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风险因素及规避措施

风险因素及规避措施

风险因素及规避措施
风险因素及规避措施

风险因素及规避措施

投资本公司的产品会涉及一系列风险,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本公司股票前,

敬请将下列风险因素相关资料连同本招股说明书中其他资料一并考虑。下列风

险因素是根据重要性原则或可能影响投资决策的程度大小分类排序的,但该排

序并不表示风险因素会依次发生。

(一)原生钛效果不明显及安全风险

原生钛是一项最新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科技含量较高。但由于这种产品刚

刚推向市场,还未经过市场的长期检验。再者针对现今室内装修的材料品种很

多,原生钛只是主要针对甲醛类污染的一种净化产品,不排除原生钛无法清除

室内装修材料的其他污染源的可能。因此,这就可能造成产品效果不明显,无

法彻底清除污染源的后果。其次,原生钛本身以及将甲醛分解后的产物可能会

因不同人的体质对居住者造成不同的伤害,比如说,可能有些人会对原生钛味

道过敏或者说无法忍受这种异味,也可能原生钛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不好的影响,

可能会影响心情,也可能会影响身体机理的正常运转,等等,毕竟这种物质会

在室内保留一段时间,长久以后,不能排除对人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新婚夫妇

刚结婚买房后,这种产品可能会对他们的Baby有不良的影响。

规避措施:在将原生钛产品大量推向市场之前,反复不断的从不同方面进行研

究实验,确保该产品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在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仍然根据产

品的不足之处以及顾客的反应进行改进,不断完善产品的功能,使之适应市场

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市场拓展风险

由于我们的企业刚刚开始起步,必然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风险。原生钛产品只是刚刚研发出来的一种产品,许多消费者对于它还了解甚少,相比于传统产品如活性炭,消费者还不能充分相信原生钛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所以,消费者势必会采取观望的态度。

规避措施:在确保产品质量以及效果的前提下,大量宣传我们的产品,如做广告,公关等,让消费者充分了解我们产品的优势,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不断吸引消费者,拓展产品的市场。

(三)产品市场竞争风险

针对目前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室内装修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因此,许

多商家会紧紧抓住这一商机,不断研发室内污染清除类产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该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大,许多新技术涌现出来,因此,原生钛的市场必然会受到挑战,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

规避措施:随时了解产品市场的发展动向和消费者的最新需求,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技术及政策性风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当我们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不能排除政府严禁有甲醛类污染物室内装修材料的使用,这时市场就会不断涌现无污染的装修材料,我们的产品就会随之失去市场存在价值,失去市场。

规避措施:不断了解掌握国家的政策动向以及市场行情,企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这里

主要是指改变企业发展方向。企业在经营的同时,不断研发新产品,有针对性的向无污染装修材料方向研发,以面对市场变化的需要。

(五)人力资源风险

本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方面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战经验,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还掌握着重要的独特工艺或销售策略。这些策略或工艺是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后方才取得,是公司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宝贵资源。如果这些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其掌握的独特工艺流失或者泄露,将会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风险。

规避措施:营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培养员工领导之间的感情,让员工们在工作时有如和家人相处一般,轻松快乐自然,让他们真正爱上工作,爱上企业,对企业产生浓厚的感情。同时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薪酬管理策略,真正抓住员工们的心。

生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范方案(完整版)

生产型企业综合信息化整体规划方案

目录 1 背景介绍 (4) 1.1 生产型企业信息化概述 (4) 1.1.1 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化 (4) 1.1.2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5) 1.1.3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 (5) 1.1.4 企业信息化组织建设及硬件配套 (6) 2 需求分析 (6) 2.1 企业生产信息化面需求 (6) 2.2 企业管理信息化需求 (7) 2.3 企业决策支撑需求 (7) 2.4 门户建设及信息展示需求 (7) 3 总体建设 (8) 3.1 建设目标 (8) 3.1.1 提高生产效率 (8) 3.1.2 优化管理流程 (8) 3.1.3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9) 3.1.4 提供决策支撑 (9) 3.1.5 从战层面增强企业整体实力 (9) 3.2 建设原则 (9) 3.2.1 先进性原则 (9) 3.2.2 实用性原则 (10) 3.2.3 可靠性原则 (10) 3.2.4 可扩展、可维护原则 (10) 3.2.5 安全保密原则 (11) 3.2.6 经济性原则 (11) 3.2.7 开放性原则 (12) 3.2.8 标准化原则 (12) 3.3 总体方案 (12)

