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德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德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德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德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德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公共事业管理1班

张琳琳

在电子政务方面,德国可算后来者。

据有关方面统计,2001年,德国在电子政务方面在欧洲排名15位,落后欧盟其他

国家很多。以办理汽车牌照为例,德国至今只有一个小城市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办理车牌,在

所有其他城市,购车者仍得亲自去交通局排队办理。由此可见,当时的德国有多么落后。为

迎接21世纪新的挑战,同时也为了确保德国在欧洲信息化社会的领导者地位,德国总理施

罗德2000年9月18日在汉诺威发布了“联邦在线2005电子政务工程规划”(bundonlin

2005)(以下简称“联邦在线2005”),要求联邦政府到2005年所有政务实现网上办公。

“联邦在线2005”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技术项目,而且还涉及政

府管理的革新以及行政管理的调整,是联邦政府为使德国成为信息化社会所制定的重要规划

和政策。它确保公民、企业、院校及其它管理机构能更方便、快捷和花钱最少却最有效地享

受联邦政府的各种服务。“联邦在线2005”计划的目标是:消除官僚主义、政府办公管理

现代化、政府创新管理、为“德国上网计划”打下基础。“联邦在线2005”计划从2001年

开始实施,计划到2005年完成。目前,其450个电子政务项目中已完成了300多个,其它

的正在如期进行

。从2002年开始,随着联邦在线2005计划的实施,德国在电子政务方面已经加速前进。。德国电子政务由德国内政部下设的“首席信息化官员办公室”负责全国信息技术领域的综合协调。2000年,德国总统施罗德发布了“联邦在线2005计划”,它的目标是为了使联邦政府的所有政务实现网上办公,以便公民、企业及其它管理机构能方便快捷和有效的获取联邦政府的各种服务。2001年11月,联邦政府为所有的公共服务制定了政府公共服务实施计划。2002年6月,德国联邦政府试运行政府网上采购平台,同时提出了“全体上网”的十点赶超计划

“联邦在线2005”从2001年开始实施,计划到2005年完成。该计划目前正在如

期进行,在2001年底之前,全部376个服务项目中已有21个实现网上办理。在2002年8月底之前,又完成79个服务项目,占本年度拟完成项目(119个)的三分之二。此外,按照计划实施进程,至2003年、2004年、2005年底,将陆续完成108个、119个和9个服务项目。德国电子政务总体上处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单向互动阶段。目前,德国使用因特网的人数约有32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40%。以公众为中心改善政府服务是德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德国大小官员最为强调的观点。在线服务提供的大量信息还只局限于众多的表格下载。尽管2001年德国的电子政务在欧洲排名第15位,远远落后于

欧盟其它国家,其开展的电子政务项目也不是很多,但许多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行政管理事务中,如申报纳税、企业向统计局上报统计资料、大学生申请优惠贷款等都可直接在网上操作。从2002年开始,随着“联邦在线2005电子政务工程规划”(以下简称“联邦在线2005”)的实施,德国在电子政务方面加速发展,与其它国家的差距也正在逐渐缩小。

德国在推进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并没有设置更高规格的领导小组,也没有成立类似于信息产业厅(局)的专职机构,而是在一个个项目组下以项目管理形式统一协调管理,但对各项目组的职能、责任、任务、权限都给予明确规定。如上述所说的“联邦在线-2005”项目组就是一个跨部门的协调机构,2001年5月14日在柏林召开的联邦政府各机构首脑会议上,总理施罗德及内政部长Schily明确指出,在联邦各部及其所属机构中“联邦在线2005”的实施具有最高优先权。“联邦在线-2005”项目组在很短时间内,就调查和研究出了有哪些项政府业务可以通过互联网向社会提供服务,并协调联邦政府直属的200多个机构,拿出了各自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效率非常高。正是这种项目组管理方式,才使得“联邦在线2 005”自2001年实施以来,一切都按规划有条不紊地进展着。

当然,德国在实行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缺乏法律基础。德国的习惯是不认印章,只认签名,个人签名是惟一有效的法律证据。公民与政府的网上文书往来需要有签名,但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没有有关电子签名的条文。电子签名需要有一定的硬件设施,如读卡器,电子签名卡等,目前除了少数企业外,绝大部分家庭虽然有电脑,但并不拥有这种硬件设施。为了弥补法律的空白,德国政府前不久刚刚制定了一部电子签名法的草案,正等待联邦议会的审议。德国政府已经为联邦政府的20万个岗位配置了电子签名,一旦电子签名法通过,德国的电子政务便具备了法律保障,可以大规模展开。

