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1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1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1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1

目录

摘要 (1)

一、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1)

(一)企业需要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1)

(二)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2)

二、基于技术创新理论的海尔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 (4)

(一)技术创新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4)

(二)技术创新在海尔的成功运用及管理 (5)

三、海尔集团成功经验的启示 (7)

(一)提高企业创新管理水平与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保障 (7)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企业家型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思路与方向 (7)

(三)进一步转变观念,实现思维和观念创新 (7)

(四)构建与创新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不断进行创新、发展 (7)

(五)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促进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的建立 (7)

(六)利用外部资源,加快发展步伐 (8)

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9)

海尔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启示

—基于技术创新理论视角

学生:指导老师: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企业需要技术创新的必要性以及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在强调了企业需不断创新的必要性基础上,着重从技术创新角度分析了海尔集团成功的宝贵经验,总结了海尔集团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化时代能够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其基于技术创新理论的分析,得出启示性建议与措施,以探索出适合我国企业自身发展的新道路。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海尔集团

Abstract

The passage brifly introduce the necessity that companies ne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pose the innovation theory and development firstly. Base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emphasis that companies need technologic al innovation, it emphasises on the precious experience of the successd of Haier Group from the new view. And it summaeizes why Haier Group could develop continuly and steadily during the fierceful goldlization period. Through the anylysis of the new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ory, it gets revelational suggestion and arrangement to search the new way of their own that fit to our country's companies.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ness 、Haier Group

一、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一)企业需要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21世纪是创新制胜的世纪,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确信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而如今,“创新”也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热门话题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基础上,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这个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高新技术更是当代企业抢占先进生产力制高点的关键因素。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

①肖峰. 企业文化.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2

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持续创新,一个民族将难以兴盛、难以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谁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谁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

为此,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①

毫无疑问,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缺乏创新意识的企业是不会有前途的,而技术创新首当其冲。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柯达是世界各地众人皆知的名牌产品,曾称雄世界摄影器材市场100多年。它的年销售额曾经高达近200亿美元,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柯达王国,但曾几何时,柯达公司却开始陷入困境,步履维艰,呈日薄西山之势。20世纪40年代前,柯达的发展道路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从50年代起,由于竞争的后起之秀的出现,对柯达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而此时的柯达公司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公司所面临的危机,不重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来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产品,而是仍然陶醉在往日巨大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中。20世纪50年代,各种成像及摄影技术的兴起,使柯达公司受到很大的冲击,几经拼搏才度过这一难关。但是好景不长,日本的富士公司不久脱颖而出,后来居上。富士以柯达的同类产品上市,但其价格却较柯达低廉,性能也更为优越,于是,富士公司成了柯达公司的强劲对手。在20年的较量中,柯达在竞争中屡屡居于下风,这个风靡全球的名牌不得不大量裁员,并被迫让出一部分市场,以缓解其入不敷出的局面②。柯达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就在于它停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忽视了创新,没有继续运用新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以至于企业失去了活力,让自己的竞争对手超过了自己。柯达的兴衰史对于今天中国的每一个企业来说,都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另一个例子是:在日本,位居熬头的“花王”化妆品公司针对化妆品市场高度饱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大胆提出了“依靠独创技术求生存”的经营战略。“花王”公司要求每个员工都要“发奇想”、“闯新路”,千方百计创新,在不长的时间内,该公司便连续推出了“高效洗涤剂”、“生物技术洗衣粉”等前所未有的新产品,上市后很快被消费者接受,从而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与上一案例中的柯达公司相比,“花王”公司的规模要小得多,历史也不长,品牌也没有柯达响①葛新权,李静文,彭娟娟. 技术创新与管理.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

亮,但是“花王”公司能够重视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并致力于培育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环境,最终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获得长足发展,显示出强劲的成长势头。

实际上“不创新,就死亡”早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规律①。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较量,而企业核心能力强弱的体现就在于它的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技术创新之所以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因为唯技术创新,企业生产出成本低而质量高的产品,才能为消费者提供低支付而高效用的服务,也才能留住老客户并拥有新客户,最终使自己有广大而深厚的市场基础。同时技术创新必然使企业充满活力,具有活力的企业,可以克服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因而会在困难中持续推进自己的经营活动,保证企业的高效顺利发展。