3.3.1 基础支撑层 (13) 3.3.2 应用支撑层 (13) 3.3.3 业务系统层 (13) 3.3.4 展现层 (14) 3.4 功能架构 (14) 3.5 网络设计 (15) 4 详细设计 (15) 4.1 门户建设 (15) 4.1.1 门户系统概述 (15) 4.1.2 功能概述 (16) 4.2 办公子系统 (20) 4.2.1 系统概述 (20) 4.2.2 功能设计 (21) 4.3 制造执行子系统 (23) 4.3.1 系统概述 (23) 4.3.2 功能设计 (24) 4.4 报表子系统 (27) 4.4.1 系统概述 (27) 4.4.2 功能设计 (28) 4.5 信息展示子系统 (29) 4.6 安全建设 (30) 4.7 软硬件支撑建设 (31) 4.7.1 软件环境 (31) 4.7.2 硬件环境 (33)

生产设施危险因素识别

生产设施危险因素识别 序号重点危险部位(作业)危害辨识注意事项及防护1氧、乙炔气贮存室爆炸、火灾、气瓶砸伤火花的敲打、撞击,不得损坏防爆电器及设施、设备。2发电机房触电、火灾、机器工具伤害、噪声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严格按规程操作,通、断电源应挂警示牌,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慎防机器运转部和旋转部的伤害,噪声超标,必须戴耳塞操作。必须持证上岗,严禁带火种。3空气压缩机压力容器爆炸,滑倒、噪声严格按规程操作,保证安全阀及报警装置等要灵敏可靠,注意机器运转部件的伤害。生产场地要防湿防滑。4 电器维修、机械维修触电、坠落、损伤、夹伤严格按规程操作,断电时应挂警示牌,并有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高处作业要配戴安全带及有人监护。按规程使用电动工具,严格按规程使用工具,装拆设备时慎防砸伤和扭伤、夹伤。必须持证上岗。5电焊火灾、触电、灼伤、烫伤,眼睛伤害必须持证上岗,附近不要存放易燃物。注意弧光灼与焊花伤眼睛,必须使用防护面罩及手套,作业后必须认真检查有无遗留火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作业场所必须有灭火器材、通风。6气焊爆炸、火灾、灼伤、烫伤、眼睛伤害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作业场所必须有灭火器材。附近不要存放易燃物品,注意回火,有异常情况先关闭气源,必须戴防护眼镜,作业后必须认真检查是否遗留火种。7手持电动工具触电、刺伤、割伤、眼睛伤害专人管理,定期检验,接地和绝缘要良好,配置漏电开关使用,必须戴防护眼镜。8通用机床机器工具伤害,眼睛伤害、刺伤、割伤注意运动部、回转部、刀刃部和金属切屑的伤割。工件要夹牢固,避免正面对着旋转的工件,严格按规定的使用劳保用品,头发、袖口应扎好,严禁戴手套操作,严格遵守一切操作规程。9砂轮机砂轮破裂砸伤、磨手伤害、眼睛伤害要按规格安装更换新砂轮,托板有档板,要按规定调动间隙。注意砂轮的伤害,操作时不能下面对着砂轮,戴眼镜操作。10高空作业坠落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使用的竹梯或铝梯必须牢固,应有防滑措施,作业时应注意人体的重心并有监护,使用升降台,其底部固定和工作台护栏必须牢固可靠。11中间仓库材料倒塌,火灾货物应规范放置,按规定的高度堆放,以防倒塌,成品放置与照明

生产制造企业仓储物流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生产制造企业仓储物流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专业物流管理 学历层次大学本科 学生姓名黄云 学生学号06526311 指导教师吕一新 接受任务日期:2011年9月10 日 完成设计(论文)日期:2011年11月27 日

摘要 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厂商研究和规划的重点。高效合理的仓储可以帮助厂商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成本,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可以实现对资源有效控制和管理。仓储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从原始的人工仓储到现在的智能仓储,通过各种高新技术对仓储的支持,仓储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本文介绍了仓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仓储业发展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中国论文联盟https://www.sodocs.net/doc/7e5083265.html,编辑。 [关键词] 仓储物流 目录 一、引言3 1、企业的物流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仓储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乐天(上海)有限公司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生产物流问题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库存管理存在的缺陷 (8) 2、生产加工过程中物品损耗率高 (9) 四、基于问题的对策探讨10 1、库存对策之库存管理问题 (10) (1)、对库存的评述 (11) (2)、库存相关成本...................................................................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如何评价库存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推行企业内部5S活动之损耗率问题解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结束语12 六、参考文献13