其次,是公务员对电子政府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的接受能力。开展电子政务,各个政府部门不仅要建设全新的硬件基础设施,引进相应的管理软件,更为重要的是要培训公务员适应、接受这种全新的业务。经过几年的适应,德国绝大部分公务员已经抛弃了打字机,习惯于使用微机处理公务。然而,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是一回事,使用网络行使有法律效力的行政管理权又是另一回事。电子政务对公务员操作电脑、使用网络的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公务员,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公务员,很难接受并适应这种转变。而且各政府部门业务各不相同,对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要求也大不一样,没有现成的商业软件可以使用,许多部门都要编写专用的软件,并进行日常网络管理。这就要求各部门要有一批既精通网络技术,又对本部门业务流程非常熟悉的公务员,但政府部门却缺乏这样的人才。相对而言,编写软件、网页并不太难,最难的是让软件的使用者能熟练地使用软件。为了使各政府部门顺利而有序地开展电子政务,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局牵头,编写了一本《电子政务手册》,从

电子政务ABC开始,从设计思想,项目组织,软硬件需求,人员培训等全方位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各部门只要按这个手册的要求,如同搭积木般把该部门开展电子政务所需的各种条件准备妥当,就基本能做出一个实用性很高的电子政务设计方案,剩下的主要是根据需要编写软件了。为了避免重复劳动,联邦信息安全局还提供了电子政务软件的基础平台、专用工具箱、防火墙、数据加密系统,各部门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在共用平台上设计各自的软件解决方案,编写相应的网页

德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他们的电子政务建设是个非常有远见和雄心的宏伟计划,再加上成熟的法律环境、健康的机制、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良好的人文环境等种种因素,使得德国在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进展的有声有色。最近,由联合国主持的由8家有名的大学和咨询公司进行的联合评比,在180个政府的电子政务调查中,德国联邦政府综合排名排在了第一位。尽管如此,德国信息化建设路程中也存在不少遗憾,如同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负责人分析的四个如果,即:如果一开始能够做好协调工作,效果会更好;如果一开始制定框架条件,效果会更好;如果一开始把注意力放到兼容和结构方面,效果会更好;如果一开始建立统一的协调中心,效果会更好。这说明,即使德国政府在开展电子政务中有一定的超前性,但仍未能准确预计到今后形势的发展。而他们这方面的教训,恰恰是我们应该加以重点关注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总结德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及建议:

(一)切实推行电子政务建设一把手责任制

我国作为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大国,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政府的行政推动更是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负责人,尤其是一把手,要切实重视并加强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领导。对于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来说,我们要加强各地一把手的信息化培训工作,强化信息化意识,实现全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是我们全系统,也是我们国家信息化的大发展之时。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并分步实施

通过对德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经验的进一步借鉴,我们应深切感觉到,我国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管理和企业、公众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规划。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分清轻重缓急,确定电子政务建设每个阶段或每年拟完成的项目,并将项

目按技术复杂程度进行分类,初步估算出每个项目拟完成的时间,分步实施。杜绝出现地方上流行的“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这种浮躁、虚假的做法。

(三)注重普遍服务,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民生、关注民性,是西方文明国家发展的一个趋势。德国提出“帮助平时接触不到网络的弱势群体也能够上网”。在我国,弱势群体更主要的体现还是农民。相当一批农民不知网络为何物,更多的农民不会用也用不起。虽然不少省市已经开展“信息下乡”活动,但真正受益的农民寥寥无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普及农村网络应用,全面提高农村素质和教育水平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农村信息化的真正起步和迅速发展,是中国信息化发展中无法逾越的一环,在下一阶段的信息化战略制定中必须引起重视并切实推进。

(四)加快制定和完善电子政务相关法规和政策

德国自1997年8月1日正式实施《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即《多媒体法》)以来,已陆续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数据保护法》、《统计法》,修改原法律法规中不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4000多条法律条款。最近,《德国电子签名框架条件法》也与欧盟电子签名法取得了一致。对比之下,德国的法律制定较为规范和全面。我国今年10月28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将于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子签名法》。我国仅将电子签名的使用范围限定在电子商务领域,而德国的“电子签名法”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领域均可使用。另外,为将政府信息公开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我国还应加快《信息公开法》的研究和制定,这对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的主要目标是: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新鲜权保障体系。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在借鉴它国电子政务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扬长避短,凸现特色,通过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可以整合资源、共享资源,建立以公众为导向的电子政府、网上政府。让电子政务更好的为公众服务,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德国各级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之所以有很高的积极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政府和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如果某一政府机构在参与电子政务过程中不能履行相应的职责,那么这一机构不但不能得到其他政府部门免费的相关信息服务,而且相关职能将会被其他部门取代,这样一来,其经费支持将被削减或取消。如我们考察的联邦行政管理局,隶属联邦内政部,面向联邦所有部委服务,其工作职能细分为100大类,但因联邦内政部各部门间也存在很大竞争性,该局下属的救灾局前不久被其它机构合并。不仅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竞争,而且政府部门与市场之间也存在竞争,如,位于波恩的农业市场和价格信息中心,依靠强大的信息收集网络,每天汇集德国数百家农场信息并进行深加工,该中心所出的报告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在这一领域,该中心的工作显得比统计部门还要出色。

