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道路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道路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道路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道路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道路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以阜新为例

一、阜新交通现状

我市地处辽西北,人口183万人,土地面积10445平方公里,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84公里,

下辖两县五区,65个乡镇、26

个街道、624个行政村。

截至2013年,全市现有公

路60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

条304公里,国道3条288公里,

省道8条573公里,县道27条

399公里,乡道219条2183公里,村道938条2617公里,农村公路4800多公里,占普通公路比重80%。(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亿元,到2020年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

公路密度为58公里/百平方公里,每百人拥有公路0.32公里;全市客运公交326台,长客417台,旅游包车81台,出租车3044台,各类货运营运车辆20444台/74213吨;等级客运站13个,其中三级以上4个,各类维修业427户,驾培学校21家,公交拥有率4.19%,公交站点覆盖率24%,行政村100%通客车。

二、阜新交通的今昔对比

我们了解到,阜新城市的交通发展在近二十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

的变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阜新的交通处于一个十分落后的局面,国道省道寥寥无几,三四级马路道路也凹凸不平,甚至是泥土覆地,公路铁路无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对人们的出行和城市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制约。

而我们回首刚刚过去的两个一五计划,阜新的交通在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并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跨越。环城道路,阜锦高速,以及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完善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在十五期间,道路发展对阜新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公路投资及工程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为全市GDP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预计到2005年底,我市共完成主要工程量:路基改造1158公里,是“十五”计划的175%,其中县级以上341.5公里;新改建及大修黑色路面1062公里,是“十五”计划的160%,其中县以上472.8公里;新改建桥梁工程6927延米/188座,是“十五”计划的140%,其中新建5030延米/140座。

公路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为阜新经济转型提供了优质交通环境。

锦阜高速公路打通了进关快速通道。大巴沟2号隧道贯通,拓宽了阜新通往省城及辽南地区的瓶颈。清河门大桥重建并被评为省优质工程,

改善了锦阜公路通行能

力,成为清河门区标志性

景观。新阜公路阜新段

17公里GBM工程竣工通

车,畅通了阜新到沈阳的

交通动脉。在实现了阜新

地区68个乡镇乡通油路

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国家农村公路网建设这难得的机遇,千方百计通过省发改委、交通厅增补计划多修300多公里,三年共完成村通油路735公里,解决132个村通油路,通油路村达331个,占全地区624个村总数的53.5%。全市普通公路总里程3180公里,公路密度30.7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1742公里,占总里程的比重57.8%。晴雨通车里程3082公里,占总里程的比重97%,综合好路率71.1%。超限运输车辆由80%下降到4%,公路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建设了一级长途客运站。按照“功能性、标志性、超前性”的原则,新建阜新长途客运站。不仅为经济转型和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精美的候车环境,并且对市委、市政府开发站前地区具有重要意义。正在显现出对外人员交流的主枢纽和主渠道作用,为今后公路客运事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拉动作用。

运输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城市客运出租车3年更新1870台,占

总数的65%;其中:中档出租车尝试了集约化运作。长途客运车辆更新中高档车50台,占总数的33%,跨地区线路车91台,比重逐步增大。对29辆旅游车重新进行了整合,成立了4家旅游车队。线路公司试点成功,天兴客运公司运行态势良好。99%的行政村通了客车。重型货车数量有了较快增长,厢式冷藏车实现了零的突破。

三、发展变化历程

(一)十一五期间交通发展的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抓住省“突破辽西北”和阜新加入沈阳经济区的重要战略机遇,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交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综合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区位优势明显提升,强有力推动了阜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公路建设总投资实现11.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 210 %。预计到201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了6011公里,比“十五”期间增加 2831 公里,其中高速217公里,干线592公里,县道652公里,乡道2183公里,村道2386公里,分别比“十五”期间增加 217公里、0公里、56公里、192公里、23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和村道实现了零的突破。公路密度达到58.09公里/百平方公里,32.1公里/万人,比“十五”期间增加了46 % 48%;二级以上公路760公里,比重为13.1%,比“十五”期间增加 93 公里,比重增加12%;有铺装或简易铺装的路面里程达到3219公里,比重为55.6%,比“十五”期间增加 1478公里,比重增加46%;桥梁总数达

到38788延米,比“十五”期间增加10189 米。全市624个行政村100%实现村村通油路,比“十五”期间增加51.14%。

(二)项目简介

1、阜锦高速公路项目

阜盘高速公路(阜新段)。该项目是2008年市委、市政府就落实省委、省政府突破辽西北工作会议精神,帮扶阜新加快发展提出建设的,简称阜盘高速公路。省交通厅高度重视帮扶阜新工作,省交通厅原厅长郑玉焯3次召开厅党组会议,研究帮扶阜新工作,并指派省政协副主席、交通厅副厅长刘政奎同志全权负责此项工作。2008年6月6日省交通厅以辽交计[2008]102号《关于帮扶阜新加快交通建设和发展的函》文件形式,明确建设阜新至盘锦高速公路,该公路属突破阜新项目,原定“十二五”开工建设,经市交通局多次争取,厅里同意提前三年开工建设。该项目起于阜新市太平区水泉镇-北镇-盘锦,并与沈山、盘海营高速相连。路线长约96公里,我市境内24公里(23.699公里)。