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化工企业从其制造方式上讲,属于典型的流程型制造行业,有着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对ERP软件功能的特殊要求。正确分析其行业的差异性,了解其对软件的功能需求,对正确选择软件,成功实施ERP系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BOM的特殊性 离散制造企业用的是树状层次型结构BOM,它是一种静态、固定的产品结构。其特点是:产品物料较多;物料层次复杂。不管BOM有多少层,但它的物料数量、物料型号、生产过程固定,可能会有少数的代用件,但总体上是固定的,如有变化,则需要修改设计。 我们把化工产品BOM称之为配方(recipe或formula)。其特点是:产品配方多;但加工层次少。由于物料反应机理、设备、环境、操作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流程制造过程的波动性较大,所以配方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做动态调整。另外,化工产品结构不能用树状的层次型结构来描述,特别是复杂的化工企业的BOM 则需要用链式结构(单链式或多链式)来表示,即将产品制造全过程所需经过的生产路线定义为一个流程规格,每个流程规格有各个生产阶段(为逻辑阶段),阶段的粗细可根据企业的具体生产情况、管理需求、计量统计手段而定。一个生产阶段可同时对应多个阶段,也可以多个阶段对应一个阶段,我们把它们称之为V型、A型或X型结构。 在离散制造的BOM中,物料的加工走向是固定的,也就是说BOM中的父子项是固定的,而在化工企业的配方中,物料的加工走向不能事先完全固定,有些物料可能要从后阶段向前阶段重新循环再加工,我们称之为回流物。 2、产品产出的特殊性 从总体上讲,离散制造的最终产品是唯一的(也有等级之分),而在化工企业,生产的中间过程或最后阶段的产出可能有多个,我们称为联产品和副产品。精确地确定联产品或副产品的产出量是复杂的,如何做到准确、及时和事前计划这些产品的产出量和比例是化工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中的一个难点。 化工企业产品的特殊性还表现为:有些产品还有等级的区分;批号的记录;时效期的限制;浓度、发气量的不同;纯度的区别等等。这些产品特性都需要在ERP软件中给予充分考虑,并需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3、生产过程的特殊性 在离散制造中,其生产过程是一个不连续的过程,关键设备能力和操作人员技能影响产出率,原材料消耗比例不变,生产计划中的产品产量较容易做到准确、及时和事前安排。 在化工企业,其生产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产出量、物料特性、甚至物料的加工路线都会受到原材料成分、人工操作技能、加工温度和压力、设备效率等因素的波动影响,并且具有不可预知性。也就是说物料配方和工艺参数的控制程度将影响产出率,相同的配方或原材料可产出不同产量的产品,原材料消耗比例可变,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出一定的回收物和废料,生产计划很难做到事前准确及时地计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资料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版次:A/0 1目的 为辨识厂范围内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评价准则对其进行评价,便于对风险进行分级管理,确定重大风险,制定并落实相关控制措施,将风险,特别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与定义 适用于厂范围内所有作业活动、岗位、部位、装置等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风险危险性:危险性(D)危险性大小、即危险性分值(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危险性D= L X E XC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因素: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 容忍的全过程。 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 3职责 3.1综合办是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厂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评价过程的组织工作,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对本厂产品、活动和服务等方面采用定性或定量评价,评价出全厂的危险、有害因素,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本厂重大或不可容忍的危害,制定控制措施,并编制风险评价报告,并督促控制措施的落实;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负责检查有关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纠正不符合项。负责对风险源进行汇总和评价。 3.2厂长负责批准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 3. 3各部门负责从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4工作程序 4.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范围应包括:

(行业分析)制造行业信息化分析最全版

(行业分析)制造行业信息化分析

制造业信息化分析报告(初稿)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建立各级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根据计世资讯(CCWResearch)03年的研究报告,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数据: 同时,从《赛迪2003年IT服务分析报告》中也能够见到,03年IT服务市场规模达544亿,其中大型企业占到43.3%;在IT咨询服务市场,03年市场规模24亿,其中制造业占到22.1%。 从之上数据中都能够见出,制造业信息化规模巨大,尤其是大型企业占了其中近壹半的投资比例。 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已呈现出“滚雪球效应”,投入较大的企业已取得壹定成效且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进壹步增强了企业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由此造成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再度增加。同时,不同细分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发展

