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案

【篇一:2015年中考历史复习课全套教案】

2015年中考历史复习课全套教学案

历史复习课教学案(一)

一、课题: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范围:七上第1、2、3课

三、目标要求:(1)识记元谋人、北京人两个文化遗存;(2)识

记半坡人、河姆渡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3)识记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四、考点分析:

五、自主识记检查

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_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______人类,北京人距今约______万年。我国是世界上发现______最多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和______的国家;长江流域原始

农耕时代的居民是______,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黄河流域

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______,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他们

已普遍使用______石器,来种植农作物。

3、距今约四五千年,______和______,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

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联合起来,在______一战中大败东方的

______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______族。

4、后人尊称黄帝为“______”,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______,他的

属下______发明了文字,______编出了乐谱。至今,海外华人常自

豪地称自己为“______”。

5、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传说,______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______宽厚待人,以身作则,______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们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

______。

6、约______年,_____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______社会结束,______社会开始。

六、知识梳理

七、课内训练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有()

a、200万年

a、印度

b、170万年 b、古巴比伦

c、80万年 c、中国

d、70万年 d、埃及 2、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3、1973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省余姚县农民在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处遗址。在遗址中有稻谷、稻杆、稻叶堆积。这处远古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a、元谋人

a、黄帝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最先种植粟的是() b、北京人 b、炎帝c、河姆渡居民d、禹

d、淝水之战 d、半坡原始居民 5、被尊为“人文初祖”的是() c、蚩尤 6、炎黄部落联盟打败东方部落首领蚩尤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7、某海外华人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去()

a、黄帝陵

a、黄帝时期

b、中山陵 b、尧时期

c、秦始皇陵 c、舜时期

d、大禹陵 d、禹时期 8、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9、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周口店的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蚩尤部落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10、阅读材料: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请回答:

(1)你知道材料中的“赫赫始祖”指的是谁吗?

(2)这个人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3)你能说出有关他的传说吗?(说出一项即可)

历史复习课教学案(二)

一、课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二、目标要求:

(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2)简述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时期著名霸主和战国七雄;(4)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三、考点分析:

四、基础知识:(自主识记检查部分)

1、________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启继禹位标志

着________制代替了________制。

2、约公元前1600年,商________战胜________,建立商朝。

________把都城迁到殷,因此商朝又称______朝。商朝最后一个国

王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经过________

之战灭商。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公元前______年,西周灭亡。

3、西周的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________、

________等,封他们为________。诸侯必须服从________的命令,向天子交纳________,平时________,战时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是________,晋文公是通过________之战成为霸主的。战国七雄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5、公元前________年,商鞅在________的支持下开始变法,通过

变法,________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五、知识梳理:

六、例题演练,规律总结:

1、下列君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盘庚②周武王③启④周厉王

a、③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②④①

d、①②③④

2、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齐桓公“九合诸侯”,诸侯的出现,是源于

下列哪一制度

(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3、春秋时期著名霸主中,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4、“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来源于( )

a、吴越争霸

b、晋楚争霸

c、齐楚争霸

d、吴齐争霸

5、下列有关商鞅变法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b.建立县制

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d.实行重商抑农政策

6、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

a.奖励耕战

b.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

7、阅读下列材料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这种社会制度包括了哪些朝代?

七、课堂检测

1、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

a、奴隶制

a、秦穆公

a、城濮之战

b、世袭制 b、齐桓公 b、桂陵之战

c、分封制 c、晋文公 c、马陵之战

d、禅让制 d、楚庄王 d、长平之战 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4、商鞅变法内容中触及秦国贵族利益的措施主要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生产粮食、布锦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d、以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田宅

5、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

(2)文中“孝公”指的是哪国国君?他在哪一年任用卫鞅变法?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3)变法中的哪项内容奠定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基础?

