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略读课文的要求

略读课文的要求

略读课文的要求
略读课文的要求

略读课文的思考

【内容提要】新课标提出略读要求,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课文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调查研究发现,略读课文教学还存在着三大误区:难以割舍,精雕细琢;置之度外,过度放手;教法单调,缺乏个性。针对这些误区,反思略读课文的两大功能:巩固迁移功能和拓展延伸功能,笔者提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留够时间,课堂自读求足;立足提示,课堂结构求简;找准重点,课堂引导求精;沟通内外,课堂延伸求宽。最后,笔者得出结论,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了解把握编者编排略读课文的意图,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一、重视: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

翻开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我们会发现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其中略读课文篇数的逐年增加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它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每册各有8篇,占总篇数25%;到了四年级,略读课文增至14篇,占课文总量的43.8%;到了五年级,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可以看出,新课程比以往任何课程都重视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认为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课标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即熟习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

因此,每个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应关注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

二、直视:略读教学的三大误区

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那么它实施现状如何呢?笔者在浙江省瑞安市几所学校(包括实验小学、镇中心小学、农村小学等三类学校)作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小学语文老师对略读课文的认识、对略读教材评价、采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每个方面分别设计一定数量的题目,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6份,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处理。除了教师问卷,还辅之以学生个别访谈形式,以求把握略读课实施现状。

调查中,我们发现略读课文教学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教师对略读课开设价值认同较高,有71.3%的教师认为略读课比较重要;对于现行国家教育部略读教材的编写,老师们认为较好的有45.3%,好的占34.5%,可见略读教材编写得到老师们的好评。但略读课文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三大误区也不容忽视。

误区一:难以割舍,精雕细琢

调查中老师们普遍认为人教版实施教材中的略读课文篇篇文质兼美,属于“阅读精品”。53.2%的教师把略读课文教学等同于精读课文教学,词句品析、朗读感悟、人文熏陶……教师难以割舍,精雕细琢。63.4%

的老师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结果造成课时不够,匆匆忙忙赶进度,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

这种情况在城镇小学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教师们对略读课文编排的意图认识不够清楚,把精读与略读混为一谈。

误区二:置之度外,过度放手

调查中发现24.7%的老师把略读课文置之度外,将其挤出课堂让学生自学或做为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学生阅读效果如何,不得而知。23.1%的老师将略读课文放在课堂完成,但往往“马马虎虎”走过场,让学生随便读几次,学生读懂什么就汇报什么,教师过度放手,很少指导、总结,出现“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无效结果。

这种误区普遍存在于农村小学,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师不重视略读教学,认为略读课文无需进行考试,教与不教从表面上看不出痕迹;二是教师对“略读”的“略”的误解,认为略读就是忽略地读,初读即可。

误区三:教法单调,缺乏个性

调查显示,各类学校有高达65%的教师表示对略读教材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只满足于解决提示中的问题,忽视文章的特点,一般只立足于教材,很少有拓展和延伸。这样教学效果如何,访谈中学生们表示略读课文学习方法没什么变化,学习兴趣不浓,学生们普遍觉得自己视野不够开阔。只有13.8%的教师处理略读课文时会有自己的想法。

这种误区的出现,一与教师严遵参考书所提出的“略读教学应重视提示语”,而自己懒于思考,疏于研究有关;二与教学研究趋势有关。目前大部分公开课仍然只重视精读课文的研究,老师们不知如何有创意地处理略读教材。

我们在呼吁教研部门应加强略读课文教学研究的同时,更希望教师自己加强学习,了解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把握教材中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

三、审视: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

人教版语文教参的教学提示告诉我们略读课文的性质:“略读课文具有明显的独立阅读性质。安排略读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翻阅人教版第五册——第十册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发现每单元都以主题编排,具有整体感,略读课文大都故事性强,趣味性浓,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因此笔者认为编者编排略读课文旨在发挥略读课文的两大独特功能:

(一)巩固迁移功能

正如新课标对略读课文的性质定位,略读教学对巩固、迁移精读课文中的方法承担着重要作用。在单元中略读课文都紧随精读课文后,人教版教材总以一精一略或两精两略形式编排,正好说明了略读课文的巩固迁移功能。

1、阅读方法的巩固迁移

略读课文教学应该运用、巩固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如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学生在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中学习到写景文章的特点:即抓住景物特点写,按一定的顺序写,并掌握了阅读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后,在学习后面的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和《火烧云》时,就可以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这样的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方法,不仅能在略读课文中迁移,而且迁移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2、写作方法的巩固迁移

