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年大学化学教案3篇

2020年大学化学教案3篇

2020年大学化学教案3篇
2020年大学化学教案3篇

大学化学教案 3 篇

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概念: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主要次级键——疏水作用、离子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等。

结构域(domain):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迭得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分子伴侣: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迭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的一类蛋白质。

2.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每条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subunit)。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各亚基之间的结合力——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

3.蛋白质的分类:根据组成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根

据形状分为球状蛋白质和纤维状蛋白质。

4. 蛋白质组学基本概念:一种细胞或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即“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1.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一级结构相似其高级结构与功能也相似;氨基酸序列提供重要的生物进化信息;氨基酸序列改变可能引起疾病。

2. 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功能依赖特定空间结构;

肌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血红蛋白结构、运输02功能,氧饱和曲线。

蛋白质构象改变可引起疾病如疯牛病等。

1.两性解离

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

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 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2.胶体性质

3.变性、复性、沉淀及凝固

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

蛋白质分子的特定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

活性的丧失。

变性的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造成变性的因素:如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

蛋白质变性后的性质改变: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及易受蛋白酶水解。

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

蛋白质沉淀:在一定条件下,蛋白疏水侧链暴露在外,肽链融会相互缠绕继而聚集,因而从溶液中析出。

变性的蛋白质易于沉淀,有时蛋白质发生沉淀,但并不变性。

蛋白质的凝固作用(proteincoagulation) :蛋白质变性后的絮状物加热可变成比较坚固的凝块,此凝块不易再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开课单位:

学分:

总学时:(理论教学X学时,实践教学X学时)

课程类别:

必修考核方式:考试

基本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大学化学课程阐述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是高等工科院校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课;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与工程技术间的桥梁。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和与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化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近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必要的化学基础;使学生能在工程技术中以化学的观点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对一些涉及化学的工程实际问题,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的意识,理解化学与材料的关系。

1、启发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学习热情,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掌握从能量变化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一般规律,掌握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程度,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基本原理,为解决工程实际中遇到的一系列化学问题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

3 、掌握水溶液的性质,掌握单相与多相离子的解离平衡,配合平衡的规律,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理解电化学原理,了解化学电源,腐蚀及防腐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5、掌握物质结构的基本知识,理解材料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6、了解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极其常见的化学治理方法,使

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7、了解材料学中的一般化学问题,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要求学生具备中学化学知识

后续课程:

本课程属导论课、基础课性质,目的是为后续课、相关课打好基础,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腐蚀与防腐》等。

第一章绪论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的进展。化学与专业的关系。化学与社会的联系。课程要求及学习方法。物质的层次。聚集状态(液晶、等离子态)。系统与环境。相。

第二章热化学与能源

反应热效应的测量。热和功。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焓盖斯定律。反应热效应的理论计算。能源。能源中的化学问题。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自发过程。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熵。热力学第二定律。吉布斯函数H°>A S°>A G的计算。热力学等温方程。反应方向

的判断。化学平衡。影响 V的因素。K°及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反应级数。一级

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阿累尼乌斯方程。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

过渡态理论。活化能。催化剂。速率与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的关系。

第四章水化学及水污染

溶液的通性。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弱电解质的离解平衡。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溶液pH值计算。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溶度积。溶度积规则及应用。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配合平衡。水体污染。常见的水体污染物。水体富营养化。

第五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

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极反应。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式。

电极电势的应用。化学电源。电解的基本原理。金属腐蚀与防护。

第六章物质结构

量子化。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关系。四个量子数。波函数和原

子轨道。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轨道的能级。电子排布的

三原则。电子排布式。元素周期律。电负性。化学键。离子键。离子

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共价键的形成。。键和n键。杂化轨道理

论。键参数。

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晶体结构。晶体四种基本类型的性质。化学与材料。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本课程重点讲授基础理论,以及如何应用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化学反应原理是本课程的重点。化学热力学概念太多是本课程教学的难点。物质结构理论抽象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由于热力学在后续课程《物理化学》中要深入讲解,在本课程中只需讲授最基础的概念和理论。

1、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能力素质

2、抓住“结构?性质?应用”这一“化学逻辑进行启发式教学”

3、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如多媒体教学、投影胶片、观看录象等。

4、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太多,应要求学生加强预习和课后总结。

(一)教材

1 、徐崇泉编,《工科大学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

二)主要参考书目

1 、浙江大学编,《普通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2、傅献彩主编,《大学化学》上册、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xx 年3、邹宗柏主编,《工程化学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XX年4、曲保中主编,《新大学化学》,科学出版社,XX 年5、杨玉国主编,《现代化学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xx年6、西安交通大学编著,《普通化学》,科学出版社,xx年

7 、陈林根编著,《工程化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课程名称:

学时数:X学时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大学化学实验是提供学生学习并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它是培养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使学生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进一步加深大学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进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1 、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在课下进行预习,设计出预习报告;

2 、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前,给学生15分钟,熟悉实验流程、操作方法、洗涤玻璃仪器等;

3、指导教师提问,并讲解疑难问题、注意事项等;

4、实验基本为1人1组,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

5、将测试数据、制备的产率、验证的性质等记录在设计好的预习报告中;