夕,只因有你,

总有一些人牵肠挂肚难以忘记,

总有一些日子温暖甜蜜最为珍惜

从春夏到秋冬,从陌生到熟悉,

虽不能时时联系,却总在特别的日子想起你,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因为有你,再苦生活也不觉得累,

再大的险阻也无所畏,

再大的波折也不担忧,

再痛的经历也会忘记,

因为有你,我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相识,是最珍贵的缘分,

牵挂,是最真挚的心动,

思念,是最美丽的心情,

问候,是最动听的语言,

在这七夕到来之际,最美的祝福送给你,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雨点轻敲窗,风吹散了梦想,

唯有你的模样依旧在脑海里徜徉,

夜深人静时,你占满了心房,

舍半生轻狂,半世时光,

只为拥有一段和你相处的珍贵情缘,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虽然相距很远,但两颗心却紧紧相连虽然不常见面,音容笑貌犹如眼前,悄悄的挟一缕情丝,放飞在炎炎夏日默默的拽一丝牵挂,悬挂在无垠宇宙静静的捎一声问候,盛开在七夕佳节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祝福,是一种真实的心意,

是一种甘甜的快乐,

是一种浪漫的味道,

是一种温馨的记忆,

是一种美丽的幸福,

更是我们情谊永远不变的纽带,

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爱是种体会,即使心碎也觉得甜蜜,爱是种感受,即使痛苦也觉得幸福,爱是种缘分,即使分离也觉得快乐,

七夕到了,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你,

七夕快乐,我的朋友。

七夕,只因有你,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单身人士找到爱的方向,

愿情侣们找到幸福的天堂,

愿夫妻找到温暖的避风巷,

愿岁月抚平生活的忧伤,愿爱的花瓣轻舞飞扬,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99 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览,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 世纪中叶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会展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在贸易交流、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经济合作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发展状况 1。欧洲会展产业发展状况欧洲是世界会展产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 年的发展,欧洲的会展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都已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强国。从世界上举办大型展览最多的25 个国家的市场分布来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型和行业级展览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占世界总量的60% 以上。他们的展览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商比例、观众数量、贸易效应和相关服务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被称为“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包括9个1000 多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德国拥有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中的四个。目前,德国的总展览面积为240 万平方米。在世界主要会展业国家中,德国举办的专业国际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大。目前,德国每年举办400 多场国际展览。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210 个专业国际贸易展览会中,近三分之二(超过130 个)在德国举行。德国展览机构在全球有386 个

办事处,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的显著特点是许多专业展览都是在城市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国际印刷和包装展以及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 法国也是世界上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优势是举办综合性展览。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场展览,其中约180 场为国内和国际展览,约12场以上为国际专业贸易展览。法国展览馆占地160 万平方米,分布在全国80 个城市。 英国会展业近年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 1999 年英国举办了约900 场展览,在1XXXX 吸引了700 多场展览,成为欧洲展览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的主要国际展览主要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举行。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大展览场馆,展览面积37 万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北美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今天,在美国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和展览业的直接收入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的报告,在美国和加拿大XXXX 举办的13185 场展览,总展览面积为4561 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 万平方米),843 场展览,展览面积为9290 平方米或以上,展览业的直接收入为104 亿美元(包括 90 亿美元) 3。亚洲会展业的发展 亚洲会展业的规模和水平仅次于欧美东南亚的新加坡和中国的香港,以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巨大的市场潜力、高度的国际开放度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发展了会展业。日本是一个世界展览大国,也是一个展览大国。展览场地和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源与现状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源与现状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目前,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即使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处理事务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30%,能对现有政府形态实施电子政务改造的就更少。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时,不可否认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一个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

