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1.1和角公式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1.1和角公式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1.1和角公式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1.1和角公式

和角公式

【自主学习】

1、=+)cos(βα

2、=+)sin(βα =-)sin(βα=

3、=+)tan(βα

变形:=+βαtan tan

【自我检测】

1.若4cos ,5α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sin()4

πα+=

A .

B .

C .

D 2.在ABC ?中,已知A C B sin sin cos 2=,则ABC ?一定为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正三角形

3. 函数x x x f cos sin )(-=的最大值为

A .1

B . 2

C .3

D .2

4、已知锐角α 、β满足552cos =

α,1010sin =β,则等于βα+ A .434ππ

或 B.4

π C. 43π D. 45π 5.已知sin sin sin 0,cos cos cos 0,αβγαβγ++=++=求cos()βγ-的值.

【合作探究】

1、 已知βαtan tan 、是方程04332=++x x 的两根,且)2

,2(ππβα-∈、, 求βα+的值 2、已知1

11cos ,cos(),714ααβ=+=-且,(0,),2

παβ∈求βcos . 【收获总结】1、公式的正用和逆用

2、角的拆分

【达标检测】

1、化简1sin10=? ..

2、已知32tan(),tan(),tan()6765

αβαβππ-=+=+则= . 3、设)4

tan(,41)4tan(,52)tan(παπββα+=-=+则的值是( ) A .1813 B .2213 C .223 D .6

1 4、设cos α=-55,tan β=31, π<α<23π, 0<β<2

π求α-β的值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引课】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中国所有的大熊猫”、“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都给我们以集合的印象 引入课题 【新授】 课件展示引例: (1) 某学校数控班学生的全体;(2) 正数的全体; (3) 平行四边形的全体;(4) 数轴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全体。 1. 集合的概念 (1)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为集); (2)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合的元素; (3)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一个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它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读作“a属于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读作“a不属于A”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能够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2) 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N;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N+或N*; (3) 整数集: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Z; (4) 有理数集:有理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Q; (5) 实数集:实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R。 【巩固】 例1判断下列语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并说明理由 (1) 小于10 的自然数的全体;(2) 某校高一(2)班所有性格开朗的男生; (3) 英文的26 个大写字母;(4) 非常接近1 的实数。 练习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 由2,2,3,3构成一个集合,此集合共有4个元素; (2) 所有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 (3) 周长为20 cm 的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有限集; (4) 如果a ∈Q,b ∈Q,则a+b ∈Q。 例2用符号“∈”或“?”填空: (1) 1N,0N,-4N,0.3N;(2) 1Z,0Z,-4Z,0.3Z; (3) 1Q,0Q,-4Q,0.3Q;(4) 1R,0R,-4R,0.3R。 练习2用符号“∈”或“?”填空:

(word完整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精品全套]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三章函数 (1) 3.1.1 函数的概念 (1) 3.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5) 3.1.3 函数的单调性 (8) 3.1.4 函数的奇偶性 (13) 3.2.1 一次、二次问题 (17) 3.2.2 一次函数模型 (20) 3.2.3 二次函数模型 (24) 3.3 函数的应用 (29)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32) 4.1.1 有理指数(一) (32) 4.1.1 有理指数(二) (36) 4.1.2 幂函数举例 (40) 4.1.3 指数函数 (43) 4.2.1 对数 (48) 4.2.2 积、商、幂的对数 (51) 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55) 4.2.4 对数函数 (57) 4.3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60) 第五章三角函数 (63) 5.1.1 角的概念的推广 (63) 5.1.2 弧度制 (67) 5.2.1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71) 5.2.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76) 5.2.3 诱导公式 (80) 5.3.1 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85) 5.3.2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89) 5.3.3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92)

