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寻找时传祥(教案)

寻找时传祥(教案)

寻找时传祥(教案)
寻找时传祥(教案)

寻找时传祥(教案)

执教者:高州市祥山第一中学梁子春

【教学构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体裁的基本特点。

2、学习时传祥精神。

3、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味时传祥的人格魅力。

难点:理解作者给予本文的厚重主题:对时传祥精神的渴望与追求。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有人感叹道:“现在啊!知道QQ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阿Q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超女刘力扬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时传祥的人越来越少了。你们知道时传祥吗?现在请你们跟随老师的脚步,我们一起去寻找时传祥。”

(二)板书课题

(三)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体裁的基本特点。

2、学习时传祥精神。

3、领会“寻找时传祥”的现实意义。

(四)了解文体特点

本文属于人物通讯(新闻作品),新闻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通讯与消息的区别:消息更注重时间的及时、事件的突发,记叙简略;通讯、报告文学更看重事件的本质与升华,记叙更具体、更详细,且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五)了解写作背景

这篇通讯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精神高原”形象地比喻高尚的精神特质,“重访”蕴含着重新发掘曾经辉煌过、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劳模精神。

(六)简介时传祥

时传祥,山东省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人,中共党员,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穿插介绍掏粪工)

(七)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请按时间顺序找出时传祥的经历。

2、时传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找出表现他人物形象的事例。

3、不同时代的人对时传祥的态度如何?

4、时传祥已去世三十多年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寻找时传祥”?

<2> 请学生回答问题后,课件展示:

明确:1、时传祥主要经历:解放前,背粪谋生,挨打、挨骂、挨饿;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掏粪、背粪;1959年10月,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领导接见;1964年,他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与刘少奇握过手,也成了“工贼”;1971年,因病被遣送回山东农村老家;1975年5月19日逝世,享年60岁。

2、分析时传祥人物形象:时传祥是一个敬业、实在、正直、本分的人。(时传祥精神)具体事例有:(1)为耿大爷家从厕坑中捞砖、洗砖、垒墙及清厕。(2)带领工友们自我加压,增加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3)成为全国劳模后,回乡仍坚持打扫村里大道。(插叙)(4)病中坚持置酒向刘主席敬礼。

3、不同时代的人对时传祥的态度:

解放前:挨打、挨骂、挨饿(受歧视)

五六十年代:尊重、赞扬、推崇(成英雄)

文革期间:工贼、挨批、遣送(被摧毁)

目前:年轻人----不知道

老人们----引以为荣、不满现状

国家领导人----怀念、尊重

有身份人士----笑谈、感慨

4、我们要寻找的是时传祥精神。“寻找”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敬业、实在、正直、本分地做人。二是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

神家园”里,虽然有人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社会需要时传祥精神。

(八)总结反思

“宁肯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已经逝世三十多年了,但他依旧震撼、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多接触这样的精神人物,为自己的精神高原夯筑基础,即使周围有着太多的动荡和改变,也能够执着自己应有的那份坚持。

(九)作业布置

查找有关资料,寻找具有时传祥精神的人,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17、寻找时传祥

孙德宏

时传祥精神----敬业、实在、正直、本分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中考语文 散文阅读训练“写人叙事类” 油桐花开时(无答案) 新人教版

散文阅读训练“写人叙事类”油桐花开时 龚文瑞 四月,又到了油桐花开得最盛的时节。 我对于油桐花的印象,要追溯到25年前。1981年,我毕业分配在一个叫横溪的乡村中学教书。学校生活极为简朴、单调,教书之外几乎没有一点带色彩的生活内容。好在那时年轻,19岁的生命如花一般,从来就不缺乏美的创造。记忆中就是那三年的乡村生活,我学会了纵情山水,热爱自然。 我经常让自己幻化成自然之子,或是一枚嫩叶,或是一只小蝶……迷醉于醇醇的有点甜的季风吹拂中。我的居室在一面山坡上,围墙外面是无数绵延不尽的群山,让我对“开门见山”这个成语格外有体验;山风终年不息,响如哨音,特别是冬天,风声简直可以用凄厉来形容。我的居室兼办公室,一张睡觉的木床,一张堆满教科书和作业簿的写字桌。那时,我还没有沉醉于文学创作。 一年十二个月里,我最喜欢的是四月。此时,春渐渐远去,大地浸染透了诗意——山水绿如蓝,花儿芬芳地开。我的窗外那片山坡上有许多油桐花在绽放。我始终相信,花是有情物,懂得爱人与被人爱,甚至会释放情感。让我纯洁的生命所爱的,不是来自异性的吸引,而是来自这校园的油桐花。每每在夜里,我的十平方米斗室里便溢满了油桐花的清香,微风吹过,花香荡漾,我在芬芳中沉醉至入梦。直到次日和煦的晨光穿过窗帘,将我年轻的脸照得灼热,我又在花香中醒来,感受着为我催眠的油桐花香,一个乡村教师粗粝的生活被温暖,我的心里好多回滋生出一种淡淡的幸福感。数年以后回到城里,从此远离乡野与山花,