叶圣陶曾说:“国文功课训练阅读,须内容形式兼顾,两者皆重要不可分割。略读课文既是国文功课方面的工作,对略读课文定将作写作技术的研究。”确实,读为写服务,读能促进写,所以略读教学应挖掘其自身的语言特色,为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人教版四(下)《麦哨》一课,课文第3小节关于夏季农作物颜色、形态的描写颇具特色:选用了典型的夏季农作物,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方法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这种写法和这些语言是值得学生巩固和迁移的。再比如四(下)第七单元中略读课文《全神贯注》和《父亲的菜园》在刻画人物性格时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非常细致,学生从读学写,在进行单元习作《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时就能达到巩固和迁移写作方法的目的。

(二)拓展延伸功能

略读课文一般都编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发挥它的巩固迁移功能,还应发挥它的拓展延伸功能,最终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略读课文的拓展延伸主要表现为:

(1)内容的拓展

在内容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丰富性。譬如五(上)第八单元的编排,就是紧紧围绕毛主席这一光辉形象展开的,其中的两篇略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涵盖了精读课文所未涉及到的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一位虽身居高位却不自傲,与乡亲们平等相处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主题内容的丰富化,从某种程度上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多元。

(2)思想的拓展

在思想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深刻性。五(上)第六单元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两篇略读课文更是将母爱的不同境界展现在我们眼前,那样的慈母心肠,那样的冷漠之爱,无不是母亲内心情感的深刻表露。这种思想上的拓展,使单元主题更加丰满,角度更加全面。

(3)文体的拓展

在文体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应用性。五(下)第三单元以“语言艺术”为主题:有古文《杨氏之子》和现代文《晏子使楚》,这两篇文章通过巧妙回答、机智应对的人物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

的精妙和威力;也有剧本《半截蜡烛》和相声《打电话》,让学生接触这两种生活意味浓厚的文字样式,初步了解剧本、相声的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不同文体的学习,拓宽了学生写作的范围,提高了学生文体的应用能力。

(4)方法的拓展

在方法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多样性。如四(上)第四单元略读课文《母鸡》与前三篇课文很不一样,它一改前三篇课文通篇喜爱动物的基调,而是经历了讨厌——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它不满足于写母鸡,而是借母鸡抒情,歌颂母爱的伟大。这样的文章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都很有特色,我们就可以进行对比性阅读,进行阅读方法上的拓展。

四、察视: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根据略读教学的功能及教学实践中的略读教学存在的误区,我们有必要来仔细察看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留够时间,课堂自读求足

课标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因此为实现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发挥略读课文的巩固迁移功能,教师应大胆放手,留够时间,课堂上让学生有充足的自读时间,有充分的实践机会。四(下)第四单元《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篇幅长、故事性较强的略读课文,它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粗知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和运用“抓住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来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并不难,我们“不必精雕细琢,不必理解全部字词句。”怎么放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位教师只安排一课时,处理得比较成功:她在谈话导入揭题后,让学生读书三分钟,检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一些术语的理解;然后提出问题“文章写了雨来的哪几件事?”引导学生再次初读,给学生留足五分钟,放手让学生概括。学生巩固迁移了在《夜莺的歌声》中学会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很快捕捉信息,概括小标题,概括能力和略读能力得以培养;第三次教师留足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迁移巩固“抓住人物言行,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自主感悟雨来的英雄形象,而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使学生对人物有更深的认识。这样一堂课三十五分钟就有十八分钟让学生自读,学生在一次次充分的阅读中,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立足提示,课堂结构求简

课堂结构求简已成为教学的趋势。略读课文的“略”要求略读课堂结构简约,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大块的时间与空间。人教版教材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更好地发挥略读课文的迁移功能。如人教版四(上)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前面的提示是这样的: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下面课文中的主人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认真默读课文,看看魏格纳的奇思妙想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又做了什么。把你阅读课文的感受讲给同学听。”这段承上启下的提示为教师提供了略读课文教学的流程:默读——思考——交流。根据提示我们可以简化教学流程:一是默读自悟阶段。教师把学生引进书本后适时淡出,学生根据提示充分默读,读中自悟,解决问题;二是交流点拔阶段。学生在交流中就自己感兴趣的三个问题中的一点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读情况及教材特点进行点拔,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再议议,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三是拓展延伸阶段。可补充一些魏格纳的资料和其他科学家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有所发现的例子,使学生加深理解,开拓视野。