第三章函数 3.1.1函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2. 理解函数符号y=f (x)的意义,会求函数在x=a处的函数值. 3. 通过教学,渗透一切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函数的概念及两要素,会求函数在x=a处的函数值,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教学难点】 用集合的观点理解函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教学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两个实例,分析抽象出函数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函数关系的实质以及函数两要素.然后通过求函数值与定义域的两类题目,深化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案 1.1集合的概念 知识目标:(1)理解集合、元素及其关系;(2)掌握集合的列举法与描述法,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集合.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难点:集合表示法的选择与规范书写. 课时安排:2课时. 1.2集合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1)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2)掌握两个集合相等的概念;(3)会判断集合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符号表示. 教学难点:真子集的概念. 课时安排:2课时. 1.3集合的运算(1) 知识目标:(1)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2)会求出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交集与并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 教学难点: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课时安排:2课时. 1.3集合的运算(2)

知识目标:(1)理解全集与补集的概念;(2)会求集合的补集. 能力目标:(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全集与补集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的补运算. 教学难点:集合并、交、补的综合运算. 课时安排:2课时. 1.4充要条件 知识目标: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对条件与结论的研究与判断,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理解.(2)符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 课时安排:2课时.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目标:⑴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⑵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能力目标:⑴了解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⑴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2.2区间 知识目标:⑴掌握区间的概念;⑵用区间表示相关的集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 (3) 1.1.1 集合的概念 (3)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7)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一) (11)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二) (15) 1.1.4 集合的运算(一) (18) 1.1.4 集合的运算(二) (23) 1.2.1 充要条件 (26) 1.2.2 子集与推出的关系 (30) 第二章不等式 (33) 2.1.1 实数的大小 (33) 2.1.2 不等式的性质 (37) 2.2.1 区间的概念 (41) 2.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45)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 (49)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 (52) 2.2.4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56) 2.3 不等式的应用 (59) 第三章函数 (62) 3.1.1 函数的概念 (62) 3.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67) 3.1.3 函数的单调性 (71) 3.1.4 函数的奇偶性 (75) 3.2.1 一次、二次问题 (80) 3.2.2 一次函数模型 (83) 3.2.3 二次函数模型 (87) 3.3 函数的应用 (92)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95) 4.1.1 有理指数(一) (95) 4.1.1 有理指数(二) (99) 4.1.2 幂函数举例 (104) 4.1.3 指数函数 (108) 4.2.1 对数 (113) 4.2.2 积、商、幂的对数 (116) 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120) 4.2.4 对数函数 (123) 4.3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127) 第五章三角函数 (130)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上册1-3章测试题

集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给出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④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 D.只有② 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 A.最大的正数 B.最小的整数 C. 平方等于1的数 D.最接近1的数 3.I ={0,1,2,3,4},M={0,1,2,3},N={0,3,4}, M C ) (N I

A.{2,4} B.{1,2} C.{0,1} D.{0,1,2,3} 4.I ={a,b,c,d,e } ,M={a,b,d },N={b },则N M C I )( A.{b } B.{a,d } C.{a,b,d } D.{b,c,e } 5.A ={0,3} ,B={0,3,4},C={1,2,3}则 =A C B )(( ); A.{0,1,2,3,4} B.φ C.{0,3} D.{0} 6.设集合M ={-2,0,2},N ={0},则( ); A.φ=N B.M N ∈ C.M N ? D.N M ? 7.设集合{}0),(>=xy y x A ,{},00),(>>=y x y x B 且则正确的是( ); A.B B A = B.φ=B A C.B A ? D.B A ? 8.设集合{}{},52,41<≤=≤<=x x N x x M 则 =B A A.{}51<

D.{}4,3,2 9.设集合{}{},6,4<=-≥=x x N x x M 则=N M ; A.R B.{}64<≤-x x C.φ D. {}64<<-x x 10.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共有( ); ① x =2是022 =--x x 的充分条件 ② x≠2是022 ≠--x x 的必要条件 ③y x =是x=y 的必要条件 ④ x =1且y =2是0)2(12=-+-y x 的充要条件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42x Z x ; 2.{m,n }的真子集共3个,它们是 ; 3.如果一个集合恰由5个元素组成,它的真子集中有两个分别是B ={a,b,c },C =