竟然不再喜欢微笑,甚至多了许多愁眉的时刻,清静时默想其中道理,是不是在太多欲望的城市里生活得躁动不安,身心缺少了乡村油桐花香的氤氲与爱抚呢?又过了好多年,我重入江湖,以性灵之心走进乡野,并付诸文字,才将从年轻时便积蕴的那份山水之情尽情释放。 在那个精神贫乏的年代,油桐花香给我的幸福远不仅只有催眠作用,油桐花落的情景就很有诗意!记得那几年的每个油桐花开的季节,晚饭后,我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踏着晚霞与学生或是同事们到横溪或桃江边散步去。穿过幽长而寂静的油桐林,静静地坐在岸畔,看日落西下,听斑鸠唱归,直到天幕落下。而这个过程中感觉最美的总是走过那长长的油桐林的时候。那是怎样一种情景呀!路径旁的一棵棵油桐树像张开的巨伞,绿色华盖上缀满了大朵大朵怒放的油桐花,灼灼的神态,灿烂的云霞,远远望去像一把把镶着绿边的碎花阳伞,在天穹下涌动着春浪,妩媚地摇荡着,让走近它的人心旌摇动,仿佛迎着长裙的艳妇似的,花未羞红人先心跳。待走到近处,但见一地落花,宛若铺了一张白色锦缎,若正好有微风掠过,花枝颤动,落英缤纷,瓣瓣花儿如音符从长号中泻出般纷纷坠地。 四月油桐花,还是我的文学的开始。记得一位学生为油桐花写了篇作文,送我阅读后,我尝试着修改了起来,修改至最后,竟全文重写了一回,甚至不惜指力用钢板刻印了数份,送给周围的同事欣赏。自然,那篇作文还算不上美文,甚至没有留存下来,但那毕竟是我的文学初恋,心底里是抹不去的。这份由油桐花及至文学的恋情,因为纯洁而美丽,因为美丽而隽永。十八年后,我的第一本散文集问世,书名就以《落英缤纷》为题。 (选自《中国精短美文100篇》,有删改)探究练习

《世界多美呀》教案1

《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一、导入。 孩子们,夏天到了,满地的鲜花,美吗?满天的星星,美吗?可爱的小鸟,美吗?小熊的绿岛,美吗?是啊,这世界多美呀! 今天,让我们一起和小鸡去感受一下世界有多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用字卡检查自学生字词。 世界美丽蹲着 孵小鸡啄蛋壳撑破了 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2、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不错、不添、不减。 3、师生合作读课文,以逗号接读,随机反复读关键句子。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小鸡刚开始觉得这世界美吗,我们来读课文。 出示课件: (1)指名读,齐读,男女生PK读。 出示课件: (2)师生合作美文诵读。 出示课件: (3)试背诵。 2、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世界是黄色的吗?我们继续读课文。 出示课件: (1 出示课件:

(2)分角色朗读。 出示课件: (3)试背诵。 3、原来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竳的,世界那么美呀,小鸡看见这么美丽的世界,它的心情怎么样呢? 出示课件: (1)指名读,齐读,男女生PK读。 (2)指名生表演小鸡动作。 出示课件: (3)试背诵。 4、小鸡站起来后,说了什么呢? 出示课件: (1)指名读,齐读,男女生PK读。 出示课件:

(2)分角色朗读。 出示课件: (3)齐读,试背诵。 5、我们可以想象,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竳的,世界多美呀! 用你们善于观察的小眼睛找一找,善于发现的小脑袋想一想,夸夸我们的世界吧!用“世界真()!”说话。 四、学习生字。 (1)识读生字,找出生字特点。 (2)描红笔顺及生字。 (3)书空笔顺,并在《生字词》本上书写生字。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A卷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池沼(zhāo)嶙峋(xún)砌砖(qì)着眼(zhuó) B . 琢磨(zhuó)丘壑(hè)雕镂(lóu)蔷薇(qiáng) C . 轩榭(xuān)庸俗(yōng)模样(mú)松柏(bǎi) D . 斟酌(zhēn)依傍(bāng)对称(chèn)广漆(qī) 2. (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竹筛腋下猜想废寝忘食 B . 脑髓走廊秕谷众目葵葵 C . 确凿锡泊陌生饥肠辘辘 D . 狼呗企盼灌溉威风凛凛 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孙中山在经历过数次失败后,仍然锲而不舍,不断创造条件,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B . 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C . 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 D .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夜幕降临了,我的脑海中还浮现着那醉人的黄昏,那美丽而令人心驰神往的情景深深地吸引着我不能自拔。 B . 由于富春江流域航标设置年代较早,且受水流反复冲刷,使航道发生变化,目前这个问题已高度引起有关

部门的重视。 C . 著名媒体人“罗胖”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未来中国人必须适应“U盘化生存”,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D . 《二泉印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手法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 5.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 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 . ②④③① B . ③②④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①③④ 6. (2分)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是著名女作家,其作品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她的诗集《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B . 《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妖怪有时也会遇到麻烦。例如青牛怪有一个白森森的“金刚琢”,能把金箍棒一古脑儿套去,让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 C . 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与对方有关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D . 《女蜗造人》是一篇神话,这个故事是汉民族先祖对人类起源的神奇想象。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教案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教案The teaching plan of "looking for Shi Chuanxia ng -- revisiting the spiritual plateau"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 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目标 (一)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体味人物通讯的基本特点。 (三)体会“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的特点。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要求学生课前查询有关时传祥的资料,课 上交流。) 时传祥,20世纪50年代著名劳模,一个名闻天下的掏粪工人,一个曾与xx握过手的“背粪的”,一个在动荡年月最终惨遭 迫害精神失常而死的“工贼”,一个现代人茫然无知的“过时人物”。作者为什么在现代要写这个人物?而且还用“寻找”这个词? (二)整体感知 l疏通字词

诚挚()黯()然人海茫茫人事沧桑 2.阅读全文,了解文体特点以及写作背景。 ①这是一篇人物通讯,属于新闻作品。 新闻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消息或时事报道,更注重时间的及时、事件的突发;通讯、报告文学更看重事件的本质与升华。 ②这篇通讯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 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如何理解“重访精神高原”活动? 明确:“精神高原”形象地比喻高尚的精神特质,“重访”蕴含着重新发掘曾经辉煌过、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劳模精神。当然,时隔多年以后再来写他们,必须赋予其新的内容,也有其新的目的。阅读文章时,要仔细体会这一点。 3.阅读全文,明确整体感知要求。 (1)本文报道了时传祥怎样的经历、遭遇? (2)全文三个部分各侧重于介绍哪个方面? (3)时传祥具有怎样的精神?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4.学生白读课文,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学生从课文提取信息,结合要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5.教师评点归纳:

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南菁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及运用(1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1)jiǎo( )健(2)晕xuàn( ) (3)mù( )集(4)瞭.( )望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3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2)子敬素.好琴(3)便索舆.来奔丧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每天早上,老师们总会准时地猝然 ..到达教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B.绵亘万里的中国长城以其无与伦比 ....的气势震撼着每一位游览者。 C.这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在法庭上还找着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据理力争 ....,希望得到从轻发落。 D.一见面,小王就问我有没有拜读 ..过他的大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考察期间,贺国强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和大学生就业。 B.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C.最好的教育应该使孩子具备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独立的生活能力,将来既能够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够承受人生必然会有的磨难和痛苦。 D.他才来,许多人都不认识。 5.下列关于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是保尔﹒柯察金在双目失明的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创作的,这部作品感动了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青年读者,他们把它看成了自己生活的教科书。 B.保尔在瞻仰烈士公墓的时候,悟出了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C.尽管保尔失明,但他还借助别人给他装的一台无线电坚持学习,意志顽强可见一斑。 D.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在他的身上表现出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 6.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十一届全运会会徽构思巧妙,设计新颖,以11个“竞技人形”为主要构成元素。整体结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字小篆中繁体“中华”的“華”字;造型语言借鉴中国民间吉祥饰物“四喜人”的手法,共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个运动人形的组合;整体图形创意还融合了中国传统纹样“同心结”的概念。这样,。 A.团结和谐的理念、民族盛会的寓意、吉祥美好的祝福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B.吉祥美好的祝福、民族盛会的寓意、团结和谐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C.民族盛会的寓意、团结和谐的理念、吉祥美好的祝福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D.民族盛会的寓意、吉祥美好的祝福、团结和谐的理念就被巧妙地融合在于会徽的设计之中 7.对下面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0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中提取出新词语500条。继2009年“被××”、“楼××”、“××门”、“××族”广为流传之后,2010年“××姐”、“××哥”、“××帝”、“××体”以及由微博衍生出的“微××”特别活跃。如“微博控”们运用“微博体”写“微小说”,看“微戏剧”,读“微新闻”,进行“微访”。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把关人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新词语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活泼。同时,各种传媒通过热词、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教案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学会“对比”的思考方式。 2、结合文章内容,深入理解文章,挖掘其深邃的思想和重大的主题。 3、使学生学习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来了解历史人物的方法,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4、学习时传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教学重点: 本文语言平实,却能给人深深的震撼的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体会寻找时传祥的意义,培养敬业、正直的品格。 教学方法: 比较法、研讨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寻找时传祥?看见这个题目,许多年轻读者可能都会生出一个疑问:时传祥是谁?如果知道时传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掏粪工人。这疑问或许更大了。现在许多城市都用上了水冲式公厕、机械化抽粪车,环卫工人们已经告别掏厕所、背粪桶的日子,为什么还要寻找时传祥呢?(板书课题) 二、通讯知识 概念: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 类别: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特点:报道祥细深入;注要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消息与通讯的比较 例:(消息标题)“织女”安卧“广寒宫”(引题) 四棉设置恒温休息室解决女工休息问题(正题) 三、整体感知 1、简要介绍时传祥生平。 2、生字词(形近词对比) ①偌(r uò)大诚挚(zhì)揣(chuǎi)着 黯(àn)然老茧(jiǎn)淳(chún)朴 ②解放差别③揣着崇高沧桑 解差差劲惴惴不安鬼祟苍翠 姓解参差瑞雪 四、分析课文 用对比的方法分析课文 who what(时传祥精神)

八年级语文下册 17《寻找时传祥》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17 寻找时传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时传祥的精神,培养分析能力。 (2)探讨时传祥精神的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分析时传祥的人物事迹,感受了解人物的高尚品质,其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时传祥正直、敬业、实在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人物事例,了解时传祥的精神。 难点:1、探讨、领悟题目取为寻找时传祥的含义。 2、领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时传祥,20世纪50年代著名劳模,一个名闻天下的掏粪工人,一个曾与国家主席握过手的“背粪的”,一个在动荡年月最终惨遭迫害精神失常而死的“工贼”,一个现代人茫然无知的“过时人物”。作者为什么在现代要写这个人物?而且还用“寻找”这个词? 二、介绍通讯知识: 概念: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 类别: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特点:报道祥细深入;注要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三、预习检测: 1.疏通字词 诚挚黯然人海茫茫人事沧桑 1、生字词(形近词对比) ①偌(ruò)大诚挚(zhì)揣(chuǎi)着黯(àn)然 老茧(jiǎn)淳(chún)朴 ②解放差别③揣着崇高沧桑 解差差劲惴惴不安鬼祟苍翠 姓解出差瑞雪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阅读全文,了解文体特点以及写作背景。 ①这是一篇人物通讯,属于新闻作品。 新闻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消息或时事报道,更注重时间的及时、事件的突发;通讯、报告文学更看重事件的本质与升华。 ②这篇通讯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 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如何理解“重访精神高原”活动? 明确:“精神高原”形象地比喻高尚的精神特质,“重访”蕴含着重新发掘曾经辉煌过、曾经影响过一‘代人的劳模精神。当然,时隔多年以后再来写他们,必须赋予其新的内容,也有其新的目的。阅读文章时,要仔细体会这一点。 3.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时传祥,曾经因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正直本分而成为劳模,国家主席与掏粪工人诚挚的握手掀起了“掏粪热”,掏粪也因为劳模成了光荣的劳动,时代凸现了时传祥。一场名叫“文化”的“革命”刮起的狂飙,毁掉了共和国的主席,也毁掉了一个掏粪工人,时代摧毁了时传祥。 课文第一部分以散文诗一样的语言,交待了整篇通讯的历史背景材料,为后文详细介绍人物命运营造环境背景。第二部分用具体事例侧重写时传祥的敬业、实在。第三部分侧重写时传祥的正直本分,并通过时传祥家人及“挺有身份的人”的话,说明时代呼唤时传祥精神。 五、合作探究: 1.启发引导:课题“寻找时传祥”中为什么用“寻找”一词?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明确:“寻找”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二是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定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人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 2.启发引导:作为人物通讯,该文应该全面具体记叙时传祥的经历、事迹、影响等,但时隔多年,继续写这些在现代人心目中早已过时”的人物,写什么,怎么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寻找一个切入点,颇费思考。这篇文章是一篇人物通讯,但已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人物通讯。请结合“重访精神高原”活动,思考作者重拾老话题的用意。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点归纳:这篇通讯开掘了一个深邃的思想和重大的主题,即今天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时代是应该变的,但为社会勤奋劳动和真诚待人的道理不该变;现今社会,仍然需要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的人,实实在在于活,本本分分做人。 3、作者重访时传祥的足迹,叙述了他的哪些事迹? 讨论明确: 解放前:挨打挨骂吃不饱 解放后:辛勤工作,评为劳模,当选人大代表与刘少奇主席握手,成为时代楷模

