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角洲成藏模式分析

三角洲成藏模式分析

三角洲成藏模式分析
三角洲成藏模式分析

三角洲沉积与成藏模式分析

摘要: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很多大型油气田的勘探结果显示都与三角洲沉积有密切关系,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席状砂体;前三角洲砂体等都是良好的储层。因此,对三角洲沉积分析尤为重要。

关键词:三角洲沉积沉积相沉积模式成藏模式

1 .概述

在河流入海(湖)盆地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遂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如图1)。规模可自数平方公里到几千平方公里。三角洲的沉积特点:

(1)三角洲的沉积速率很高,最高可

达45000cm/ka。

三角洲的增长和向海的推进可以有很

高的速度。例如长江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40m,黄河则为300~400m。

(2)随时间推移,三角洲的废弃和发

育交替出现,结果各三角洲彼此连接和部分

叠合,形成三角洲复合体。

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平原就是由七个

三角洲连接叠合而成。黄河河口现代三角洲

就是由九期亚三角洲依次叠置而成。

图1 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2 .三角洲的重要特征

(1)沉积物供给的总量与盆地过程改造能力的关系。

(2)所供给沉积物的直径,它影响着三角洲中沉积物的散步和沉积。粗粒的底负载沉积物多半沉积在紧靠分流河口附近的地区,它们或者形成分流河口砂坝或者被波浪和潮汐过程改造成海滩障壁体系或潮汐水流脊复合体。相反细粒悬浮负载沉积物在盆地广大地区的影响下,一般被搬运到滨海外沉积下来。沉积作用在三角洲前面形成一个广泛分布的以泥为主的台地,当进积作用继续进行对三角洲前缘砂就会叠覆在它的上面。

(3)流量的变动可能是很强重要的,它决定着所供给沉积物的直径大小。例如,以周期性的短暂高流量为特征的无规则瞬时河流所供给三角洲的沉积物,可能比较稳定的河流所提供的沉积物粗,后一种河流沉积物在进入三角洲就多半受到分选。

(4)河流流量变化与盆地能量体系变化的时间关系业影响着三角洲地区的沉积作用。如果流量和盆地能量最大周期是同周期的,则河携沉积物将连续受到盆地作用的改造,如果是不同周期的,则实际上不受干扰的三角洲进积时期及受盆地作用改造的时期交替出现。

3 .三角洲的分类

(1)盖洛韦(W.G.Galloway,1976)提出了三角洲的三端元分类,河流、波浪、潮汐直接控制三角洲的形成,按三者的相对强度划分三角洲的成因类型(如图2)。三角形三个端元分别代表了以河流、波浪、潮汐作用为主的三角洲类型,分别称为:河控三角洲

浪控三角洲

潮控三角洲。

(2)三角洲综合分类(薛良清,1991):根据河流、波浪、潮沙三种能量作用的关系、三角洲沉积区与物源区的关系、三角洲平原河流类型及三角洲沉积物的粗细划为:扇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正常三角洲: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

4 .影响三角洲发育的因素

影响三角洲体系的变量取决于腹地和

收水盆地的特征。由于腹地是沉积物的供应

区,所以其特征反映在沉积物的性质和搬运

沉积物的河流体系的性质上。受水盆地是容

纳沉积物的场所,盆地最重要的性质是争夺

输入的河携沉积物的能量体制。盆地体制取

决于诸如盆地的形状、大小、深度和气候背

景等几个主要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可以

认为这个体制是反映这些特征的。携带沉积

物的河流过程与盆地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确定了三角洲体系,这个体系控制着三角洲

地区沉积物的分散和最终沉积作用,因而在

这个格架中占据着中心位置。

图2 三角洲的三端元分类腹地和受水盆地的性质如下:

(1)腹地包括排水盆地和河系,这些地方的各种变量(如地形起伏、地质条件、气候和构造特征相互作用)决定着河流体制和对三角洲的沉积供给。

(2)影响三角洲发育的受水盆地的特征包括水的盐度、盆地形状、大小和深度、能量体系和整个盆地的特征,如沉降速度、构造活动和海平面升降。

河水和盆地水的相对密度对于控制携带沉积物的河水在盆地中的散步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盆地水的盐度也起着部分作用。当河流流入淡水盆地时,两种水体就立即在河口混合,或者黑水成一种密度流在盆地水下面流动。相反,如果河流流入咸水盆地时,由于海水密度高,黑水就象有浮力支撑的羽毛一样想盆地内扩散。

盆地体制主要包括波浪,波生作用,潮汐作用的影响,其次是半永久性水流,洋流和风的影响,它们可以使海面暂时升降。盆地类型对盆地体制的性质是一个主要的控制因素。例如,在面向大洋的大陆边缘,所有的盆地过程都影响三角洲的发育(如尼日尔三角洲),而在半封闭和封闭海中,由于波浪行程缩短,所以波浪能量受到限制,潮汐能量极小(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在与大洋相通的狭长盆地或海湾中,由于潮流增强,因而它可以搬运相当多的沉积物,所以这里的三角洲受到潮汐过程的强烈影响(如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在具有障壁保护的泻湖或湖泊中,三角洲规模较小,盆地过程影响有限,三角洲发育主要受河流作用控制。盆地的水深和陆架斜坡的存在与否对盆地体制有影响,特别是对波浪的衰减有很大影响。

最后,由于三角洲在地形上是位于盆地边缘的地势低缓地区,所以它们容易受到下沉作用个海面升降的影响。三角洲的位置可能受了基底面有关构造的影响。

5 三角洲相模式

5.1吉尔伯特-巴列尔的三角洲相模式

传统的三角洲沉积体的结构是吉尔伯特(Gillert,1885)和巴列尔(Barrell,J,1912)研究总结构,它分为顶积层(陆面三角洲平原沉积和水下三角洲平原沉积),前积层(三角洲前缘斜坡沉积)和底积层(前三角洲沉积)。河流入湖时在湖滨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体具有这种模式,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在海陆过渡区形成的三角洲沉积体也大体具有这种模式。但三角洲相实际上要复杂得多。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成长过程是建设和破坏交替进行的。建设期分流河道向海推进,三角洲扩张;但到一定阶段,密西西比河主河床改道,取短径入海,形成新的三角洲,原先形成的三角洲遭到破坏,因而形成复合三角洲。

