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用典》第二辑—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用典》第二辑—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用典》第二辑—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原典制曰: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治乱无常,兴亡有运。

——唐房玄龄《晋书·宣帝纪·制曰》

解读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习近平以“黎元为先”的价值排序,将“民生”放在了全面小康的首位。这不仅是因为全面小康的价值指向就是以人为本,更是因为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就在民生领域。虽然全面小康不是人人同样的小康,但如果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那就不是全面小康。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也不能有“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的反差。

正因此,习近平一再强调新发展理念,其中,协调发展就是要补足突出短板、防止木桶效应、增强整体效能,共享发展就是要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中国共产党作出了让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提出“确保二O二O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将民生情怀书写在全面小康的足迹里。

释义晋宣帝,即三国时期魏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其祖父司马懿为晋宣帝。《晋书》为房玄龄等撰,其中唐太宗所著宣、武二帝及陆机、王羲之四论,称制旨。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他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习近平将“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化用为“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宗旨。

庄子

(三)《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采自尚学锋老师笔记)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艺术成就最高。鲁迅曾称赞此书:“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则说:“秦汉以来的一部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生的。”(郭沫若《鲁迅与庄子》)可见人们对《庄子》一书的文学成就推崇备至。 《庄子》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哲理与诗意的交融 《庄子》一书所探讨的核心是人生问题,它所关注的对象是人,是人的生存状况和人生自由,因而这种学说本身即带有浓厚的文学特质。它是一种诗化的哲学,或者简直可以称之为哲理的诗。 1《庄子》一书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浓郁的抒情性。①作者在表达观点的时候,不是把生活当作科学研究的客观对象,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进行观察和分析,而是采取一种主观抒情的态度,直接表现个人对生活的真实体验,表现对自我生命的内在感受,从这种内在感受出发,去把握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寻找一条从根本上解脱困境的途径。体验是一种渗透着思想的情感活动,体验生活就是透视自己的内在情感,以自己的内在情感为依据,去接触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庄子》一书正是从内心感受的角度去透视和思考生活,写出了庄子的遭遇、命运、个性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知北游》中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庄子正是这样一个多情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人们时时都能感受到强烈的激情,他的苦闷、悲哀和愤怒,常常跳荡在字里行间。《外物》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土,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穷得揭不开锅,向人借粮以救急,却遭到拒绝。他的忿然作色,固然是对吝啬无情的监河侯一类人物的愤慨,但更多的是对自己悲惨生活境遇的哀伤,是对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所谓“吾失我常与,我无处所”,正是庄子极端窘迫的生活境地的真实写照。《大宗师》结尾借子桑之口抒发了这种身处困境的悲慨: 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子桑对其悲惨遭遇,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归之于命运。在他那若歌若哭的倾诉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庄子的悲愤不平。庄子虽然主张“齐物”、“无情”,却不能从根本上泯灭自己的感情。整部《庄子》就是这样一部若歌若哭的愤世之作,其中奔腾着汹涌的怒涛,有着灵魂的挣扎,情感的呼号。因此,前人称《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刘鹗《老残游记自序》)。 ②除了表现对困苦生活的深切感受,《庄子》书中还大量表现了庄子做为一个精神探索者的心灵世界,写出了他在人生旅程中的苦闷、求索、孤独与悲凉。《徐无鬼》中,有一段庄子悼念老朋友惠施的故事: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北京XX年高考满分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北京XX年高考满分作文:仰望星空与 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致墨子的一封信 ◎北京一考生 尊敬的墨子: 这是两千年后的一个学生写给你的信。我不知缘何想要写信给你,只知道我因你而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书架的最底层摸到一本古朴的线装书,这便是我与你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大美妙,因为从你那黝黑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情感,只有“守不竟,即赴死”的严苛与冷酷。 那时我觉得,你一定不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定不是个会仰望星空的人。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吸引。“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散发着一股奇特的稻香。于是每每书页翻动,我便仿佛回到那个人人“交相亏贼”

的纷繁乱世。 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见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我看到了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终于,我一眼望到了你。你并未选择归隐,也不愿去与诸子整日无谓地论战。你只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是如此脚踏实地,你的脚步是如此坚实、不屈。 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的其余诸子,你宁愿脚踏实地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这片星空划出更绚烂的光芒。所以,你总在不停地奔忙。你曾不远千里游说楚王,并“九拒鲁班攻城之机变”,拯救宋国一方百姓;你又四处奔波,“非攻”“非乐”“非命”“非儒”,为的就是切实地为这乱世提出真正的“济世良方”。你仰望星空,又总是不忘脚踏实

