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初中数学旋转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docx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初中数学旋转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docx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初中数学旋转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docx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初中数学旋转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docx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初中数学旋转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一、旋转

1.操作与证明:如图1,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EC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

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 C 重合,点 E、 F 分别在正方形的边 CB、 CD 上,连接AF.取 AF中点 M, EF的中点 N,连接 MD、 MN.

(1)连接 AE,求证:△ AEF是等腰三角形;

猜想与发现:

(2)在( 1)的条件下,请判断 MD 、MN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得出结论.结

论 1: DM、 MN 的数量关系是;

结论 2: DM、 MN 的位置关系是;

拓展与探究:

(3)如图 2,将图 1 中的直角三角板 ECF绕点 C 顺时针旋转 180°,其他条件不变,则

(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 1)证明参见解析;(2)相等,垂直;(3)成立,理由参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证明出CE=CF,继而证明出

△ABE≌△ ADF,得到 AE=AF,从而证明出△ AEF是等腰三角形;(2) DM 、 MN 的数量关

系是相等,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出结论.位置

关系是垂直,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和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性质,及全等三角形对应角

相等即可得出结论;(3)成立,连接AE,交 MD 于点 G,标记出各个角,首先证明出

MN ∥ AE, MN= AE,利用三角形全等证出 AE=AF,而 DM= AF,从而得到 DM , MN 数量相等

的结论,再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性质以及角角之间的数量关

系得到∠ DMN=∠ DGE=90°.从而得到DM 、 MN 的位置关系是垂直.试题解析:( 1)∵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AB=AD=BC=CD,∠ B=∠ ADF=90°,∵ △ C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90°,∴CE=CF,∴BC﹣ CE=CD﹣ CF,即 BE=DF,

∴△ ABE≌ △ ADF,∴ AE=AF,∴ △ AEF是等腰三角形;(2) DM 、 MN 的数量关系是相等,

DM 、 MN 的位置关系是垂直;∵在 Rt△ ADF 中 DM 是斜边 AF 的中线,∴ AF=2DM,∵ MN

是△ AEF的中位线,∴ AE=2MN,∵AE=AF,∴ DM=MN ;∵∠ DMF=∠ DAF+∠ADM ,

AM=MD ,∵ ∠ FMN=∠ FAE,∠ DAF=∠ BAE,∴ ∠ADM= ∠ DAF=∠ BAE,

∴∠ DMN=∠ FMN+∠ DMF=∠DAF+∠ BAE+∠ FAE=∠ BAD=90 ,°∴ DM⊥ MN ;( 3)( 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连接 AE,交 MD 于点 G,∵点 M 为 AF 的中点,点 N 为 EF的中点,

∴MN ∥ AE,MN= AE,由已知得,AB=AD=BC=CD,∠B=∠ ADF,CE=CF,又

∵BC+CE=CD+CF,即 BE=DF,∴ △ABE≌△ ADF,∴ AE=AF,在 Rt△ ADF 中,∵点 M 为 AF 的

中点,∴ DM= AF,∴ DM=MN ,∵△ ABE≌ △ ADF,∴∠ 1=∠ 2,∵AB∥ DF,∴∠ 1=∠3,同理可证:∠2=∠ 4,∴∠ 3=∠ 4,∵ DM=AM ,∴∠ MAD=∠ 5,

∴∠ DGE=∠ 5+∠ 4=∠ MAD+∠ 3=90 ,°∵ MN ∥ AE,∴∠ DMN= ∠DGE=90 ,°∴ DM ⊥MN .所以( 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 .

考点: 1.正方形的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4.旋转的性质.

2.(操作发现)

(1)如图 1,△ ABC为等边三角形,先将三角板中的60°角与∠ACB重合,再将三角板绕

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大于点 D,在三角板斜边上取一点F,使

0°且小于 30°),旋转后三角板的一直角边与

CF=CD,线段 AB 上取点 E,使∠ DCE=30°,连接

AB 交于

AF,

EF.

①求∠ EAF的度数;

②DE与E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类比探究)

(2)如图 2,△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90°,先将三角板的 90°角与∠ ACB 重合,再将三角板绕点 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大于0°且小于 45°),旋转后三角板的一直

角边与 AB 交于点 D,在三角板另一直角边上取一点F,使 CF=CD,线段 AB 上取点 E,使∠D CE=45 ,°连接 AF, EF.请直接写出探究结

果:① ∠EAF的度数;

②线段 AE, ED, DB 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 1)①120°② DE=EF;( 2)①90°② AE

2+DB2=DE2【解析】

试题分析:( 1)①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C,∠ BAC=∠ B=60°,求出

∠ACF=∠ BCD,证明△ ACF≌ △ BCD,得出∠ CAF=∠ B=60 ,°求出∠ EAF=∠BAC+∠CAF=120 ;°②证出∠ DCE=∠ FCE,由 SAS证明△ DCE≌ △FCE,得出 DE=EF即可;

(2)①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AC=BC,∠ BAC=∠ B=45°,证出∠ ACF=∠ BCD,由SAS证

明△ACF≌△ BCD,得出∠ CAF=∠ B=45 °,AF=DB,求出∠ EAF=∠ BAC+∠ CAF=90 °;

②证出∠ DCE=∠ FCE,由 SAS证明△ DCE≌ △FCE,得出 DE=EF;在 Rt△ AEF中,由勾

股定理得出 AE2+AF2=EF2,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解:(1)① ∵ △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C,

∠B AC=∠B=60 .°∵ ∠DCF=60 ,°∴ ∠ ACF=∠ BCD.

在△ ACF和△ BCD中,∵ AC=BC,∠ ACF=∠ BCD, CF=CD,∴ △ACF≌△ BCD(SAS),∴∠ CAF=∠B=60 ,°∴∠EAF=∠ BAC+∠ CAF=120 ;°

② DE=EF.理由如下:

∵∠ DCF=60 °,∠ DCE=30 ,°∴∠ FCE=60 ﹣°30 °=30 ,°∴∠ DCE=∠ FCE.在△ DCE和

△ FCE 中,∵ CD=CF,∠ DCE=∠ FCE, CE=CE,∴ △ DCE≌ △ FCE( SAS),∴ DE=EF;

(2)① ∵ △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90°,∴AC=BC,

∠B AC=∠B=45 .°∵∠ DCF=90 ,°∴ ∠ ACF=∠ BCD.在△ ACF和△BCD中,∵ AC=BC,

∠A CF=∠ BCD,CF=CD,∴△ ACF≌ △ BCD( SAS),∴∠ CAF=∠ B=45 ,°AF=DB,

∴∠ EAF=∠ BAC+∠ CAF=90 ;°

②AE2+DB2=DE2,理由如下:

∵∠ DCF=90 ,° ∠ DCE=45 ,°∴∠ FCE=90 ﹣°45 °=45 ,°∴∠ DCE=∠ FCE.在

△DCE和△FCE 中,∵CD=CF,∠DCE=∠FCE,CE=CE,∴ △DCE≌ △FCE ( SAS),∴ DE=EF.在 Rt△ AEF 中, AE2+AF2=EF2,又∵ AF=DB,∴ AE2+DB2=DE2.

3.( 12分)如图1,在等边△ ABC中,

点D, E分别在

AB, AC 上, AD=AE,连接BE,

CD,点M 、N、P 分别是BE、 CD、 BC的中点.

(1)观察猜想:图 1 中,△ PMN 的形状是;

(2)探究证明:把△ADE绕点 A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 2 的位置,△ PMN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把△ADE 绕点 A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 AD=1,AB=3,请直接写出△PMN 的周长的最大值.

【答案】 (1) 等边三角形; (2) △ PMN 的形状不发生改变,仍然为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 6

【解析】

分析:( 1)如图 1,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AC,∠ABC=∠ ACB=60°,则

BD=CE,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

1

CE,PN∥ AD, PN=

1

PM∥ CE, PM=BD,从而得到

22

PM=PN,∠ MPN=60 °,从而可判断△ PMN 为等边三角形;

( 2)连接 CE、BD,如图 2,先利用旋转的定义,把△ ABD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60°可得到△CAE,则 BD=CE,∠ ABD=∠ ACE,与( 1)一样可得PM=PN,∠ BPM=∠ BCE,

∠CPN=∠ CBD,则计算出∠ BPM+∠CPN=120 ,°从而得到∠MPN=60 ,°于是可判断△ PMN 为等边三角形.

( 3)利用 AB﹣ AD≤BD≤AB+AD(当且仅当点B、 A、 D 共线时取等号)得到BD 的最大值为 4,则 PN 的最大值为 2,然后可确定△ PMN 的周长的最大值.详

解:( 1)如图 1.

∵△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 ABC=∠ ACB=60 °.

∵AD=AE,∴ BD=CE.