6、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原始数据、产率、现象与解释结论等当堂课交完成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分析天平的使用和称量(2 学时)实验二多种混合离子

的分离鉴定(3学时)实验三钢样中锰含量测定(3 学时)

学生进入实验室,点名,实验结束后,学生有一份原始数据、产率、现象与解释结论等的实验报告。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操作、原始数据记录、产率、现象与解释结论、实验纪律及作风等方面给学生操作分与学生报告分。由于本实验课是大学化学课程的一部分,实验没有单独考核。

教材:基础化学实验室自编教材,参考书:

1 、谢国梅等编.《分析化学实验》,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2、曹艳霞,曲宝涵等. 《普通化学实验》,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3 、赵士铎主编. 《定量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4 、甘孟瑜等编?《大学化学实验》,重庆大学出版社,xx5、柯以侃主编?《大学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xx

内容仅供参考

南昌大学第六届大学化学竞赛获奖学生名单

南昌大学第六届大学化学竞赛获奖学生名单 排名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备注1周少青理学院应化1225503212109一等奖2曹京京理学院化学1215503112058一等奖3王威理学院化学1215503112038一等奖4徐攀理学院化学1315503113042一等奖5万照华理学院化学1215503112053一等奖6徐小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1217301012032一等奖7余志鹏理学院应化1125503211075一等奖8胡吉林理学院应化1115503211017一等奖9廖欢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1325702113048一等奖10李胜军理学院应化1125503211078一等奖11丁常英抚州医学分院化本111(抚)6903011026一等奖12刘洁药学院药学1126302111047一等奖13游苏理学院应化1125503211068一等奖14余杰坤抚州医学分院化本111(抚)6903011029一等奖15焦阳理学院应化1225503212100一等奖16黄艳娟药学院药学1126302111022一等奖17张立福理学院应化1225503212090一等奖18王婷婷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制药1225801312088一等奖19晏志平高等研究院本硕1115503111026一等奖20赵丽芳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制药1115801311016一等奖21蒋泽周理学院应化1225503212113一等奖22雷胜男理学院应化1215503212026一等奖23黄崇理学院应化1315503213055一等奖24张婷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工1215801112011一等奖25李明智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卓1215603112135一等奖26何媛理学院应化1225503212106一等奖27冯涛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工1215802112013一等奖28黄南平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水产1315601213015一等奖29陈燕理学院化学1215503112043一等奖30张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1335702113077一等奖31黄清娥高等研究院本硕1116100211064一等奖32刘琳珍理学院应化1125503211096一等奖33翁贞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1315702113016一等奖34郭繁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工1215802112019一等奖35徐德康理学院应化1215503212013一等奖36吴媛媛理学院应化1215503212043一等奖37段晓彭理学院应化1325503213083一等奖38叶丹理学院应化1125503211112一等奖39张薛勤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卓1215603112129一等奖40张佳杰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制药1225801312055一等奖

大学无机化学教案全

无机化学教案 说明 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课、实验、习题、答疑和期中、期末 考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离解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规律和用途,训练和培养学 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手段 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中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素质 教育指导思想,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 学质量。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分两学期讲授,第一学期讲授化学基础理论,第二学期讲授元素化学每学期考核一次,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闭卷)成绩80%成。 四、学时分配(共计144学时)

五、目录 绪论 (4) 第1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

第2章分子结构 (9)

第3 章晶体结构 (13) 第4 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23) 第5 章化学平衡 (30) 第6 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32) 第7 章水溶液 (36) 第8 章酸碱平衡 (41) 第9 章沉淀平衡 (51) 第10 章电化学基础 (56) 第11 章配合物与配位平衡 (66) 第12 章氢和稀有气体 (73) 第13 章卤素 (74) 第14 章氧族元素 (80) 第15 章氮磷砷 (87) 第16 章碳硅硼 (97) 第17 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第18 章金属通论 (104) 第19章S区金属................................. 第20章P区金属................................. 第21 章ds 区金属............................... 第22章d 区金属(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目的、任务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103 105 109 114 121

南昌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篇一: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号:6100512094 专业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2班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XX/4/3 实验成绩: 实验一实验环境的建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QL Server XX常用版本和对操作系统的不同要求 2.熟悉SQL Server XX的基本性能 3.正确安装和配置SQL Server XX 二、实验基本原理 SQL即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 是一个综合的、功能极强同时又简洁易学的语言。它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自SQL 成为国际标准语言之后,各个数据库厂家纷纷推出各自的SQL软件或与SQL的接口软件。这就使大多数 数据库均用SQL作为共同的数据存取语言和标准接口,使不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有了共同的基础。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相互连成LAN的计算机2台以上,windows XX server 操作系统,SQL Server XX安装标准版安装软件。 四、实验步骤 安SQL Server XX:将安装光盘放入CD-ROM,将自动弹出“SQL Server自动菜单”界面,如果没有自动弹出则选择光盘根目录下的autorun.exe,双击运行: 选择运行“安装SQL Server XX组件”进入安装组件界面,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进入安装界面后,按照安装提示进行安装;一般需要人工进行干预的有: 选择安装类型和安装路径:安装类型有:典型安装、最小安装、和自定义安装。安装路径是指SQL Server的系统文件和数据文件的安装位置。默认情况下“安装类型”是典型安装,“安装路径”是操作系统设定的“Program Files”文件夹。你可以自行改变,初次安装最好不要改变他,按默认情况使用; 配置启动服务的帐号:有两类用户帐号:一类是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集成帐号,一类是混合帐号。选择第一类帐号进行安装;配置服务器端网络库:SQL Server支持多种网络库,这些网络库必须与操作系统的网络协议共同工作,才能实现客户机与数据库服务器的通信。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开始菜单操作:“开始”―>SQL Server”->

