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流程图的综合含答案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流程图的综合含答案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流程图的综合含答案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流程图的综合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②中发生的一个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的成份有________,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CuCl2==Cu+FeCl2Fe、Cu Fe+2HCl==FeCl2+H2↑FeCl2

【解析】(1)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

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将铁

放入氯化铜、氯化铁、氯化亚铁的溶液中,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氯化铜反

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方程式为:2FeCl3 + Cu= CuCl2 +2FeCl2,

Fe+CuCl2==Cu+FeCl2,(2) 步骤②反应后的固体即为滤渣,成份有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步骤③中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3) 步骤②与步骤③生成的氯化亚铁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氯化铁,可循环利用。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增强环保意识,倡导垃圾分类,已逐渐被大众接受。某垃圾

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

资料 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 SO2 等有害气体。

资料 2: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 O2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焚烧垃圾发电是将垃圾焚烧后产生的___________能转换为电能。

(2)石灰浆吸收 SO2(性质与 CO2相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溶解步骤中同时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Fe2(SO4)3=3Fe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所得 FeSO 4 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得到 FeSO 4 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

(5)请你就东莞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热 SO 2+Ca(OH)2=CaSO 3↓+H 2O Fe+H 2SO 4=FeSO 4+H 2↑

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降温结晶 做保护气,防止 FeSO 4 被空气中的 O 2 氧化。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均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电能;故填:热;

(2)石灰浆显碱性,能够吸收酸性气体,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Ca(OH)2=CaSO 3↓+H 2O 。故填:SO 2+Ca(OH)2=CaSO 3↓+H 2O ; (3)溶解步骤中,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填:Fe+H 2SO 4=FeSO 4+H 2↑;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

(4)从硫酸亚铁溶液中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基本操作步骤:加热浓缩、然后冷却结晶、再过滤、最后洗涤干燥,得到硫酸亚铁晶体;由资料2可知硫酸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氮气的作用是作保护气,避免+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填:降温结晶;做保护气,防止FeSO 4被空气中的O 2 氧化;

(5)就东莞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是: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等。故填: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3.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这里的“碳”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气体。

(3)甲醇(CH 3OH )完全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证明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燃料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32222CH OH+3O 2CO +4H O 点燃

2232CO +Ca(OH)=CaCO +H O ↓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流程图,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2)“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这里的“碳”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气体。

(3)甲醇(CH 3OH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22CH OH+3O 2CO +4H O 点燃。

(4)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通入澄清石灰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2232CO +Ca(OH)=CaCO +H O ↓。

4.侯德榜制碱法的原理是: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有晶体析出,经过滤、洗涤、焙烧得纯碱.此过程可以表示

为:①3223NaCl()NH CO H O NaHCO (

)+++=↓+饱和 (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煅

烧碳酸氢钠后,得到纯碱。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示意图:

[查阅资料]I.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即是指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Ⅱ.NaHCO 3低温时溶解度很小; III 在通常状况下,NH 3极易溶于水,CO 2能溶于水。

(1)请你填写出括号中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达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

(3)向饱和的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人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向母液中通入氨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把母液冷却至10°C 以下的目的是________。

(5)侯氏制碱法的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答案】NH 4Cl 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高温 增大碳酸氢钠的产率(或得到更多的碳酸氢钠) 增大溶液中NH 4+的浓度 得到更多的氯化铵晶体(或析出更多的氯化铵晶体) CO 2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1个氮原子、1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反应后出现了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尚缺的1个氯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存在于括号中,所以其中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H4Cl,故填NH4Cl。

(2)由图可知,煅烧炉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二

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NaHCO3高温

Na2CO3+H2O+CO2↑。

(3)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向饱和的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能够使更多的二氧化碳参加反应,得到更多的碳酸氢钠,故填增大碳酸氢钠的产率(或得到更多的碳酸氢钠)。

(4)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在溶液中发生解离产生NH4+,即向母液中通入氨气可以增大溶液中NH4+的浓度,故填:增大溶液中NH4+的浓度;