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 这一阶段,政府办公使用计算机、传真、打印、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协助处理信息,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 “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 第二阶段为专业领域信息化阶段,此阶段是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发展而提出的计算机联网、应用工程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金字工程建设。起步于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现已发展到“12金”甚至更多,即金税,金财,金盾,金贸,金农,金保等。 “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同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 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国家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公管091:陈滢旭 学号:09095104 “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是这几年很流行的词语。我们在电视新闻、报纸杂志、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能听到这两个词语。但是,我们却没有真正地明白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也没有想过“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近几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一个新术语。简单从字面上理解,电子政务就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是指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府可公开的信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公众发布,并使政府的服务工作网络化。它实质上是构建一个电子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目前,关于电子政务的科学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描述,一般我们将电子政务的概念定义为: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这是我们教材第一章中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解释。 关于“服务型政府”,有关专家将其定义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从“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它们各自的概念来看,两者有一个共同之处,既它们都是朝着能更好的为人民提供服务为目标的。其中,“电子政务”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我们首先要让将传统的政府转变为电子化的政府,然后由电子化的政府过度到服务型的政府。但是我们不能将“电子政务”等同于“服务型政府”来看待。电子政务是政府行政中所借助的一种工具,它能为实现服务型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以我们要发展好电子政务,更快,更好地实现服务型政府。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了。不管是欧洲发达国家还是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网络。网络已经浸透了我们的生活,因此在科技新时代要想建立服务型政府,就要使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有其自身的很多功能:1.政子政务可以有力地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2.电子政务可以很好地促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3.电子政务可以有效地增强政府的监督力度。4.电子政务可以方便地提供决策支持。5.电子政务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众服务。6.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借助电子政务可以大大增加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为政府提供一种全新的为工作服务的方式。我们可以不必进出政府部门,在家点击网页进入政府网站就能了解政府的工作运作和相关手续的办理。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得政府提供的服务。 网络时代的政府承载着大量的公众业务,它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顺利运行的核心和调节器。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提高政府现代化服务效能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必然趋势。所以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有着社会自然发展选择的必然性。创建服务型政府就要克服传统政府所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风气。改变政府部门服务效率低,服务态度差,政府办事成本居高不下的负面影响。这些综合因素最终导致民众对政府的认同程度产生了质疑。这样传统的政府办事方法,不仅影响了人民政府的形象,同时也违背了人民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913350124.html,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 作者:程静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8年第33期 摘要:电子政务系统是实现政务信息化,建立电子政府的基础技术平台。为了更好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与综合管理能力,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我们必须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先进管理模式的作用,软件是关键,必须通过借助先进的软件平台来实现。 关键词:电子政务系统;软件;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369-01 电子政务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政府政府信息服务和业务处理平台。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政府管理对电子政务系统的依赖性逐步增加,电子政务在政府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政府的公文往来、资料存储、服务提供都以电子化的形式来实现。电子政务的建设涉及计算机硬件、网络、软件等,没有先进的软件,电子政务就好像没有车的高速公路,再好的网络,再多的硬件也没用,只有通过软件平台才能使科学的政务管理流程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实现,政府信息化最终也是靠软件实现的。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服务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等。 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一组控制程序的总称。操作系统处在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最底层,它是对硬件系统功能的扩充,为其他软件提供支持,是整个软件系统的基石。操作系统的选择在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软件选择中是最重要的,不仅仅牵涉到操作系统本身的问题,还直接影响其他软件的选用,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UNIX、LINUX、Windows等。 2 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网络上所有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之间通信规则的集合,在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才能进行通信。为了实现异种机、异种操作系统之间进行通信,必须建立一套网络协议标准。常见的协议有:TCP/IP 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目前,网络一般采用的是TCP/IP协议。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2009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2009 会展业在我国被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之一,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在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成都会展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经贸活动的加强、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成都会展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国际会展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国内各会展城市的激烈竞争,使成都会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成都发展会展业有其城市经营体系的内在要求。第一,会展业带来的聚焦效益、名片效益和宣传效应,对成都在完善产业结构、改善投资软环境、创建国内最佳旅游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成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工业产业,2005年分别为49.8%和28.1%,会展活动聚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利于改变成都的资本和劳动力拥有状况,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成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城乡经济矛盾和就业压力日益突出,会展业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使得会展业成为成都首选扶持产业之一。 目前,成都已成功举办过全国糖酒会、花博会等300多个展览会以及中国西部论坛、万国邮联等1500多场会议,展会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内容日趋完善,已涉及到机械、电子、建筑、花卉、食品、医疗器械、体育用品等行业,知名会展企业:中国国展集团和香港展览公司已经进入成都。中欧

