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生物多样性保护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

回顾与展望*

马克平1

娄治平2

苏荣辉2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2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北京100864)

*收稿日期:2010年11月8日

摘要上世纪80年代末,中科院的一批生物学家及时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等信息介绍到国内,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回顾了中科院生物多样性研究20年的主要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点研究方向建议,同时提出应加强支撑平台建设。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展望

DOI :10.3969/j.issn.1000-3045.2010.06.009

2010年是

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是“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生命”。生物多样性作为人类生

存与发展的基

础,再次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0年9月22日联合国大会举行的生物多样性高级别会议上强调:保护地球物种和栖息地及其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是可持续发展和千年发展目标的核心使命。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于2010年10月18—29日在日本名古屋举行,重要议题之一是讨论未来十年的保护战略目标和计划,并通过了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的名古屋议定书。2010年9月

15日中国国务院第126次常务会议,审议

马克平研究员

编者按2010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作为我国重要战略科研力量的中科院,在

该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享有国际声誉的成就。为更好地发挥“科学思想库”的作用,展示中国科学家的思想,履行科学家及媒体的责任和义务,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与《院刊》编辑部共同组织“生物多样性保护”专栏,邀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基于自身的研究成果,就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应对措施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未来需要着重研究的科学问题和有关部署等。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并原则通过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

行动计划(2011—2030年)》,确定了中国生

物多样性保护的纲领和重要举措。由于人口

的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

了严重的威胁。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生物

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就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

注的焦点之一。上世纪80年代末,中科院的

一批生物学家及时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研

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等信息介绍到国内,对我

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本文旨在简要回顾过去20年中科院生

物多样性研究的历程和取得的进展,并对下

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1良好的开端

中科院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研究工作已

有约60年的历史,但以生物多样性概念开

始的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几

乎与国际同步。最有标志性的事件是1990

年3月由中科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局在北京

组织召开的中国首次生物多样性研讨会。50

多位专家参加会议,20余位专家报告,介绍

了国际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进展,并提出中

国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建议。会后编辑了

中科院生物多样性研讨会会议录(图1)。虽

然该文集不是正式出版物,但对于生物多样

性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在

中国的启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早期发表的关

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的论著,曾经多次引用该

文集上发表的文章。

第一次生物多样性研讨会的召开以及

其它相关的活动与1990年1月成立的中科

院生物多样性工作小组有直接关系,汪松和

陈灵芝研究员为正副组长,还有陈宜瑜、洪

德元、胡志昂、李典谟、门大鹏、施立明、王献

溥和许再富研究员等8位成员。对于中国生

物多样性研究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包括:(1)

组织专家编写Biodiversity in China[1]和《中

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2],对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有一个基本的评估,

对当时制订《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

划》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同时翻译出版了两

集《生物多样性译丛》,系统介绍国际上生物

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进展和发展趋势;(2)

积极申请院重大研究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

与持续利用的生物学基础”(1991—1995),

并得到批准立项;(3)组织申请世界银行贷

款项目“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信息管理

(Biodiversity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BRIM)”,并于1993年立项实

施。这两个项目分别从科学研究和能力建设

等不同层面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奠定了

比较好的基础。以中科院重大项目为例,当

时的研究内容经过有关专家认真讨论,并征

求了部分国外专家的意见;现在看来,当时

选择的研究内容也是比较合适的,既有前沿

性,又有实用性。BRIM项目的经费为450

万美元,有15个研究所参加,主要用于购买

设备和开展人才培训,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

750人次,并开始建设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

系统(Chinese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System,CBIS)。

为了适应生物多样性研究发展的需要

,图1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讨会会议录

生物多样性保护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http://www.brim.

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于1992年3月正式成立,时任副院

长李振声为主任,生物科学与技术局局长钱迎倩为常务副主任。委员会的重要任务包括组织实施世界银行贷款项目BRIM (1993—

2002);自1994年开始与相关部门和组织联

合召开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每两年召开1次,2010年11月4—6日在厦门召开了第九次会议,会议正式代表超过500人,已正式出版了8届研讨会的论文集;于1993年创办了《生物多样性》(Chinese

Biodiversity ,2001年更名为

Biodiversity Science )杂志,直到今天仍然是

中国唯一的生物多样性科学专门学术刊物。组织出版《生物多样性译丛》、《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生物多样性研究丛书》、《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丛书》和《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丛书》等5个系列丛书,目前已经正式出版35部(图2)。为了推动全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于

2004年10月成立,时任中科院副院长陈宜

瑜为主任委员。

自1991年中科院设立生物多样性研究重大项目开始,中科院专家陆续主持了国家

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大项目,引领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方向。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相关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建设,投入巨资加强中科院生物标本馆、科学植物园和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

[3,4]

。中科院于1989年设立生物分类区系学

科特别支持费,每年划拨专款用于支持“三志”(指《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和《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研和相关的分类学研究工作,对于推动中科院生物分类学发展,特别是稳定生物分类区系学研究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2重要的进展

2.1生物多样性编目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编目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植物志》于2004年10月全部完成,包括80卷,126册,收录中国维管束植物31142种,是世界上收录种数最多的植物志,于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志书的第二版

(修订版),即英文版Flora of China 也已经正

式出版2/3,将于2012年全部面世;2010年又启动了跨境的《泛喜马拉雅植物志》的编研工作,将联合喜马拉雅地区的国家和在该区域有良好基础的单位共同编研,计划50卷80册,12年完成。《中国动物志》已出版

125卷;《中国孢子植

物志》目前已完成84卷,正式出版70卷,收录孢子植物254科、1347属、12440种。《云南植物志

》于

2006年完成了全部21卷的出版工作,记

载了云南高等植物

433科3008属16

201种。中国植物属

图2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出版的部分生物多样性专著

图3中国动植物红皮书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的分布[5]和特有属[6]、鸟类特有种[7]、海洋生