第16课南京大屠杀

第16课南京大屠杀 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 2.理解纪实文学的一般特点和多方面引用资料的作用。 3.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和集中议论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4.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增强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 2.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增强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纪实文学的一般特点和多方面引用资料的作用。 2.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和集中议论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第1课时自主预习 一、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在这之前日本右翼势力曾于1982、1986年两次通过歪曲历史教科书的决议。中国人民绝对不容许任何形式的否认、抹杀或歪曲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思潮和势力抬头。本篇报告文学就是以大量史料证据及目前尚存的人证,揭露了日寇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罪行。 二、字词积累 1.正音辨形 蛊惑( ) 徘徊( ) 俘虏( ) 蹂躏( ) 撰写( ) 汩汩( ) 步lǚ( ) jiǎo( )幸lán( )褛zhēnɡ( )狞绑fù( ) 蹒shān( ) 答案:ɡǔhuái lǔlìn zhuàn ɡǔ履侥褴狰缚跚 2.据义填词 (1):叫人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 (2):人世上再没有那样凄惨的了。 (3):原来指凶恶的神,常用来指凶恶的人。 (4):身上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心灵或身体突然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的恐惧感觉。 (5):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答案:(1)令人发指(2)惨绝人寰(3)凶神恶煞(4)毛骨悚然(5)熙熙攘攘 3.走进文本 (1)文中记述了哪几起大屠杀惨案? 答案:①1937年12月13日燕子矶大屠杀; ②1937年12月15日下关大屠杀; ③1937年12月18日草鞋峡大屠杀; ④井敏明、野田岩、田中军吉疯狂杀人。 (2)文中具体写了哪几个典型的受害者? 答案: ①静缘:一个中国尼姑,1937年12月15日逃跑时被日本兵抓住轮奸虐待,之后神经失常,半个世纪的岁月仍然无法抹平心中的裂痕。 ②少妇和小孩子:在燕子矶大屠杀中,少妇被害,小孩侥幸存活,却留下终身残疾。 ③国民党军人幸存者:草鞋峡大屠杀中的幸存者。 我的疑惑:

2020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叙事散文篇

2020年中考语文文段阅读复习:叙事散文篇【知识导学】 叙事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一种是着重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如:朱自清的?背影?、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等。它们尽管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讲的区不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讲那样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情况节的完整和曲折。另一种是侧重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阅读叙事性散文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六要素〞指时刻、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通过和结果,抓住它们,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结构,弄清中心事件,更好地明白得文章内容。 二、明确人称,理清顺序 记叙的人称有三种,以第二人称〝你〞来写的甚少,但第二人称看起来是面对面的对话,较易抒发作者的感情。第一人称〝我〞较常见,但文学作品中的〝我〞只能视为人物形象,起串联情节的作用,为线索人物。记叙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插叙等。使用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成效。 三、抓住线索,把握布局 记叙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它能够是人、物、事、情、活动,也能够是某种行为、咨询题、认识,甚至是一句话。它是作者展开文章内容、安排情节的思路,因而理清线索,有利于把握全文的布局。散文的线索能够使散文由分散到聚合,由模糊到明朗,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时刻与空间的转换、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记叙内容的变化、情况进展的时期、一定的语言标志、文章的题目等差不多上捕捉线索的要紧切入点。 四、抓住专门语句,领会文章主旨 叙事性散文是以记叙为主的,但其中也有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阅读中抓住这些专门句,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描写能较好地刻画出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场景等;抒情那么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与作品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显示中心;议论能直截了当点明或加深所叙之事的内涵,提示段旨乃至全文主旨,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五、研读重点段落

一年级语文下册17世界多美呀教案苏教版

17.世界多美呀 第一部分教学提示 教学提示: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课文第17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偏旁田字头和羊字头,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二部分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教学板块与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一——揭示课题 一、利用旧知,激活情境