该工程7月30日竣工通车。

阜盘高速公路北延伸线。该项目起于阜新市南环路与在建的阜新至盘锦高速公路起点处,终点与铁朝高速公路连接,路线全长15.47公里。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特大桥1座、大桥2座,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主线路基宽度为26米。三处互通立交分别为南环互通式立交(位于太平区水泉镇)、北环互通式立交(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阜新镇枢纽互通式立交(位于阜蒙县阜新镇)。

沿线经过阜新市太平区6.3公里、阜蒙县7.01公里、阜新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12公里,共计3个乡镇,2个社区,6个村。

该工程11月1日竣工通车。

锦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阜新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快捷畅通了进关的大通道,千里京城一日还。彰武至沈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阜新至铁岭高速公路施工单位进场,阜新至朝阳高速公路即将动迁,阜新地区高速公路从零起步,一跃增加到210公里,阜新和彰武成为高速公路结点,为阜

新的对外开放和经济转型打造了一张烫金的名片。

2、阿金公铁立交桥

阿金公铁立交桥是辽宁省阜新市政府为全市人民所办的二十件

大事之一,同时是我市

第一座立交桥。该立交

桥起于阿金大桥南桥

头,向东沿奈广线旧路

进行扩建,止于奈广线K70+234.5米之处,全长1300米,其中主桥长690米,引桥长610米。中铁七局郑州公司主要担负着该桥主桥的施工任务。主桥上跨新义铁路、三条地方专用线和两条公路线。面对除去工程冬季歇工期(零下30度),实际工期不足9个月的紧张状况,该公司自2005年6月开工以来,坚持以创建辽宁省精品工程为目标,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人歇机不停的施工方式,想方设法加快工程进度,终于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据阿金公铁立交桥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同志介绍,此桥无论从外观上,还是从工程质量上,都在省内同类桥梁中达到一流水准。

该桥的建设将彻底改善阜新市南出口的道路通行条件,确保公路、铁路车辆的通行安全,对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道路通达程度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四、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城市规模

“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市公路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县乡村公路为脉络,纵横交错,干支结合,覆盖全市,贯通东西南北的公路交通网络。

随着阜新市区、阜蒙县、新邱区“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出台实施,我市积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立项工业园区项目,拓展城市空间,构筑城市发展新优势,在省委、省政府及交通厅帮助支持下修建了环城公路,是实现突破阜新战略目标的项目,是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市区交通大环境,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促进转型示范市的建设及阜新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城公路由东、南、西、北环组成,全程70公里,新建部分65公里,一级公路标准。北外环路和西外环路已竣工通车,南外环和东外环路在建,已完成环城公路建设43.61公里,占总里程的62.3%。

北环工程全长18.9公里,西起四合路,途径河东村,九营子村,六家子村,农科园区,高林台村,阜蒙县北环路,盛明热电厂(204国道),止于铁阜高速公路阜新东站,连接阜新市主城区、阜蒙县、新邱区及诸多产业园区,路面宽21-25.5米,一级公路标准,已竣工通车。

西环工程全长8.46公里,起于四合路,途径四合镇河西村—碱巴拉荒村—开发区—下洼子村,止于阜锦公路。连接北环路,开发区和阜锦公路。。

南环工程全长18公里,起于太平区水泉镇奈广线,途径大巴沟、西山村、东瓦、西瓦、矸子山,终点位于韩家店,与煤城西路连接,是我市大外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环工程全长19.9公里,起于奈广线水泉镇政府南2公里处,途径大巴沟、前营子、赵家沟、七家子、五家子、大岗岗、金家洼子、阿金歹,终点止于阜蒙县城东阜锦线上,是阜盘高速阜新南出口与铁朝高速阜新东出口的连接线,是阜新大外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县级以下的道路也进行了大面积的建设和维修,基本实现了镇镇通,村村通的目标。加强了市区周边的经济发展,扩大了

城市面积。

2、沟通周边城市

几年来,阜新交通急剧扩张、蜕变,如雨后春笋般,一条条公路迅速拉开阵势搭接成网,一座座场站悄然建起缀为网中的一个个节点。大巴沟2号隧道、阿金公铁立交桥、阜锦公路、丹霍公路、奈广公路、京沈公路……五年间,政府投资15亿元修建公路6000公里,公路密度提高到每百平方公里60.81公里。曾经闭塞的阜新,如今已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县乡村公路为脉络,纵横交错、干支结合、覆盖全市、贯穿东西南北的交通网络大格局,北出蒙东,南下渤海,东进辽中,西入京津唐,“丰”字型交通骨架的初步形成,使阜新被纳入全国高速公路框架,成为辽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千里京城一日还”不再是梦。

3、推动经济发展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已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比过去更为严重。国家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出交通运输要先行,但是有些地方对交通运输的投资,没有休现出国家的这一正确决策。究其原因,是对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研究不够,因而不能纵观全局,把交通运输摆在应有的地位。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规模和发展是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有密切关系的。

交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益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阜