物物种名录[8]等都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编目的

重要成果。中国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

能等也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9]。《中国植被

图》的编研进展迅速,不仅出版了百万分之

一中国植被类型图和六百万分之一中国植

被区划图,而且同时出版了电子版,并建立

了植被与环境信息整合起来的信息系统,可

以实现对植被图的操作和相关分析。拓展了

传统的植被图概念。该植被图包括全国11

个植被类型组、55个植被型、960个植被群

系和亚群系,以及2000多个群落优势种、

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图,附有

详细的植被图说明书。2009年开始,植物研

究所启动了《中国植被志》项目,计划联合全

国的植被生态学家,对中国主要的植被群系

(formation)或群系组(formation group)进行

全面系统的描述,第一批选定的有“羊草草

原和草甸”、“云杉林”和“水青冈林”。

2.2对中国物种受威胁现状进行比较全面

的评估

中国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但受到的威

胁也非常严重。如何有效地保护受到威胁的

物种,中科院的专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

始对动植物受威胁状况进行评估。1991年

出版了《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收录388

种稀有濒危植物,对每种植物的现状、形态

特征、地理分布、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保护

价值、保护措施、栽培要点等作了明晰的记

述,并附有彩色照片(图3)。《中国濒危动物

红皮书》共分4卷(鸟类、鱼类、两栖类和爬

行类、兽类),于1998年正式出版,详细记述

了中国濒危动物的分类地位、濒危等级、种

群现状、致危因素、现有保护措施、饲养繁殖

状况、建议保护措施等(图3)。为了更加全

面地对中国物种受威胁状况进行评估,汪松

等[10]运用国际通用的IUCN物种受威胁等

级标准开展中国红色名录工作,于2004—

2005年正式出版了《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三

卷;评估了动物界和植物界10211种,包括

7个动物门下的20纲、108目、43科、2033

属、5803个种,种子植物169科、1025属、

4408种(图3)。在此基础上,植物研究所正

组织全国的植物学专家对中国全部的高等

植物34000多种开展评估,计划两年内完

成。

2.3引领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发展

中科院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科学数

据库项目的框架下开始物种数据库建设,逐

步发展成由数十个生物学数据库组成的“生

物与生命科学”板块,提供了基本的生物本

底信息(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在世界银行

贷款等项目的资助下,于90年代初开始建

设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CBIS),由中科

院的15个研究所参加,形成了覆盖全国的

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本世纪初,启动了中

科院生物标本馆网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标

本馆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同时积极推

动馆藏生物标本的数字化,有25个生物标

本馆参加。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为

了推动数据共享,于2003年发布了“中国科

学院生物标本馆网络信息系统管理条例(试

物多样性保护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图4红脂大小蠹及其伴生菌的共生入侵模式(仿Gillette )

行)”。中科院主持的科技部标本资源的标准

化整理、整合与共享平台建设项目于2005年启动,全国有137个单位参加,数字化的生物标本达800万号,大大推动了标本数字化和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基础数据的积累和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发展(http://beta.

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is/)。近5年来,随着国际合作的

不断加强,中科院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先后建立物种2000中国节点(Species 2000-China node,http://www.

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网络生命大百科中国区域中

(Encyclopedia of Life China Regional Center,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和生物多样

性遗产图书馆中国区域中心(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China Regional Center ,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cms/),以及中国数字植

物标本馆(Chinese Virtual Herbarium,CVH,

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中国自然标本馆(Chinese Field Herbarium,CFH,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中国动物信息系统(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国际生命

条形码计划(International Barcode of

Life,iBOL )区域中心等,最近世界微

生物数据中心(World Data Center for

Microorganisms,WDCM )也落户微生

物所,相关的项目进展顺利。《中国生物物种名录》(Catalogue of Life -

China ,CoL-China )光盘于2007年完

成测试版,2008年正式发布,以后每年发布更新版,纪念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的2010年更新版包括中国生物物种54836种。

2.4在中国率先开展生物安全研究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生物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GMO)释放的

安全性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钱迎倩于

1994年在中国率先发表文章[11],讨论转基因

生物释放可能产生的生物安全问题。在总结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开展我国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对策研究,积极参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国际磋商;近年来,中科院在抗虫棉、转基因油菜等释放的环境效应的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外来入侵种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中科院设立重大项目“重要外来种的入侵生态学效应及管理技术研究”,组织有关专家开展联合攻关,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 )、紫茎泽兰

(Eupatorium adenophorum )、乌桕(Sapium

sebiferum )等重要入侵物种控制方面(图4),

提供了一系列关键控制技术,如已经在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松材线虫快速取样与分子检测技术等;对外来种的控制与管理提出对策建议[12];同时,在外来种快速进化、扩散趋势预测、种间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3-16]。

2.5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平台建设推动了

研究的深入开展

中科院在生态系统研究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无论是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CERN )的定位研究,还是植被分布及其图件

图5内蒙古多伦多因子大型控制实验基地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系统出版和完善,都为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科院重大项目和科技部攀登计划项目的资助下,选择关键的地区和类型开展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系统变化与维持机制的研究,取得良好进展。2000年后,陆续建立了大型的野外试验平台,有力地推动了中科院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的发展。2004—2007年陆续建立的长白山、古田山、鼎湖山和西双版纳面积20—25hm 2大型森林固定样地,为森林物种共存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在密度制约机制、树种分布格局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17-19]。另外4个大型森林固定样地正在建设中,预计2010年底前完成,将使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

(China Forest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Network,CForBio)成为CTFS 之外世界上

第二大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内蒙古草原站在草原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20-21]

(图5)。

在中德合作项目和中美合作项目的资助下,由植物所专家牵头,数十位专家与欧洲和北美的同行合作,分别在江西德兴和内蒙古锡林浩特建立了森林和草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大型实验样地,研究成果已开始在国外主流生态学刊物发表[22]。在生态系统对

全球变化适应研究方面建立了内蒙古多伦多因子大型控制实验平台,在不同增温方式和水热变化耦合等对生态系统影响方面取得了若干创新性进展[23-24]。

2.6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发展迅速

中国的种质资源丰富,研究历史也比较长。近20年来,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在作物野生近缘种、经济林木、野生花卉、野生牧草、水生植物、长江珍稀生物、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和微生物菌种资源等的搜集、保存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特别是昆明植物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成使用和科技部“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规范和标准研制及整合共享”与“东北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专项”等项目的实施,大大促进了中科院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工作。在水稻种质资源研究方面,阐明了稻属多倍体的起源方式及其亲本来源[25]。在家养动物遗传多样性方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主要家养动物猪、牛、绵羊、山羊、驴、马、狗、兔和鸡的起源与遗传多样性,发现东亚,尤其是我国南方及周边地区是家养动物驯化的重要区域[26]。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在昆明动物所成立,中科院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华南植物园)和植物种质创新与特色农业重点

实验室(武汉植物园)分别于

2009年和2010年成立。中科院

“三园两所”(华南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图6)、武汉植物园、植物所、昆明植物所)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不仅引种栽培的植物种数快速增加,而且在保育木兰、杜鹃花、猕猴桃、兰花等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的珍贵种质资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张亚平

等积极推动中国生物条码项

生物多样性保护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图6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景观(段其武摄)