1.(出示一年级上册拼音教学中的K图片)小朋友们,还记得这张图片吗?我们上学期学拼音的时候见过面,看着这张小鸡出壳图我们认识了声母K。看得再仔细些的话,还可以看清楚出壳的小鸡正在叽叽叽地说着什么呢?小鸡在说什么呀?让我们凑近些听一听,哦,原来它说的是:世界多美呀(点击课件,出现课题) 2.《世界多美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文。这个课题也是一句话,可以在这句话后面加什么标点呢?对了,最合适的就是感叹号。(师在课题后加一感叹号)咱们加上了感叹号,怎么读?请小朋友读给你们的老师听听。(插入动画:读一读课题哦) 教学板块二——初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检查反馈 1.世界多美呀!小鸡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呢?让我们来读读这篇课文,感受一下。在读之前,老师要给大家提出一点小小的要求,那就是:读准音,看清字,把课文读通顺。觉得自己读得不太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插入动画:要多多练读哦)2.老师这儿有一些词语,看看你们能读准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蹲着孵小鸡叽叽叽站起来黄乎乎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蛋壳儿很久美丽世界)请小朋友先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读给同桌听一听。看谁能来做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再过一会儿,我们就不用小帮手再读。看小朋友认得怎么样了。 3.词语我们都能读得很准确了。老师相信,课文你们也能读得很通顺。我们马上就要举行一次课文朗读比赛,比赛的重点就要看谁读得最通顺,最流利。来,让我们来做赛前的最后准备,自己再读读课文吧!(插入动画:加油啊,祝你成功) 教学板块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从一年级上册的图片中我们就明白,小鸡最初是在蛋壳里的。它在蛋壳里是什么样儿的,又是谁帮它从蛋壳里出来的呢?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说一说。(插入动画:想一想,说一说) 2.是啊,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点击课件,出现母鸡孵小鸡的图片)瞧,母鸡正蹲着孵小鸡呢。(边讲边点击课件,出现睡着的小鸡和醒来的小鸡图片)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点击课件,出现全景画面)小鸡醒来时看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啊,四周——黄乎乎的。(点击课件,出示黄乎乎的画面)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

初二语文导学案模板

东辰学校初20XX级语文导学案编号17号姓名日期 17、寻找时传祥 编写人:审查人:审核人:初二语文组 【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表达的主旨,体味人物通讯的特点; 2、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品析冷峻平实的语言。 【教学重点】把握时传祥精神的实质,理解其现实的针对性。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含而不露、朴素奇崛的语言风格。 【学法指导】编写小传,梳理内容;分析人物,深入开掘。 【知识链接】1、通讯简介: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其特点:报道详细深入;注要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2、作者简介:孙德宏,辽宁盖县人,1962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任《工人日报》编委、一级主编。著作有:《困境中的思索》、《中观新闻论》、《中国房地产狂潮》(合著)、《开发商决策论》(合著)等。 3、相关背景:《寻找时传祥》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发表后引起较大的反响,先后有十余种报刊或选集转载,并被一些新闻院系选为必读篇目。 预习案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夹.菜(jiá jiā∨)耿.大爷(ɡěnɡ∨ɡěn)倪.志福(lí ní∨) 揣.着(chuāi∨ zhuì)诚挚.(zhì∨ zhí)偌.大(ruò nuò∨) 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蔑(miè)(蔑视)偌( ruò)(偌大) 篾(miè)(竹篾)诺( nuò)(诺言) 赚(zhuàn)(赚钱)漠( mò)(冷漠) 嫌(xián )(嫌恶)寞( mò)(寂寞)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 ) A.偌大京城,人海茫茫,人世沧桑。(沧桑: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极大。) B.一张国家主席与掏粪工诚挚握手交谈的照片传遍了大江南北。(诚挚:诚恳真挚。) C.一听到要写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黯然:阴暗的样子。) D. 问起时传祥,一些中学生边摇头,几位大学生也双眼漠然。 4.在下列方框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并说说它们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①在崇文路路边,遇到几位老师傅。“时传祥□□”惊讶中便有些激动…… ?!“?”流露出老师的惊讶,“!”表达出他们回忆时传祥及那正直无私岁月时的激动。 ②“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 ——!“——”起解释说明作用,与“!”一起表明新时代,人们对时传祥精神的赞美和呼唤! 展示案 一、合作探究。(此处应呈现课后练习原题或变式题1-2题) 1、时传祥是谁?为什么要寻找他? 时传祥是一名掏粪工人,上个世纪50年代的全国劳模;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