职高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题库完整

集合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选项写在表格中。 1.给出 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 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 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 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 A.最大的正数 B.最小的整数 C. 平方等于1的数 D.最接近1的数 3.I ={0,1,2,3,4},M ={0,1,2,3} ,N ={0,3,4},)(N C M I =( ); A.{2,4} B.{1,2} C.{0,1} D.{0,1,2,3} 4.I ={a,b,c,d,e } ,M={a,b,d },N={b },则N M C I )(=( ); A.{b } B.{a,d } C.{a,b,d } D.{b,c,e } 5.A ={0,3} ,B={0,3,4},C={1,2,3}则=A C B )(( ); A.{0,1,2,3,4} B.φ C.{0,3} D.{0} 6.设集合M ={-2,0,2},N ={0},则( ); A.φ=N B.M N ∈ C.M N ? D.N M ? 7.设集合{}0),(>=xy y x A ,{} ,00),(>>=y x y x B 且则正确的是( ); A.B B A = B.φ=B A C.B A ? D.B A ? 8.设集合{}{} ,52,41<≤=≤<=x x N x x M 则=B A ( ); A.{}51<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上期末考试附答案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上)期末考试附答案 ( 考试内容:第三、第四、第五章)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学校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答案填入后面表格中,否则不得分) 1.设集合{}{},52,41<≤=≤<=x x N x x M 则=B A I ( ); A.{}51<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第一章集合教案

1.1.1 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2. 初步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3.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问题教学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分析、归纳,形成概念. 【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导入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中国所有的大 熊猫”、“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师:“物以类聚”;“人以 群分”;这些都给我们以集合的 印象. 引入课题. 联系实际; 激发兴趣. 新课课件展示引例: (1) 某学校数控班学生的全体; (2) 正数的全体; (3) 平行四边形的全体; (4) 数轴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全体. 师:每个例子中的“全体” 是由哪些对象构成的?这些对 象是否确定? 你能举出类似的几个例子 吗?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 出问题如下: (1) 集合、元素的概念是如 何定义的? (2) 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 系为何?是用什么符号表示 的?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 什么? (4) 集合的分类有哪些? (5) 常用数集如何表示?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梳 从具体事例直观 感知集合,为给出集 合的定义做好准备. 老师提出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学,培 养自学能力,提高学 生的学习能力. 检查自学、梳理 知识阶段,穿插讲解 1

新课1. 集合的概念. (1)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 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 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 为集). (2)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 合的元素. (3)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一个 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 表示,它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 a,b,c,…表示.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 说a属于A,记作a∈A,读作“a属于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 a不属于A,记作a?A.读作“a不属 于A”.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 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 须是能够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 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2) 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 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 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 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 的集合,记作N;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 的集合,记作N+或N*; 理本节课知识,并强调要注意的 问题. 教师要把集合与元素的定 义分析透彻. 请同学举出一些集合的例 子,并说出所举例子中的元素. 教师强调:“∈”的开口方 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教师强调集合元素的确定 性.师:高一(1)班高个子同学 的全体能否构成集合? 生:不能构成集合.这是由 于没有规定多高才算是高个子, 因而“高个子同学”不能确定. 教师强调:相同的对象归入 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 一个元素. 请学生试举有限集和无限 集的例子. 师:说出自然数集与非负整 数集的关系. 生: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 是相同的. 师: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 括数0. 解难点、强调重点、 举例说明疑点等环 节,使学生真正掌握 所学知识. 2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期中考试卷(中职教学)

二. 选择题 1、下列选项能组成集合的是( )。 A 、著名的运动健儿 B 、英文26个字母 C 、非常接近0的数 D 、勇敢的人 2、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 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元素“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 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 3、A ={0,3},B ={0,3,4},C ={1,2,3}则=A C B )(( )。 A.{0,1,2,3,4} B.? C.{0,3} D.{0} 4、设集合N ={0},M ={-2,0,2},则( )。 A.N =? B.M N ∈ C.N M ? D.M N ? 5、设集合{}{}14,25M x x N x x =<≤=≤<,则=B A ( )。 A.{}51<