中国哲学经典句段

中国哲学经典句段背诵 张恕忠 一、老子 (一)道论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2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4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6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9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10道常无名。 1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二)道法自然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争。 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5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6智慧出,有大伪。 7道常无为而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8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9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10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三)辩证法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善不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5反者,道之动。 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7弱者,道之用。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 1、脱俗境界:心远地自偏饮酒·结庐在人境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说到陶渊明的生活状态,许多人会联想到写《瓦尔登湖》的美国人亨利·梭罗。陶渊明比梭罗早一千四百多年,而且陶渊明生活在农耕时代,梭罗却生活在后工业时代,但两人的生活态度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抵拒物质享受的引诱,并回归自然去过简朴的生活。 但是陶渊明的境界更高一层。梭罗独自跑到瓦尔登湖边去隐居,那儿寂寥无人,只有草木虫鱼为邻,《瓦尔登湖》中的一章就题为《寂寞》。陶渊明追求的却是“心远”。在陶渊明看来,要想远离喧嚣的红尘世俗,不必躲进深山老林,只要保持清静、安宁的心态就可以了。 不妨说,梭罗是在空间距离的意义上追求远离红尘,陶渊明却是在心理距离的意义上作同样的追求。所以梭罗的行为事实上是无法仿效的,如今的地球如此拥挤,我们能到哪里去寻找一个瓦尔登湖呢?陶渊明的行为则具有典范的意义,因为只要你超脱外在的诱惑,“心远”是随时随地都能付诸实施的。哪怕你身居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哪怕你把家安在水泥

森林中的一间公寓,你同样可以实现心境的宁静。2、苍茫境界:独立天地间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其中是一种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陈子昂踽踽登上高高的幽州台,环顾空旷的四野,原本豪侠的他,竟悲怆地哭了。 历史上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豪杰到哪里去了?那些各领风 骚的历代帝王们到哪里去了?在这举目无亲的夜,陈子昂就这样幽幽地坐着,让生命的利齿,一点一点咬啮自己孤寂的身躯。 “念天地之悠悠”,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里的茫然性。而茫然绝对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狂喜与悲哀同样大,征服的狂喜之后是茫然,因为不知道下面还要往哪里去,面对着一个大空白。 如勾的残月,颤颤巍巍向西滑落。独坐秋夜,陈子昂无拘地放肆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面对这无始无终的时间,环顾这无边无际的空间,在这静寂的秋夜,他聆听着生命之壶倒计时的嘀嘀嗒嗒。茫茫的宇宙中,匆匆几十年的生命算得了什么?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啊,宇宙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百代的过客。人生真的如草,如蓬。渺小的自我,又哪里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千百年来,多少志得意满

庄子逍遥之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逍遥之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导读:清人王先谦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方是《逍遥游》一篇纲要。若求更好地理解一个事物,最好的方法或是首先从厘清其反面的边界切入 对于《庄子》一书,历代俱有文人学者对其进行相关的解析与诠释。围绕其产生的口舌笔墨之争或能堆出煌煌一巨制:庄子其人?《庄子》一书执笔者?《庄子》的哲学与文辞史家欲以《庄子》为窗口探寻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脉络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绵延轨迹,文学家常对《庄子》洸洋自恣的文辞爱不释手,哲学界对于《庄子》的探讨更呈百家争鸣、星火燎原之状。 面对如此显学,识见俱乏的笔者似乎并无写作露拙之必要。故本文仅为简单的阅读《庄子》时所得之感受做一记录。在《庄子》的篇章结构分析方面,笔者较为认可杨国荣先生的观点在文本之序上,《逍遥游》构成了《庄子》的首篇,但在思想的内在脉络上,逍遥则展开为庄子哲学系统的逻辑终点。[杨国荣先生的解读对于笔者理解《庄子》甚有帮助,是笔者的主要参考文本。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因此,笔者以为,在笔者可驾驭的范围内讨论庄子的哲学

