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民间彩塑

民间彩塑

民间彩塑
民间彩塑

民间彩塑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民间彩塑的表现特征,尝试制作富有民间特色的彩塑作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赏、比较、探讨、实践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制作过程的愉悦,增强学生热爱传统民间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彩塑的表现特征并尝试进行制作。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传统民间彩塑艺术的兴趣与喜好。

解决难点方法:加强课堂视觉感受,丰富学生形象思维,以美动情,让学生感受制作过程的愉悦。

教学过程:引入:大家好!非常开心能够再一次与大家共聚一室,一起来

分享制陶的乐趣,我感到特别快乐与美好。那么在上课之前,我有这样一个问题与大家探讨一下,相信大家都有出外旅游的经历,那么大家想一想,现在国内旅游最大的热点是什么,(人们最向往去哪些地方?)(是向往那些繁华的都市气息,还是向往那些宁静的乡村气息多?

相信后者居多,人们向往去感受不同地域文化间的差异。从这个例子中也反映出这样一个现象,今日的世界非常丰富,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是丰富多彩的。那么生活是这样,同样,艺术也是一样,天南地北,各有不同,不同地域(比如城市与农村)人们所追求的艺术与审美都有好大差异。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课室来进行一次文化旅游,去接触和体验一下另一种造型审美的乐趣——民间彩塑。

学生浏览课本感受民间彩塑艺术

初步了解,丰富学生视觉感受

课堂发展

(一)

初步了解

课堂发展

(二)

加深认识

讲授新课:民间彩塑是我国民间艺人独创的一种雕塑的样式,(首先大家看一看我收集的这一些民间彩塑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我在读大学时去下乡采风时收

集的,这是我国民间著名的天津彩塑艺人泥人张的作品,泥人张的彩塑作品堪称津门一绝,(“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民间彩塑的一个派别,创始于清代末年,创始人叫张长林,自幼家境清贫,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他的的作品形象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备受百姓喜爱,百姓也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提问:从这些作品中,大家能不能看出它们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介绍作品:《喜怒哀乐》,《琴棋书画》,《回娘家》,《拔河》,《恭喜》还有《吹拉弹唱》,《提灯》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套《吃喝拉撒睡》把一个小孩一天的作息表现得如此富于情趣。

其实这些作品都是以民间生活为题材而制作的一些玩偶。

那么大家在触摸这些作品的时候,你在比较一下,这样的一种材质这样的一种造型,与我们城市里面一些的洋娃娃或变形金刚等卡通造型相比,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大家能不能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欣赏课本作品:

在我国民间,除了大家刚才所看到这些天津“泥人张”的彩塑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地方的彩塑也是非常出名的,它是我国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在那里,几乎是“家家善塑,户户会彩”。甚至逢年过节,人们托个盘,盘子里面放着几件自己做的泥人,然后到处叫卖,卖泥人也成为农家的一份收入。

欣赏作品《大阿福》

《大阿福》是无锡惠山地区家家户户都会有的一件作品,这个小孩“大阿福”是民间创作的:古代惠山,后来天上降下一对人形巨兽,名沙孩儿,勇猛健壮,有无比神力,山中各种猛兽只要见其微微一笑,立即俯首贴耳,从此山上,山下,得以安居乐业。人们怀念它们的功绩,就创作了两个怀抱青狮的健壮儿童形象的泥人,以作纪念。驱邪就能降福,因此取名“阿福”。…)

学生比较思考回答

提问回答

(求大:“大”在民间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如“大吉大利,大福大贵等。大阿福的造型同样体现这种审美意识。

求全:追求造型完整,大阿福的外形夸张,但人物造型却较为完整。)

学生理解与提高

教师展示创作的作品,学生观摩。

简易彩色挂图,展示教师创作作品。

学生了解,明确制作步骤。

学生根据自己构思的画稿一起制作,感受制作的愉悦,

学生了解,明确下节课的上课内容。

运用直观生动的视觉形象,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创作思维,创设问题情景,师生互动,交流探讨,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喜好。

学生触摸感受民间彩塑作品,拉近学生与作品间的距离,丰富学生的想象,活跃课堂气氛。

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理解与喜好

展示教学图片,结合课本图例,进一步丰富提高学生对民间彩塑的感受与了解

加深学生对民间彩塑造型与色彩的把

分析作品的审美内涵,丰富学生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加深学生对课本中彩塑作品的认识与理解

学生欣赏教师作品,倾听教师的创作构思,丰富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师徒手演示,加深学生对造型的理解

教师一起制作与辅导,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投入。

课后延伸课后小结:学生学习心得信息反馈,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参观民间艺人工作室或美术展览,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课后小结:

自我评价:谈谈自己对民间彩塑的理解与喜好?结合制作的彩塑作品,谈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与想法?(如:作品构思,制作过程的难点与感受,表现效果等)