事实证明,长寿企业和健康发展的企业除了都遵循公平竞争的市场游戏规则外,就是有在技术上不断创新的共同追求。中国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所在就是始终坚持科技第一、创新第一的发展理念。

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企业的灵魂与生命,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说的那样:“创新(能力)是海尔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它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而张瑞敏所指的创新,其核心正是技术创新。(二)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技术创新理论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1912年提出的创新理论。从那时起,技术创新就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及实际工作者探讨的热点问题。几十年以来,国外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是熊彼得创新理论得到分解研究及技术创新理论的建立阶段;70年代是当今技术创新理论开始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阶段;80年代是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形成和扩展阶段;80年代以后技术创新理论进入综合、实用在再拓展阶段。

创新,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创造新东西的一种手段。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主要就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创新理论提出者熊彼得,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理论,并运用创新理论解释了经济发展的问题。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

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①。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后来人们将他这一段话归纳为五个创新,即: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制度创新。

虽然熊彼特界定了创新的概念,描述了创新的类型,给出了总体上的创新理论,但他并没有对以上所说的五方面创新做出专门的分析研究。

从20世纪70-80年代起,随着对有关创新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始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人们逐渐将“创新”的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并且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

70年代下半期,迈尔斯(S.myers)和马奎斯(D.G.Marquis)在NSF报告《1976年:科学指示器》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

厄特巴克(J.M.UMerback)在70年代的创新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在1974年发表的《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中认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

20世纪80年代,英国技术创新专家弗里曼(C.Freeman)等人把技术创新分成四类:渐进性创新,即产品或工艺连续的、显著的改进;根本性创新,即根本的突破,产生新的产品,如电视机、数控机车等;新技术体系,即具有普遍影响的创新,产生新的产业,如化学工业,家用电器等;技术革命,即带来技术示范式变化的创新,带动经济周期的变化,如蒸汽机、微电子设备等。

就我国而言,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从80年代才开始对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认识上也存在较大差异②。电子专家俞中钰认为,技术创新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以技术为手段、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和转化的过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专家傅家骥先生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方法,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的组织,它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此定义是从企业的角度给出的。彭玉冰、白国红也从企业的角度为技术创新下了定义:“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程。

①CK rahalad,Gary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2.March-April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几十年来,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研究,但至今对技术创新的概念仍没有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在这其中,我认为清华大学吴贵生教授的定义还是比较简炼、全面、通俗的,即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究开发或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①。

由于一定的技术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和利用这些载体的方法来体现的,所以企业的技术创新就需要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的要素方面、要素组合的创新以及产品创新等方面,亦即熊彼特所说的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而这一要点在海尔集体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二基于技术创新理论的海尔集团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创新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截止到2007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7883项(其中发明专利1736项);仅2007年,海尔申请专利875项(其中发明专利502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9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3项国际标准即将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目前海尔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②

海尔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的崛起呢?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管益忻先生的话给出了最好的回答,他说:“我对海尔的研究从1989年一直跟踪到现在,发现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别人没有的。”③张瑞敏也早就说过:“‘海尔现象’生成之主要因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④对海尔20多年的高速发展历程进行全面考察,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海尔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企业核心竞争里不断得以培育和提升的历史。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根据要素能力获取的来源,在理论上有三种基本选择:一是完全

①吴贵生. 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

②注释:https://www.sodocs.net/doc/8213736685.html,

③史东明. 核心能力论——构筑企业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的内部积累,即企业完全通过内部积累培养要素能力,并进行整合后形成核心竞争力;二是内部积累与外部获得想结合,即内部积累的要素能力与通过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从外部获取的要素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三是完全的外部获取,即完全通过并购。战略联盟从外部获取要素能力及进一步的内部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①