思想,《逍遥游》似为一较为适宜的切入点。 玄远哲思: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清人王先谦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方是《逍遥游》一篇纲要。若求更好地理解一个事物,最好的方法或是首先从厘清其反面的边界切入。于是,庄子在《逍遥游》开篇所率先提到的,是几种有所待的事物。 庄子写鲲鹏虽大,然其欲上青天则仍需借助好风。这一点,与小生物者如蜩与学鸠、斥鶕等并无差异。在这里,所谓有所待指的是对于外物的凭借(或者说依赖)。具体到人身上,庄子要指出的是人常常自觉凭借外在的世俗规范以塑造良好的自我,成为能被世俗普遍认可的典范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一层含义是庄子针对有所待的世俗行为所进行的最基本的批判:对于外界所设定的礼俗规范的批判(这里强调外界的规范性),更进一步说,是对于外界出于社会秩序的考虑而设定了将人物化[对于物化这一概念本应由更为详细的辨析。然笔者在此仅以此指外界强加给人却未必符合人的本性的标准。]以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孔孟、老庄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繁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真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以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演绎了出来。 一、境界有大小 于丹教授说得好:“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世界上有这么两种人:一种人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一生庸碌无为;另一种人则豁达宽广,看透名利,最终有大作为。一个人的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最终则只能是碌碌无为。所以重要的不在于客观上我们有什么样的寄寓,而在于主观上我们有什么样的胸怀;不在于客观上提供给我们哪些机会,而在于我们的心智在有用与无用的判断上,主观上我们所确立了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们有多大的境界。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大境界呢?如果从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角度来讲,就是虚怀若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而要想达到人生至高无上的境界,那恐怕就是要完成天地一番逍遥游了,最终的便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二、对“名利”的态度 司马迁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古往今来,最难看破的就是名和利。在现实生活中,名利二字是多少人一生的追求。他们为了争名夺利,不惜利用各种手段,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和幸福,自己的快乐人生。相比之下,庄子却是一个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乘物以游心”的人,他鄙视功名利禄,主张“大道顺其自然”。 读《于丹<庄子>心得》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份思考的空间:它可以净化我的心灵,使我穿破功名利禄,越过历史的长空;它让我的心灵返璞归真,淡泊了自己的心境;它使我找到了真实的自己,得以精神上的享受。 三、坚持与顺应 庄子所言:“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则随遇而安。”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庄子认为,我们应该“外化而内不化“,庄子所说的“外化”是指在与外界相处时要通达,要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相顺应;而“内不化”则是指外界如何变化,一个人的内心不要受外界的影响,一定要有

谈谈你对庄子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的看法

谈谈你对庄子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的看法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形貌,天给予了我们形体,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他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他的思考也具有终极的意义。 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 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一定程度上看这也是他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犹如“游于羿之彀中”,到处充满危险。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罚和统治手段。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庄子认为人生应是追求自由。 但是庄子的精神自由既不是鲁迅笔下的《阿Q正传》里的阿Q自欺自贱、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也不是犬儒主义者斯多葛派所崇尚的精神至上的生活主张,而是立足生活、张扬自我精神、注重不为时、为物、为人所拘限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精神面貌。对险恶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同凡响的深刻的洞察力,是庄子的“精神胜利法”存在的基础及其高明之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为友。”是庄子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实质;庄子的精神自由是有为、有情、有用、变化的精神胜利法。庄子“精神胜利法”主张人应该有超越物欲、情欲之上的更高的脱离本能、低级趣味的精神境界,而这却是庄子“精神胜利法”的精髓所在。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精神自由的境界。 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稚。四曰修养,紧守心斋。” 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

悠悠庄子: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悠悠庄子: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导读:读《庄子》其书,虽未像前人般书读百遍而纯熟于心,但读《庄子》开篇第一章《逍遥游》全文,却也品出了一番滋味。各人观庄子,各有其见解,旷者见其放达,隐者见其幽然,智者见其思远……浅览《庄子》,偶而翻之,未有前人思深怀远,但便如夏日品茗,氤氲水汽中,隐隐幻出悠悠庄子,书中寓无穷天地,飘然随其神游于天地间。…… 读《庄子》其书,虽未像前人般书读百遍而纯熟于心,但读《庄子》开篇第一章《逍遥游》全文,却也品出了一番滋味。各人观庄子,各有其见解,旷者见其放达,隐者见其幽然,智者见其思远浅览《庄子》,偶而翻之,未有前人思深怀远,但便如夏日品茗,氤氲水汽中,隐隐幻出悠悠庄子,书中寓无穷天地,飘然随其神游于天地间。 庄子其文,汪洋恣肆;庄子其人,狂放不羁。于《庄子》之字里行间,读出庄子之悠悠,其天地之幽幽。此天地不拘于自然界之物质形体,更延至精神境界。 《逍遥游》中言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此亦寓庄自身飘飘然,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畅游于自己的茫茫天地内。一己的生存空间终究是有限的,而精神世界可以是无限的。