要求:把构思草图、制作过程图片、完成作品图片和相关图片排版粘贴于文字之中。

课题准备

学生活动体验1:感受—了解—共鸣

课题引入

启发诱导

情景激趣

学生活动体验2:欣赏——表达

课堂发展

学生活动体验3:观察—想象—思考—实践

感受愉悦

造型实践

2004年12月31日

教学评价

学生活动体验4;小结—自我评价课堂延伸

心得体会

教师总结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将民间信仰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考虑到它对应于一个官方宗教而存在,而且也因为它有别于制度化的宗教,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3 个不可分开的体系。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民间信仰”指的是流行在中国民众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 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这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们颇类似于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的遗存并且与“世俗生活”分不开;另一方面,它们又与宗教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因而,虽然汉学家、人类学者在具体的调查研究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民间文化模式,但是他们不可避免地对民间中国是否存在“一个宗教”这一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 在传统中国,无论是政府、士大夫还是宗教实践者,都未曾采用过“民间宗教”这个名称来描述一般民众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体系。封建政府对民间的宗教式活动采用的是自相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为了避免民间非官方意识形态的发展,对民间的祭祀活动实行排斥的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创造自己的象征并使之为民间接受,有时选择性地对民间象征加以提倡。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当然导致官方对民间信仰的系统化意义的否定。接受儒家哲学和宋明理学的士大夫,只支持“孝道”和一定范围的祭祖,对民间的神、鬼、灵、物崇拜等等多取否定的态度,更不用说他们会承认民间信仰为“宗教”了。相比政府和士大夫,与民间社会有密切联系的民间佛教徒和道士,因依赖民间的祭祀和巫术活动为生,所以对民间的“神圣行为”较为支持。但是,他们不承认其宗教体系的所在,而是把后者当成比他们自己的宗教体系低等的仪式看待。作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实践者的一般民众,因为缺乏自我界定的力量并且视自己的宗教活动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也不把它们看成“宗教”。 把中国民间的信仰行为看成宗教体系的主张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汉学家德格如特的古典文本与仪式的关系的分析; 其二,是后来在社会人类学界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学说。

民间歌谣精选--生活歌谣

《民间歌谣精选》 民歌民谣是宝贵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歌谣精选》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劳动歌、仪礼歌、时政歌(叙事歌)、生活歌、情歌与儿歌,是中国民歌民谣的大全与精选,为爱好者提供收藏、为研究者及大学毕业论文撰写提供资料。 《民间歌谣精选》之 生活歌谣 唱唱山歌散散心 唱唱山歌散散心, 你当我是快活人? 吃了上顿没下顿, 黄莲树下来操琴。 吃鱼要吃大鱼鳞 【秧歌五句半】 吃鱼要吃大鱼鳞,莫吃小鱼戳嘴唇。 撩郎要撩光棍汉,莫撩有妇有妻人, 小妹子,一生一世名要紧。 东家的稀饭真过劲 东家稀饭真“过劲”, 半天涝不到白米星。 上头照见人,底下淹死人, 喝得肚子圆滚滚。 锄头还没有扛上肩, 一泡尿撒的光光净, 狗日的再进你家门!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插柳, 七九冰冻开,八九燕归来,九九八十一,家里盛饭外头吃,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完天九数地九,地九数完麦到手。 姑娘生来本性穷 姑娘生来本性穷,找个公婆象人熊。 当了三天抱女子,挨了九回吹火筒。 说实话 天上下雨打炸雷, 家后挖窟就有贼;

瞎闺女找个瞎女婿, 一辈子谁也不认识谁。 十八姐儿九岁郎 十八姐儿九岁郎, 夜夜要我抱上床。 不是看到公婆面, 一脚把他踢下床。 他做儿子我做娘。 小女婿 十八大姐三岁郎, 夜夜睡觉抱上床。 睡到半夜要吃奶, 劈头盖脸几巴掌: “俺是你媳妇不是你娘!” 十七岁女儿三岁郎 十七岁女儿三岁郎,天天晚上抱三趟; 不是公婆在前头,两脚把你蹬下床。 十八岁大姐周岁郎 十八岁大姐周岁的郎,把尿把屎抱上床,半夜三更要喝奶,楼住婆娘喊亲娘 十八岁大姐周岁的郎,怀抱小郎泪汪汪,等到郎大姐已老,等到花开叶又黄。 姐儿有个周岁郎 姐儿有个周岁郎, 每晚睡觉抱上床。 半夜哭着要吃奶, 劈嘴给他几巴掌。 我是你妻不是你娘! 小大姐害怕嫁错郎 耕田的害怕黄板墒, 栽秧的害怕鸡窝塘, 挑担子害怕走错路, 小大姐害怕嫁错郎。 小男人 姐在河边洗茼蒿,眼泪鼻涕顺水漂,有红有白的好姐姐,配个小男人拳头高。 三尺麻布做件大褂子,碗大个头篷磕到腰,番瓜棵里去乘凉,鸭蛋壳里去洗澡。 家里喊他吃早饭,他在老鼠洞里睡着了。他拿个锅铲子去放水,被一对白鹅撂倒了。这个男人不中用,五百年前配错了。

泥塑人物

生动的小泥人》教案 教案2010-03-22 16:58:00 阅读313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一、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塑作品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古代、现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活动了解有关泥塑的知识。(2)学会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3)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了解设计、制作及评价的一般过程和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发现→创造的过程,掌握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原始材料的乐趣,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各种风格的民间泥塑,掌握泥塑制作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把作品做得生动、形象、有趣。 四、教学活动准备 由于条件的限制,粘土泥用面泥代替。牙签。 五、媒体运用 教材附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了解泥塑 课件展示泥塑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初步练习、总结方法 1、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想想看,如果要完成一件泥塑作品,制作前需了解那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提到: (怎样做一个泥塑作品,做什么,都用到那些工具,每一步用到那些手法。) 并据此总结出分主题 (1)制作所用到的工具、材料。 (2)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制作过程。 学生大都提不到构思设计的问题,教师要强调补充。 2、解决问题 同学们通过初步的练习,总结出了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一般过程。 基本书法:捏、卷、贴、刻、接、压 制作过程:设计构思——练泥——制作各部分轮廓——修改调整——塑造细部 (三)创新制作,让作品体现美感。