历史复习课教学案(三)

一、课题:统一国家的建立

二、目标要求:

(1)认识秦统一的意义;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见书本页)

(2)评价汉武帝;(见书本页)

(3)了解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稠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见书本页)

三、考点分析

四、基础知识:(自主识记检查部分)

(一)秦王扫六合

1、从公元前__________年至前__________年,秦王__________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

__________,定都__________。

2、秦朝统一后,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___,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__________。中央政府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管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__________,分天下为

__________郡,郡下设__________。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3、秦灭六国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创立了___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2)经济:秦始皇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统一

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开发那里经济,兴修__________,沟通了__________和

__________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3)文化:废除原来__________的文字,把__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4)思想:发布__________,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________的都要判处死刑。秦始皇在咸阳活埋一批暗中批评他的儒生,史称“__________”。

(5)军事:针对北方__________的进扰,秦始皇命大将

__________反击匈奴,夺取__________,并把内地民众移居那里垦田戍边;并让__________负责,修筑了西起_______东到

_________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__________。

4、秦统一的意义: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二)大一统的汉朝

1、汉武帝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上:接受__________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

__________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__________;

(2)思想上:接受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

__________”,把__________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排斥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

(3)文化上:武帝还大力推行__________教育,在长安举办

__________。大学是我国古代的__________。武帝时候,西汉王

朝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实现

了__________,进入鼎盛时期。

(三)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西,即今天__________和更远的地方,称为__________。汉武帝时,曾

在公元前__________年和公元前__________年两次派出

__________出使西域。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公元前

__________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__,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________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____________

的一部分。

2、“丝绸之路”是指从_________出发,通过_________、今

_________,至_________,再转到__________。汉武帝以后,西

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

名的__________________。

五、知识梳理

六、例题演示,规律总结

1、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汉武大帝》展现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下列

属于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是()

①颁布推恩令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平定七国之乱④反击匈奴,解除其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2、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为“丝绸之路”的

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张骞

b、玄奘 c 、鉴真 d、郑和

3.(2011年盐城市中考)秦朝为阻止匈奴进扰而采取的措施是() a.修灵渠 b.筑长城 c.灭六国 d.通西域

课堂检测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是()

a、周文王

a、分封制

b、周武王 b、郡县制

c、秦始皇

d、汉武帝 2、毛泽东

曾说过“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c、宗法制 d、世袭

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说的是()

a、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c、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

a、孟子

b、秦穆公成就霸业 d、秦筑长城,气势雄伟 d、孔子 4、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主要是接受了谁的建议() b、主父偃 c、董仲舒

5、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

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

文字属于()

a、甲骨文

b、小篆

c、帛书

d、金文

6、最早沟通长城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篇二: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及自测讲评a卷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对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的复习,掌握本册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和基本的发展脉络,在头脑中形成清晰时间脉络和对基本事

件有清晰的定位。

2、通过对本册历史的学习,形成对世界古代、近代历史的了解和对古人非凡成就的敬仰之情。

3、通过对本册历史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历史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国际主义精神和唯物主义历史观,让学生通过世界历史的学习,领悟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重点难点】

重点:四大文明古国与古希腊罗马日本大化改新三大宗教西欧封

建制度的建立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掠夺

与反抗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日资产阶级改革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及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璀璨的近代文化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时反馈,教师有的放矢,重点难点点拨。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考情分析】

本节课我们讲评本册期末基本知识达标训练习题,本组题目主要涵

盖了本册教材中基本

知识、难点以及考查重点。通过对本套题目的讲评,希望同学们能

够找出自己掌握不扎实的知识和比较欠缺的解题能力,特别是掌握

有关学习知识和解题的方法。同时,通过及时的反

馈与交流,加深对本册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自主纠错】

首先请同学们用3—5分钟时间自己再查找分析一下你的错题,分析出错的原因是什么?由教师用自制的课件展示本组题目所涉及到的

知识点,同学们结合展示的知识点,查找自己掌握不扎实的知识,

然后小组内部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分析自己出错误的原因以及相关

的知识点,教师根据阅卷考情分析和学生的纠错反馈,确定重点讲

解的题目。

在学生交流反馈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填写练后反思表:

【解疑析错,归纳拓展】

本课共分六个基本知识考点:人类文明的开端、亚欧封建社会和古

代文明交往方式、步入近代的运动与革命和改革、殖民掠夺与殖民

抗争和无产阶级的抗争、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古

代与近代文化。

考点一:人类文明的开端(一)考点回顾

一、人类的形成-——远古时期的人类

1.南方古猿是人类的始祖。距今约三四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已经是

现代意义上的人类。目前世界上主要有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三

大人种。一些学者认为种族的形成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上古人类文明 2.大河流域的文明:①约公元前3100年,埃

