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蒙牛的最全分析资料全

蒙牛的最全分析资料全

蒙牛的最全分析资料全
蒙牛的最全分析资料全

摩根精湛财技狩猎蒙牛牛根生们始终被动搏命

牛根生

传奇般创富的内地民营企业家,是香港中环写字楼里永远的话题。2004年,随着“蒙牛乳业”(2319.HK)的上市,牛根生和他的“蒙牛”成了新的代表。陪伴他们登陆香港的,是资本大鳄摩根士丹利。熙熙攘攘参与配售的机构与市

民,与其说是直奔“蒙牛”而来,不如说是真奔给大家讲述“蒙牛”故事的摩根士丹利而来。

也许你可以把这说成是资本与产业强强联合的双赢案例,但是,资本的本性只为逐利,通过解析摩根士丹利以精湛的财技为“蒙牛”设计的投资迷宫,我们可以发现,其固然令公司原有股东可以实现上市退出;也为牛根生套上了一副枷锁,如果“蒙牛”效益不能保持高速增长,牛根生将有可能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同时,对“蒙牛”现金投资仅4.78亿港元的外资系则赚得盆满钵满,2004年12月,仅通过减持1.68亿股股份,外资股东已套现10亿港元。如果“蒙牛”2006年税后利润达到5.5亿元,外资系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价值届时还将更高。

这里,让我们从纯粹的资本财技角度,解析“蒙牛乳业”高市盈率的秘密,发掘秘密背后隐藏的摩根士丹利的逐利欲望,从而见证“蒙牛”在中国的资本荒漠中四处碰壁,以及与跨国资本博弈的过程中孤注一掷的艰辛财富故事。

王吉舟/文

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行情论

坛)”(2319.HK)在香港挂牌上市,并创造出又一个奇迹:公开发售3.5亿股(其中1亿股为旧股),公众超额认购达206倍,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股票发行价格稳稳地落在了最初设计的询价区间3.125-3.925港元的上限,全面摊薄市盈率高达19倍,IPO融资近14亿港元。后来居上的“蒙牛乳业”,由此在资本运作方面赶上了同行业第一梯队的所有对手(表1),“蒙牛”的掌门人牛根生也再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表1:中国乳业四巨头资本运作成绩

众所周知,香港资本市场远比内地成熟,“蒙牛乳业”能在香港以超乎寻常的高市盈率融得如此大笔的现金,有些超乎常理。这其中是否隐藏着特殊的玄机呢?

要解开“蒙牛”奇迹的许多谜团,要从牛根生创办“蒙牛”说起。

原始资本积累之谜: 1398万元从哪里来

提起牛根生的创业,有另一个企业不得不提—伊利股份。1998年,牛根生是“伊利股份(资讯行情论坛)”的董事兼主管生产经营的副总裁,却忽然被董事会免去职务,送北京学习。这对一个41岁的副总裁,意味着体面的流放和变相的失业。

此时的牛根生,处在流年不利的低谷。在后来的采访中,他甚至喟叹过当年在北京的人才市场四处碰壁的境遇,并坦承选择做乳业是因为自己实在不懂别的行当。1999年1月,牛根生和同样在这次干部调整中失势的几个“伊利”高管

成立了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它的注册资金是100万元。此时的“伊利”,上市已经3年,当年销售额高达11.5亿元,与仍租用民房办公的“蒙牛”不可同日而语。不过,正是“伊利”的原始股,为“蒙牛” 提供了起飞急需的资本。

1999年8月18日,新生没几个月的“蒙牛”居然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猛增到1398万元,折股1398万股,发起人是10个自然人。他们是:牛根生、邓九强、侯江斌、孙玉斌、邱连军、杨文俊、孙先红、卢俊、庞开泰、谢秋旭。从那时起,这些人始终是“蒙牛”财富故事中的主人公。其中,邓九强和谢秋旭,是牛根生的生意伙伴,前者是提供冰淇淋、牛奶工业设备的呼和浩特市轻工机械(资讯行情论坛)有限公司的老板(后来投身“蒙牛”做了副董事长);后者是以前给“伊利”后来给“蒙牛”印牛奶、冰淇淋包装盒的潮州阳天印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其他人大都是原“伊利”公司的管理与技术人才。