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并且为居民收入增加创造了有利条件。公路发展让优质的产品走出去,高科技引进来,进一步加快了产业的壮大,加快我市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实施农村公路项目后,农村公路的建设解决了出行,发展的问题。根据辽农改办﹝2013﹞5号文件、辽宁省2013年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预安排计划,2013年全市共安排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工程544.4公里,全部工程质量目标均要求为合格工程。其中“一事一议”工程223.2公里,桥梁228延米/4座,解决42个乡镇,76个村道路通行问题。

交通发展也拉动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我市历史悠久,著名的景点颇多。海棠山,查海遗址,瑞应寺,张三丰故里等等,每年都吸引

着国内众多游客,其

中,查海遗址是目前

我市唯一一家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近几

年,随着交通方式的

发展和变革,我市旅

游经济也蓬勃发展。年平均旅游收入超过5亿元,十五期间,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417.7万人次,十一五期间超过500万人次。

2011年,全年阜新地区境内铁路货运量1463.2万吨,比上年增长1.3%;客运量164.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3%。公路货运量3704万吨,增长15.5%,公路货物周转量576757万吨公里,增长21.0%;

客运量1067万人次,增长4.8%,客运周转量80970万人公里,增长12.5%

我们从阜新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了解到,2011年作为十二五计划的第一个年头,全市生产总值(GDP)47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0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206.9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153.5亿元,增长13.4%。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23.4:44.0:32.6。人均GDP实现25893元。在城市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交通产业的变革对经济的影响非同小可。

4、交通变革对人们出行的影响

交通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的改变以及速度的提升加强了我市的人员流动。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客运线路公司达到4家、客运班车417台。客运线路290条,其中省际班线15条、市级班线73条、县级班线120条、县内班线82条。出租车行12家,从业人员达8000多人,出租车辆达3044台。到2010年底,市内公交运营企业达2家,运营线路15条线路,营运车辆326台,总里程235.5公里,年客运量4718余万人次。

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从侧面体现了城市的发展状况。我们在阜新市主干道中华路在实验中学附近的十字路口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在10分钟内的车流量情况如下:

私家车和出租车的数量占很大比重,从某种程度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消极方面

1、交通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交通噪声污染:城市噪声污染中,交通噪声是许多地方的主要噪声污染源之一。如:发动机噪声、排气系统噪声、刹车系统噪声;辐射噪声、集电系统噪声、制动系统噪声。人们在噪声环境中,会引起听觉疲劳;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听觉疲劳难以恢复,甚至会造成耳聋。噪声干扰人的睡眠,使工作效率和健康都受到影响;在生理上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使血压升高、消化功能明显改变,失眠、疲劳,记忆力减退;还会引起儿童智力下降;噪声在心理上对人的影响表现在引起烦恼,使人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因此,如果不加大对城市噪声污染的治理力度,将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

性质最为严重,范围最为

广泛,使人难以防范。汽

车所排放出来的污染物

90%来自汽车排气管所排

放出来的废气,这些废气

主要是由于汽车燃料燃烧不完全所致。它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

二氧化碳、铅、以及各种微粒等。汽车每燃烧1公斤汽油排出3.08公斤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地球上接连出现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都与温室效应加剧有关。城市因人口密集、高楼密集、公路密集,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更为严重。温室气体像毯子一样把热束缚在低层大气里,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1度,甚至更多。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改变了地方天气形势,特别是雨量分布形势已经发生改变。这是全球变暖在城市的反应。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间接伤害性:首先,重金属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危害动物和人体健康;其次,土壤污染物还能危害自然环境,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成为水和大气的污染源。

高速公路重金属污染以公路为中心在其两侧呈带状顺公路延伸,污染程度自公路向其两侧逐渐减弱,且主要分布在公路两侧50m范围内。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目前公认的高速公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交通工具使用的油料燃烧所排放的尾气以及油料的挥发、泄漏等。事实上,油料中除了含有铅和锡外,尚含多种微量重金属元素,公路旁重金属污染以Pb、Cd污染为主。这些重金属污染物不但不易被自然净化,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得以富集而对人体、家畜、农业生态及自然生态产生严重的潜在影响和危害。

振动污染:机动车辆由于发动机的运转,路面造成的颠簸,以及

外力作用(如制动),不断产生振动。道路交通产生的振动往往同路基、路面结构,道路的平整度,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载重量等直接有关。

振动不仅损害道路两侧的建筑物,更主要的是影响人体的健康。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振动的强度(用加速度的有效值来计量),此外还取决于频率(人对频率为4~8赫的振动最敏感)和暴露时间。振动给予人的影响按受到振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大致有四种情况:①“感觉阈”,人体刚能感受到振动的信息,多数人可以容忍;

②“不舒适阈”,人体产生不适反应,但对生理并无影响;③“疲劳阈”,人对振动不仅有心理反应,而且有生理反应,导致精神疲乏,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下降,但振动停止后,这些生理影响可以恢复;④“极限阈”,振动对人不仅有心理的、生理的影响,而且还有病理性损伤,使感受器官和神经系统产生永久性病变。

2、频发的交通事故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交通的发展而引发的事故也年年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失去生命的人数在70000以上,直接损失超过10亿元人民币。在交通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提高出行的安全防范意识。

3、交通堵塞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然而随着交通的发展,自行车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事业,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尤其在近几年内,一些大城市的人们选择自行车出行而放弃了私家车和公共交通。其原因就是交通堵塞的现象十分严重,解决交通