5.2河控三角洲相的沉积层序

一般以河流作用为主所形成的三角洲相的纵向序列。底部前三角洲相为黑色生物软泥,时有铁质砂岩结核。中部三角洲前缘相含Planalites粉砂质泥岩,为推进型冲积作用形成。上部围中等水深的河口砂坝相,为波状交错纹层砂岩。顶部为水下分支流河道相,为交错层砂岩。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如图3),其沉积层序(如图4)如下:

1)三角洲平原相

(1)沼泽和海湾相:富潜穴的页岩,多透镜状粉砂纹层。2-24m。

(2)决口扇:向上变粗的页岩到分选差的砂,下部有潜穴。3-10m。

(3)分流间湾相:富潜穴,薄层页岩,有分散介质碎屑。3-24m。

(4)漫岸沉积相和天然堤相:砂,粉砂和页岩互层,砂层有波纹交错层,顶部有薄层。3-10m。

(5)海滩相:干净的中等分选砂,有外来的生物聚合体。2-6m。

2)三角洲前缘相

(6)分流河口坝相:砂岩,粉砂层,富云母,有小型交错层。12-21m

(7)远砂坝相:粉砂纹层和页岩纹层互层,向上粉砂及砂含量增加,富波痕及波纹交错层理。10-24m

3)前三角洲

(8)前三角洲相:细纹层理的页岩,向上粉砂纹层及砂纹层增加,含介壳。18-45m

图3 密西西比河鸟足状三角洲片

图4 河控三角洲的典型层序

5.3潮控三角洲相的沉积层序

以潮汐能量占优势的三角洲为破坏型三角洲,在其平原亚相中可见潮坪层序及大型的潮汐-分流水道(潮汐通道)沉积。在潮流体系产生的小型潮渠砂坝沉积层序上具有双向流水层理。如澳洲巴布亚湾的奥德(ord)河三角洲,分流河口砂坝为潮汐作用改造成的潮汐砂脊平均长2km,宽10-22m,厚300m,呈长椭

圆形,呈放射线型排列,在

脊间还有潮坪岛,其沉积层序如下:

1 )三角洲平原相

(1)潮上相和蒸发相:蒸发岩和砂,页岩互层,页岩有泥裂。3-6m

(2)潮间坪相:砂粉砂,页岩互层,富潜穴和泥裂。10-15m

(3)潮汐水道相:中等分选砂,砂层有侵蚀基底,常有双向鱼骨状交错层,顶部有植物根及潜穴。3-12m

图5 巴布亚湾港湾形三角洲

(4)漫案(泛滥)扇相,红树林滨海沼泽相和部分潮下泥坪相:页岩,粉砂砂互层,页岩富泥裂,有植物根及动物潜穴,局部有蒸发沉积物。3-12m

2)三角洲前缘相

(5)潮脊和潮纹水道相:分选好的交错层砂,常见双向交错层。6-24m (6)远砂坝相:粉砂和页岩互层,含介壳,向上页岩变薄,粉砂层多小型交错层理。6-18m 3)前三角洲及陆棚相

(7)前三角洲及陆棚相:薄层页岩夹薄层粉砂,富潜穴。>10m 。 5.4 浪控三角洲相的沉积层序

波浪能量为优势的三角洲,亦为破坏型三角洲,其前缘沉积层序的底部,细粒段经常发育不好,这是因为波浪作用把紧邻三角洲前缘的悬浮物改进,并分散漂移至更远地带之故。中部以上所见分选好的砂岩体,具对称波痕及冲刷充填构造,如塞内加河三角洲,其沉积层序如下:

1)三角洲平原相

(1)潮坪相:砂,粉砂,页岩,煤互层,夹薄层蒸发岩层。9-18m

(2)砂丘相:分选好的干净砂,大型低角度交错层,楔形交错层理。3-30m

(3)海滩相:分选好,干净的平行层理砂,有富重矿物的薄层,局部富介壳。6-15m (4)水道充填相:砂,粉砂,页岩,泥炭互层,近基底的砂层有较多冲刷构造,近顶部多植物根及动物潜穴。

2)三角洲前缘相

(5)分流河口坝相和滨面(临滨)相:中等分选的砂和粉砂,向上变粗,富楔形交错层理。12-21m

(6)远砂坝相:砂,粉砂,粘土(页岩)互层,页岩向上变薄,动物化石向上减少。上部多小型楔形交错层理。9-18m 图6 被波浪作用所改造的三角洲前缘 3) 前三角洲相

(7)前三角洲及陆棚相:页岩蹭及粉砂层,有分散的介壳层。>9m 。 6 .三角洲的成藏规律(以陕北地区三角洲为例)

(1)平面上,油藏多出现在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中,河道砂体形态呈席状、织状或朵状展布(如图7),以曲流河三角洲为主,物源区距离较远。湖盆古地形平缓是导致三角洲体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

图7 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图

(2)纵向上湖岸线纵向演变幅度大。纵向上构成长6+长4+5和长2+长1两套储盖合。湖岸线向岸迁移(或向湖迁移)的距离较远(图8)。湖退期发育的长6三角洲砂体往被随后发生的长4+5期湖进沉积的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较细岩类覆盖,纵向上构了配套的储盖组合,这是东北三角洲长6油层大面积分布的沉积基础。

图8鄂尔多斯盆地东北三角洲沉积体系成藏模式图

(3)东北三角洲油田面积、储量自下(长6)而上(长2)减少,储层物性自下(长6)而上(长2)变好。从勘探程度较高的志靖、安塞三角洲可以看出,长6油藏主要发育三洲前缘区,已经探明的储量占整个陕北地区探明储量的61.6%,这与长6三角洲砂体上于长7主要烃源岩有关,“近水楼台先得月”是长6地层中油藏发育的主要原因。长2油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区,尽管储层中的砂岩物性总的来说比长6储层好,但由于长2储层距离长7烃源岩较长6远,捕获油气的机率明显降低。