∵点 M 、 N、P 分别是 BE、 CD、 BC的中点,

11

∴PM∥ CE,PM= CE, PN∥ AD, PN= BD,

22

∴PM=PN,∠ BPM=∠BCA=60 ,°∠ CPN=∠CBA=60 ,°

∴∠ MPN=60 ,°∴△PMN 为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边三角形;

(2)△PMN 的形状不发生改变,仍然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连接 CE、 BD,如图 2.

∵AB=AC, AE=AD,∠ BAC=∠ DAE=60 °,

∴把△ ABD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60 °可得到△ CAE,

∴BD=CE,∠ ABD=∠ ACE,

与( 1)一样可得 PM∥ CE, PM=11 CE, PN∥ AD, PN=BD,22

∴PM=PN,∠ BPM=∠BCE,∠CPN=∠CBD,

∴∠ BPM+∠ CPN=∠ CBD+∠ CBD=∠ABC﹣∠ ABD+∠ ACB+∠ ACE=60 °+60

=120°,°∴∠ MPN=60 ,°∴△PMN 为等边三角形.

1

( 3)∵ PN= BD,∴当 BD 的值最大时,PN 的值最大.

2

∵ AB﹣ AD≤BD≤AB+AD(当且仅当点B、 A、 D 共线时取等号)

∴ BD 的最大值为1+3=4,∴ PN 的最大值为2,∴△ PMN 的周长的最大值为6.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

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三角

形中位线性质.

4.如图①,在等腰△ ABC和△ ADE 中, AB=AC, AD=AE,且∠ BAC=∠ DAE=120°.

(1)求证:△ ABD≌ △ ACE;

DE、(2)把△ ADE 绕点 A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② 的位置,连接CD,点 M、 P、 N 分别为

DC、 BC的中点,连接MN 、PN、 PM,判断△ PMN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在( 2)中,把△ADE 绕点 A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AD=4, AB=6,请分别求出

△PMN 周长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PMN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 PMN周长

的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15.

【解析】

分析:( 1)由∠ BAC=∠ DAE=120°,可得∠ BAD=∠CAE,再由 AB=AC, AD=AE,利用

SAS即可判定△ ABD≌ △ ADE;( 2)△ PMN 是等边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11

PM= CE, PM∥CE, PN= BD,PN∥BD,同( 1)的方法可得BD=CE,即可得 PM=PN,所

22

以△ PMN 是等腰三角形;再由PM∥ CE, PN∥ B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PM=∠ DCE,∠PNC=∠ DBC,因为∠DPN=∠ DCB+∠ PNC=∠ DCB+∠ DBC,所以

∠MPN=∠ DPM+∠ DPN=∠DCE+∠ DCB+∠ DBC=∠ BCE+∠DBC=∠ ACB+∠ ACE+∠ DBC=∠ ACB+∠A BD+∠DBC=∠ ACB+∠ ABC,再由∠BAC=120 ,°可得∠ ACB+∠ ABC=60 ,°即可得

∠M PN=60 °,所以△PMN 是等边三角形;( 3)由( 2)知,△PMN 是等边三角形,1

PM=PN= BD,所以当 PM 最大时,△ PMN 周长最大,当点 D 在 AB 上时, BD 最小, PM 2

最小,求得此时 BD 的长,即可得△ PMN 周长的最小值;当点 D 在 BA 延长线上时, BD 最大, PM 的值最大,此时求得△PMN 周长的最大值即可 .

详解:

(1)因为∠ BAC=∠ DAE=120°,

所以∠ BAD=∠ CAE,又 AB=AC,AD=AE,

所以△ ABD≌ △ ADE;

(2)△ PMN 是等边三角形.

理由:∵点 P, M 分别是 CD, DE的中点,

1

∴PM= CE, PM∥ CE,

2

∵点 N, M 分别是 BC,DE 的中点,

1

∴PN= BD, PN∥ BD,

2

同( 1)的方法可得BD=CE,

∴PM=PN,

∴△ PMN 是等腰三角形,

∵PM∥ CE,∴∠ DPM=∠ DCE,

∵PN∥BD,∴∠ PNC=∠ DBC,

∵∠ DPN=∠ DCB+∠ PNC=∠ DCB+∠ DBC,

∴∠ MPN=∠ DPM+∠DPN=∠ DCE+∠ DCB+∠ DBC=∠ BCE+∠

DBC =∠ ACB+∠ ACE+∠ DBC=∠ ACB+∠ ABD+∠DBC=∠

ACB+∠ ABC,∵∠ BAC=120 ,°∴ ∠ACB+∠ ABC=60 ,°

∴∠ MPN=60 °,

∴△ PMN 是等边三角形.

(3)由( 2)知,△ PMN 是等边三角形,PM=PN= 1

BD,2

∴PM 最大时,△ PMN 周长最大,

∴点 D 在 AB 上时, BD 最小, PM 最小,

∴BD=AB-AD=2,△ 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3;

点 D 在 BA 延长线上时,BD 最大, PM 最大,

∴BD=AB+AD=10,△ PMN 周长的最大值为15.

故答案为△ PMN 周长的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1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

定,解决第( 3)问,要明确点 D 在 AB 上时, BD 最小, PM 最小,△ PMN 周长的最小;

点 D 在 BA 延长线上时,BD 最大, PM 最大,△PMN 周长的最大值为15.

5.已知△ ABC 是边长为 4 的等边三角形,边 AB 在射线 OM 上,且 OA=6,点 D 是射线 OM 上的动点,当点 D 不与点 A 重合时,将△ACD 绕点 C 逆时针方向旋转 60°得到△BCE,连接

DE.

(1)如图 1,猜想:△CDE的形状是三角形.

(2)请证明( 1)中的猜想

(3)设 OD=m,

①当 6< m<10 时,△ BDE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是否存在 m 的值,使△ DEB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请说明理由.△BDE周长的最小值;m的值;若不存在,

【答案】( 1)等边;( 2)详见解析;(3)①2 3 +4;②当m=2或14时,以D、E、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

【分析】

(1)由旋转的性质猜想结论;

(2)由旋转的性质得到∠ DCE=60°, DC=EC,即可得到结论;

(3)①当 6<m< 10 时,由旋转的性质得到BE=AD,于是得到

C△DBE=BE+DB+DE=AB+DE=4+DE,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CD,由垂线段最短得到当

CD⊥AB 时,△BDE的周长最小,于是得到结论;

②存在,分四种情况讨论:a)当点 D 与点 B 重合时, D,B, E 不能构成三角形;

b)当 0≤m<6 时,由旋转的性质得到∠ ABE=60 °,∠ BDE<60°,求得∠ BED=90 °,根

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B=60°,求得∠ CEB=30°,求得 OD=OA﹣ DA=6﹣4=2=m;

c)当 6<m<10 时,此时不存在;

d)当 m>10 时,由旋转的性质得到∠ DBE=60°,求得∠ BDE>60°,于是得到m=14.【详解】

(1)等边;

(2)∵将△ ACD绕点 C 逆时针方向旋转 60°得到△ BCE,∴ ∠ DCE=60°, DC=EC,∴△ CDE 是等边三角形.

(3)①存在,当6< t < 10 时,由旋转的性质得:BE=AD,

△DBE=BE+DB+DE=AB+DE=4+DE1△ CDE

是等边三角形,∴ DE=CD

∴C,由()知,,

∴C△DBE=CD+4,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CD⊥ AB 时,△ BDE 的周长最小,此时,CD=2 3 ,∴△ BDE的最小周长 =CD+4=2 3 +4;

② 存在,分四种情况讨论:

a)∵当点 D 与点 B 重合时, D, B,E 不能构成三角形,∴当点 D 与点 B 重合时,不符合题意;

b)当 0≤m<6 时,由旋转可知,∠ ABE=60°,∠ BDE<60°,∴ ∠BED=90°,由(1)可知,

△CDE是等边三角形,∴ ∠ DEB=60°,∴ ∠CEB=30°.

∵∠ CEB=∠ CDA,∴∠ CDA=30 °.

∵∠ CAB=60 °,∴ ∠ ACD=∠ ADC=30 ,°∴ DA=CA=4,∴ OD=OA﹣ DA=6﹣ 4=2,∴ m=2;

c)当 6<m<10 时,由∠ DBE=120 °>90°,∴此时不存在;

d)当 m>10时,由旋转的性质可知,∠ DBE=60 °,又由( 1)知∠ CDE=60 °,

∴∠ BDE=∠ CDE+∠ BDC=60 +°∠ BDC,而∠ BDC> 0 °,∴ ∠ BDE>60 °,∴只能∠ BDE=90 ,°从

而∠ BCD=30° ∴ BD=BC=4

∴OD=14∴ m=14

.,,

综上所述:当m=2 或 14 时,以 D、 E、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周长的计算,直角三角形的判

定,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连接PA,PB, PC.将△ PAB绕点 B 顺时针旋转90°到△P'CB 的位置 .