状况和投入数额也再次印证了滚雪球效应,处于俩个极端的行业企业平均年IT投入额度相差近200多倍。其中壹个重要原因在于之上行业的巨额经济增长。2003年1-10月份,石化、汽车、冶金、石油四个行业实现利润高、且增长较快,合计实现利润1584.4亿元,占重点企业实现利润的51.9%,同比增长均在50%之上,因此这四个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也排在前列。 图表:各细分制造行业大型企业未来1-2年内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 (平均每家投入) 钢铁、汽车、石化行业的特大型企业无疑是2003年度制造业信息化的焦点。有关资料显示,这些行业的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巨额的国债资金支持。 钢铁行业:到2003年底,我国钢年产量200万吨之上的20家企业100%上了信息化项目;钢年产量100万吨之上的47家企业中有41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87%;钢年产量50万吨之上的58家企业中有45家上了企业信息化项目,占77.6%。宝钢在借鉴新日铁扁平化管理、消化德国先进的热轧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台湾省中钢X公司的冶金工艺流程编码技术诀窍,打通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主线,即从订货合同—生产计划—作业计划—出厂计划的关键路径,集成全流程的质量管理和财务成本管理,建成了综合营销系统,使薄板合同交货期从45天缩短为6天。武钢的信息化思路和宝钢相似,但它的运营模式的变化过程和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相同或相似,因而更具代表性。武钢总投资俩亿的信息化壹期工程整体产销资讯管理系统于2003年1月成功上线,取得显著效益,已于年底启动二期工程。这俩家特大型钢铁企业另壹个共性特点是,都已经孵化出专业的信息化软件及服务企业。另外,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X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X公司、杭州钢铁集团有限X公司和首钢集团开始全面实施ERP,冶钢集团也全面完成企业主干网络建设等,标志着钢铁行业信息化处于大干快上的格局。2003年至2005年,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总投资将达到40-45亿元。

企业自营物流模式分析

摘要:国内有实力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自己发展物流也是一种必然,或者说出于无奈,发展到一定程度再社会化.我国的海尔集团就是的典型代表,海尔选择自营物流的原因是:无论是传统物流,还是供应链条件下的物流,都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通过采购计划就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新产品开发等商业秘密等,出于商业考虑,海尔选择了自营物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我国正处于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和企业都十分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物流发展正处于一种混合态势:既有以生产、制造为核心的企业自营物流模式,也有专业化物流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模式.本文对生产、制造为核心的企业自营物流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企业选择物流模式时提供参考. 一、企业自营物流的形式 企业要出产品就如同军队要打仗一样,也要有后方的支援和保障,即产品制造需要组织原材料或零部件的供应,优化工厂和车间的布局,保持一定的库存;市场营销需要将产品运送到有市场需求的地方去,以及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必要的加工处理等等.这就需要企业(尤其是生产制造企业)自身开展物流业务,企业自备车队、仓库、场地、人员,自给自足地自营物流已成为传统企业物流的主体.在该方式下,企业也会向仓储企业购买仓储服务,向运输企业购买运输服务,但是这些服务都只限于一次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而且是临时性的纯市场交易的服务. 企业开展自营物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物流功能自备.该种表现形式在传统企业中非常普遍,企业自备仓库,自备车队等,企业拥有一个完备的自我服务体系.这其中又包含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彼此独立的完成各自的物流使命.二是企业内部设有物流运作的综合管理部门,通过资源和功能的整合,专设企业物流部或物流公司来统一管理企业的物流运作.我国的工业企业基本上还处于第一种情况,但也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设立物流部或物流公司,如海尔. (2)物流功能外包.该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将有关的物流服务委托给物流企业去做,即从市场上购买有关的物流服务.如由专门的运输公司负责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二是物流服务的基础设施为企业所有,但委托有关的物流企业来运作,如请仓库管理公司来管理仓库,或请物流企业来运作管理现有的企业车队. 二、典型的企业自营物流模式分析 国内有实力的大型制造业企业自己发展物流也是一种必然,或者说出于无奈,发展到一定程度再社会化.我国的海尔集团就是的典型代表,海尔选择自营物流的原因是:无论是传统物流,还是供应链条件下的物流,都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通过采购计划就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新产品开发等商业秘密等,出于商业考虑,海尔选择了自营物流. 海尔是一个多元化经营的跨国企业,其面对的是全球的顾客和供应商.海尔整合物流职能前,产品部负责采购物流、商流,海外推广部负责产品的销售物流,物流成本计入产品成本中而并不进行单独的核算,这样分散物流的管理,导致效率的损失和管理的难以控制:一方面货运途中的信息和原材料库存情况难以控制,另一方面,管理的分散性也必然导致协调成本的增加.整合物流职能后,海尔专门成立物流推进本部,由集团副总裁亲自负责,本部下设三个事业部:采购事业部、配送事业部、储运事业部,海尔物流的高效率来自于三个事业部协同经营. 海尔的物流配送模式是以"一网三流"为支持,通过三个"JIT"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即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以全球供应链资源网、全球用户资源网和计算机信息为支持.海尔的物流系统帮助海尔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零库存即"三个JIT":JIT采购、

