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职业高中高三升学班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职业高中高三升学班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职业高中高三升学班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职业高中高三升学班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中等职业学校2018年高三学生学业诊断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①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②第Ⅰ卷共3个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倾圮(pǐ)犄角(yī)味同嚼蜡(jiáo)猝(cù)不及防

B.诤言(zhēng)贬谪(zhé)颓壁残垣(tú)良莠(yǒu)不齐

C.谒见(è)气馁(lěi)甘之如饴(yí)否(pǐ)极泰来

D.主角(jué)掮客(qián)不容置喙(huì)宁(nìng)缺毋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报歉磋商不孚众望急风知劲草

B.安详表率万事俱备蚍蜉撼大树

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17页)

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C.“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脑动脉瘤,医生把它形象地比喻为“颅内炸弹”,因为脑动脉瘤患者常常因突然颅内出血导致残疾或死亡。

各种因素引起的血压突然增高,是诱发脑动脉瘤破裂的主要原因,所以,过去预防动脉瘤破裂,常常从防治血压升高入手。在一张人脑动脉示意图上可以看到,颅底动脉环是脑动脉瘤的高发病区。

为什么人会产生脑动脉瘤?脑动脉瘤为什么容易破裂?现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过多年的临床手术,得到了大量脑动脉留病体组织,并对它们进行研究。科研人员发现,在动脉瘤壁上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这是一种免疫的生物酶。我们可以推断脑动脉瘤的发生、破裂是和免疫有关。

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反应往往对人自身有保护作用,但有时免疫反应对人体自身也有害。免疫细胞会杀死外来有害细菌,同时也会杀死这些细菌相结合的人类的正常细胞。还有一种情况,免疫细胞会杀死自己不认识的人类的正常细胞。这样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病、肾炎。人类脑动脉瘤的发生和破裂也与免

语文试题卷第3页(共17页)

疫反应有关。

研究人员对这种脑动脉瘤组织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发现在脑动脉瘤壁上有大量免疫细胞聚集。免疫细胞可以产生一些破坏脑动脉壁的生物酶,正是这类酶可以使脑动脉的强度下降、鼓出,形成了脑动脉瘤。在鼓出部位,也就是在脑动脉瘤处,随着免疫反应的增强和生物酶作用的增强,免疫细胞破坏了脑动脉内膜的弹力纤维和内膜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破坏后易破裂,使脑动脉瘤的壁越来越薄,最后导致脑动脉瘤破裂。

正确认识发病机理是有效防治疾病的关键。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开拓了防治脑动脉瘤疾病的新方向。控制脑动脉瘤的发生、发展和破裂,对最终解除“颅内炸弹”,拯救患者生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控制破坏性免疫反应,抑制相关生物酶的作用,是最终控制“颅内炸弹”的重要措施。

6.最新研究成果认为脑动脉瘤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免疫细胞产生的生物酶破坏了脑动脉壁,使脑动脉强度下降,形

成脑动脉瘤。

B.免疫反应增加和生物酶的作用增强,形成脑动脉瘤。

C.脑动脉瘤组织中有大量免疫细胞聚集,是形成脑动脉瘤的原因。

D.免疫细胞破坏了脑动脉纤维的强度,形成脑动脉瘤。

7.最新研究成果认为脑动脉瘤破裂的根本原因是

A.脑动脉患者因突然颅内出血导致残疾或死亡,所以医生称脑

动脉瘤为“颅内炸弹”。

B.各种因素引起的血压突然升高,是脑动脉瘤破裂的主要原因。

语文试题卷第4页(共17页)

C.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敕:告诫。

D.且遣使聘吴聘:聘请。

10.与“先主于永安病笃”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君幸于赵王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D.不拘于时,学于余。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①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②第Ⅱ卷共4个大题,12个小题,共120分。

四、(共20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

(1)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2分)

(2)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共8分,每小题4分)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语文试题卷第6页(共17页)

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1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只能跳脚了。

⑤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制我读书。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好奇难熬,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⑥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是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篇散文。”这时候,我已年过二十,大局已定,身无所长,半路出家学的大提琴终不成器。妈妈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之后,我闲来无事,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⑦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让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

⑧然后,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的思路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

语文试题卷第8页(共17页)

体,语言得体。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50分)

曾经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稚园。”“在幼稚园学到些什么?”学者答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答话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赞同。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实际生活,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得透露个人、学校、地区等真实信息。

语文试题卷第11页(共17页)

11.(6分)

(1)如果继位的太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意思正确1分,准确答出“若”字的意思1分,共2分)

(2)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一定尽到辅佐大臣的的职责,效法古人忠贞的节操,直至献出我的生命。”(意思正确3分,准确答出“效”字的意思1分,共4分)

12.(8分)

(1)春雨来得即时(2分);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2分);(答出1点可得2分,答出2点即可给满分4分)

(2)①直抒胸臆的抒情(“好雨知时节”);②借助拟人修辞塑造形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③展开想象,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④虚实结合,富于变化(以时间为线,眼见与想象相结合);(答出一点并恰当列举诗句得2分,答出2点以上可给满分4分)

13.(6分)

(1)杨柳岸,晓风残月

(2)海上明月共潮生

(3)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每句2分,如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五、(共34分)

14.(6分)

①源于母亲的正确的引导:“我”在生活中看到一座大理山,山上有许多大理石,母亲就引导“我”思考写一篇散文,逐渐引起“我”对文学

语文试题卷第13页(共17页)

创作的兴趣;②母亲对“我”的作品的严格要求与悉心纠正:当“我”从事创作后,母亲总是先翻看“我”的每一篇东西,然后提出具体、细微的修正意见,这对“我”创作水平的提高也有着潜在的影响。(6分,每点3分。答对要点即可给4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15.(6分)

示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或者自己人生中没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希望儿女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成就梦想,比如很多家长都希望子女考上重点高中大学等。(开放题,能扣题,言之成理即给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16.(6分)

①母亲是一个爱操心,爱管孩子、严格要求孩子的人;②母亲有才华、多才多艺、有主见;③重视教育、懂教育艺术的人;④懂得适时放手(每答对一点得1.5分,共6分)。

17.(6分)

①“孵”,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给孩子的关爱,孩子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都需要呵护。。(答出“比喻”可得1分,阐述正确可得2分,共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给全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②“永远”,强调孩子无论在哪儿都是父母的牵挂,写出母爱亲情是没有时间界限的。(意思基本符合即可给全分,有欠缺酌情扣分)18.(6分)

①文章以“风筝”为线索,展现了“我”在母亲的似管非管中逐渐成长成熟,最终实现了小说梦。使全文结构紧凑,脉络更清晰;(3分)②“风筝”不仅是一种事物,它更是母爱的象征,象征着在儿女成长过程

语文试题卷第14页(共17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