堵塞的问题则是我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

五、道路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展望

交通,是一个城市形象的名片。我市在城市交通建设上取得骄人成绩。数字彰显成绩。我市的交通出行、运输条件的极大改善,公路网的服务功能和整体形象大幅提高,为实现阜新转型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政府情之所系,百姓福之所在。对代表建议的高度重视与高效办理,使人民的意愿得以充分彰显,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城市朝着更发达、更便捷、更宜居阔步前进。历史由人民改写,未来由人民创造。脚下踏着盘结壮大的路网,心中望着转型振兴的路标,阜新走上经济发展的“高速路”。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 1、交通的定义: 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 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 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 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 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 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

城市道路交通调研报告

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让道路畅通,城市美丽起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我特地对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进行调研,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市道路交通现状与原因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十分堵塞,基本每条道路塞满了汽车,象蜗牛一样慢慢地爬着,有时甚至是一动不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给造成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规划设计先天不足 道路建设规划不够合理,超前意识不强,历史欠账太多,缺乏统筹和科学论证,造成城区路网结构不尽合理,交通循环不够流畅。停车场规划建设未得到重视,停车场建设不够,满足不了日益增加车辆的需要,特别是人口密集场所,缺少充足的公共停车泊位,加剧了占道停车和乱停乱放的现象。 人为因素加剧交通堵塞 市民遵守交通秩序意识还不够强,由而产生的人为因素更加剧交通堵塞。比如:行人闯红灯、横穿道路、翻越隔离护栏等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出租车急刹急停,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超速行驶、随意调头、乱闯红灯等现象屡禁不止。商家占用车道营业,地下停车场为改为商场,单位和个人的车辆在公共道路上乱停乱放。 管理落后跟不上形势要求 交通管理虽有很大进步,但比起日益增加的众多车辆和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交通管理手段仍然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是执法不严,管控难以到位。受办案指标考核的影响,少数执法人员执法理念存在偏差,对交通违法行为往往重罚款、轻教育,重机动车辆查处、轻非机动车和行人管理。交通运管部门对外地车辆和非法营运的车辆还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让道路畅通,城市美丽起来,事关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的城市形象,是构建平安、和谐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道路管理,是一个涉及人、车、路、环境的动态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交通规划,改善交通环境 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形成城区道路环状循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确保交通顺畅。要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将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切实改变城区车辆停放混乱的状况;针对主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的现状,公安、建设等部门要按照主干道每500米有一个小型停车场的要求,逐步规划建设一些小型停车点。对已建成的停车场,要发挥其功能,尽早解决地下停车场挪作他用的问题。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通行能力 要充分认识公共交通这项公益性事业在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加快城市交通结构优化调整,在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优先条件。要增加公交线路和公交车辆,统一规范管理,提高公交通行能力,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作用。 重视交通宣传教育,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交通安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市政府要把《道路交通安全法》列入普法重要内容,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履行好自身职责,配合公安交巡警部门共同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形成社会化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大交通宣传教育力度,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 结构 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 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 3. 参考书目 绪论 一.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 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 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 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二名词解释 1. 绿波交通 第一、二章 一. 填空题 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 1. 交通量 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3. 服务水平 4. 服务流量 5. 动力因素 6. 停车视距 三.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 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 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 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试从车辆动力特征的观点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6. 何谓通行能力?它与交通量的关系如何? 7. 为何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要比理论通行能力小?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8.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何希望采用C级服务水平?而在公路设计中,希望采用B级服务水平? 9. 交通量观测资料有何用途? 10.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11. 何谓高峰小时交通量? 何谓通行能力? 两者有何区别? 在设计道路时,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12. 停车视距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如何? 13. 对道路的路段,十字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交通量观测方法,有何不同? 14. 一条常见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在平日高峰和紧急状态时,每小时可以疏散多少人?(包括步行,乘车或骑车) 15. 试画出车速,纵向附着系数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图。 16. 试画出汽车动力因素与车速的动力特性图。 第三、四章 一. 填空题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规划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1标准货车 以载重量4-5T的汽车为标准车,其他型号的载重汽车,按其车型的大小分别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成标准货车,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A.0.1的规定取值。 2.2乘客平均换算系数 衡量乘客直达程度的指标,其值为乘车出行人次与换算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期末重点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1、城市综合交通的含义 “大交通”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 (1)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 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 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站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 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 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 (1)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选择:时间、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 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b 普通汽车:包括单节式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与载重汽车。

城市道路交通调研报告_0

城市道路交通调研报告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让道路畅通,城市美丽起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我特地对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进行调研,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城市道路交通现状与原因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十分堵塞,基本每条道路塞满了汽车,象蜗牛一样慢慢地爬着,有时甚至是一动不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给造成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规划设计先天不足道路建设规划不够合理,超前意识不强,历史欠账太多,缺乏统筹和科学论证,造成城区路网结构不尽合理,交通循环不够流畅。停车场规划建设未得到重视,停车场建设不够,满足不了日益增加车辆的需要,特别是人口密集