浅谈制造业从数字化制造到企业信息化

浅谈制造业从数字化制造到企业信息化 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的产品设计(CAD)、工艺设计(CAPP)、数控加工(NC)、数控测量(CMM)、柔性制造系统(FMS)以及快速成型(RP)等;信息化的营销和管理,主要有MIS、MRP-II、PDM、ERP等;制造仿真和虚拟制造;基于Intenet和局域网的网络制造、电子化制造(e-制造);智能制造;虚拟企业和供应链、企业动态联盟;制造工程数据库及决策支持系统。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征。新兴的知识经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迅猛发展的IT技术加快了制造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进程,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信息化使机械产品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即信息感知、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及显示功能的整合。制造业信息化就是将IT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协作关系的刨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全面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一、制造业信息化 1.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 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的产品设计(CAD)、工艺设计(CAPP)、数控加工(NC)、数控测量(CMM)、柔性制造系统(FMS)以及快速成型(RP)等;信息化的营销和管理,主要有MIS、MRP-II、PDM、ERP等;制造仿真和虚拟制造;基于Intenet和局域网的网络制造、电子化制造(e-制造);智能制造;虚拟企业和供应链、企业动态联盟;制造工程数据库及决策支持系统。 在数字化基础上,虚拟化技术正迅速发展,它主要包括虚拟现实(VR)、虚拟产品开发(VPD)、虚拟制造(VM)和虚拟企业(VE)等。 制造业信息化能同时调控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IT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制造企业的产品开发、业务流程、管理体制和生产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制造业信息化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网络的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使传统制造企业的多层金字塔式管理转变为层次较少的扁平结构,从而加速决策过程。 制造业越来越依赖IT技术,各种先进制造模式如现在集成制造系统(CIMS)、并行工程、敏捷制造、智能制造、虚拟制造和虚拟企业都以IT为支持技术。IT对制造技术发展的作用已居首位,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质的变化,加速了设计技术的现代化,加工制造的精密化、快速化,自动化技术的柔性化、智能化,制造系统的网络化、全球化。 制造业信息化涉及产品开发、生产和营销过程价值链,改变了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单纯的交易关系。通过供应链管理(SCM)使得供应商可以参与产品的制造和运输,通过客

制造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对策分析

摘要 随着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现代制造业的进展差不多步入瓶颈,逆向物流成为了制造产业进展的催化剂。有效的利用它能够使企业摆脱高消耗、大投入的进展模式而走向高效、低耗的绿色良性循环之路。相反,企业做不行逆向物流,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占得先机,也会成为我国经济进展的绊脚石。 基于此,文章首先论述了逆向物流的差不多理论及其在国内外的进展现状,分析了进展逆向物流的必要性和对制造企业的现实意义。通过SWOT分析为我国制造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现状,找出问题的缘故并提出初步策略。制造企业实施逆向物流运作的三种差不多方式:自营方式、联合经营方式和外包方式,基于AHP/DEA模型分析法对制造企业逆向物流的运作模式进行决策是一种行之有效同时简单的方法。本文将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试图为制造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制造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对策研究是本论文的重点,笔者着重从政府治理部门、社会大众、制造企业三个角度做出了详尽的分析,并逐一提出了方法和对策。由于经济利益驱动、法律法规要求、社会责任等缘故,逆向物流日益成为制造企业进展战略之

一。构建高效的逆向物流系统已成为制造企业实施再制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制造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 对策分析, AHP/DEA模型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ical means, modern manufacturing has into the bottleneck. Reverse logistics has become the catalys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industry. Good reverse logistics development will impel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o get on the environmental—friendly,recycling track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In contrast,bad reverse logistics development would not on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but, will also become a stumbling blo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Firstly, the thesis introduces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reverse logistics and its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in brief. Then it analyzes the essentiality of reverse logistics and its importance to enterprise. SWOT analysis for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China, status of reverse logistics,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make a preliminary strateg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reverse logistics operation are three basic ways: Self-way, the way of joint ventures and outsourcing. Decision-making