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碳酸氢钠大,所以把母液冷却至10°C以下可以析出更多的氯化铵晶体,故填:得到更多的氯化铵晶体(或析出更多的氯化铵晶体)。

(5)由流程图可知,生产开始时有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生产的末端有二氧化碳生成,生成的二氧化碳又可以继续参加反应,所以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填CO2。

5.以某矿山酸性废水(主要含硫酸、硫酸铁、硫酸铜和硫酸锌等)为原料,通过下述流程可将废水中的铁、铜和锌分步沉淀,实现回收利用。

(1)步骤①中,加入Ca(OH)2有两个作用。

一是中和废水中的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将硫酸铁转化为Fe(OH)3,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步骤③中,锌泥中最主要的含锌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分步回收铁、铜、锌等金属资源且直接得到铜单质,只需改变上述流程中的某步骤加入的试剂即可。该步骤和应加入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

【答案】Ca(OH)2+ H2SO4=CaSO4+ 2H2O 复分解反应 Zn(OH)2步骤②锌

【解析】

(1)根据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解答;根据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且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解答;(2)根据硫酸锌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锌解答;(3)根据锌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解答。(1)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H2SO4=CaSO4+ 2H2O;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a(OH)2+ Fe2(SO4)3=3CaSO4+ 2Fe(OH)3↓可知,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硫酸锌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故锌泥中最主要的含锌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OH)2;(3)锌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故在步骤②中加入锌即可。

6.发展利用太阳能可以推进节能减排。晶体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原料。下图是工业上以石英砂(SiO2)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备注:粗硅中的主要成分是硅)

(1)将石英砂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焦炭在反应①中体现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副产品CO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工业上可以将之回收用来______________。

【答案】增大石英砂与焦炭的接触面积还原性二氧化硅(或一氧化碳) SiCl4+2H2高温 Si+4HCl 炼铁(或作燃料)

【解析】

(1)将石英砂粉碎的目的是:增大与焦炭的接触面积,是反应更充分;

(2)焦炭在反应①中体现出来的化学性质是还原性;

(3)写出流程中一种氧化物的名称: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硅;

(4)四氯化硅和氢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硅和氯化氢气体,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SiCl4+2H2Si+4HCl;

(5)副产品CO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工业上可以将之回收用来做燃料或还原剂。

7.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以此为原料制得具有广泛用途的产品。

(1)海水晒盐是利用了____________的方法使食盐晶体析出,得到粗盐。

(2)某制碱工厂以粗盐为原料制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3)流程 I 中为了除去杂质,依次加入过量 BaCl2 溶液、NaOH 溶液和 Na2CO3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加入三种溶液的顺序不能调整

B加入三种溶液可将粗盐水中的 SO42-、Mg2+、Ca2+转化为沉淀

C按流程 I 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到四种沉淀

(4)在流程 I 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写出流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蒸发结晶 BC MgCl2+2NaOH═Mg(OH)2↓+2NaCl

2NaHCO3加热

Na2CO3+H2O+CO2↑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所以海水晒盐是利用了蒸发结晶的方法使食盐晶体析出,得到粗盐。

(3)A.加入的三种溶液中,碳酸钠溶液必须在氯化钡溶液后面加入,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颠倒顺序,因为碳酸钠可以出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加入氯化钡可将溶液中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将粗盐中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可将粗盐中的钙离子转化为碳酸钙沉淀,三种溶液将粗盐水中的SO42-、Mg2+、Ca2+转化为沉淀,该选项说法正确;

C.按流程I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到四种沉淀,即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钙沉淀和碳酸钡沉淀,该选项说法正确。

(4)在流程I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2NaOH═Mg(OH)2↓+2NaCl;

(5)流程Ⅲ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HCO3加热

Na2CO3+H2O+CO2↑。

故答案为:

(1)蒸发结晶;

(3)BC;

(4)MgCl2+2NaOH═Mg(OH)2↓+2NaCl;

(5)2NaHCO3加热

Na2CO3+H2O+CO2↑。

【点睛】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8.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