历史上规模最大、欧洲企业参会企业数量最多的2006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于11月9日在成都开幕,极大地提升了成都市会展业的规格和档次。2005年,成都举办展会近200个,其中7个展览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办会单位的场馆收入8亿元以上,带动相关行业产值120亿元,占当年GDP的5.06%,会展规模和会展经济均居中西部首位、全国前列。糖酒会等大型专业展会的规模年递增幅度超过25%,本土展会发展态势喜人,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2005年第六届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的展位数从首届的400多个增加到2200多个,参展企业近400家。成都会展业现已初步形成了专业展览会、会议和节庆活动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一、成都会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个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开放力度、三产发达程度、会展硬件设施水平、地理位置、交通和通讯条件、文化底蕴、生态资源等,就整体而言,成都会展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经济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 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是进行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举办大型国际展会的必要条件。成都经济基础条件好,产业结构合理,十五期间经济总量与其增长幅度都比较高,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3%左右。2005年GDP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全省增速高3.6、0.9个百分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

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国际贸易的客观要求,当前很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要求使用电子交易、电子结算,对不使用电子交易方式的贸易不予受理,也使得中国在这方面加快了实施的步伐。2001年6月,金关工

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一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销,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目前,会展业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发展现状 1.欧洲会展业发展现状 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会展经济在国际上规模最大,整体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从世界上25个举办大型展会最多的国家市场分配情况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绝大多数世界性大型和行业顶级展览会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会约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其展出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比例、观众人数、贸易效果及相关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号称“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O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就有9个。在全球前5位的展览中心中,德国就有4个。目前,德国展览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在世界几个会展业大国中,德国举办的专业性国际展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现在,德国每年要举办400多个国际展会,在全世界影响较大的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会中,几乎2/3(130多个)都是在德国举办的。德国展览机构在全世界的办事机构达386个,已形成了全球化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鲜明特点是:许多专业性展览会都是依托城市产业而发展起来的,例如工业重镇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等。 法国也是全球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优势是在办综合性展览会方面。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个展览会,其中全国性国内展和国际展约为180个,具有国际性的专业贸易展有12o+左右。法国展览场馆面积160万平方米,展馆分布于全国80个城市。 英国展览业近年来进人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共举办了约900场展览活动,吸引了1200万人。但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国内举办的展会规模不大,多以中、小项目为主,而且目前国内展馆规模也不大,较有名的伦敦及伯明翰展场,总面积不过20万平方米,因此英国会展业的规模、水平、影响都无法与德、意、法相比。但英国却培育了如励展集团、蒙哥马利展览公司等享誉世界的跨国展览公司,在英国本土之外举行大规模的著名展览会。 意大利有40多个展场,每年办展达700多个,是欧洲办展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大型国际展览会举办地主要集中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四个主要展览城市,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展场,展览面积达37万多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洲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的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如今美国举办会展的数量和会展业直接收入均居世界首位。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00年美国和加拿大举办的13185个展览的展出面积共达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展出面积在929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843个,会展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其中美国90亿美元)。 3.亚洲会展业发展状况

电子政务(11018360)

一、基本概念 1、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概念。 答:信息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信息技术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 信息产业指专门生产、收集、整理、传递信息,并制造各种信息设备的工业。分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信息产业指与电子计算机有直接关联的工业。包括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及制造、程序设计等行业。2、谈谈你对电子政务的理解。 答:在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政治制度下,“社会治理”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代表和领导人民掌握政权、运行治权的过程,是强调在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统筹各方的格局下,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组织、人民群众各方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治国理政。“社会治理现代化”包括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层面。其中,“社会治理体系”是保障治国理政有效运行的各项制度所构成

的制度体系,“社会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现阶段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重要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现代国家制度,更加有效地发挥国家和政府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电子政务作为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电子政务有助于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并促进治理结构扁平化、网络化,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优化社会治理环境,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电子政务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电子政务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在新时期,电子政务平台的发展加快了简政放权的步伐,加快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 2、使政府服务更加丰富多样 传统的政府服务很难覆盖所有领域,而电子政务利用统一的信息资