(1)设 AB 的长为 a, PB 的长为 b(b

(2)若 PA=2, PB=4,∠ APB=135°,求 PC 的长 .

【答案】 (1) S22

阴影= (a -b ); (2)PC=6.

【解析】

试题分析:(1)依题意,将△ P′CB逆时针旋

90°可与△ PAB重合,此时阴影部分面

积=扇

形 BAC的面积 -扇形 BPP'的面积,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两个扇形的中心角都是90°,可据此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2)连接PP',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BP=BP',旋转角∠PBP'=90°,则△P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P'C=∠ BPA=135°,∠ PP'C=∠ BP'C-∠ BP'P=135°-45 °=90°,可推出△ PP'C是直角三角形,进而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C的长.

试题解析:( 1)∵将△ PAB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90°到△ P′CB的位

置,∴△ PAB≌ △P'CB,

∴S△PAB=S△P'CB,

S 阴影 =S 扇形BAC-S 扇形BPP′= ( a2-b2);

(2)连接 PP′,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APB≌ △ CP′B,

∴B P=BP ′,=4P′ C=PA=2,∠ PBP ′ =90,°

∴△ P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P2=PB2+P'B2=32;

又∵ ∠ BP′C=∠ BPA=135°,

∴∠ PP′ ∠C=BP′C-∠ BP′ P=135-45 °=90°,°即△ PP′C是直角三角形.

PC==6.

考点: 1.扇形面积的计算; 2.正方形的性质; 3.旋转的性质.

7.如图 1.在△ ABC中,∠ ACB=90°,点 P 为△ ABC内一点.

(1)连接 PB、 PC,将△ BCP沿射线 CA 方向平移,得到△ DAE,点 B、 C、 P 的对应点分

别为点 D、 A、 E,连接 CE.

①依题意,请在图 2 中补全图形;

②如果 BP⊥CE, AB+ BP= 9, CE=3 3,求 AB 的长.

(2)如图 3,以点 A 为旋转中心,将△ ABP 顺时针旋转 60°得到△ AMN,连接 PA、 PB、

PC AC 4

,AB8

时,根据此图求

PA PB PC

的最小值.

,当==++

【答案】⑴①见解析,②AB = 6;⑵ 47 .

【解析】

分析:(1)①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即可;

② 连接BD、 CD.根据平移的性质和∠ ACB= 90°,得到四边形BCAD是矩形,从而

CD=AB,设CD= AB=x,则PB=DE=9x ,由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2)当 C、 P、 M、 N 四点共线时, PA+ PB+ PC最小.由旋转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解

即可.

详解:( 1)①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②如图:连接 BD、CD.

∵△ BCP沿射线 CA 方向平移,得到△ DAE,

∴BC∥ AD 且 BC= AD, PB= DE.

∵∠ACB90°

=,

∴四边形 BCAD是矩形,∴ CD= AB,设 CD= AB=x,则 PB=9x ,

DE= BP=9x ,

∵BP⊥ CE,BP∥ DE,∴ DE⊥ CE,

22

∴ CE2DE 2 CD 2,∴ 3 39 x x2,

∴ x 6,即 AB= 6;

(2)如图,当 C、 P、 M 、N 四点共线时, PA+ PB+ PC最小.

由旋转可得:△ AMN ≌△ APB,∴ PB= MN .

易得△ APM、△ ABN 都是等边三角形,∴ PA= PM,

∴PA+PB+ PC= PM+MN + PC= CN,

∴BN= AB=8,∠ BNA=60 °,∠PAM= 60 °,

∴∠ CAN=∠CAB+∠ BAN= 60 °+60 °=120,°

∴∠ CBN= 90 °.

在 Rt△ ABC中,易得:BC= AB2AC28242 4 3

∴在 Rt△ BCN中,CN BC 2BN 248 6447 .

点睛: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和平移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

质、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等边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依据图形的性质进行计算求解.

8.如图,点 A 是 x 轴非负半轴上的动点,点 B 坐标为( 0, 4),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将点 M 绕点 A 顺时针方向旋转 90°得到点 C ,过点 C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F ,过点 B 作 y 轴的垂线与直线 CF 相交于点 E ,连接 AC , BC ,设点 A 的横坐标为 t .(Ⅰ )当 t=2 时,求点 M 的坐标;

(Ⅱ )设 ABCE 的面积为 S ,当点 C 在线段 EF 上时,求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Ⅲ )当 t 为何值时, BC+CA 取得最小值.

【答案】( 1)( 1, 2);( 2) S= 3

t+8(0≤ t ≤8);( 3)当 t=0 时, BC+AC 有最小值

2

【解析】

试题分析:( I )过 M 作 MG ⊥ OF 于 G ,分别求 OG 和 MG 的长即可;

(II )如图 1,同理可求得 AG 和 OG 的长,证明 △ AMG ≌△ CAF ,得: AG=CF=

1

t ,

2

AF=MG=2,分别表示 EC 和 BE 的长,代入面积公式可求得

S 与 t 的关系式;并求其

t 的取

值范围;

( I II )证明 △ABO ∽ △ CAF ,根据勾股定理表示 AC 和 BC 的长,计算其和,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得出当 t =0 时,值最小.

试题解析:解:( I )如图 1,过 M 作 MG ⊥ OF 于 G , ∴ MG ∥ OB ,当 t=2 时, OA=2.∵ M

是 AB 的中点, ∴ G 是 AO 的中点, ∴ OG= 1

OA=1,MG 是△ AOB 的中位线,

2

1

1

∴MG=

OB= × 4=2, ∴ M ( 1,2);

2 2

( I I )如图 1,同理得: OG=AG= 1

t . ∵∠ BAC=90 °,

2

∴∠ BAO+∠ CAF=90 .°∵ ∠CAF+∠ ACF=90 ,°∴∠ BAO=∠ ACF . ∵ ∠ MGA=∠ AFC=90 ,°

MA=AC , ∴ △AMG ≌ △CAF , ∴ AG=CF= 1 1

t ,AF=MG=2, ∴EC=4﹣ t , BE=OF=t +2,

2 2

11( 4﹣1t )( t+2) =﹣123

∴S EC?BE=

2t +t+4;

2242

△ABC=1

?AB?AC=1? 16

t2

1

16 t2

12△BEC+S△ABC=3

S

22?=t +4,∴ S=S t+8.242

当 A 与 O 重合, C与 F重合,如图2,此时t=0,当 C 与 E 重合时,如图3, AG=EF,即13

t+8( 0≤t≤8);

t=4, t=8,∴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

22

(III)如图 1,易得△ ABO∽ △ CAF,∴AB

=

OB

=

OA

=2,∴ AF=2, CF=

1

t ,由勾股定理AC AF FC2

得: AC=AF 2CF2 =22

12

4

12(t)=t,24

BC=BE2EC2= (t212

(5

1

t24),∴BC+AC=( 5 +1)

2)(4t)=

4

2

1t 24,∴当 t=0 时, BC+AC 有最小值.

4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题,知识点包括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点的坐标、几

何变换(旋转)、三角形的中位线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解

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9.在△ ABC 中, AB=AC,∠ A=300,将线段BC绕点 B 逆时针旋转600得到线段

BD,再将线

段 BD 平移到 EF,使点 E 在 AB 上,点 F 在 AC

上.(1)如图1,直接写出∠ABD 和∠CFE的度数;

(2)在图 1 中证明: AE=CF;

(3)如图 2,连接 CE,判断△ CEF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答案】(1) 15°, 45°;( 2)证明见解析;(3)△ 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见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ABC的度数,由旋转的性质得到∠ DBC的度数,从而得到∠ ABD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求得∠ CFE的度数.

(2)连接 CD、DF,证明△BCD是等边三角形,得到CD=BD,由平移的性质得到四边形BDFE是平行四边形,从而AB∥ FD,证明△ AEF≌ △ FCD即可得 AE=CF.

(3)过点 E 作 EG⊥CF 于 G,根据含 30 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即

可证明△ 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1)∵在△ ABC 中, AB=AC,∠A=30 0,∴∠ ABC=750.

∵将线段 BC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600得到线段BD,即∠ DBC=600.∴∠ ABD= 15°.

∴∠ CFE=∠ A+∠ ABD=45 .°

(2)如图,连接CD、 DF.

∵线段 BC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 BD=BC,∠ CBD=600.∴ △ BCD是等边三角形.

∴CD=BD.

∵线段 BD 平移到 EF,∴ EF∥ BD, EF=BD.

∴四边形 BDFE是平行四边形,EF= CD.