笔者认为,其实,第一和第三种方式属两个极端,绝大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不可能是完全的内部积累或完全的外部获取,通常都是内部积累与外部获得相结合。研究考察海尔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我们认为其采取的也是内部积累与外部获得相结合的方式。从内部积累看,其重点在于是着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这种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从外部获得看,主要通过并购,实现低成本扩张,再经内部整合,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而海尔核心竞争力的重在于内部积累,也就是注重技术创新。海尔集团处处都体现了极强的创新意识,技术创新贯穿于该企业的各个层次与方面。技术创新中,海尔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考察海尔的扩张历程,我们认为,在国际化战略实施之前,海尔的扩张战略主要是以收购兼并的方式进行。据统计②,海尔从1988年到1997年的9年间,先后通过资产重组,控股联盟等形式,兼并盘活亏损总数额达5.5亿元的18个企业,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15. 2亿元,共约15000余人加盟害尔。实施国际化战略后,则主要采取的是参与战略联盟性质的扩张。

张瑞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对关于海尔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说:只有你掌握的技术是唯一的,排他的,不可替代的,不可复制的,才能算是核心竞争力③。

(二)技术创新在海尔的成功运用及管理

凡是创新能力极强,而且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往往能够实现长足的快速发展。相反,如果离开了创新,那么企业将不仅不能有效地发展,而且连生存都成问题④。

海尔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保持高速稳定和强劲增长势头,并得到世界的公认,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海尔始终高度重技术视创新,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在创新中求发展,全方位强化创新意识,围绕市场创新激发每个员工的创新活动,从而为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持续动力源。正像海尔大学校训明确提出的一样:“创新是海尔的灵魂,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⑤对此,张瑞敏作了最直接的阐述,“海尔的成功源于海尔人创业十五年来的观念创新和持续的创新活动。创新是海尔文化的价值观,也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其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管理,

①黄继刚. 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②厉以宁,曹凤歧. 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③黄继刚. 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④魏杰.中国企业文化创新.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1

营销则处于有序的非平衡状态,并不断创造出新技术,新需求,新市场。”①

海尔集团是集科研、生产、贸易等领域于一体的国家特大型企业。在海尔集团走向国际化、实施创世界知名品牌的道路上,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行为,并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创新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及经济、市场全球化格局的逐步形成,海尔把坚持创建并不断完善国际化的创新体系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根本。

1.通过确立市场观念,把握技术创新的导向,同时还要重视技术创新的市场效果。

技术创新课题来自市场难题,市场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起点和归宿,技术创新的课题要从市场中来,又要服务于市场。在确定课题时,必须把握住从市场出发,从消费者的不满意点、遗憾点、希望点出发,形成“课题来自于难题”的局面。为此,海尔建立了一条能迅速获取消费者需求信息的“绿色通道”,来自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可得到100%的处理、分析和有效利用,更加密切了海尔与消费者的关系,提高了消费者的参与意识,通过技术创新创造了用户,创造了市场②。

例如:人们一般认为夏天是洗衣机市场的淡季,但海尔人并不这么认为。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海尔坚持技术创新,推出了小小神通洗衣机,方便的消费者夏季及时洗少量衣服的需要,深受欢迎。此举有效拓展了海尔产品的夏季市场空间。

因为企业不是学术机构,所以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场效果,这是检验技术创新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的新产品、新技术,最终要通过商品化回到市场,产品被市场接受了,竞争力才能体现。

当日本企业家参观海尔,看到小小神童时十分吃惊。他说,自己曾经想开发这样的洗衣机,但技术人员告诉他成本降不下来,所以就没有做,后来,这位企业家从海尔进口了大量的小小神童洗衣机到日本,销量很好。

2.建立国际化的运行机制,吸引高技术人才,实施“赛马”机制,保证技术创新的实施。

海尔人认为企业要具有超前意识和竞争意识,敢于把自己置身于国际大舞台上去竞争。海尔就以超前的意识建立起国际化的运行机制,通过整合全球资源,保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实施。

技术创新的关键就是要系统整合国内外的资源不断进行创新。他们认为,不管企业自身有多少员工,有多少硕士生,博士生,拥有多少资源,但都必须树立大资源观,把全世界的资源看作是可被自己利用的资源。企业的发展不在于自身真正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能够有效利用多少资源。互联网时代,为不同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供了方便和条件。所以,海尔和国内外很多大专院①胡泳. 张瑞敏如是说.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校共同组建了公司,也有很多专家学者以不同的形式受聘于海尔。为充分利用海外资源,海尔在美国,欧洲等地都建立了设计分部。