目,得到了中科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动物、植物和真菌条码项目进展良好,并参加了国际生命条码计划(iBOL ),成为4个中心节点之一。

3重点研究方向建议

中科院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队伍和平台,在已经取得的重要进展的基础上,需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选择研究重点,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为生物多样性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要特别重视将一些进展比较好的项目,延伸到亚洲或更大的区域,实现“走出去”战略。据此,建议在未来5—10年的时间里,重视下列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建议的重点研究方向

3.1.1加大力度推动生物志书的编研和

生物多样性编目工作

《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

Flora of China 、《泛喜马拉雅植物志》和《中

国植被志》的编研,以及《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的不断完善应该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编目的重点工作。对于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和大型真菌等生物类群而言,我们基本上可以回答有什么的问题,但是这些物种分布在哪

里、生存状态如

何、影响因素是什么等信息非常缺乏。这些信息又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基础。尽管我们已经在这个方向上工作几十年了,但仍然需要

加强。特别是,微生物、昆虫等类

群还有很多物种有待发现和研究。物种受威胁状态评估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是开展保护工作的基础。

3.1.2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

减缓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通过大型控制实验和野外实地监测开展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探讨重要生物类群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以及全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关系之间的相关性,并将研究结果与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合理布局相结合。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除碳储量和固碳潜力的研究外,还应重视“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排放与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机制(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 plus,REDD+)”的研究,建立客观的评估标

准和管理模式。

3.1.3战略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与生

命条码技术的应用

生物资源是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生物资源,生物产业创新和生物经济的发展则是无源之水。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及环境整治、疾病预防诊治、生化和生物武器使用与防范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等问题,无一不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有直接或

间接的关系。生物经济将成为继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的第四种经济形

态。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通过有序国

际合作,在全球范围收集、发掘生物种质资

源,为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及

生物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应开展中国生

物资源大普查,包括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

保存、评价与利用。积极推动生命条码技术

的推广与应用,既是生物分类学发展的需

要,更是生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应用的迫切需

求。

3.1.4外来种入侵和转基因生物释放的

环境效应

外来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中国受害也很严重。中科院在“十一五”期间

设立重大项目开展研究,已有很好的进展,

但还要继续开展重要外来入侵种入侵机制

和防控措施的研究。转基因作物释放引起社

会的广泛关注,中科院在转基因植物释放的

环境效应方面已有近20年的研究历史,取

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在继续开展转基因作

物基因漂移和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等方面研

究的同时,重视转基因作物释放的管理风险

的评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3.1.5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

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是当前生

物多样性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受到广泛重

视。通过中德和中美合作项目,中科院分别

建立了亚热带森林和草原生物多样性与生

态系统功能的大型研究平台,并取得了初步

研究结果。这两个平台在国际上是领先或具

有明显特色的,应该组织力量充分利用这两

个平台的优势,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功能的机理研究。

3.1.6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与重建对策

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等多个层次综

合探讨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历史成

因和维持机制;确定重要类群面临的主要致

危因素及与经济发展模式、人口动态和人文

因素的关系;阐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

能和对人类的服务价值;探索生态恢复与重

建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规律,建立生物

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的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与

大国地位相称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能力,为国

家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中国生物多样

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提供科技支撑,为

我国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文明和安全

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和对策。

3.2平台建设是提高中科院生物多样性研

究水平的关键

3.2.1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研究

网络

完善已经建立的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

监测网络(CForBio),使其具有更好的类型和

区域代表性;按照大致东西走向的三条样

带,建立60—80个草原生物多样性监测点;

海洋和湿地生态系统分别选择20个点建立

监测网络。争取在未来5—10年内建成覆盖

全国主要类型和类群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

系,开展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研

究;选择部分站点开展长期深入的保护生物

学研究,为重要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

科学支撑,特别是为自然保护区提高管理水

平提供基础数据和对策措施。

3.2.2加大推动科学植物园网络建设的

力度

在中科院现有科学植物园体系的基础

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扩建和新建

景观优美、特色明显、设施齐备、管理规范的

专类植物园,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战略生物

(植物)资源引种、驯化、保育和研发提供支

撑。专类植物园以收集保育和持续利用国外

和乡土植物及其遗传多样性为目标,并具备

生物多样性保护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科学研究、园林展示和公众教育综合功能。

根据我国植被及植物资源分布特点,形成分工明晰、标准统一、信息材料共享的网络体系。

3.2.3高通量筛选平台建设

野生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进化产生了大量的优异基因。目前对基因资源的挖掘,主要集中在模式生物、作物和家养动物上,对野生生物基因资源发掘研究工作薄弱且零散,不能满足国家发展需求。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通过战略生物资源的收集、保藏,以及通过战略生物资源的引进和驯化,已经且即将积累大量的资源。拥有这些资源只是第一步,更重要和更根本的任务是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度研究,发现活性产物和基因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支撑产业和国家的发展。通过建设高通量筛选平台,从收集和引进的资源中遴选功能基因高度富集的、活性产物高度富集的生物物种,进行高通量基因组测序、高通量表型和突变体筛选。通过建设高通量筛选平台,支撑生物多样性和战略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4中国生物多样性e-Science 平台

建设

在现有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生物多样性e-Science 平台,它是一个通过多个组织协同来访问生物多样性相关数据以及相关分析和建模工具的平台,在现有的数据、分析工具和网络平台、数据标准及传输协议的基础上,对多源数据进行有效性验证、管理和集成,同时对元数据和数据出处进行管理。然后,对外提供特定接口平台,通过服务中心对外进行各类服务。在加强中国生物物种名录(CoL-China)、中国网络生命大百科(EOL-China)、中国生物多样性遗产图书馆(BHL-China)、中国数

字植物标本馆(CVH)、中国动物信息系统

(AIS)和中国自然标本馆(CFH)等专题性信

息平台建设的同时,将这些成果作为全国性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的核心部分,建设中国生物多样性e-Science 平台,并创造条件延伸至周边国家和亚洲水平的信息共享平台。

3.3实现途径和保障措施

3.3.1国际合作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的国际合作策略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就推动中科院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而言,建议考虑以下3个方面:(1)加强与国际上领先的研究团队或单位合作,争取在高起点上开展我们的研究;(2)加强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合作,实现双赢的资源共享,为实现战略生物资源的搜集、保存和利用创造条件;(3)选择有良好基础和优势的方向,将成果辐射到周边国家和亚洲,逐步建立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在区域水平的领导地位。

3.3.2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根本,中科院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还需重视引进国际一流的领军人才,加快推动学科发展。同时,重视培养一支优秀的青年研究队伍,特别要加强生物分类学队伍建设。项目引导很重要,有了重大的研究项目才可能有刚性需求,才可能实实在在地推动研究队伍建设。尤其重视为年轻人出国学习创造机会,以便快速提高研究能力。在有条件的单位或研究基地,建立吸纳国外研究人员来中科院工作的机制。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单位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应考虑适度扩大规模。

3.3.3重点实验室和跨所研究中心建设

重点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织方式,在我国近几十年的科学发展中起到了重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与展望

要作用。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领域虽

然已经建立了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但远不

能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应考虑在现有中科

院重点实验室或所重点实验室中重点扶持

若干实验室,争取进入国家实验室行列,加

大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支撑力度。中科院有

近20个研究单位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直接相

关,研究目标和力量比较分散,应该考虑建

立跨所的非法人研究单元,整合全院力量,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生物多样性重大科技问

题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Biodiversity Committee.Biodiversity in China: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Needs.Beijing:Science

Press,1992.