这样,简单的课堂结构使学生集中精力独立阅读,发挥略读课文的巩固迁移功能和拓展延伸功能。

(三)找准重点,课堂指导求精

略读不需要教师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任其自流和过度放手不能使学生养成好习惯,不能从阅读方面得到很大的实益。但略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教学时的指导:略读的略,不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提过高的要求,学生对所读材料能大体了解内容,在某些方面有所收获即可;略读的略,不要费很多时间,一般只需一课时完成。所以教师需走出难以割舍,精雕细琢的误区,要抓住重点,课中指导求精,使精力花在刀刃上。

1、找准单元学习重点

人教版教材都是以主题为单元编排,人教版四(上)第二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专题编排。在单元学习导语中,编者就明确指出“读这单元课文要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编排的课文都是关于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而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则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

由此可见,在学习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时,重点就应定为“理解科学家怎么观察,发现了什么,学习科学家的观察方法。”教师的课堂引导点拨也从该方面下手。

2、找准文章学习重点

一般来说,单元的重点是显性的,单元学习导语和略读课文提示中一目了然,而文章的重点和个性是隐性的,这一点需教师善于思考,挖掘和利用。

三(下)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最后一篇略读课文《绝招》的:让学生抓提示中的问题“谁比绝招?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就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抓文中最有价值的语言现象领悟语言的表达上,她安排了三个环节:读三处描写绝招的句子,领悟描写表演场面的方法,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提供样本;想象小柱子练绝招

过程(这是提示中问题),提供了三个场景引导学生把练习的过程说具体,为单元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单元习作要求把自己练习本领的过程写具体);课结束时让学生谈感受进行拓展迁移:学绝招,体验练习过程;记录练习过程,搜集习作素材;比绝招,观察动作、反应又是一次言语表达的机会。这位老师抓的重点——写作方法指导是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中进行的,不是弃单元重点和课文提示语不顾,而是进行了主次处理;她抓住具体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从读到写,然后迁移到单元习作中,较好地发挥了略读课文的写作迁移巩固功能,较好地解决了人教版教材中作文学生乐写,但难以写好的难题。这位老师抓准课文一个重点,重打细敲,结果让学生有多方面的收获,这就是略读教学中的“精”导。

略读课文教学或放手阅读或积累运用或延伸拓展,应根据课文特点有所侧重,有所取舍,灵活设计,有所创新。

(四)沟通内外,课堂延伸求宽

叶圣陶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应该只满足于提示中的问题,满足于教材本身,采取单调的教学方法,而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沟通课内外,校内外,进行宽广的课堂延伸,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延伸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1、搜集资料,加深理解

许多略读课文都是名家名作的一个节选,在教学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作家的写作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慈母情深》一课,学生在体会慈母形象的时候,可插入关于母亲的工作环境描写的补充文本,可插入关于当时作者家庭情况的补充文本,可插入关于作者因着母亲带给他的感动的补充文本,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全面,更为客观,更好地体会一个母亲给予一个儿子的力量。

2、广泛阅读,开拓视野

人教版教材在编写时很注重发挥略读课文的拓展延伸作用。如四(上)23课《卡罗纳》一文,课前提示“下面的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体现了另一种关爱之情。”课中“小泡泡”引导:“课文写得真感人。我要把《爱的教育》这本书找来读一读。”课后“资料袋”介绍了《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内容提要。教材三次出现《爱的教育》,旨在引导师生通过一篇课文去阅读整本书,最大限度地增加阅读量。

我们还可以通过整合相关内容的其他文章来进行广泛阅读,拓展视野。如学过四(上)第三单元略读课文《小木偶的故事》可让学生去阅读它的姐妹篇《最棒的还是我自己》与《我不是一根木头》;学习了略读课文《小英雄雨来》后,可去阅读其它战争时代儿童故事《歌唱二小放牛郎》、《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等。

3、综合实践,引发探究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结合教材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略读课文以其广阔的空间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题来源。一位教师在三(上)第四单元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

习结束时,安排了学生对整组课文的简单回顾与畅谈感受。师结合学生的感受提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在生活中到处都是,让我们一起收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吧!好好准备,下次我们将作专题交流和展示。

这里既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作了总结与提升,同时又适时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引发学生探究,是学习的拓展与延伸,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4、读写结合,习作训练

如上所示,巩固迁移写法是略读课文的一大重要功能。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品析课文语言文字中,积累语言和文章写法,并读写结合,运用到习作中去。教学《索溪峪的“野”》后,让学生摹仿其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校园,学生就能把学到的动静结合,先概括后具体等写作方法运用于实践中;教学《海滨小城》、《珍珠泉》,摹仿其观察事物的方法,仔细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写下来;学习《打赌》一文后,用日记写写自己有什么缺点,决心怎样改正等。