海尔集团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遵循“变相马为赛马”的动态激励机制。这种“赛马机制”不同于相马机制,它让科研人员在科技竞技场上自觉主动地去工作,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特长,同世界水平比高低。在“赛马”竞赛中崭露头角的人才,不论年龄多么年轻,资历如何,均大胆起用,委以重任,从而使集团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人才。

3.优先科技投入,确保资金支持,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设备仪器和技术开发手段。

海尔在集团资金的使用上,确保科技投入优先的原则。1997年海尔集团科技投入4.32亿元,占集团销售收入的4%左右。1998年海尔集团科技投入7.38亿元,占集团销售收入的4.6%。2003年科技投入将占到集团销售收入的6%,到2006年科技投入将占到集团销售收入的8%。充足、优先的科技投入,确保了海尔技术创新工作的资金需求①。

先进的科研开发手段是实现技术创新及时、有效的一个必要条件。多年来,海尔一直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试验设备和手段,具备了CAID-CAD-CAM-CAE设计系统和大型激光成型机(SOUP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的设计手段,使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成倍增长。

4.多渠道联合,有效提高创新能力。

早在1993年,海尔就同国际CFC无氟替代技术研究水平最高的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国家环保局、中国国家环保局、北京家电研究所共同开展了CFC无氟替代+节能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冰箱CFC无氟替代+节能技术,在国际家电领域和环保领域引起极大的轰动。

海尔集团还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产学研”联合。1998年1月,海尔集团在中国企业控股以资本为纽带的全新的科企联手方式——控股经营国家级科研机构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海尔此举大大增强了在工程塑料方面基础与超前技术的研究能力。

1998年4月,海尔再次以控股方式与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合资成立海尔广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6月,海尔集团又与北京航天大学、美国C-MOLD公司合资组建北航海尔软件公司,海尔集团成为中国家电行业中第一个以企业、院校、国外大公司三方联手模式进军软件产业的企业。

海尔还先后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建立了5个博士后工作站。在化学及材料、数字技术、软件技术、生物工程、海外本土设计等方面开展博士课题研究。

5.以超前的开发思路创造市场,开发超前的技术占领市场技术制高点。

海尔的技术开发着眼于创造市场,而不是与对手打价格战、消耗战①。服务也是商品,海尔在进军3C领域时,以超前的意识通过服务建立市场。1998年8月海尔在北京电子一条街成立了“海尔3C连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提出了“真诚、完美、舒心”的服务理念。

海尔的技术开发工作以超前性作为目标。“海尔中央研究院”所属数字、电子、新材料、生化、环保、节能、通讯、软件、降噪、产品健康、技术战略研究所等11个超前技术研究所及相关实验室全面开展超前性研究。在传统主导产品上,进行超前5—10年的基础技术项目和应用技术项目的研究,做到具备超前2—3年的产品储备和5年以上的技术储备。 1997年9月海尔集团从“白色”家电领域跨入“黑色”家电领域。

在此之前,海尔对黑色家电领域的技术、市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确立并重点开发数字化技术,成功开发了中国第一台数字化彩色电视机和数字化中文图文电视,实现了数字化兼容100Hz频率等技术,所以海尔产品一经推出就占领了市场技术制高点,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海尔中央研究院在研超前技术项目就有56项②。

上述分析深刻体现了海尔集团对于技术创新四要素(创新者、机会、环境和资源)的重视程度。通过关于海尔集团对技术创新理论的成功运用及技术创新管理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很多关于提升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建议与方法。

三、海尔集团成功经验的启示

(一)、提高企业创新管理水平与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保障。

我们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所有创新活动成功的重要保障,没有管理思想创新,其他一切创新都无从谈起。因此,再好的技术创新成果如果处一个毫无创新活力的管理环境中也是无法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企业有了健全的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和较强的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管理的持续创新,从而使企业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水平。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企业家型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思路与方向。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它能生成和促进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学习能力恰恰是中国企业最缺乏的能力,也是任何一个中国企业在实施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时首先所面临的一个必须予以解答的重大课题。海尔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它敏锐地觉察到学习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通过学习能力的增长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为