初中语文 中考散文阅读复习 导学案

课题:复习《散文阅读》设计:九年级语文备课组班级:组名:姓名: 教学目标: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中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散文阅读答题的基本规律,并能有系统的答题技巧训练。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完成复习资料上相关的散文阅读篇目。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初中语文阅读是我们要注意的关键得分点,它涉及面广,答题技巧特别,我们要花费更多的力气来攻克这一难关。 二、散文知识储备 (一、明确概念: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 形散神聚形散: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记叙散文议论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五、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三、讨论总结,明确复习方向。交流理解下列常见的散文阅读问题。 (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二散文阅读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及考点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六组 17. 世界多美呀》公开课教案_20

轻松打造高效互动课堂 ——《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应用创新点: 本课通过希沃白板5课件,将语文课堂中的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说话教学进行优化。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演绎知识魅力,促进教学吸收。随堂快速出题、即时问答,实时反馈学校效果,让孩子们最大可能的参与到教与学中。利用希沃平台进行行为反馈,通过学生的行为反馈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运用希沃白板5的强大互动功能,轻松打造高效互动课堂。 教材分析: 《世界多美呀》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它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借一只刚出生的小鸡的口吻,叙述了她认识世界的全过程,从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文以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小鸡孵化过程中的变化,另一条是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 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美好的人生刚开始,他们如同可爱的小鸡一样,对世界充满了爱与好奇,教师要充分调动小朋友可爱纯真的情感和好奇探究的心理,在教师创设的美丽生动的情境中,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认、会用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鸡是怎样孵化出来的,了解小鸡由里到外,由近及远,对周围世界观察的变化。会用正确的话语讲述。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生活经验入手,随文识字;精读感悟; (2)培养观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鼓励学生用优美的语言赞美大自然,从而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 教学环境与准备: 教学环境:微格教室,希沃白板5,希沃白板软件,台式电脑,windows7操作系统,教学音响系统。 教学准备:习字册的写字纸。 教学过程: 一、声音导入。 1.(播放小鸡叫声)小朋友,竖起小耳朵听,你听到了什么呀? (播放小鸡的动画)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小鸡是在说什么呢?(出示课题:世界多美呀)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昨天小鸡带来了几个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词语: 四周世界原来美丽 整个都是很久这么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 ——记叙文阅读中如何快速梳理和概括故事情节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提高学生快速梳理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2、结合典型题例,总结概括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3、学生能运用此类方法解答记叙文中的同类问题。 【教学重点】 1、阅读记叙文《我的大学》、《乡村的灯火》,结合文本分析并总结答题思路。 2、学生能运用此类方法解答记叙文中的同类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分清范围和准确概括故事情节。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要点: 1、在整体上: (1)明确记叙的中心。 (2)理解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 (3)分析记叙的详略。 (4)明确记叙的线索。 (5)概括全文内容,或概括事件,或概括人物思想品质。 (6)评析人物性格。 (7)指出文章的结构模式。 (8)领会全文的主旨。 (9)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10)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要点: 2、在局部上: (1)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

(2)理解赏析重要文段。 (3)品味人物语言。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词句的含义进行感受与品味。 (5)品味词句、文段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6)分析表达技巧和手法。 (7)对文章的艺术特色进行自由赏析。 (8)叙述自己的感受。等 3、在细节上: (1)对词语、句子的品析。 (2)对段的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把握 一、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形式上看,新闻、通讯、特写、传记、访问记、报告文学、回忆录、童话、寓言、散文、小说、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叙文范畴。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把握文章的线索、思路和结构: 1.所谓线索,就是贯穿整篇文章的情节发展和思想感情发展的路线;思路,就是作者的思想脉络,是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活动过程;结构,即是作者思路的反映。 2.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以主题为线索②以人物为线索③以事物为线索④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⑤以“情”为线索。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四、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如:《最后一课》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人教版必修一新闻单元教案(一)