∵A B=AC,∠ A=300,∴ ∠ABC=∠ ACB=750.∴ ∠ABD=∠ACD=15°.

∵四边形 BDFE是平行四边形,∴ AB∥FD.∴ ∠ A=∠ CFD.

∴△ AEF≌ △ FCD( AAS).

∴A E=CF.

(3)△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如下:

如图,过点 E 作 EG⊥ CF于 G,

∵∠ CFE =45,°∴ ∠ FEG=45.°∴ EG=FG.

∵∠ A=300,∠ AGE=90°,∴.

∵AE=CF,∴.∴.∴G为CF的中点.∴ EG为CF的垂直平分线.∴E F=EC.

∴∠ CEF=∠ FEG=90 .°

∴△ 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考点: 1.旋转和平移问题;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三角形外角性质;判定和性质; 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6.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角形的性质; 8.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9.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4.等边三角形的7.含 30 度直角三

10. (1)观察猜想

如图 (1),在△ ABC 中,∠BAC=90°, AB=AC,点 D 是 BC 的中点.以点 D 为顶点作正方形DEFG,使点 A, C 分别在 DG 和 DE 上,连接 AE, BG,则线段 BG 和 AE 的数量关系是

_____;

(2)拓展探究

将正方形DEFG绕点 D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旋转角度大于0°,小于或等于

360 °),如图 2,则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予以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

(3)解决问题

若 BC=DE=2,在 (2)的旋程中,当AE 最大,直接写出AF 的.

【答案】( 1) BG=AE.

(2)成立.

如② ,

接 AD.∵ △ ABC是等腰三直角角形,∠ BAC=90°,点D是BC的中点.∴∠ ADB=90 °,且 BD= AD.

∵∠ BDG=∠ ADB-∠ ADG= 90 °-∠ ADG=∠ADE, DG= DE.

∴△ BDG≌ △ ADE,∴ BG= AE.????????????????7分

(3)由(2)知,BG= AE,故当BG 最大,AE 也最大.

正方形DEFG点 D 逆方向旋270° , BG 最大,如③ .

若 BC= DE= 2, AD= 1, EF= 2.

在 Rt△ AEF中, AF2= AE2+ EF2= (AD+ DE)2+EF2= (1+ 2)2+ 22= 13.

∴A F=

【解析】

解:( 1) BG= AE.

(2)成立.

如图②,连接 AD.

∵△ ABC是等腰三直角角形,∠ BAC=90°,点D是BC的中点.

∴∠ ADB=90 °,且 BD= AD.

∵∠ BDG=∠ ADB-∠ ADG= 90 °-∠ ADG=∠ADE, DG= DE.

∴△ BDG≌ △ ADE,∴ BG= AE.

(3)由( 2)知, BG= AE,故当 BG 最大时, AE 也最大. Z+X+X+K]

因为正方形DEFG在绕点 D 旋转的过程中,G 点运动的图形是以点 D 为圆心, DG 为半径的圆,故当正方形DEFG旋转到 G 点位于 BC的延长线上(即正方形DEFG绕点 D 逆时针方向

旋转 270°)时, BG 最大,如图③ .

若 BC= DE= 2,则 AD= 1, EF= 2.

在 Rt△ AEF中, AF2= AE2+ EF2= (AD+ DE)2+EF2= (1+ 2)2+ 22= 13.

∴AF=.

即在正方形DEFG旋转过程中,当AE 为最大值时, AF=.

11.如图,在 Rt△ ABC中,∠ ACB=90 °,∠ A=30 °,点 O 为 AB 中点,点 P 为直线 BC 上的动点(不与点 B、点 C 重合),连接 OC、 OP,将线段 OP 绕点 P 顺时针旋转 60°,得到线段

PQ,连接 BQ.

(1)如图 1,当点 P 在线段 BC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BQ 与 CP 的数量关系.

(2)如图 2,当点 P 在 CB 延长线上时,( 1)中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

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 3,当点 P 在 BC 延长线上时,若∠ BPO=15°, BP=4,请求出 BQ 的长.

【答案】( 1) BQ=CP;( 2)成立: PC=BQ;( 3)43 4 .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论: BQ=CP.如图 1 中,作 PH∥ AB 交 CO 于 H,可得△ PCH是等边三角形,只要证明△ POH≌ △ QPB即可;

(2)成立: PC=BQ.作 PH∥ AB 交 CO的延长线于 H.证明方法类似( 1);

(3)如图 3 中,作 CE⊥OP 于 E,在 PE上取一点 F,使得 FP=FC,连接 CF.设 CE=CO=a,则 FC=FP=2a, EF=3 a,在Rt△PCE中,表示出PC,根据 PC+CB=4,可得方程

( 62) a2a 4 ,求出a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解:(1)结论: BQ=CP.

理由:如图 1 中,作 PH∥AB 交 CO于 H.

在 Rt△ ABC中,∵ ∠ ACB=90°,∠ A=30°,点 O 为 AB 中点,∴ CO=AO=BO,∠ CBO=60°,

∴△ CBO是等边三角形,∴∠ CHP=∠ COB=60 ,°∠ CPH=∠CBO=60 °,∴ ∠ CHP=∠CPH=60 ∴△ CPH是等边三角形,∴PC=PH=CH,∴ OH=PB,

∵∠ OPB=∠ OPQ+∠QPB=∠ OCB+∠ COP,∵ ∠OPQ=∠ OCP=60 ,°∴∠

POH=∠ QPB,∵PO=PQ,∴ △ POH≌△ QPB,∴ PH=QB,∴ PC=BQ.

(2)成立: PC=BQ.理由:作PH∥ AB 交 CO的延长线于H.

在Rt△ABC中,∵ ∠ACB=90°,∠A=30°,点O 为AB 中点,∴CO=AO=BO,∠CBO=60°,∴△ CBO是等边三角形,∴∠ CHP=∠ COB=60 ,°∠ CPH=∠CBO=60 ,°∴ ∠ CHP=∠ CPH=60

∴△ CPH是等边三角形,∴PC=PH=CH,∴ OH=PB,∵ ∠ POH=60 +°∠ CPO,

∠Q PO=60 +°∠ CPQ,∴∠ POH=∠ QPB,∵ PO=PQ,∴△ POH≌ △ QPB,∴

PH=QB,∴PC=BQ.

(3)如图 3 中,作 CE⊥OP 于 E,在 PE上取一点 F,使得 FP=FC,连接 CF.

∵∠ OPC=15 ,°∠OCB=∠ OCP+∠ POC,∴ ∠ POC=45 ,°∴ CE=EO,设 CE=CO=a,则,°,°

FC=FP=2a, EF= 3 a,在 Rt△ PCE中, PC= PE2CE2 = (2a3a) 2a2 = ( 62) a,∵PC+CB=4,∴ ( 62) a2a 4 ,解得a= 42 2 6 ,∴PC=4 3 4 ,由(2)可知BQ=PC,∴BQ= 43 4 .

点睛:此题考查几何变换综合题、旋转变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

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12.正方形 ABCD中,点 E、 F 分别是边 AD、 AB 的中点,连接 EF.

(1)如图1,若点 G 是边 BC的中点,连接FG,则 EF 与 FG 关系为:;

(2)如图2,若点 P 为 BC 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FP,将线段 FP以点 F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 90°,得到线段 FQ,连接 EQ,请猜想 BF、 EQ、 BP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点 P 为 CB 延长线上一动点,按照(2)中的作法,在图 3 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 BF、 EQ、 BP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 1)证明见解析( 2)BF+EQ=BP(3) BF+BP=EQ

【解析】

试题分析:( 1) EF与 FG关系为垂直且相等(EF=FG且 EF⊥ FG).证明如下:

∵点 E、 F、G 分别是正方形边AD、AB、 BC的中点,

∴△ AEF和△ BGD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E F=FG,∠ AFE=∠BFG=45 .°∴ ∠ EFG=90,°即 EF⊥ FG.

(2)取 BC的中点 G,连接 FG,则由 SAS易证△ FQE≌ △ FPG,从而 EQ=GP,因此

EF2BP EQ.

(3)同( 2)可证△ FQE≌ △FPG( SAS),得 EQ=GP,因此,

EF GF2BG2GP BP2EQ BP.

13.如图,在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网格中,A(1,7)、 B( 5, 5)、 C( 7, 5)、 D( 5,1).

(1)将线段AB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得到对应线段BE.当 BE与 CD第一次平行时,画出点 A 运动的路径,并直接写出点 A 运动的路径长;

(2)线段 AB 与线段 CD 存在一种特殊关系,即其中一条线段绕着某点旋转一个角度可以

得到另一条线段,直接写出这个旋转中心的坐标.

【答案】( 1)见解析; 5 π;(2)旋转中心P的坐标为(3,3)或(6,6).

