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站场改造道岔插入铺设施工工艺

站场改造道岔插入铺设施工工艺

站场改造道岔插入铺设施工工艺
站场改造道岔插入铺设施工工艺

站场改造道岔插入铺设施工工艺

论文题目:站场改造道岔插入铺设施工工艺

工种:线路工

等级:初级技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工程简况 (1)

1.2站场有砟道岔钢轨组件 (1)

1.3总体施工方案 (1)

1.4具体施工情况 (2)

1.5人员组织机构安排 (2)

2.主要施工工艺 (2)

1.1施工方案 (2)

1.2施工流程 (2)

1.3具体施工工艺 (3)

3.道岔施工劳动力组织及分工 (6)

4.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7)

5.安全防护措施 (7)

5.结语 (8)

站场改造道岔插入铺设施工工艺

周立宁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四有限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铁路大提速,站场也随之改造的施工需要同样巨大,而站场道岔插入铺设做为站场改造的重头戏,做好该施工工艺的总结很有必要。本文结合西宁站改机务段站场改造工程实例,主要介绍了铁路站场道岔插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旨在为类似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站场改造;道岔插铺;施工工艺。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况

西宁机务段站场改造含新增50kg/m -1/9单开混凝土枕道岔19组,43kg/m -1/9单开木枕道岔9组, 50kg/m -1/6对称木枕道岔2组, 50kg/m -1/9 D=5.0m木枕交叉渡线道岔1组,总计31组道岔,所有道岔除交叉渡线在机务段机车出入库机走线上,其他均在机务段站内。

1.2站场有砟道岔钢轨组件

站场有砟道岔钢轨组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①、道岔转辙器部分。包括直线段基本轨、曲线段基本轨、曲线段尖轨和直线段尖轨;

②、连接部分。包括直线段导轨和曲线上导轨;

③、辙叉部分。包括基本轨、护轨和辙叉

1.3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现场调查及建设工期要求,机务段的施工过程分三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2012年10月15日开工至2013年4月30日结束,

施工项目有机41,42,43线路基及轨道工程,铺设道岔2组;第二阶段2013年5月1日开工,2013年10月31日结束,施工项目有机27、31、32、33、37、38、39、40线土方工程,铺线路(机27、机31-机33、机35-机39);插铺道岔(H1、J1-J9、J24)19组;第三阶段2014年3月1日开工,2014年8月10日结束,施工项目有(机9-机14、机19-机21、机40)土方工程、轨道工程,插铺设道岔10组。

1.4具体施工情况

为了具体说明道岔插铺工艺,现特以第二阶段施工中J8,J9道岔(均为50kg/m -1/9单开木枕道岔)插铺做举例说明,天窗作业施工时间为2013年7月13日8:30-2013年7月13日11:30。

施工配合单位:西宁机务段,西宁电务段,西宁工务段,西宁车辆段,中铁电气化局。

1.5人员组织机构安排

总体负责人:赵平华

技术交底负责人:李先锋

现场施工负责人:周立宁

现场交底负责人:拉存兵

安全交底负责人:毛勇锐

安全防护人员:刘鹏张利曹双喜

驻站联络员:刘明

2.主要施工工艺

2.1施工方案

施工前与铁路运营单位协调封闭东咽喉牵引线,在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施工。J8、J9道岔采取插铺技术,即提前预铺道岔,在线路封闭点内拆除既有线路,通过横移、纵移到设计位置的插铺施工方案。

2.2施工流程

2.2.1 J8,J9 道岔施工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线外预铺道岔→封闭东咽喉牵引线(线路防护)→拆除既有线路,扒碴并铺道碴至设计标高→纵、横移新道岔至设计位置→道岔前后钢轨连接→上面碴→道床捣固、养护→道岔调试→解除封锁开通线路。

2.3具体施工工艺

2.3.1道岔料卸存

1)选择所需拼装道岔类型、叉心辙叉角号数、直股钢轨、曲股钢轨、尖轨、翼轨及按道岔标准图排列的各种垫板及岔枕,装车时应清点配套,不允许混乱。

2)砼岔枕长,重量大,易产生裂纹和被碰伤,一组道岔的材料,应将钢轨和岔枕分别装在两个平板车上,一次运往工地。装岔枕的平板车底面要平,平板与岔枕以及岔枕之间应垫两根以上垫木,长岔枕适当多垫,装车后要用铁丝捆牢,防止砼岔枕串动和互相磨擦碰伤。砼岔枕及钢轨应使用机械装卸。装卸时应慢装轻放,每次装卸岔枕应限制数量,防止压裂碰伤。

3)道岔钢轨尽可能一次吊卸到位,道岔尖轨应与基本轨捆牢。

2.3.2道岔预铺

根据现场情况,在道岔设计位置附近人工预铺道岔,并严格按道岔设计图纸要求(CZ2209)及有关验收技术规范安装配件,调整直至达到验收标准。

1)要点插铺道岔之前,按照设计图纸定出道岔中心及岔头岔尾位置,完成相关的测量工作并确定道岔预铺位置。道岔预铺位置选择以尽量减少道岔纵、横移工程量为原则。确定道岔预铺位置后,定出道岔中心桩。

2)在预铺道岔位置,搭设枕木平台,枕木不能覆盖道岔中心桩。

3)在枕木平台上摆放岔枕(Ⅲ型钢筋混凝土枕),安装道岔,道岔预铺好后,检查道岔详细尺寸、方正情况,保证误差满足规范要求,否则要进行整改,直到达到验收标准,并记录道岔误差的实测值。预铺好的道岔需要临时锁定。

4)由于道岔结构复杂,道岔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

比照线路锁定轨温允许范围,尽且在设计锁定轨温时进行道岔的铺设及锁定,其实际锁定轨温与前后相邻无缝线路锁定轨温相差不大于±5℃。

在道岔设计位置处设置位移观测桩,岔头、岔尾、岔心及道岔前后各50m各设1对,共计5对。

2.3.3道岔前后配轨

道岔前后配轨前,调查当地气温变化情况,在每天分早、中、晚3次测量线路轨温、轨缝大小及道岔伸缩参数,绘制轨温和轨缝变化曲线图。根据轨温和轨缝变化规律,来确定道岔前后钢轨配制长度及轨缝大小,如果实测轨缝值较理论值偏大,配制钢轨时,轨缝确定小一些。

2.3.4道岔插铺施工准备

1)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针对各施工工序做好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2)根据道岔前后绝缘接头里程、轨缝、道岔方正因素配制钢轨,提前据好道岔前后所需配轨且钻眼,并用油漆写出每根轨的长度及位置.放置于岔位附近。提前准备部分道碴,并用箩筐及编制袋装好,放在铁路限界以外。