场所,缺少充足的公共停车泊位,加剧了占道停车和乱停乱放的现象。(二)人为因素加剧交通堵塞市民遵守交通秩序意识还不够强,由而产生的人为因素更加剧交通堵塞。比如:行人闯红灯、横穿道路、翻越隔离护栏等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出租车急刹急停,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超速行驶、随意调头、乱闯红灯等现象屡禁不止。商家占用车道营业,地下停车场为改为商场,单位和个人的车辆在公共道路上乱停乱放。(三)管理落后跟不上形势要求交通管理虽有很大进步,但比起日益增加的众多车辆和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交通管理手段仍然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是执法不严,管控难以到位。受办案指标考核的影响,少数执法人员执法理念存在偏差,对交通违法行为往往重罚款、轻教育,重机动车辆查处、轻非机动车和行人管理。交通运管部门对外地车辆和非法营运的车辆还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解决城市道路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一、城市交通引发环境问题 二、措施及建议 三、结语 摘要: 城市交通对引发环境问题而言,从全球气候变化到地区性酸雨、本地烟雾污染,都与城市交通不无关系。国家环保总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大城市空气污染中,约79%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2001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列出的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我国。 关键词: 城市交通环境污染治理 内容: 一、城市交通引发环境问题 城市交通引发环境问题原因: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小汽车的飞速增长,城市机动化水平的加快,带来了许多城市发展问题:交通拥堵日益严重,汽车尾气排放加剧当地和区域大气质量恶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交通事故频发,能源消耗日趋加重。 1、空气污染表现:机动车的迅速增长也造成了城市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的突出。主要表现在: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物导致这些污染物在道路附近的浓度偏高,危害行人的健康,也造成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超标时间持续升高。

具体表现,呈现出煤烟型与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排放的SO2、氮氧化物、碳氢等会形成酸雨、灰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污染物构成复杂,排出的CO、SO2、NOX 影响人体呼吸系统,诱发各种疾病,排出100多种致癌物质,诱发癌变和基因突变。对动植物生态系统以及农业、森林、水产资源等都带来严重危害。汽车空调释放的氟利昂是破坏空气平流层臭氧的潜在危险 2、噪声污染:来源,包括机动车辆噪声、汽车排气噪声、接近市中心的铁路客货运站、高架路及桥的噪声、地铁启动以及飞机起飞时产生的噪声。原因,临街居住人口多,临街住宅距离道路近,而且有些道路两侧均为高层建筑,极易形成声廊效应,使交通噪声叠加后又增大。危害,干扰到人们的睡眠,长期下去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症候群。会干扰语言交流,轻则降低交流效率,重则损伤人们的语言听力,损伤听觉,引发头疼耳病甚至耳聋。 3、扬尘现象:交通扬尘的排放主要与路面尘负荷、车流量、车辆行驶速度和车辆重量有关。交通扬尘主要是指车辆在公路和街道上的行为所引起的扬尘污染。主要来源:降尘、货车遗洒、货车空车扬洒、车辆带泥、路面破损、轮胎磨损、生物残骸、建筑施工、市政和道路施工、道路附近的裸露土壤以及未铺装道路。路面尘负荷是指单位面积路面上所能收集到的颗粒状物质的量。 4、交通能源:在交通能源消耗方面,小汽车平均每运送一名乘客的耗油量相当于公共汽车的4.5倍。而公共汽车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是小汽车的8.4%,而电车则大约是小汽车的3.4%,地铁大概是5%。 面对这样的矛盾,中国的政府部门提出了公交优先的应对策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公众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而居民作为出行的主体,他们的节能和环保意识,他们的选择习惯,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是否能够绿色出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开展广泛和深入的公众参与,提高公众自主选择环保的行为方式,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措施及建议 现阶段我国的大城市交通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带有严重的先天不足。而要解决交通问题,它包含了城市的交通格局和城市规划等方面一系列的质的变化。 1、大力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来,只有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体系,使之成为大城市交通的骨干,才能根本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和机动车污染问题。 2、采用绿色交通工具出行利用技术创新能力,开发低能耗,低噪音,高速度的绿色交通工具。当前中国大城市的机动车污染程度较高,这是由于新车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居世界银行提供资料,中国目前上路的汽车排放为美国或日本汽车排放的10-50倍,一辆国产轿车所排尾气中的CO含量相当于同类美国车的30-50倍。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范文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范文 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然而在大家感叹社会进步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一个个蓬勃的生命消失在飞驰的车轮下,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转眼间支离破碎,特别是那些还没有踏上社会的中小学生,也遇到了这样的灾难,亲人哀伤的呼唤,始终留不住弱小的生命。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由于我们学校处在交通事故多发段,在校学生居住地比较分散,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居住地较远。因此,交通安全教育是我们学校安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我们中学生应该要、必须要进行的教育。为此,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作了一次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调查过程 本次社会调查活动以学生和我们周围的人们(如老师、家长等)为主体,以实践为载体,准备充分,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1、小组成立及宣传发动