大学生物化学教案

生物化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化学的含义 生物化学是云应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及其与生理功能相联系的一门科学。 二、生物化学的内容 有关营养专业的生物化学即不同于以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生命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规律,以及一切生命现象的化学原理为基本内容的普通生物化学,也不同于研究食品的组成、主要结构、特性及其产生的化学变化为基本内容的食品化学,而是将二者的基本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应由与食品、营养的一门交叉学科。 三、学习和研究生物化学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把握有关食品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注意食品的组成、特性、生理功用以及在加工、贮存、代谢构成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2、正确处理好理解和记忆的关系。 3、注意知识的不断总结 4、学会自学 第二章蛋白质的化学 第一节概述 一、蛋白质的概念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构分子有机化合物。 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是构成组织细胞的最基本物质 蛋白质含量占干重45% 2、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抗体是血清中的r球蛋白 C、既有的收缩则是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E、激素也是蛋白质 3、供给能量 每一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为417kj 第二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碳、氢、氧、氮,一些蛋白质含有硫;有些含有磷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一)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α—氨基酸 天然氨基酸有300多种,但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二十种。 1、及有酸性的羧基(—COOH),也有碱性的氨基(—NH2),因此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带电情况,随溶液的PH值而变化。等电点PH=PI时,氨基酸为中性,最易沉淀,带电量为0。 2、除甘氨酸外,其他氨基酸都有旋光性,蛋白质中为L型。 3、各种氨基酸的R集团结构和性质不同,他们决定蛋白质性质。

南昌大学大学化学第六章习题答案

第六章习题答案 6-1.写出下列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 AgBr,Ag2S,Ca3(PO4)2,MgNH4AsO4 解:K sp(AgBr) = c(Ag+)?c(Br-) K sp(Ag2S) = c2(Ag+)?c(S2-) K sp[Ca3(PO4)2] = c3(Ca2+)?c2(PO43-) K sp(MgNH4AsO4) = c(Mg2+)?c(NH4+)?c(AsO43-) 6-2.已知AgCl的溶解度是0.00018g?(100gH2O)-1 (20℃),求其溶度积。(答:1.7×10-10)解:c(AgCl) ≈b(AgCl) = 0.00018?10/143.32 = 1.3?10-5 (mol?L-1) K sp(AgCl) =1.3?10-5?1.3?10-5 = 1.7?10-10 6-3.已知Zn(OH)2的溶度积为1.2?10-17 (25℃),求溶解度。(答:1.4×10-6 mol L-1) 解:设溶解度为x K sp{ Zn(OH)2} = 4x3 所以s = x = (1.2?10-17/4)1/3 =1.4?10-6(mol?L-1) 6-4. 10 mL 0.10 mol?L-1MgCl2和10 mL0.010 mol?L-1氨水混合时,是否有Mg(OH)2沉淀产生?( 答:生产沉淀) 解:K sp(Mg(OH)2)=1.8?10-11c(Mg2+) = 0.050 mol?L-1c(NH3) = 0.0050 mol?L-1 c(OH-) = (c b?K b)1/2 = (0.0050?1.74?10-5)1/2 = 2.9?10-4(mol?L-1) Q i = c(Mg2+)?c2(OH-) = 0.050 ?(2.9?10-4 )2 =4.4?10-9 > K sp=1.8?10-11所以,生成沉淀。 6-5.在20 mL0.50 mol?L-1 MgCl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0 mol?L-1的NH3?H2O溶液,问有无Mg(OH)2生成?为了不使Mg(OH)2沉淀析出,至少应加入多少克NH4Cl固体(设加入NH4Cl 固体后,溶液的体积不变)。(答:0.21g) 解:c(Mg2+) =0.50mol?L-1/2 = 0.25 mol?L-1c(NH3) = 0.10mol.L-1/2 = 0.050 mol?L-1 c(OH-) = (c b?K b)1/2 = (0.050?1.74?10-5)1/2 = 9.3?10-4(mol?L-1) Q i = c(Mg2+)?c2(OH-) = 0.25?(9.3?10-4 )2 =2.2?10-7 > K sp=1.8?10-11 所以,生成沉淀。 为不生成沉淀,则 c(OH-)≤[K sp/ c(Mg2+)]1/2