3)封闭线路前有1h左右慢行点,对需要拆除轨道的节头及道钉螺栓松紧几次并涂油,每隔一空扒去枕木盒内道碴及碴肩。

4)搭设道岔横移滑道。用千斤顶和齿条起道机顶起道岔,搭设枕木平台。枕木长0.5m左右,按60cm间距摆放,穿人8根P43钢轨作为道岔横移滑道(道岔横移台车设置如下图)。

道岔横移台车示意图

2.3.5既有线路拆除

接到线路封锁命令后,在做好线路安全防护的情况下,立即组织施工人员锯轨及松开扣件,拆除既有线路,如果道岔锁定轨温与前后线路锁定轨温相差较大,则需进行应力放散。人工进行道床扒碴,扒碴达到设计标高后铺l级道碴并整平道床。

2.3.6道岔横移、纵移就位

1)道岔横移:用千斤顶和齿条起道机顶起道岔,在每道横移滑道上安放2-3台小台车.接长横移滑道,人工推移道岔,横移道岔至岔前未拆除的既有轨道或临时铺设的轨道上。

2)道岔纵移:利用岔前未拆除的既有轨道作为纵移滑道,用千斤顶和齿条起道机顶起道岔,按一定的间距在纵移滑道安放大台车,每组放8台,人工推移到设计位置并就位。

2.3.7道岔前后钢轨连接

根据要求,将道岔前后钢轨与道岔进行连接。

2.3.8捣固整道、道岔调试及解除线路封锁

逐步将道岔起道至设计标高,用道岔捣固机进行2遍以上全面捣固,调整轨距,拧紧全部扣件,特别加强对接头及辙叉部位的捣固。

配合电务段进行道岔调试,检查线路是否达到标准,达到标准后通知车站解除封锁。

2.3.9线路开通后的养护

列车开通后,每天24h派专人巡道防护,线路发生变化时随时修整。道岔基本稳定后,将岔头、岔尾以外的一节既有轨换成新轨。

2.3.10质量检查

砼道岔应按现行的标准图正确铺设,各部位轨距见道岔铺设图上。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转辙器必须灵活。尖轨尖端应与基本轨密贴。第一连杆处的最小动程应:直尖轨为142mm,曲尖轨为152mm。

2)轨距允许偏差:有控制锁的尖轨尖端处应为±1mm,其他各部位应为+3、-2mm。

3)查照间隔(辙叉心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小于1391mm。护背距离(翼轨作用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不得大于1348mm。

4)导曲线应圆顺,支距正确,支距允许偏差为±2mm。

5)道岔铺设后,应串碴找平,逐步起道捣固至设计高程。全部滑床板应在同一平面上,轨面应平顺。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大于6mm 的超高,并在曲线内按不大于2‰坡递减顺接;不得有反超高。

6)接头处轨面高低差和轨距错牙:正线、到发线上的道岔不得大于1mm,其他线上的道岔不得大于2mm。

7)基本轨落槽,滑床板平正。滑床板与尖轨间隙和轨撑离缝大于2mm者,正线和到发线上的道岔每侧不得大于1处,其他站线不得多于2处。

3、道岔施工劳动力组织及分工

为确保安全、高效地完成道岔插铺施工,将每组道岔插铺施工任务分到一个作业小组,每项工作由专人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劳动力组织见下表:

单组道岔插铺施工人员数量及分工表

4、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5、安全防护措施

5.1轨道工程安全防护方案

1)设安全负责人1名(夏季)对全段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管理,领导防护人员,同时还负责联系监理。

2)设驻站联络员1名;800米防护员2名;另外:

①封闭点内施工的各工点设置工点防护员1名,两端工点的防护员还负责减速地点标。

②封闭点外线路维护期间,各组防护员由各组负责人兼任;

③线路维修天窗闭点时各工点设防护员1名,两端工点的防护员还负责减速地点标。

3)所有防护人员穿黄马褂,每人一台对讲机及备用一部移动电话,

一个口笛及信号旗。

6结语

随着铁路大提速,原站场已经无法适应现行铁路运营,同样需要大面积更新改造,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做好站场改造同样在铁路市场能够赢得立足点。而站场改造中道岔插铺更是铁路站内施工的重中之中,由于站场改造轨道工程具有安全不稳定因素多,时间紧,场地狭小,任务重,所以优化施工方案,总结施工工艺,合理施工组织,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对我公司站场改造工程站内轨道施工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道岔道床施工方案

重庆市轨道交通会展中心支线(会展中心~礼嘉段)轨道工程 地下线道岔道床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轨道交通会展中心支线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1年9月

目录 一、作业内容 (1) 二、技术标准 (1) 三、道岔铺设工艺流程 (1) 四、道岔施工工期安排 (2) 五、劳动力组织及施工机具表 (3) 六、作业细则 (5) 6.1、施工准备: (5) 6.2、基标测设 (5) 6.3、散布道岔岔料 (6) 6.4、联轨、架轨 (6) 6.5、悬挂混凝土岔枕 (7) 6.6、粗调道岔几何尺寸 (7) 6.7、绑扎、焊接钢筋网架 (7) 6.8、精调道岔几何尺寸 (8) 6.9、立道岔模板 (9) 6.10、浇筑道床混凝土 (9) 6.11、抹面、整修及养护 (9) 6.12、道岔状态检验 (10) 6.13、混凝土养生 (10) 七、质量注意事项 (10) 八、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1) 九、模板工程现场施工技术要求 (12) 十、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4) 十一、安全及职业健康保证措施 (14) 十二、环保及文明施工 (15)

地下线道岔道床施工方案 一、作业内容 重庆市轨道交通会展中心支线(会展中心~礼嘉段)轨道工程道岔施工包括: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9组,其中包含7组左开、2组右开;15m间距60kg/m钢轨9号交叉渡线1组。 具体作业内容:通过岔区附近隧道支洞将轨料用汽车运输至道岔施工位置,道床基底处理、道岔料散料、绑扎钢筋网、道岔轨道架设、悬挂混凝土短岔枕、道岔精调、浇筑道床混凝土。 二、技术标准 2.1《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413-2003。 2.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2.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 2.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2.6《预拌混凝土》(GB/14099-2003) 2.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2.8其他强制性标准。 三、道岔铺设工艺流程 道岔整体道床施工计划采用4个作业面进行施工,道岔整体道床采用一次成型的施工工艺,整体道床浇筑前将道岔按照设计位置定位后连接成一整体,然后用钢轨支承架将道岔整体架立,精调道岔各部分尺寸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技术标准,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具体施工工艺如下3-1图示:

铁路道岔铺设施工方案

道岔铺设施工方案 编写: 复核: 二〇〇八年四月三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编制依据 (1) 3 主要工程数量 (1) 4 工期安排 (1) 5 人员安排(见表一) (1) 6 施工方案 (1) 6.1总体施工方案 (1) 6.2正线道岔铺设施工方法 (2) 6.3到发线及站线道岔铺设施工方法 (9) 7 质量保证措施 (10) 8 安全保证措施 (11) 9 施工机具安排 (见表二) (11) 10 附表 (11)