【解析】

【分析】

(1)依据旋转的方向、旋转角和旋转中心即可得到点 A 运动的路径为弧线,再运用弧长计算公式即可解答;

(2)连接两对对应点,分别作出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其交点即为所求.

【详解】

解:( 1)点 A 运动的路径如图所示,出点 A 运动的路径长为90

2242= 5 π;

180

(2)如图所示,旋转中心P 的坐标为( 3,3 )或( 6, 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及其作图,掌握旋转的性质、旋转角以及确定旋转中心的方

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14.如图,在△ ABC 中,∠CAB=70°,在同一平面内,将△ ABC 绕点 A 旋转到△ AB′的

C′位置,使得 CC′∥ AB,求∠ BAB′的度数.

【答案】 40°.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 CC′∥ AB 得∠ AC′C=∠ CAB=7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

AC=AC′,∠BAB ′=∠CAC,′于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ACC′=∠AC′C=70,然°

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计算出∠ CAC′=40,°从而得到∠ BAB′的度数.【详解】

∵CC′∥AB,

∴∠ A CC ′=∠ CAB=70 ,°

∵△ ABC绕点 A 旋转到△ AB′的C位′置,

∴AC=AC,′∠ BAB ′=∠ CAC′,

在△ ACC′中,∵ AC=AC′

∴∠ ACC′=∠ AC′ C=70,°

∴∠ CAC′ =180-70 °-°70 =40°,°

∴∠ BAB ′ =40.°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

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15.已知∠ AOB= 90°,在∠ AOB 的平分线 OM 上有一点C,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C

重合,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 OB(或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D,E.

当三角板绕点 C 旋转到CD 与OA 垂直时 (如图①),易证:OD+OE=2OC;

当三角板绕点 C 旋转到 CD 与 OA 不垂直时,即在图② ,图③ 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

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OD, OE, OC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

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圆的综合的综合题分类含答案

一、圆的综合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O的半径为6cm,经过⊙O上一点C作⊙O的切线交半径OA的延长于点B,作∠ACO的平分线交⊙O于点D,交OA于点F,延长DA交BC于点E. (1)求证:AC∥OD; (2)如果DE⊥BC,求AC的长度.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π. 【解析】 试题分析:(1)由OC=OD,CD平分∠ACO,易证得∠ACD=∠ODC,即可证得AC∥OD;(2)BC切⊙O于点C,DE⊥BC,易证得平行四边形ADOC是菱形,继而可证得△AOC是等边三角形,则可得:∠AOC=60°,继而求得弧AC的长度. 试题解析:(1)证明:∵OC=OD,∴∠OCD=∠ODC.∵CD平分∠ACO, ∴∠OCD=∠ACD,∴∠ACD=∠ODC,∴AC∥OD; (2)∵BC切⊙O于点C,∴BC⊥OC.∵DE⊥BC,∴OC∥DE.∵AC∥OD,∴四边形ADOC 是平行四边形.∵OC=OD,∴平行四边形ADOC是菱形,∴OC=AC=OA,∴△AOC是等边三 角形,∴∠AOC=60°,∴弧AC的长度=606 180 π? =2π.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弧长公式.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不用圆规、三角板,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用连线的方法在图1、2中分别过圆外一点A作出直径BC所在射线的垂线.

【答案】画图见解析. 【解析】 【分析】根据直角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性质可画出垂线;或结合圆的轴对称性质也可以求出垂线. 【详解】解:画图如下: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作垂线.解题关键点:结合圆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垂线. 3.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在对角线BD上,以OD的长为半径的⊙O与AD,BD分别交于点E、点F,且∠ABE=∠DBC. (1)判断直线B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sin∠ABE= 3 3 ,CD=2,求⊙O的半径. 【答案】(1)直线BE与⊙O相切,证明见解析;(2)⊙O的半径为3 . 【解析】 分析:(1)连接OE,根据矩形的性质,可证∠BEO=90°,即可得出直线BE与⊙O相切;(2)连接EF,先根据已知条件得出BD的值,再在△BEO中,利用勾股定理推知BE的长,设出⊙O的半径为r,利用切线的性质,用勾股定理列出等式解之即可得出r的值.详解:(1)直线BE与⊙O相切.理由如下: 连接OE,在矩形ABCD中,AD∥BC,∴∠ADB=∠DBC. ∵OD=OE,∴∠OED=∠ODE. 又∵∠ABE=∠DBC,∴∠ABE=∠OED, ∵矩形ABDC,∠A=90°,∴∠ABE+∠AEB=90°, ∴∠OED+∠AEB=90°,∴∠BEO=90°,∴直线BE与⊙O相切;

中考数学几何综合题汇总.doc

如图 8,在Rt ABC中,CAB 90,AC 3 , AB 4 ,点 P 是边 AB 上任意一点,过点 P 作PQ AB 交BC于点E,截取 PQ AP ,联结 AQ ,线段 AQ 交BC于点D,设 AP x ,DQ y .【2013徐汇】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 4 分) (2)如图 9,联结CQ,当CDQ和ADB相似时,求x的值;( 5 分) (3)当以点C为圆心,CQ为半径的⊙C和以点B为圆心,BQ为半径的⊙B相交的另一个交点在边 AB 上时,求 AP 的长.( 5 分) C Q D E A P B (图 8) C Q D E A (图 9) P B C A B (备用图) 【2013 奉贤】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B=8,点C在半径OA上(点C与点O、A不重合),过点 C作 AB的垂线交⊙ O于点 D,联结 OD,过点 B 作 OD的平行线交⊙ O于点 E、交射 线CD于点 F. (1)若 ⌒ ED BE⌒ ,求∠ F 的度数; (2)设CO x, EF y,写出y 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设点 C 关于直线 OD 的对称点为 P ,若△ PBE 为等腰三角形,求 OC 的长. 第 25 题 【 2013 长宁】△ ABC 和△ DEF 的顶点 A 与 D 重合,已知∠ B = 90 . ,∠ BAC = 30 . , BC=6,∠ FDE = 90 , DF=DE=4. (1)如图①, EF 与边 、 分别交于点 ,且 . 设 DF a ,在射线 上取 AC AB G 、H FG=EH DF 一点 P ,记: DP xa ,联结 CP. 设△ DPC 的面积为 y ,求 y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 出定义域; (2)在( 1)的条件下,求当 x 为何值时 PC // AB ; ( 3)如图②,先将△ DEF 绕点 D 逆时针旋转,使点 E 恰好落在 AC 边上,在保持 DE 边与 AC 边完 全重合的条件下, 使△ DEF 沿着 AC 方向移动 . 当△ DEF 移动到什么位置时, 以线段 AD 、FC 、BC 的长度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图① 图② 【 2013 嘉定】已知 AP 是半圆 O 的直径,点 C 是半圆 O 上的一个动点 (不与点 A 、P 重合),联结 AC ,以直线 AC 为对称轴翻折 AO ,将点 O 的对称点记为 O 1 ,射线 AO 1 交半圆 O 于 点 B ,联结 OC . (1)如图 8,求证: AB ∥ OC ; (2)如图 9,当点 B 与点 O 1 重合时,求证: AB CB ;

初中数学三角形综合练习

初中数学三角形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6cm ,A 是正方体的一个顶点,B 是侧面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一只蚂蚁在正方体的表面上爬行,从点A 爬到点B 的最短路径是( ) A .9 B .310 C .326+ D .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正方体的左侧面与前面展开,构成一个长方形,用勾股定理求出距离即可. 【详解】 解:如图,AB=22(36)3310++= . 故选:B . 【点睛】 此题求最短路径,我们将平面展开,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就可以了. 2.如图,已知OP 平分∠AOB ,∠AOB =60°,CP =2,CP ∥OA ,PD ⊥OA 于点D ,PE ⊥OB 于点E .如果点M 是OP 的中点,则DM 的长是( )

A.2 B2C3D.3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OP平分∠AOB,∠AOB=60°,CP=2,CP∥OA,易得△OCP是等腰三角形,∠COP=30°,又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PE的值,继而求得OP的长,然后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DM的长. 【详解】 解:∵OP平分∠AOB,∠AOB=60°, ∴∠AOP=∠COP=30°, ∵CP∥OA, ∴∠AOP=∠CPO, ∴∠COP=∠CPO, ∴OC=CP=2, ∵∠PCE=∠AOB=60°,PE⊥OB, ∴∠CPE=30°, ∴CE=1 2 CP=1, ∴22 CP CE3 -=, ∴3 ∵PD⊥OA,点M是OP的中点, ∴DM=1 2 3. 故选C.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 3.把一副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6,DC=7,把三角板DCE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乙),此时AB与CD1交于点O,则线段AD1的长度为()