20**年**月上旬,我们成立了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由八(2)班董梦琦担任组长,刘波文为副组长。八(2)班同学为组员。指导老师是班主任甘仁伟老师。学员中分为调查访问小组、查阅收集资料小组、总结材料小组、撰写论文小组、宣传制作成果小组等。利用班会课,在上了一堂动员课,董梦琦组长还向我们介绍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目的及要求等。 2、调查问卷设计、制订活动计划和活动方案 我们分成各个小组后,接下来由我们大家通过讨论来一起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制订活动计划和活动方案,为我们下面的活动做好积极的准备。 3、收集资料 为了了解与交通安全的相关内容,我们首先到学校图书室查阅了近期刊登在**等报刊关于交通安全的有关政策与事故报道文章。部分同学在网上查找了《中华人民 __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详细内容。 我们还到了交通安全指导站,收集了关于关于如何进行交通安全__的资料。如《安全防范知识手册》、《文明交通承诺书》及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关于道路交通安全宣传资料。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 交通: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通常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交通规划的任务1、根据城市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与居住地点的分布,分析在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车辆出行次数和流向;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的分配。2、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城市运输和交通方式,及所占比例3、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初步方案或旧城道路系统改造规划方案,提出城市货运与客运交通的流量、流向分布图,为修正道路系统提供依据 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

城市道路的运输特点:1机动灵活性大2普及面广适应性强3速度快,造假低4运量大 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基本途径:1必须认识交通的社会地位2必须要有适当的城市交通投资3解决城市交通的堵塞,必须要有科学理论4城市总量消减5交通流量均分6交通连续7交通分离 人行道设计:a:适用于人行道宽度不足反种植单行行道树,尤其适用于两边商店多,公共文化机构多的主干道上,是目前最常见的形式。b:适用于过街行人量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行人与车行道之间设绿化带在人行横道处设断口,这种形式有利于行人安全,有利于交通组织,车轮溅起的污泥和扬起的尘土对行人影响较小。C:适用于支路或住宅区道路上,布置有两条绿带,一条是花卉丛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另一条是行道树,沿路缘石布置须沿屋檐墙角散水地带,筑砌护坡,以免积水影响房基的稳定。d:在人行道上布置两条绿化带靠近建筑的一条供就近行人或进出商店的人使用;另一条供过路行人使用,避免相互干扰,适用于城市中心地区商业文化设施比较集中的街道上。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的目的在于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并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国标的分类: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 路 4.支路按道路功能的分类:1交通性道路(交通性主干路,交通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精华

1、交通: 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 狭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道路上的交通。 2、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3、城市交通系统: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功能关系。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4、TOD模式: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交站点为轴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源于带型城市的理论思想。 特点:不能适应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所需的合理规模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与一般城市发展规律不符的。 5、田园城市:使工业区之间的货运交通在城市外围呈环向流动;居住区之间的生活性交通在居住区内呈环向流动;工作与居住间的交通在城市外半部呈放射性流动;居住与购物游憩间的交通在城市内半部呈放射系流动;各类性质不同的交通因用地的合理布局而互不干扰,实现了道理的功能分工。 6、工业城市:作为生产单位的城市应该靠近原材料产地,要从工业生产对交通的需要去布置道路;工业区应该设在交通运输最方便的地方,靠近铁路和码头,道路密度较低;生活居住区应该靠在环境最优美的地方,道路采用密方格网形式;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应用交通干路和地铁相连。 7、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分析城市用地产生的不同性质的交通,按照其特点和功能要求把他们组织到不同的运输系统中去,并通过城市用地和道路交通系统的调整,合理的组织城市交通;使城市用地的布局、交通的性质要求道路的功能和能力相互协调,做到城市交通快捷、方便、安全、经济,取得整个城市布局和运转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8、交通分流的3种基本形态: (1)交通性交通与生活性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按交通性和生活性的分类或按疏通性和服务性的分类,把骨干性的繁忙交通与枝节性的宜人交通分离开来。 (2)快速交通与常速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分为快速道路系统和常速道路系统,以及道路客运交通与路外轨道客运交通的分离 (3)机动交通、非机动交通和步行交通的分流,表现为城市道路系统中设置机动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和步行专用道。 9、城市道路的分类: 1、快速路也叫快速干道——-快速、长距离交通;全市性干道 2、主干路也叫主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全市性干道,连接各主要分区 3、次干路也叫次干道以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4、支路也叫一般道路或地方性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连接次干道与街坊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城市道路分级: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城市规模分Ⅰ、Ⅱ、Ⅲ级。 特大、大城市——Ⅰ级,中城市——Ⅱ级,小城市——Ⅲ 11、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类:

精选-交通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交通情况调研报告 交通情况调研报告(1)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区三创三评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区委、区政府于近日就我区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湘东区交通基本情况 我区的交通网络主要是由公路和铁路两部分组成,本次调研重点是公路交通网络。湘东,与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区毗邻,是江西的西大门,交通十分便利,浙赣铁路、昌金高速公路、320国道自东向西横穿全境,319国道由北向南贯穿全境,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30公里,距省会南昌290公里,周边可与莲花、芦溪、安源、上栗及湖南攸县、醴陵相接。目前,境内拥有公路总里程1615.55公里(不包括城市道路),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89.3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及连接线2条14.629公里,国道2条41.846公里,省道3条102.202公里(待定),县道14条242.267公里,乡道34条186.257公里,村道818条1028.349公里;拥有一级公路18.328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3.106公里,三级公路69.865公里,四级公路675.797公里,等外公路737.659公里;拥有沥青路126.291公里,水泥路762公里,砂石路727.259公里;拥有桥梁291座计4392延米。到20xx年底为止,全区13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