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博观约取”(广泛地阅读、扼要地选取)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共有四篇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属于短新闻(消息|新闻特写);《包身工》是一篇典范的报告文学(高中传统名篇);《飞向太空的航程》则是一篇通讯。 对应高考中比较稳定的一种题型“一句话新闻”。 一、新闻 1、含义:广义的泛指整个新闻事业;狭义的是指一种文体,包括消息、通讯、 评论、特写、访问记录等。 2、特点:及时性、真实性。 3、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5w、1h 4、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一)新闻特写(《短新闻两则》) 新闻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它不像通讯那样要求写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只是选取全过程中最富特征的一两个片断、场景来加以刻画,将它们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报道面比通讯更为集中、更为细腻。 (二)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 通讯是一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的特点是: 1、详细深入,过程完整 2、生动形象、具体感人 3、议论抒情并用,感情充沛 二、报告文学(《包身工》) 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高度融合。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真实性;一是文学笔法;一是作家的主观参与性。真实性都是相对的,它并不是刻板地反映生活,在一些细节上,允许作者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消息:《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八上) 电视新闻:《生命之舟》声画合一,语言准确生动简明(八上) 人物通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八上) 《寻找时传祥》(八下) 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八下) 新闻特写:《开国大典》(九上) 高一学生在初一阶段已经学习过新闻和报告文学,但只是初步了解,而且印象很浅。需要引导他们回忆,复习新闻和报告文学的文体知识,让学生能真正理

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寻找时传祥习题精选六

2019-2020年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寻找时传祥习题精选六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糠饼探寻推选人海茫茫 B、述说遣送义务记忆尤新 C、感慨合影预约翻箱倒柜 D、动荡宽敞逝世人世沧桑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胡同(tònɡ) 老茧(jiǎn) 偌大(ruò) B、黯然(àn) 夹菜(jiá) 诚挚(zhì) C、淳朴(cún) 污蔑(miè) 漠然(mò) D、时兴(xīnɡ) 挨打(āi) 垒墙(lěi)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①1964年12月,时传祥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______ ②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______

③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英雄无悔报国志 陈家兴 英雄罗阳的故事,在人们心底激起阵阵涟漪。网络上,人们不吝真情文字,向英雄表达诚挚敬意。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有多少值得尊敬的专家、技术人员累倒?他们默默无闻,燃烧了自己的生命,照亮了国防的未来,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才51岁!敬请诸位国之栋梁,善自珍重,因为你们的血肉之躯不只属于自己,更是属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人们理解敬重英雄,却又为英雄痛惜伤怀。漂亮地完成了任务,却舍弃了生命;把身心扑在事业上,却忽略了家庭。 善良的人们都喜欢圆满,总希望英雄的故事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不要留下什么遗憾。付出了心血与汗水,要尝到甘甜的果实。经历过漫漫长夜,最好能看得到灿烂的黎明。然而,在英雄的人生中,只有无悔的奋斗。英雄所憾所悔者,是“把吴钩看了”的“闲愁最苦”,是报国无门而“揾英雄泪”的无限惆怅。 当年,郁达夫曾这样说道:“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我们敬重自己的英雄,投去敬佩的目光,对英雄来说,这已足够。英雄不问是否王侯将相,英雄不为能否名彪青史,英雄最可贵的精神在于报国,英雄最优秀的品质正在于把这鸿鹄志、报国情全部融入他的青春、热血与奋斗中。 从我们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开始,多少英雄就用他们或微薄或震撼的力量,肩起黑暗的闸门,向着崛起与复兴挺进,用鲜血和生命构筑起一个个里程碑。其为众所知者,不过万一。其所奋斗者,又岂是为了让人所知?懂得了英雄的理想信念,就能理解林觉民《与妻书》中“勇于就死”的家国情怀,就能感受罗阳胜利完成任务时疲惫的笑容,敬重罗阳为了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英雄的故事如何不同,报国的精神与品质始终是英雄的恒定价值。正是在报国志向的驱动下,罗阳们甘愿默默奉献,殚精竭虑,责尽心安,死而后已。尤其是秉持航空报国志如罗阳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第17课 寻找时传祥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

第17课寻找时传祥 【导学目标】 1.积累生字词,了解写作背景,学会“对比”的思考方法。 2.结合文章内容,深入理解文章,挖掘其深邃的思想和重大的主题。 3.向时传祥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课时计划】 2课时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深悟文本”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许许多多的劳动者为新时期中国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大多数人不为人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耕耘。曾经,有这样一位老人,为了城市的整洁,宁愿自己一个人脏。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内容,一起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老人——时传祥。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偌.大(ruò) 诚挚.(zhì) 黯.然(àn) 糠.饼子(kāng) 老茧.(jiǎn) 糟蹋.(tà) (2)词义 黯然:情绪低落的样子。 漠然:冷淡,不关心的样子。 污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名声;玷污。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记得很清楚,如同新发生的一样。 人海茫茫:形容人很多,人群像海洋一样宽广、无边际。 人事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人间世事的变化。 2.作者名片 孙德宏,辽宁盖县人,1962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任《工人日报》编委、一版主编。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