中考数学综合专题训练【几何综合题】(几何)精品解析

中考数学综合专题训练【几何综合题】(几何)精品解析 在中考中,几何综合题主要考察了利用图形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证明线段、角的数量关系及动态几何问题。学生通常需要在熟悉基本几何图形及其辅助线添加的基础上,将几何综合题目分解为基本问题,转化为基本图形或者可与基本图形、方法类比,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解决几何综合题时,重点在思路,在老师讲解及学生解题时,对于较复杂的图形,根据题目叙述重复绘图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分解出基本条件和图形,将新题目与已有经验建立联系从而找到思路,之后绘制思路流程图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把握题目的脉络;在做完题之后,注重解题反思,总结题目中的基本图形及辅助线添加方法,将题目归类整理;对于典型的题目,可以解析题目条件,通过拓展题目条件或改变条件,给出题目的变式,从而对于题目及相应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将同一类型的几何综合题成组出现,分析讲解,对学生积累对图形的“感觉”有一定帮助。 一.考试说明要求 图形与证明中要求:会用归纳和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图形的认识中要求:会运用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两点之间的距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和方法,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知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能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综合运用几何知识解决与圆周角有关的问题;能解决与切线有关的问题。 图形与变换中要求: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二.基本图形及辅助线 解决几何综合题,是需要厚积而薄发,所谓的“几何感觉”,是建立在足够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熟悉基本图形及常用的辅助线,在遇到特定条件时能够及时联想到对应的模型,找到“新”问题与“旧”模型间的关联,明确努力方向,才能进一步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中档几何题目教学中注重对基本图形及辅助线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 举例: 1、与相似及圆有关的基本图形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圆】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圆】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北京市西城区)如图,BC 是⊙O 的直径,P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PA 切⊙O 于点A ,如果PA =3,PB =1,那么∠APC 等于 ( ) (A ) 15 (B ) 30 (C ) 45 (D ) 60 2.(北京市西城区)如果圆柱的高为20厘米,底面半径是高的 41,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 ) (A )100π平方厘米 (B )200π平方厘米 (C )500π平方厘米 (D )200平方厘米 3.(北京市西城区)“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菱《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在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用 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如图,CD 为⊙O 的直径,弦AB ⊥CD ,垂足为E ,CE =1寸,AB =寸,求直径CD 的长”.依题意,CD 长为 ( ) (A )2 25寸 (B )13寸 (C )25寸 (D )26寸 4.(北京市朝阳区)已知:如图,⊙O 半径为5,PC 切⊙O 于点C ,PO 交⊙O 于点A ,PA =4,那么PC 的长等于 ( ) (A )6 (B )25 (C )210 (D )214 5.(北京市朝阳区)如果圆锥的侧面积为20π平方厘米,它的母线长为5厘 米,那么此圆锥的底面半径的长等于 ( ) (A )2厘米 (B )22厘米 (C )4厘米 (D )8厘米 6.(天津市)相交两圆的公共弦长为16厘米,若两圆的半径长分别为10厘 米和17厘米,则这两圆的圆心距为 ( ) (A )7厘米 (B )16厘米 (C )21厘米 (D )27厘米 7.(重庆市)如图,⊙O 为△ABC 的内切圆,∠C = 90,AO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D ,AC =4,DC =1,,则⊙O 的半径等于 ( )

经典初中数学三角形专题训练及例题解析

知 识点梳理 考点一、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 ????)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三角形的重要线段 ①三角形的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三条中线交点叫重心 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内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内心 ③三角形的高: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三条高的交点叫垂心(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交点的位置不同)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6、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性质 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补。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多边形的外角和恒为360° 8、多边形及多边形的对角线 ①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②凸凹多边形:画出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若整个图形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这样的多边形称为凸多边形;,若整个多边形不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称这样的多边形为凹多边形。 ③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 A.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三角形 (按角分) 三角形 (按边分)

边形共有 2)3 ( n n 条对角线。 9、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外角和 ①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n≥3)。 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10、平面镶嵌及平面镶嵌的条件。 ①平面镶嵌:用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形封闭平面,把平面的一部分既无缝隙,又不重叠地全部覆盖。 ②平面镶嵌的条件:有公共顶点、公共边;在一个顶点处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考点二、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3、全等变换 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 全等变换包括一下三种: (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 (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180°,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考点三、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三角形中的中位线

旋转相似经典例题知识讲解

旋转与全等、相似中的线段数量关系 基本例题:1、如图,△ABC中,∠C=90°.(1)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2)若BC=3,AC=4,点A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求A′A的长 变式1,如图Rt△AB'C'是由Rt△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的,连接C C'交AB于E, (1)证明:△CA C'∽△BA B' (2)延长C C'交B B'于F,证明:△CA E∽△FBE 变式2,△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得到△DBE,若恰好得到C、E、D三点共线,则AC、BC、CD的数量关系是 变式3,△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a°得到△DBE,若恰好得到C、E、D三点共线,则AC、

BC、CD的数量关系是 变式4、Rt△ABC中,AC=BC,∠ACB=∠ADB=90°,连接CD,求:AD、CD、BD的数量关系 变式5、Rt△ABC中,AC=kBC,∠ACB=∠ADB=90°,连接CD,探究:AD、CD、BD的数量关系 变式6、如图,在△OAB和△OCD中,∠A<90°,OB=KOD(K>1),∠AOB=∠COD,∠OAB与∠OCD互补,试探索线段AB与C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变式7.如图AB∥CD,BC∥ED, ∠BCD+∠ACE=180°。 (1)当BC=CD 且∠ACE=90°时如图3探究线段AC和CE之间的数量关系 (2)当BC=CD 时如图2探究线段AC和CE之间的数量关系 (3)当BC=kCD时如图1探究线段AC和CE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含k的式子表示) E B C A D C A D B

80中田凌志老师提供 1如图R t △ABC ,∠ACB=90°,AC=3,BC=4,过点B 作直线MN ∥AC,点P 在直线BC 上,∠EPF=∠CAB ,且两边分别交直线AB 于E ,交直线MN 于F 。如图(1)(2)(3)探究PE 与P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P N M F E C B A _ P _ N _ M _F _E _ C _ B _ A 图1 图2

中考数学综合专题训练【以圆为基础的几何综合题】精品专题解析

中考数学综合专题训练【以圆为基础的几何综合题】精品专题解析 几何综合题一般以圆为基础,涉及相似三角形等有关知识;这类题虽较难,但有梯度,一般题目中由浅入深有1~3个问题,解答这种题一般用分析综合法. 【典型例题精析】 例1.如图,已知⊙O的两条弦AC、BD相交于点Q,OA⊥BD. (1)求证:AB2=AQ·AC: (2)若过点C作⊙O的切线交DB的延长线于点P,求证:PC=PQ. P 分析:要证A B2=AQ·AC,一般都证明△ABQ∽△ACB.∵有一个公共角∠QAB=∠BAC,?∴只需再证明一个角相等即可. 可选定两个圆周角∠ABQ=∠ACB加以证明,以便转化,题目中有垂直于弦的直径,可知AB=AD,AD和AB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欲证PC=PQ, ∵是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 ∴可证∠PQC=∠PCQ(等角对等边) 将两角转化,一般原地踏步是不可能证明出来的,没有那么轻松愉快的题目给你做,因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BQC=∠AQD=90°-∠1(充分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互余关系) ∵∠PCA是弦切角,易发现应延长AO与⊙交于E,再连结EC,?利用弦切角定理得∠PCA=∠E,同时也得到直径上的圆周角∠ACE=90°, ∴∠PCA=∠E=90°-∠1. 做几何证明题大家要有信心,拓展思维,不断转化,寻根问底,不断探索,?充分发挥题目中条件的总体作用,总能得到你想要的结论,同时也要做好一部分典型题,?这样有利于做题时发生迁移,联想. 例2.如图,⊙O1与⊙O2外切于点C,连心线O1O2所在的直线分别交⊙O1,⊙O2于A、E,?过点A作⊙O2的切线AD交⊙O1于B,切点为D,过点E作⊙O2的切线与AD交于F,连结BC、CD、?DE. (1)如果AD:AC=2:1,求AC:CE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sinA和tan∠DCE的值; (3)当AC:CE为何值时,△DEF为正三角形?