多种形式的延伸,不仅发挥略读课文单元延伸功能,而且发挥它课外、校外延伸功能。

综上所述,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研究者不仅应重视它,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而且应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它的独特功能,使它与精读课文相辅相成,使语文教学总目标得以深化,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高。

论文怎么教略读课文

怎么教略读课文 东兴区石子小学段御平 镇级——一等奖 从三年级上册就开始安排略读课文,而且随着年级的提升,阅读课文的数量也在逐步的增加。三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占总数的25%;到了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五五分成,精读、略读各占50%。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材的编排方向。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却常产生这样那样的疑惑:略读课文怎么教?一节课40分钟,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那么美的文章为什么要略读呢?略读课文可以处理成精读吗?这些困惑影响了老师们的教学,于是就出现了精、略不分等现象。 下面我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看法是: 导致“精”“略”不分的原因是什么?吴忠豪教授认为:导致教学“精”“略”不分的原因,主要是“精读”和“略读”这样的提法不准确。当前语文教学中,所谓“精读”,往往是教师依据自身对课文的解读,通过“精讲”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成人化的阅读。这不是儿童的阅读,儿童的阅读就是读懂,读懂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略读”。事实上,单从课文内容的学习来看,精读和略读无法区别,都要读懂,都是新知。只有从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出发,课文才有学习新知和巩固运用之分。精读课文担任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为用“法”服务。国外阅读教学没有精读和略读之分,但也十分重视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也是很多国家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但不同的是,国外的阅读课程主要是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或和其他同学一起阅读。学生的阅读材料也是个性化的,你可以读故事,我可以看连环画。教师当然也进行阅读指导,但是教师的指导主要不是解读文本思想内

容,而是侧重于阅读知识和方法技巧的指导。这一点或许对我们如何教学略读课文有所启发。 其实,在略读课文教学现象的背后,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是,目前,我们对阅读方法体系的系统性理论研究甚少,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充满了似是而非的所谓的阅读方法教学。然而这些所谓的阅读方法,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似乎都有问题,即使在同行内部认同度也不高。学生究竟应该掌握哪些阅读方法,在我国这方面研究还不成熟的时候,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然后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汉语阅读的实际加以修改、重组、完善,建构起适用于汉语文教学阅读方法体系。 略读课文怎么教 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认为:略读课文教学应把握好两点:一是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二是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略读课文只有一课时,因此决不能求全求深,抓住一点,一课一得就可以。至于抓哪一点,单元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前都有“导读”,这既是学生的阅读提示,也是教学的依据。教师课前要细细研读,这样才能做到该“精”的精,该“略”的略。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沈大安先生认为:略读也就是大略地读,可以叫粗读。体现在教学上,就是不求精细、全面,但求大致理解、大致掌握即可。教学步骤也相对粗放一些,比如分三步:初读,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的意思;再读,选择一两个点,重点学一学;三读,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阅读,重在运用阅读技能,享受阅读乐趣。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同时,教学应从阅读技能的巩固运用着眼。阅