中国公民社会

我国公民社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公民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制度层面的困境,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但是需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的构建和民间组织的发展等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 关键词:我国公民社会现状前景发展途径 所谓的公民社会是对civil society 的新译法,是基于社会三分法的逻辑提出的概念。按照社会三分法,我们可以把社会分为政治社会、经济社会和公民社会,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公民社会当做国家和政府系统以及市场和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和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 包括NGO、公民的自愿性社团组织、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更加宽松、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真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才悄然兴起,成为推动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的一股力量。但是由于我国的公民社会脱胎于国家社会不分的中国传统社会,加上产生和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与西方国家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 (一)、我国公民社会的现状分析 1、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环境是有利于公民社会成长的,这也是我国的公民社会组织能过在短时期内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由于历史和制度的惯性,也不免会有制度上的障碍。 首先是经济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民社会提供了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能过塑造彼此独立的和自由活动的公民个体,形成个体的独立性,这正是现代公民的核心精神所在。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利益的多元化,公民有了不同的利益划分,那些利益和价值取向相同的公民为了更好的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然组成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所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公

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中国民族报/2007年/3月/20日/第006版 宗教周刊?理论 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金泽 民族民间信仰 在我国,民间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活态”文化。民间信仰重新“浮出水面”,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为人们提出了许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有人说现在是民间信仰“大复兴”,有人则称之为“死灰复燃”。无论怎样评价,中国民间信仰大量存在(表现在地区、人数、程度等方面)乃是客观事实。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存在与发展,已不同于过去的时代。它的外部环境(与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化进程、人口素质的互动)已不同于以往。其内部的结构与整体的功能也不同于以往,而且还会随着社会转型继续发生变化。 民间信仰的性质及其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地位 民间信仰是根植于老百姓当中的宗教信仰及其宗教的行为表现。民间信仰是一种民众的信仰,与国家宗教相比较,它没有那种政教合一的强迫力量和财政支持;与民族宗教相比较,它没有血缘的全民性。虽然有家族祭祖,但不是一回事。即使在一个地域形成某种全民性,但若考虑到社会分层,只能说它具有很强的民众性。 组织结构上的松散性可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区别开来。民间宗教是扎根于民间的另一种宗教形态,它与民间信仰相比较,有着比较“坚硬”的组织外壳。如果说民间宗教属于制度化的宗教,那么民间信仰,则属于非制度化的宗教。在传统社会中,有官方宗教(如国教或民族宗教),也有非官方的仅属于正统的宗教,而所谓民间教团,一般是指非官方、亦非正统宗教,而是占据主流地位且活动民间的宗教团体。实际上,现今世界上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最初都是由民间教团发展起来的,在后来的发展中演变成正统宗教甚至国教,并最终走向世界。但是并非所有的民间宗教都能够进入主流宗教的行列,像明清之际的罗教、斋教、黄大教、弘阳教、八卦教等,虽然,在民间曾有过相当的发展,有的教团还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始终没有像道教和佛教那样成为正统宗教,也没有像基督教在某些国家那样成为国教。民间宗教虽然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但民间信仰始终位于社会的底层;民间宗教的社会地位可能会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而有上升的变迁,但有些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也可能因为种种因缘际合而下降为民间教团或化解为民间信仰。 从共时性的结构角度说,民间信仰在社会文化系统中不是主导文化,甚至也不是主流宗教。按照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雷德斐尔德将文化区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的说法,民间信仰属于“小传统”。在已知比较复杂的文明社会中,至少都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雷德菲尔德所说的“大传统”,指的是都市文明,而“小传统”则是指地方性的乡土文化。这种将传统区分为“大”和“小”意义,不是数量上的(如民间信仰的信众不一定少),也不仅仅是空间的。就中国传统社会很早就在城镇中兴起市民阶层而言,“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区分,更多地具有社会分层的意义:大传统位于社会的上层,是社会精英及其所掌握的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传统,为思想家、宗教家深入思考并加以阐示;“小传统则位于社会的下层,基本信众为一般民众。他们的生活除了受大传统的影响之外,还有所谓民间文化传统,即小传统。 如果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给民间信仰定位,它虽不及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那么显赫,但若上溯其源,却往往追及太古。它的历史要比任何一种创生性宗教都更为长久。无论国家宗教还是世界宗教,本质上都是原生性宗教的“改革者”;而民间信仰,却是原生性宗教的“继承者”。在“万物有灵观”的作用下,原生性宗教中的自然崇拜比较发达,天地日月山川河流,风

民间彩塑

民间彩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民间彩塑的表现特征,尝试制作富有民间特色的彩塑作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赏、比较、探讨、实践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制作过程的愉悦,增强学生热爱传统民间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彩塑的表现特征并尝试进行制作。 教学难点: 如何提高学生对传统民间彩塑艺术的兴趣与喜好。 解决难点方法: 加强课堂视觉感受,丰富学生形象思维,以美动情,让学生感受制作过程的愉悦。 教学过程: 引入: 大家好!非常开心能够再一次与大家共聚一室,一起来分享制陶的乐趣,我感到特别快乐与美好。那么在上课之前,我有这样一个问题与大家探讨一下,相信大家都有出外旅游的经历,那么大家想一想,现在国内旅游最大的热点是什么,(人们最向往去哪些地方?)(是向往那些繁华的都市气息,还是向往那些宁静的乡村气息多?