制造型企业的特点

制造型企业的特点 200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在其发表的白皮书中第一次提到: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在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中,“中国制造”均已在世界市场占有份额中名列第一。其中,世界彩电约四成在中国生产;世界上的复印机约六成在中国生产。贴牌生产(OEM)的方式,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境外企业的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外贸政策,产业结构根据比较优势逐步调整,轻纺工业获得长足发展,并且完全走向了国际市场,轻重工业比例关系趋于协调。 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5.2%,其中90年代以来增长了4.8倍,年均增长17.4%。工业增长速度比GDP增速快了将近一倍。工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90年的37%提高到了2001年的44%,这表明我国工业化的步伐仍在加快。尽管我国工业化进程地区差别较大,但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处于重化工业化加速的阶段。 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主体(工业可分为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三类),近三年来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88%、增加值占78%、资产占76%、销售收入占86%。 中国现有2400多万家中小企业,其中70%以上都是制造业;而在3000多万个体商户老板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准备进入制造业;社会不同阶层对企业管理背后的奥秘感兴趣的人员越来越多,而且,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中国的产品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然而中国制造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管理比较粗放,以职能式管理为主,流程式管理欠缺,精益生产更是努力的目标。以流程为核心的制造业管理,要求企业必须重新定位管理者及对他们的素质要求,进而从这个角度出发,塑造21世纪制造型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技能。本课程从制造业企业管理流程谈起,进而全面揭示当今制造业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努力提升制造型企业的竞争力。 当代制造业主要特点 企业方方面面的标准化 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的一个特征,从企业的标准化的内容来看,首先是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而且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从流程作业标准化来看,包括通用的流程、互换性生产以及柔性生产。 【案例】 某企业以生产空调为主,该企业发现当年空调非常畅销,由于自己的产能不足,于是很快上马了两条分体级的生产线。到了第二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费者都购买柜机了。那么,该企业已经上马的两条分体机的生产线能否很快用于生产柜机呢?如果可以的话,应该使用柔性的生产线还是刚性的生产线呢? 点评:要达到柔性的生产线,必须要遵照通用的标准,而且零件的互换性要求较高,在这家企业的生产线上,将工装夹具进行简单更换,就可以用分体生产线来生产柜机。 经济学大师道格拉斯?诺思在他的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写道: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出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在当代企业中,流程的标准化方兴未艾,还有管理模式的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复制以及盈利模式的复制等也在大量进行,从麦当劳、肯德基到一些制造业,管理模式可以复制,盈利模式也可以复制,这都显示了一个最大的特征——标准化,标准化已成为现代工业的特征之一。 企业的标准化主要表现在: ◆标准化是现代企业特征 ◆生产作业标准化

浅谈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

浅谈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 【摘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准确、全面、及时的制造现场信息管理平台,管理制造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建立产品生产档案,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工厂。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系统 一、前言 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简称MES),MES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包括工序详细调度,资源分配和状态管理,生产单元分配,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维护管理,质量管理,文档控制,产品跟踪和清单管理,性能分析和数据采集等。 二、制造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意义 为了实现“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企业追求目标,机械制造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差异化的企业价值定位和竞争战略。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当今机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演变为快速、高品质、低成本和优质服务这四个方面。制造企业要建立和培育这些核心竞争能力,需要以产品设计能力,制造工艺技术、加工设备等工程技术为保障;同时,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制度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一是通过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信息化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开发质量和水平。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实现集中管理。应用ERP企业资源计划和OA自动化管理系统,机械制造企业实现以流程为基础的规范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能力。三是要通过协同产品开发、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差异化的竞争战略。 通过制造执行系统信息化系统项目的建设,建立具有实时型企业特质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数据管理能力,从而更具针对性的改善生产绩效、质量水平。在制造、质量、物流现场,结合自动识别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实现制造物流质量的精细化、透明化、自动化、实时化、数据化、一体化管理。制造执行系统信息化项目将业务计划层与现场作业层能够实现紧密的无缝集成,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建立一个全面的、集成的、稳定的制造物流质量的控制体系。最终将成品、零部件,建立从供应商送货、检验、入库、生产供料、生产过程控制、在线检验、产品入库、发运、售后服务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不仅能达到顺向的、实时的生产跟踪、物流跟踪、品质控制,还能通过售后服务等后续环节的信息反馈,达到往前向环节的逆向追溯,实现产线、工位、人员、品质、供货、产品开发、顾客服务等多方位的监控、分析、改进等。 三、MES项目的现状和应用

企业重大风险因素识别控制方案

一、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步骤如图: 二、方法 一个组织通常有多种作业活动,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 按作业任务划分 (2) 按地理区域划分 (3) 按生产(工作)流程划分 (4) 按装置划分 (5) 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三、危险源辩识的分析 i. 危险源辩识考虑的问题 (1) 存在何种危险源? (2) 谁会受到伤害? (3 ) 会造成何种事故? ii. 危险源辩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