略读课文怎么教

略读课文怎么教 最近下校调研,无意中听了两节六年级的“略读”课教学,发现教师对“略读”教材的处理心中无数,目标不明确。原因在于:此类教材处于特殊地位,不好把握;其次是对教材的编排意图理解欠缺。相信不少老师也会存在同样问题。如何上好“略读”课?是此类教材教学什么都可以略?或是“略中有精”?哪能些该略?哪些该精?“笑斟一杯酒”老师转载了一篇《略读课文该怎么教》的文章,富有指导性,只要认真一读,许多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只要认真实践,你就会体验到“略读课文该怎么教”。现转帖于下,供大家学习讨论。 怎样处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略读课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出现在教材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的教学应该重视略读方法的训练。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说:“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要‘丰’;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叶圣陶先生也谈过,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只须提纲挈领的指导;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所以,略读课文教学的追求是──在“精”与“略”之间行走,重其所重,略其所略。整体把握求“略”,教师指导和学生所花的时间略;重点感悟求“精”,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略读课文教学定位的确定,正为我们略读教学的探索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可用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整体感知求“略” 对课文的内容、词句、结构、表达方法,在整体感知的阶段,力求放开,从略处理。只求尽量快地尽量多地略读浏览,搜集信息,多角度、多方位地粗知文章大意,对全文形成一个比较粗略的整体认识。 1.整体性阅读。整体性阅读是对于课文从整体上快速理解的阅读方法,速读的主要程序是了解文章题目、人物(景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景物特点)、自己的感受体会等。 如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力求读通读顺;对长的、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同时,边读边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然后尝试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己感受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2.寻找式阅读。是寻找特定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提示所提示的问题寻找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整体性阅读中所发现的问题寻找信息。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就说明我们在略读教学中,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简明而合理。 现在的语文教材,在每一单元都编排了2~3篇的略读课文。略读就是略知大意,能够及时的捕获到所需要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下面就略读课文教学的流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有主动读课文的愿望。充分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相关知识,利用文前导读,质疑问难,明确阅读目标。教师要善于架起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过渡桥梁,充分利用回顾前文、资料补充、文前导语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教版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如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的提示语是这样写的: 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读读下面这篇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段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 1、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搜集有关丝绸这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达到自主读书,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章脉络,粗知文章大意的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训练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扫读、猜读、跳读、浏览、快速默读等方式,用小标题、抓重点词、找中心句等方法简要概括文章大意。此环节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对与文章主旨不相关联的词句可以一目十行,养成快速提炼有效信息的略读习惯。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异同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异同 双柏妥甸小学:鲁先丽 摘要: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可见略读只是一种与精读和浏览并列的阅读方法。而略读课文作为课文的一种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时,它只是个例子,一个提供教师教与学生学习略读的载体。略读课文中并不排斥精读,因此我认为略读课文中可以略中显精,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学习课文的方法。 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要使课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应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度应该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走,同时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又不失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其实是快乐的心灵之旅,“精略相辅”的幸福之旅!长久以来,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是课文中的组成部分,不教不行;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往往被大多教师所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轻描淡写,一读而过,学生对课文也没留下多大印象。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略读课文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略读课文教学达到它应有的目标。以下是我在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采取的策略。 策略一:紧抓提示,凸显重点 我们知道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课时,在这短短的一课时中,教师快速有效地抓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系统,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功能。如何抓?从哪里抓?每篇略读课文前的导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人教版实验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二、搜集有关丝绸这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二次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 策略二:注重预习,培养自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 学策略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内容摘要】新课标提出略读要求,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课文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略读教学应该是以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我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自读的时间;抓住“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巧用自读卡,提高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延伸学习过程,拓宽文本视野。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实验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学段而增大,但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主要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把略读课文上成一课时的精读课文;二是把略读课文当成自读课文。略读教学应该是以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略读课文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教学策略: 一、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自读的时间 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是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发挥略读课文的巩固迁移功能,教师应在课堂上大胆放手,留够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自读时间,有充分的实践机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篇幅长、故事性较强的略读课文,它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粗知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和运用“抓住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来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并不难,我们“不必精雕细琢,不必理解全部字词句,应该放手培养

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教学时只安排一课时,处理得比较成功:我在谈话导入揭题后,让学生读书三分钟,检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一些词语的理解;然后提出问题“文章写了雨来的哪几件事”引导学生再次初读,给学生留足五分钟,放手让学生概括。学生巩固迁移了在《夜莺的歌声》中学会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很快捕捉信息,概括小标题,概括能力和略读能力得以培养;第三次教师留足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迁移巩固“抓住人物言行,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自主感悟雨来的英雄形象,而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使学生对人物有更深的认识。这样一堂课四十分钟就有十八分钟让学生自读,学生在一次次充分的阅读中,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抓住“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展开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使整个教学结构粗线条化。 如课文《卡罗纳》【四(上)下同】前面就有这样一段“阅读提示”:“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全力救助,挽救了小钱的生命。这篇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体现了另一种关爱之情。默读课文,看看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再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这段“阅读提示”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