2陈灵芝主编.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

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3娄治平,马克平,佟凤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

利用研究.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6,(5):52-55.

4Li D Z,Pritchard H.The science and economics

of ex situ plant conservation.Trends in Plant

Science,2009,14:614-621.

5吴征镒,周浙昆,孙航等.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

其起源和分化.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6应俊生,张玉龙.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北京:科

学出版社,1994.

7雷富民,卢汰春主编.中国鸟类特有种.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6.

8刘瑞玉主编.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8.

9孙鸿烈主编.中国生态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10汪松,墘焱主编.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4.

11钱迎倩.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学院院

刊,1994,(2):134-138.

12Zhang R Z,Zhang Y,Jiang Y X.Threat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potentially invasive

insects in China.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09,52:903-910.

13FengY L,Lei Y B,Wang R F et al.Evolutionary

tradeoffs for nitrogen allocation to photosynthesis

versus cell walls in an invasive plant.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SA,2009,

106:1853-1856.

14Zhu L,Sun O J,Sang W G et al.Predi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 invasive plant species

(Eupatorium adenophorum)in 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ndscape

Ecology,2007,22:1143-1154.

15Lu M,Wingfield M J,Gillette N E et 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plex

interactions among host pines and fungi vectored

by an invasive bark beetle.New Phytologist,2010,

187:859-866.

16Huang W,Siemann E,Wheeler G S et al.Resource

allocation to defence and growth are driven by

different responses to generalist and specialist

herbivory in an invasive plant.Journal of Ecology,

2010,98:1157-1167.

17Chen L,Mi X C,Comita L et 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munity-level

consequences of density dependence and habitat

association in a subtropical broad-leaved forest.

Ecology Letters,2010,13:695-704.

18Wang X G,Wiegand T,Hao Z Q et al.Species

associations in an old-growth temperate forest in

north-eastern China.Journal of Ecology,2010,98:

674-686.

19Lin L,Wei S G,Huang Z G et al.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ree species in a subtropical forest

of China.Oikos,2009,118:495-502.

20Bai Y F,Han X G,Wu J G et al.Ecosystem

stability and compensatory effects in the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Nature,2004,431:181-184.

21Bai Y F,Wu J G,Pan Q M et al.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vity and 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保护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Review and Outlook of Biodiversity Research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Ma Keping 1Lou Zhiping 2Su Ronghui 2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Institute of Botany,CAS 100093Beijing

2Bureau of Life Sciences and Biotechnology,CAS 100864Beijing )

Abstract A group of biologists i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troduced biodiversity concept,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s to China in early 1980s,which initiated and promoted biodiversity research in China.The current paper reviewed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past 20years in this field.Future research priorities for the academy were proposed as follows.(1)bio-inventory and threatened status assessment on biodiversity in China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facilitating the compilation of biota including Fauna Sinica,Flora Sporophyta Sinica,Flora of China;

(2)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of biodiversity to climate change;(3)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bio-resources and application of DNA barcoding;(4)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and transgenic plants;(5)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6)Strategies 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resto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following support facilities should be enhanced:(1)China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and conservation research network;(2)Scientific botanical garden network;(3)High flux troughput system for bio-resource screening;(4)e-science infrastructure and China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5)Key laboratories and a research center for biodiversity science at the academy level.Keywords biodiversity,research,review,outlook

马克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理事,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 )中国委员会秘书长。近年来积极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发展,特别是关于生物标本数字化及其共享平台的建设、全国生物物种编目等;推动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平台的建立等。E-mail:

kpma@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

evidence from the Eurasian Steppe.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7,44:1023-1034.

22Bruelheide H,B 觟hnke M,Both S et 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munity assembly during secondary forest succession in a Chinese subtropical forest.Ecological Mongraphs,2010,Doi:10.1890/09-2172.1.

23Yang H J,Wu M Y,Liu W X et 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munity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a temperate steppe.Global Change Biology,2010,DOI:10.1111/j.1365-2486,2010,02253.x.

24Bai W M,Wan S Q,Niu S L et al.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teract to affect root production,mortality,and turnover in a temperate steppe:implications for ecosystem C cycling.Global Change Biology,2009,16:1306-1316.25Ge S,Sang T,Lu B R et al.Phylogeny of rice genomes with emphasis on origins of allotetraploid species.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1999,96:14400-14405.26Chen S Y,Su Y H,Wu S F et al.Mitochondrial diversity and phylogeographic structure of Chinese domestic goats.Molecular Phylogenetics Evolution,2005,37:804-814.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的分院、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我国工学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化学物理、材料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科学院成立于建国初期,响应国家号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研究分院,截止2016年已有分院12所,分别为北京分院、沈阳分院、长春分院、上海分院、南京分院、武汉分院、广州分院、成都分院、昆明分院、西安分院、兰州分院、新疆分院;下设包括微生物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武汉岩土力学研究、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兰州物化所在内的研究单位114个,涉及理工、基础化学物理、数学、微生物、生态等各个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拥有2所直属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共建高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 中国科学院的组织架构图中国科学院院士数据据2016年1月中科院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有院士777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48人,化学部13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3人,地学部127人,信息技术科学部90人,技术科学部138人;此外中国科学院还拥有外籍院士82人。截至2016,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地分布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