①葛新权,李静文,彭娟娟. 技术创新与管理.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

技术创新提供思路与方向,加快创新,进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海尔的高速发展依靠的就是不断的自我否定,持续创新机制的强有力的支撑。没有海尔的持续技术创新机制,就没有海尔的发展和今天。

而创新活动之所以发生,又是因为有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如今企业家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最稀缺的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它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都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地网罗创新型人才,而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选拔人才的机制还不尽公正合理,“论资排辈”、“年龄一刀切”、“恨能”、“仇富”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对人才的制度化激励还相当缺乏,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社会氛围还十分稀薄,所有这些都严重地阻碍着我国企业家的孕育、培养和造就。因此,我国今后应对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培养出独特的创新精神,培育出更多的实力雄厚、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三)、进一步转变观念,实现思维和观念创新。

从海尔的创新理念可以看出,观念创新贯穿于各个方面,各个层面。这是海尔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成功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国企业首先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的问题。因为中国企业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太深,这其中有些是宏观体制所造成的,但也有些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可以相信,随着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宏观体制制约企业创新的因素会不断弱化甚至消失。企业要做的是关注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人的主观问题,摆脱禁锢,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四)、构建与创新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不断进行创新、发展。

先进的理念和卓越的价值观体系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张瑞敏所总结的:“理论的领先几乎决定企业的命运,可以这样讲,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①。我们要让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深深地渗入了每一个企业员工的骨髓,与其个人的人生价值融为一体,使企业内每个人员工都以同样的价值观,风格和统一的标准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种在企业先进文化作用下的个体能力整合而成的能量就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认为,这应该成为每一个有抱负的企业和企业家的崇高追求。

(五)、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促进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的建立。

①胡泳. 张瑞敏如是说.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来源,培育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的长久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而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活动,是一根完整的链条,完整的创新生态体系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创新生态体系应该包括科技创新政策、创新链、创新人才、创新文化等,而当前,我国创新环境与氛围比较滞后,如一些制度和体制性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严重障碍。针对当前我国创新动力、创新风险、创新能力、创新融资不足的问题,政府需要做的有: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科技开发及政府采购政策;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激励;健全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进行技术战略联盟,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推进开放创新;重构为创新服务的金融体制等,从而最大限度地集聚国内外优质研发资源,形成持续创新的能力和成果

(六)、利用外部资源,加快发展步伐。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外部获得看,主要通过并购,实现低成本扩张,再经内部整合,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企业利用外部资源,也可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每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拥有自身的竞争优势、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企业必须不断强化全球观念和速度观念,更加有效、充分地利用外部资源,加快发展步伐,加快培育竞争优势,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竞争对手,最终被淘汰出局。就海尔来看,海尔的迅速发展与它对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是分不开的。海尔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收购、兼并的扩张史,是一部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快自己发展的历史。

结束语:

搞技术创新是一种历练,更是一种精神——开拓者的精神!当前情形,我国的科技力实力已经很强,但是较之他强之国还有一些距离,搞技术创新和借鉴别人的技术应该齐头并进,不可以忽视一端。要使技术创新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那自己必须有相当强的实力,否则自己也无从创新!

参考文献:

[1] 关士续. 技术与创新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

[2] 葛新权,李静文,彭娟娟. 技术创新与管理.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

[3] 肖峰. 企业文化.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2

[4] 史东明. 核心能力论——构筑企业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黄继刚. 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 魏杰. 中国企业文化创新.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1

[7] 王硕. 海尔精神.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2

[8] 厉以宁,曹凤歧. 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 胡泳. 张瑞敏如是说.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0] 吴贵生. 技术创新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

[11] 李荣平,刘刚海. 技术创新能力与活力评价理论和实证研究.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6

[12] 美.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 郭进隆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13] CK rahalad,Gary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2.March-April

