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精品】高中数学必修一_函数应用(Ⅱ) 讲义_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_基础

【精品】高中数学必修一_函数应用(Ⅱ) 讲义_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_基础

【精品】高中数学必修一_函数应用(Ⅱ)  讲义_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_基础
【精品】高中数学必修一_函数应用(Ⅱ)  讲义_知识讲解+巩固练习(含答案)_基础

函数应用(Ⅱ)

【学习目标】

1.能够找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初步掌握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通过具体实例,感受运用函数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3.通过函数应用的学习,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树立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观,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392115 知识要点】

要点一:解答应用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1.解应用题的基本思想

2.解答函数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求解函数应用题时一般按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审题

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初步选择模型.

第二步:建模

在细心阅读与深入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进数学符号,将问题的非数学语言合理转化为数学语言,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数量关系,建立函数模型.这时,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应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

第三步:求模

运用数学方法及函数知识进行推理、运算,求解数学模型,得出结果.

第四步:还原

把数学结果转译成实际问题作出解答,对于解出的结果要代入原问题中进行检验、评判,使其符合实际背景.

上述四步可概括为以下流程:

实际问题(文字语言)?数学问题(数量关系与函数模型)?建模(数学语言)?求模(求解数学问题)?反馈(还原成实际问题的解答).

要点二:解答函数应用题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认真阅读理解材料.应用题所用的数学语言多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并用,往往篇幅较长,立意有创新脱俗之感.阅读理解材料要达到的目标是读懂题目所叙述的实际问题的意义,领悟其中的数学本质,接受题目所约定的临时性定义,理解题目中的量与量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确立解体思路和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对于有些数量关系较复杂、较模糊的问题,可以借助画图和列表来理清它.

其次,建立函数关系.根据前面审题及分析,把实际问题“用字母符号、关系符号”表达出来,建立函数关系.

其中,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是建立函数模型的关键.在阅读这一过程中应像解答语文和外语中的阅读问题一样,有“泛读”与“精读”之分.这是因为一般的应用问题,一方面为了描述的问题与客观实际尽可能地相吻合,就必须用一定的篇幅描述其中的情境;另一方面有时为了思想教育方面的需要,也要用一些非数量关系的语言来叙述,而我们解决问题所关心的东西是数量关系,因此对那些叙述的部分只需要“泛读”即可.反过来,对那些刻画数量关系、位置关系、对应关系等与数学有关的问题的部分,则应“精读”,一遍不行再来一遍,直到透彻地理解为止,此时切忌草率.

【典型例题】

类型一、已建立函数模型的应用题

例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继而引发海啸.日本地震监测机构最初公布的报告称,这次地震的震级为里氏8.4级,但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定的震级为里氏8.9级,已知里氏震级R 与地震释放的能量E 的关系为2

(lg 11.4)3

R E =

-,那么里氏8.9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是里氏8.4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多少倍?(已知0.7510 5.62≈)

【答案】5.62 【解析】依题意3

11.4210

R E

+=,于是

里氏8.9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为3

8.911.4

24.752

1010E ?+==

里氏8.4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为243

8.411.4210

10E

?+==.

故所求结果为24.75

0.75241010 5.6210

=≈.

【总结升华】当函数模型已给定后,只需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套用了现成的公式即可把问题解决.

举一反三:

【变式一】 某商场销售某种商品的经验表明,该商品每日的销售量y (单位:千克)与销售价格x (单位:元/千克)满足关系式210(6)3

a

y x x =

+--,其中3<x <6,a 为常数,已知销售价格为5元/千克时,每日可售出该商品11千克. (Ⅰ)求a 的值。 【答案】2 【解析】因为210(6)3a y x x =

+--,又因为5=x 时,11=y ,所以11102

=+a

,2=a 【总结升华】对于已经给出的函数模型问题,只需通过题目给出的数据信息,进行推理与计算,也就是准确地理解题意,再利用函数相关知识和数学方法把问题解决.

类型二、自建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

例2. 某公司每年需购买某种元件8000个用于组装生产,每年分n 次等量进货,每进一次货(不分进货量大小)费用500元,为了持续生产,需有每次进货的一半库存备用,每件每年库存费2元,问分几次进货可使得每年购买和贮存总费用最低?

【思路点拨】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值。 【答案】4

【解析】设每年购买和贮存元件总费用为y 元,其中购买成本费为固定投入,设为c 元,

则 80001

50022y n c n =+?