及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金字塔,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②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成立,

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的一部著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法典的

实质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③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构成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3.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希腊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4.在希腊城邦中,最著名的是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经过

梭伦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5.布匿战争:罗马战胜迦太基的战争。公元前27年,罗马的屋大维

建立了罗马帝国。

(二)考点分析

本单元知识点是本册教材的基础知识点,是经常考到的。考查的内

容主要涉及三大人种、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罗马等知识点。题型

多是选择题,相关的题目有第1—6题。

(三)典型例题分析

2.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

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 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解析】从题干中的“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判断:这是西亚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西亚各国所使

用得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答案】d

错因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而出现错

误主要原因是对历史基础知识记忆不清出现模糊,知识前后贯穿时

不能准确地再认再现基本知识点。

归纳总结: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

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人类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4000年代末,两河

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被古代西亚各民族所运用。(四)迁移拓展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重要的有

①古代埃及文明②古代两河流域文明③古代中国文明④古代印度

文明下列有关它们的文明成就,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b.②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

c.③分封制度

和青铜文明 d.④种姓制度和《天方夜谭》【解析】搭配不正确的是

d项:种姓制度是印度地区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地区的。

【答案】d

考点二:亚欧封建社会和古代文明交往方式(一)考点回顾一、亚

洲封建国家

1.大化改新公元646年,日本统治者进行的改革“大化改新”的性质:它是日本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为主要内

容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内容: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

调制,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

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意义: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

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在麦加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

阿拉伯国家。二、欧洲封建社会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的素丹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古老

的拜占廷帝国灭亡。拜占廷帝国衰亡的原因:一方面拜占廷帝国经

济的衰落(查士丁尼的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其丧失了经

济基础;另一方面,拜占廷自身的固步自封也使其不得发展,逐渐

落后。他们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

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拜占廷帝国衰亡带来的启示: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

文明衰落。三、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暴力冲突 1.希波战争——马拉松赛跑 2.亚历山大东征影响:

①积极:使希腊文明得到广泛传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

消极:战争带来灾难,充满暴力。 3.罗马帝国的扩张

罗马帝国在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罗马帝国的扩张的影响:一方面充满暴力,另一方面传播文化。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和平交流 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

该知识点是本册的一个基础知识点,考试中经常考查到。考查的内

容主要涉及大化改

【篇三: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模块一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模块复习一

世界古代史

课型综合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探究复习

(一)人类的形成

【问题设计】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1.人类起源的三个发展阶段,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

2.集体生产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

3.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4.世界三大人种的差异是在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之下经遗传而形成的

(二)奴隶社会时代的世界文明

1.人类文明的摇篮

【问题设计】四大文明古国产生于哪些大河流域?各自最著名的制度或成就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要点提炼学习法: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结合中国史的内容,师生总结,将把本课内容概括为:四大流域、四大古国、四大成就、四大种姓四大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

四大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四大成就: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万里长城

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地利、吠舍、首陀罗

【效果测评1】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主要分为三大人种。形成人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b.不同的饮食习惯

c.不同的心理素质 d.不同的劳动方式

【解析】人种的划分是人类起源后在迁徙过程中随着环境变化而逐步形成的。

【答案】a

2.西方文明之源

【教师引导】如果说,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史上燃起的第一支火炬,那么,古罗马文明就是欧洲文明史的第二个辉煌时期。

【问题设计】如何评价古希腊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二,伯利克里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政治家,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专政。在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

(占雅典人口的1/6)才享有民主权利,广大的外邦人、妇女、奴隶

没有民主权利。

【效果测评2】情景模拟题:

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

情景一帕帕迪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前477年)三十岁,他

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

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帕帕迪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因为

情景二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像往

常一样热闹,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

大会,外邦人不许入内。”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地喊着。这是因

情景三帕帕迪的妻子非常想参加大会,她十三岁的儿子也想进入会场,但都被执勤人员挡在门外。这是因为

【参考答案】

情景一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只有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