危险源辩识过程中,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对以下方面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辩识与分析。 (1)厂址及环境条件。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2)厂区平面布局: a.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音、辐射、易燃、易爆、危险源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b.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 (3)建(构)筑物。结构、放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施。 (4)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5)生产设备、装置。 (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7)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8)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等。 四、危险源辩识方法 危险源辫识有两个关键任务:第一是辩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第二为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根据公司的生产情况,我们统一采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三个主要因数的评价方法如表4---1、表4---2和4---3所示 表4---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表4---2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流程优化分析(原创)

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流程优化分析(原创)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竞争环境的变化,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其物流发展整体滞后的局面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瓶颈。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在经历了产品、质量和品牌的竞争后,物流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顾客满意度、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的流通业在管理和经营模式上表现出效率低下、信用缺失、人才素质不平衡、标准化工作滞后等缺陷,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中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管理费用等支出比例较大,配送费用支出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制造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及流程已经成为了制约制造企业物流发展的瓶颈,如何优化制造企业的物流流程,以更好地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制造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制造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分析 由于制造企业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受“商流重于物流”理论的影响,对物流在制造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i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学科化建设严重滞后;物流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落后: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支撑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建设等缺乏统筹规划,各部门、各地区各自为政,尚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物流业的协调机制处于分散状态,由于行业管理既分散又薄弱,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制造企业物流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本身物流管理与运作不容乐观,大多数制造企业的物流活动主要由制造企业自身承担,造成物流资源分散,资金短缺、产品积压、库存资金占用多、设备利用率低、生产管理水平低下等。首先,制造企业内部物流各自为政,供、产、销相互脱节,物流系统协调性差。大多数制造企业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使物流的专业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程度不高;有些制造企业物流系统内拥有的物流设施、设备为数不少,但利用率却普遍偏低,很少能提供全国性或全球性的物流服务;由于物流活动跨职能、跨部门设置,且各部门各自为战,缺乏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和物流财务分析,致使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非常低下。其次,制造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不完善,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落后,物流难以畅通无阻。由于信息收集、处理、跟踪的低效性以及企业缺乏对各方物流信息。全面、准确、动态的把握,使企业无法实现内、外部物流一体化,无法追求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和合理化,无法参与供应链管理,很难满足消费者快速变化、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再次,粗放型经营突出,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运输、仓储等部门,或有自己专门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进行物流自营。 2.制造企业物流流程优化的思路 企业物流流程优化,是指遵循现代物流企业运作的基本规律,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分析诊断企业的所有流程,以用户为中心和利用信息技术,使传统物流流程在统一的框架内不断得以优化,逐渐向精简化、核心化、高效化和信息化的流程转变的过程。

生产制造型企业特点

通常来讲,生产型企业自身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特点之一:人员庞大,岗位数量多。 由于我国大多数生产型企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很多工作环节需要人工操作。加上企业大多数雇佣的工人学历、素质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往往一个岗位要分拆成几个人一起来完成,造成企业人员数量庞大。同时,受人员素质条件的制约,因人设岗、因人拆岗的现象多有发生,岗位数量高于标准化生产下岗位设置。工作分析对象如此众多,如何有效有序的组织工作分析工作?工作分析的各个参与者应该如何分工,才能保证工作分析的各个环节不会出现反复的工作? 特点之二:三大类的岗位布局。 生产型企业中,岗位群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管理者、行政服务人员以及操作工人。并且依次构成岗位金字塔的塔尖、塔身和塔座。三类岗位不同的性质以及差异化的工作内容,工作分析侧重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如何收集岗位分析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或者如何能够保证工作分析人员掌握了足够的体现岗位特点的信息? 特点之三:员工整体素质水平低。 尤其一线操作工人,学历水平一般集中在初中、高中、技校毕业,员工在理解力、接受能力以及一些基本素质方面较为欠缺。工作分析不仅需要能够清晰表达本身工作的内容,而且需要一定的总结和提炼能力。素质问题直接影响到员工直接参与到工作分析的程度。 特点之四:生产环节专业化程度高。 除了人力资源、行政管理、财务工作等职能性岗位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属于生产环节的岗位更多表现出专业化的特性。因此,只有在本岗位实际工作过的人员才能够更好描述本岗位的职责以及相关任职要求。但是由于特点之三的制约,岗位的任职者又不是工作分析最理想的主体。因此,工作分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一定的分工实现。 特点之五: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尤其在民营企业中,生产型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对于他们不太熟悉的管理概念,要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的时间。如果员工对工作分析产生误解,就不能正确对待这项工作,反而认为是为自己的工作增加额外的负担。因此,对企业进行工作分析培训,不能只是就事论事,还要让大家理解做这件事情的意义。