相信后者居多,人们向往去感受不同地域文化间的差异。从这个例子中也反映出这样一个现象,今日的世界非常丰富,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是丰富多彩的。 那么生活是这样,同样,艺术也是一样,天南地北,各有不同,不同地域(比如城市与农村)人们所追求的艺术与审美都有好大差异。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课室来进行一次文化旅游,去接触和体验一下另一种造型审美的乐趣——民间彩塑。 学生浏览课本感受民间彩塑艺术 初步了解,丰富学生视觉感受 课堂发展 (一) 初步了解 课堂发展 (二) 加深认识 讲授新课: 民间彩塑是我国民间艺人独创的一种雕塑的样式,(首先大家看一看我收集的这一些民间彩塑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我在读大学时去下乡采风时收集的,这是我国民间著名的天津彩塑艺人泥人张的作品,泥人张的彩塑作品堪称津门一绝,(“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民间彩塑的一个派别,创始于清代末年,创始人叫张长林,自幼家境清贫,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他的的作品形象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备受百姓喜爱,百姓也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 泥人张 提问:

高手在民间:来自生活底层的大智慧

高手在民间:来自生活底层的大智慧 本文是关于人生感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手在民间:来自生活底层的大智慧 一位渔民告诉我,因触礁倾覆的船比被飓风掀翻的船要多。人生的许多关头,不在于抗风雨,而在于补漏洞。 一位园丁告诉我,不是所有的花都适于肥沃的土壤。沙漠就是仙人掌的乐园。人生的许多成败,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你是否选对自己的位置。 一位羊倌告诉我,他很快活,因为他可以与野花攀谈与林鸟对话,随白云飘荡草原起舞。人生的许多空虚,不在于人的孤独,而在于心的寂寞。 一位厨师告诉我,鲜活的鱼没有挂糊油炸的,真正的好汤从不添加味精,而是慢慢熬成的原汁。人生的许多档次,不在于外在的包装,而在于内在的品质。 一位山民告诉我,艳丽好看的蘑菇往往有毒,苦涩的野菜常常败火。人生的许多智慧,不在于观察,而在于分辨。 一位炼工告诉我,铸钢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叫“淬火”.把滚烫的火锭放到寒水里急骤降温。人生的许多辉煌,不在于狂热地宣泄,而在于冷静地凝结。 一位拍客告诉我:?他们去遥远的山寨采风,有人拍回的组照名

曰《苦难岁月》,有人随后举办的个人摄影展唤作《世外桃源》。人生的许多苦乐,不在于你的处境,而在于你看境遇的角度。 一位教师告诉我,他发现上课积极提问的学生比认真听讲的学生,到社会后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人生的许多境界,不在于跟随,而在于自我探求。 一位画家告诉我,大师的作品常常“留白”,太满太挤容易使人失去想象的空间。人生的许多魅力,不在于完美,而在于对缺憾的回味。 一位高僧告诉我,如来并不住在西方极乐世界,他就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拜佛不如拜自己。人生的许多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社会组织调研报告

社会组织情况调研报告 XX区民政局深入全区六个街道、喇镇、牧场开展民间组织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经验、发掘典型、查摆问题,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培育发展民间组织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工作依据和决策依据。 一、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把培育发展民间组织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民主自治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坚持以培育发展为主线,在培育发展中提升质量、在培育发展中规范管理、在培育发展中优化结构,民间组织数量快速增长,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至今年3月底,我区共有145个民间组织,约占全市民间组织总数的20%,居全市首位。具体做法: (一)高度重视,健全组织,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几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健全领导组织,完善工作制度,把它摆上重要工作日程,抓好抓实。 一是高度重视。多年来,我区一直把民间组织登记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高度重视,摆上日程,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根据民间组织自身特点,定期召开由各

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充分发挥了各相关部门的积极作用。 二是健全组织。为了确保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由主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民政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喇嘛甸镇、六个街道、人事局、卫生局、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司法局、科学技术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安全生产监督局、物价检查所等单位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建立为民间组织的管理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并形成了各部门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管理的工作局面。 三是加强宣传。为使民间组织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我区注重对国家、省、市关于民间组织管理条例规定的宣传,并充分利用闭路台、板报、宣传单等宣传手段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宣传,强化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同时,要求民间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街道、社区、学校进行普法宣传,扩大影响。两年来,利用电视黄金时间播出各种宣传教育节目时间累计50余个小时,下发宣传手册2万份。通过广泛宣传,有30多家组织主动到我局进行登记。 二、明确责任,全面检查,扎实推进民间组织管理工作 我们始终认为,要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必须明确责任分工,全面动员广泛普查,大力推进,这样才能使民间组织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一是详细调查了解。为全面了解全区民间组织的基本情况,