?+ 800016

500500()n c n c n n

=++=++

2

4000c

=++,

=

,即n=4时,y 取得最小值且y min =4000+c . 所以分4次进货可使得每年购买和贮存元件总费用最低.

【总结升华】题中用了配方法求最值,技巧性高,另外本题还可利用函数16

y x x

=+在(0,+∞)上的单调性求最值.

举一反三:

【变式1】某厂生产某种零件,每个零件的成本为40元,出厂单价定为60元,该厂为鼓励销售商订购,决定当一次订购量超过100个时,每多订购一个,订购的全部零件的出厂单价就降低0.02元,但实际出厂单价不能低于51元.

(1)当一次订购量为多少个时,零件的实际出厂单价恰降为51元?

(2)设一次订购量为x 个时,零件的实际出厂单价为P 元,写出函数P=f (x)的表达式; (3)当销售商一次订购500个零件时,该厂获得的利润是多少元?如果订购1000个时,利润又是多少元?(工厂售出一个零件的利润=实际出厂单价-成本) 【答案】(1)550

(2)60 (0100,)

()62 (100550,)5051 (550,)x x x P f x x x x x <≤∈???

==-<<∈??≥∈??N N N

(3)6000 11000

【解析】(1)设零件的实际出厂单价恰好降为51元时,一次订购量为x 0个,则

06051

1005500.02

x -=+

=. 因此,当一次订购量为550个时,零件的实际出厂单价恰好降为51元. (2)当0<x ≤100时,P=60.

当100<x <550时,600.02(100)6250

x P x =--=-. 当x ≥550时,P=51.

∴60 (0100,)()62 (100550,)5051 (550,)

x x x P f x x x x x <≤∈???

==-<<∈??≥∈??N N N

(3)设销售商的一次订购量为x 个时,工厂获得的利润为L 元,则

220 (0100,)(40)22 (100550,)5011 (550,)x x x x L P x x x x x x <≤∈??

?

=-=-<<∈??≥∈??N N N

当x=500时,L=6000;当x=1000时,L=11000.

因此,当销售商一次订购500个零件时,该厂获得的利润是6000元;如果订购1000个时,利润是11000元.

【高清课堂: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392115 例2】

例3.某环线地铁按内、外环线同时运行,内、外环线的长均为30千米(忽略内、外环线长度差异).

(1)当9列列车同时在内环线上运行时,要使内环线乘客最长候车时间为10分钟,求内环线列车的最小平均速度;

(2)新调整的方案要求内环线列车平均速度为25千米/小时,外环线列车平均速度为30千米/小时.现内、外环线共有18列列车全部投入运行,要使内、外环线乘客的最长候车时间之差不超过1分钟,问:内、外环线应各投入几列列车运行?

【思路点拨】(1)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求解(2)列出不等式求解,因为计算过程中,数字比较大,可以使用计算器。

【答案】(1)20(2)10 8

【解析】

(1)设内环线列车平均速度最小为/

vkm h

由题得:30

6010 9v

?≤

解得20/

v km h

≥。

答:内环线列车的最小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2)设内、外环线分别投入列车数量为x、18x

-列

由题得:

3030

|6060|1 2530(18)

x x

?-?≤

-

7260

||1

18

x x

-≤

-

7260

11

18

x x

-≤-≤

-

解得:150114

22

x

--

≤≤,由计算器得:10

x=。

答:内、外环线应各投入10列、8列列车运行,才能使内、外环线乘客的最长候车时间之差不超过1分钟

类型三、拟和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

例4. 某汽车公司曾在2009年初公告:2009年销量目标定为39.3万辆;且该公司重事长极力表示有信心完成这个销量目标.

2006年,某汽车年销量8万辆; 2007年,某汽车年销量18万辆; 2008年,某汽车年销量30万辆.

如果我们分别将2006,2007,2008,2009年定义为第一,二,三,四年,现在有两个函数模型:二次函数型f (x)=ax2+bx+c (a ≠0),指数函数型g (x)=a ·b x +c (a ≠0,b ≠1,b >0),哪个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该公司年销量y 与第x 年的关系?

【解析】 建立年销量y (万辆)与第x 年的函数,可知函数图象必过点(1,8),(2,18),(3,30).