按照牛根生之后的说法,此时的参股者事实上有40余人,但碍于当时自然人股东超过10个就会影响上市的规定,公司进行了这样的安排。而根据有关政策,当时国家并没有类似规定。如果当时的投资者仅为10人,除牛根生投资180万元外,其他平均每人要投资100万元,是什么样的原因为“蒙牛”引来了这样的巨额个人投资?牛根生回答说:“可能我在‘伊利’就喜欢给下属发钱吧,名声在外!……我一说办公司,大家都觉得把钱交给牛根生放心得很。”

在钦佩牛根生个人感召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原始股的投机欲和1999年中国资本(行情论坛)市场创业板故事的风生水起。正是1996年“伊利股份”(600887)的上市,使“伊利”的职工多多少少分享到了手中价值1元的原始股扶摇直上到最高42元的心跳记忆。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他们,牛总成立新公司了,以后也要运作上市,你有机会买原始股,他的反应可想而知。事实上,1999年,国家的职工原始股政策已经叫停,但是,一来远在呼市一角的职工们信息未必灵通;二来,创业板当时风靡华夏大地,并被很多人看作“最后一次暴富”的机会。我们不能否认牛根生的个人魅力,也同样不能无视当时证券市场这个大形势。

牛根生和同事们轰轰烈烈的“融资”,惊动了当地的执法部门,并且被以“非法集资”的名义冻结全部款项,所幸最后化险为夷。

“蒙牛”此次增资中,牛根生名下的出资额最大,入股资金18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2.88%。对于这180万元出资,采访过“蒙牛”的媒体是这样记录的:“其中有牛根生夫妇卖掉所有的‘伊利’原始股凑出的100万元。”根据“伊利股份”1998年年报,牛根生1998年底持有29991股“伊利”股份,以1999年1-7月“伊利股份”的二级市

场价17-30元的波动范围来看,套现100万元,他要在最高点全部出手。

低调富豪谢秋旭之谜: 财务数据推理显示其实际出资仅为名下股份总额的5.419%

闯过“非法集资”的关口后,“蒙牛”在实业飞速发展的助推下,在2002年7月之前,又进行了两次增资扩股,原来的10位股东增资扩股后的出资额度排序为:谢秋旭、牛根生、邓九强、侯江斌、孙玉斌、邱连军、杨文俊、孙先红、卢俊、庞开泰。此外,还新增了15名自然人股东和5家法人股东(图1),但新股东投资只占注册股本的26.5%。

图1:2002年9月前蒙牛股份数次增资后的股权结构图

显然,在这个增资过程中出手最猛的当属谢秋旭。他最终以42.15%的股份比例,成为“蒙牛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此后,由于外资的介入,谢秋旭的持股比例被摊薄,但上市前其仍持股28.5%,这些股权到2002年9月即升值到2.8亿元,2004年7月更超过10亿港元,谢秋旭由此进入了富人的行列。

有趣的是,谢秋旭本人非常低调。虽然被《新财富》列入“500富人榜”(详见本刊2004年5月号)后身份频遭曝光,但采访他的媒体这样记录:“谢秋旭长期以来一直是

‘蒙牛’的单一最大股东,在‘蒙牛’的股东中,他虽被列为发起人,但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经营管理,其实只是股权投资”,并以此作为“蒙牛”建立了完善的、与西方接轨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论据。

其实,自然人私下信托入股和委托人交易未上市股份公司的股份信托权益,在国外很平常,但在中国内地却是个法律的灰色地带—《公司法》对于股份公司的发起人股份有世界上最苛刻的规定。而我们如果假定谢秋旭的新增投资有代他人出资的可能,就恰好可以解释为什么增资过程中谢秋旭

一路“看好‘蒙牛’”、大手笔增加投入却不参与管理的谜团,也解释了“蒙牛”2004年在香港上市后“谢氏信托”背后有上千名关联人的疑问。事实上,根据“蒙牛”招股书中披露的资料—“谢秋旭持有‘银牛’(详见后文)52207股股份,当中的49378股乃以信托方式为约1000位人士持有”,我们甚至可以准确地计算出,谢秋旭本人实际出资的股份只占其名下股份总额的5.419%。

不过问题是,为什么“蒙牛”要绕行这条风险较大的代出资之路呢?