中国民间社会自主的现状与得失

所谓社会空间的扩大,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政府不再管不该管的,二是政府连该管的也不管了。后一方面,是当今中国社会很多问题的根源,如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 中国民间社会自主的现状与得失 文/特约撰稿员王绍光两种社会空间的扩大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两种意义上的社会空间扩大。第一种是在私人领域,变化相当明显。以前由于政府干预,私人领域十分有限,现在放开了。比如穿着打扮,今天的五颜六色取代了以前的清一色。再如休闲方式,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政治干预十分彻底,现在也百花齐放了。总体说,大陆的私人领域基本上完全自由了。 另一个领域是公共领域。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论述公共领域时,举了欧洲咖啡馆的例子:在咖啡馆里,人们讨论公共事务、社会问题,超越了个人、家庭、朋友这样的关系。借用哈贝马斯的说法,中国大城市也出现了大量的咖啡馆,还有传统的茶馆,以及其他类似的公共场所。国民党统治时期,茶馆里都张贴着“莫谈国事”的告示。现在,虽然喝茶、喝咖啡的人未必都谈国事,但至少在谈国事时是无所顾忌的——爱谈什么就谈什么,爱骂谁就骂谁,爱评论哪项政策就评论哪项政策。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老百姓已经享受着言论自由。 公共领域扩大的另一个表现是出现了不同意识形态的辩论。虽然政府主张“不争论”,但从1990年代中后期起,经济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新左派”之间的冲突已经浮出水面。近年来,学者之间的争论又扩展到媒体上和互联网上,比如由郎咸平等人引发的对主流经济学家的质疑、杨帆等非主流学派经济学家的崛起等。这些争论的焦点是公共性问题、政治性问题、意识形态问题,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公共领域的扩大还表现在另外3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几乎无限扩大了人们讨论问题的空间,更多的人可以对更多的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二是史无前例的社团革命。注册社团的数目大量增加,还有无数不需要注册的社团,或者应该注册而未注册的社团,都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三是公共舆论空前活跃。最近几年的热点话题,包括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户籍体制改革问题、矿难问题、孙志刚事件等,都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进而引起中共高层的关注,并促使法律和政策的调整。这类舆论事件,呈现出几十年来少见的热闹。 良治社会的三种机制 对民间社会自主的现状,一般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中国民间社会不发达,还有大量的问题;另一种是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我的看法是,最重要不在于某一特定时刻这瓶水是一半满还是一半空,而是看水瓶的走向是越来越满,还是越来越空。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社会的自主性无疑在扩大,而且是在不断地扩大,所以我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 值得指出的是:一个良好治理的社会不可能完全靠社会自主,它必须存在自律、互律和他律三种制约行为的机制。自律是个人、家庭、企业、社会组织出于道德信念或者对法律的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伴随着民俗民间文化的持续复苏和乡村庙宇的大规模重建,民间信仰已成为值得关注的热门话题。民间信仰是一种自发流传的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的群体庞大,构成较为复杂,有着广泛的群众性,是党的群众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领域。引导民间信仰改革创新,移风易俗,充实时代内涵,释放正能量,支持和鼓励民间信仰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本文结合近年来对安徽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课题组对浙江、山东、福建、陕西、四川等省部分地区开展的“民间信仰认知状况”的调研情况,对民间信仰的活动特点和社会作用进行简要分析、讨论。期望引起人们对新形势下民间信仰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更好地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标签: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事务管理传统文化 一、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 民间信仰是我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和文化符号。民间信仰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以祈福消灾为主要目的,是民间自发流传的一种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一是庞杂性。民间信仰与佛教、道教教义和儒家思想相互交融,在广大乡村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和普遍的认同感。民间信仰场所“一庙多神”的现象较为普遍,且与传统文化,民情风俗相互交织,民间信仰的这种特性使我们对它的科学界定和有效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二是普遍性。信仰群众不论地域和文化层次,各地各阶层都有传播,不少内容是属于民族民间传统习俗的延续。 三是功利性。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民众对民间信仰的理解和祈求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之上的,关注的焦点着眼于现实的幸福,有极强的世俗性和功利色彩。民众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选择神灵,只要认为是“灵验的”“有用的”就供奉,呈现出一神为主,多神并祀的特点。民间信仰还具有地域性色彩和活动的自覺性等特点。调研中发现民间信仰的组织者大多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应变能力,他们总是能想出很多方法,力求使信仰活动契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话语系统,以应对相关部门的种种限制。民间信仰希望得到社会认可,谋求合法化意愿日趋强烈,这是当代民间信仰的一大特点,这一现代特征也提示我们对其积极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综而观之,民间信仰从思想内容上看,其中有佛、道教的信仰色彩,有地域性民俗民间文化的反映,同时还夹杂一定封建迷信成份;从价值取向上看,基本是遵从善恶报应,崇尚忠孝,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以及得到神灵护佑。可见,民间信仰更多的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需要逐步消除。

社会组织分类表

附件3: 口号征集活动的宣传介绍材料 目录 一、“新经济组织”类概念 (1) 二、“新社会组织”类概念 (4)

一、“新经济组织”类概念 新经济组织:是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港澳台商、外商全部所有或绝对控制的新出现的经济组织形态。另从所有制特征上看,现行法律、法规把这类经济组织统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国家统计分类目录中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商经济控制企业、港澳台经济控制企业、非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等。 1、非公有制经济:是指各种社会经济成份中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2、个体经济:又称“个人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通常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或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和支配的一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我国,个体经济目前专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 3、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为基础的经济形式。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体现着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份。私营经济的主要形式是私营企业,包括: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股份有限公司。 4、混合所有制经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所有制的投资主体对一个企业或公司投资所构成的经济类型。它含有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中的几种成份。其主要形式是混合所有制企业。 5、股份合作制经济:指兼有合作制和股份制两种性质的一种经济形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探索出来的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集体经济的新的组织形式。其主要经济形式是股份合作企业。 6、港澳台商投资经济: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到内地直接投资设立企业而形成的经济。其经济形式主要包括独资企业、与内地投资者合资或合作经营企业,以及其投资的股份有限公司。 7、外商投资经济:外国投资者在我国内地直接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其经济形式主要有四种形式:外资企业(又称“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8、个体工商户:是指个人从事生产劳动,生产资料或产品收入归个人所有,雇工7人(含7人)以下,以个人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经营形式,包括城镇闲散劳动力等自筹资金开业兴办,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工业、手工业、客货运输、商业、饮食、服务(包括修理)和房屋修缮等个体经营者。还包括农村的非农业个体经营者。 9、非公有制企业:指在工商登记时登记为企业的,非国有或非集体性质的经济组织,包括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非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注意: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包含个体经济,非公有经济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非公有制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10、私营企业: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所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11、私营独资企业:在我国,按有关法律规定,由一名自然人投资经营、以雇佣劳动为基础、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