广州会展业发展现状

广州会展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会展业具有中介有效、成本低廉、增加就业、推动经济的特点,是高效益、无污染而且对相关产业带动力极强的产业。据权威资料表明,国际会展业对相关产业如交通、商业、餐饮、旅游等具有积极的带动效应。展会在产品销售中也承担极为重要的角色,贸易展会成交额仅次于直销。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CEIR)的统计,3/4的买家在贸易展会上找到新的供应商,超过1/4的买家在展会上购买产品。因此,世界一些著名“展览城”,如汉诺威、法兰克福、科隆、芝加哥、纽约、巴黎及新加坡、香港等都将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中国加入WTO 后,国内会展业的高速发展、国际会展中心向中国转移,为广州迎来了会展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更大的挑战。 广州毗邻香港和澳门,位于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经济活力的珠三角经济圈腹地,是华南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量最大的集散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性岸,对外贸易自秦汉时迄今两千余年一直繁荣兴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贸易口岸角色。改革开放后,广州为全国最大的内贸及分销中心,商品覆盖全国和东南亚,欧美等地区。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广州曾把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城市的战略定位,是符合世界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进入新世纪,更加务实地从实际出发,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广州的国际化方向是历史以及未来发展的使然。因此,广州计划 3--5年,成为亚洲会展中心城市;未来10--20 年,成为世界会展中心城市。作为“中国第一展”举办地,广州在中国会展城市中享有独特的历史地位。然而,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会展形式风云变幻,广州如果不能了解自身特点,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国际化进程的话,必然会丧失已有的优势,甚至连作为中国会展“第三城”都不保。 一、广州会展业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广交会的诞生,使广州成为当代国内会展业开始最早的城市,改革开放进一步促进了广州会展业的迅速发展,善于吸纳外来文化,敢于实践创新的广州人已经在会展业方面先行一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一)拥有两大展馆群体 广州的会展场馆形成了以流花地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展览中心、锦汉展览中心和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两大会展场馆群体为主的展馆格局(见表1)。尤其是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建筑面积达70 万平方米,有亚洲第一展馆之称的新馆建成,使广州展览场地供应量大幅增加,为广州竞争“国际会展都市”提供了硬件保证,也更加确立了广州会展中心城市的地位。 (二)涌现出一批品牌展会 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是目前中国会展经济带最为繁荣的地区。广州是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所在地,历经几十年,每届成交额都达到150 亿美元,客商十几万,国际化影响极大(表2 )。同时,还培育了一批像留交会、美容展、家具展、建材展、医疗器械等品牌展会。 据广州市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2007 年在广州市举办的名展、大展数量均呈现增长态势,展览规模明显扩大:(1)春秋两届交易会展览面积61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41%;(2)春夏两届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37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49%;(3)春秋两届广州国际美容美发化妆用品进出口博览会14.61 万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

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

电子政务课程论文

电子政务课程论文 (2014-2015-02) 标题:我国电子政府发展问题及对策 班级:土管12乙 学号:1292310233 姓名:卢孔波 完成日期:2015.5.15

我国电子政府发展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让传统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程度、国际竞争力、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从电子政务的特点及发展入手,结合我国近年来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论述我国电子政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意义、现状、问题、对策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特点及内容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程序、系统、过程或界面。 (二)电子政务的特点 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公开、更透明电子政务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电子政务重构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协调,便于企业和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第一,在电子政务的概念中,核心内容是政务,即政府的两大职能——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只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 第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流程电子化; 第三,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第四,电子政府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它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符合WT0规范,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政府网站必须支持多语种文字,如韩国汉城网站支持韩文、中文、日文和英文四种语言。 可以看出,电子政务首先是观念的转变,是认识上的提高,这也是建设电子政务的关键因素,资金投入和技术选择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 (三)电子政务的内容 1.从网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 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在网上设有政府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可能的信息服务,实现政务公开; 3.建立网上服务体系,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

加入WTO后中国会展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的分析

加入WTO后中国会展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的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会展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会展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界定了会展业的内涵、作用,分析了加入WTO后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会展业;品牌化;产业化;本土优势 一、会展业的内涵、作用 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隶属于服务业,即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包括大型国际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经济研讨会等,吸引大量商务客和游客,促进产品市场的开拓、技术和信息交流、对外贸易和旅游观光,并以此带动交通、住宿、商业、餐饮、购物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被称为“无烟工业”。据考证,世界上第一个样品展览会于19世纪末在德国的莱比锡举办。会展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形式、内容、功能和举办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会展已表现为一种经济形式,成为各国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会展业是高收入、高赢利的产业,其利润大约是20%至25%。而且,会展活动的开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具有服务业的共性,它作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公众之间的一个有效的商务平台和交流中介,但同时它又不同于其它服务性行业,具有自身的个性,企业通过参加会展进行新技术、产品推广,可起到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同时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树立品牌形象,具有其他服务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事实上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会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这些社会效益有的是立竿见影的,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逐步发挥作用的。会展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如财富论坛和APEC会议在XX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提升了XX的国际知名度,以及推广了XX作为国际金融及商贸中心的地位,带动了以XX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每一次会议或展览的举办将吸引大量的商务客和游客,即必然会带动交通、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会展业的继续发展,将使展览、会议场馆的数量增加,从而加快对基础设施的直接投入,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据测算,会展业的最大带动系数为1:9,如果会展场馆的收入是1,那么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社会收入则是9。 〔四〕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的作用。由于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充沛、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有会展业的发展将带动交通、旅游、餐饮、基础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起