1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2.1《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2《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验收暂行标准》 2.3《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办法》 2.4《中铁三局联合体石太客运专线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2.5《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2.6《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Z9标实施性组织设计》 2.7《中铁三局联合体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2.8线路设计文件 2.8局指下发2008年施工要点安排 3 主要工程数量 4 工期安排 5 人员安排(见表一) 6 施工方案 6.1总体施工方案 站内正线道岔在岔位位置首先在铺轨时采用工具轨进行临时过渡,待岔位处达到铺设道岔条件时,采用封锁一条正线,在该线路上换铺道岔的施工方案,另一条线路正常开通以保证前方

正常铺轨的施工方案。 到发线及站线道岔采用预铺法,待正线铺轨至相应的站场后,平板车运送岔料至施工现场,然后进行道岔铺设。 6.2正线道岔铺设施工方法 正线岔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 6.2.1施工准备 6.2.1.1与线下单位进行资料交接 在道岔铺设前进行相关资料的交接,交接资料包括 CPII点及线路中桩、水准点等控制点,路基基础资料如路基强度报告等。 6.2.1.2道岔进场验收完毕。道岔应在制造厂内进行预组装和调试,按厂内组装试铺验收技术条件的规定检验合格,并在各部分打上组合标记;道岔出厂时,应提供铺设图,并有质检部门签发出厂合格证,其标识和包装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6.2.1.3站内两股正线(包括岔位处)已铺设,养护基本到设计标准。 6.2.1.4道岔铺设龙门吊安装完毕,其走行范围覆盖车站一端。 6.2.1.5岔位外移桩已测设。

道岔施工方案~2010年最新

道岔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直股通过速度250km/h,侧股通过速度80km/h。 2.道岔参数 2.1. 18号单开道岔主要技术参数:全长:69m,前长:31.729m,后长:37.271m,辙叉角:3度10分47.39秒,导曲线半径:1100m。 2.2. 18号单开道岔主要组件参数:转辙器轨排:长2 3.392m,钢轨6.3t,扣件7t,岔枕9.7t。导轨组件:长2 4.614m,钢轨7.2t。辙岔轨排:长20.992m,钢轨7.0t,扣件 5.7t,岔枕8.3t。 3.道岔组件及技术要求 3.1转辙器 3.1.1.直基本轨与曲线尖轨组件,重量5.8t,长度约24m。 时速250公里18号道岔曲线尖轨降低值列表

3.1.2.吊点设置及组件示意图,组件共设置6个吊点,如下图: 3.1.3.曲基本轨与直线尖轨组件,重量5.8t,长度约24m。 时速250公里18号道岔直线尖轨降低值列表 3.1. 4.吊点设置及组件示意图,组件共设置6个吊点,如下图: 3.1.5.安装工具:弦线、轨距尺、塞尺、扳手、卡尺、支距尺、钢卷尺。 3.2.可动心轨辙叉及组件 3.2.1.辙叉重量8.3t,长度约21m。 3.2.2.吊点设置及组件示意图,组件共设置6个吊点,如下图:

3.1.5.安装工具:轨距尺、塞尺、支距尺、卡尺、钢卷尺(50、3)、卡钳、扭矩扳手、撬棍。 3.3.导轨(胶接绝缘轨)组件 3.3.1.起吊钢轨时吊点间距必须小于4m,起吊点距离端头不得大于3m。 3.4.电务转换设备 3.4.1.主要组成及参数:转换设备包括转辙机、外锁闭装置、密贴检查器、安装装置等。 时速250公里18号道岔转换设备主要参数

42号道岔安装作业指导书1

42号板式道岔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1.1 《无砟轨道60kg/m钢轨42号道岔》(CN-6142AS)。 1.2《京沪高速铁路高速道岔铺设验收暂行技术要求》(京沪高速工82号)。1.3《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1.4《客运专线道岔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7〕135号)。 1.5《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1.6《客运专线铁路道岔铺设手册》(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2009年)。 1.7《高速铁中GRT 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质量验收暂行规定》(铁建设〔2009〕218号)。 1.8《BWG无砟道岔第二部分:博格预制板道岔安装及安置/研究及分析/终止调整》(Josef Hess 武汉, 2008年11月)。 1.9《无砟轨道道岔安装和维护手册》(新铁德奥有限公司,2009年10月)。1.10《道岔安装技术交底》(新铁德奥,2010年3月14日)。 1.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崔马庄线路所42号板式道岔安装施工。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道岔安装专项施工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 技术要求 3.1道岔组件存储、吊装及二次倒运过程中不出现塑性变形。 3.2 道岔内部各组件型号准确,位置正确。 1

现浇道岔梁主要施工工艺方法

现浇道岔梁主要施工工艺方法 1地基处理 根据施工图中的设计地质情况,地面下为全风化花岗闪长岩,基础承载力较好,条形基础施工前,将基础位置土方开挖至全风化花岗闪长岩岩面,并检测其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250 KPa),如不满足要求回填碎石后,采用小型夯实机夯填密实后方可浇筑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施工时应在其底铺设15mm*15mm间距φ16钢筋,以提高基础承载能力及抗压能力。顶层条形基础需埋设90cm×90cm×1.8cm钢板,并与钢管满焊在一起。 钢管支墩上下口补强措施:钢管顶口焊接一块90cm×90cm×1.8cm钢板,钢板与钢管周边对称焊接三角钢板加劲肋进行加固;钢管底部焊接钢板与基础预埋钢板连接,并沿四周焊接三角钢板加劲肋对底座进行加固。且每两根钢管间采用[10槽钢焊接加固。 为保证雨水和养生用水从基础底部及时排出,防止雨水长期浸泡使支架下沉,在条形基础旁设置排水沟,排水沟要保证没有积水形成。 2现浇支架施工 2.1体系构造 钢管支架体系自上而下为箱梁底模模板、I10a工字钢和10*10方木、贝雷片、I32a工字钢、砂筒、φ529mm钢管柱、条形基础。 每跨现浇梁支架均采用三孔贝雷梁钢管柱支架。浇筑条形基础并预埋钢管立柱焊接钢板,再支立φ529mm钢管柱,钢管柱支墩上搭设两根I32a工字钢横梁做分配梁。支撑纵梁采用贝雷片,根据梁宽相应调整数量,在腹板位置间距45cm加强布置。支撑横梁采用I10a 工字钢和10*10方木间隔布置,间距30cm,桥纵轴满铺。连续梁底模采用2400mm×1200mm ×15mm竹胶板。 2.2支架搭设 杆件组装顺序是:混凝土条形基础→钢管柱→砂筒→I32a横梁→贝雷片→I10工字钢、10×10方木→底模。 有关注意事项: (1)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前应检查地基承载力,应≥250kpa。 (2)所有构件都应按设计有关规定设置。贝雷片上部工字钢顶支立的翼缘板支架脚手架钢管下部垫木板或橡胶垫抗滑,并安设稳固。