才能参加,可以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

情景二外邦人不享受雅典的民主,无权参加公民大会。

情景三妇女、儿童、奴隶都没有民主权利,无权参加公民大会。(三)封建社会时代的世界文明

1.日本大化改新

【问题设计1】填表格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得出日本“大化改新”

与中国的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异同点。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实行租庸制以才选官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中国隋唐

大化改新时的日本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

国家,

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向他们收取赋税。

【教师点拨】通过表格,进一步认识到当时的中国是东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封建国家,对邻近国家发生过深远的影响。日本就是在高度发达的隋唐文明的影响下,吸收中国的一些先进成就,实施大化改新,推动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问题设计2】讨论:通过大化改新评价日本民族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长于模仿的国家。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

本不断进步、强盛。

我们要正视自身的落后,认真学习先进,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效果测评3】(2008年南京)模仿与创新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

特色,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事件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种姓制度

d.奴隶制民主政治

【解析】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

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隋唐学习,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很

快飞跃发展、走向强盛。

【答案】b

2.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

【问题设计】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它在阿

拉伯国家统一的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

国家。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伴

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是互相促进的。一方面,阿拉伯贵族

以伊斯兰教的名义号召信徒,宣称对外扩张就是进行讨伐异教徒的“圣战”,是为“真主”而战,伊斯兰教于是成了他们对外扩张的旗帜

和精神支柱。另一方面,阿拉伯人的扩张,又为伊斯兰教的向外传

播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3.中古欧洲封建社会

【问题设计1】西欧封建制度是如何确立的?基督教会的地位如何?【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2)丕平献土之后,教皇国形成。

(3)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问题设计2】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1)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

优点和长处。(2)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

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

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启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

明衰落。

【效果测评4】“广大市民募集金钱,赎买回来城市的自治权,还建

立了自治机构。但是,主教背信弃义,在挥霍完金钱后,又取消了

城市的自治权。于是市民通过十多年的坚持斗争,终于取得了自治权。”中的这座“城市”指的是()

a.英国伦敦 b.俄国莫斯科 c.意大利米兰 d.法国琅城

【解析】此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西欧的城市市民为争取

城市的自治权而通过武力方式取得成功的典型代表是法国琅城。

【答案】c

(四)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传播

【问题设计】

古代世界暴力冲突的著名战争有哪些?

和平交往的例子有哪些?对历史的发展各有什么影响?

你比较赞成哪种文明交往的方式?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甲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的传播。

乙组: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

丙组:战争与征服在充满暴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丁组: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

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

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教师总结:战争是残酷的,充满着血腥和暴力,虽然客观上促进了

文明的快速传播与发展,但是我们仍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和平

交往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渴望。

【效果测评5】今天的0、1、2、3等数字符号的发明者是()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两河流域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印

度人

【解析】今天的0、1、2、3等数字符号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实际

是阿拉伯人传播的古代印度人的发明成果。

【答案】d

a.开放与交流意识b.爱国意识

c.民主与法制意识d.历史是非观念

【答案】a

二、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专题复习,我们知道了人类真正的起源,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源在大河流域,欧洲的海洋文明建立于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随着世界文明不同方式的交往中融汇、交流,形成世界各地灿若群星的不同历史特点和文化特点。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世界古代史上是令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的,若使国家屹立于世界不败之林,必须有正确的开放意识、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