大学化学教案

大学化学教案 篇一:大学有机化学 第一章绪论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及有机化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认识有机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通过对共价键理论及其本质的学习,达到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本理论的目的。掌握碳原子正四面体概念,掌握共价键属性,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的特点。 难点是利用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对共价键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以及从碳氢化合物衍生而得的化合物。 2、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和理化性质等的化学。 一、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分子组成复杂 组成元素不多,但数目庞大,结构相当复杂。 2、同分异构现象 例如:乙醇和甲醚分子式为:C2H6O 但化学结构不同。乙醇 CH3CH2OH 甲醚 CH3OCH3 3、容易燃烧 绝大多数有机物都是可燃的。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难溶于水(特殊例外)

很多有机物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原理依据,相似相溶原理,与水形成氢键的能力差。 5、熔、沸点低 许多有机物在室温时呈气态和液态,常温下呈固态的有机物其熔点一般也很低。例如:尿素132.7°C 葡萄糖146°C。 6、反应速率较慢 经常需要几小时、几天才能完成,为了加速反应,往往需加热、光照或使用催化剂等。3 7、反应复杂,副反应多 往往同一反应物在同一条件下会得到许多不同的产物。所以就降低了主要产物产率。 特殊例外:乙醇易溶于水、四氯化碳可灭火等。 三、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学工业的理论基础;研究天然有机化合物、发展染料、合成药物、香料、生产乙炔、石油化工产品的开发利用;生物学、医学等等都需要有坚实的有机化学知识。 第二节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共价键理论 1、价键理论 1 (1)原子轨道重叠或电子配对 基本理论在无机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由一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叫做单键,用一条短直线表示,如果俩个原子各有二个或三个未成键的电子,构成的共价键则为双键或叁键。 例如: 4 H CC

南昌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 ( 共 9题 18分 ) 1. 2 分 (0207)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随机误差具有随机性 (B)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C)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 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2. 2 分 (5026) 莫尔法测定Cl-采用滴定剂及滴定方式是------------------------- ( ) (A)用Hg2+盐直接滴定 (B)用AgNO3直接滴定 (C)用AgNO3沉淀后,返滴定 (D)用Pb2+盐沉淀后,返滴定 3. 2 分 (0816) 采用EGTA(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作为络合滴定剂的主要优点是--------------( ) (A) 可在大量Mg2+存在下滴定Ca2+ (B) 可在大量Ca2+存在下滴定Mg2+ (C) 滴定Cu2+时, Zn2+,Cd2+等不干扰 (D) 滴定Ni2+时, Mn2+等不干扰 4. 2 分 (2224)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 单次测定偏差的代数和为零(B) 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C) 偏差用s表示(D) 随机误差有单向性

将酚酞分别加入MnS (a)的饱和水溶液;CuS(b)的饱和水溶液中 [已知:K sp(MnS)=2×10-10;K sp(CuS)=6×10-36; H2S: K a1=1.3×10-7, K a2=7.1×10-15],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a、b均无色 (B) a中无色,b中呈红色 (C) a中呈红色 b中无色 (D) a、b均呈红色 6. 2 分 (2716) Fe3+与F-形成络合物的lgβ1~lgβ3分别为5.3,9.3和12.1,已知在某一pH时溶液中游离F-的浓度为 10-4.0mol/L,则溶液中铁络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 FeF2+和FeF2+ (B) FeF2+和FeF3 (C) FeF2+ (D)FeF2+ 7. 2 分 (2708) 叙述Na2H2Y溶液以Y4-形式存在的分布系数[x(Y4-)]时,说法正确的是-------------( ) (A) x(Y4-)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大 (B) x(Y4-)随pH的增大而减小 (C) x(Y4-)随pH的增大而增大 (D) x(Y4-)与pH的大小无关 8. 2 分 (0721) 在pH=5.0的醋酸缓冲液中用0.002 mol/L的 EDTA 滴定同浓度的Pb2+。已知: lg K(PbY)=18.0, lgαY(H)=6.6, lgαPb(Ac)=2.0,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pPb应为---------------( ) (A) 8.2 (B) 6.2 (C) 5.2 (D) 3.2

南昌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

南昌大学期末试卷(专题型版) (一) 一.是非题: 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 2.化学变化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原子核不变的一类变化 3.元素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的特点是原子核不变分子组成或原子间结合方式发生变化. 5.化学反应常伴有发光现象,但并非所有的发光现象都属于化学反应. 二.选择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宏观实体的物质,它不包括 A.希有气体B:混合物 C.电子流或γ──射线 D.地球外的物质 2.纯的无机物不包括 A.碳元素 B.碳化合物 C.二者都对 D.二者都错 3.下列哪一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 A.氨溶于水 B.蔗糖溶在水中 C.电解质溶液导电 D.照相底片感光 (二) 一.是非题 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E2s > E1s. 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 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 x,2p y,2p 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 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 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 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