(4)三角洲前缘相区的油气圈闭序列为成岩圈闭、岩性圈闭、沉积压实构造圈闭,三角洲分流河道相区的油气圈闭序列为岩性圈闭、上倾泥岩圈闭、复合圈闭。

7. 小结

(1)三角洲是河流进入海盆或湖盆时而形成的海陆过渡相。三角洲主要形成储砂体;而海盆或湖盆形成细粒沉积,这种细粒沉积既可以作为生油岩,又可以作为阻止油气逸散的盖层,因此,三角洲能形成良好的油气藏,从而作为勘探油气的重要目标。

(2)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场所,储集砂体沿

上倾侧变致密是成藏圈闭的主要类型。因此,立足这一成藏规律是勘探获得成功的关键,同时遵循合理的勘探程序,采用科学有效的井网进行实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勘探效益。(3)三角洲油藏富集于三角洲平原和前缘砂体主体带上,因而区探阶段即采取区域甩开,沿三角洲相带的走向,采用“S’’型井网甩开部署,以发现有利含油区带为重点。

参考文献

H.G.里丁著,周明鉴,陈昌明译. 沉积环境个相. 科学出版社. 1985

何镜宇,孟祥化. 沉积岩和沉积相模式及建造. 地质出版社. 1987

刘宝均,曾云孚. 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 地质出版社. 1985

杨华,付金等. 陕北地区三角洲岩性油藏成藏特征及勘探方法.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油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2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 年 6 月 目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 第一章规划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面

三角洲类型及沉积特征

三角洲类型及其沉积特征总结 【摘要】三角洲类型的分类有很多不同的方案,其具体的沉积特征也是各不相同。本文在结合教材和其他文章的基础下一定系统性的分别总结了三角洲类型和三角洲的具体沉积特征及对比。列出了三角洲的几种典型分类并从两个方向总结了几种典型三角洲分类中具体的沉积特征。 【关键词】三角洲沉积类型沉积特征 三角洲概念是地质学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湖泊)相互作用的结果,巴雷尔(1912)的现代三角洲定义中提出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出露水面的一种沉积物。由于河流和海洋(湖泊)作用强度不同以及沉积物粗细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三角洲。三角洲沉积作用的自然因素十分复杂,因此三角洲的分类方案也各不相同。 一. 三角洲的类型 1.建设性与破坏性三角洲 斯考特和费希尔等(1969)根据河流,潮汐,波浪作用强弱将三角洲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类型,提出了上述概念。建设性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主要受河流作用的控制,海洋作用很次要。支流河水不断地把沉积物带入海中,使海岸线向海方向推进,三角洲平原随之向前扩展。破坏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主要受海洋作用控制,沉积物注入量相对于蓄水体能力来说比较适中,因而河流在携带入海的沉积物同时又被海水作用所改造,于是波浪作用和潮汐作用控制了沙体分布的几何形态。 2.河控,浪控及潮控三角洲 盖洛韦(1976)根据河流,波浪,潮汐作用的相对关系,提出了三角洲的三段元分类。这三个段元分别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河控三角洲(River-dominated delta):以河流作用为主,长形,分支流河道、河口坝与沼泽较发育,如密西西比(Mississippi delta of U S A )三角洲。浪控三角洲(Wave-dominated delta):尖形与弓形沙脊取代了河控三角洲的分之流河道,沙滩、沙丘和泻湖较发育,如圣弗郎西斯三角洲(San Francisco delta of Brazil)。潮控三角洲(Tide-dominated delta):以发育与岸线垂直的线状沙脊为特征,受潮汐作用影响的分支流河道和泽较发育,如Makaham delta of Indonesia.其中前者属建设性三角洲,后两者属破坏性三角洲。如图一。

三角洲沉积相分类

三角洲相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 1、三角洲平原亚相 三角洲平原亚相是三角洲的陆上沉积部分,其范围包括从河流大量分叉处位置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地区。三角洲平原沉积的亚环境多种多样,以分流河道,分支河道)为格架,分流河道的两侧有天然堤、决口扇,而分流河道间地区常发育有沼泽、湖泊和分流间湾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分流河道砂沉积与沼泽的泥炭或(和)褐煤沉积,这是与一般河流的重要区别。 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分为分流河道、陆上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淡水湖泊等沉积微相。 (1)分流河道微相:是河流体系河床沉积向下延伸,是三角洲平原中的格架部分。具 有一般河道沉积的特征,即以砂质沉积为主,向上逐渐变细的层序特征。但它们较中、上游 河流沉积的粒度为细,分选变好。一般底部为中—细粒砂,常含泥砾、植物干茎等残留沉积 物,向上变为粉砂、泥质粉砂及粉砂质泥等。砂质层具有槽状或板状交错层理和波状交错层 理,而且其规模向上变小。其底界与下伏岩层常呈侵蚀冲刷接触。 由于分流河道位置较固定,而且较直,所以曲流沙坝一般不发育。分流河道砂体的形态

在平面上为长形砂体,有时分叉;在横剖面上呈对称的透镜状。砂体常沉陷于下伏的泥岩层 内,其中部最厚和最粗,而向两端变薄和变细。 (2)陆上天然堤微相:位于分流河道的两旁,向河道方向一侧较陡,向外一侧较缓。 这种天然堤系由洪水期携带泥沙的洪水漫出淤积而成。天然堤在三角洲平原的上部发育较 好,但向下游方向其高度、宽度、粒度和稳固性都逐渐变小。以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为主,而 且由河道向两侧变细和变薄。水平纹理和波状交错纹理发育。水流波痕、植屑、植茎、植根 和潜穴等较常见。有时见有雨痕和干裂等暴露成因的构造。 (3)决口扇微相:三角洲决口扇与河流的决口扇沉积亦很相似。但由于这种天然堤稳 定性较差,故它们较河流中下游更为发育,而且有的面积较大,可形成席状砂层。(4)沼泽微相: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的低洼地区,分布最广,约占三角洲平原 面积的90%。它们具有一般沼泽所具有的特征。这种沼泽的表面接近于平均高潮面,是一 个周期性被水淹没的低洼地区;其水体性质主要为淡水或半咸水。这种沼泽中植物繁茂,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及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及发展