三、板书设计

九上模块复习一

世界古代史

(一)人类的形成

(二)奴隶社会时代的世界文明

1.人类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

2.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罗马文明

(三)封建社会时代的世界文明

1.日本大化改新

2.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

3.中古欧洲封建社会

(四)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传播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含反思)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 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 的方式,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的出现。 图一 图二 设问:图一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提示:图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图二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归纳总结:二战爆发与主要战场 (1)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在学习上述图文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况。 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结合二战爆发后主要战场的战况,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设问:此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中、美、苏、英等国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归纳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作用。 材料展示: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1)毛泽东这番话是对苏德战场哪次战役的评价?运用史实佐证毛泽东对该战役的评价。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2)教师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诺曼底登陆”图片信息,讲述诺曼底登陆的概况。 【图解战役】 目标导学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内容与影响。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 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的背景、表现;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实质;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作用;通过对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关内容,了解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知道经济危机的原因;根据经济危机的特点,展示适当资料、图片,了解危机的危害及影响,认识到罗斯福新政所处的严峻形势;探讨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目的、措施及其成效,客观地评价罗斯福新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资本家却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通过对罗斯福个人魅力的了解,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与此同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 九年级世界历史 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如何?(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国战败,由英法美日中等组成的协约国集团战胜) 2.俄国原先是协约国成员,为什么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课文) 3.教师指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大战,所以说十月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十月革命如何取得胜利?它怎样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请大家打开课本,根据屏幕上的导读提纲阅读全文,作好读书标记。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3.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4.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 6.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新时代的曙光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A、运用课件展示“纲要信号”和教科书第4页“动脑筋”资料:一 战灾难→ 二 月 革 命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执行反人民政策) < 继续进行世界大战遭惨败 > 十 月 革 命 屠杀和平示威的反战民众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布尔什维克党) < 革命群众拥护列宁 列宁确定武装起义方针 B、教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都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以及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 3、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 C、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随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6、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7、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什么不同?(果断退出世界大战,坚决维护民众的政治经济利益) 8、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为什么说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练习巩固 1、完成第5页“练一练·选择题”: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公历(D ) A.2月 B. 3月 C. 10月 D. 11月 2、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情感与价值观】认识文化的变革的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教法 通过体会课文在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了解《神曲》的基本内容及历史作用.通过查阅有关达?芬奇的主要生平,历史活动,历史影响等资料,了解他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 从对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艺术成就和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的了解来体会文艺复兴的实质,这是本课的难点。重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化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股资产阶级新潮流在意大利兴起.这种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 2、讲授新课 一、文艺复兴运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提问:文艺复兴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谁能讲述一下它的内容,实质及其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文艺复兴的背景:(1)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在欧洲的封建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因此许多追求思想解放和个人精神的自由的人,向人性的扼杀者宣战.(2)14世纪起,欧洲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变革以及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3)许多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着迷的文人学士的努力,使多数古希腊罗马经典著作的文化光辉重新为人们理解和认识,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4)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还与欧洲科学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息息相关.(5)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传播和蓬勃发展与印刷术的推广和书籍的普及相关.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的内容: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出以人为中心,反对教会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种思潮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文艺复兴的作用:文艺复兴作为欧洲文明史上政治,经济,自然科学,思想领域,文学艺术等几乎所有领域都引起变革的运动,其影响是巨大的,它是人们主体意识觉醒和高扬的时代,是人性从中世纪神学摧残下复苏和回归的新时代. 二、《神曲》中的人性 向学生介绍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但丁及他的作品. 《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他对人性的种种类型和表现做了生动而深刻的描写,因此,它成为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也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标志. 三、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本目主要介绍了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及其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对人和人性的研究和理解得到最充分体现的一幅绘画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在达?芬奇绘画作品中最为人所称道,它充分的表达了达?芬奇的高尚人格和人文主义思想. 四、文学巨匠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剧作为众多的观众和读者喜爱,在许多国家上演,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他的戏剧取材于各国的历史传说和文字资料,很多故事并不发生在英国,但实际上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广阔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文主义者政治理想和道德原则.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极高,被认为是古往今来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课堂小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优秀教案(含反思)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1: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在苏联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举起改革大旗的苏联领导人。 导语2: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改革“新思维”,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2010年12月31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说,对苏联解体非常遗憾,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许,认为“改革的起点上,站立着邓小平”! 导语3: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普京得票率达到76.1%,第四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早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为什么苏联自身的改革反而使苏联走向解体?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加赞赏?为什么普京说“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社会主义阵营的构建,说说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概况。 归纳总结:(1)经互会的建立;(2)全方位内部改造;(3)中苏互助。 目标导学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正确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作用。 归纳总结:赫鲁晓夫改革及评价