南昌大学无机化学题库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 教学档案(专题型题库)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参考教材:无机化学(上、下册),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专题气体、液体和溶液的性质 1. 敞口烧瓶在7℃所盛的气体,必须加热到什么温度,才能使1/3气体逸出烧瓶? 2. 已知一气筒在27℃,30.0atm时,含480g的氧气。若此筒被加热到100℃,然后启开阀门(温度保持在100℃),一直到气体压力降到1.00atm时,共放出多少克氧气? 3. 在30℃时,把8.0gCO2、6.0gO2和未知量的N2放入10dm3的容器中,总压力达800 mmHg。试求: (1) 容器中气体的总摩尔数为多少?(2) 每种气体的摩尔分数为多少? (3) 每种气体的分压为多少?(4) 容器中氮气为多少克? 4. CO和CO2的混合密度为1.82g?dm-3(在STP下)。问CO的重量百分数为多少? 5. 已知某混合气体组成为:20份氦气,20份氮气,50份一氧化氮,50份二氧化氮。问:在0℃,760mmHg下200dm3此混合气体中,氮气为多少克? 6. S2F10的沸点为29℃,问:在此温度和1atm下,该气体的密度为多少? 7. 体积为8.2dm3的长颈瓶中,含有4.0g氢气,0.50mol氧气和分压为2atm 的氩气。这时的温度为127℃。问: (1) 此长颈瓶中混合气体的混合密度为多少? (2) 此长颈瓶内的总压多大? (3) 氢的摩尔分数为多少? (4) 假设在长颈瓶中点火花,使之发生如下反应,直到反应完全: 2H2(g) + O2(g) =2H2O(g) 当温度仍然保持在127℃时,此长颈瓶中的总压又为多大? 8. 在通常的条件下,二氧化氮实际上是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两种混合气体。在45℃,总压为1atm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2.56g?dm-3。计算: (1) 这两种气体的分压。(2) 这两种气体的重量百分比。 9. 在1.00atm和100℃时,混合300cm3H2和100 cm3O2,并使之反应。反应后温度和压力回到原来的状态。问此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多少毫升?若反应完成后把温度降低到27℃,压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1).doc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分析化学 上册第三版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Analytic Chemistry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测量有关组分的含量。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按 分析任务分) 定性分析:其任务是鉴定物质所含的化学组 成,即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原 子团、官能团或化合物所组成;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结构分析:研究所含组分的分子结构、晶体 结构或形态。

二、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按分析对象分) 三、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按测定原理分)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以被测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仪器分析法。四、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按试样用量和被测组分的含量分) 第三节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一、分析化学发展所经历的三次变革 第一次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化学由一门技术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典分析化学。 第二次变革:20世纪40年代以后,分析化学从经典分析化学发展成了现代分析

化学。 第三次变革: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现在,分析化学发展到了分析科学阶段。 二、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分析仪器已成为分析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分析化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正在向生命科学领域转移 ······ 主要参考书: 1.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 2. 彭崇慧等编: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 3. 何先莉等编:分析化学 4. 林树昌等编:分析化学

南昌大学大学化学第九章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1. 计算氢原子核外电子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二能级时产生的谱线H α的波长与频率。 解:n 1=2 ,n 2=3 )11( 10289.3222115n n -?=ν1142 2151057.4)3 121(10289.3-?=-?=s ν nm m s s m c 3.656103.6561057.410998.291 141 8=?=???==---νλ 2. 计算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多少? 解:n 1=1 ,n 2=∞ J J E E E I 181810179.2)1 1 1( 10179.21--?-=-∞?-=-∞=?= 3.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A ) (A) n = 3, l = 1, m l = +1, m s = +2 1 (B) n = 4, l = 5, m l = -1, m s = +21 (C) n = 3, l = 3, m l = +1, m s = -21 (D) n = 4, l = 2, m l = +3, m s = -2 1 4.用合理的量子数表示: (1)3d 能级; (2)4s 1电子 解: n = 3, l = 2, m l = 0, n = 4, l = 0, m l = 0, m s = +2 1或- 2 1 Ⅵ 5.分别写出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并分别指出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9F 10Ne 25Mn 29Cu 24Cr 解: 元素 价层电子分布式 周期 族 9F [He]2s 22p 5 2 ⅦA 10Ne [He]2s 22p 6 2 ⅧA 25Mn [Ar]3d 54s 2 4 ⅦB 29Cu [Ar]3d 104s 1 4 ⅠB 24Cr [Ar]3d 54s 1 4 ⅥB