100条民间常用的生活谚语

100条民间常用的生活谚语 1.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5.半斤八两 6.病急乱投医7.不到黄河心不死8.不分青红皂白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0.苍蝇不钻无缝的蛋11.长得人中,短了鼻头(指不能两全其美)12.车到山前必有路13.船到桥头自然直14.秤锤虽小压千斤15.吃软不吃硬(肯接受规劝,不屈服于威胁)16.吃(饮)水不忘挖(掘)井人17.吃香(的)喝辣(的)(形容生活富裕)18.迟来和尚吃厚粥(他人之功占为己有)19.初生牛犊不怕虎20.聪明一世,糊涂一时21.打错了算盘22.打开天窗说亮话23.打铁先得锤子(或腰板)硬24.大树底下好乘凉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25.刀子嘴,豆腐心(说话尖刻而心肠好)26.多栽花,少栽刺(多做好事少树敌)27.耳朵里起茧子(形容听腻了)28.饭来张口,衣来伸手29.放长线,钓大鱼30.肥的瘦的一锅煮(不加区别一律对待)31.肥了骡子瘦了马(一人得利,别人吃亏)32.肥水不流(过)别人田33.风吹两面倒(没有主见立场动摇)34.扶不起的阿斗35.赶鸭子上架(令人做无法做到的事)36.高不成,低不就37.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38.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39.各打五十大板40.狗改不了吃shi41.挂羊头,卖狗

肉42.光打雷(刮风)不下雨43.光许愿不烧香44.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45.海阔凭鱼跃,天空(高)任鸟飞46.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47.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里怕碎了48.好心认作驴肝肺49.好戏在后头50.恨铁不成钢51.横挑鼻子竖挑眼(百般挑剔抓人短处)52.鸡蛋碰石头53.性急吃不得热稀饭(或汤圆或豆腐)54.迅雷不及掩耳55.捡了芝麻,丢了西瓜56.见人矮三分(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57.井水不犯河水58.叫狗不咬,咬狗不叫就是说这个人只会瞎咋呼,其实没什么本事就是说这个人只会瞎咋呼,其实没什么本事叫狗不咬咬狗不叫,就是说看见人或其他动物动不动就叫的狗一般不咬人,真正有咬人倾向的狗是不乱叫的也可以用来形容人59.近水楼台先得月60.敬酒不吃吃罚酒61.旧疮疤又痒了(老毛病重犯)62.开船遇上顶头风(一开始就遇到阻力)63.空手打空拳(没条件,办不成事)6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65.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捶66.癞蛤蟆想吃天鹅肉67.老虎头上瘙痒比喻胆大妄为68.太岁头上动土69.锣鼓听声,说话听音(琢磨话中用意:由此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70.萝卜青菜,各人自爱71.事后诸葛亮72.蚂蚁啃骨头73.馒头吃到豆沙边(差一步达到目的)74.没有不透风的墙75.磨刀不误砍柴工76.拿了鸡毛当令箭比喻玩弄权术,以假充真,公开发号施令。

主要的几种社会组织

主要的几种社会组织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主要的几种社会组织 一、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可以作为单位会员加入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成立条件 (一) 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 (二) 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三) 有固定的住所; (四) 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五) 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10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有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 (六) 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社会团体含盖的主要范围 工商服务业类:商会、行业协会;科技研究类:科协 教育类:教育学会;卫生类:医学会;社会服务类:志愿者协会 文化类:文艺团体;体育类:体协;生态环境类:学生社团 法律类:;宗教类:;农业及农村发展类: 职业及从业组织类:;国际及其他涉外组织类:其他: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条件 (一)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二)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 (三)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 (四)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 (五)有必要的场所。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主要内容 工商服务业类:咨询机构;科技研究类:研究机构;;教育类:学校 卫生类:医院;社会服务类:养老院、幼儿园;文化类:文艺团体 体育类:运动中心;生态环境类:法律类:;宗教类: 农业及农村发展类:职业及从业组织类: 国际及其他涉外组织类:其他:山东省最多,有三万多个。 三、基金会 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基金会类型 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的基金会(以下简称非公募基金会)。