溢价代出资之谜:误入上市歧途的惟一解药

仅凭“蒙牛”在诞生之初就急于将公司形式变更为股份制,就足以说明,牛根生当初对于资本运作是个十足的门外汉—注册资本1398万元、刚成立的小乳品厂,即使在创业板市场短期内也是不可能上市的。而且,无论公司多小,只要一变成股份公司,发起人的股份3年内就既不能出售也不能转让。除非有把握一定能在这3年内上市,否则,保持股权结构相对自由开放的有限公司形式,直到上市有眉目再进行股改才是投资者正确的选择。

显然,当时的股东没有一个知道这一点,误打误撞冲着创业板狂奔的结果,是给自己设了个路障:既然上市无门,

为了实现后续融资,只剩下不断增加注册资本这条道路。而增加注册资本,又不能使公司的主要股东结构发生改变(否则业绩不能连续计算会导致上市无望)。在增加新股东这条路被自身的上市战略严格限制的情况下,除了不断以代出资的形式追加原股东的投资,别无他途。

所以,由于《公司法》中存在法律障碍,“蒙牛”的真正资本大手术,一定要等到股改3年—2002年7月以后才能进行,这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蒙牛”在实业突飞猛进的3年中于资本运作上相对寂静,直到2002年9月才突然开始密集发力。不过,也许正是断了3年内上市的后路,“蒙牛”的领导层才得以全力以赴研究实业。

2002年,牛根生在创业板上市的迷途中与光大证券打了3年的交道后,终于懂得资本运作的个中三味了,光大证券投行经理卢文兵等人的直接加盟,使其后成立的“金牛”、“银牛”和一系列资本手术让人刮目相看,不过或许更多的变化,来自摩根士丹利登场之后。

2002年7月,蒙牛股份公司成立3年后,摩根士丹利、英联、鼎晖三家投资机构给“蒙牛”动起了资本运作的大手术。

外资进入成本之谜: “蒙牛”投资故事的中外不同版本

2002年6月,“蒙牛”与摩根士丹利等三家外资机构签署了投资意向:外资投入2.16亿元,只占32%的股份,外资投入前“蒙牛股份”有4000多万股,增资后约6000万股外资占不到1/3,就是2000多万股,折合起来,“蒙牛股份”的外资进入成本为10.1元/股。难怪无论是牛根生、主管部门,还是谢秋旭们都感觉心理平衡。

这个版本的故事使摩根士丹利看起来像个急着掏钱的傻瓜。你不得不钦佩摩根士丹利编故事的能力,这个故事这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以至于“蒙牛”在接受采访时主动宣传这个版本:“本来‘摩根’投资‘蒙牛’的价格是8.8元/股,英联的加入使价格上涨到了10.1元/股。”

“蒙牛股份”的外资成本确实可以这么算,但问题的关键是,未来上市的主体根本就不是“蒙牛股份”,而是注册地点在开曼群岛的一家新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中国乳业控股,本文称为开曼公司),“蒙牛股份”只是其境内的一个孙公司,是个车间。一旦开曼公司对“蒙牛股份”的境外控股结构建立起来,拿着对China Dairy Holdings的投资计算“蒙牛股份”的股价就变得毫无意义。

这个中国版本的投资故事,实质上巧妙地利用了中外资本市场游戏规则的差别。它的外资版本是—

2002年6月5日,开曼公司成立,注册股本1000股,注资1美元,每股面值0.001美元。7天后的14日,开曼公司又在毛里求斯设立了全资子公司China

Dairy(Mauritius)Ltd.(中国乳业毛里求斯有限公司,本文称为毛里求斯公司)。“蒙牛”的《招股书》对于这段历史是这样描述的:“2002年6月5日,开曼群岛公司成立……在3家金融机构投资者投资前,‘金牛’和‘银牛’各自拥有开曼群岛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0%”。这段话明显出自高手,其中虽没有明说,但让你看上去必然被误导为是“金牛”和“银牛”注册了开曼群岛公司。但有趣的数据是:“金牛”与“银牛”的成立时间比这两家公司还晚3个月。如果再看一个细节:开曼公司注册成立的同一天,同样在开曼群岛这个地方,摩根士丹利成立了另一家全资子公司MS Dairy Holdings(摩根士丹利乳业控股),后来并以这家公司作为对“蒙牛”投资的股东主体,我们就可以推理出谁是开曼公司这个孩子的真正父亲—摩根士丹利。再看开曼公司的名字:China Dairy Holdings,哪里和“蒙牛”挂得上边儿,倒是和MS Dairy Holdings一脉相承。