大学有机化学总结电子教案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一、试剂的分类与试剂的酸碱性 1、自由(游离)基引发剂在自由基反应中能够产生自由基的试剂叫自由基引发剂(free radical initiator),产生自由基的过程叫链引发。如: Cl2、Br2是自由基引发剂,此外,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氰、过硫酸铵等也是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少量的自由基引发剂就可引发反应,使反应进行下去。 2、亲电试剂简单地说,对电子具有亲合力的试剂就叫亲电试剂(electrophilic reagent)。亲电试剂一般都是带正电荷的试剂或具有空的p轨道或d轨道,能够接受电子对的中性分子,如:H+、Cl+、Br+、RCH2+、CH3CO+、NO2+、+SO3H、SO 3、BF3、AlCl3等,都是亲电试剂。 在反应过程中,能够接受电子对试剂,就是路易斯酸(Lewis acid),因此,路易斯酸就是亲电试剂或亲电试剂的催化剂。 3、亲核试剂对电子没有亲合力,但对带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具有亲合力的试剂叫亲核试剂(nucleophilic reagent)。亲核试剂一般是带负电荷的试剂或是带有未共用电子对的中性分子,如:OH-、HS-、CN-、NH2-、RCH2-、RO-、RS-、PhO-、RCOO-、X-、H2O、ROH、ROR、NH3、RNH2等,都是亲核试剂。 在反应过程中,能够给出电子对试剂,就是路易斯碱(Lewis base),因此,路易斯碱也是亲核试剂。 4、试剂的分类标准 在离子型反应中,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是一对对立的矛盾。如:CH3ONa + CH3Br→CH3OCH3 + NaBr的反应中,Na+和+CH3是亲电试剂,而CH3O-和Br-是亲核试剂。这个反应究竟是亲反应还是亲核反应呢?一般规定,是以在反应是最先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试剂为判断标准。在上述反应中,是CH3O-最先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CH3O-是亲核试剂,因此该反应属于亲核反应,更具体地说是亲核取代反应。 二、反应类型 三、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 如果一个反应不是一步完成的,而是经过几步完成。则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反应活性中间体(active intermediate)。活性中间体能量高、性质活泼,是反应过程中经历的一种“短寿命”(远小于一秒)的中间产物,一般很难分离出来,只有比较稳定的才能在较低温下被分离出来或被仪器检测出来(如三苯甲烷自由基),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是真实存在的物种。 1、碳自由基(carbon free radical) 具有较高能量,带有单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自由基。自由基碳原子是电中性的,通常是SP2杂化,呈平面构型。能使其稳定的因素是P-π共轭和σ-P共轭。 自由基稳定性的次序为: 在自由基取代、自由基加成和加成聚合反应中都经历自由基活性中间体。 2、正碳离子(carbocation) 具有较高能量,碳上带有一个正电荷的基团,叫正碳离子,又称碳正离子。正碳离子通常是SP2杂化,呈平面构型,P轨道是空的。能使其稳定的因素有(1)诱导效应的供电子作用;

南昌大学大学化学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及配位平衡 习题答案 1. 配合物的化学式 命名 中心离子 配离子电荷 配体 配位数 [Ag(NH 3)2]NO 3 硝酸二氨合银(I ) Ag + +1 NH 3 2 K 4[Fe(CN)6] 六氰合铁(II)酸钾 Fe 2+ -4 CN - 6 K 3[Fe(CN)6] 六氰合铁(III)酸钾 Fe 3+ -3 CN - 6 H 2[PtCl 6] 六氯合铂(IV )酸氢 Pt 2+ -2 Cl - 6 [Zn(NH 3)4](OH)2 氢氧化四氨合锌(II ) Zn 2+ +2 NH 3 4 [Co(NH 3)6]Cl 3 氯化六氨合钴(III ) Co 3+ +3 NH 3 6 2.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中心离子的配体、配位原子和配位数。 答:(1)[CrCl 2 (NH 3)3 (H 2O)]Cl ,配位体为Cl -、NH 3、H 2O 。配位原子为 Cl 、N 、O 。配位数为6。 (2)[ Ni(NH 3)4]SO 4,配位体为NH 3。配位原子为N 。配位数为4。 (3)NH 4[Cr(SCN)4(NH 3)2],配位体为SCN -、NH 3。配位原子为S 、 N 。配位数为6。 (4)K 4[Fe(CN)6] ,配位体为CN -。配位原子为C 。配位数为6。 3.答:[PtCl 2(NH 3)4]Cl 2 4. 解:(1) 223344[()]Cu NH Cu NH +++ c 平 x 1 1×10-3 2312.59 34244 3{[()]}11010[][]1 Cu NH K Cu NH x +-Θ +?=== 稳 x =2.57×10-16 Q=[Cu 2+][OH -]2=2.57×10-16×0.001×0.001=2.57×10-22<202.210sp K Θ -=?

大学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一仪器的洗涤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规则和要求 2、领取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则,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3、学习并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对照清单认领仪器,清点装置 2、分类洗涤各种仪器 三、玻璃仪器的洗涤 1、仪器洗涤 为了使实验得到正确的结果,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必须是洁净的,有些实验还要求是干燥的,所以需对玻璃仪器进行洗涤和干燥。要根据实验要求、污物性质和玷污的程度选用适宜的洗涤方法。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方法有冲洗、刷洗及药剂洗涤等。对一般沾附的灰尘及可溶性污物可用水冲洗去。洗涤时先往容器内注入约容积1/3的水,稍用力振荡后把水倒掉,如此反复冲洗数次。 当容器内壁附有不易冲洗掉的污物时,可用毛刷刷洗,通过毛刷对器壁的摩擦去掉污物。刷洗时需要选用合适的毛刷。毛刷可按所洗涤的仪器的类型,规格(口径)大小来选择。洗涤试管和烧瓶时,端头无直立竖毛的秃头毛刷不可使用(为什么?)。刷洗后,再用水连续振荡数次。冲洗或刷洗后,必要时还应用蒸馏水淋洗三次。对于以上两法都洗不去的污物则需要洗涤剂或药剂来洗涤。对油污或一些有机污物等,可用毛刷蘸取肥皂液或合成洗涤剂或去污粉来刷洗。对更难洗去的污物或仪器口径较小、管细长不便刷洗时的仪器可用铬酸洗液或王水洗涤,也可针对污物的化学性质选用其他适当的药剂洗涤(例如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等可用6mol.L-1HCl溶解)。用铬酸洗液或王水洗涤时,先往仪器内注入少量洗液,使仪器倾斜并慢慢转动,让仪器内壁全部被洗液湿润。再转入仪器,使洗液在内壁流动,经流动几圈后,把洗液倒回原瓶(不可倒入水池或废液桶,铬酸洗液变暗绿色失效后可另外回收再生使用)。对玷污严重的仪器可用洗液浸泡一段时间,或者用热洗液洗涤。用洗液洗涤时,决不允许将毛刷放入洗瓶中!(为什么?)倾出洗液后,再用水冲洗或刷洗,必要时还应用蒸馏水淋洗。 2、洗净标准 仪器是否洗净可通过器壁是否挂水珠来检查。将洗净后的仪器倒置,如果器壁透明,