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_________溶液;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由所得NaCl溶液制成氯化钠晶体,所需操作为_________。

【答案】MgCl2和Na2SO4 Na2CO3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 CO32-和OH-

NaOH+HCl=NaCl+H2O 蒸发结晶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是氢氧化钡溶液,除去的杂质是MgCl2和Na2SO4,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Na2CO3溶液,加入过量B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

(3)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过量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CO32-)和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OH-);

(4)实验Ⅲ所加试剂C是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5)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由所得NaCl溶液制成氯化钠晶体,所需操作为蒸发结晶。

【点睛】

所加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除去溶液中的氯化钙以及过量的氢氧化钡,因此碳酸钠要在氢氧化钡之后滴加。

9.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操作a的名称是,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

【答案】(1)CaCO3 高温CaO + CO2↑;分解反应(2)物理(3)过滤;漏斗(4)可以用氮肥

【解析】

试题分析:反应一是煅烧碳酸钙,反应的方程式是CaCO3 高温CaO + C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物理变化,其中是利用物质的熔点的不同,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操作a产生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名称是过滤;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NH4Cl中含有氮元素它的一种用途是用作氮肥。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变化过滤的仪器化学肥料

10.图中 A-I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D、E、F 均有两种元素组成,C 可用作干燥剂,其中 G、H、I 均为单质;H 在 E、G 存在的情况下生成铁锈。图中“﹣”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C________,H________;

(2)写出 I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 A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CaCl2Fe H2+Cl2点燃

2HCl CO2+Ca(OH)2=CaCO3↓+H2O

【解析】

【分析】

C 有两种元素组成,可用作干燥剂,则C可能是氯化钙;H 在 E、G 存在的情况下生成铁锈,且G为单质,则H是铁,G是氧气,E是水;铁能产生单质I,则I是氢气,氢气在氯气中点燃产生氯化氢,则F是氯化氢,水溶液为稀盐酸;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则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则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则物质C是氯化钙;

【详解】

(1)C的化学式:CaCl2,H的化学式:Fe;

(2)I→F :氢气在氯气中点燃产生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H2+Cl2点燃

2HCl;

(3) A 与 D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化学方程式:CO2+

Ca(OH)2=CaCO3↓+H2O;

11.学习小组欲从高锰酸钾制氧气剩余回收副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资料卡片)①KMnO4能和纤维素反应,在中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加热碱性条件中的KMnO4溶液会有部分KMnO4和 H2O 反应,生成 MnO2;

②锰酸钾溶于水为墨绿色,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都转化为 KMnO4,MnO2和 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K2MnO4+2H2O=2KMnO4+MnO2 ↓+4KOH

(实验方案)

(1)将剩余物加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部分固体溶解;②有少量不溶物出现;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收物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滤液 B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KMnO4和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加入少量硫酸进行中和,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冷却结晶后,低温烘干高锰酸钾晶体是为了防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 31.6gKMnO4使之完全分解,按以上实验方案可得回收物甲的质量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

A8.7g B11.5g C12.8g D28.4g

【答案】溶液会逐渐变为紫红色 MnO 2 KOH 2KOH +H 2SO 4=K 2SO 4+2H 2O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B

【解析】

【详解】

(1)锰酸钾溶于水为墨绿色,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都转化为 KMnO 4,MnO 2和 KOH ,将剩余物加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部分固体溶解;②有少量不溶物出现;③溶液会逐渐变为紫红色;

(2)锰酸钾溶于水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都转化为 KMnO 4,MnO 2和 KOH ,溶液显碱性,加热碱性条件中的 KMnO 4溶液会有部分KMnO 4 和 H 2O 反应,生成 MnO 2,因此回收物为二氧化锰(MnO 2);

(3)锰酸钾溶于水为墨绿色,不稳定,在水溶液中能全都转化为 KMnO 4,MnO 2和 KOH ,则滤液 B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KMnO 4 和KOH ;加入少量硫酸进行中和,硫酸和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OH +H 2SO 4=K 2SO 4+2H 2O ;