区,其中,北京市380人,上海市92人,江苏省42人,辽宁省21人,湖北省21人,陕西省18人,香港特别行政区18人,安徽省16人,以上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院士608人,占全体院士的83%;院士性别比例男性占94%,女性占6%。中科院2017度的科研项目2017年,中国科学院下属植物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研究单位的“大气辐射特性自动检测仪”、“地表反射自动观测高精度辐射计”、“多角度地表光学反射特性自动观测仪”、“高精度太阳辐射计”、“太阳直射自校准辐照度仪”、“光学遥感卫星智能化高精度地面定标系统”数十个科研项目,通过了我国第一家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的评价会。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岗位管理实施办法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岗位管理实施办法 (力发人教字〔2007〕13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国科学院《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科发人教字〔2007〕207号)的有关规定,为实现我所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结合我所科技发展的规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围绕我所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遵循按需设岗、职数控制、结构合理、动态优化、管理规范的原则,按照院核定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科学设置各类岗位。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所在岗人员。所级领导干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岗位类别与岗位等级 第四条我所设置创新岗位和项目聘用两种岗位,分别包括科技、支撑和管理三类岗位。 第五条科技岗位是指各实验室(研究部)从事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我所科技岗位包括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工程技术系列专业技术岗位。 科技岗位执行自然科学研究系列或工程技术系列,等级设置按照《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见附表1)。 第六条支撑岗位是指为我所科技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辅助性工作的岗位,主要设置在实验平台技术支撑、实验室(研究部)学术与行政助理、网络与图书信息保障、学会期刊出版等岗位。 支撑岗位主要执行专业技术系列中的工程技术系列、实验技术系列、图书资料和出版系列等专业技术岗位,也包括工勤技能系列岗位。 对兼有管理职责要求的支撑岗位,确因工作需要,也可执行职员系列。 支撑岗位的等级设置按照《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见附

表1)。 第七条管理岗位是指职能部门承担领导职责或管理职责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主要执行职员系列,等级设置按照《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见附表1)。 对兼有专业技术职责要求的科技管理岗位,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置为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会计、审计等国家有职业资格要求的岗位,设置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 第八条项目聘用岗位系列的设置与等级同上述创新岗位,但原则上,不设置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和五级及以上职员岗位。 第三章岗位结构比例 第九条创新岗位中科技、支撑与管理三类岗位的宏观结构比例为70%、20%、10%。 第十条创新科技岗位(含执行专业技术系列的管理岗位)中,高级科技岗位(专业技术一至七级岗位)的比例占科技岗位总数的70%,正高级岗位(专业技术一至四级岗位)不超过高级科技岗位总数的40%。其中:正高级科技岗位中,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为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专业技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宏观结构比例为2:4:4; 副高级科技岗位中,专业技术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 中级科技岗位中,专业技术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4:4:2; 初级科技岗位中,专业技术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8:2。 第十一条创新支撑岗位中,高级支撑岗位(专业技术三至七级岗位)不超过支撑岗位总数的50%,正高级支撑岗位(专业技术三至四级岗位)不超

中科院力学所科技成果——高速列车系列技术

中科院力学所科技成果——高速列车系列技术2008年科技部与原铁道部签订了两部联合行动计划即《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了国家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目标是研制最高运行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在此背景下,初步形成了目前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科研团队。 团队核心成员主要围绕高速列车气动性能和气动噪声评估、气动优化设计、动模型气动实验技术、列车结构静/动强度评估和设计、气动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影响等开展研究。涉及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车辆动力学、噪声工程、实验技术等多学科系统耦合问题。该团队参与了我国已研制和在研的所有高速列车气动性能评估和气动定型设计,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科研攻关能力,对我国高速列车设计技术提升和高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技术介绍及特点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列车团队形成了较完备的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设计技术。建立了优化设计方法和动模型实验平台,形成了我国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体系。其主要特点有: 1、基于压缩空气加速、磁涡流非接触制动、实验快速恢复等发明技术,研制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实验速度最高的双向运行高速列车动模型实验平台。同时,研制了具有弹性隔振支撑、加减速段限位和实验段自动切换的车载六分量测力天平,填补了动模型气动力测量的

技术空白。利用该平台,已为我国多种高速列车研制提供了气动实验支撑数据。 2、发展了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构建了高速列车气动优化设计平台。以气动阻力、尾车升力和远场气动噪声为设计目标,通过优化,得到了性能更优的标准动车组气动方案。大西线线路考核试验表明,中国标准动车组具有更加优良的气动性能。 3、本项目发展的高速列车气动优化设计技术,已用于我国CRH380系列、中国标准动车组、更高速度等级高速列车、城际列车等研制,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参与“京沪高速铁路工程”项目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主持“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及评估技术”项目分别获2016年中国力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4年第五届中国侨界创新成果贡献奖。参与“设计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2012年铁道科技进步特等奖。 应用领域 1、高速列车的气动特性评估 2、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 3、高速列车外形优化设计 技术成熟度及应用案例 1、CRH380系列高速列车气动定型设计 针对新一代CRH380A高速列车研制,完成了多种头型方案无横风和不同强度横风运行场景下的气动性能和气动噪声评估;完成了单

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 重点实验室 Key Laboratory for Mechanics in Fluid Solid Coupling Systems Institute of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季报 2019年第1期(总第17期) 目录 中科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工作顺利完成 (2) 中科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召开2019年室务会 (3) 中国航空学会空气动力学分会飞行载荷专业工作会在扬州召开 (6) 圆柱阵列波浪力幅值的波动现象和预报公式 (8) 轻质金属点阵圆柱壳结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9) 力学所提出一种大幅提升3D打印点阵结构力学性能的新方法 (11) 雾化稠油掺稀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12)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14) 油气水多相流量计研究进展 (15) 空化致板间液滴界面稳定性研究获得多个奖项 (16) 空泡与柔性膜的流固耦合研究获得2019度中国力学大会优秀墙报奖. 18

中科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工作顺利完成 7月15日,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专家组一行14人莅临中科院力学所,对依托力学所建设的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估。专家组组长顾逸东院士主持了评估会议并宣布了现场评估的议程安排。力学所所长秦伟,党委书记、副所长刘桂菊,副所长魏宇杰,副所长尹明及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主任参加会议。 实验室主任黄晨光做实验室主任工作报告,围绕发展定位与研究方向、科研任务与代表性成果、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方面,向专家组汇报了评估期内的发展成果和工作成效。杨国伟研究员、王展研究员分别做“高速列车气动设计与流固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和“极端海洋环境及其与工程结构的流固耦合理论”代表性成果报告。专家组肯定了实验室取得的成绩以及工作亮点,并就汇报和自评估报告中的存疑事项进行了交流。 现场评估专家组还查看了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平台、海洋流固土耦合实验室、多相流体力学实验室、冲击与耦合效应实验室的科研仪器建设、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使用共享等情况,同时,参观了实验室的展板窗口。在此基础上,专家组召开会议,根据现场考核情况对实验室进行打分,并初步形成了评估意见。 经过努力,实验室顺利完成了此次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工作,并在评估中充分展现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最终取得良好的评估成绩。 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的背景下,实验室将积极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科研平台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为加快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撑。 (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供稿)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介-研究生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3月,当时定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后几经更名,1962年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六十多年来,大连化物所通过不断积累和调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1998年,大连化物所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2007年经国家批准筹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2010年8月,大连化物所在“创新2020”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将所发展战略修订为“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以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研究为主导,坚持资源环境优化、生物技术和先进材料创新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世界一流研究所。” 大连化物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