南昌大学大学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南昌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CCDCD DBDDA 二. 填空题 11. 减小,右,增大 12.0.2g 13. 小,不一定 14.K 12/k 2 三.计算题 15 5 分 (3565) 3565 PCl 5(g) PCl 3(g) + Cl 2(g)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2.00 – x 1.00 + x x 00 .2x = 0.91 x = 1.82 mol n 总= 4.82 mol 所以 K p = K =)/()/)(/(532PCl PCl Cl p p p p p p =) 100 20282.418.0()100202 82.482.2)(10020282.482.1(???= 12 16. 5 分 (0484) 0484 4 ? (2) + 3 ? (3) - (1) 得:3C(s) + 4H 2(g) = C 3H 8(g) m r H ?= 4 m r H ?2 + 3 m r H ?3 – m r H ? 1 = 4 ? (-286.0) + 3 (-393.5) - (-2220) = -104.5 (kJ ·mol -1 ) 所以 m f H ?(C 3H 8) = -104.5 kJ ·mol -1 四.问答题 17. 5 分 (0512) 0512 (1) m r H ?(1) < m r H ?(2) (2) m r G ?(2) 应增大,因为 m r S ?(2)是负值 (3) p K (2) 应减小;因为 m r G ?= -2.30RT lg K , m r G ?(2) 增大, p K 必减小 18经足够长的时间,砚中墨汁变谈,因外圈的清水蒸气压大,而砚台中加入墨汁蒸气压小,外圈的清水水分子蒸发而在墨汁中凝聚。

南昌大学大学化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2

第四章习题答案 4-1 指出下列各种酸的共轭碱: H 2O 、H 3PO 4、HCO 3-、NH 4+ 解: H 2O 的共轭碱是OH- H 3PO 4的共轭碱是H 2PO 42- HCO 3-的共轭碱是CO 32- NH 4+的共轭碱是NH 3 4-2 指出下列各种碱的共轭酸: H 2O 、HPO 42-、C 2O 42-、HCO 3- 解:H 2O 的共轭酸是H 3O + HPO 42-的共轭酸是H 2PO 4- C 2O 42-的共轭酸是HC 2O 4- HCO 3-的共轭酸是H 2CO 3 4-3 从下列物质中找出共轭酸碱对,并按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H 2PO 4-、NH 3、H 2S 、-COOH 、PO 43-、H 2SO 3、HS -、NH 4+、HCOOH 、HSO 3- 解: NH 4+- NH 3,H 2S- HS -,HCOOH - -COOH ,H 2SO 3- HSO 3- 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排列:H 2SO 3,HCOOH ,NH 4+,H 2S 4-4 试计算0.20 mol·L -1氨水在以下情况的解离度以及[OH -]: (1)-1;(3)上述浓度氨水。 %34.11034.110 .01034.1)(OH 23 b =?=?==--- c c α (2) NH 3·H 2O = NH 4+ + OH - 起始浓度 0.2 0.1 0 平衡浓度 0.2(1-α) 0.1+0.2α 0.2α )(OH )(NH 34b c c K -+ = 1.8?10-5=( 0.1+0.2α)( 0.2α)/ 0.2(1-α) 1-α≈1 0.1+0.2α≈0.1 得: α=0.018% C(OH)= 0.2α=3.6?10-5 mol ?L -1 (3)方法同(1)。

