗, 将反应后的混合液注入3 mol/L 的NaOH 溶液中, 充分搅拌, 将混合液注入分液漏斗, 分液取下层液体——即溴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