因此,合乎逻辑的过程应该如图2——

图2:外资进入蒙牛的过程推演

2002年6月5日,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了两家壳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和MS Dairy Holdings,第一家作为未来接收自己对“蒙牛”投资资金的帐户公司,第二家作为对“蒙牛”进行投资的股东公司。

2002年9月23日,“蒙牛”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册了两家新公司:Jinniu Milk Industry Ltd.(金牛公司)和Yinniu Milk Industry Ltd.(银牛公司),两家公司注册股本5万股,注册资金5万美元,每股面值1美元。“金牛”的股东是15位“蒙牛”的高管。“银牛”的16位股东除邓

九强外,其他人均为“与蒙牛业务关联公司的管理人员”,其中,谢秋旭一人的名下即有63.5%的股份。

“金牛”和“银牛”成立后,即以面值购得了全部的China Dairy Holdings股权1000股,总代价1美元,两家各分50%,“蒙牛”的势力从而得以进入境外上市的主体—China Dairy Holdings。

2002年9月24日,China Dairy Holdings扩大法定股本1亿倍,并开始对外发售股份,股份从1000股扩大为1000亿股,分为一股十票投票权的A类股5200股和一股一票投票权的B类股99999994800股,并规定原来的1000股旧股算作A类股份,包含于5200股A类股份之内。

2002年10月17日,“金牛”与“银牛”以1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134美元、2968美元认购了1134股和2968股的A类股票,加上以前各自持有的500股旧股,“金牛”与“银牛”合计持有A类股票5102股。

紧随其后,三家金融机构以530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7332705美元、5500000美元、3141007美元,认购了32685股、10372股、5923股的B类股票,合并持有B类股票48980股,三家金融机构总计为China Dairy Holdings提供了现金2597.3712万美元。China Dairy

Holdings其余A类股票(98股)和B类股(99999994800股)则未发行。

这些看似离奇的数字,像钟表上的齿轮,咬合得十分精密,因此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然而,通过财务分析,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两家公司就是“蒙牛”为主要管理层股东和前期(1999-2001年)呼市溢价投资者设计的境外上市利益退出机制,而并非单纯的员工股权激励期权机制。这里体现着国际第一大行精湛的“投资迷宫”,让我们把这个迷宫彻底解开,推理这些咬合精密的数字之间的奥妙。

1999-2002年,牛根生带着“蒙牛”一路狂奔,不到3年就过了年销售额10亿元的大关,在乳品行业出人头地。而且,“蒙牛”没有任何国有资产,主要注册资本都是自然人提供的,产权组织模式“天然与国际接轨”,因此,早已觊觎中国乳业版图的摩根士丹利当然觉得它的投资价值远高于其他3家竞争者—那些国有公司盘根错节的产权与人际关系足以让外资望而却步。

摩根士丹利与“蒙牛”早在2001年即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接触阶段,一年中迟迟不能成交的矛盾焦点,自然是投资的溢价比例和所能占有的“蒙牛”股份上限。2002年,牛根生接触英联投资后,形势发生了逆转,“英联”的加入把投资出价抬高了20%,最后,“英联”、鼎晖和摩根士丹利

约定和平瓜分“蒙牛”的投资权,并结成战略联盟同进同退,以免互相竞争性抬价导致资本方一损俱损。

外资系内部讨价还价的结果是,三家投资者的比例为:摩根士丹利占约2/3,剩下的1/3由鼎晖和英联按照约2:1的比例分配。

外资系与“蒙牛”讨价还价的结果是这样的:2002年底,“蒙牛股份”的税后利润是7786万元,牛根生担保能够在未来一年至少实现复合增长翻番。因此,投资机构联盟认为,目前以8倍市盈率投资“蒙牛股份”是比较稳妥的,因为第二年企业业绩翻番至少会使市盈率降低到4倍,那就很划算了。“蒙牛股份”2002年7786万元税后利润乘以8倍市盈率,可以得出当时“蒙牛股份”的总价值应该是6.5亿元。不过,牛根生最多肯让出来不超过1/3的股权,那这32%的部分就值2.16亿元,外资系与“蒙牛”达成的交易是:2.16亿元投资占其不超过1/3的股权。