(1)构造二次函数型f (x)=ax 2+bx+c (a ≠0),

将点的坐标代入,可得842189330a b c a b c a b c ++=??++=??++=?,解得1

70a b c =??

=??=?

则f (x)=x 2+7x ,故f (4)=44,与计划误差为4.7. (2)构造指函数型g (x)=a ·b x +c ,将点的坐标代入,

可得2381830ab c ab c ab c +=??+=??+=?,解得12536542

a b c ?=??

?

=??

=-???,则1256()()4235x g x =?-,

故4

1256(4)()4244.435

g =

?-=,与计划误差为5.1. 由上可得f (x)=x 2+7x 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该公司年销量y (万辆)与第x 年的关系. 【总结升华】某个函数模型能否更好地反映变量间的关系,必须与实际数据的误差相对较小.

举一反三:

【变式1】某地区不同身高的未成年男性的体重平均值如下表:

若体重超过相同身高男性平均值的1.2倍为偏胖,低于0.8倍为偏瘦,那么这个地区一名身高175cm ,体重为78kg 的在校男生的体重是否正常?

【解析】 本例没有给出函数模型,所以我们要先

画出草图,再根据图象与我们学习过的函数图象进行比较,猜测出函数模型.

以身高为横坐标,体重为纵坐标,画出由离散点构成的草图,如图所示.

根据点的分布情况,结合以前学过的指数函数图象特征,可猜测以x y ka =(a >0,a ≠1 )为男性的体重与身高关系的函数模型.

把点(70,7.90)、(160,47.25)代入函数以x y ka =中,得

701607.90,47.25.

ka ka ?=?

?=??使用计算器可求得2,1.02.k a ≈??

≈? 所以,函数模型为2 1.02x y =?.

用计算器验证其它点与模拟函数的关系,发现拟和程度相符.

再将x=175代入函数式2 1.02x y =?,即1752 1.02y =?,用计算器求得y ≈63.98. 因为

78

63.98

≈1.22>1.2,所以,这个男生偏胖. 【总结升华】由于本题没有给出函数模型,因此需要根据题目中的有关数据描绘出基本草图,然后根据直观性,去和已学过的有关函数图象对照、比较,由此猜测函数模型.在解此类问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实际的情境中去理解、分析所给的一系列数据,舍弃与解题无关的因素,抽象转化为数学模型.

【巩固练习】

1.某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一组同学获得了下面的一组实验数据:

现准备用下列四个函数中的一个近似地表示这些数据的规律,其中最接近的一个是( )

A.22y x =-

B.1()2x y =

C.2log y x =

D.21

(1)2

y x =-

2.一辆汽车在某段路程中的行驶路程s 关于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那么图象所应对的函数模型是( )

A .分段函数

B .二次函数

C .指数函数

D .对数函数

3.据调查,某地铁的自行车存车处在某星期日的存车量为4000辆次,其中变速车存车费是每辆一次0.3元,普通车存车费是每辆一次0.2元,若普通车存车数为x 辆次,存车费总收入为y 元,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

A .y=0.1x+800(0≤x ≤4000)

B .y=0.1x+1200(0≤x ≤4000)

C .y=-0.1x+800(0≤x ≤4000)

D .y=-0.1x+1200(0≤x ≤4000)

4.据报道,青海湖的湖水在最近50年内减少了10%,如果按此规律,设2000年的湖水量为m ,从2000年起,过x 年后湖水量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50

0.9x

y = B .50

(10.1)x y m =- C .50

0.9x y m =? D .50(10.1)x y m =- 5.以每秒a 米的速度从地面垂直向上发射子弹,t 秒后的高度x 米可由x=at -4.9t 2确定,已知5秒后子弹高245米,问子弹保持245米以上(含245米)高度共有( )

A .4秒

B .5秒

C .6秒

D .7秒

6.一高为H 、满缸水量为V 的鱼缸截面如右图所示,其底部破了一个小洞,缸中水从洞中流出.若鱼缸水深为h 时的水的体积为v ,则函数v=f (h)的大致图象可能是下图中四个选项中的( )

7.下表列出了一项试验的统计数据,表示将皮球从高h 米处落下,弹跳高度d 与下落高度h

的关系:

写出一个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式子为________.