大连化物所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于2011年10月启动了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DNL)的筹建工作,DNL是我国能源领域筹建的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共规划筹建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低碳催化与工程、节能与环境、燃料电池、储能、氢能与先进材料、生物能源、太阳能、海洋能、能源基础和战略、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等11个研究部。大连化物所还拥有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大连化物所围绕国防安全、分析化学、精细化工和生物技术广泛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工作,设立化学激光研究室、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精细化工研究室和生物技术研究部等五个研究室。另外,大连化物所还与国外著名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联合设立了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德催化纳米技术伙伴小组、中韩燃料电池联合实验室和DICP-BP能源创新实验室等十几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

植物干细胞维持与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物所简报 2007年第85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7年11月27日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植物干细胞维持与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 11月24日,由植物所承担的“十一五”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植物干细胞维持与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项目启动会植物所召开。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河北师范大学孙大业院士,中科院生物局副局长苏荣辉、生物医药处处长韩华等,来自植物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以及厦门大学的项目各课题组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 植物所副所长种康研究员主持了启动会。马克平所长代表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对到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项目的实施表示衷心地祝贺。生物局苏荣辉副局长在随后的讲话中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科学家们努力工作,争取做出好成绩。接着,项目首席科学家胡玉欣研究员介绍了项目的研究目标、任务和参加单位的

情况,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及计划及进度安排。李家洋副院长在听取汇报后发表讲话,对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目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寄予了厚望,他鼓励大家切实地加强交流,在创新性成果上多下功夫,不要仅局限在发表文章上。 下午,与会人员围绕研究方向的凝聚和具体研究方案的实施展开了认真协商与讨论,并就项目的研究内容、分工协作及定期交流机制等方面充分发表了意见。与会专家就如何紧密围绕科学问题、如何实现各课题协作攻关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生物局韩华处长对项目的管理、执行以及如何加强与动物干细胞研究领域科学家的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会议决定建立相关研究小组,实行定期碰头制度,做到明确方向、共享资源,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力争使我国的植物干细胞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为落实《规划纲要》的部署,2006-2007年,科技部已批准82个重大项目立项,其中“发育与生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1项,“植物干细胞维持和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是其中之一,项目首席科学家为植物所胡玉欣研究员,该项目于2007年批准,前两年的经费为1187万元,计划于2011年8月结题。 (信号中心供稿)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成功等离子体生活垃圾气化发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成功等离子体生活垃圾气化发电技术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填埋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还污染地下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尽管如此,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已没有多少场地可供填埋使用。焚烧法虽然减容比高,并能回收能量,但却因二噁英等污染问题遭到公众强烈反对,急需发展新一代的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替代焚烧技术。 等离子体是物质第四态,具有许多异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温度和能量密度都很高、可导电和发光、化学性质活泼并能加强化学反应等,环保性能优良。通过电弧放电产生高达7000 C的等离子体,将垃圾加热至很高的温度,从而迅速有效地摧毁废物。可燃的有机成分充分裂解气化,转化成可燃性气体,可以用于能源回收,一般称为“合成气”(主要成分是CO+H )。不可 2 燃的无机成分经等离子体高温处理后成为无害的渣体。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垃圾是目前减容效果最显著、无害化最彻底、资源化程度最高的绿色环保技术。与焚烧法相比,等离子体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有: (1)处理温度高:有害物质摧毁更彻底,二噁英前驱体被彻底破坏分解; (2)可采用还原性气氛或部分氧化性气氛,采用电能作为外加热源,二次污染物排放比焚烧低2-3个数量级,裂解底渣是无害的; (3)合成气流量约为焚烧烟气量的5-10%,易于净化,后处理设备尺寸大大减小,节约了投资成本; (4)能源回收效率高,将筛上物制成合成气,后续利用气体发动机发电,发电效率可高达39%,而焚烧法采用蒸汽轮机,发电效率很难超过22%; (5)等离子体系统可快速启动与停机,等离子体核心工艺灵活,可根据不同的处理目的搭配不同的配套系统; (6)整套设备紧凑,占地小,经济效益好。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杰出青年人才发展专项计划年度进展报告书 (2012年度) 图 1 草图认知模型

&3)。 图2 用户添加草图注释图3基于注释和关键帧的视频浏览(2)基于场景结构图的可视媒体交互 从不同的层次上来给出对视频语义的描述,场景结构图主要包 层:草图层和抽象图层。草图层以语义草图形式支持视频的编辑,使得用户从整体上把握视频的组织结构;抽象图以顶点和边构成的图结构来给出草图所代表的不同视频段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支持用户对超链接视频的构建。基于多视角的编辑环境提供给设计人员不同的辅助功能,支持对两类信息结构的创建、选择、删除等操作。基于当前操作状态,实现基于视频时空上下文和草图语义上下文的约束关系的主动捕捉和推荐机制(图 基于场景结构图的视频编辑(左:草图层;右:基于草图层与抽象层的编辑) )多尺度视频表示与浏览 给出了一种多尺度的视频表示与浏览方法,包括增强时间轴、草图注释、