整体道床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中国中铁一局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轨道安装工程 01标项目经理部 整体道床道岔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日期:2017年04月15日实施日期:2017年05月01日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施工准备 (1) 3.施工技术要求 (1) 3.1模板技术要求 (1) 3.2混凝土技术要求 (2) 3.3道岔轨道几何状态允许偏差 (2) 4.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 (3) 4.1施工工序 (3) 4.2施工工艺 (3) 5.施工要求 (4) 5.1施工准备 (4) 5.2施工工艺 (5) 6.劳动力组织 (10) 7.材料要求 (11) 8.设备机具配置 (11) 9.质量控制及检验 (12) 9.1质量控制 (12) 9.2质量检验 (12) 10.安全环保要求 (13) 10.1安全措施 (13) 10.2环保要求 (14)

整体道床道岔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岛市一期工程(3号线)轨道01标所辖整体道床道岔铺设的施工作业。 2.施工准备 2.1提前调查道岔区施工条件,合理安排施工,确定下料口、下灰口位置,确定岔料倒运方案。 2.2施工技术人员对铺轨综合图和设计说明书等图纸进行认真审核,确定各站铺设道岔型号、道岔开向、数量及采用的标准图,绘制施工平面图,提出道岔铺设材料计划,并编制施工计划和铺岔技术交底。 2.3基标测设:道岔铺轨基标设置按照GB502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测设,并按照GB5030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测设。 2.4道岔施工前道岔需完成试组装,道岔进场时必须进行进场检查验收。 3.施工技术要求 3.1模板技术要求 3.1.1模板须选择刚度大、表面平整光滑、无变形翘曲的模板,模板支立应稳固,无松动、跑模、超标准的变形下沉等现象。 3.1.2位置偏差不大于±5mm,不垂直度不大于±2mm,表面不平整度不大于±3m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5mm。 3.1.3模板可贯通立模,在沉降缝处用沥青木板隔断,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 3.1.4模板支立时,须清楚模板上的杂物,并检查表面不平直度不得大于±3mm,对于严重变形,挠曲的模板禁止使用。 3.1.5模板支立应牢固平整,应保证在线路方向上平顺,接头处许平整,在模板接

地下线道岔铺设作业指导书

地下线道岔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岛地铁13号线轨道工程地下段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60kg/m钢轨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 2.施工准备 (1)整体道床单开道岔、交叉渡线提前预铺。 (2)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才可持证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料证。 (3)技术部门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等交底工作,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单位进行申批,申批通过后才可组织施工。 (4)材料等必须进行自检验收,并报监理单位验收。验收通过后才可用于本工程。 (5)地下线整体道床道岔岔料及各种扣配件通过线下单位预留的竖井或车站,使用吊车或人工的方法搬运到洞内,再采用炮车等运输工具倒运到工作面进行铺设。 (6)吊车、运输等作业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方案。 (7)施工前应对土建施工单位移交的结构底板进行检查,要求无浮浆、积水和渗漏。轨行区基底采用人工进行密集凿毛,凿坑深5~10mm,坑距50~100mm,凿毛完毕后立即清扫杂物垃圾,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将结构底板冲洗干净。 (8)由厂家直接供货于指定地点,现场清点验收,分类堆放,然后利用动力牵引平板车散布到位。道岔钢轨装车时,尖轨、辙叉及护轮轨应

注意铺设方向及道岔开向。尖轨应与基本轨捆扎牢固、密贴,以防损伤尖轨。岔枕进场后严格按其外观质量、类型、尺寸逐一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运往工作面。 3.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 3.1道岔结构件、轨枕、配件等均须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外观及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料数量齐全;混凝土岔枕无裂纹、损伤等现象。 3.2 铺设位置正确,基本轨、尖轨、辙叉及配件铺设符合《60kg/m 整体道床9号道岔铺设图》;《60kg/m整体道床9号道岔5m间距交叉渡线铺设图》的图纸要求。 3.3 道岔位置应按设计铺设。困难条件下,经统筹研究,可在不移动股道有效长度和不变更其他运营设备的条件下,将道岔位置前后移动不得大于0.5m。 3.4 尖轨的轨底应于滑床台密贴,转辙器每侧与尖轨不密贴的滑床台不得多于一块。各牵引点两侧枕上的滑床台必须与尖轨轨底密贴(指有磨痕或间隙不大于1mm);滑床板、护轨垫板销钉的穿向应一致。 4.工艺流程

铁路道岔铺设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道岔铺设施工方案 编写: 复核: 二〇〇八年四月三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编制依据 (1) 3 主要工程数量 (1) 4 工期安排 (1) 5 人员安排(见表一) (1) 6 施工方案 (1) 6.1总体施工方案 (1) 6.2正线道岔铺设施工方法 (2) 6.3到发线及站线道岔铺设施工方法 (8) 7 质量保证措施 (9) 8 安全保证措施 (9) 9 施工机具安排(见表二) (10) 10 附表 (10)

1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2.1《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2《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验收暂行标准》 2.3《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办法》 2.4《中铁三局联合体石太客运专线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2.5《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2.6《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Z9标实施性组织设计》 2.7《中铁三局联合体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2.8线路设计文件 2.8局指下发2008年施工要点安排 3 主要工程数量 4 工期安排 5 人员安排(见表一) 6 施工方案 6.1总体施工方案 站内正线道岔在岔位位置首先在铺轨时采用工具轨进行临时过渡,待岔位处达到铺设道岔条件时,采用封锁一条正线,在该线路上换铺道岔的施工方案,另一条线路正常开通以保证前方正常铺轨的施工方案。 到发线及站线道岔采用预铺法,待正线铺轨至相应的站场后,平板车运送岔料至施工现场,然后进行道岔铺设。

6.2正线道岔铺设施工方法 正线岔道岔施工工艺流程图 点等控制点,路基基础资料如路基强度报告等。 6.2.1.2道岔进场验收完毕。道岔应在制造厂内进行预组装和调试,按厂内组装试铺验收技术条件的规定检验合格,并在各部分打上组合标记;道岔出厂时,应提供铺设图,并有质检部门签发出厂合格证,其标识和包装应符合相关的规定。 6.2.1.3站内两股正线(包括岔位处)已铺设,养护基本到设计标准。 6.2.1.4道岔铺设龙门吊安装完毕,其走行范围覆盖车站一端。 6.2.1.5岔位外移桩已测设。 6.2.1.6位移观测桩已按要求设置完成。 6.2.2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6.2.2.1道碴摊铺 1、道碴摊铺 道碴摊铺是岔位位置按道岔尺寸补足相应的底碴和面碴,使道床基本达到设计高程,减少起道对道岔质量的影响。为使道床密度达到规定要求,使用压路机压实,压实时由外侧向内侧纵向作业,重叠压实不小于50cm,达到平整无明显痕迹。 压实后的道床及时进行几何尺寸、表面平整度、碴顶高程及密度检查,达到标