8.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为2000万元,并且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成本增加10万元,又知总收入k (万元)是单位产品数Q 的函数,2

1()4020

k Q Q Q =-,则总利润L (Q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9.某种细菌经30分钟繁殖为原来的2倍,且知该细菌的繁殖规律为y=e kt ,其中k 为常数,t 表示时间(单位:小时),y 表示细菌个数,则k=________,经过5小时,1个细菌能繁殖为________个.

10.已知某地今年年初拥有居民住房的总面积为a (单位:m 2),其中有部分旧住房需要拆除.当地有关部门决定每年以当年年初住房面积的10%建设新住房,同事也拆除面积为b (单位:m 2)的旧住房.

(Ⅰ)分别写出第一年末和第二年末的实际住房面积的表达式:

(Ⅱ)如果第五年末该地的住房面积正好比今年年初的住房面积增加了30%,则每年拆除的旧住房面积b 是多少?(计算时取1.15=1.6)

11.电声器材厂在生产扬声器的过程中,有一道重要的工序:使用AB 胶粘合扬声器中的磁钢与夹板.长期以来,由于对AB 胶的用量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经常出现用胶过多,胶水外溢或用胶过少,产生脱胶,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经过实验,已有一些恰当用胶量的具体数据如下表:

现在请提出一个既科学又简便的方法来确定磁钢面积与用胶量的关系.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把x 的值分别代入四个函数式,结果最接近的就是。 2.【答案】A

【解析】 由图象知,在不同时段内,路程折线图不同,故对应的函数模型为分段函数. 3.【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总收入分为两部分:普通车存车费用为0.2x 元和变速车存车费用为(4000-x)×0.3元,所以y=0.2x+1200―0.3x=―0.1x+1200.只有D 符合. 4.【答案】C

【解析】 设湖水量每年为上一年的q%,则50

(%)0.9q =,所以150

%0.9q =,即x 年后湖水量为50

0.9x m ?. 5.【答案】B

【解析】已知x=at ―4.9t2,由条件t=5秒时,x=245米,得a=73.5,所以x=73.5t ―4.9t2≥245,解得5-t ≥10.因此,子弹保持在245米以上的高度有5秒. 6.【答案】B

【解析】由鱼缸的形状可知,水的体积随h 的减小,一开始减少得慢,后来又减少得快,然后再减少得慢. 7.【答案】2

h

d =

【解析】观察表中数据即可. 8.【答案】2500万元

【解析】 总利润L=总收入k -总支出(生产成本+固定成本).所以

21()4010200020L Q Q Q Q =-

--21

(300)250020

Q =--+.故当Q=300时,总利润的最大值为2500万元.

9.【答案】2ln2 1024

【解析】 将1(,2)2代入kt

y e =,得1

22k e =,所以1ln 22

k =,k=2ln2,这时函数关系式为

22ln2ln222t

t t y e e ===,令t=5(小时),得y=210=1024(个).

10.【解析】(Ⅰ)第1年末的住房面积211

1.1()10a b a b m -=-g .

第2年末的住房面积(a ·1011-b )·1011-b =a ·(1011)2-b (1+10

11

)=1.21a -2.1b (m 2).

(Ⅱ)第3年末的住房面积[a ·(1011)3-b (1+1011)]1011-b =a ·(1011)3-b [1+1011+(1011

)2].

第4年末住房面积为a ·(1011)4-b [1+1011+(1011)2+(10

11

)3].

第5年末住房面积为

a ·(1011)5-

b [1+1011+(1011)2+(1011)3+(10

11)4]=1.15

a -1.111.115--

b =1.6a -6b 依题意可知,1.6a -6b =1.3a ,解得b =

20a ,所以每年拆除的旧房面积为20

a (m 2). 11.【解析】设磁钢面积为xcm 2,用胶量为y g ,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散点图,观察图形,选用合适函数作模型即可.

我们取磁钢面积x 为横坐标、用胶量y 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上表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措点,得出下图.

从图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点基本上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画出这条直线,使图上的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直线两侧.用函数y=ax+b 表示用胶量与磁钢面积的关系.

取点(56.6,0.812)、(189.0,2.86),将它们的坐标代入y=ax+b 中,

得方程组0.81256.62.86189.0a b

a b =+??=+?.