(1)政治: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2)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3)评价:取得过一些成效,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2.阅读教材,对比赫鲁晓夫改革举措,说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军事上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措施有何影响? 材料展示:1981年,苏共二十六大召开,会上勃列日涅夫提到,美国军费一年达到1500亿美元,并说这是庞大的天文数字。然而,从1973年起苏联的军费就超过了美国。1971年,苏联军费支出为740亿美元,1973年增至860亿美元,1975年又增至1023亿美元。到了8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军费开支都超过了2000亿美元,但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的50%—60%,而这种畸形的军事投入在苏联却是一种常态。 归纳总结:(1)经济上:“新政策”;(2)军事上: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3)评价: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图解改革】苏联模式的形成与改革图解 目标导学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阅读教材和材料,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材料展示:1985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总书记。这位苏联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领导人一上台便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并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这个政策导致了1989年“东欧剧变”的发生。图为1986年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27大开幕式上。 设问: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戈尔巴乔夫在思想、政治、经济上的改革特点(或措施)。 提示:思想上多元化,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政治上多党制、议会制代替共产党和苏维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含两套完整教案可供选择)WORD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 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有关人类起源,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想象图》 2.教师提问:(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1)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2)制作工具和使用火;(3)会不会制作工具。 3.教师小结: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复原头像》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归纳北京人的生活地点和时间。 提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经测定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图片展示: 4.观察比较:观察北京人复原头像和现代人头像,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方法点拨:从北京人的头骨、前额、眉骨、颧骨、鼻骨、嘴部等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补充: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6.图片展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片,了解归纳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情况。 8.教师提问:为什么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提示:这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决定的。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1)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2)他们的样貌有什么特征? 提示:(1)距今约3万年。(2)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3.分析比较: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进步在哪里? 提示:北京人的模样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则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用兽皮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有了美的意识。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已会人工取火。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的悠久,了解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人类的形成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掌握人类起源三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思考探究观察分析人类怎样形成?“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什么?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原始社会怎样解体?议论解疑综合归纳人类是神(或上帝)造的吗?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国家与氏族组织有哪些不同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才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产生,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人文素养集体生产和劳动实践,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热爱劳动、肯动脑筋,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不断发展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课件下载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1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读了《赫胥黎在演讲》,你是否愿意加入到“庄严的科学讨论中”?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牛津大主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他完全依据神话传说,含有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赫胥黎认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人是由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他所依据的是科学分析。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科学分析的进程。(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

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人类的出现、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教师强调:“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根据第3页“动脑筋”:直立行走是不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为什么?(应该是的。因为:①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等,使得人类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②直立行走开阔了眼界,促进了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根据第3页表格《完全形成的人》进行课堂“接龙练习”:《完全形成的人》进化阶段主要代表猿人早期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智人 早期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根据现代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些主要人种?(黄种、白种和黑种)、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教师指导学生观看第6页自由阅读卡《美洲的早期人类》,首先指出其中的“蒙古利亚种”即黄种。然后说明:印第安人的体貌含有黄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人民委员会的建立;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苏维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②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3.能力培养: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准备,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一次大战的后果是什么? (讲授新课)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了解这一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板书课题) 一、新时代的曙光(板书)

1.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一次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取得的结果是什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没实现的原因刚才同学已经回答了,这就是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 1917年4月16日,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了首都彼得格勒。成千上万的工人、士兵和革命群众争先恐后地奔赴车站,欢迎自己爱戴的领袖。请大家看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从这张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我们把同学们说的概括为三点。第一,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第二,人民群众手中掌握着武装;第三,列宁号召人民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布尔什维克党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在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中,列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学生回答略)列宁所起的作用还表现在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板书) 现在来想一个问题,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从11月6日晚发动到11月7日晚取胜,仅用了一天的时间,这短时间取胜的原因在哪里呢?(学生回答从略)我们把大家所说的原因概括一下:第一,由于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特别是列宁的亲自领导;第二,由于人民群众掌握着武装;第三,由于革命战士的英勇奋战。 在首都武装起义的影响下,莫斯科等城市相继爆发了武装起义。革命烈火迅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案,人类,的,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1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读了《赫胥黎在演讲》,你是否愿意加入到“庄严的科学讨论中”?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牛津大主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他完全依据神话传说,含有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赫胥黎认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人是由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他所依据的是科学分析。现在就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科学分析的进程。 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 讲授新课: 一、人类的出现 教师: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 学生: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教师强调:“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南方古猿生活想像图南方古猿化石 教师根据第3页“动脑筋”向学生提问:直立行走是不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应该是的。因为:①直立行走使双手解放出来,用于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等,使得人类与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②直立行走开阔了眼界,促进了脑的发育,最终使得人类完全从动物中脱离出来。 教师展示图表(完全形成的人)、图片。 完全形成的人 进化阶段 主要代表 猿人 早期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 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智人 早期 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 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北京人复原图山顶洞人复原图