① x =2是022=--x x 的充分条件; ② x≠2是022≠--x x 的必要条件; ③ y x =是x=y 的必要条件; ④ x =1且y =2是2(1)(2)0x y -+-=的充要条件;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设a 、b 、c 均为实数,且a b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c b c ?-x 的解集为( )。 A.5>x B.5x D.2-x 的解集为( )。 A .()1,1,3??-∞-+∞ ??? B. ??? ??-1,31 C. ()1,1,3??-∞+∞ ??? D. ?? ? ??1,31、13、的四次方根为( ) A. 2 B. -2 C. D. 无意义 14、下列各函数中,为指数函数的是( ) A. y x = B. 2y x -= C. x y 2= D. x y (3)=- 15、下列各函数模型中,为指数增长模型的是( ) A. x y 0.7 1.09=? B. x y 1000.95=? C. x y 0.50.35=? D. x 2y 23??=? ??? 16、lg 5是以( )为底的对数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末试卷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10?4=40分) 1、在等差数列{}n a 中,d a a 则公差,12,462==等于 ( ) A 、1 B 、2 C 、2± D、8 2、若,22,2,4==-=?b a b a 则向量b a ,的夹角θ 是 ( ) A、 0 B 、 90 C、 180 D 、 270 3、经过点)3,4(-A 与)9,1(-B 的直线方程是( ) A .0112=--y x B.052=--y x C.052=-+y x D.0112=-+y x 4、直线012=+-y x 与直线6 1 21-=x y 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 B .重合 C.平行 D.相交而不垂直 5、等比数列1,2,4,8.....的前10项和是( ) A .63 B .1008 C .1023 D .1024 6、直线0102=-+y x 与圆422=+y x 的位置关系 ( ) A、相离 B 、相切 C 、过圆心 D 、相交但不过圆心 7、已知A 、B 两点坐标为A(3,-1),B (2,1) ,且B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 点C 的坐标为 ( ) A、(2,6) B、(1,3) C、(2.5,0) D 、(-1,2) 8、经过点A (-1,4) ,且斜率是1/2 的直线方程为 ( ) A 、092=+-y x B 、092=--y x C、0102=++y x D 、0102=-+y x 9、直线)1(32+-=-x y 的倾斜角和所过的定点分别是 ( ) A .)2,1(,60-- B. )2,1(,120- C.)2,1(,150- D.)2,1(,120- 10、过点)3,2(A ,且与y 轴平行的直线方程为( ) A.2=x B.2=y C.3=x D.3=y 二、填空题(4?4=16分) 1、直线0623=--y x 的斜率为 ,在y 轴上的截距为 2、方程062622=-+-+y x y x 化为圆的标准方程为 3、已知==-=a b a 则),2,2 1 (),3,2( ,=?b a 。 4、点)52(-A 与点)1,5(-B 的距离是 三、解答题(74分) 1、已知圆C的方程1022=+y x ,求过圆上一点P (3,-1)和圆相切的直线方程。 (6分) 2、求经过直线1l :032=--y x 与2l :0154=++y x 的交点A ,且与直线3l : 0734=--y x 垂直的直线方程。(8分)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中国所有的大熊猫”、“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都给我们以集合的印象 引入课题 【新授】 课件展示引例: (1) 某学校数控班学生的全体; (2) 正数的全体; (3) 平行四边形的全体; (4) 数轴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全体。 1. 集合的概念 (1)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为集); (2)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合的元素;

(3)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一个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 A ,B ,C ,…表示,它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 a ,b ,c ,… 表示。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如果 a 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读作“a 属于A ”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 A 读作“a 不属于A ”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 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能够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2) 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 N ;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 N +或 N*; (3) 整数集: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 Z ; (4) 有理数集:有理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 Q ; (5) 实数集:实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 R 。 【巩固】 例1 判断下列语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并说明理由 (1) 小于 10 的自然数的全体;(2) 某校高一(2)班所有性格开朗的男生; (3) 英文的 26 个大写字母; (4) 非常接近 1 的实数。 练习1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 由2,2,3,3构成一个集合,此集合共有4个元素; (2) 所有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 (3) 周长为20 cm 的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有限集; (4) 如果a ? Q ,b ? Q ,则 a +b ? Q 。 例2 用符号“?”或“?”填空: (1) 1 N ,0 N ,-4 N ,0.3 N ;(2) 1 Z ,0 Z ,-4 Z ,0.3 Z ; (3) 1 Q ,0 Q ,-4 Q ,0.3 Q ;(4) 1 R ,0 R ,-4 R ,0.3 R 。 练习2 用符号“?”或“?”填空: (1) -3 N ;(2) 3.14 Q ;(3) 13 Z ; (4) -12 R ;; (6) 0 Z 。 【小结】 1. 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4.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 5. 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作业】 教材P4,练习A 组第1~3题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函数测试题