制造业IT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

一 制造业IT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 前言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竞争压力也日渐激烈,传统的管理和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 企业的发展。应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来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在企业的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管理,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实行自动化。 制造业构成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前两个因素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 利用,为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在制造业中的作用 也越来越重要,企业信息化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在制造型企业设置独立的IT部门已经是发展 的需要。随着企业将更多业务流程构筑于信息系统之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I T部门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部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IT部门是技术支持和服务部门 制造业IT部门,一般都是由过去的计算机维护部门发展而来。所以计算机维护,包括系统软、硬件的维护等仍然是IT部门的一项基本工作。从技术上对企业的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主要负责日常的硬件维护、系统维护、应用软件维护与必要的调整和修改等。IT部门还负责基础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的工作,主要是企业网络规划、网络建设以及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这 些计算机、网络建设是现代制造企业的基础,只有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网络通畅,工作才能进行。作为现代的制造企业,IT部门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部门。 在某些制造业中,IT部门还负责数控设备控制部分的维护和技术支持,这样对IT人员也 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需要复合型人才。目前制造设备越来越先进,基本上新型的制造设备都利用了计算机检测和控制,旧的设备也加入计算机部分功能进行改造。IT 部门来规划和维护数 控设备控制部分有其好处,就是作为企业信息化规划部门,能够从全局考虑CAM接口问题。而且让IT人员了解了制造流程,可以从信息处理角度提出优化加工意见。 三 IT部门具有情报职能 制造业IT部门还负责采集情报信息等等。要想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情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制造业涉及范围大,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只有实时掌握行业动态信息、合作单位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供应商信息等,才能更好地参与竞争。IT部门对企业相关的情报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再送相关部门参考,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由于企业不注

(生产管理培训)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如何做? 有人同行告诉我,生产制造型企业由于人员素质平均不高,技术性操作不强,工作程序化和固定化相对固定,培训工作相对来说,体系建立就有一定的难度。前段时间,笔者通过一个培训行业研讨会,与相关的同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由于行业的性质、发展规模等不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呈现不同。结合自己工作的情况,将生产制造型培训体系构架的建立总结如下,供大家探讨。 一、生产制造型企业特点、培训重点和方式 生产制造型企业大部分生产制造线或作业上是以生产制造为重心,长久而把培训忽略;教室理论教学和OJT没有办法配合很好;人员密度大,基层人员工人的文化水平不高,生产制造管理人员大部分从基层提拔上来,技术比较过硬,但团队和领导教练水平不强,管理人员升迁大部分是根据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自动升迁。在平时工作中,主要是接受一些“点”的技术类专业培训,而很少收到“面”的培训。常用错教学方法,延误教学效果。所以升迁上去后,有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过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生产制造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生产制造流程和检查标准,所以规范性操作要求较严格。培训材料有时太过时,有的太深涩,培训课程没有明确的职务分析。 因此,根据上述的特点和笔者调查反应情况中,生产制造型企业也有自己的培训重点。笔者认为,在层级方面,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培训重点应该在新员工技术培训和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进阶提升这两个方面。 培训采用的方式根据培训性质的不同而需要有所不同:高科技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技术性的培训宜采用Off-JT或OJT;半技术的培训宜采用OJT;新进人员采用OJT,主管或资深员工采用Off JT。 二、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的“三维”构架 在设计生产制造型企业培训体系时,应依据“三维”建立培训体系,第一维度按职务层次划分,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经理都有相应的培训;第二维度按专业类别划分,有专业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第三维度则按部门类别划分,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培训。 “三维”构架是建立在企业的人员稳定基础上的进阶培训体系,强调的是人员发展和提升。当然,设立课程的时候,除专业性课程外,可以设计不同的课程。 A、生产制造技能培训。生产制造技能培训以各工厂的现场技术人员为对象。包括生产制造管理类培训和技能类培训。管理类培训的对象为骨干技师、监督者、作业主任和专职人员(监督员、执行员、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管理、监督者研修、管理技法、人际关系和新技术、系统等。技能类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工程技巧,取得国家或行业资格。培训分为上级(高水平)、执行员、技师、企划员和技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技能专门研修(以骨于技师为对象,上级和中级培训),机械加工、电气电子、自动机器、机器控制、OA、半导体制造和焊接等。 针对国内目前技术工人缺乏的情况,我们可以对生产制造技能人员实行特殊的储备培养方式。例如,西门子早在1992年就拨专款设立了专门用于培训工人的“学徒基金”。这些基金用于吸纳部分15岁到20岁的中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参加企业3年左右的第一职业培训。期间,学生要接受双轨制教育:一周工作5天,其中3天在企业接受工作培训,另外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知识。由于第一职业培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年轻人进入企业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