解得a=0.01547,b=-0.06360. 这条直线是y=0.01547x -0.06360.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1)高中函数公式的变量:因变量,自变量。 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2)一次函数:①若两个变量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为常数,不等于0)的形式,则称是的一次函数。②当 =0时,称是的正比例函数。(3)高中函数的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①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与对应的因变量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②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③在一次函数中,当 0, O,则经2、3、4象限;当 0, 0时,则经1、 2、4象限;当 0, 0时,则经1、 3、4象限;当 0, 0时,则经1、2、3象限。 ④当 0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当 0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4)高中函数的二次函数: ①一般式: ( ),对称轴是 顶点是; ②顶点式: ( ),对称轴是顶点是; ③交点式: ( ),其中(),()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5)高中函数的二次函数的性质 ①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②时,在对称轴()左侧,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在对称轴()右侧;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当时,取得最小值

③时,在对称轴()左侧,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当时,取得最大值 9 高中函数的图形的对称 (1)轴对称图形:①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②轴对称图形上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确定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中心对称图形:①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他的对称中心。②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详细解答附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 20XX 年____月_____日 第___次课 正、余弦定理 一。知识回顾:在初中我们知道:(1)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的边角关系; (2)在直角三角形中,sinA= a c ,sinB= b c ?c=sin a A ,c=sin b B ? sin a A =sin b B ,又Q sinC=1?sin a A =sin b B =sin c C 二。学习提纲: <一>.正弦定理: (1)概念: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与它所对应角的正弦比相等,即: sin a A =sin b B =sin c C (2)证明: j r C ①几何证明法:(略,同学们自己证明) ②向量证明: 证明:(如图)当?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 A B 过A 作单位向量j r ⊥AB u u u r ,则j r 与AB u u u r 的夹角为2π,j r 与BC uuu r 的夹角为2π-B ,j r 与CA u u u r 的夹角为2π +A ; 设AB=a,BC=c,AC=b. Q AB u u u r +BC uuu r +CA u u u r =0r ,∴j r g (AB u u u r +BC uuu r +CA u u u r )=j r g 0r ∴j r g AB u u u r +j r g BC uuu r +j r g CA u u u r =0 ∴|j r |g |AB u u u r |g cos 2π+|j r |g |BC uuu r |g cos(2π-B )+|j r |g |CA u u u r |g cos 2 π +A )=0 ∴asinB=bsinA,即:sin a A =sin b B 同理可得:sin b B =sin c C ,故:sin a A =sin b B =sin c C 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时,同样可证明得到:sin a A =sin b B =sin c C (3)正弦定理的变形: ①asinB=bsinA; csinB=bsinC; asinC=csinA; ②a :b:c=sinA:sinB:sinC ③ sin a A =sin b B =sin c C =2R (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 ?a=2RsinA; b=2RsinB; c=2RsinC ? sinA=2a R sinB=2b R sinC=2c R (二)余弦定理: (1)概念: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他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 2 a =2 b +2 c -2bccosA; 2 b =2 a +2 c -2accosB; 2 c =2 a +2 b -2abcosC 变形:2 sin A=2 sin B+2 sin C-2sinBsinCcosA 2 sin B=2 sin A+2 sin C-2sinAsinCcosB 2 sin C=2 sin A+2 sin B-2sinAsinBcosC 求角:cosA=2222bc b c a +- , cosB=2222c a c b a +-, cosC=222b 2a c ab +- 变形:cosA=222sin sin sin 2sin sin A B C A B +-,cosB=222sin sin sin 2sin sin A C B A C +-,cosC=222sin sin sin 2sin sin A B C A B +- (2)勾股定理:2 c =2a +2b 推广:A 为锐角→222a b c <+;A 为直角→222a b c =+;A 为钝角→222 a b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①ABC S ?=12ah ②ABC S ?=12absinC=12bcsinA=1 2 acsinB ③ABC S ?(p=12(a+b+c) ④ABC S ?=4abc R (4)对于任意的三角形,都有:sinA>0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经典收藏)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C B A x y y x C x y y B x y x A 、、,,,如:集合lg |),(lg |lg |======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A 表示函数y=lgx 的定义域, B 表示的是值域,而 C 表示的却是函数上的点的轨迹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显然,这里很容易解出A={-1,3}.而B 最多只有一个元素。故B 只能是-1或者3。根据条件,可以得到a=-1,a=1/3. 但是,这里千万小心,还有一个B 为空集的情况,也就是a=0,不要把它搞忘记了。 3. 注意下列性质: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要知道它的来历:若B 为A 的子集,则对于元素a 1来说,有2种选择(在或者不在)。同样,对于元素a 2, a 3,……a n ,都有2种选择,所以,总共有 2n 种选择,即集合A 有2n 个子集。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2n 种情况之中,包含了这n 个元素全部在何全部不在的情况,故真子集个数为21n -,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2n - ()若,;2A B A B A A B B ??==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 有些版本可能是这种写法,遇到后要能够看懂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https://www.sodocs.net/doc/7b18720429.html,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íB,BíC,那么AíC ④如果AíB同时Bí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1个非空子集,含有2n-1个非空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高中数学必修五 知识点总结【经典】