二、湘东区交通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路网是我区经济、社会、综合运输以及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尽管我区公路网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路网的质量和数量仍不能满足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迅速提高的客观要求。湘东区公路网仍然是湘东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路网发展不平衡,通畅深度不够 我区公路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核心的地带,呈放射性地向核心外围地域分布,造成了路网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东桥、广寒、白竺三个山区乡镇,路网发展相对滞后。全区132个行政村虽然已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即到村委会所在地已通油(水泥)路,但通自然村的公路大部分是泥砂路,通畅深度不够。 (二)路网等级较低 湘东区路网的技术水平偏低,到20xx年底止,全区三级以上公路为202.094公里,仅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12.5%,而四级和等外公路达到1413.456公里,占总里程的87.5%,低等级公路相对较多,这远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加速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应是路网建设的急中之急。 (三)路网结构有待改善 目前,我区的路网框架已初具规模,全区三横两纵的路网格局已经形成:三横包括骨架公路昌金高速、干线公路320国道及白竺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一)我国城市交通特征 1.我国大部分城市是沿交通干线逐渐发展起来的,公路既是交通运输的通道,又是市(城)区街道及市场。城市过境交通量一般与城市规模大小有关。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杂行驶普遍。过境交通一般以货运交通为主,主要交通工具有卡车、拖挂车、客车、小汽车等;市(城)区内交通以本地居民为主,由于出行距离较短,主要交通工具除了小汽车、摩托车、拖拉机以外,还有自行车、马车等非机动车。同时,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大部分还以步行为主。由于交通混杂,相互干扰大,造成各类交通车辆通行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3.交通流向和流量在时间与空间上呈非平衡状态分布。随着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有许多农民进城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造成交通流量在各个季节、一周及早、中、晚高峰时段呈钟摆式单向运动,变化较大。在一些有较大集市日活动的城市,其集市日客流量远远大于平均日客流量。 4.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较差。道路性质不明确,道路断面功能不分,技术标准低;人行道狭窄或被占用,造成人车混行;缺乏专用交通车站及停车场地,道路违章停车多;丁字路口、斜交路口及多条道路交叉的现象也比较多。 5.交通管理和交通设施不健全,普遍缺乏交通标志、交通指挥信号等设施,致使交通混乱、受阻。 (二)城市对外交通类型及布置 城市对外交通的类型主要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运三类,各种交通类型都有它各自的特点。铁路交通运输量大、安全,有较高的行车速度,连续性强,一般不受季节、气候影响,可保持常年正常的运行。公路交通机动灵活,设备简单,是适应能力较强的交通方式。水运交通运输量大,成本低,投资少,耗时长。 1.铁路交通及布置 铁路由铁路线路和铁路站场两部分组成。大多数城市中的铁路站是中间车站,客、货合一,多采用横列式的布置方式。铁路站的布置往往与货场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为避免铁路分隔城市、互相干扰,原则上铁路站场应布置在城市一侧的边缘,并将客站和货站用地布置在城市的同侧方向。客站宜接近城市居住用地,货站则接近工业、仓库用地。 站场用地规模取决于客、货运量及场站布置形式,应适当留有发展余地。站场用地长度主要根据站线数量及其有效长度来确定,可参见表8.3-2、8.3-3。 表5-1 Ⅰ、Ⅱ级铁路站坪长度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 关于道路交通调研报告应该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道路交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1】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让道路畅通,城市美丽起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我特地对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进行调研,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市道路交通现状与原因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十分堵塞,基本每条道路塞满了汽车,象蜗牛一样慢慢地爬着,有时甚至是一动不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给造成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规划设计先天不足 道路建设规划不够合理,超前意识不强,历史欠账太多,缺乏统筹和科学论证,造成城区路结构不尽合理,交通循环不够流畅。停车场规划建设未得到重视,停车场建设不够,满足不了日益增加车辆的需要,特别是人口密集场所,缺少充足的公共停车泊位,加剧了占道停车和乱停乱放的现象。 (二)人为因素加剧交通堵塞 市民遵守交通秩序意识还不够强,由而产生的人为因素更加剧交通堵塞。比如:行人闯红灯、横穿道路、翻越隔离护栏等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出租车急刹急停,骑摩托车

不戴头盔、超速行驶、随意调头、乱闯红灯等现象屡禁不止。商家占用车道营业,地下停车场为改为商场,单位和个人的车辆在公共道路上乱停乱放。 (三)管理落后跟不上形势要求 交通管理虽有很大进步,但比起日益增加的众多车辆和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交通管理手段仍然落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一是执法不严,管控难以到位。受办案指标考核的影响,少数执法人员执法理念存在偏差,对交通违法行为往往重罚款、轻教育,重机动车辆查处、轻非机动车和行人管理。交通运管部门对外地车辆和非法营运的车辆还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堵塞,让道路畅通,城市美丽起来,事关每一个市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的城市形象,是构建平安、和谐的重要内容。加强城市道路管理,是一个涉及人、车、路、环境的动态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交通规划,改善交通环境 要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区路结构,形成城区道路环状循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确保交通顺畅。要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将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切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心得