泥塑人物的动态把握

第十课泥塑人物的动态 王家球 教学目标: 1、从日常生活中观察运动中的人物姿态并说出各种姿势特征。 2、善于合理利用黏土塑造运动中的人物姿态或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运动中的人物姿态。 教学重点: 观察人的各种动态,运用多种媒材进行生动表现。 教学难点: 1、注意表现人体关节部位的转折变化。 2、注意掌握各种不同媒材特性。 教学过程 1.设问式趣味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一件老鼠偷油或其他主题的糖塑作品图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猜猜是什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出吹糖人。 2.赏析民间传统泥塑作品的动态,体会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 (1)用动作模仿表演,感受观察,体味人物运动特点、动态特征。 让学生想象、模仿表演吹糖人吹糖时的动作,并进行观察,吹糖人的五官及身体动态特征,探讨归纳出:五官特征为鼓出的腮帮子,全神贯注的眼神等;饱满的身体,紧张用力的四肢等等。 (2)欣赏艺术家的泥塑作品造型特征,初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人物动态的造型方法。 多媒体先出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人》作品,对比学生的动作模仿表演,对比观察动态特征结果,进一步赏析、观察半蹲吹糖人的动态造型特征:整体如一充满气的圆球;重点观察艺术家对五官、身体、四肢的细部写实刻画。让学生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继续出示刘士铭《母与子》、卢波《好喜欢》的泥塑作品,进一步让学生欣赏动态人物的生动性,学习艺术家对直立人物不同姿态的泥塑方法。对比感受直立人物的不同姿态特点,观察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的细微变化,从人物比例、不同身体姿态、表情、衣服、五官去观察。 3.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基本方法。 出示制作过程图例,让学生观察制作方法。教师可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看清头部捏塑成球体并进行五官头发的刻画;身体四肢用泥片卷成衣服外套包裹而成,并注意让学生观察头部和身体的衔接方法。在衔接部位用竹刀或牙签刮一刮粗糙,再蘸用泥浆水衔接。也可大胆启发学生用自己实践的方法进行捏塑。 4.探究学习泥塑人物动态稳定性的方法。 教师出示不易稳定的泥塑人物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表演体验、实践尝试、小组合作等方法探究学习。 (1)想一想, 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 学生探究一:稳定的动态本身就很容易用泥塑表现。让学生寻找哪些动态是很稳定的,如坐、蹲、直立、倒立、睡、躺、趴等身体呈垂直或水平线时较稳定。 如身体倾斜时,手脚的张开或支撑地面时会较稳定。 (2)注意泥塑时人物身体的稳定性。 学生探究二:实践演示泥巴上下用量的多少与稳定有关。如泥塑时,腿部可适当夸张,

传统节日与民间信仰完整版

§谈谈你对中国民间信仰的认识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种产生于原始社会,历经漫长岁月的传承、发展、演变并延续至今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与人为宗教既相似又有根本区别的存在 【民间信仰的特征】 ①自发性:民间信仰是在民众中自发产生、自然传承的民俗事象。 ②多元性:民间信仰在民间自发产生、口口相传,经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传承,也必然发生较大变 化。如在闽南浙江等东南地区人们信奉妈祖,在四川的青城山人们信奉太上老君,在四川的峨眉山人们信奉佛祖等等。& ③世俗性:民间信仰注重实际的功利。如渔民信奉妈祖是为了祈求出海平安,祈求健康幸福。人们推 崇关羽是为了求得财运滚滚等等。& ④与上层信仰的脱节:比如民众信佛,却不会去读《涅槃经》、《楞伽经》这样深奥的经书,而是很普 通的《心经》、《金刚经》等等,有的甚至连佛经也不读,仅仅是家里摆着佛龛,知道些“因果报应” “有求必应”的基本观念。可见民间信仰与上层信仰完全存在于两个世界。& ⑤互相融合的信仰:像清朝的雍正就认为:“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儒家治世”。而在民间,对宗教更是 不加区分,在很多民俗画中经常会出现三教合一的众神像。& ⑥信仰的基础是伦理道德: 通过认识以上观点,我们能更了解民间信仰产生的基础以及在民间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信仰是有其存在的合理依据和社会基础的,它适应当时社会民众的信仰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的。同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民间信仰的特点延续了下来,并深深影响着现在的我们。 【民间信仰有其存在的优点】 1)民间信仰满足人们的信仰需要,给人以精神寄托和慰藉。 2)民间信仰对自然的敬畏和神圣感,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明君商汤则有“网开三面”之德。 3)民间信仰使各大宗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是凝聚社会的精神力量。像清朝的雍正就认为:“佛教治 心,道教治身,儒家治世”。

彩塑-模板

彩塑 彩塑 无锡市第一中学中学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彩塑在历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着重介绍敦煌、晋祠及“泥人张”的典型作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课本、录象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讲授新课:(出示课题,开始使用课件) 1.什么是彩塑 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 2.彩塑的分类: 由摆放位置与使用范围可分四类,即: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 3.典型彩塑作品介绍 (1)敦煌石窟彩塑: 敦煌包括莫高窟(千佛洞),西千佛洞和榆林窟。有时也将其中最大的莫高窟称为敦煌石窟。 敦煌,远在二千一百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就是我国与西域往来的门户,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印度佛教经过这里传入中国,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也经过这里。敦煌境内有两座山,两山之间有一小片绿州。据唐代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位名叫乐撙的和尚,经过长途跋涉看到这一小片绿州,正当他疲乏又无处投宿之时,只见对面的三危山出现了奇景:山峰发出灿烂金光,