《必修五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解三角形知识要点 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正弦定理:在C ?AB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则有 2sin sin sin a b c R C ===A B (R 为C ?AB 的外接圆的半径)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①2sin a R =A ,2sin b R =B ,2sin c R C =; ②sin 2a R A = ,sin 2b R B =,sin 2c C R =; ③::sin :sin :sin a b c C =A B ; 3、三角形面积公式:111 sin sin sin 222 C S bc ab C ac ?AB = A == B . 4、余弦定理:在 C ?AB 中,有2 2 2 2cos a b c bc =+-A ,推论:bc a c b A 2cos 2 22-+= B ac c a b cos 2222-+=,推论: C ab b a c cos 22 2 2 -+=,推论:ab c b a C 2cos 2 22-+= 二、解三角形 处理三角形问题,必须结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理解斜三角形的四类基本可解型,特别要多角度(几何作图,三角函数定义,正、余弦定理,勾股定理等角度)去理解“边边角”型问题可能有两解、一解、无解的三种情况,根据已知条件判断解的情况,并能正确求解 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2)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ac b c a B 2cos 2 22-+=

(3)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4)正弦定理中,a =2R ·sin A , b =2R ·sin B , c =2R ·sin C ,其中R 是△ABC 外接圆半径. (5)在余弦定理中:2bc cos A =222a c b -+. (6)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S = 21ah , S =21ab sin C=21bc sin A=2 1 ac sinB , S =))(()(c P b P a P P --?-其中,h 是BC 边上高,P 是半周长. 2、利用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等解任意三角形 (1)已知两角及一边,求其它边角,常选用正弦定理. (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常选用正弦定理. (3)已知三边,求三个角,常选用余弦定理. (4)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常选用余弦定理. (5)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常选用正弦定理. 3、利用正、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常用方法是:①化边为角;②化角为边. 4、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 (1)角的变换 因为在△ABC 中,A+B+C=π,所以sin(A+B)=sinC ;cos(A+B)=-cosC ;tan(A+B)=-tanC 。 2 sin 2cos ,2cos 2sin C B A C B A =+=+; (2)三角形边、角关系定理及面积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r 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p 为周长之半 (3)在△ABC 中,熟记并会证明:∠A ,∠B ,∠C 成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60°;△ABC 是正三角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B ,∠C 成等差数列且a ,b ,c 成等比数列.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详细)

第二章 函数 一.函数 1、函数的概念: (1)定义: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 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x f ,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x f |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3)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 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2、定义域: (1)定义域定义:函数)(x f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确定函数定义域的原则:使这个函数有意义的实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确定函数定义域的常见方法: ①若)(x f 是整式,则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②若)(x f 是分式,则定义域为使分母不为零的全体实数 例:求函数x y 111+ = 的定义域。 ③若)(x f 是偶次根式,则定义域为使被开方数不小于零的全体实数 例1. 求函数 () 2 14 34 3 2 -+--=x x x y 的定义域。 例2. 求函数()0 2112++-= x x y 的定义域。 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⑤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⑥若)(x f 为复合函数,则定义域由其中各基本函数的定义域组成的不等式组来确定⑦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如)0(10 ≠=x x ⑧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4)求抽象函数(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1]求)(2 x f 的定义域 已知函数)12(-x f 的定义域为[0,1)求)31(x f -的定义域 3、值域 : (1)值域的定义:与x 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2)确定值域的原则:先求定义域 (3)常见基本初等函数值域: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正余弦、正切)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 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注意:B ?/B或B?/A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详细)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③若 222a b c +<,则90C >. 注: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如图所示:隔河看两目标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 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E D C B A ABCDE -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AD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 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E D C B A P -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 的比的平方。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 ' ' ' E D C B A P -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 ②侧面是梯形 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 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2)画三视图的原则: 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为你整理的《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篇一】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高中数学必修五数列知识点