(4)冷却结晶后,低温烘干高锰酸钾晶体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5)解:设3.16g 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质量为x ,锰酸钾质量为y 。

4

24222KMnO =K MnO +MnO +O 316

197873.16g y x ?↑

31619731.6g y

= y=19.7g 3168731.6g x

= x=8.7g 设:19.7g 锰酸钾分解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z 。

24

2423K MnO +2H O =2KMnO +MnO +4KOH 591

8719.7g z

↓ 5918719.7g z

= z=2.9g 生成二氧化锰的总质量=8.7g+2.9g=11.6g

加热 31.6gKMnO 4 使之完全分解,按以上实验方案可得回收物甲的质量可能是11.6g , 故选:B 。

12.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为了防止月饼变质,常在月饼的内包装袋中放入一小包防腐剂,它的主要成分是铁粉,铁粉的作用是_____。

(2)向AgNO 3和Cu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

渣中加盐酸有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

(3)为了达到收旧利废的目的,欲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其主要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

①步骤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_____。

②步骤③的操作是_____。

③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冶炼200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Fe3O49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t(结果保留至0.1)。

(5)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8.6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溶液质量仅增加了8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则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的质量为_____克。

【答案】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 Ag、Cu、Zn 铁(或Fe)蒸发 Mg+H2SO4=MgSO4+H2↑2976.7 37.4g

【解析】

【分析】

【详解】

(1)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生成铁锈,消耗了水和氧气,不利于细菌滋生,避免月饼变质;

(2)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为:锌>(氢)>铜>银。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锌有剩余,因此锌过量,可以将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反应生成银和铜,所以滤渣为锌、铜、银三种金属混合物;

(3)①铁具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收,因此A为铁;

②硫酸镁从溶液中制得,采用蒸发结晶方法,故步骤③的操作是蒸发;

③镁金属活动性位于氢之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Mg+H2SO4=MgSO4+H2↑。铜金属活动性位于氢之后,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4)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设需磁铁矿质量为m,

563

563+164

?

??

×100%×90%=2000t×(1-3%),m≈2976.7t;

(5)根据反应方程式Zn+H2SO4=FeSO4+H2↑;Fe+H2SO4=FeSO4+H2↑;Al+3H2SO4=Al2(SO4)3+3H2↑;可看出硫酸根与氢气是1:1的生成关系,设硫酸根为

x,生成氢气质量为8.6g-

8g=0.6g,

2-

42

SO H

962

0.6g

x

96

20.6g

x

=

解得x=28.8g,

因此生成溶质质量=硫酸根+金属质量=28.8g+8.6g=37.4g。

二、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

1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K I, K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I: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客液注入A中,关闭漏斗活塞。

实验II:打开K I,观察到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待停止倒吸。

实验III:打开K2, 观察到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

[思考与交流] (1) 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的溶液的pH___7. (填“<”“>"或“=”)

(2)实验I中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I和II____ (填“能”或“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III,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III, C中溶液倒吸入A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星无色。经分析,瓶

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钙。为进步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提出以下猜想: (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一: CaCl2: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完成猜想二。

②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正确 (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答案】> B装置中的液体倒吸进A装置不能()22

2

C a OH+2HCl=CaCl+2H O

23

CaCl CaCO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产生气泡,则说明含有碳酸钙【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思考与交流] (1) B 中滴有酚酞的2Ca(OH)溶液呈红色,说明2Ca(OH)的溶液的pH>7。 (2)实验I 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 溶液注入A 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故在A 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是B 装置中的液体倒吸进A 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故根据实验I 和II 不能CO 2和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III ,C 中稀盐酸倒吸进B 中,发生的反应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和水,

化学方程式是()222

C a OH +2HCl=CaCl +2H O 。 (4)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猜想一: 2CaCl :猜想二:23CaCl CaCO 、。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产生气泡,则说明含有碳酸钙。

【点睛】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14.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制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它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设计实验)取0.94g 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讨论与分析)

(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0.2g 滤渣A 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填写化学式).