道岔插铺施工方案

道岔插铺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况 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铁路专用装车线工程YJZYX-ZQ标段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兰青二线货3线从海石湾车站到发线12股(东牵引线)出岔(岔37)与正线平行设臵,全长1054.83m。货4线两端连接在货3线上,且货4线直线与货3线平行设臵,全长500m。站内设37#、39#、57#、59#道岔,均为P50单开道岔。 1.2施工组织安排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专用线铺轨于2010年10月15日~2010年11月15日施工;铺碴整道于2010年10月25日~2010年11月15日施工,为不影响站后工程施工,定于2010年10月28日封闭东牵引线,开始37#道岔接入施工。37#道岔与39#道岔之间线路同期铺设。 施工影响范围:DK62+450至DK64+600间既有铁路及货场铁路。 作业时间:2010年10月28日~2010年11月2日 施工配合部门:西宁车务段、西宁电务段、西宁工务段 1.3人员组织机构安排 总体负责人:谭立伟 技术交底负责人:刘礼 现场交底负责人:谭立伟刘礼刘祖科 安全交底负责人:夏季 安全防护人员:李桂兵张秦张晓军张发刚 驻站联络员:罗万侠 2.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1施工方案 施工前与铁路运营单位协调封闭东牵引线,在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施工。39#、57#、59#道岔铺设采用人工配合16t汽车吊在现场岔位处进行铺设,37#道岔采取插铺技术,即提前预铺道岔,在线路封闭点内拆除既有线路,通过横移、纵移到设计位臵的插铺施工方案。道岔铺设施工工艺流程见“道岔铺设施工工艺流程图”。

道岔铺设施工工艺流程图 2.2施工顺序 2.2.1 39#、57#、59#道岔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封闭东牵引线(线路防护)→人工配合16t汽车吊道岔铺设→上面碴→道床捣固、养护→道岔调试→解除封锁开通线路。 2.2.2 37#道岔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线外预铺道岔→封闭东牵引线(线路防护)→拆除既有线路,扒碴并铺道碴至设计标高→纵、横移新道岔至设计位臵→道岔前后钢轨连接→上面碴→道床捣固、养护→道岔调试→解除封锁开通线路。

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成组更换道岔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赤大白铁路大板东站成组更换道岔相关设计文件。 2、现行有关铁路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暂行规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3、现行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程,国家、铁道部、铁路局有关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4、赤大白铁路有关建设管理办法。 5、现场勘测资料及项目部机械设备、人力资源及施工能力状况。 二、工程概况: 1、大板东站P50-9型道岔需要更换,更换道岔的编号为:19#道岔,线路木枕更换为砼枕。 2、主要工程数量: 更换道岔1组及木枕更换为砼枕。 三、施工劳动力及机具安排 1、劳动力安排 1)、施工总负责人一人,负责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的调配与供应,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落实次日施工的准备情况。 2)、技术负责人一人,负责施工组织、技术工作(配轨、计算预留轨缝、制定施工计划)、质量、进度、作业流程的监控。 3)、安全负责人一人,负责施工中防护、人身安全及对标检查。 4)、综合部负责人一人,负责材料的发放及回收。

5)、施工现场负责人一人,负责施工的人员、机械组织。 6)、现场工务监管二人,负责施工丢掉那线路质量的监控。 7)、设置驻站一人、大小里程800米防护二人、中间防护一人,指派的防护员必须经考试合格的员工持证上岗。 8)、值班调度一人,负责施工“天窗点”的对外沟通和现场施工信息的上传下达。9)、施工队伍:设置1个施工队伍,设置作业人员25人。 2、机具安排

装载机辆 四、临时设施方案、施工用电、用水:接铁路电源作为施工、照明用电,施工 要点作业时备1 台。1用24KW发电机2、施工道路:利用既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五、工期安排1、工期安排。月25日月10日至2015年662015年六、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施工前,落实好劳力,及时组织进场,调查联系料 源,根据与设备管理单位 签定的《施工安全配合协议》,提前联系电务等相关单位或部门,查明影响施工的相关设备,防护或迁移后再施工。、施工步骤2 )点前准备(1 19#道岔位置 进行复测,现场进行标注。①、对②、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教育,交清施工范围、目的、方法、步骤、标准、质量要求、时间节点等,并对所有参与作业人员进行明确分工。提前倒运到施工地点并装筐或装袋堆码整插入道岔地段所 补充的道碴,③、,坡度不大齐于既有线路安全限界以外,道碴堆放应距轨头外侧不小于810mm 于1:1。 ④、量好岔后配轨长度,进行锯轨、钻眼。 (2)要点施工 ①、封锁命令下达后,卸开两端夹板螺栓,电务拆除连接导线,第一节轨排整体吊装移出线路以外。第二节卸开螺栓,拨出钢轨,按道岔配置轨枕数量抬出线路

更换道岔施工方案

京沪线利国站更换道岔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京沪线利国站站场工程相关设计文件。 2、现行有关铁路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暂行规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3、现行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程,国家、铁道部、铁路局有关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4、上海铁路局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有关建设管理办法。 5、现场勘测资料及项目部机械设备、人力资源及施工能力状况。 二、工程概况: 1、利国站共有13组道岔需要更换,更换道岔的编号分别为:北咽喉(北京方向)3#、5#、7#、9#、11#、13#、19#共7组道岔,南咽喉(上海方向)2#、4#、6#、8#、10#、12#共6组道岔。道岔前后段(保护轨)线路需重新铺设。 2、主要工程数量: 更换道岔13组及其前后保护轨。 三、施工组织机构 1、施工组织机构 公司结合本工程实际,成立项目部,负责本工程的具体实施,项目部成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实施内部质量检验、监控。施工组织机构如下图: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2、安全质量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由项目部技术、质检、安全、材料和调度组成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

作 业 队 队 作 业 队 二 作 业 队

四、临时设施方案 1、施工用电、用水:接铁路电源作为施工、照明用电,施工要点作业时备用24KW发电机1台。 2、人员驻地:租用当地既有房屋,做为临时住地,施工现场设看守棚、机具房等临时房屋。 3、施工道路: 利用既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 五、工期、劳力、机具安排 1、工期安排(假定) (1)、2008年4月20日前,将13组道岔全部运至利国站8道线路并分运至各预铺地点。 (2)、2008年4月21日-2008年5月15日13组道岔全部预铺完毕。 (3)、2008年5月16日-2008年5月20日13组道岔要点施工,站场改造完毕。 2、劳力安排、任务划分 针对本工程特点,劳力安排、任务划分如下: 更换道岔施工:计划投入劳力260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线路工8人,电工及机械维修各1人,司机1人,防护人员4人,劳务工240人。 3、机具安排 更换道岔需要机具如下:手提锯轨机3台,手提钢轨钻孔机3台,液压捣固机3台,液压起拨道机3台,液压轨缝调整器1台。24KW发电机1台。 六、施工方案 1、总体施工方案