2020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精品教案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了解苏联的几次改革造成的影响;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了解苏联解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改革失败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遭遇的挫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苏联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教学难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1: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在苏联历史上,他是第一位举起改革大旗的苏联领导人。 导语2:戈尔巴乔夫推行所谓改革“新思维”,最终使苏联走向解体。2010年12月31日戈尔巴乔夫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说,对苏联解体非常遗憾,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许,认为“改革的起点上,站立着邓小平”! 导语3: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中,普京得票率达到76.1%,第四次当选为俄罗斯总统。早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为什么苏联自身的改革反而使苏联走向解体?为什么戈尔巴乔夫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加赞许?为什么普京说“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社会主义阵营的构建,说说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概况。 归纳总结:(1)经互会的建立。(2)全方位内部改造。(3)中苏互助。 目标导学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正确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的作用。 归纳总结:(1)赫鲁晓夫改革措施 ①政治: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②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3)赫鲁晓夫改革评价:取得过一些成效,但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2.阅读教材,对比赫鲁晓夫改革举措,说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军事上进行了哪些改革。这些改革有何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历史学科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历史成绩的优劣越来越大地影响到中考总成绩的提高,影响到升学。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过去长期以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又可以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能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考试理想学校,我在复习中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方向,以教材为根本,突出复习过程和检查评价的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指导和要求。不断变革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我校今年中考既定的总体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复习备考安排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1、复习时间:20**年2月—4月上旬 2、复习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部分,分单元,分章节,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点要求复习,强化知识点,考点,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 3、复习方法:抓住主干知识。因为这一阶段是第一轮复习,重视课本,让学生认真听好课,抓住知识,抓线索,抓问题,抓重点。把分散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阶段特征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

变成主干知识网络。采取“滚动式”复习,依据课本、单元知识考试连前不连后,夯实基础,过好考点关。 第二轮:专题复习 1、复习时间:2021年4月中旬—5月中旬。 2、复习内容:专题一、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专题 二、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专题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和改革。专题四、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专题五、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专题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史。专题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专题八、时事热点。在记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等形成概括性、本质性、特征性认识的能力。经过整理知识,系统化知识,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灵活应用课本知识作答。突破重点、难点,运用知识,检查堵漏知识盲点。 3、复习方法:采取分专题、分知识点复习法,以知识网络为线,专题分块复习和考试 第三轮:综合复习 1、复习时间:2021年5月下旬—中考前。 2、复习内容:注重政史综合综合、适应开卷考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3、复习方法:这一轮复习体现基础训练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全面系统而又重点突出,通过综合检测、模拟训练,查漏补缺,加强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指导。用中考常见题型把初中阶段重点知识展现出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案 【篇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全套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课件下载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1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读了《赫胥黎在演讲》,你是否愿意加入到“庄严的科学讨论中”?承上启下,教师讲授:牛津大主教认为人是上帝造出来的,他完全依据神话传说,含 有许多夸张、虚构的成分;赫胥黎认为人和猿有同一祖先,人是由 类似猴子那样的动物进化而来的,他所依据的是科学分析。现在就 让我们一块了解这个科学分析的进程。(安排学生阅读全文,作读 书标记;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人类的出现 . 根据第3页表格《完全形成的人》进行课堂“接龙练习”: 《完全形成的人》 . . . 怎样批驳种族优劣论?(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 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人种属于 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 . 教师介绍第4页插图《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指出: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必须结成群体才能生存。后来,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群体从“居无定所”发展到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氏族”,人 类历史就此进入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 .