小学中高年级略读课文教学模式之我见

小学中高年级略读课文教学模式之我见 【摘要】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应体现以下几个理念:第一,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第二,认清差异,提倡个性化 阅读;第三,强化课内外联系,拓展延伸,适度开放。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我把略读 课文的教学总结为“自读——交流——积累(或扩展)”。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课文及学生的实际,又构建了若干个具体的教学模式。基本式:自读——交流——积累(扩展)。即先 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或交流学习体会,或就课 文内容、写法等展开讨论;最后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扩展、延伸方面的练习或实践活动。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使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一是概览全文,了解大意;二是捕捉、交流重要信息;三是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扩展延伸。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略读课文;理念;模式 The higher class slightly read text teaching mode me to see in the primary school Zou Chun-yuan 【Abstract】The research which slightly read text teaching become the importance topic which put in our in front.The teaching which slightly read a text emphasize should body now the following a few principle:A, emphasize independence study, development student independence reading ability;Two, recognize pure difference, promote characteristic reading;Three, enhance inside lesson outside contact, expand extension, moderation open.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of above several, I slightly read the teaching of text summary for"from read- exchanges- backlog(or expand)".On this foundation, according to the text of dissimilarity and the student of actual, again set up some concrete of teaching mode.Basic type:From read-exchanges-backlog.(expand)Namely and first from student full from read a text, understanding text the gist;Then at teacher of organization under the leading, or exchanges study realize, or text contents, write method's etc. to launch discussion;The end see a text characteristics an arrangement a backlog, expand, extension of practice or practice activity.Pass this three study of stage, make slightly teaching of read the text to attain the following basic teaching request:While being a guideline full text, understanding gist;Two is to catch, exchanges importance information;Three is to have already aimed at sex ground backlog language, or to lesson outside expand extension. 【Key words】The higher class slightly read a text in the primary school;Principle;Mode 【中图分类号】G45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236-3619(2008)12-18-0078 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有的把略读课文与 精读课文完全等同起来;有的局限于让学生回答课文后的一两道题。同时,教学方法的千篇 一律也使学生对略读课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 的重要课题。《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显然,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相关的研究更为重要。 1.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体现以下几个理念: 1.1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应强调学生自读自悟。个人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 读课文学习的最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和交流。教师要在合作交流中,适当予以点拨指导。 1.2认清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

略读课文教学

浅谈略读课文教学 四年级集体教研学习材料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易懂,更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在编排上,一般处于精读课文和读写例话或积累运用之间,全册课文中的略读课文占到三分之一,所以对略读课文教学也不容忽视,但略读课文应怎样去上?从原则上讲,教学略读课文,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下来,我就自己在略读课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谈一谈。 一、重视课前提示 “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概括了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学习本组课文的学习要求等。每篇课文之前,又都有“阅读提示”,提出了本课的阅读重难点、方法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引导学生读文、思考、讨论。《课标》中也指出: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到重要信息。因此,略读课一定要把握好一个“略”字,不能面面俱到。这时“导读”“阅读提示”就会为你拉开学文的前奏,使学生有头有序地进行学习。若在教学中,忽略了“导读”“阅读提示”,有的学生将会成为无头苍蝇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则会漫无目的,到处乱抓。 二、以自主学习为主,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但自主学习不等于让学生随意地学,他们想怎么学,想学什么都行,教师不去引领。那样的话,学生把握不住深度、重难点,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也体现不出来。 “质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质疑,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渴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去理解课文内容、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大胆地讲出来,有一点发现就谈一点发现,这样也能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是略读

学习略读课文方法

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教材中从三年级开始就有略读课文,三上的32篇课文中有8篇是略读,占总数的25%;四上的32篇课文中有14篇是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占到了50%左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辑的用心。但是,很多老师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也存在着略读课文怎么上的问题,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略读课文可以上成精读课文吗?还有,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略读课文把握的不好。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们,所以,略读课文的专项研讨变得非常重要。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一、明确目标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对略读课的教学要求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因“材”施教 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1.根据课文结构因“材”施教。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一般提出一两个问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教学思路,或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对大多数略读课文来讲,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组织教学活动,皆可做到“提纲挈领”;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学习。 2.根据课文特点因“材”施教每一篇略读课文,皆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应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展开教学,既遵循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把握好教学的尺度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主学习。 略读课文要突出“略”字,略的是教师的精讲细说,强调“以学生自读为主”,让学生唱“主角”。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不要强行“灌输”,充分信任学生。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充分展示学生的独特思维和阅读体验,从而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2.重“导”轻“教” 自读课文的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自读为主”,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略读课要真正达到“略”,教师就必须更加注重引导和调控。为了使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导”,教师应策划好课堂教学方法,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略读课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去快速阅读,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而不是教学生具体的字、词、句等实实在在的考试知识。重“导”轻“教”,不是让教师退居幕后,而是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 3.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着更为广泛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要授之以法,“教是为了不教。”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就说明我们在略读教学中,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简明而合理。 现在的语文教材,在每一单元都编排了2~3篇的略读课文。略读就是略知大意,能够及时的捕获到所需要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下面就略读课文教学的流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有主动读课文的愿望。充分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相关知识,利用文前导读,质疑问难,明确阅读目标。教师要善于架起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过渡桥梁,充分利用回顾前文、资料补充、文前导语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教版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如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的提示语是这样写的: 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读读下面这篇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段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 1、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搜集有关丝绸这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达到自主读书,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章脉络,粗知文章大意的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训练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扫读、猜读、跳读、浏览、快速默读等方式,用小标题、抓重点词、找中心句等方法简要概括文章大意。此环节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对与文章主旨不相关联的词句可以一目十行,养成快速提炼有效信息的略读习惯。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唐县第二小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三者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区别,而教学要求上也有相应的不同。但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于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略读课文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我们该怎样正确定位略读课文的教学?怎样有机结合精读课文教学略读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略读课文的重要性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一般是故事性较强,文字浅显,趣味性浓,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便于阅读理解的故事性作品或社科类作品。面对新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我们应该确明确以下几点: 1、略读课文教学的性质:它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