图5多尺度表示与浏览 .支持视频媒体高效展示和浏览的视频摘要生成与交互 )螺旋摘要生成 提出了一种新的螺旋摘要形式,充分发挥了螺旋视图的连续性和空间优势,支持视频的高效浏览和定位,实现对视频的交互性编辑与操作。在抽取的关键帧以及相应的显著区域(ROI)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粒度将 划分为不同的呈现层次,进而通过螺旋的平滑旋转实现根据用户的操作,意图呈现出不同层次不同粒度的视频信息展示。螺旋摘要这一新的视频内容呈现形式,也需引入与之相对应的高效交互方式。本课题与草图技术相结合,研究基于手势操作以及多指触摸交互模式的螺旋摘要高效交互方法 图6螺旋摘要 )移动设备上自适应视频摘要的呈现与交互 移动设备体积小、易携带且交互性高,小屏幕带来的显示界面和交互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学考研试题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8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无限维管束同源器官颈卵器心皮聚合果无融合生殖核型胚乳花程式孢蒴内始式 二、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在那些方面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三、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异同点。 四、何谓木材的三切面?它们的概念怎样?以双子叶禾本植物为例,写出三切面的特征。 五、以水稻为例,叙述禾本科植物花序及花的详细组成。 六、试述被子植物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为花粉粒的全过程。 七、写出图中数字所指花序类型和胎座类型的名称。……(图略)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9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有丝分裂次生结构形成层侵填体花程式和花图解真核生物颈卵器世代交替孢子和种子 C3和C4植物 二、试举例说明高等植物根的变态及其主要功能。 三、何谓光合作用,简述提高光合作用的几种途径。 四、试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五、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0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管胞凯氏带居间生长合轴分枝孢子、合子与种子平行进化景天酸代谢双名法 石松类植物单性结实 二、简述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特征与主要特征与主要功能。 三、何谓次生生长?分别以根和茎为例简要说明之。 四、试说明苔藓植物的主要进化特征。 五、白果(银杏)和苹果两种“果”的用法各指什么,试分辨之。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所在的科betula eucalyptus ficus ginkgo mangnolia populus quercus rhododendron salix ulmus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1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细胞器减数分裂心皮管胞有限花序子实体世代交替地衣楔叶植物通道细胞 二、植物有那些主要的组织,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三、简述茎尖的结构及其进一把发育形成的结构或组织。 四、简述花在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主要进化方向。 五、试以海带为例,说明褐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六、请写出下列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其所在的科名。Vitex stipa eucalypms syringe carex poa quercus ligustcum camellia pinus

国内研究所排名

国内研究所排名.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0201 理论经济学 37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202 应用经济学 69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2 0302 政治学 35 8790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67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303 社会学 31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403 体育学 27 8460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71 0504 艺术学 39 84201 中国艺术研究院 77 84202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65 0601 历史学 39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701 数学 62 80002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94 0702 物理学 57 8000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95 8280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70 0703 化学 51 8003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96 0704 天文学 11 8002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80 800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78 0705 地理学 26 80076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86 0706 大气科学 8 8005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84 8510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71 0707 海洋科学 12 8530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74 85303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68 0710 生物学 64 80100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81 8010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77 0712 科学技术史 10 8002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77 0801 力学 42 800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88 0802 机械工程 73 8013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70 8330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 64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3 0803 光学工程 28 8013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85 8014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85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27 82932 中国航空研究院(304 研究所) 68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72 8014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92 82913 中国航空研究院(621 研究所) 75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4 0808 电气工程 26 80148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78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4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42 8300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78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1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3 0815 水利工程 20 82306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72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11 86001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72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41 83310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所) 64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0 83306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67 0819 矿业工程 15 8331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 71 8330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67

杨向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

杨向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绿色化学研究室 主任,环境催化材料研究组组长,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学术 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委 员,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委员,《催化学报》、《石油 化工》、《应用化学》编委;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1996年获第四届吉林省青年科技奖。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 电话:+86-431-85262228;传真:+86-431-85262228 邮编:130022;电子邮件:xgyang@https://www.sodocs.net/doc/805291814.html,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8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6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合作研究 2002 德国马普学会Fritz-Haber研究所,合作研究 199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1997 -1998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Brain Pool Researcher 1991-199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0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博士 1987 吉林大学物理化学,硕士 1984 吉林大学,学士 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绿色化学与过程实验室环境催化组研究组主要从事环境催化领域内的应用基础和技术研发工作。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通过调变催化剂结构、氧化还原性能改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重点考虑电子、电荷转移对催化过程的影响。力争通过控制催化材料合成技术,控制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酸碱性以及表面的亲/疏水性,达到控制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的目的,以及将研究进展转化成相关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有(1)以NO消除为基础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和电厂脱硝催化剂;(2)固体酸催化剂;(3)温和条件下的选择催化氧化;(4)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写给准备考中科院研究所的你

我还是做一些比较吧,拿研究所和一般大学比较下,这里的大学不是指清华,北大这类一等一的高校,而是稍微普通点的大学。当然成不成才还是看个人的,环境不是唯一的因素。我只是说说我的一点看法。一己之见,还是请大家轻拍! Q1:报考单位选择问题:很多人在纠结到底是考大学好还是研究所好? A1: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很多课余活动,而研究所生活相对单调。所以这个 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你是安安静静的人,可以选择考研究所。如果你想课余生活多姿多彩点,可以考大学。大学读书人多,和本科没有很大的差别。研究所人少,相对冷清点。 Q2:研究所好考吗? A2:我感觉研究所比一般的大学还是难考的,我这次去复试,看到很多都是211,985的院校的,学生档次还是比较高的。当然我也是毕业于一所普通师范大学,也算是通过自己努力考上的。所以关键看个人努力程度,我感觉只要是正儿八经的上了个本科的同学,都应该有实力考的。不过也不排除很多研究所歧视非重点大学的学生。所以还是自己斟酌,研究所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考,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Q3:研究所待遇怎样? A3:中科院所有硕士(包括专业型的硕士)都是公费的,读硕期间每人每月 还有1K左右的生活补贴。对于家境不是很好的同学,这是很不错的选择。 Q4:中科院研究所的专业课好复习吗? Q4:从07年开始中科院各研究所大多是统一交总院统一命题了,也就是只要是相同专业,每个研究所基本考试试卷都是一样的。每个研究所虽然是同一个专业,每个所得专长不同。其实这恰恰是总结命题规律的依据。我举例:自然地理学:成都山地所专长是山地灾害与环境,兰州寒旱所专长的冻土,冰川,沙漠,其他所等等吧。所以要命一份题给拥有不同专长的研究所考,这份题必然不会有深度,而是重视基本的东西,具有普遍基础的题目。深度不会很大的。把课本搞透,应对初试足够了。复试时再去搞这些专长。 Q5:读大学的研究生和研究所的有什么不同? A5:众所周时很多大学研究生培养都走上了批量化生产,一个导师带了10几个学生的也是常见的。但是研究所一般导师一两届只招一个,所以对你来说。这是个学习的绝佳机会。拿我们所来说,招生指标有限,很多导师就是两届招1个的。对你重视程度可见一般。 Q6:读大学与研究所各方面能力有什么差别? A6:大学里面与人交流的机会,锻炼自己各方面素质还是有优势的,对人的 综合素质会好点。研究所生活相对单调,寒暑假可能都有做不完的事,更别提周末了,与人接触的也少点。科研能力上还是研究所好点,研究所项目很多,我今年报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原因及保护对策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原因及保护对策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的效果.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的方法. 1. 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2.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 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 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 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研产出奖励办法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研产出奖励办法 总则 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不断提高我所科研水平,提高科技产出效率,促进我所科技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指的科研产出包括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著)、科技成果奖、植物新品种、国家和部省颁标准、专利、药品保健品证书等。 第三条本办法中科技人员是指我所科研岗位的在职职工。其它岗位人员、离退休职工(含在职出国人员)以及符合条件的客座研究人员参照科研岗位人员执行。 第四条科研产出奖励授予所内第一完成人,并由该获奖人主持分配,其中论文奖励中,若有通讯作者,奖励授予通讯作者。本所研究生在读期间所获成果奖励由其导师主持分配。 第五条本办法中所指奖励资金由我所科技成果奖励基金支付。基本任务量的确定按照《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基本任务量确定办法》执行。 第六条本办法中所指科研产出均指以我所为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科研产出。单位排名第二及以后的,依次递减50%予以奖励。可标识单位而未标识单位的不予奖励。