浅谈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谈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谈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社会转型带来了越来越重大的影响,而政府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即电子政务时代。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条件虽已成熟,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将全面分析电子政务在我国面临的问题以便未来可以更好地解决。 关键词:电子政务问题解决办法 一、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在电子政务的十多年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例如,现在的网络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业务的需要;电子公共服务体系从无到有,且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看到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还存在的很多问题,以便在以后的探索中引起重视。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政府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不能达到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甚至对于“什么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重要程度”,“如何来规划和实施电子政务”等很多基础性问题尚认识模糊,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对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二是很多政府工作人员年龄较大,对互联网这种新鲜事物有一定的抵触性,认为电子政务就是用电脑工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 在我国的长期发展中,电子政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是一个一直存在于各地区和各部门的政府机构中的问题,以往我们一味通过外包、共建的形式完成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有专门的软硬件厂商按照计划、要求进行开发和建设,但在系统正式交付政府部门使用后,这些软硬件厂商便不再进行大幅干涉,只是提供一些后续的技术支持。而

推进电子政务 提高服务水平.doc

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服务水平 如皋市委党校石伟 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效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公众,许多地方政府部门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政府服务模式,即如何运用信息手段,合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用信息技术构建政府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推动政府服务高效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政府服务由目前以管理者为中心的模式逐步实现以被管理者为中心的模式将成为必然。 一、如皋市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如皋市各镇、各部门逐步开始重视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工作,并采取了一定的有效措施,积极有序推进,呈现出电子政务稳步发展,政务公开逐步推进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市政府成立了电子政务推进领导小组,一些镇区、部门和单位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电子政务推进工作。大多数部门和单位建立了电子政务工作机构,配备了技术和应用管理人员,确保了电子政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电子政务干线网络和硬件设备已经形成。如皋市广电、电信、移动、供电等部门已形成多个光纤网络,基本遍布全市镇村、部门和社区,尤其是市广电局在原有230多公里

光缆网的基础上,又投入300多万元增加了光缆芯数,并增架了循环光缆网,光缆已送到各镇区和部分单位、社区,基本建成了党政数据网,确保了网络容量和信息正常传输。 应用系统的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不少单位、部门科学规划,分步建设,立足应用,先后建立了局域网,并根据本单位工作特点和需要,通过开发引进,一批应用系统建成使用,应用水平日益提高,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政府网站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如皋市已有不少镇区和部门建立各具特色的网站并与政府网站做了链接,网络运行情况良好,网上办文、办事效率得到提高,政府网站已经成为如皋市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的主阵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基本配备。通过培训或招聘,各镇区、各部门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保障网络畅通运行和应用软件开发维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如皋市电子政务的存在问题 对照实现电子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领导对电子政务建设缺乏认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不一样,决心就不一样,措施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推进电子政务同样也是如此。 领导认识是关键。目前部分镇、部门和单位电子政务建设跟进的速度很慢,未按目标任务要求实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领导对电子政务建设缺乏认识,重视不够,认识不到

德国因何成为全球会展业头号强国

德国因何成为全球会展业“头号强国”? 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郇公弟 德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却是世界第一会展强国,全球2/3的知名展览会都在这里举行。人们不禁要问:德国人是如何打造“德国制造”这个会展服务品牌的?德国是怎样成为全球会展中心的? 规模化产业化运作 在德国,会展业被视为“城市的蛋糕”,是一个渗透着深厚文化气息的现代经济产业。规模化、产业化运作是德国会展业的主要特点。在世界上营业额最大的10家会展公司中,德国就有6家。目前,德国共拥有室内展出面积240万平方米,约占世界展览总面积的20%,全球5大展览中心中有4家在德国。全世界重要的150个专业展览会中,有120多个是德国举办的,称其为世界展览王国名副其实。 从本质上说,最终推动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是专业会展对全球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所具备的卓越营销功能。会展业已成为德国乃至全球工业经济运转的重要一环,为各个行业上游制造商与下游采购商和消费者搭建了一个最直接的交流平台。 德国每年举办140多个专业展览会,几乎涵盖了所有工业产品领域和服务行业。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德国众多主题展览会是最有效的介绍新产品、新技术的媒介物。每年的意见调查显示,许多企业决策者都评价德国展览会是他们作出购买决定的最重要依据。 展会主题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而及时转变,这正是德国会展业蓬勃发展的根本所在。例如,二战后德国展览会以机械、汽车、消费品等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IT产业的兴起,汉诺威信息技术展成为德国展会的头号品牌;近年来随着IT高潮的逝去,德国一批新兴的房地产、生物、新能源等会展品牌逐渐崛起。 行业和地区分工结合 德国会展业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组织模式、产业结构的成功。德国会展业在长期发展中构建了以行业分工为主、地区分工为辅、面向全球的强大会展网络。 德国展会设立的首要原则就是行业细分市场必须明确。尽管德国每年有上百个展览会,但在德国展览委员会等权威行业协会的统一协调下,各展会的目标非常明确。即使同样在电子行业,汉诺威信息技术展和柏林消费电子展的观众群也有明显区分,前者以采购商等专业客户为主,后者则以终端消费者为主要对象。 在行业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各地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会展品牌。德国最重要的会展城市主要有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科隆、莱比锡、柏林、杜塞尔多夫、汉堡、纽伦堡和斯图加特等,其中上百年的会展品牌不在少数。