道岔预铺施工工艺方法

道岔预铺施工工艺方法 1、散布岔枕 人工抬运岔枕,按交叉渡线铺设图,根据岔枕长短,从岔头到岔尾依次摆放,注意间距,进行方枕,直股取齐。 2、散布钢轨 人工抬运或汽车吊配合,从岔头起,先直股后曲股、先外后里摆放,先定出岔头、岔尾位置,人工调整就位后连接钢轨,拨正方向,按铺设图规定的轨枕间距在轨腰上打上标记,然后方正轨枕。 3、散布配件 按交叉渡线组装图将夹板、螺栓、垫圈、扣件、垫板、轨撑等散布在所对应的岔枕上。 4、组装道岔 按道岔铺设图要求进行道岔组装。 钉位置桩:根据车站平面图和测量桩号,定出两条线路中线的交点,钉道岔中心桩。根据道岔布置图,从中心桩量出基本轨起点的位置,钉岔头桩。从中心桩量出辙叉跟的位置,钉岔尾桩。横向预铺时,需将岔头桩、岔心桩、岔尾桩横向引出。 铺设岔枕:铺岔枕时,预先按照道岔布置图上的岔枕间隔,做一根间隔绳,标出岔枕位置,将绳固定在岔枕头部外侧,比照此绳散布岔枕。岔枕的长度不一,在轨枕上编号标注,铺设时要按照布置图上的规定,从头到尾逐根铺设,并大致方正。道岔前端的岔枕与直股垂直,辙叉下及辙叉后的岔枕应斜置,与辙叉角中心线垂直。岔枕方向在辙叉前2-6根岔枕内,逐渐变化。立即锚固螺栓。 安装垫板:将垫板按照道岔组装图,按位安装,将螺栓螺帽上在螺栓顶部,且略高于顶部,防止施工时螺栓丝扣损伤。铺设钢轨:铺设交叉渡线钢轨按先直后曲,先外后里,由前向后,一般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铺设直线基本轨及护轮轨。步骤为: 抬轨:将基本轨、直股连接轨、护轮轨抬摆到岔枕上。 联结钢轨接头:将基本轨前端对齐岔头中心桩,依次联结各钢轨接头夹板。 整正轨枕间隔,并按照岔枕间隔绳,在轨腰内侧划出岔枕位置印。 第二步:铺设直线下股基本轨及辙叉,步骤为: 抬轨:将基本轨、直股尖轨、直股连接轨、辙叉抬摆到岔枕上。

道岔铺设标准化

道岔铺设标准化 5.8.1施工作业标准 道岔的铺设分正线高速道岔铺设和站线普通道岔铺设。正线高速道岔铺设采用“原位换铺法”结合“现场预铺插入法”施工。站线普通有缝道岔采用现场拼装铺设法。 5.8.1.1正线高速道岔铺设 正线高速道岔铺设采用“原位换铺法”结合“现场预铺插入法”施工。 “原位换铺法”,主要采用轨道车、平板车等设备完成铺设,即铺轨到达岔位前,分层碾压、平整道床,铺轨到达后岔位用临时轨节过渡(临时轨节轨料在铺轨到达前采用汽车运送至车站待铺岔位),火车运输道岔岔料,利用施工间隙,拆除临时线路,直接在原岔位铺设道岔。 “现场预铺插入法”即在在有预铺条件的地段,道岔区先用临时轨道过渡,并进行上碴整道。在高速道岔施工前,在道岔一侧或附近搭设高速道岔的预铺台位,利用轨道吊配合卸料和组装道岔,检查道岔各部分几何尺寸满足要求后,然后进行道岔内部焊接,拆除临时轨排,摊平道碴,利用滑轨和滚筒将道岔横移(纵移)滑入岔区,补充道碴进行整道,检查并精调道岔,使道岔各部分几何尺寸均达到要求,最后进行道岔与两端长钢轨之间的锁定焊接,从而完成有碴道岔的铺设。 无缝道岔铺设流程图下图。

无缝道岔铺设流程图 1)精确定位 铺岔前应复核岔位桩、边桩。对于岔尾相连的两组正线道岔必须联测,精确定出岔位。 2)摊铺道床 大号码的道岔,人工起道、捣固道床,不仅费力,而且不能保证道床密实和道岔平顺。如果用道岔捣固机起道150mm,其捣镐亦不能在辙叉心、岔尖等狭小空间下镐作业,直接影响道床密实度。而稳定车由于钢轨夹钳无法夹住辙叉心和岔尖的轨面,也无法在道岔上作业。 为弥补上述机械作业的缺陷,必须保证道床摊铺的质量,要求对设计30cm的道床,在道岔全长范围内,分层铺设道砟,用震动压路

道岔铺设施工技术交底doc

道岔铺设施工技术交底 单位:中铁十局德大铁路Ⅰ标九分部技术部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道岔铺设施工技术交底 1.适应范围 适应于道岔铺设施工。 2.作业准备 2.1熟悉有效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文件、《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2 熟悉施工作业执行的强制性规范:《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3.技术要求 3.1道岔铺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道岔应在无缝线路铺设区,岔内钢轨相应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2订购道岔时,应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道岔内钢轨焊接与胶接接头的数量与位置,并明确焊接方法,对道岔钢轨长度预留量等作技术处理。 3.3铺岔前预铺道砟符合规定要求。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道岔的铺设分正线高速道岔铺设和站线普通道岔铺设。正线高速道岔铺设采用“原位换铺法”结合“现场预铺插入法”施工。站线普通有缝道岔采用现场拼装铺设法。 4.1 正线高速道岔的铺设 正线高速道岔铺设采用“原位换铺法”结合“现场预铺插入法”施工。 “原位换铺法”主要采用轨道车、平板车等设备完成铺设,即铺轨到达岔位前,分层碾压、平整道床,铺轨后到达岔位用临时轨节过渡(临时轨节轨料在铺轨到达前采用汽车运送至车站待铺岔位),火车运输道岔岔料,利用施工间隙,拆除临时线路,直接在原岔位铺设道岔。

“现场预铺插入法”即在有预铺条件的地段,道岔区应先用临时轨道过渡,并进行上砟整道。在道岔岔位一侧或附近搭设高速道岔的预铺台位,利用轨道吊配合卸料和组装道岔,检查道岔各部分几何尺寸满足要求后,然后进行道岔内部焊接,拆除临时轨排,摊平道砟,利用滑轨和滚筒将道岔横移(纵移)滑入岔区,补充道砟进行整道,检查并精调道岔,使道岔各部分几何尺寸均达到要求,最后进行道岔与两端长钢轨之间的锁定焊接,从而完成有砟道岔的铺设。 无缝道岔铺设流程见下图: 无缝道岔铺设流程图 ①精确定位 铺岔前应符合岔位桩、边桩。对于岔位相连的两组正线道岔必须联测,精确定出岔位。