中考数学综合练习题

42.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在AC,BC边上各取一点E,F,连结AF,BE相交于点P (1)若AE=CF, ①求证:AF=BE,并求∠APB的度数; ②若AE=2,试求AP?AF的值; (2)若AF=BE,当点E从点A运动到点C时,试求点P经过的路径的长. 43.合作学习 如图,矩形ABOD的两边OB,OD都在坐标轴的正半轴上,OD=3,另两边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分别相交于点E,F,且DE=2,过点E作EH⊥x轴于点H,过点F作FG⊥EH 于点G。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 ②当四边形AEGF为正方形时,点F的坐标是多少? (1)阅读合作学习内容,请解答其中的问题; (2)小亮进一步研究四边形AEGF的特征后提出问题:“当AE>EG时,矩形AEGF与矩形DOHE能否全等?能否相似?” 针对小亮提出的问题,请你判断这两个矩形能否全等?直接写出结论即可;这两个矩形能否相似?若能相似,求出相似比;若不能相似,试说明理由. 44.九(3)班为了组队参加学校举行的“五水共治”知识竞赛,在班里选取了若干名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甲乙两组,进行了四次“五水共治”模拟竞赛,成绩优秀的人数和优秀率分别绘 制成如下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1)第三次成绩的优秀率是多少?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已求得甲组成绩优秀人数的平均数,方差,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一组成绩优秀的人数较稳定? 45.一种长方形餐桌的四周可坐6人用餐,现把若干张这样的餐桌按如图方式进行拼接.(1)若把4张、8张这样的餐桌拼接起来,四周分别可坐多少人? (2)若用餐的人数有90人,则这样的餐桌需要多少张? 46.在棋盘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三颗棋子A,O,B的位置如图,它们的坐标分别是(-1,1),(0,0)和(1,0). (1)如图2,添加棋子C,使A,O,B,C四颗棋子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请在图中画出该图形的对称轴; (2)在其它格点位置添加一颗棋子P,使A,O,B,P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请直接写出棋子P的位置的坐标(写出2个即可). 4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点A在第一象限内.AE⊥轴于点E,点B坐标为(0,2),直线AB交轴于点C,点D与点C关于轴对称,直线DE与AB相交于点F,连结BD.设线段AE的长为,△BED的面积为 .

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及解析

初中数学三角形经典测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点处,∠BAF=600,那么∠DAE等于() A.45°B.30 °C.15°D.60°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DAF=3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ABCD是长方形, ∴∠BAD=90°, ∵∠BAF=60°, ∴∠DAF=30°, ∵长方形ABCD沿AE折叠, ∴△ADE≌△AFE, ∴∠DAE=∠EAF=1 2 ∠DAF=15°. 故选C. 【点睛】 图形的折叠实际上相当于把折叠部分沿着折痕所在直线作轴对称,所以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部分就是对应量. 2.如图,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BD是∠ABC的平分线,DE⊥BC于E,若BC=10cm,则△DEC的周长为() A.8cm B.10cm C.12cm D.14cm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AAS”证明ΔABD≌ΔEBD .得到AD=DE,AB=B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求

【详解】 ∵ BD 是∠ABC 的平分线, ∴ ∠ABD =∠EBD . 又∵ ∠A =∠DEB =90°,BD 是公共边, ∴ △ABD ≌△EBD (AAS), ∴ AD =ED ,AB =BE , ∴ △DEC 的周长是DE +EC +DC =AD +DC +EC =AC +EC =AB +EC =BE +EC =BC =10 c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 、SAS 、ASA 、AAS 和HL )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m ,3cm ,5cm B .7cm ,4cm ,2cm C .3cm ,4cm ,8cm D .3cm ,3cm ,4cm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因为2+3=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 错误; B .因为2+4<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 错误; C .因为3+4<8,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 错误; D .因为3+3>4,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D 正确. 故选D . 4.如图,在ABC V 中,AB AC =,30A ∠=?,直线a b ∥,顶点C 在直线b 上,直线a 交AB 于点D ,交AC 与点E ,若1145∠=?,则2∠的度数是( ) A .30° B .35° C .40° D .45° 【答案】C

初三中考数学综合题一

初三中考数学综合题(一) A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 ) A .-(-3) B .-(-3)2 C .-(-2)3 D .|-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a = B .632a a a ÷= C .()1 22a a -=- D .() 3 2628a a -=- 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目前全球海洋总面积约为36105.9万.平方千米,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表示为( ) A .6 1061.3?平方千米 B .7 1061.3?平方千米 C .81061.3?平方千米 D .91061.3?平方千米 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 5.已知下列四个命题:(1).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相邻的两个角都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4).对角线垂直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6.已知112233 (2)(1)(2)P y P y P y --,,,,,是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上的三点,则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是( ) A.321y y y << 123y y y << C.213y y y << D. 以上都不对 7.如右图,小明课间把老师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黑板的两 条平行线a b 、上,已知155∠=°,则2∠的度数为( ) A .45° B .125° C .55° D .35° 8.已知点P (x ,y )在函数x x y -+= 2 1 的图象上,那么点P 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 ) A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限 C . 第三象限 D . 第四象限 9.“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成都市某中学九年级三班50名学生自发组织献爱心捐款活动.班长将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了统计图.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捐款金额.. 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20、20 B .30、20 C .30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第一象限, ⊙A 与x 轴相切于B ,与y 轴交于C (0,1), D (0,4)两点,则点A 的坐标是 ( ) A .35 (,)22 B .3(,2)2 A B C D 主 视 图左视图俯 视图(第4题)

初中数学三角形综合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综合题 一、单选题(共9道,每道10分) 1.(2010山西省)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6cm,8cm,10cm,从中任取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__)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周长分为15和12两部分,则此三角形底边之长为() A.7 B.11 C.7或11 D.不能确定 答案: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等腰三角形三边分类讨论 3.在△ABC中,AD为BC边的中线,若△ABD与△ADC的周长差为3,AB=8,则AC的长为() A.5 B.11 C.8或3 D.5或11 答案: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中线 4.锐角△ABC中,BD和CE是两条高,相交于点M,BF和CG是两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N,若∠BMC=100°,则∠BNC的度数为() A.100 B.110 C.120 D.130 答案: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高线、角平分线、内角和 5.如图①,PB平分ABC,PC平分ACB;如图②,PB平分ABC,PC平分ACE如图③,PB

平分CBF,PC平分BCE,若∠A=30°,则∠P为______度。 A.100,15,60 B.105,15,75 C.120,30,60 D.120,15,75 答案: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平分线、内角、外角 6.如图所示,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 、E分别在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0°,则∠1+∠2=(__) A.70° B.110° C.130° D.140° 答案: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及折叠 7.如图,已知△ABC,D在BC的延长线上,E在CA的延长线上,F在AB上,下列关于∠1与∠2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1=∠2 B.∠1=2∠2 C.∠1<∠2 D.∠1>∠2

旋转经典题型

01 分点突破 知识点1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1. 图形的是 C 1) 2.(齐齐哈尔屮考)下列汉字或字母既是屮 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知识点2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旋转 (阜新屮考)ri 章末复习 旋转 A. Bl cH D Z (济宁中考)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 如图,正方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屮,点 A 的坐标为 (2, 0),将正方形OABC 绕点0顺时针旋转45 0得到正方形 标为( ) OA B' C 则点C'的坐 A. ( .2, .2) C. ( . 2, — . 2) B. (— 2, . 2) D. (2 .2, 2 .2) 3. 4. (宁夏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A'B'由込ABC绕点P旋转得到,则点P的坐标为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4AOB可以看作是AOCD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得到的, 写出一种由△ OCD得到△ AOB的过程:

知识点 3 6.(天津 屮考)如图, 将厶 ABC 绕 点B 顺时针 旋转60 ° E 恰好落在AB 的延长线上,连 接AD.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C = 5 cm, BC = 12 cm. 将厶AB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到△ BDE ,连接DC 交AB 于点F,则厶ACF 和厶BDF 的周长之和为 cm. 8?(徐州中考)如图,已知AC 丄BC,垂足为C, AC 二4, BC 二3. 3,将线 段AC 绕 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AD,连接DC, DB. (1)线段 DC 二 4; (2)求线段DB 的长度. 02 中考题型演练 9. (聊城中考)如图,将A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使点B 落在AB 边上点 B'处,此时,点A 的对应点A'恰好落在BC 的延长线上,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得"DBE,点 C 的对应点 旋转屮的让算问题 4 A. Z ABD 二Z E B. Z CBE 二Z C C. AD II BC D. AD =BC E B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函数综合题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函数综合题专题 1. 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y 4 与反比例函数x 的图像交于 A 、B 两点,其中y 点A的横坐标为1,又一次函数y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 B 的坐标. kx b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C3,0 . A C O x B 2. 已知一次函数y=(1-2x)m+x+3 图像不经过第四象限,且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减小而减小。(1)求m 的取值范围; (2)又如果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4.5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y 2 1 -1 O -1 1 2 x 图 2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原点,已知点 A 的坐标为(2,2),点B、C 在x 轴上,BC=8,AB=AC ,直线 y 1 / 22 D A