《大宗师》里叙道: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寥寥几字,先道出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甘泉枯竭了,鱼群挤在陆地上,以互相呼出的湿气而活,以口沫互相沾湿,其可谓仁爱有哉,感人深矣,庄子在此宕开一笔,干脆道:不如相忘于江湖。人为之仁毕竟囿于形体,而自然之道,却可广无际涯。人可相忘于自然,正如鱼可相忘于江湖。再进一步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誉尧和非桀何益呢?倒不如忘却,不誉不非以通于大道。 又《天地》有言曰: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呵,庄子他说啊,由物至天,逐渐忘却,直至忘却自己,入于天地自然之境界。而此过程中,浑浑然处天地之中,茫茫然忘万物之形,庄子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阔空灵的天地。他借颜回之口道回坐忘矣。坐忘,坐忘,当真精妙无极。仅仅两字,便现出端坐而彻底忘却物我、是非差异的精神境界。何谓坐忘?堕肢体,黜聪明,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庄子以为形体乃人之负累,整天疲于奔命,莫之所归。连自身之形体之心智,全部负累,尽皆抛弃,眼中心中空无一物,境界由物忘天忘直至坐忘,天地万物混同为一,渺渺乎全无羁绊,无有思虑,至空至灵,逍遥游于天地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忘仅仅是入庄子悠远天地之门罢了,再看两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秋水》里庄子与惠施鱼乐之辩及庄子钓于濮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世人看此篇,皆

从《齐物论》看《庄子》

从《齐物论》看《庄子》 陈少明 与儒家孔孟荀历史清楚明了不同,道家从老到庄,不论身世还是著述,都同其思想观念一样,蒙胧而且神秘。以《庄子》为例,这一状况虽然可能给一般读者造成扑朔迷离的困惑,但也为历代解庄家提供考验或表现自己学识、才智的竞技场。不说解家各自依托的哲学信念的区别,单纯由于对内、外及杂篇作者判断的不同,在文献利用上就出现三种不同的方法。第一,把《庄子》全书当作思想统一的作品来解读,如郭象注庄;或者有所改进,即在意识到它是庄子及其后学文章合集的情况下,只归纳那些前后一致的说法来作为整个学派的思想。第二,以内篇为基本素材,兼取外、杂篇个别章节,作为研究庄子本人思想的依据。这种追随王夫之的作法,在现代学者中较普遍。第三,同第二种方法相反,不是从内篇,而是从外杂篇寻求庄周本人的思想真谛。这种主张虽然接受者不多,但也别有一格。上述诸角度对理解庄子或《庄子》思想均有助益。本文试图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即接受内篇为庄子作品,而外杂篇主要为庄子后学的解释或模仿之作的前提下,以《齐物论》为中心,分析其主题在外、杂篇中的发展或演变。处理得当的话,或许可以找到进入这座精神秘殿的另一个门道。 一、庄学典范 以《齐物论》为中心,得假定它不但是庄子(或者说内篇)的代表作,同时得证明它是庄子后学在外、杂篇中表达的思想的主要资源。 先看《天下》提供的参考论断。《天下》虽不能断定为庄子作品,但它所涉的思想史知识,就可勘查而言,如墨、老甚至象宋鈃、尹文之流的观点,并无问题。故无理由怀疑作者会不知或曲解庄子的思想。请看其关于庄周的评述: 寂寞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时恣纵而不傥,不以奇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环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淑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宏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调适而上遂者矣。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也。 上述评介包括思想内容与表达风格两个方面。风格的描述最传神,不仅《齐物论》,而且《逍遥游》、《大宗师》以至外篇中的《秋水》、杂篇的《庚桑楚》也符合这种说法。内容上,依冯友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主要体现于《逍遥游》,而“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则同“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可乎可,不可乎不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等“两行”观点更为一致。依张恒寿,则“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源于《大宗师》,而“死与生与?天地并与?”来自《齐物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除《天下》外,《庄子》一书中能证明《齐物论》重要性的,还有《寓言》篇。王夫之曾说:“此内外杂篇之序例也。庄子既以忘言为宗,而又繁有称说,则抑疑于矜知,而有成心之师。且道惟无体,故寓庸而不适于是非;则一落语言文字,而早以与道不相肖。故障于此发明终日言而未尝言之旨,使人不泥其迹,而一以天均遇之,以此读内篇,而得鱼兔以忘筌蹄,勿惊其为河汉也。此篇与《天下篇》乃全书之序例。”《寓言》是否为庄子所作暂且不管,但它对阅读《庄子》确有重要的提示。除了“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之类与《天下》类似的说法外,还有对《齐物论》思想直接叙述的段落: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不言则齐。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曰无言。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摘要]“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伦理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无为”是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如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精神自由境界。 [关键词]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和谐社会天地精神 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家伦理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无为”是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如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精神自由境界。 一、老庄对“无为”的论述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基本一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五千言讲的主要问题。天地万物是由道创生的,而道则要依法于最高