技术创新模式与应用

技术创新模式与应用 姓名: 学号: 班级:

目录 自主创新和路径选择 一、自主创新的概念 二、自主创新的特点 三、自主创新的优势劣势 四、实施自主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五、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六、案例:长虹FHD智能3D电视 模仿创新和后发优势转化 一、模仿创新的概念 二、模仿创新的特点 三、模仿创新的战略意义 四、模仿创新的后发优势及转化条件 五、实施模仿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六、案例:联想乐pad 合作创新的机制和风险防范 一、合作创新的概念 二、合作创新的必要性 三、企业合作创新的理论依据 四、企业合作创新的方式 五、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六、案例:中国移动和华为公司的的软交换长途汇接网

自主创新和路径选择 一、自主创新的概念: 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过程。即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摆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的,其本质就是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自主创新模式是指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品化和国际化,获取商业利益的创新活动。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自主创新的内涵: 1、自主是提前。 2、创新是目的。 3、获取核心技术、掌握知识产权是关键。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 二、自主创新的特点: 1、技术突破的内生性。 2、技术和市场的率先性。 3、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生性。 三、自主创新的优势劣势: 优势1、有利于创新主体掌握和控制核心技术,赢得竞争优势。 2、以形成技术创新的集成现象,形成产业联动效应。 3、有利于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积累。 劣势1、研发过程的高投入性。 2、创新过程的高风险性。 3、市场开拓的成本极大。 四、实施自主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2.灵活恰当地进行技术转让。 3.重视自主创新产品的自我完善。 4.重视对创新后续环节的投入。 五、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原则1、以战略为指导原则。 2、有利于核心竞争力培养原则。 3、预期效益最大原则。 4、复合原则。 5、权变原则。 路径的选择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概论

第三讲 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 一、工场手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 工场手工业经济时代,推动工业生产力发展的,最初不是发明家和企业家,而是商人。商业的需要,推动着产品的产量增加和手工工具的改良。当时,手工工具的发明和创新,依靠的是工匠的经验和技艺,工匠集发明者与创新者于一体,其成果便直接在手工业工场得到应用。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工具创新是由许多工匠渐进式创新集成的,以至从现有的资料中无法分清是怎样发明的。如玻璃产品的制造和工艺创新。 二、机器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 *机器工业时代的技术创新首先出现在英国,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纺织机的发明与应用开始,历经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机床的发明与应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器工业技术体系。这一过程是工具机、动力机、传动机的发明与创新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一时期机器的创新同时伴随着产业化的过程。 (一)纺织技术——工业革命的源头 *1733年英国钟表匠凯伊(J.Kay,1704 — 1774)发明了飞梭,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并使布面加宽。结果纺纱与织布不协调,长期发生“纱荒”。曾当过木工的织布工人哈格里沃斯(J.Hargreaves 约1720 — 1778 )发明了竖锭纺车,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并于1770 年登记了专利。消除了纺纱和织布的瓶颈,成了产业革命的火种。 *1769 年理发师阿克赖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生产率提高了10 倍。如此动力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 (二)蒸汽机的发明、制造与使用 发明蒸汽机的动因 蒸汽动力机的发展 *公元前120年,古埃及亚历山大的希罗,制成用蒸汽的力量带动的简单的机械传动装置。