一、长江三角洲及城市群的概述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 海、沿江发达地带,长江三角 洲城市群交汇部,区位优势突 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 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其总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这 里是我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 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网长度达4.8- 6.7公里。平原上总共有湖泊200 多个。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 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密, 城市众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 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 角”。其主要城市有上海、南 京和杭州等。长江三角洲既是 地理区域又是经济区域。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领先区域 ?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 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 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 注的“热土”。2004年上半年,这 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 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 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 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 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 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 地区。 ?近年来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 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 苏北和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 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 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 其重要的作用。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区域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根据城市发展理论 和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 势与走向的分析,目前长江三 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城市 带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即着 重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区,加 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个城 市带城市网络高级化。

1.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策略 ·区域内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城,上海。 ·区域内新兴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无锡。 ·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如旅游与加工产业中心苏州、无锡,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南京、杭州,港口集散中心宁波、舟山、大小洋山等。 ·区域内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如上海的崇明、苏北的扬州、南通,浙北的嘉兴、湖州。 ·区域内中心城市的郊区城镇;如上海的松江,杭州的萧山等。

三角洲与扇三角洲区别与相

三角洲与扇三角洲区别与相似 摘要:通过扇三角洲与三角洲概念、沉积亚相、物源的远近、相的归类、控油特征等方面的不同点及反粒序和产生的过程的相似点的阐述,认为两者不同点是:扇三角洲相其实质是冲积扇的水下部分(有时包括部分水上部分);扇三角洲离物源较近(且与高地与陡坡伴生),成熟度较低;应属于陆相沉积;具有很好的储油层系。而三角洲相却是河入口处的沉积物;离物源较远;成熟度相对较高;属于海陆过渡相;具有很好的生、储层系。两者相同点是:剖面都是反粒序;都是水动力和碎屑的共同产物,后者也是他们具有相似的名字的原因。 关键词:三角洲、扇三角洲 前言:近年来,在扇三角洲发现的油气田越来越多,于是人们愈加的重视扇三角洲的研究。可能是名字的相近的缘故吧,人们有时会混淆三角洲与扇三角洲的概念及沉积亚相。其实,三角洲和扇三角洲都是存储油气的重要沉积相,并且他们的名字也很相近,可是他们却有着本质的差别。他们在沉积动力、物源远近、沉积亚相和大相划分却是截然不同的。扇三角洲在本质上与三角洲是不同的;是两种不同的沉积相。 1扇三角洲与三角洲基本概念、分类或模式 扇三角洲与三角洲储存油气的主要沉积体,因而备受相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名称上,他们仅一字之差,因此,容易使人产生感觉,这两者在很多方面有相似性;可是两者在成因、沉积相、物源来源的远近等上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先看一看他们概念的区别。 1.1扇三角洲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冲积扇的概念,冲积扇是在干热的气候,地壳升降运动强烈地区、风化、剥蚀作用剧烈条件下,此时形成的产物被山区的暂时性水流(雨水或洪水)或山区河流带走。当水流流出山口,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形成锥状或扇状推以体,称为洪积锥或洪积扇。它具有山区河流冲积成因的特点,故又称为冲积扇[1]。 而扇三角洲的概念是由冲积扇提供物质并沉积在活动扇与静止水体分界面外的、全部或部分位于水下的沉积体。显然,扇三角洲与冲积扇有着直接的联系,扇三角洲是建立在冲积扇的基础上,冲积扇是形成扇三角洲的基础。扇三角洲包括“干扇”和“湿扇”。它强调能动的与湖或海接触;指出高地与陡坡伴生是扇三角洲常见的标志,但不是决定性的。 国内外已报道的扇三角洲基本模式有三种类型:一是牙买加型扇三角洲,为陡坡型、大高差,发育于岛弧碰撞海岸岸区;二是阿拉斯加型扇三角洲,高差小、为缓坡型,发育于大陆碰撞海岸区;三是断陷湖盆型扇三角洲,大多在陡岸带发育。上述三种类型都是冲积扇前积于水下,有水上、水下部分,并都具有近源、多砾、辫状河发育的共同特点。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及储层宏观特征分析

文章编号:100020550(2004)0120087208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 及储层宏观特征分析 ① 王家豪姚光庆赵彦超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武汉 430074) 摘 要 将层序控制因素分析和沉积学响应相结合,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成因地层单元,较详细地分析了坳陷盆地、断陷盆地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可容纳空间的不同发育特点、河流作用方式的变化、以及储层宏观分布特征,讨论了物源供给对储层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和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为例,说明了短期基准面旋回识别标志:厚层叠置砂体底部冲刷面和下切谷、辫状分流河道曲流化特征、滨岸沙坝-滨岸沼泽相沉积;阐述了厚层稳定煤层作为地层对比标志的理论依据;剩余陆上可容纳空间的概念合理地解释了储层砂体主要分布于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原因。 关键词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短期基准面旋回 储层 曲流化 稳定厚煤层第一作者简介 王家豪 男 1968年出生 讲师 在读博士 沉积学 油气储层地质学 中图分类号 P53912 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目前,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在我 国齐步发展,两者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都体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经典层序地层学论述了可容纳空间由海平面变化与基底构造沉降叠合而成的发育机理,较详细地分析了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沉积物供给、气候等 四大控制因素[1]。高分辨层序地层学进一步提高了地层对比的精细程度和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并逐步延 伸到储层宏观展布特点和物性评价方面,总结出了可容纳空间原理、相分异原理、体积分配原理等系列理论[2]。因此,以两者都强调的可容纳空间概念为纽带,充分结合经典层序地层学的控制因素分析和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层序内部沉积学响应原理,就形成了分析不同控制因素下储层分布特征的完整思路。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在我国并不少见,在坳陷盆地和断陷盆地(如焉耆盆地)都有发育,特别是一些大型坳陷盆地,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分布面积达几千~几万km 2,如鄂尔多斯盆地,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也是一种较独特的沉积类型,一方面需要有平缓的浅水沉积背景;一方面又需要高隆的物源区以提供丰富的物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以三角洲平原相极其发育、而前缘相薄、零星分布为特征[3],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和河道边缘的决口水道、溢岸、决口扇、泛滥平原相等微相类型。结合鄂尔多斯盆 地塔巴庙地区和焉耆盆地宝浪油田的沉积储层特点,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地层含砂率高,储层厚度大, 主要为辫状分流河道相砂体,属粗粒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的精细对比、隔夹层分布规律的认识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但由于储层密集,又不发育浅、深湖相沉积,可靠的对比标志缺乏,高分辨层序识别困难,两个地区都采用了把厚层煤层作为对比标志,但其理论依 据不足,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4]。 经典层序地层学指出:“在Ⅰ型层序中,河流沉积在低水位和海进早期,以线形下切河谷方式产出,在高 水位沉积时期,以更广泛的泛滥平原沉积方式” 产出[1]。邓宏文在阐述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相分异原理 中也指出 “高可容纳空间与低可容纳空间形成的河道砂体,其几何形态(宽厚比)、 侧向连续性、相互截切程度、底形类型与保存程度、底部滞留沉积物厚度与类型 均有明显差异”[2] 。因此,河流的作用方式及其储层分布特点蕴含着层序识别的信息。河流是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的主要营建力量,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的沉积相和储层砂体类型都较单一,是进行河流作用方 式、 储层砂体展布和控制因素分析的理想场所,也是借此进行高分辨层序分析的有利条件。2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河流作用 方式及储层分布特征分析 短期基准面旋回与油田的小层划分的精细程度大   第22卷 第1期2004年3月沉积学报 ACTA SEDIMEN TOLO GICA SIN ICA Vol 122 No 11 Mar 12004   ①收稿日期:2003203228 收修改稿日期:2003206209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的区域》教案