略读课文应该怎么上

略读课文应该怎么上 王老师首先讲到了如今小语界的三个热点话题:一、文本细读;二、略读课文的教学;三、语文意识。 王老师结合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中,各位名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大部分为略读课文,着重讲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略读课文的渊源 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在苏教版的教材中,课文没有精略之分,而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课文有精略之分,源于人教版一直所体现的思想——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在人教版的历史上,原先有讲读课文、半独立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之分,讲读课文是“法”,半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教师所选择的策略是半扶半放,而独立课文的教学则完全是放手让学生阅读。在新课程改革中,上述讲法有了改变,分别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虽然提法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 二、略读课文的四“略” 1、省略 略读课文难在省略。略读课文要一课一得,要想得,必先舍,有舍才有得,略读课文中,处理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2、大略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在深度上做文章,防止微言大义,防止小题大做,对于深度的挖掘要有把握。而要在教学内容的广度上做文章,这样学生才会更有所作为。 3、简略 略读课文的教学结构更清晰,更简单,具有更大的宽度。唯有结构简略,才有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阅读、默读、品读、诵读。 4、战略 登高远瞩,让学生看到文本的大气,引导学生进入更加广阔的阅读世界。 三、略读课文上什么 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到底教什么,学生到底学什么,这涉及到教学内容的分析、处理、加工。在语文课程中,教学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是基础,是前

提。但存在着把教学内容等同于教材内容,把教学内容等同于文本内容的误区,教材内容包括课文系统、插图系统、习题系统(单元提示语、略读课文的提示语、课后的习题)光注重课文显然是不够的。 1、关注文本内容的重点 文本内容的重点就是一篇文章的“神”,是文章的题眼所在,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如许珂老师执教的《花的勇气》一文,文章的“神”,文章的题眼在于“勇气”——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许珂老师解读文本,进行取舍,主要抓住两个画面:(1)小花藏于草下——生命力蓄势待发;(2)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生命力不断膨胀。对于这两个画面,许老师重锤敲击,浓墨重彩,不遗余力。而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对于司机的描写、环境的描写、天气的描写、绿色的描写,统统舍弃。 如王崧舟老师自己所执教的《慈母情深》一课,王老师落实于课文的“神”,课文的题眼——“深”,进行取舍,设计四个板块:广角镜头——儿子进厂时工厂的一种情形,慢镜头——儿子叫母亲时母亲的打扮和眼神;快镜头——母亲立刻坐了下去,立刻弯曲背,立刻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陷入忙碌;特写镜头——将钱塞进我的手心,大声对那位女工说话。而其余可省略的尽量省略。 2、关注文本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 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如有的课文是表达生动,有的课文是用词准确,有的课文是首尾呼应,有的课文是借物喻人等等。王老师借《刷子李》一文的形式特点——“一波三折”讲述了这一观点。 《刷子李》一文在表现形式上有大三折和小三折,大三折是人们对刷子李的神奇由“不信”到“信”,由“信”倒“不信”,再由“不信”到“信”,小三折是“徒弟曹小三心中师傅形象高大神圣”到“师傅形象轰然倒塌”,再到“师傅高大神圣的形象重塑”。王老师的设计是先出示简缩的文本——把“信与不信”的议论删去,只留刷子李的“神奇”,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刷子李的“神奇”,然后再出示原文,让学生读,体会哪一篇文章故事讲得好,让你愿意去读,最后提问“为什么喜欢看?”——不断地制造阅读期待,把省略的部分找出来,从而体会作者是这样讲故事的,从而体会一波三折的写法。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语文论文之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乐之 【内容提要】新课标提出略读要求,教育者开始重视课程都重视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认为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课标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课文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调查研究发现,略读课文教学还存在着三大误区:难以割舍,精雕细琢;置之度外,过度放手;教法单调,缺乏个性。针对这些误区,反思略读课文的两大功能:巩固迁移功能和拓展延伸功能,笔者提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留够时间,课堂自读求足;立足提示,课堂结构求简;找准重点,课堂引导求精;沟通内外,课堂延伸求宽。最后,笔者得出结论,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了解把握编者编排略读课文的意图,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一、重视: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 翻开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我们会

