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2015级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90108专业大类名称:计算机大类专业二级名称:计算机(软件技术)

编制团队:

执笔者:审核人:批准人: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熟悉计算机软件相关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软件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能力,能熟练应用程序设计语言,按照软件工程规范熟练地完成程序编制等任务,能从事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及计算机软件销售、咨询与技术支持等工作,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健康的个性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学习年限

(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二)学制:基本学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

三、就业岗位分析

表1 软件技术专业就业岗位一览表

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需要获得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中、高级证书,通过在校期间3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过硬编码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如下所示。

1.专业能力

(1)能进行简单算法设计;

(2)能进行数据库设计;

(3)能对主流关系数据库管理;

(4)能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

(5)能开发Web应用程序;

(6)能开发移动应用程序;

(7)能开发多层架构应用系统;

(8)能应用软件开发方法指导软件开发过程;

(9)能对开发的软件系统进行测试;

(10)能编写软件文档。

2.方法能力

(1)自主学习能力;

(2)职业规划能力;

(3)获取新知识与信息搜集能力;

(4)决策能力。

3.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2)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务实勤奋、谦虚好学的品质;

(3)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能力,能较好地处理公共关系;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具有较强的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6)具有与人沟通合作的团队协助能力;

(7)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五、毕业标准

(一)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33学分,其中必修课108学分,限选课14学分,任选课3学分和综合素质教育课8学分(含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二)取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职业资格(岗位技能)证书;

(三)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并取得合格成绩。

六、课程体系开发分析

(一)核心岗位工作过程分析

(二)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表2 软件技术专业核心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类别核心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

核心岗位程序员

1.按照软件工程原理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2.数据库设计和实现

3. 利用Java、C#.NET开源框架实现系统功能

4.系统测试

5.编写软件文档

1.能正确理解设计文档

和项目架构

2.具备JA V A或C#.NET技

术进行软件编码实现

3.编码的优化与调试

4.系统分析与设计

移动互联网

开发员

1.Android编码

2.IOS编码技术

3.界面美工

4.移动项目设计技术

1.手机应用UI设计

2.手机网络编程

3.Android游戏编程

软件测试员

1.设计测试用例

2.对软件进行测试

1.编制测试计划

2.搭建测试平台

(三)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证及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分析

表3 软件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分析表

(四)实践教学课程分析

表4 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分析表

注:参考学时中的整周实训以“周”为单位计算。

七、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八、学年学期教学活动安排

表5 软件技术专业学年学期教学活动安排表

注:= 为放假时间,—为课堂教学,※考试,△入学教育,☆军训,■毕业实习,◆课程集中实训与实习,○职业群基础及技能实训,◇职业技能与认证实训,□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含毕业答辩)。

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与教学周安排

表6 软件技术专业各类课程学时与学分比例分析表

表7 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周安排表

十、专业特色培育思路

(一)人才培养模式

1.形成基于职业竞争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竞争力就是个体所具有的有利于在某职业上成功的、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撑个体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竞争力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也不是

一系列孤立能力点的简单相加,它是各种能力的复合与内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

整体。我们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包括六个层次: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

图1职业竞争力导向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职业竞争力模型,探索建立适合软件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与课程开发方法,完善“可持续发展平台+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实施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完善一体化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探索自我评价式专业质量监控体系。

2.制定“一个主岗、两个辅岗”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拓宽就业口径,本着“一个主岗保就业、两个辅岗保发展”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一个主岗,两个辅岗”示意图

3.探索“先厚基础、后择方向”的教育教学改革。

学生入校后,先进行一年的宽基础“支撑平台课程”的学习,学校再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专业发展潜力、个人发展兴趣三个方面,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按照互联网软件开发、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等几个方向进行分流培养。

(二)课程教学模式

1.采用反向推导方法,分解职业能力,设定学期能力目标,并对照原有课程,结合技术发展趋势,采取分散、重组和渐进方式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构建了以学期为单元的能力模块课程体系。

2.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如将项目与知识运用有机结合,形成项目驱动法;以引入、分析、解决问题“三层次实训递进、四分段工学交替”的“课程环”教学组织方法。

3.项目化、模块化课程是在学期的课程都围绕3-5个项目开展课程教学,将纯理论课的必要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设计理念重新组合(如原有创意思考、消费电子等几门课与学期前端课程相结合),根据知识深度循序渐进的将重点知识安排到项目设计中。

4.建立“可持续发展平台+专业方向”专业框架,实施“工作过程的项目化、学期课程模块化”课程体系,第一阶段(一到四学期),通过课改,每学期达到一个能力目标,第二阶段(第五学期),通过综合项目实践,提高专业核心能力。第三阶段(第六学期),通过顶岗实习,最终达到岗位要求。

十一、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方案

表8 软件技术专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方案

学、指导顶岗实习、指导毕业设计等

十二、专业共建委员会成员基本情况

表9 软件技术专业共建委员会成员基本情况表

附: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