《6.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的区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读图6.34和6.35,使学生能够说明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和地理位置;对本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出简要评价;初步培养学生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描述本区内人口、城市和工业部门结构的空间分布特点,了解长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等方面综合分析其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了解上海市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沿河(京杭运河)、沿江、沿海,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读书本上的图以及通过课堂、课外活动,认识本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城市、工业、农业和生态环境,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通过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对长江流域经济的辐射作用,分析长江在该流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德育目标 1.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3.通过长江三角洲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的学习,培养学生推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长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等方面综合分析其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难点 说明上海市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沿河(京杭运河)、沿江、沿海,初步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教学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比较法、综合归纳法、读图分析法等多种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三角洲

2021届高三地理小专题训练:三角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三角洲是河流在汇入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而成的。其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尼日尔河在中上游甲处湖沼地带形成了较明显的内陆三角洲,近年该三角洲有扩展的趋势,读图完成1~2题。 1. 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的扩展方向 A. 向北 B. 向南 C. 向西 D. 向东 2. 尼日尔河从巴马科到通布图 A. 流量逐渐加大,携带更多泥沙在湖沼沉积 B. 流速逐渐加大,所携带的泥沙在湖沼沉积 C. 植被覆盖率下降,入河泥沙不断减 D. 地形渐趋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 【答案】1. A 2. D 【解析】试题通过尼日尔河流域图,考查河流三角洲。 1.由材料可知,三角洲应向地势低的地方扩展,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三角洲形状可知,向北扩展,A正确。 2.从图中看,尼日尔河从巴马科到通布图等高线稀疏,地形趋平坦,流速减缓,泥沙堆积,D正确。 里海为一封闭海盆,水平面变化主要受制于伏尔加河径流量。近百年来,里海水平面升降幅度大,1930~1977年,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伏尔加三角洲位于里海北部,以多汊道著称。右图示意伏尔加三角洲分区及相邻各地貌单元,图中a为伏尔加三角洲顶部地区,b为上三角洲平原,c为下三角洲平原,d为前三角洲(三角洲水下部分),短虚线为人工开挖的鱼类洄游水道。据此完成3~5题。

3.伏尔加三角洲多汊道,与其形成相关的是 A.地势起伏较大B.河道下切严重 C.水量变化较大D.人工开挖排水渠 4.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些大型水库用于农业灌溉等,水库建成后的伏尔加三角洲地区 A.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缩小B.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大 C.下三角洲平原侵蚀加剧D.前三角洲面积可能减小 5.在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三角洲上 A.主要汊道河床变宽、缩短B.与主要汊道相邻的汊道将萎缩废弃 C.人工鱼道的作用减小D.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3. C 4. D 5. B 【解析】 3. 伏尔加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河床较浅、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因此河流经常改道,形成众多汊道,故C 项正确。 4. 水库建成后,注入里海的水量减少,河水含沙量减少,沉积作用减弱,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不会缩小,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小,A、B两项错误;水库建成后,入湖径流量减少,里海水平面下降,下三角洲平原将向里海延伸,前三角洲面积可能会缩小,C项错误,D项正确。 5. 在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河入湖径流量减少且集中在主要汊道,三角洲主要汊道河床下切、加深,致使相邻的汊道萎缩废弃,A项错误,B项正确;前三角洲面积减小,水深变浅,人工鱼道发挥的作用增大,C项错误;入湖水量减少,伏尔加三角洲的生物多样性减少,D项错误。 河口三角洲是河流入海后流速急剧下降,河流所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河口处,沉积物沿着流水移动方向不断堆积的结果,泥沙随着流水的作用发生垂直和水平分选,颗粒表现有粗细之分。下图为法国第二大河流罗讷河流域图。据此完成6~7题。

第十四章 三角洲相

第十四章三角洲相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 三角洲(delta)一词源于希腊字母(Δ)。 三角洲相位于海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海陆过渡相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河流入海(湖)盆地的河口区,由于坡度减缓,流速降低,水流扩散,将携带的砂泥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形成平面上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沉积体,称为三角洲。 三角洲是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的大型沉积体,面积可达数十至数万平方公里,长达数十至数百公里,沉积厚度达数十至数千米。 三角洲按蓄水盆地的性质分为湖成和海成两种类型。前者属湖泊相,前面已经讲过;后者为海陆过渡相,是本节讨论的重点。下面先介绍三角洲的形成机理和控制因素。 二、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三角洲的发育大致经历下述两个阶段 (一)河口砂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 河流入海的河口区,水流展宽和潮流的顶托作用使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下沉而堆积成水下浅滩。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成新月型河口砂坝。水流从砂坝顶端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分流河道),并向外侧扩展。分支河道向前发展,在河口处又会出现新的次一级河口砂坝。这一过程不断重复,就形成了一个喇叭形向海延伸的多叉道何网系统,三角洲的雏形就随之形成了。