这个原则确定下来后,执行起来还有很多法律障碍,那就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发起人股份是不能流通的,外国资本将来如何退出呢?“蒙牛”员工高价购买的大量原始股又如何退出呢?外资系给牛根生设计了一个“投资迷宫”,那就是—以红筹股的形式境外上市!可是,蒙牛公司上至老

板下到职工都不是富豪,哪里去搞美元呢?摩根士丹利又端出了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案—

成本价出资的“蒙牛”员工去注册金牛公司,溢价出资的“蒙牛”关系户去注册银牛公司,然后“金牛”和“银牛”原来那些股东们以在“蒙牛股份”出资的实际比例为

比值(1634:3468),以面值(1美元/股)认购开曼公司的股份。这样一来,他们每人只需要掏几美元就可以最终合计持有开曼公司5102股股份。而开曼公司只有1000股股份,不够分,怎么办呢?扩股1亿倍并分类,A股留出5200股,正好满足5102股的需求,剩下的全部是B股,由外资系以2.16亿元认购。这2.16亿元就是2597.3712万美元的来由。而谢秋旭持有银牛63.5%的股权乘以“蒙牛系”保留的67%公司控制权,正好等于他原来在“蒙牛股份”的股权比例:42%(图1)。

根据开曼公司法,公司的股份可以分成A类和B类,A 类一股有十票投票权,B类一股有一票投票权,“金牛”和“银牛”拿了5102股A类股,有51020票的投票权,那外资投资机构联盟就最多只能拿48980股B股,因为48980:51020=49%:51%。这就是为什么外资系出资的2597.3712万美元要以530美元/股的价格购买B类股票48980股的原因。

为什么开曼公司内部的“蒙牛系”与外资系的投票权要维持在51%:49%呢?因为,外资系答应牛根生2.16亿元投资所占的“蒙牛”股权不超过1/3。开曼公司算外资企业,根据WTO开放市场协议,2002年外资只能控股“蒙牛股份”这类企业2/3的股权,这2/3分一小半(49%)给摩根士丹利,正好不超过“蒙牛股份”总股本的1/3。

那么,为什么要设置A类股和B类股呢?笔者根据行业经验认为这体现着资本的凶狠:2002年9月,在开曼公司内部,“蒙牛系”掌握的A类股和外资系掌握的B类股的投票权虽然是51%:49%(图3),但是,股份数量比例却是9.4%:90.6%。如果“蒙牛”的管理层在一年之内没有完成高速增长的任务,那么A、B股之间的转化很可能不会发生,则开曼公司及其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账面上剩余的投资现金将要由投资方完全控制,并且投资方将因此占有“蒙牛股份”60.4%(开曼公司内部的90.6%股权,乘以开曼公司对“蒙牛股份”的66.7%股权)的绝对控股权,可以随时更换“蒙牛股份”的管理层!

图3:2002年9月外资联盟增资后的蒙牛股份股权结构

因此,这些看似眼花缭乱的数字,体现着资本逐利的秘密:这种苛刻的条件下,“蒙牛”无疑只有搏命狂奔。如果“金牛”和“银牛”的股东们具有这个知识,恐怕不会答应,他们1999-2001年真金白银的几千万元投资,如果经营失败就会被外资摊薄,从而彻底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

幸运的是,到了2003年8月,牛根生就已经提前完成任务了。“蒙牛股份”的财务数据显示:销售收入从2002年底的16.687亿元,增至2003年底的40.715亿元,销售收入增长了144%,税后利润从7786万元增至2.3亿元,增长了194%。

事实上,《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以下事件也印证了笔者的推测:

9月19日,“金牛”、“银牛”分别将所持有的开曼群岛公司1634股(500股开曼群岛公司最初成立时“金牛”所持股份,加上1134股管理层于首次增资前认购的股份)、3468股(同上的500股,加上2968股)A类股票转换成16340股、34680股B类股票,管理层股东在开曼群岛公司中所占有的股权比例与其投票权终于一致,均为

51%(图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