第三章函数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A .22y x =+ B.y =C.1y x x =- D.22y x x =- 2.设函数(),f x kx b =+若()()12,10f f =--=则 A.1,1k b ==- B.1,1k b =-=- C.1,1k b =-= D.1,1k b == 1.函数4)(2-=x x f 的定义域是 A.(-2,2) B.[-2,2] C.()()+∞-∞-,22,Y D.()),2[2,+∞-∞-Y 2.已知函数1()1 x f x x += =-,则=-)2(f A . 31- B.31 C.1 D.3 3.函数2()43f x x x =-+ A.在(),2-∞内是减函数 B.在(),o -∞内是减函数 C.在(),4-∞内是减函数 D.在(),-∞+∞内是减函数 4.下列函数即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A.3y x = B.1y x = C.22y x = D.13 y x =- 5.设点(3,4)为奇函数()()y f x x R =∈图像上的点,则下列各点在函数图像上的是 A.(-3,4) B.(3,-4) C.(-3,-4) D.(-4,-3) 4.函数1y x =的定义域为 A.[]1,+∞ B.()1,-+∞ C.[1,)-+∞ D.[1,0)(0,)-+∞U 5.下列各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是区间),0(+∞内的增函数的是 A.y x = B.3y x = C.22y x x =+ D.2 y x =- 二、填空题

1.设()2 54,f x x =-则f(2)= ,f(x+1)= 2.设()31,f x x =-则()1f t += 3.点()2,3p -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4.函数15 y x =-的定义域为 5.函数22y x =-的增区间为 6.已知函数()22f x x x =+,则1 (2)()2 f f ?= 7.已知? ??--=33)(2x x x f 00x x ≤>,则f(-2)= 三、简答题 1.判断下列函数中那些是奇函数?哪些是偶函数? (1)()3f x x = (2)()221f x x =- +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1f x = - (2)( )2f = 3. 写出函数y= f (x )的增区间______________,y= g (x )的减区间______________ (y=g (x -

(完整)职高基础模块数学上1~4章复习

基础模块数学上基础知识汇总 预备知识: 1.完全平方和(差)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2.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3.立方和(差)公式: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 1.集合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1)集合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元素a和集合A之间的关系:a∈A,或a A; 2.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3.常用数集:N(自然数集)、Z(整数集)、Q(有理数集)、R(实数集)、N+(正整数集) 4.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子集定义:A 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B ,则A 叫B 的 ; 记作:A ?B , 注意:A ?B 时,A 有两种情况:A =φ与A ≠φ 真子集定义:A 是B 的子集 ,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记作:B A ?; 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做题时多考虑Ф是否满足题意) (2)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5.集合的基本运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的运算尽量用画数轴的方法) (1)}{B x A x x B A ∈∈=?且: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2)}{B x A x x B A ∈∈=?或: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相同元素只写一次)。 (3)A C U :U 中元素去掉A 中元素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注:=I U ()U U U C A B C A C B ()U U U C A B C A C B =U I 6.充分必要条件:p 是q 的……条件 p 是条件,q 是结论 如果p ?q ,那么p 是q 的充分条件; 如果p ?q, 那么q 是p 的必要条件.