(3)②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混合物C 、D 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g 滤渣E 和红色滤液F .向滤液F 中滴加C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F 的溶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还可能含有________.

(解释与结论)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 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

____________

【答案】CaO+H2O=Ca(OH)2 CaCO3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Na2CO3、NaCl;NaOH Ca(OH)2、CaCO3

【解析】

【分析】

【详解】

讨论与分析:

(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3)②中,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反应过程中能够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4)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F中含有Na2CO3,同时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NaCl;还可能含有①中反应生成的NaOH;

解释与结论:

样品中含有0.2g碳酸钙,如果除去碳酸钙外全部是氢氧化钙,则氢氧化钙质量为:0.94g-0.2g=0.74g,氢氧化钙中的钙元素经过反应后全部转化到滤渣E中。

设:氢氧化钙质量为x。

2323

Na CO+Ca(OH)=

74100

CaCO+2N

x1g

aOH

1001g

=

74x

x=0.74g,由计算可知,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Ca(OH)2、CaCO3的混合物。

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完毕后,小亮同学在整理仪器时,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成液缸中,发现混合后的废液仍然浑浊并显红色,于是引起了他的质疑和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混合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有哪些?

(作出猜想)他断定混合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并对是否含有其它碱性物质作出猜想:猜想Ⅰ:;猜想Ⅱ:

(实验验证)小亮认为只要用反应物(饱和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就可以验证猜想。于是他对混合废液进行过滤,并取少量滤液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M是__________猜想Ⅱ不正确

N是__________猜想Ⅰ正确

(反思与交流)

验证完毕,小刚同学受到启发,于是他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进一步验证混合废液中含有的碱性物质。他取一定最的滤液于试管中,然后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反应过程和产生的现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数据可以得出混合废液中含有的碱性物质一定是_____

(拓展应用)为了把以上废液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_____。

【答案】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没有白色沉淀产生饱和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

【解析】

【详解】

(1)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呈中性,故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故填: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乙实验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作出猜想]

由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其反应后溶液为红色,故断定混合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故填: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验证]

猜想Ⅱ不正确,则加入碳酸钠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故M是碳酸钠;

猜想I成立,则加入饱和石灰水会产生白色沉淀,故N是饱和石灰水;

[反思与交流]

根据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反应过程和产生的现象,开始没有气体产生,后来又有气体产生,说明开始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来与碳酸钠反应,故混合废液中含有的碱性物质一定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拓展应用]

为了把以上废液安全排放,需要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加入适量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故填:加入适量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

16.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KClO3质量/g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5--171

实验25MnO20.549

实验35Fe2O30.558

实验45KCl0.5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 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 ,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

(5)要比较KClO 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 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

【答案】对比实验 MnO 2 2KClO 3

Δ催化剂2KCl+3O 2↑ 有 生成的KCl 加快了反应 收集气体的体积

【解析】

【详解】

(1)实验1中没有加入可能作催化剂的物质,设置实验1的目的与其他组作实验对比,故填对比实验。

(2)收集50mLO 2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催化效果越佳,MnO 2用时最短,所以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MnO 2,故填MnO 2。

(3)KClO 3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ClO 3Δ催化剂2KCl+3O 2↑。

(4)由表中数据可知,加入0.5gKCl ,收集50mLO 2所需时间实验1所用时间短一些,说明KCl 有催化作用,故填有;

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 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 是因为氯酸钾分解生成KCl ,KCl 有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故填生成的KCl 加快了反应。

(5)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故填收集气体的体积。

【点睛】

如果一种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探究其中一种因素的影响方式时,其它因素应保持不变。

17.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 2O 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 ▲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 2CO 3, CO 2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 , H 2O 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 ▲ ,CO 2和H 2O 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 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

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的存在。(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的用量。

【答案】放热 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错误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CaCl2 CaCl2+Na2CO3=CaCO3↓+2NaCl酚酞 NaOH 水

【解析】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本题研究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性质,通过“吹气生火”的魔术体现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然后对反应后的生成物进行探究,提出了三个猜想,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碳酸钠属于盐类,但是它呈碱性,要验证氢氧化钠存在时,必须排除碳酸钠的干扰.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答:解:【分析讨论】“吹气生火”的魔术,也需要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实验一定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棉花团达到了着火点.