一、知识纲要 (1)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数列的分类,从函数的观点看数列. (2)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 (3)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4)等差中项、等比中项. (5)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二、方法总结 1.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有些题目可结合函数知识去解决,体现了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2.等差、等比数列中,1a 、n a 、n 、)(q d 、n S “知三求二”,体现了方程(组)的思想、整体思想,有时用到换元法. 3.求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时要考虑公比是否等于1,公比是字母时要进行讨论,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4.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有:公式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拆项法,裂项法,累加法,等价转化等. 三、知识内容: 1.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 ?≥-===-)2() 1(111n S S n S a a n n n 数列的前n 项和:n n a a a a S ++++= 321 1、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 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3、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4、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5、递增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6、递减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7、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 8、摆动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9、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 {}n a 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的公式. 10、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 例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n S n -=2 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当1=n 时,111==S a ,当2n ≥时,34)1()1(222 2-=-+---=n n n n n a n ,经检验 1=n 时 11=a 也适 合34-=n a n ,∴34-=n a n ()n N +∈ 2.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对于数列 {}n a ,若d a a n n =-+1(常数),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2)等差中项:对于数列{}n a ,若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 {}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等差数列的通项为d n a a n )1(1-+=。 说明:该公式整理后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①2)(1n n a a n S += ②d n n na S n 2 ) 1(1-+ = 说明:对于公式②整理后是关于n 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等差中项: 如果a ,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 b a A += 或b a A +=2 说明: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事实上等差数列中某一项是与其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 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n a 是等差数列的第n 项,m a 是等差数列的第m 项,且n m ≤,公差为d ,则有 d m n a a m n )(-+=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最全)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解三角形 一、知识点总结 正弦定理: 1.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R 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步骤1. 证明:在锐角△ABC 中,设BC=a,AC=b,AB=c 。作CH ⊥AB 垂足为点H CH=a ·sinB CH=b ·sinA ∴a ·sinB=b ·sinA 得到b b a a s i n s i n = 同理,在△ABC 中, b b c c sin sin = 步骤2. 证明: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如图,任意三角形ABC,作ABC 的外接圆O. 作直径BD 交⊙O 于D. 连接DA. 因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所以∠DAB=90° 因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D 等于∠C. 所以C R c D sin 2sin == 故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2.正弦定理的一些变式: ()sin sin sin i a b c A B C ::=::;()sin ,sin ,sin 22a b ii A B C R R ==2c R =; ()2sin ,2sin ,2sin iii a R A b R B b R C ===; (4)R C B A c b a 2sin sin sin =++++ 3.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可能有一解,两解,无解) 4.在ABC ?中,已知a,b 及A 时,解得情况: 解法一:利用正弦定理计算 解法二:分析三角形解的情况,可用余弦定理做,已知a,b 和角A ,则由余弦定理得 即可得出关于c 的方程:0cos 2222=-+-a b Ac b c 分析该方程的解的情况即三角形解的情况 ①△=0,则三角形有一解 ②△>0则三角形有两解 ③△<0则三角形无解 余弦定理: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及常考题型

《函数》知识要点和基本方法 1.映射定义:设非空集合A,B ,若对集合A 中任一元素a ,在集合B 中有唯一元素b 与之对应,则称从A 到B 的对应为映射。若集合A 中有m 个元素,集合B 中有n 个元素,则从A 到B 可建立n m 个映射。 2.函数定义:函数就是定义在非空数集A,B 上的映射f 。此时称数集A 为函数f(x)的定义域,集合C={f(x)|x ∈A}为值域,且C ?B 。 3.定义域、对应法则和值域构成了函数的三要素。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定义域、值域;②对应法则。(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4.求函数的定义域常涉及到的依据为:①分母不为0;②偶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不小于0;③对数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④零指数幂的底数不等于零;⑤实际问题要考虑实际意义;⑥正切函数角的终边不在y 轴上。 5.函数解析式的求法:①配凑法; ②换元法: ③待定系数法; ④赋值法;⑤消元法等。 6.函数值域的求法:①配方法;②分离常数法;③逆求法;④换元法;⑤判别式法;⑥单调性法等。 7.函数单调性及证明方法: 如果对于定义域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 第一步:设x 1、x 2是给定区间内的两个任意的值,且x 1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总 结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必修 4 第一章三角函数 一、任意角和弧度制 1.任意角 (1)角的概念: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叫做角,射线的起始位置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叫做角的终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如果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则形成零角.在坐标系内,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终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则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2)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 (3)坐标轴上的角: 2.弧度制 (1)定义:长度等于半径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 (2)计算:如果半径为r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弧的长为l,那么角α弧度数的绝对值是其中,α的正负由角α的终边的旋转方向决定.