《大学基础化学》

《大学基础化学》 实验部分 实验一硫酸铜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无机制备的一般方法 2、学习台秤、加热、抽滤等无机制备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CuSO4·5H2O俗称蓝矾、胆矾或孔雀石。是蓝色透明三斜晶体。在空气中缓慢风化。易溶于水,难溶于无水乙醇。加热时失水,当加热至258℃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为白色无水CuSO4。无水CuSO4易吸水变蓝,利用此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微量的水。 CuSO4·5H2O用途广泛,如用于棉及丝织品印染的媒染剂、农业的杀虫剂、水的杀菌剂、木材防腐剂、铜的电镀等。同时,还大量用于有色金属选矿(浮选)工业、船舶油漆工业及其他化工原料的制造。 本实验以工业氧化铜和硫酸为主要原料制备CuSO4·5H2O,其中的不溶性杂质在过滤时可除去,可溶性杂质Fe2+和Fe3+,需用氧化剂(如H2O2)将Fe2+氧化为Fe3+后,调节 pH值在3~4(注意不使溶液的pH>4,若pH值过大,会析出碱式硫酸铜的沉淀,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再加热煮沸,使 Fe3+水解成为 Fe(OH)3沉淀而除去。将除去杂质的CuSO4溶液进行蒸发,冷却结晶,减压过滤后得到蓝色CuSO4·5H2O。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台秤、煤气灯、铁架台、布氏漏斗、吸滤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滤纸、pH 试纸 试剂: 工业CuO 、 H 2SO 4(3mol ·L -1)、H 2O 2(3%)、NH 3H 2O 四、实验步骤 趁热抽滤 于小烧杯中 称取工业小火??→???→????→??????→??+??+-min 20ml 20O H min 5)(ml 20~17SO H L mol 324 21g 4CuO ?????→ ???→????→? ?→ ?=?++-4 pH O H NH molL 2ml 3O H %3231 2 2 搅拌 溶液于蒸发皿沉淀弃去 ?????→ ????→ ?↓??→?=?+?-2 ~1pH SO H L mol 13min 104 213)OH (Fe )OH (Fe 溶液于蒸发皿 沉淀弃去趁热抽滤 称重 母液回收抽滤出现晶膜结晶 冷却浓缩 →??→???→???→?? O 2H 54CuS O 五、实验结果 CuSO 4·5H 2O 的产量: CuSO 4·5H 2O 的产率: 实验二 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标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的方法 2、学习分析天平、碱式滴定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南昌大学2012大学化学竞赛试题 2

南昌大学2012大学化学竞赛考试试题 班级专业: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2 分 (4334) 已知H 3PO 4的电离常数:K 1 = 7.5 ? 10-3,K 2= 6.23 ? 10-8,K 3 = 3.6 ? 10-13,则0.10 mol ·dm -3 H 3PO 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mol ·dm -3)为……………………………………………………( ) (A) 0.1 (B) 2.7 ? 10-2 (C) 2.4 ? 10-2 (D) 7.5 ? 10-3 2. 2 分 (4036) 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 3d ,且分子(离子)构型为直线型的是…………………………………………………………………………………………… ( ) (A)-2ICl (B)- 4SbF (C) IF 3 (D)-4ICl 3. 2 分 (4338) 三氯化氮(NCl 3)和三氯化磷(PCl 3)的水解产物分别是………………………………( ) NCl 3 PCl 3 (A) NH 3和HCl PH 3和HOCl (B) HNO 3和HCl H 3PO 3和HCl (C) HNO 3和HCl PH 3和HOCl (D) NH 3和HOCl H 3PO 3和HCl 4. 2 分 (3657) 当0.075 mol ·dm -3的FeCl 2溶液通H 2S 气体至饱和(浓度为0.10 mol ·dm -3),若控制FeS 不沉淀析出,溶液的pH 值应是……………………………………………………………( ) (K sp (FeS) = 1.1 ? 10-19,H 2S :K a1 = 9.1 ? 10-8, K a2 = 1.1 ? 10-12) (A) pH ≤0.10 (B) pH ≥0.10 (C) pH ≤8.7 ? 10-2 (D) pH ≤1.06 5. 2 分 (4544) 已知: Ag + + e - = Ag ?= 0.80 V ,K sp (AgCl) = 2.8 ? 10-10. 在25℃时,AgCl + e - = Ag + Cl - 的 1?为…………………………………………………( ) (A) 1?= ?+ 0.059 lg K sp (AgCl) (B) 1?= ? - 0.059 lg K sp (AgCl) (C) 1?= 0.059 lg K sp (AgCl) (D) 1?= 0.059 (AgCl)lg sp K 6. 2 分 (7103) 对于配合物中心体的配位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直接与中心体键合的配位体的数目 (B) 直接与中心体键合的配位原子的数目 (C) 中心体接受配位体的孤对电子的对数 (D) 中心体与配位体所形成的配价键数

2020年大学化学教案3篇

大学化学教案 3 篇 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概念: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主要次级键——疏水作用、离子键(盐键)、氢键、范德华力等。 结构域(domain):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迭得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分子伴侣: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迭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的一类蛋白质。 2.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每条具有完整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基(subunit)。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各亚基之间的结合力——疏水作用、氢键、离子键。

3.蛋白质的分类:根据组成分为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根 据形状分为球状蛋白质和纤维状蛋白质。 4. 蛋白质组学基本概念:一种细胞或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即“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 1.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一级结构相似其高级结构与功能也相似;氨基酸序列提供重要的生物进化信息;氨基酸序列改变可能引起疾病。 2. 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功能依赖特定空间结构; 肌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血红蛋白结构、运输02功能,氧饱和曲线。 蛋白质构象改变可引起疾病如疯牛病等。

1.两性解离 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 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 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2.胶体性质 3.变性、复性、沉淀及凝固 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 蛋白质分子的特定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 活性的丧失。 变性的本质:破坏非共价键和二硫键,不改变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造成变性的因素:如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及生物碱试剂等。 蛋白质变性后的性质改变: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及易受蛋白酶水解。 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