的准则“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便必须也依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而无不为”,便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认为做学问要每天的增加知识,而体道则要每天削减私欲,中的寓言“庖丁解牛”里为梁惠王宰牛的厨师,他手起刀落,一招一式,就像和着音乐节拍跳舞一样,而且游刃有余,干净利索。梁惠王连连称赞,不解其技艺为何如此高超。厨师讲了一大通道理,究其解牛秘诀只是八个字:“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也就是遵循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的实质在于:反对违背人的本性和违背自然法则的肆意妄为。其宗旨在于,消解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无为”在个人修身上的意义 在个人修身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八章》),无为就是不争,不争便能取胜而又没有祸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老子认为“无为”便是无私,

庄子:天地精神独往来

庄子:天地精神独往来庄子在先秦的士人中,显得那样格格不入。当先秦的文人们热衷于都市生活,奔走于诸侯之间,游说各方,名满天下时,庄子却独自远远地站在朝野之外。庄子是那个时代的守望者。一个时代的守望者总需要与时代保持着距离,这个距离不应太远,也无需太近。孔子讲“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很重要的潜台词,那就是他认为人性是一致的,有共同的趋鹜与规避,因而也就可能有一种大家共同接受的标准原则来统一人们的追求和幸福感。于是“礼”就出现了,它既像它所许诺的那样,是对人群幸福的保障,也是对异端进行起诉和惩罚的根据。这便使得儒家文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专制意味。庄子却不以为然,当人们注意到他时,他却背过身去,到江湖中迷蒙去了。这确实让同时代儒家所蝇营狗苟的功名利禄黯然失色。当儒家要用规范去统一时代的行为甚至思想时,却不得不面对庄子逍遥而游,于九万里高空而来的冷眼相对:你不是我,你怎知我内心的喜哀?我与你既然是不同的个体,为什么不能有不同的个性与趣味呢?为什么不能有不同的思想与志向呢?凭什么一定要统一它们呢?统一它们到底是为了谁的利益呢?有足够的道德依据吗?天下有不易的人人喜爱的“正味”“正色”“正处”吗?在《齐物论》中,他证明的就是万物的差异性与不完美性,从而论证世间万物的平等并存关系,否定了儒家的“礼”。庄子是专制思想的死对头,又是难以制服的对手,他游荡江湖,我行我素,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在历史的擂台上飘然落定,使腐儒不寒而栗。如果说儒家坚持要求个人削平个性,适应社会,认为完美的个性就是无我地奉献给社会;那么庄子则要求社会给予个人发展的自由,他坚定不移地认为,假如一个社会是道德的、合理的、正义的,是生机勃勃的而不是僵死的,那么这个社会就必须尽可能地为个体提供自由与发展的条件。同样,个体能否感到自由与幸福,能否有充分的权力表明自己的思想与意愿而不受到暴虐,是这个社会存在的最终道德和历史依据。庄子一厢情愿地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地炮制出这一套反对专制的纲领。但他的这些天才的纲领,使得宣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专制君王大为气馁与不安,也使得儒家的卫道者们在历史的每一时期都对此劳神竭虑又无可奈何。庄子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是先秦诸子中惟一不对帝乇说话而对平民说话的。当别人都在对着诸侯不甚耐烦的耳朵喋喋不休地说着如何如何“治人”的时候.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激动地告诉我们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在一片混乱中保持心灵的安宁与清净,如何在丑恶世界中保持住内心的自尊自爱,不为时势左右而无所适从,丧失本性,以及如何在“无逃乎天地之间”的险恶中“游刃有余”地养生,以尽天年。无疑,他是亲切的。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说庄子哲学“专在破执”,可谓一语道破,很多我们执著不放孜孜以求的所谓价值,到底对我们心灵有什么好处呢?!先秦诸子,孔子似乎是一贯严正而间或幽默的;孟子是气势汹汹咄咄逼人的;韩非子是怀才不遇冷峻孤单的……庄子最有魅力。当庄子对炙手可热的暴发户们——他当着梁惠王的面直指为“昏君乱相”——投以轻蔑的一哂,并把他的超人的智慧转向对自由的追求时,他就魅力无穷了。对庄子,我们只有张皇四顾,不知道他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