(二)决口扇的形成和三角洲的延伸 分支河道不断向海延伸,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缓,河床淤高。坡度下降至一定程度,泄流不畅,洪水期洪流冲决天然堤,呈散流倾泻于滨海平原或叉道间海湾,流速骤减,沉积物逐渐淤积而呈决口扇滩,从而使三角洲在平面上(横向上)逐渐扩大。 河水冲决天然堤后,取道于较大坡度的新河床入海。旧河道淤塞,泥砂供应断绝,加之海浪的改造和侵蚀,使原来的三角洲废弃,而在其旁侧新河道入海处,新的三角洲开始发育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角洲的废弃和发育相互转化,交替出现,结果各三角洲彼此连接和部分叠合,形成三角洲复合体。如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平原就是由7个三角洲叶体连接叠合而成的。黄河河口现代三角洲就是由9期亚三角洲依次叠置而成的。 三角洲的增长和向海推进可以有很高的速度。世界上一些大河流的三角洲增长速度: 三、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 三角洲沉积体是河流作用与海(湖)作用在河口地区互相影响的结果。其发育情况的最重要因素是河流供给大量沉积物和沉积区的下沉。另外还有气候、排水量、河口等各种地质作用、海浪、海流、潮汐、风和陆架坡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个复杂多变的沉积环境。归纳起来,三角洲形成的控制因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高中地理常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的五个发展策略

高中地理常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的五个发展 策略 一、地理常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的五个发展策略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的五个发展策略 长江三角洲的城市体系已比较完备,已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县属镇和乡级镇组成的七级城镇体系,城镇等级齐全,类型多样,各类城市的数量也呈现出宝塔型的特点,大中小型城市的数目之比分别为4∶17∶30。这样一种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控制核心城市人口的盲目膨胀,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带的整体优势,是比较合理的。但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解决的重点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思路有以下几条: 一、理顺城市关系 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推进分层次的人口和经济要素的集中,逐步理顺地级市、县级市的关系,并解决小城镇过于分散的问题,使城市体系空间布局合理化。 二、加强上海建设 加强上海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特别是要着力培育作为区域以及更大范围内要素配置中心的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 三、城乡一体化

以现代化交通体系为依托,建设一体化城市体系,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区域交通体系建设,一是要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要是建设主枢纽港(大小洋山港),建设集疏运系统,促进形成各港口的合理分工;二是要与城市体系的完善紧密结合,基本目标是使三角洲地区任何两个地级城市之间的行车时间都能控制在4 个小时以下,其中上海到各个地级城市在3 个小时以下。在该地区城市功能定位上,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本三角洲地区的资源配置中心,即最高等级的城市(上海)。第二类是地区性的资源配置中心,即二级城市或区域副中心。这两类城市都应是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第三类是具有专业功能的城市,如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专业性工业城市等。区域整体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目标是,到2018 年~2020 年,使整个城市群承载6000万以上人口,包括本地区人口的60%即4000万以上,以及外来人口约2000万;承载绝大部分新增工业及教育产业、文化产业和卫生事业;形成国际、国内人员与物资大规模高效率流动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四、增强次中心 增强区域内次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的经济实力,提升其在各自范围内的集聚、辐射能力,确定城市功能特色,促进城市功能的互相衔接。 五、加强城市化

现代河流三角洲分析

?首页>> ?电子教材>> o第一章绪论 o第二章沉积物的来源 o第三章沉积学相关的流体力学基本原理 o第四章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o第五章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 o第六章大陆环境及相模式 o第七章海陆过渡环境及相模式 o第八章海洋环境及相模式 o第九章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 o第十章沉积盆地及古地理分析 ?本章内容 o第一节概述 o第二节三角洲环境 o第三节三角洲沉积模式 o第四节河口湾环境 o第五节扇三角洲环境及相模式 o第六节辫状河三角洲相

环境条件:含盐度不正常,受到河流、波浪、潮汐的共同影响。 生物:大陆和海洋的生物群混生,生物群分异度较低,而丰度较高,以丰富的广盐度的生物如双壳类和腹足类繁盛为特征。 沉积物:除大量发育由河流携带的陆源碎屑沉积物外,有时也因水体咸化而形成一些化学沉积。 沉积构造:水流、波浪形成的沉积构造共生(潮汐弱)。 地质记录:河流携带大量陆源沉积物在入海处沉积,沉积速度快,可形成厚度巨大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与河流相伴

三角洲的概念:可追溯到公元约400年。当时,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观察到尼罗河口的冲积平原的平面形态与希腊字母Δ相似,于是就产生了三角洲的名称.三角洲指河流与海洋(湖泊)的汇合处(在河口附近)所形成的三角形碎屑沉积体。 海洋三角洲:是河流流水与海洋波浪和潮汐共同作用的产物。 湖泊三角洲:是河流流水与湖泊波浪共同作用的产物。 三角洲的规模可自数平方公里到几千平方公里。其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的大小,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面积约5180km2。 吉尔伯特(1885)对邦维尔湖三角洲的研究。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发现许多大型油气田与三角洲沉积有关。 科威特布尔干油田为世界上第二特大油田,储量为94亿吨。 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玻利瓦尔沿岸油田为世界第三大油田。 美国墨西哥湾中新生代油气盆地,它们的主要产油层均属三角州沉

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模分布体系简单分析和位序粗略测算

对长三角城市群规模分布体系的测算及分析 ——基于捷夫法则 摘要:所谓城市群是城市化过程中一种特殊的经济与空间的组织形式,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由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所组成的巨大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及城市间巨大的相互作用,致使城市间的地域边界相互蔓延,形成连结成片的城市地区,即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并致力于在2018年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快速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其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乃至全球经济格局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群;长三角;位序规模分布;捷夫法则 1引言 长江三角洲是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也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2014年划入),区域面积35.4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区。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仅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比如典型的江苏乡镇企业、浙江民营企业、上海外资企业),集聚效应开始发挥作用,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其中城镇化尤为快速,小城镇和城市对本地区城市化率的发挥较大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长江三角洲正在通过经济与空间的双向运动,逐渐成长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扇三角洲与三角洲特征