发现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其中略读课文篇数的逐年增加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它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每册各有8篇,占总篇数25%;到了四年级,略读课文增至14篇,占课文总量的43.8%;到了五年级,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可以看出,新课程比以往任何、略读和浏览。”“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即熟习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 因此,每个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应关注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 二、直视:略读教学的三大误区 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那么

略读课文今天怎么教

略读课文今天怎么教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32篇课文中有8篇略读,占总数的 25%;到了四年级上册,32篇课文中有14篇略读,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是五五分成,精读、略读各占50%。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编者的良苦用心。然而,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却常产生这样那样的疑惑:略读课文怎么教?一节课40分钟,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那么美的文章为什么要略读呢?略读课文可以处理成精读吗?这些困惑影响了老师们的教学,于是就出现了精、略不分等现象。 笔者电话访谈了几位专家和特级教师,请他们谈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看法。 导致“精”“略”不分的原因是什么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认为:导致教学“精”“略”不分的原因,主要是“精读”和“略读”这样的提法不准确。当前语文教学中,所谓“精读”,往往是教师依据自身对课文的解读,通过“精讲”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成人化的阅读。这不是儿童的阅读,儿童的阅读就是读懂,读懂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略读”。事实上,单从课文内容的学习来看,精读和略读无法区别,都要读懂,都是新知。只有从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出发,课文才有学习新知和巩固运用之分。精读课文担任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为用“法”服务。国外阅读教学没有精读和略读之分,但也十分重视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也是很多国家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但不同的是,国外的阅读课程主要是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或和其他同学一起阅读。学生的阅读材料也是个性化的,你可以读故事,我可以看连环画。教师当然也进行阅读指导,但是教师的指导主要不是解读文本思想内容,而是侧重于阅读知识和方法技巧的指导。这一点或许对我们如何教学略读课文有所启发。 其实,在略读课文教学现象的背后,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是,目前,我们对阅读方法体系的系统性理论研究甚少,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充满了似是而非的所谓的阅读方法教学。然而这些所谓的阅读方法,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似乎都有问题,即使在同行内部认同度也不高。学生究竟应该掌握哪些阅读方法,在我国这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益阳市实验小学郭丽红 【内容摘要】长久以来,略读教学一直游走于精读的边缘,游走于没有掌声的角落。随着略读的广泛应用,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 重要地位,但我们的略读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没有准确的定位。至此, 提出采取“激活读书热情,奠定基调;用活提示语,结构求简;留足读书时间,精当点拨;活出重点,略中求‘精’;拓活课内外,整合资源”五步略读教学 策略,力求引发共同的思考。 【关键词】略读教学教学现状定位教学策略 长久以来,略读教学一直游走于精读的边缘,游走于没有掌声的角落。随 着略读的广泛应用,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但我们的略读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没有准确的定位。我们该如何正视略 读教学的现状,探寻一条有效的略读教学之路呢? 一、透视略读课文的教学现状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篇数呈逐年增 加的趋势。透视当前略读课文教学,存在以下几种误区: 1. 略读课文精读化。综观全套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其中的略读课文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看,大多为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面对这些阅读精品,教师不免产生难以割舍的感觉,教学环节精雕细琢,字词 句段面面俱到,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白白浪费。 2. 略读课文泛读化。目前,不少教师曲解了课标对略读课文的要求,在教学策略上把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完全对立起来,不敢引导学生有选择、有重点 地精读品读,其结果是教师对阅读方法和技能的指导蜻蜒点水,学生对阅读的 内容不求甚解,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低效结果。 3. 略读课文自读化。“信马由缰,开放无度”这是眼下略读课文教学的又一尴尬现状。课堂上教师退让一边,一言不发,任由学生信马由缰地自读。表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流程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就说明我们在略读教学中,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简明而合理。 现在的语文教材,在每一单元都编排了2~3篇的略读课文。略读就是略知大意,能够及时的捕获到所需要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下面就略读课文教学的流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有主动读课文的愿望。充分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相关知识,利用文前导读,质疑问难,明确阅读目标。教师要善于架起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过渡桥梁,充分利用回顾前文、资料补充、文前导语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教版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如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的提示语是这样写的: 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读读下面这篇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段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 1、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搜集有关丝绸这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达到自主读书,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章脉络,粗知文章大意的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训练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扫读、猜读、跳读、浏览、快速默读等方式,用小标题、抓重点词、找中心句等方法简要概括文章大意。此环节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对与文章主旨不相关联的词句可以一目十行,养成快速提炼有效信息的略读习惯。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