城市道路学习总结 中国古代营建都城,对道路布置极为重视。当时都城有纵向、横向和环形道路以及郊区道路并各有不同的宽度。中国唐代(618~907年)都城长安,明、清两代(1368~1911年)都城北京的道路系统皆为棋盘式,纵横井井有条,主干道宽广,中间以支路连接便利居民交通。 巴基斯坦信德省印度河右岸著名古城遗址摩亨朱达罗城(Mohenjo Daro,公元前15世纪前)有排列整齐的街道,主要道路为南北向,宽约10米,次要道路为东西向。古罗马城(公元前15~前6世纪) 贯穿全城的南北大道宽15米左右,大部分街道为东西向,路面分成三部分,两侧行人中间行车马,路侧有排水边沟。公元1世纪末的罗马城,城内干道宽25~30米,有些宽达35米,人行道与车行道用列柱分隔,路面用平整的大石板铺砌,城市中心设有广场。 随着历史的演进,世界各大城市的道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自发明汽车以后,为保证汽车快速安全行驶,城市道路建设起了新的变化。除了道路布置有了多种形式外,路面也由土路改变为石板、块石、碎石以至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以承担繁重的车辆交通。并设置了各种控制交通的设施。 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道路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全国许多大城市改建、兴建了大量道路,铺筑了多种类型的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新兴的中小工业城镇也新建了大批整洁的干道。如北京市展宽了狭窄的旧街道,修建了二、三环路及通达卫星城镇的放射性道路,并修建了一些互通式立体交叉及机动车、非机动车分行的三幅车行道的道路,既改善了市内交通状况又便利了对外联系,改变了旧北京的交通面貌。又如中国工业城市上海,建国以来也新建改建了大批道路,并建成横跨黄浦江的大桥和黄浦江打浦路隧道,两岸交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ode for transport planning on urban road GB 50220-95 3.1.4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3.1.5 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0.5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 3.1.7 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客流量相适应。常用的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宜符合表3.1.7的规定。 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表3.1.7 3.2.1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应综合规划。市区线、近郊线和远郊线应紧密衔接。各线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线路的走向应与客流的主流向一致;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 3.2.2 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km/km2。 3.2.3 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大于1.5;中、小城市不应大于1.3。 3.2.4 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 3.2.5 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40min的行程。

3.3.1 公共交通的站距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公共交通站距表3.3.1 3.3.2 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500m 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 3.3.4 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3. 4.1 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 3.3. 4.2 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 3.3. 4.3 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车站; 3.3. 4.4 公共交通车站应与快速轨道交通车站换乘。 3.3.6 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区的双车道公路,公共交通停靠站不应占用车行道。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布置,市区的港湾式停靠站长度。应至少有两个停车位。 3.3.7 公共汽车和电车的首末站应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每处用地面积可按1000~1400m2计算。有自行车存车换乘的,应另外附加面积。 4.1.3 在城市居民出行总量中,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比值,应控制在表4.1.3规定的范围内。 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出行量的比值表4.1.3 4.3.1 自行车道路路面宽度应按车道数的倍数计算,车道数应按自行车高峰小时交通量确定。自行车道路每条车道宽度宜为1m,靠路边的和靠分隔带的一条车道侧向净空宽度

关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及城市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及城市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第一部分我国交通安全现状 到2006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双双超过720万辆,而到了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 销量超过1360万辆, 预计2010年会超过1500万辆,早已宣告了中 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加速,我国的高速公路及高等级公路已位居世界前列。无疑汽车的发展促进中国社会和经济繁荣。然而,在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已成为世界上因交通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中国每年因交通死亡的人数在10万人左右,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中国汽车拥有量仅占全球的1.9%,死亡人数却占20%。 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2010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9万起,造成 2.7万人死亡、11.7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3%、12%、10.6%和5.3%。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5起,同比增加3起。 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月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保持下降。其中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高考等社会关注重要节点时段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事故死亡人数同比降幅超过10%。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肇事导致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2.8%,酒后驾驶肇事导致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7.5%。国省道上发生事故造成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3.9%。 二是营运客车肇事导致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增多。15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10起为营运客车肇事导致,同比增加4起。其中7起因超速行驶导致,5起为跨省客运车辆导致,部分肇事营运客车超员问题突出。如辽宁阜新“5·23”一次死亡33人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肇事卧铺客车自出站就超员22.9%;宁夏中卫“6·26”一次死亡11人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肇事客车停运期间擅自出车且超员121%。暴露出客运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挂靠车辆失管失控,客运班线不合理,卧铺客车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三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呈现上升。主要是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法停车导致的追尾事故。 四是农村地区小型汽车事故比例上升。因违法载人、超载等违法装载、无证驾驶肇事导致的事故所占比例均高于全国同类交通违法行为肇事平均水平。 五是恶劣气候条件下事故增多。31.2%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阴雨雪雾天气条件下,同比上升11.7%。 公安部交管局提醒,目前已进入夏季高温时期,易因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法超车、车辆爆胎导致事故发生。广大交通参与者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出车前注意检查车辆安全状况,驾车出行时注意保持安全行车速度,做到不违法超车、不违法会车,不挤占高速公路紧急车道行驶。 我个人分析认为,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点:1、交通行为缺乏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