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八年历史上册(部编2017)第六单元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历史上册(部编2017)第六单元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历史上册(部编2017)第六单元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历史上册(部编2017)第六单元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历史上册(部编2017)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学案(无答案)【学习目标】

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的召开、战略反攻、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新课学习导航】

一、全民坚持抗战

1.日本侵华策略的转变:

(1)策略转变的原因:。

(2)策略转变的表现:

对国民党政府;

对抗日根据地;

对占领区加强。

2、日本侵华策略转变造成的后果:

(1)1940年3月:。

(2)1941年1月:。

3、中国共产党面对日本侵华策略的转变而采取的措施:

4、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二、中共七大

1.召开时间、地点:

2、会议内容:

(1)(2)。

(3)(4)。

3、意义: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战略反攻

(1)战略反攻的国际背景:。

(2)日本逐渐走向失败的过程?

敌后战场:。

美国:。

苏联:。

毛泽东:。

2.日本投降:

(1)年月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年月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3)10月25日,被日本统治长达50年之久的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胜利原因:

2. 伟大意义:。

【课堂总结】

1、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

2、全民族抗战:枣宜会战中,上将壮烈殉国;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将军血洒疆场。

3、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召开;

4、加速日本投降:军民局部反攻;向日本投原子弹;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毛泽东发表《》声明,全国大反攻。

5、日本投降:年月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年月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课后作业】

根据提示写出适当的内容

1、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2、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3、在反“扫荡”中,血洒疆场的八路军副参谋长

4、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5、国民党顽固派在1941年1月制造的震惊中外的反共摩擦

6、为打破日伪军的封锁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的运动

7、确立并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

8、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的大会

9、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10、对日本宣战,次日出兵中国东北,打败日军解放东北:

11、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的标志:

12、摆脱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料试卷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 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共七大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 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如右上图)。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 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 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国共 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 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 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 军的封锁。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 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 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4.教师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 汪洋大海之中。 目标导学二:中共七大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共七大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 了光明。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 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 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如右上图)。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 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 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抗战。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练习题-精选文档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改变侵华策略,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主要原因是( C ) A.国民党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 B.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C.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 D.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的困难 2.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中国抗战历史后整理了如下图片,你认为他们小组汇报的主题是(A) A.同舟共济全民抗战 C.得道多助国际支援B.浴血疆场民族壮歌 D.港澳侨胞力援救国 3.在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出现的叛徒是(C) A.张自忠B.杨靖宇C.汪精卫D.宋子文 4.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出战前致信将士们:只要敌人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将军是在哪场战役中为国为民族而牺牲的( B ) A.台儿庄战役B.枣宜会战 C.武汉保卫战D.反扫荡战斗中 5.抗战时期,一父亲送参军的儿子一面“死”字旗。旗上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乃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对父子(D)

①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 ③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A.①③ B.②④②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④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 D.①②③④ C.①②④ 6.1941年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同志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一题词是抨击国民党制造的哪一惨案( C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皖南事变D.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 7.中国共产党某次重要会议闭幕词:“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第二,通过了新的党章。第三,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据此可知这一大会是( C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8.有人认为: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下列对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评价正确的是(D) A.开天辟地 C.生死攸关B.星火燎原 D.灯塔指引 9.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质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9月2日上 午9时, 标志着二 战结束的 日本投降 的签字仪 式,在停 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如右 上图)。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 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 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 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 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 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

时间 1945年4月 地点 延安 内容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 央领导机关;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的方向。 目标导学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日本逐渐走向失败的过程? 学生归纳:①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陷入困境。→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③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掷一颗原子弹。→④1945年8月,苏联向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 目标导学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想一 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②中国共 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 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小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课堂总结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21-22课知识点汇总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侵占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3、交战双方:林彪指挥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和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4、结果:歼灭日军1000多人 5、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一)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时间:1938年 2、目的: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3、主要内容:①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 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③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4、影响: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决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1)概况: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2)战略总后方(指挥中枢):延安 2、发展措施:(1)军事: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 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 (2)政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3)经济:实行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3、作用: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敌后战场的地位: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 2、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3、时间:1940年下半年 4、指挥者:彭德怀 5、规模:八路军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识点1 全民族坚持抗战 1.背景 (1)日本对华策略改变: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 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国内各方的态度: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表现 (1)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2)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3)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4)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5)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6)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7)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3.影响: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知识点2 中共七大 1.时间:1945年4月。 2.地点:延安。 3.内容 (1)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22课教案新人教版