科技成果奖 第七条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根据个人排名按照下述标准予以奖励: 1、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 本单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奖励20万元,其他根据第六条规定予以奖励。 2、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或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本单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奖励10万元,其他根据第六条规定予以奖励。 3、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或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本单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奖励5万元,其他根据第六条规定予以奖励。 4、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 本单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奖励1万元,其他根据第六条规定予以奖励。 第八条副省级城市颁布的奖项,比照省级奖励相应降低一个等级,如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按照省科技成果二等奖给予奖励。本单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副省级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奖励0.5万元。 专利 第九条我所个人为第一完成人申请受理与获得授权专利按照下述标准予以奖励:

中科院各大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 *中国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院直属事业单位(京外)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 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筹) 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子核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神经科学研究所 *药物研究所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国家基因研究中心 *健康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营养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筹)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筹)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论文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摘要本文对中国国内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内发达省市和欠发达省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概况作出分析,并讨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几点威胁和挑战,最后点出几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 1 9 9 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 5 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1 9 9 4 年 1 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 1 2月2 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 一、我国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总的概况 近十几年来,我国积极履行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政策规划、法律法规,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科研投入,增强公众教育的保护意识,使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法律制度日趋完善,十年来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种子法等,并对森林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进行修订。有关部门还制定了林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生物种质资源、大熊猫迁地保护等专项保护行动计划,将其纳入国家行动计划之中,加强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我国根据不同对象,对不同生物分别采取就地和迁地两种保护形式。到2 0 0 1年底,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 1 5 5 1 个,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保护区网络。另外,还建成 1 4 0多个植物园,栽培中国区系植物 1万 8千种,占中国区系成分的6 5 %;建成近2 0 0 个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2 3 0 多处野生动物人工繁殖场,l 4处濒危野生动物救护和繁殖中心,对我国的生物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我国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中心,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范围和力度。近十年来,我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环北京防沙治沙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在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科研工作者积极探索,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论述了生物多样性主要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研究,初步查明我国一些森林、草原、淡水和珊瑚礁生态系统受损现状和原因,评估重要濒危物种的受威胁状态,提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对策。环境保护部门还建立起2000多个环境监测站,加强对全国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监测,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社会各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近十年来,我国广泛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展览、纪念日等活动,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大大提高了公众和管理人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球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以生物多样性为例

全球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所依存的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影响着全球环境的变化,在全球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人类通常很少意识到日常生活依赖于生物多样性。从藻类到蓝鲸,地球的物种纷繁复杂,科学家们还不清楚地球上到底生活着多少个物种。虽然确切的数字无法知晓,但可以确定的是地球上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物种灭绝。 目前生物多样性的流失限制了未来发展选择。生态系统被不断改变,在一些不可逆转的退化地区,大量物种在近些年灭绝或濒临灭绝,物种数量大范围减少普遍认为遗传多样性也在减少。已确认的是,现在的陆地、地球淡水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并引起了多种地球生态系统服务的退化。 降低生物多样性流失率并把生物多样性产品和服务的全部价值结合到决策过程中,将有助于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所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可知,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计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世界农业都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大多数生物多样性的流失的加剧因子与社会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有关;人类健康也受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影响。无论何处,人类社会在文化认同、宗教精神、灵感、审美享受和休闲方面都一直依赖于生物多样性。由于当前政策和经济体制没有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结合到政策体制和市场机制中,加上当前政策没有得到充分执行,生物多样性仍在流失。 很多环境问题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如大气和水体污染、土地退化、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所以还应该把环境和发展问题联系起来看待。到21世纪中叶,全球环境变化一系列指标的速率将趋缓或发生逆转。尽管存在全球环境变化减缓的可能性,不同情境中全球环境变化的峰值和结束点差异很大。仅仅依靠市场是不大可能实现重要的环境和人类发展目标的。需要人类社会的共同努力,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全球环境。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IMECH-CX-14 版本:00 修改次数:0 编制:2005年6月1日 审核:2006年4月1日 批准:2006年4月10日

2006年4月10日发布2006年4月17日实施

1目的 对用于证实产品和过程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所对产品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用的装置、软件等质量控制。 3定义 3.1 监视和测量装置 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 3.2 专用测试装置 我所用于测量工程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评定其质量性能、对被测量的对象进行定量确定或定性区别而专门研制或购置的非通用测试装置。 3.3 检定 为评定计量器具的测量性能、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3.4 校准 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装置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职责

4.1 科技处统一管理全所各种监视和测量装置,保证在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准确度满足本所产品的规定要求,负责组织并按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和校准。 4.2 课题组负责送检。 5程序 5.1监视、测量仪器的采购和验收。 5.1.2 课题组根据项目研究过程、产品生产中确定的要求,选择有质量保证能力的生产厂家,采购有CMC标志的计量器具。 5.1.3 新购置的监视、测量仪器执行《力学研究所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和《力学研究所小型仪器设备和器材管理办法》。经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办理登记、建帐、编号、确定检定(校准)周期等手续;不合格的监视、测量仪器,课题组及时返修或退货索赔。 5.2监视、测量装置的检定与管理 5.2.1 监视、测量装置的管理 a) 科技处负责全所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建立总台账并组织制定周期检定计划; b) 课题组负责测量装置的送检、使用和保管,并建立测量装置的分台账。 5.2.2 监视、测量装置的分类 监视和测量装置分为强制管理(A类)、非强制管理(B类)、一般管理(C类)和封存管理(D类)。 A类: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受检率应达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