故答案为放热

猜想Ⅲ:吹出的气体中既有二氧化碳又有水蒸气,因此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故答案为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验证Ⅱ:用pH试纸测得的pH大于7,不能确定固体是NaOH,因为Na2CO3和NaOH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因此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排除碳酸钠溶液的干扰,再滴加酚酞试剂时,溶液显红色,就证明一定有氢氧化钠了.

故答案为CaCl2;CaCl2+Na2CO3=CaCO3↓+2NaCl;酚酞

【实验反思】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能证明一定有碳酸钠,但是不能证明没有氢氧化钠.故答案为NaOH

【拓展延伸】水不能太多,因为水能灭火.故答案为水

点评:本考点属于实验探究题,考查了二氧化碳、水蒸气分别与过氧化钠反应的有关性质和变化的规律,还对反应后是产物进行探究,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既有实验过程的探究,又有结论的探究.首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了拓展.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8.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也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生产企业制取氢化钙。

(查阅资料)

I、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吸水后会变蓝;

Ⅱ、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Ⅲ、钙、氢化钙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Ca+2H2O=Ca(OH)2+H2↑;

CaH2+2H2O=Ca(OH)2+2H2↑;

Ⅳ、钙能燃烧生成氧化钙;氢化钙能燃烧生成氧化钙和水。

(实验原理)

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干燥、纯净的氢气,再与金属钙在加热的条件下直接化合,即可制得CaH2。

(1)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实验安全,点燃C装置酒精灯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图1装置B中装有无水氯化钙,其作用是干燥H2,若要证明进入C装置中的氢气已经干燥,在B、C之间应连接图2中的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装置;

③图1装置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过程略

(验证产物)略

(实验拓展)(2)定性实验用化学方法鉴别Ca与Ca比,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固体样品,在干燥条件下与氧气反

___________________

应,将其产物通入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

管;

(3)定量实验:测定Ca和CaH2混合物中CaH2的质量分数。

①取m1g样品与水完全反应,利用如图3装置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时,在_______时进行收集(选填字母);

a.刚开始有气泡时

b.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C.气体经过验纯

②按图3实验装置进行测定时,甲同学发现,即使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测得的气体体积还是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任一点即可)

③乙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4(固定装置省略)所示,调整水准管高度,使量气装置两边的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量气管中液面所示刻度为10.0mL。将Y形管慢慢倾斜,直至A中的水全部倒入B中,与样品混合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再次调节量气管与水准管液面相平,读取量气管中液面所示刻度为98.9m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9mg/mL。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

0.1%)

(反思与交流)

(4)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氢化钙是固体,携带方便。既然金属钙与水反应也能生成氢气,为什么还要将金属钙制备成氢化钙呢?

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Zn+H2SO4==ZnSO4+H2↑在E导管口收集氢气进行验纯或先通一会儿氢气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C中若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证明是氢化钙,反之是钙(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a因液体加入引起气体排出(或反应放热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引起气体排出),导致气体体积测定变大66.3%(结果精确到0.11%)等质量的钙和CaH2与水完全反应, CaH2产生的氢气多

【解析】

(1)①装置A中,是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为防止使用过程因为装置内有空气(氧气)而导致氢气爆炸,所以在点燃C装置酒精灯前应先在E导管口收集氢气进行验纯或先通一会儿氢气;

②上图1装置B中装有无水氯化钙,其作用是干燥H2,检验水蒸气应该使用无水硫酸铜,所以若要证明进入C装置中的氢气已经干燥,在B、C之间应连接图2中的②装置;

③图1装置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C中;

【实验拓展】(2)由于“钙能燃烧生成氧化钙;氢化钙能燃烧生成氧化钙和水“,所以鉴定钙或者碳化钙,可以借助点燃固体检验对应物质是否含水,所以有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