第21、22课 集备内容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 2、能力目标:根据课文和插图中有关的资料,讲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迹, 指导学生“照方抓药”,主动学习有关其他三人的史实 3、德育目标: 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 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 们学习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概括主题思想兼而习之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史实和文学艺术巨匠的成就 2、能力目标:讨论探索清末新式学堂教学内容与今天学校教学内容异同之 处 3、德育目标: 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独裁专制; 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是近代文艺的主旋律,仍需继 承发扬 二、教学重点:以新课标制定是新式教育的开端和近代文艺巨匠 三、教学难点:以新课标制定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易于混淆的知识点 四、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搜集资料的方法。而学生间的 交流合作也达成了某种默契。另外,由于各班都配备了电脑,学生 查阅资料较便利。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尽量查找资料自学。 五、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1、新式学堂在中国出现的情况怎样? 2、怎样评价《奏定学堂章程》?学艺术巨匠。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1、你知道五四运动到1949年间中国文学艺术的神圣使命吗? 2、请你根据下表,找出字母所示的内容。(先找到标明之,后组织“接龙 回答”)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张自忠和左权的典型事迹,以及全国各界团结抗战的情况,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明确论从史出的基本观点;根据中共七大的背景和内容,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将本课所学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抗日战争和之前学习的列强侵华战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结合现实,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重点 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抗战。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 (展示相关图片、播放视频) 上述活动就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教师:(讲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深感兵力不足,对国民政府实行政治诱降,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党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12-22课知识要点概要

初二上历史复习提纲(12-22课 2013.12 第 12课 1. 1927年 8月 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占领了南昌城。起义军南下广东, 准备在广东建立根据地, 途中队伍遭到失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转战湘南。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 1927年 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失败, 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大城市长沙的计划, 向农村进军, 于是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1928年 4月,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 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三支革命武装会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的余部; 湘南农民起义武装 ,这就是井冈山会师。会师后军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一万人,朱德任军长, 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4.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第 13课 1. 1933年 10月,蒋介石调集 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博古、李德等人指挥错误, 红军奋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 。 1934年 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 8万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 长征初期,红军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损失过半,毛泽东提出不去湘西,改向贵州前进。于是,红军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3. 1935年 1月,遵义会议召开,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 4.1935年 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5.1936年 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二、红四、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

八年级上册历史13-22课

八年级历史上册13-22课练习题 1、红军长征(1934.10-1936.10)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1933年10月,蒋介石对()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冲破(四道封锁线)→过(湘江)(剩三万多人)→贵州(乌江)、解放(遵义)→(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会宁)(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各是什么? 答:时间:1935年1月 内容:(1)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2)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红军长征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答:

5、()年9月18日,日军关东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事变爆发了。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举行(“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日军占领沈阳城,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但是,(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6、什么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西安事变发生后,党中央派()等到西安进行调停。 8、()是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9、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企图南下占领华北。1936年,日军分三路包围北平。()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蓄意挑动战争的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1937-1945)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知识能力提升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能力提升训练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1.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主要因为()A.日本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 B.英美等国政府支援中国抗战 C.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 D.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 2.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A.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B.主张和平解决 C.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 D.支持事件制造者 3.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认定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C.要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 D.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这是一次明确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这次大会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台湾回归祖国的史实,这两次回归分别结束了哪国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殖民者的投降书庆祝台湾光复 A.西班牙、日本B.荷兰、法国 C.荷兰、日本D.葡萄牙、日本 6.“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进行了正面战场抵抗 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7.七七事变后,面对日军大举入侵,中国军民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捍卫民族尊严的铜墙铁壁,用誓死不屈的意志竖起了国家独立的风帆。重温抗战史再次感受悲壮而振奋的过去,并完成相关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