解析《庄子》的精神境界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e8699578.html, 解析《庄子》的精神境界 作者:张矩红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5期 摘要:《庄子》书中包含着非常深邃的思想,给人们展示出无比广阔的精神自由境界,即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境界。“道”是追求生命的最基本范畴;“安命无为”是追求生命自由的理想方式;“逍遥而游”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心灵境界。《庄子》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境界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精神修养有其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无为;逍遥游;精神修养 庄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正处于大变革的过程中,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正进行着殊死的激烈斗争。一方面,长期的诸侯割据,造成连年的战祸,民不聊生,社会动荡;另一方面,是人们像发疯一样追逐财富和权利,物欲横流。我认为《庄子》的本意只有一个,即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境界。整个《庄子》一书无疑都是围绕这个观点而展开的。 安命无为的目的,是要达到“逍遥而游”的境界,庄子的“逍遥游”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也是他的人生哲学中的最高境界。所谓“逍遥”,是要达到彻底的解放,即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自在。但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不但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如生死、疾病、春夏秋冬等,而且还受到社会条件的约束,如道德、法律等。但作为人具有肉体和精神两个层面。“逍遥”指超越形体,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最终实现精神上的彻底自由,心灵上的彻底逍遥。要实现自由与逍遥,其首要前提是要除去心灵所受的物质束缚。 庄子将心灵所受的束缚,称之为“有待”,有所依赖或有所期待。解除束缚便是破除“有待”。庄子用四种不同境界的人来描绘由“有待”进入“无待”的过程。“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冷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庄子·逍遥游》)对于第一种人,可以说是为社会事物与名誉所束缚者,所以宋荣子笑他们;但宋荣子虽然对世俗的荣誉无动于衷,但他也只是能够很好的把握在己之德与身外之物的区别而已;正是他有所区分,故仍未摆脱世俗之束缚,因为有区分则有限制,只有无区分才能超越限制;列子虽又高了一个境界,他不在有所区分,但因有所依赖,即“御风而行”,故不能进入逍遥。 关于“待”许多专家指出,庄子所说,是精神有所依赖而受到压抑折磨等。庄子对于“待”所做的批判提出了“无待”,是从统一与“道”的天、地、人这个整体出发,又回归到这个整体的。在《逍遥游》中,庄子揭示出人的精神和生活不能摆脱的局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从而使人的精神和生活总是栖息于“有待”的处境当中!对此,庄子提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中庸一

一、庄子 1、庄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但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即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认识境界。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犹如“游于羿之彀中”,到处充满危险。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罚和统治手段。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伴君之难,可见一斑。庄子认为人生应是追求自由。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

关于庄子名言名句大全(带出处)

关于庄子名言名句大全(带出处) 1、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 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忧喜更相接,乐极还自悲——庄子 4、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庄子·列御寇》 5、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庄子·让王》 6、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 7、天机不可泄露——庄子 8、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庄子《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9、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寓言》 10、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11、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庄子《在宥》 12、其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 13、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庄子《渔父》 14、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庄子》 15、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庄子《逍遥游》 16、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殇``````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重外者内拙。——庄子《达生篇》 17、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大宗师》 18、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庄子

古代文论习题

一、指出出处并释义(每个8分):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3、将阅文情,先标六观 4、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5、别材,别趣 6、《西厢记》《拜月记》,化工也;《琵琶记》,画工也 二、论述:(二择一) 1、刘勰“文外之重旨”的背景和意义。 2、《文心雕龙?辨骚》的意义。 3、“童心说”的内涵及现代意义。 一、名词: 1、语言论转向 2、《真理与方法》 3、狂欢诗学 4、文学循环发展 5、细读法 二、论述 1、精神分析(30) 2、耶鲁学派的理论及批评实践,对中国现代文论建设的意义(40) 3、学习西方文论的意义(10) 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白居易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家”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道家经典名句50句

道家经典50名句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1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1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大意: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大意: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大意: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大意: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1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