° AC 与 y 轴相交于点 D . ( 1)求点 C 、D 的坐标; ( 2)求图象经过 B 、D 、 A 三点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及它的顶点坐标. 4. 如图四, 已知二次函数 y ax 2 2ax 3 的图像与 x 轴交于点 A ,点 B ,与 y 轴交于点 C ,其顶点为 D ,直线 DC 的函数关系式为 y kx b ,又 tan OBC 1. y (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 DC 的函数关系式; D ( 2)求 △ ABC 的面积. C ( 图 四 ) A O B x 5. 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是( -3, 1),将线段 OA 绕着点 O 顺时针旋转 90 得到 OB. y 2 / 22 A

x

(1)求点B 的坐标;(2) 求过A、B、O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设点B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对称点为C,求△ABC 的面积。 y 6.如图,双曲线0)、与y 轴交于点5 x 在第一象限的一支上有一点 B. C(1,5),过点C 的直线y kx b( k 0) 与x 轴交于点A(a, (1) 求点A 的横坐标 a 与k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当该直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另一交点 D 的横坐标是9 时,求△COD 的面积. y B C D O A x 第 6 题 3 / 22

中考数学综合习题(六)

中考数学综合习题(六) 一、 填空题 1、计算:(2)--= ;15- = ;1 3()2 -= . 2、计算:(52)(52)+-= . 3、计算:2sin60°= . 4、将3 2 x xy -分解因式的结果为 . 5、一个圆锥形容器的底面半径为12cm ,母线长为15cm ,那么这个圆锥形容器的高为 cm. 6、如图,将边长为8cm 的正方形ABCD 沿直线l 向右翻动(不滑动),当正方形连续翻动三次后,正方形ABCD 的中心经过的路线长是 cm. 选择题(7~12题为单项选择题;13~15题为多项选择题)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 2 5 2a a a += B 、32 6 (2)4a a -= C 、2 2 2 ()a b a b +=+ D 、623 a a a ÷= 8、下列各图中,∠1大 于∠2的 是( ) 9、下列运算中,错误.. 的是( ) A 、 (0)a ac c b bc =≠ B 、1a b a b --=-+ C 、0.55100.20.323a b a b a b a b ++= -- D 、x y y x x y y x --=++ 10、将不等式841 13822 x x x x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正确的是( ) 11、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左视图与主视图不一样的是( )

12、已知某种品牌电脑的显示器的大约为4 210?小时,这种显示 寿命 器工作的天数为d (天),平均每天工作的时间为t (小时),那么能正确表示d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9的算术平方根是3 B 、设a 是实数,则a a -的值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 C 、点(2,3)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2,3)-- D 、抛物线2 6y x x =--的顶点在第四象限 14、如图,反映的是某中学七(3)班学生外出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直方图(部分)和扇形分布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七(3)班外出步行的有8人 B 、七(3)班外出的共有40人 C 、在扇形统计图中,步行人数所占的圆心角度数为82° D 、若该校七年级外出的学生共有500人,那么估计全年级外出骑车的约有150人 15、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90°,E 为AB 上一点,且ED 平分∠ADC ,EC 平分∠BCD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A 、∠ADE=∠CDE B 、DE ⊥E C C 、AD·BC=BE·DE D 、 CD=AD+BC 三、解答下列各题 A B C D E F 12 20 乘车50% 步行 20% 骑车30% 乘车 步行 骑车

初中数学三角形综合题目含答案资料

七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综合题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9道,每道10分) 1.(2010山西省)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6cm,8cm,10cm,从中任取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周长分为15和12两部分,则此三角形底边之长为() A.7 B.11 C.7或11 D.不能确定 答案: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等腰三角形三边分类讨论 3.在△ABC中,AD为BC边的中线,若△ABD与△ADC的周长差为3,AB=8,则AC的长为() A.5 B.11 C.8或3 D.5或11 答案: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中线 4.锐角△ABC中,BD和CE是两条高,相交于点M,BF和CG是两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N,若∠BMC=100°,则∠BNC的度数为() A.100

B.110 C.120 D.130 答案: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高线、角平分线、内角和 5.如图①,PB平分ABC,PC平分ACB;如图②,PB平分ABC,PC平分ACE如图③,PB 平分CBF,PC平分BCE,若∠A=30°,则∠P为度。 A.100,15,60 B.105,15,75 C.120,30,60 D.120,15,75 答案: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角平分线、内角、外角 6.如图所示,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 、E分别在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0°,则∠1+∠2=() A.70° B.110° C.130° D.140° 答案: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及折叠 7.如图,已知△ABC,D在BC的延长线上,E在CA的延长线上,F在AB上,下列关于∠1

旋转 典型例题(精品解析)

典型例题一 例 如图,以点O 为旋转中心,将ABC ?顺时针旋转45°,画出图形. 分析 当旋转中心O 在图形之外时,O 是一个孤立的点,没有从O 出发的线段或射线作参照,就无法确定旋转的角度,因此,首先还须将O 与图形上的某点(或某些点)连结起来. 解 如图,连结OA 、OB 、OC .将这三条线段绕O 点分别顺时针旋转45°,得C O B O A O '''、、,则C B A '''?就是按题目要求得到的旋转后的图形. 说明: 图形旋转后的效果有时不像平移那样直观,画图出现错误时可能不易发现,因此画图时要特别细心. 典型例题二 例 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是正方形内的一点,把AED ?绕着点A 按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并回答: (1)图中有哪些等线段和等角? (2)哪两个三角形形状、大小都一样? 分析 一个图形绕它的对称中心旋转一个角度后,图形中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本例中可以发现AD 旋转90°后,刚好与AB 重合,于是将AE 旋转90°到E A '的位置,使?='∠90E EA ,确定点E ',连E B ',则E AB '?就是ADE ?按要求旋转的三角形.(1)(2)中,根据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可确定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以及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答案 (1)相等的线段有:E B DE E A AE CD BC AB AD '='====,,.相等的角有:E E E AB ADE E BA DAE '∠=∠'∠=∠'∠=∠,,.

(2)ADE ?与E AB '?的形状和大小都一样. 典型例题三 例 如图,把一块砖ABCD 直立于地面上,然后将其轻轻推倒.在这个过程中,A 点保持不动,四边形ABCD 旋转到B C D A '''位置. (1)指出在这个过程中的旋转中心,并说出旋转的角度是多大? (2)指出图中的对应线段. 分析(1)由于四边形B C D A '''是由四边形ADCB 旋转得到的,A 点保持不动,所以A 是旋转中心.又由于D A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AB AD ⊥,所以旋转的角度是90°.(2)由于D C B A ,,,的对应点分别是D C B A ''',,,,所以不难找出图中的对应线段. 答案 (1)A 是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是90°. (2)CD BC AD AB ,,,的对应线段分别是D C C B D A B A '''''',,,. 典型例题四 例 (1)把长方形ABCD 绕着顶点A 逆时针旋转60°.如图. (2)把长方形ABCD 绕着长方形内一点P 逆时针旋转60°. 解 (1)①AB 绕A 点逆时针旋转60°到B A '位置,.,60AB B A AB B ='?='∠ ②连结AC ,作.,60AC C A AC C ='?='∠ ③作.,60AD D A AD D ='?='∠ 连结B C C D '''',,则四边形D C B A '''是四边形ABC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的图形. (2)①连结AP ,作?='∠60PA A ,使.AP P A =' ②用同样的方法作出D C B '''、、,连结A D D C C B B A ''''''''、、、.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复习【相似】专题解析

一、相似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已知A(﹣2,0),B(4,0),抛物线y=ax2+bx﹣1过A、B两点,并与过A点的直线y=﹣ x﹣1交于点C.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对称轴;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四边形ACPO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M为y轴右侧抛物线上一点,过点M作直线AC的垂线,垂足为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N,使以点M、N、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把A(-2,0),B(4,0)代入抛物线y=ax2+bx-1,得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y= x2?x?1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1 (2)解:存在 使四边形ACPO的周长最小,只需PC+PO最小 ∴取点C(0,-1)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C′(2,-1),连C′O与直线x=1的交点即为P 点. 设过点C′、O直线解析式为:y=kx

∴k=- ∴y=- x 则P点坐标为(1,- ) (3)解:当△AOC∽△MNC时, 如图,延长MN交y轴于点D,过点N作NE⊥y轴于点E ∵∠ACO=∠NCD,∠AOC=∠CND=90° ∴∠CDN=∠CAO 由相似,∠CAO=∠CMN ∴∠CDN=∠CMN ∵MN⊥AC ∴M、D关于AN对称,则N为DM中点 设点N坐标为(a,- a-1) 由△EDN∽△OAC ∴ED=2a ∴点D坐标为(0,- a?1) ∵N为DM中点 ∴点M坐标为(2a,a?1) 把M代入y= x2?x?1,解得 a=4 则N点坐标为(4,-3) 当△AOC∽△CNM时,∠CAO=∠NCM ∴CM∥AB则点C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C′即为点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