(完整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期中考试试卷

数学基础模块(上)期中试题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只有一项答案符合题意,共 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 下列各式表述正确的是( )O A. N=Z B. NN * C. N Q D. NR 2、 如果a>b , c >d 下列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a 2 > b 2 B. a+c > b+d C. ac >bc D. ac 2 be 2 5、| x - 3<0的解集为( ) 9、 比较大小:a>b>0 时, a 2b __ ab 2 ( )。 A.三 B. > C. = D. < 10、 一元二次不等式x 2-5>0的解集为( )O A. (- 5 , 5 ) B. (-%,- .5 ) U ( 5,+ %) C. (-%, - .5 ) 3、下列一元一次不等式 5x 2 组的解集用区间表示为( 3x 2 2 、 c 2 ,,2 、 2 2 B . (- 3 , + %) C. (-% ,-3 ) U ( 5 , + %) D. ( -3 '2 ) )0 A. (-2,2) A. (-3,3) B. (-%-3) U (3,+ %) C. (-% ,-3) D. (3, + %) 6、函数y x 2 4x 1的增区间为( ) A. R B. (-%, 2) U ( 2,+ %) C. (-%, 2) 7、 下列函数是偶函数的是( )O 2 2 A. y=x+2 B. y=x +1 C. y= x 入 8、 已知二次函数 f(x)=x 2+2x-3,则 f(2)= ( )O D. (2, + %) D. y=2x A. 5 B. -3 C. -5 D. 3 D. ( . 5 , + %) ) A. (- %, I ) 4、| x-2 |>0的解集为 B. (-x,2)U (2,+ %) C. (- %-2) D. (2,+ %)

职高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题库

职高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 册题库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中职数学集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选项写在表格中。 1.给出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 2.下列对象能组成集合的是(); A.最大的正数 B.最小的整数 C.平方等于1的数 D.最接近1的数 ={0,1,2,3,4},M ={0,1,2,3},N ={0,3,4},)(N C M I =(); A.{2,4}B.{1,2}C.{0,1}D.{0,1,2,3} ={a,b,c,d,e },M={a,b,d },N={b },则N M C I )(=(); A.{b }B.{a,d }C.{a,b,d }D.{b,c,e } ={0,3},B={0,3,4},C={1,2,3}则=A C B )((); A.{0,1,2,3,4}φ.{0,3}D.{0} 6.设集合M ={-2,0,2},N ={0},则(); φ=N M N ∈M N ?N M ?设集合{}0),(>=xy y x A ,{},00),(>>=y x y x B 且则正确 的是(); B B A = φ=B A B A ?B A ?设集合{}{},52,41<≤=≤<=x x N x x M 则=B A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课时序号2016学年第1学期第课时工作课时2课时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课的类型新授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测验课综合课教学内容 1.1.1 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2、初步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 材 分 析难点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教具准备 教 学后记 本节课采用问题教学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分析、归纳,形成概念。 【引课】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中国所有的大熊猫”、“我们班的所有同学” 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都给我们以集合的印象 引入课题 【新授】 课件展示引例: (1) 某学校数控班学生的全体;(2) 正数的全体; (3) 平行四边形的全体;(4) 数轴上所有点的坐标的全体。 1. 集合的概念 (1)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我们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 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简称为集); (2)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合的元素;

(3) 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一个集合,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 A ,B ,C ,…表示,它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 a ,b ,c ,… 表示。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如果 a 是集合 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读作“a 属于A ”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 A 读作“a 不属于A ”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 确定性:作为集合的元素,必须是能够确定的这就是说,不能确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2) 互异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这就是说,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 4. 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 N ; (2)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记作 N +或 N*; (3) 整数集:整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 Z ; (4) 有理数集:有理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 Q ; (5) 实数集:实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记作 R 。 【巩固】 例1 判断下列语句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并说明理由 (1) 小于 10 的自然数的全体;(2) 某校高一(2)班所有性格开朗的男生; (3) 英文的 26 个大写字母; (4) 非常接近 1 的实数。 练习1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 由2,2,3,3构成一个集合,此集合共有4个元素; (2) 所有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 (3) 周长为20 cm 的三角形构成的集合是有限集; (4) 如果a ∈ Q ,b ∈ Q ,则 a +b ∈ Q 。 例2 用符号“∈”或“?”填空: (1) 1 N ,0 N ,-4 N ,0.3 N ;(2) 1 Z ,0 Z ,-4 Z ,0.3 Z ; (3) 1 Q ,0 Q ,-4 Q ,0.3 Q ;(4) 1 R ,0 R ,-4 R ,0.3 R 。 练习2 用符号“∈”或“?”填空: (1) -3 N ;(2) 3.14 Q ;(3) Z ; 13 (4) - R ;(5) R ; (6) 0 Z 。 12 2【小结】 1. 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 3.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4.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 5. 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作业】 教材P4,练习A 组第1~3题