第二十二章三角洲相 §22-1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 一、三角洲环境及其发育过程 三角洲相——海陆过渡地带,是海陆过渡相组的重要组成部分。1.三角洲环境■三角洲的现代定义(巴雷尔,1912): “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种沉积物”。至今,该定义仍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河流入海(湖)盆地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逐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称为三角洲。 ■三角洲的定义有四方面含义: ▲三角洲沉积物来源于一个或几个可确定的点物源; ▲三角洲以进积结构为特征;?海(湖)侵不能形成三角洲吗 ▲尽管三角洲能最终充填盆地,但它们都发育于盆地周缘——(应是岸线附近); ▲因河流提供了进入盆地的物源,所以三角洲最大沉积位置受到限制 ■水体性质不同——湖泊型三角洲和浅海型三角洲■水体性质不同—— 湖泊型三角洲和 浅海型三角洲■三角洲的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

▲稳定的构造 ▲宽浅的陆棚 ▲曲折的岸线 ▲明显的河流作用等都有利于三角洲的发育 ▲物源供给 ▲较为湿润的气候 ▲较细粒的沉积物 ▲较高的水体盐度 2 三角洲发育过程 (1)河口砂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河流入海河口区,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沉积成水下浅滩; └→?水流展宽、海水阻力、潮流的顶托作用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成新月形河口砂坝; ■水流从砂坝顶端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分流河道),并向外侧扩展。 ●分支河道向前发展,在河口处又会出现新的次一级河口砂坝。 ●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就形成了一个喇叭形向海延伸的多叉道河网系统,三 角洲的雏形随之形成。 (2)决口扇的形成与三角洲的延伸■分支河道不断向海延伸,河床坡度减小,流速减缓,河床淤高。 ●坡度减至一定程度,泄流不畅,洪水季节洪流冲决天然堤,呈散流倾泻于滨 海平原或叉道间海湾,流速骤减,沉积物逐渐淤积而成决口扇滩,从而使三角洲在横向上逐渐扩大。

长江三角洲发展概况

长江三角洲发展概况 长江三角洲指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成员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嘉兴,镇江,常州,湖州,绍兴,南通,舟山,扬州,台州,泰州,合肥,马鞍山,衢州,金华,淮安,盐城22个城市。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江苏省镇江以东,杭州湾以北,通扬运河以南。面积约为5万平方公里。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号称中国的“金三角”。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 为推动和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1992年由上海、南通、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常州、湖州、嘉兴、镇江14个市经协委(办)发起、组织,成立长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至1996年共召开五次会议。 1997年,上述14个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共15个城市通过平等协商,自愿组成新的经济协调组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协调会设常务主席方和执行主席方。常务主席方由上海市担任,执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市外的其他成员市轮流担任。协调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正式会议。协调会在常务主席方设联络处作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工作。各成员市的协作办(委)作为协调会具体的联络、办事部门。 扩大区域 2010年3月在浙江嘉兴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宣布,协调会成员由此前16个增至22个,即长三角核心城市群扩容,不仅吸收盐城、淮安、金华、衢州等4个苏浙城市为新会员,而且让泛长三角区域内的合肥、马鞍山两个安徽省的城市也正式“加盟”。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该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 交通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新建的虹桥枢纽中心是华东最大的中转站。

三角洲存在地的自然条件

三角洲存在地的自然条件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分析丙湖泊的形成原因?(4分) (2)与乙地相比,甲地在图中所示季节降水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3)根据材料,试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描述A三角洲(奥卡万戈三角洲)的形成过程。(6分) 参考答案 (1)板块的张裂作用(1分),地壳断裂下陷形成(1分)。(共2分) (2)特点: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1分), 原因:风由海洋吹向陆地(1分),地处迎风坡(1分),甲沿岸有暖流经过(1分)。(共4分) (3)奥卡万戈河上游流域发生水土流失,土壤被流水侵蚀进入河流(1分); 通过河流的流水搬运作用,搬运至卡拉哈里沙漠北部的沼泽地(1分); 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作用形成三角洲(1分)。(共3分) 通过上面的试题,可以看出,三角洲的存在地可根据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分布不同。 下面我们看一下百度百科上对三角洲的定义。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 汇入湖泊、河流而形成的三角洲又叫内陆河流三角洲。 而有一些河流直接在陆地上冲积出三角洲,而又未汇入其他水系,这样的三角洲叫内陆三角洲,是内陆河流三角洲的一种。 三角洲又称河口平原,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所以叫三角洲。 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易有洪涝。 由此来看,三角洲并非只分布在的河流入海口附近,在河流流入湖泊或其他河流时,也会形成三角洲,甚至未汇入其他水系也有可能形成

2019届高三地理微专题:三角洲的形成

微专题:三角洲的形成 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河口地带地壳沉降,涌潮明显,常形成1.5~2.44米高的大潮。下图为亚马孙河流域示意图。

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10分) 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 材料一: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由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大部分位于孟加拉国,小部分位于印度。这里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是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下图为恒河三角洲的位置及孟加拉国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下面两幅为恒河三角洲某民居在不同季节景观图。

(1)分析恒河三角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的原因。 (2)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你认为恒河三角洲的面积将会扩大还是缩小?说明理由。(3)简述恒河三角洲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4)结合自然环境特征,推测该房屋采用“吊脚式”建筑的原因。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时期,河流侵蚀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如下图所示:

2.河流堆积地貌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水流速度放慢, 河流搬运物质堆积下来, 形成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最后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地貌特点: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堆积物质由粗到细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废弃的河漫滩,连接成 河漫滩平原。地貌特点:地势平坦、宽广 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三角洲,若干个河口三角洲连成三角 洲平原。地貌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 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提示 洪积扇发育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前,冲积扇发育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山前。 1、亚马孙河口地带位于地壳沉降区域(2分);流域内(降水季 节分配均匀,)植被覆盖高,(水土流失较少,)河流含沙量小(2分);加上河流流经广阔的平原地区,泥沙中途沉积,河口输沙量小(2分);河口地带潮汐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2分);有暖流流经,泥沙被大量带走,沉积作用弱。(2分) 2、(1)由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两条大河冲积而成,泥沙数量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带来泥沙多;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易沉积;孟加拉湾海潮势力强,海水对河水顶托能力强。 (2)扩大:全球变暖,河流上游(青藏高原)冰川融化,河流流量增大,带来泥沙增多;全球变暖,蒸发量加大,降水增多,河流流量增大,带来泥沙增多;全球变暖,农业热量条件增加,人们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剧,带来泥沙增多。[来源:学。科。网] 缩小:全球变暖,蒸发加大,降水减少,河流流量减小,带来泥沙减少;全球变暖,植被生长旺盛,水土流失减弱,带来泥沙减少;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三角洲。