德国会展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 经济理论研究25 德国会展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张 燕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广东广州510053) 摘要:德国会展业以其在经营模式、经营规模、国际化运作以及配套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享誉世界。中国会展业可以学习德国会展业的经验,在品牌建设、管理体制、硬件设施建设、人才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关键词:会展业;借鉴分析;创新;会展人才 一、德国会展业的特点 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博览会基地。德国的会展业渗透着深厚的文化气息,规模大、质量高。德国会展行业积极向海外开拓,主要在海外培育展览项目,开始建设展览场馆。1992年,德国展览公司在海外展览项目仅20个,到2003年,海外展览项目已达200个。德国会展业有以下显著特点: 1.德国会展业经营模式独特 与世界最大的展览公司(按营业额排名))))英国Reed 展览公司及美、法等国的展览公司不同,德国的展馆全部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建,展览公司由政府控股,实行企业化管理。如位于汉诺威的德最大的展览公司)))德国展览公司由下萨州政府和汉诺威市政府分别控股49.8%。德国展览公司既是展览中心的管理者,又是许多大型博览会的举办者和实施者。如德国展览公司既是汉诺威展览中心的拥有者,又是CEBIT 和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大型展览会的举办者。由于德各级政府将会展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给予高度重视,对展馆及其配套设施和交通建设均予大力支持,德国绝大部分展览中心都拥有先进的设施,为举办高水准的专业博览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德国会展业人才优势明显德国西门子媒体学院院长、被誉为德国/会展行业第一人0的贝恩斯(2002)几年前就说过,/会展在德国能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大批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参与其中。0他领导的西门子媒体学院是欧盟会展培训行业内知名度很高的职业教育企业,该学院的毕业生早已活跃在世界各国的会展行业中,担任各种会议、展览等大型活动的现场组织工作。德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会展经理人市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会展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同时设置了专门的会展专业人才认证制度。如德国科隆大学的展览商贸学院和德国瑞文斯堡会展管理系是最著名的展览教育培训基地。德国会展业发达的优势在于规范化的服务标准和流程以及先进的人才机制。 3.德国会展中心规模大、知名度高 目前,德国共有25个大型展览中心,展厅总面积264万平米,加上室外展览场地100多万平米,展览总面积达365万平米。现代化的会展中心及与其相配套的技术设施,加上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德国所处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为展览会 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全球150个世界顶级的行业博览会中有三分之二在德国举办。最负盛名的有汉诺威计算机博览会(CEBIT )、法兰克福消费品博览会、科隆五金展、柏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慕尼黑国际建筑机械博览会、纽伦堡国际玩具博览会等。 4.德国会展业国际性和专业性强 德国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外国参展商比例平均超过50%,2003年达52.2%;20%以上的参观者来自国外。德举办的展览会内容丰富,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门类,能满足国际厂商和专业人士的需要。一些展览会在对公众开放之前专门向采购商、生产厂家、行业工程人员、新闻记者等专业观众开放,从而使参展商和专业观众能够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与别国的展览公司相比,德国的展览公司的最大优势在于具有很强的国际战略意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早在20世纪60年代,德举办的博览会就向国外参展商开放,并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外国参展商和观众,从而使德国举办的博览会的国际性日益提高;二是德展览公司能洞察国际展览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时到国外投资办展。目前,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市场及中东欧国家正成为德国会展业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 二、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与差距 近几年来,中国的会展业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的5%、进出口总额占全球的7%左右,但目前中国会展业的年产值约为80亿元人民币,仅占全球的0.3%。这说明中国的会展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会展业是中国今后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行业之一。就国际会展业而言,中国大陆被认为是会展业发展最快的地区。有专家提出国际会展业重心/东移0和亚洲展览中心/北上0的观点,即从西方发达地区向东亚特别是中国转移,亚洲会展业的中心正从东南亚的新加坡向中国大陆转移。今后,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还是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来分析,中国会展业都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在会展业定位、展览场馆和硬件设施、服务水平和会展业体系、会展人才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我国与德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有以下问题: 1.中国的会展业发展定位不明确 中国很多城市的会展业缺乏明确定位,没有形成自身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