职高数学基础模块各章节复习提纲

第一章集合与充要条件 一、集合的概念 (一)概念 1. 集合的概念:将某些的对象看成一个就构成一个集合,简称 为。 一般用表示集合。 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 一般用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2. 集合与元素之间关系: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A,记作;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A,记作。 3. 集合的分类: 含有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含有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二)常用的数集:数集就是由组成的集合。 1.自然数集:所有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记作; 2.正整数集:所有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 3.整数集:所有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 4.有理数集:所有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 5.实数集:所有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 (三)应知应会: 1.自然数:由和构成的实数。 2.整数:由和构成的实数。 偶数: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奇数: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3.分数:把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或 的数叫做分数。分数中间的叫做分数线。分数线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分数线的数叫做分子,表示 。 4.有理数:和统称有理数。 5.无理数:的小数叫做无理数。 6.实数:和统称实数。 【几个常用集合的表示方法】

四、集合的运算 (一) 交集 1. 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 、B ,由 的 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交集。 2. 记作:A B ;读作:A B 。 3. 集合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A 。 4. 图示:用阴影表示出集合A 与B 的交集。 5. 性质:由交集的定义可知,对任意的两个集合A 、B ,有 (1) __________=B A ; (2) _________,=?= A A A ; (3)B B A A B A ____,____ 。 (二)并集 1. 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 、B ,由 的 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并集。 2. 记作:A B ;读作:A B 。 3. 集合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A 。 4. 图示:用阴影表示出集合A 与B 的并集。 5. 性质:由并集的定义可知,对任意的两个集合A 、B ,有 (1)__________=B A ; (2)_________,=?= A A A ; (3)B A B B A A ____,____。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公式总结.doc

⑴整式形式: 职业高中常用数学公式 解不等式 * 1、一元二次不等式: {a > O,x,,x2 二、函数部分 1、几种常见函数的定义域 二元一次函数:f(x) = ax^b定义域为R。一兀二次函数:f(X)=。尸+版+。 *⑵分式形式:"、)=些要求分母g(x)。。不为零 gO) *⑶二次根式形式:F(x) = 7/W要求被开方数/(X)> 0 ⑷指数函数:),=/(。〉0且。主1),定义域为R *⑸对数函数:y = log”工(。> 0且。壬1),定义域为(0, +8)对数形式的函数:y Tog” f(尤),要求fM > 0 ⑹三角函数: ? 正弦函数:y = sinx的定义域为& <余弦函数:y = cosx的定义域为R 正切函数:y = tan x的定义域^J{\ x \ x kvr + — ,k eZ] < 2

⑸对数函数: y = log” x(a > 0 丰 1),值域为R ⑺几种形式综合在一起的,求定义域即在求满足条件的各式解集的交集。 2、常见函数求值域 ⑴一次函数f(x) = ax + b z值域为R ?⑵一元二次函数/(X)= ax2 + bx + c(a。0): —b~ 当q > 00寸,值域为{y I y 2 —-----} —b~ 当〃 < Ofl寸,值域为{y I y < ---- } 4a ⑷指数函数:),=。“(。〉0且。。1)值域为(0, +8) ⑹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y = sinx的值域为[-1,1] *余弦函数:y = cosx的值域为[-1,1] 3、函数的性质 *⑴奇偶性 ①J奇函数:/'(-X)= -/'(对,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 = /'(X),图像关于y轴对称 ②判断或证明奇偶函数的步 第一步:求函数的定义域,判断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第二步:如果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为非奇非偶函数;如果对称,则 第三步:若/(-X)= 则函数为奇函; 若f(T)= f(x),则函数为偶函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