注意:弧长公式:=l r α. 扇形面积公式:211 22 = =S lr r α. (3)换算:360°=2π 180°=π 说明:①1800=π是所有换算的关键,如ππ====,18018030456644;②πm n 形式的角当n =2,3,4,6时都是特殊角.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1)定义:设P (x ,y )是角α终边上任意一点,=>OP r 0,则有 (2)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口诀: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 注:一二三四指象限,提到的函数为正值,未提到的为负值. 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sin 2α+cos 2α=1 三、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诱导公式 口诀2: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 四、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正、余弦函数的图象 2.正、余弦函数的性质 (2)最值 ①y =sin x :当22 =+ x k ππ时,取得最大值1,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有那些

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有那些? 今天给大家整理的是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集合相关内容,暑假打算预习新知识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可以尝试每周做一次这样的小结,可作为后期考试的一个参考资料。来一起看下吧! 必修1: 一、集合1、含义与表示:(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集合间的关系:子集:对任意x A ∈,都有 x B ∈,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 真子集:若A 是B 的子集,且在B 中至少存在一个元素不属于A ,则A 是B 的真子集, 记作A ≠ ?B 集合相等:若:,A B B A ??,则A B = 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 不属于:? 空集:φ 4、集合的运算:并集:由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并集,记为 A B 交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中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交集,记为A B 补集:在全集U 中,由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补集, 记为U C A 5.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 6.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二、函数的奇偶性 1、定义: 奇函数 <=> f (– x ) = – f ( x ) ,偶函数 <=> f (–x ) = f ( x )(注意定义域) 2、性质:(1)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 (2)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成轴对称图形; (3)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 (4)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考点、题型汇总

集合与函数知识点讲解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 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B A a ?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 M M M a --<∈?5 0352 的取值范围。 ()(∵,∴ ·∵,∴ ·,,)335 30555 501539252 2 ∈--->=+-0 义域是_____________。

高一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_高一数学函数的性质

高一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_高一数学函数的性质 同学们升入高中,有没有感觉到高中的数学不再像初中数学那样简单易懂了?高中的数学知识点非常多,同学们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下面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高一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1、函数:设A、B为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个特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 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写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B={f(x)∣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2、函数定义域的解题思路: ⑴若x处于分母位置,则分母x不能为0。 ⑵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0。 ⑶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0。 ⑷指数对数式的底,不得为1,且必须大于0。 ⑸指数为0时,底数不得为0。 ⑹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各个部分都有意义的x值组成的集合。 ⑺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3、相同函数

⑴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⑵定义域一致,对应法则一致。 4、函数值域的求法 ⑴观察法:适用于初等函数及一些简单的由初等函数通过四则运算得到的函数。 ⑵图像法:适用于易于画出函数图像的函数已经分段函数。 ⑶配方法:主要用于二次函数,配方成 y=(x-a)2+b 的形式。 ⑷代换法:主要用于由已知值域的函数推测未知函数的值域。 5、函数图像的变换 ⑴平移变换:在x轴上的变换在x上就行加减,在y轴上的变换在y上进行加减。 ⑵伸缩变换:在x前加上系数。 ⑶对称变换:高中阶段不作要求。 6、映射: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A 中的任意仪的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确定的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⑴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⑵集合A中的不同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⑶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7、分段函数 ⑴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式表达式。 ⑵各部分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取值范围不同。 ⑶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8、复合函数:如果(u∈M),u=g(x) (x∈A),则,y=f[g(x)]=F(x) (x∈A),称为f、g 的复合函数。 高一数学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局部性质——单调性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应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变量 x1、x2,当x1< x2时,都有f(x1)f(x2),那么那么y=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D是 函数y=f(x)的单调递减区间。 ⑴函数区间单调性的判断思路 ⅰ在给出区间内任取x1、x2,则x1、x2∈D,且x1< x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