如千佛之状,乐撙和尚立即感到这是块圣地,便顶礼膜拜,并立誓在此造窟,凿石供佛,遂成为莫高窟的创始人。 敦煌莫高窟壁画最多、最长,在492个洞窟中,计有壁画125000多平方米,如果这些壁画全部展开延伸,长度可达25公里。另有彩塑2400余身,其艺术精品之多,名列我国石窟首位。 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我国数千年雕塑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融汇了外来艺术,从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彩塑艺术。 现存的20XX多身彩塑,无不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古代工匠们以纯熟的技巧、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泥塑和彩绘巧妙地结合起来,塑造了许多造型优美、神态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我国的雕塑艺术和继承民族艺术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教材中介绍的《迦叶、菩萨、力士像》和《供养萨》,以佛教内容为题材,其严谨的人体比例、逼真的神情、动人的体态,无一不说明是盛唐时期彩塑的精品。 (2)辽代华严寺彩塑的主要特点 辽代彩塑的塑造手法明显继承了唐代彩塑造型的严谨写实,又在具体、精细、繁密中增添了婉丽的风韵。 (3)宋代彩塑的主要艺术特征 以真人为依据,真实自然,具备凡人气质,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 《侍女像》进一步体现了人神统一的风格。这是晋祠圣母殿中十身侍女像之一。殿内共有43尊泥塑彩绘人像,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尤其是侍女像塑造得更好。这些侍女像的身材比较适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在技巧上,工匠们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这些塑像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明代彩塑 在山西平遥双林寺千佛殿四周的墙面上,有成百上千的壁塑,是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结合而成的。课本中的《童子参观音》即是其墙壁上的一组雕像,风格独特,形象生动,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是该寺彩塑的精华。 观音,是佛教中的菩萨之一,佛经中称其能解救苦难众生。这组是明代的作品,塑、绘技艺高超,形象带有安祥和蔼的情味,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达到了“传神”的意境。 (5)清末“泥人张”的彩塑 “泥人张”的彩塑艺术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将雕塑艺术功能重新开发,一改古

民间常用的生活谚语大全

民间常用的生活谚语大全 1. 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2.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3. 碾谷要碾出米来,说话要说出理来。 4. 稻多打出米,人多讲出理。 5. 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6. 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 7.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8.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9. 一理通,百理融。 10.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11. 人怕理,马怕鞭。 12. 一夜不宿,十夜不足。 13. 一有百有,一穷百穷。 14.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5.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16.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17.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18.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19.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20.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21.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22.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23.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24.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25.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26.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27. 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 28. 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29. 有饭休嫌淡,有车休嫌慢。 30.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31.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32.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33.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34.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35. 有志漂洋过海,无志寸步难行。 36.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37. 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 38.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39.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40.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41.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42.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43.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44. 艺高人胆大。 45. 有志不在年高。 46.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47.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之考察

DOI:10.16346/https://www.sodocs.net/doc/7c6186428.html, ki.37-1101/c.2010.04.016 文 史 哲JOURNAL OF LITERATURE,HISTORY AND PHILOSOPHY ) 2010年第4期(总第319期)No.4,2010(Serial No.319 Array 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之考察 路 遥 摘 要:中国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必要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社会中予以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早期并无独立的宗教。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其中国化与民间化的过程 中,为民间信仰提供了新的神灵崇奉和仪式行为,提高了民间信仰的层次。对传统社会“正祀”、“淫祀”与 民间信仰的复杂关系,应从其动态流变去探究。西方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将中国传统的佛道教与民间信仰 斥为“迷信”,由此引发了中西不同宗教信仰的激烈博弈,这也恰恰展现了中国民间信仰富有强固的生命力 和民族的凝聚力。对中国传统社会民间信仰进行客观考察,有助于民间信仰之学科性研究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传统社会;民间信仰;宗教;迷信 何谓“民间信仰”?它能否被称为宗教?这是在民间信仰研究领域中最受争议的问题。首先,“民间信仰”一词并非普遍流行于东西方。在西方欧美国家多以Po pular Religion或Fo lk Relig ion 称之,在东方也只盛行于日本和中国大陆,而在港澳台多不用此词。有研究者指出:在台湾除了佛教与基督教之外,“大多数宫庙皆以道教自居,不明白什么叫民间信仰”,“民间信仰实际上是学术界定义下的概念……不仅官方不承认`民间信仰'是宗教,连民众在认知上也是混沌的”①。这是颇有代表性的观点。对中国民间信仰究竟如何界定,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与时空相联系,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其内涵并不完全一样,若硬设一固定框架去套析,则往往会陷于困境。这就是民间信仰概念难于清晰界定的极为重要原因,而这一点恰少有人详予述及。这里首先还得从学科性研究谈起。 一、中国民间信仰之学科性探索始于西方人类学与社会学 1.高延(De Groot)的研究 当前不少论著都认为对中国民间信仰较早进行学科性研究而具有代表性的,当首推荷兰的J.J. M de Groo t(1854-1919),继而是法国的M arcel Grane t(1884-1940)②。J.J.M de Groo t取中文名为“高延”,人或译之为“高罗特”③。他是荷兰人类学者,1880-1883年为荷印政府担当汉语翻译,住居荷属东印度群岛之西婆罗洲首府———坤甸,那里的主要居民是华人移民。他在荷印公司支持下开始着力研究中国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于1888至1890年间居留中国,在福建省东南部特别是在厦门及其周边地区专门从事人类学研究。他同当地平民、和尚、道士、农夫一起生活过,收集过各种   作者简介:路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山东济南250100)。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04JZD00030)的支持。 ① 郑志明:《关于“民间信仰”、“民间宗教”与“新兴宗教”之我见》,《文史哲》2006年第1期。 ② 参见刘永华:《“民间”何在———从弗里德曼谈到中国宗教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民间”何在, 谁之“信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9页。 ③ [荷]包乐史(Leonard Blus se):《中荷交往史(1601-1999)》,庄国土、程绍刚译,阿姆斯特丹:荷兰路口店出版社,1999年,第132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