道岔铺设施工技术交底

道岔铺设施工技术交底 位:中铁十局德大铁路Ⅰ标九分部技术部单 制:编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道岔铺设施工技术交底 1.适应范围适应于道岔铺设施工。 2.作业准备2.1 熟悉有效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文件、《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2 熟悉施工作业执行的强制性规范:《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3.技术要求 3.1道岔铺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道岔应在无缝线路铺设区,岔内钢轨相应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2订购道岔时,应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道岔内钢轨焊接与胶接接头的数量与位置,并明确焊接方法,对道岔钢轨长度预留量等作技术处理。 3.3铺岔前预铺道砟符合规定要求。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道岔的铺设分正线高速道岔铺设和站线普通道岔铺设。正线高速道岔铺设采用“原位换铺法”结合“现场预铺插入法”施工。站线普通有缝道岔采用现场拼装铺设法。 4.1 正线高速道岔的铺设正线高速道岔铺设采用“原位换铺法”结合“现场预铺插入法”施工。 “原位换铺法”主要采用轨道车、平板车等设备完成铺设,即铺轨到

达岔位前,分层碾压、平整道床,铺轨后到达岔位用临时轨节过渡(临时轨节轨料在铺轨到达前采用汽车运送至车站待铺岔位),火车运输道岔岔料,利用施工间隙,拆除临时线路,直接在原岔位铺设道岔。“现场预铺插入法”即在有预铺条件的地段,道岔区应先用临时轨道过1 渡,并进行上砟整道。在道岔岔位一侧或附近搭设高速道岔的预铺台位,利用轨道吊配合卸料和组装道岔,检查道岔各部分几何尺寸满足要求后,然后进行道岔内部焊接,拆除临时轨排,摊平道砟,利用滑轨和滚筒将道岔横移(纵移)滑入岔区,补充道砟进行整道,检查并精调道岔,使道岔各部分几何尺寸均达到要求,最后进行道岔与两端长钢轨之间的锁定焊接,从而完成有砟道岔的铺设。 无缝道岔铺设流程见下图: 无缝道岔铺设流程图 铺设准布设岔测量放线 道床摊铺设道整理配 道岔封铺临时轨散布扣件 道岔运输上砟整道配置钢轨 连接钢轨检查整修 道岔焊接组装调试 设观测桩放散锁定 道岔整理 钢轨打磨 ①精确定位铺岔前应符合岔位桩、边桩。对于岔位相连的两组正线

道岔铺设施工方案

道岔铺设施工工艺 道岔及配件用火车或汽车拉运至现场,人工进行铺设,道岔铺设施工程序见图5-6。 道岔采用人工一次就位铺设,正线提速道岔整道达验收标准后,进行轨缝焊接,与区间连成跨区间无缝线路; 准备工作 道岔材料采用汽车运到岔位附近,复核线路中线、道岔中心桩和岔头、岔尾桩。枕底道碴预铺到位整平。 道岔铺设施工程序流程 图5-6

散布岔枕 人工配合汽车吊吊运岔枕,按道岔铺设图,根据岔枕编号顺序从岔头到岔尾依次摆放,调整间距,进行方枕,直股一端外侧取齐。 散布钢轨 钢轨采用人工抬运或吊车吊运,从岔头起,先直股后曲股、先外后里摆放,先定出岔头、岔尾位置,人工调整就位后连接钢轨,拨正方向,按铺设图规定的轨枕间距在轨腰上打上标记,然后方正轨枕。 钢轨焊接(正线道岔) 钢轨摆放、调整后,将钢轨对齐,利用小型气压焊轨机现场将道岔钢轨焊接起来,使直股钢轨连成整条钢轨,(曲股按要求施工)。焊接工艺与现场焊接单元轨节相同。 散布配件 按道岔组装图将垫板、滑床板、胶垫、锚固螺栓、T型螺栓、轨撑等配件散布在所对应的岔枕上。 组装道岔 按顺序将道岔钢轨先由转辙部分向后顺序铺设,连接后,按道岔铺设图要求进行道岔滑床板、垫板和扣件组装,并调整直股和导曲线上股钢轨,当直股方向和导曲线支距全部符合标准后,拧紧直股和导曲线上股轨枕螺栓,然后调整曲股和导曲线下股钢轨,使各部轨距和支距符合标准要求后,再拧紧曲股和导曲线下股钢轨。 扣件组装时,提速道岔先在轨枕预埋塑料套管内注入黄

油,然后拧入锚固螺栓,T型螺栓采用力矩扳手拧紧,达到规定的扣压力。 上碴整道 道岔铺设完成后,即进行上碴整道,首先拨正道岔方向,然后回填道碴,并采用内燃捣固机捣固,使道岔轨面平顺、方向顺直。 道岔整修 道岔整道完成后,即进行道岔整修,对道岔各部配件进行全面检查,整修空吊板,校正道岔各部尺寸。 上碴整道 施工程序 上碴整道采用设备进行施工,紧随轨道铺设进行,施工程序为: 碴带铺设→铺设标准轨排后→K13卸碴车补碴→第一次起道、拨道、捣固→第一次动力稳定→第二次补碴→第二次起拨道、捣固→第二次动力稳定→第三次起拨道→第三次动力稳定→(换铺单元轨节后)补碴→上碴整道、动力稳定→道床断面整形。 施工方法 枕底道碴铺设 枕底道碴采用自卸汽车利用便道拉运至路基上,装载机摊铺平整,人工细摊平,中间预留60cm宽凹槽。道岔区划分为转辙区段、导曲线区段、辙叉区段按不同宽度进行摊铺。桥面道碴在存梁场内提前上到道碴槽内。

城铁营业线道岔辊轮滑床板更换施工工艺工法

城铁营业线道岔辊轮滑床板更换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GD-0808-2014 北京分公司侯志强杨博冯立华王峰 1 前言 1、1 工艺工法概况 地铁营业线日行车量大,道岔搬动频繁。道岔就是线路得最薄弱环节之一,它得正常运转就是行车安全得基本保证。设法减小道岔得转换阻力, 提高道岔得运行可靠性一直就是国内外铁路努力得目标。尖轨与滑床板间得摩擦力就是转换力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法减小这种摩擦力, 就是减小转换力得有效方法之一。 辊轮滑床板系统适应性强,免维护,安装简单方便,性价比高。辊轮滑床板得价格成本在整个道岔系统造价中只占较小比例:约10%。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地铁道岔系统故障率;还可长期节省润滑油得费用,长期节省养护人工费用,并延长转辙机得使用寿命。 1、2 工法原理 将地铁营业线普通滑床板更换为辊轮滑床板,使尖轨与滑床台之间得滑动摩擦变为尖轨与辊轮之间得滚动摩擦,从而减小道岔得转换阻力,提高道岔运行得可靠性。经过不断得实践与总结,提高辊轮滑床板得更换速度与质量,确保地铁安全开通,保障地铁得安全运营。 2 工法特点 2、1 营业线施工主要在“天窗”时间内(00:30—3:30),施工时间短。 2、2 施工前要明确分工、合理部署。 2、3 施工前要提前采集道岔原始几何状态原始数据,施工完毕,恢复道岔状态,满足规范要求。 2、4 施工完毕后,要做到工完料清,保障地铁安全运营。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城市地铁碎石道床、整体道床道岔普通滑床板更换为辊轮滑床板。 4 主要技术标准 《辊轮系统供货技术要求》