秦皇岛地区河流三角洲现代沉积考察

冀东和秦皇岛地区典型现代沉积精细考察研究 一、立项依据及意义 “现代是解释过去的钥匙”已成为地质学家、沉积学家的共识。比较沉积学、现实主义和“将今论古”的方法论已深入到地壳表层研究的各个领域。近20年来,国内外在研究沉积物的成因、沉积环境、沉积相和沉积模式,以及沉积体系、沉积学的研究方法,沉积作用和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有了飞跃的发展。这主要应归功于大规模现代沉积的考察和研究,以及大量钻探和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进展,使沉积学发生了质的飞跃。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各大学和石油公司就十分重视现代沉积考察和地面露头研究,并作为美国石油地质学家联合委员会(AAPG)的石油地质科技人员进行培训的重要内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七五”和“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也很重视通过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精细调查研究,以应用现代沉积和古代沉积的研究成果建立储层精细地质模型,实现储层表征技术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这些研究对我国东部高含水油田和西部致密储层的勘探、开发,乃至二次采油都有重大实际意义。 大庆油田的开发层系为河流—三角洲相沉积储层。冀东和秦皇岛地区背靠燕山,面临渤海,现代沉积地质现象非常丰富,其中主要构成为三角洲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这一地质特征与大庆油田油气开采的目的层有一定的可比性。通过对冀东和秦皇岛地区三角洲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的现代沉积考察研究,将今论古,进一步增强考察人员对沉积相理论的感性认识,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深化对沉积概念、地质模型的理解,提高对各种沉积相带的判别能力,促进精细地质研究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适应油田“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考察研究内容及主要路线 课题主要考察研究冀东的滦河流域、秦皇岛地区的昌黎—山海关的渤海海岸,柳江盆地等区域的古代沉积和现代沉积典型地质地貌的特征及沉积作用。(一)内容包括: 1、冀东冲积扇—河流沉积体系 (1)主要考察滦河现代沉积体系。滦河现代沉积体系国内驰名,地质现象丰富。现代滦河从中—上游的辫状河段至中—下游的曲流河段,直至流入渤海形成建设性三角洲,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 (2)其次还考察研究与滦河相邻的北戴河、赤土河,它们均为中—小型河流,由于海浪—潮汐能量大于河流能量,致使成为潮汐河口。

地质记录中三角洲类型的识别

[收稿日期]20050215  [作者简介]旷红伟(1969),女,1992年大学毕业,博士,副教授,现从事储层沉积学和测井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地质记录中三角洲类型的识别 旷红伟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高振中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三角洲的概念是地质学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以现代沉积学为指导,以露头、岩心、录井、测井 及各种新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从油田实际地质工作出发,创造性地进行沉积学研究,从各种复杂的地 质现象中,总结了曲流河三角洲、扇三角洲特别是河控型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低弯度河三角洲等 古代三角洲类型的特点:曲流河三角洲沉积通常显示出以曲流河作用占优势的特征;扇三角洲体系中, 以重力流沉积占优势为其重要的沉积特征;而河控型扇三角洲与旱地扇或扇三角洲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 以牵引流沉积占绝对优势,而后者重力流沉积相当发育;辫状三角洲沉积总体显示牵引流沉积特征,辫 状水道和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是最主要的沉积单元,岩层中层理构造发育,砂体侧向迁移形成的侧积交错层 是主要的沉积构造;低弯度河三角洲以较粗的砂岩区别于曲流河三角洲,以较低的砂岩含量区别于辫状河 三角洲,以缺少重力流沉积而区别于扇三角洲。为今后油区沉积地质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关键词]三角洲;沉积类型;识别特征 [中图分类号]TE121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05)02031704 三角洲的概念是地质学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西部前陆盆地中的大多数油气田都与古代三角洲沉积有关。笔者从地层记录中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及低弯度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出发,结合油田沉积地质研究的实例论述如何对它们进行识别。 1 曲流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通常显示出以曲流河作用占优势的特征,三角洲发育较完全[1] ,这类三角洲的特征较明显。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包括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通常由分流河道微相、天然堤微相、河漫微相及河漫湖、河漫沼泽微相组成,总体特征类似于曲流河沉积。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由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远砂坝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和支流间湾微相组成。2 扇三角洲与河控型扇三角洲通常意义上的扇三角洲沉积是以冲积扇入湖形成的由水上到水下的中粗碎屑岩沉积体系[2,3]。扇三角洲平原沉积中通常发育泥石流、辫状河道等沉积微相类型;扇三角洲前缘发育碎屑流、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等沉积微相;前扇三角洲的前三角洲泥沉积中通常会含一些粗颗粒。扇三角洲体系中,以重力流沉积占优势为其重要的沉积特征。沉积物粒度普遍很粗,以砂砾岩为主,河道沉积不发育,往往呈小的透镜体分布在重力流沉积物中,为扇面上洪水期形成的短暂河道产物。沉积物入湖后受湖浪的改造作用微弱,河口砂坝不发育。物源近、丰富,为阵发性灾变事件供给的结果。 我们通过对克拉玛依油田某区二叠系上统下乌尔禾组12口井、1000m 余岩芯的详细观察、描述以及岩石薄片和光面的研究,800多口井的录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和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特别是对15口井的E M I 成像测井资料的深入研究,认识到下乌尔禾组沉积相属河控型扇三角洲相沉积,以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前扇三角洲不发育。这类三角洲最明显的特征是沉积过程受河流作用的控制,以河道沉积为主。在常年有流水的潮湿地区,扇三角洲平原多为砾石质辫状河组成辫状河平原[1],地形较平缓,河道多、切割浅,且迁移快,不固定[3,4];砾石坝中发育弥散的平行层理,而河? 713?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年4月  第27卷 第2期Journa l of O il and Ga s Technology (J 1JP I ) Ap r 12005 Vol 127 No 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