. . 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什么必须结成小集体过群居生活?(生产力 低下,物质匮乏)教师讲解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 a.生产力发展:会制造工具,能人工取火等。(以山顶洞人为例, 说明人脑对于自然的认识产生了飞跃) b.婚姻关系变化:群婚→血族群婚。(以古代希腊崇拜大地女神该亚的传说为例,说明当时人 类社会的婚姻关系是不论行辈的,尚处于群婚阶段。后来随着人们 认识到近亲繁衍的害处,对于婚姻关系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逐步 从群婚发展到血族群婚[在同一族群内,辈分不同,限制通婚;同辈 之间通婚则不受限制]。这种婚姻制度使得比较固定的血缘集团形成,氏族产生。) . 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它是原始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 的基本单位,使得人类具备了远比动物高级的理智性和社会性,既 避免了近亲通婚对人类素质的危害作用,也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不同点? . 教师介绍厄瑞斯忒的传说,反映当时男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强调指出:上表说明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就会根据人们在 生产、生活上的不同贡献,自发调节人们的社会地位。所以,生产 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 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a.时间:父系氏族晚期 b.过程: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剩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奴隶 和统治阶级产生→国家机构形成) . . 比较国家与氏族的组成,你觉得它们之间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氏族是按血缘关系顺其军队、监狱等机构的设置,证明奴隶社会 的统治阶级是十分残暴的。为什么还说奴隶社会自然组成的,国家 是按地域关系通过政府、军队、监狱等机构来组成的。)取代原始 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原始社会时,虽然在血缘集团内部财产共有、 集体生活、平等相处,但是那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生活也 极端艰苦;而且在不同的血缘集团之间,互相杀戮非常残酷和野蛮。奴隶社会的阶级分化则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人们生 活的物质来源大大地丰富了,精神上也逐步摆脱了蒙昧野蛮状态, 跨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比原始社会进步得多。)

初三下册历史教案

初三(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人民委员会的建立;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苏维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②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3.能力培养: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准备,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一次大战的后果是什么? (讲授新课)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了解这一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板书课题) 一、新时代的曙光(板书) 1.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一次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取得的结果是什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没实现的原因刚才同学已经回答了,这就是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 1917年4月16日,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了首都彼得格勒。成千上万的工人、士兵和革命群众争先恐后地奔赴车站,欢迎自己爱戴的领袖。请大家看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从这张图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精品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精品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认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历史原因。 2.对比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异同,理解二者结果不同的根源。 3.了解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在反抗殖民统治斗争中的主要事迹及杰出作用,体会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讲述法、问题创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 导入新课: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 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3.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4.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5.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6.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和影响。 背景: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对外扩张最早,所以在当时的美洲新大陆地区,这两个国家的殖民地最多,以至于后来有了?拉丁美洲?这个地理名称。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反抗外来殖民的斗争。影响:①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美国家的格局;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 探究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影响。 结果:印度民族大起义在英国的残酷镇压下失败。影响: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相似之处? 从起因上看,都是由于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引起的;从影响来看,都打击了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沉重打击了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在反抗斗争中,都出现了英雄人物:拉丁美洲有玻利瓦尔、圣马丁;印度有章西女王。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总结(3篇)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初三的学生就要参加中考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试.这学期,学校安排我继续担任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这学期的历史教学仍然是十分的繁重,因为历史是一门在中考中所占分数相对低的科目,所以学生们不是很重视学习历史,但是我会认真钻研历史课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谦虚谨慎、努力工作,为了把本学期毕业班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形成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世界近代史部分的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单元,世界现代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单元。使用的是《世界历史》(人教版),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着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采取方法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从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二班的学生,优生多,中等少、差生多,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解决不了。一班的学生,优生、中等生、差生比例差不多。综合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就是个别学生手懒,不愿写,针对上面情况,本学期采取提优补差措施,提高优秀率是当前最主要的,使学生的成 绩快速提高。 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有中考的任务,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使所有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首先是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实践。寻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4、教学语言规范,精神振奋,按时上下课,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一些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