《辊轮安装维护手册》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标准《工务维修规则》 QB(J)/BD(A)XL003-2009 5 施工方法 清点施工机具;采集道岔原始数据;松卸道钉,拆卸更换部位得扣配件及轨撑;打起道机,垫方木;拆卸旧滑床板,更换新辊轮滑床板;安装轨撑、扣配件;撤方木,落起道机;紧道钉;调整辊轮高度;复检道岔尺寸;电务调试;三方回检;撤场。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 施工工艺流程

铁路轨道施工方案00

3轨道工程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3.1轨道工程概况 本标段轨道工程包括前进镇站改造,新建洪河站、前锋站、二道河站。正线铺轨80.6km,站线铺轨12.25km,铺设道岔35组,拆除道岔18组。 3.2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3.2.1分项施工方案 既有线施工尽量减少对运输干扰,集中施工力量,一次封锁时间安排多项施工,多安排机械化施工区段,加强与运输组织协调,合理利用维修天窗。新建轨道工程施工顺序为进镇站(不含前进镇站)-洪河站-前锋站-二道河站。首先在前进镇站物专线外设轨排基地进行组装25m轨排施工,按施工顺序向区间进行铺设轨排作业,同时在物专线K0+250m处设置临1号道岔,轨排车由组装基地经临1号道岔运至施工现场,进行铺轨作业。同时对前进镇站场进行改造。 3.2.1.1前进镇站场改造 里程:K225+200-DK0+400 主要工程数量:铺设道岔21组,拆除道岔18组;新铺线路2.78km,铺碴8794m3,改铺线路2.1Km,拆除线路1.09Km。 施工时间:2010年8月10 日至2010年9月15日 1道有效长度850m,Ⅱ道有效长度875m,3道有效长度931m,4道有效长度600m,5道有效长度279m,线间距5m、6.5m。正线采用新Ⅱ型砼枕每公里铺设1760根,到发线每公里铺设1600根,其它站线每公里铺设1520根。 正位铺设新5、7、9、11、13、15、17、19号道岔。封锁Ⅱ道正线拆除既有线路插入新1、3号道岔连接曲股线路。封锁Ⅱ道正线拆除既有3号道岔,连通线路。拆除既有1号、J5号道岔及专用线部分线路,连通新铺线路。封锁Ⅱ道正线拆除既有5号道岔,连通线路。拆除既有13号道岔及专用线部分线路,连通新铺线路。封锁3、4道拆除既有11号道岔,既有7号道岔曲股连通3道。4道连通新铺线路。 正位铺设新2、4、6、8号道岔。封锁1道拆除既有线路插入新20号道岔。封锁Ⅱ道正线拆除既有线路插入新18号道岔。封锁3道拆除既有14号道岔,插入新16号道岔,连通线路。封锁3道拆除线路插入新22道岔,曲股连接4道线路。封锁既有8号道岔,拆除既有8号道岔,插入新12号道岔。封锁既有6号道岔,拆除既有6号道岔,连通直股线路。拆除既有2、4号道岔、安全线及专用线部分线路,连通新铺线路。封锁物专线,拆除既有油专1号道岔及部分物专线。 信联闭停用,拆除既有7、9号道岔,1、3道连通新铺线路。拆除既有10、12、16号道岔,插入新10、14号道岔,铺设道岔前后线路。 在物专线基础上铺设铁路便线设轨排基地1处,以此基地向区间铺设轨排。 3.2.1.2新建洪河站 里程:DK29+800-DK31+200 主要工程数量:铺设道岔4组,新铺线路2.15km,铺碴6796m3。

道岔施工方案

曲阜东站高速道岔铺设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京沪高速铁路北京至徐州段施工图曲阜东站平面布置图》(京沪高京徐施站-17-1); 2、《京沪高速铁路岔区板式无砟轨道道岔板结构设计18号右开单渡线道岔第三册》(京沪高京徐施轨09-02-41~09-02-51); 3、《京沪高速铁路岔区板式无砟轨道道岔板结构设计18号左开单渡线道岔第三册》(京沪高京徐施轨09-01-41~09-01-51); 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指南》; 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6、《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7号); 7、《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8、《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9、《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157号); 10、《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质量验收暂行规定》(铁建设[2009]218号); 11、《京沪高速铁路道岔板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要求》 1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3、《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14、《京沪高速铁路高速道岔铺设验收暂行技术要求》(京沪高速工(2010)82号) 1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16、《钢轨焊接第3部分铝热焊接》TB/T1632.3-2005 17、《BWG无砟道岔第二部分:博格预制板道岔安装及安置/ 研究及分析/ 终止调整》武汉, 2008年11月Josef Hess 18、《无砟轨道道岔安装和维护手册》新铁德奥有限公司2009年10月 19、《道岔安装技术交底》新铁德奥2010年3月14日

道岔铺设作业指导书-讲解

新建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轨道工程 编号: QZCGZ-003 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三局集团黔张常铁路项目经理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年10月20日发布 2015年11月1日实施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3.技术要求 (1)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 5.施工要求 (3) 6.劳动组织 (5) 7.材料要求 (5) 8.设备机具配置 (6) 9.质量控制及检验 (6)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8)

新建黔张常铁路路基工程 道岔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黔张常铁路道岔铺设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和施工所用房屋,配备生活、办公设施,满足项目部人员进场办公、生活所需。 3.技术要求 3.1在铺碴前先铺一层厚度不小于20cm的碎石道碴,其宽度岔前不少于3m,一次递增至岔后不少于5.4m。 3.2连接夹板后要求轨缝均匀,岔前接头方正,道岔纵向误差不宜超过5mm。 3.3上扣件前应先垫好钢轨下塑料垫板及橡胶垫板,胶垫圆点朝下,沟槽朝上,特别注意斜坡胶垫不要放错位置,按规定力矩拧紧扣件。 3.4道岔轨面高程应与连接的主要线一致,与另一线的轨面高差,宜自道岔后普通轨枕起向站内顺接。顺接坡度不应大于该线最大设计限坡,与相邻坡段的坡度差不应大于4‰,超过时应设竖曲线。伸入到发线有效长范围内的坡度不应大于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