*1679年,法国工程师巴本(1647一1712年) 研制出了一种“蒸煮器”,蒸煮器”就是现代人们常用的高压锅。*1690年,巴本制成了第一台单缸活塞式蒸汽机。 4、1698年,英国工程师萨弗里(1650—1715年)又发明蒸汽泵。 它的直接目的是抽水。蒸汽泵是第一台投入实用的蒸汽机。 5、1705年,英国工程师纽可门(1663—1729年)与萨弗里一起 探讨改进方案,造出了一台蒸汽机。 6、1769年,瓦特造出了第一台样机并不断改进蒸汽机 纽可门的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原因 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工业生产对于动力机的需要空前增长,但纽可门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抽水,不能满足新的需要;加上力学,机械学的发展,钢铁冶炼和制造工艺的提高,瓦特蒸汽机应运而生。 瓦特蒸汽机发明的进程 *1765年,瓦特想出了在汽缸之后再加一个冷凝器的主意。 *1769年,瓦特造出了第一台样机,并获得发明冷凝器的专利。 *1781年,瓦特改变了蒸汽机只能直线做功的状态。 *1782年,瓦特进一步设计出了双向汽缸,使热效率又增加了一倍。 *1790年,瓦特机几乎全部取代了老式的纽可门机 *瓦特后来又发明了离心调节器,它使输入的蒸汽不致太多或太少。 瓦特与他的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发明的进程 *1766 年罗巴克与瓦特签订合同, 赞助瓦特进行新式蒸汽机的试制。1769 年制出了第一台样机。同年,瓦特因发明冷凝器而获得他在革新纽可门蒸汽机的过程中的第一项专利。 * 博尔顿赞助瓦特,1781 年底,瓦特以发明带有齿轮和拉杆的

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的技 术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围绕建筑业10项新技术(10大类)和“四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来开展,研发项目主要包括立项、实施、结题等阶段。立项的重点工作是编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就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调研,提出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及预期目标,论述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是项目立项的依据和初期策划,报国家、中冶和省市科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严格要求。实施阶段是项目目标的实现过程,技术路线有可能有调整。项目结题是对项目的实施过程、目标实现及取得成果的总结,这是申请鉴定、推荐报奖的必要材料。 一研究开发项目的可行项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一)总论 1、简述研究开发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创新点、主要技术内容、技术水平、技术指标,以及项目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300字以内) 2、简述实施项目的优势和风险,当前的进展情况; 3、项目计划目标 (1)技术目标:项目完成时达到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需用定量的数据描述)、执行的质量标准、经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证及企业经过的质量认证体系等; (2)经济目标:项目完成时可实现的年总产值、年销售收入、

年缴税总额、年净利、年创汇额等,或该技术应用、推广后可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3)阶段目标:在项目实施期内和完成时,每一年度或阶段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工作进度指标、技术指标、经费落实额等。每一阶段目标应进行比较详细的、可供考核的定性定量描述。 (二)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1、简述项目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并与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等现行指标进行比较,描述项目实施前后技术和经济指标将发生的主要变化。 2、项目创新点的论述。须从产品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产品的基本原理、主要结构、产品生产工艺、产品的性能及使用效果等方面,在不泄露技术秘密的前提下,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创新难度、创新程度、创新范围,以及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3、项目知识产权情况介绍。其中合作开发项目,需说明技术依托单位或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并附上相关的合作开发、成果转让协议书或技术合同书。 (三)项目实施方案 1、根据确定的研发内容、研发规模、经费投入、产品标准、原材料要求与单耗等,从研发与生产的技术参数等方面进行论述。

技术创新管理办法

技术创新管理办法(初稿) 1、适用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技术创新的名词定义、组织管理、评审程序、建议和改进的内容、奖励标准及考核。 3、名词术语及定义 3.1合理化建议: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办法和措施。 3.2技术改进:即过去讲的小改小革。是指对企业或系统的生产设备、装置、工具、仪器、工艺技术等方面所作的改进和革新,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物料的浪费,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行费用,有利保护环境、防止事故发生。并在并通过车间或班组得到实施并取得成功。 3.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或通过自主研发得到先进技术、以及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地融合集成形成新的技术,实施后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形成市场竟争力。 3.4管理创新:通过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改变做事的方式、及办事流程,最终取得好的效益并增进组织的绩效。管理创新包括思想与理念创新、经营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与模式的创新、运作流程创新、技术与方式方法创新、市场与产品创新等内容。 3.5进步性:指所采取的方案和措施相对原有的方案和措施有所进步和完善,实施后可使效率有所提高。 3.6可行性:指建议和技术改进的方案措施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容易

实现。 3.7效益性:指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实施以后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 4.1公司成立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技术创新评审委员会。负责审定技术创新的各种制度,审议评定奖励项目,协调各种关系。 4.2公司评审委员会组织机构 组长李康杰总工程师 副组长生产副总设备副总 成员各单位厂长、副厂长、技术装备部、财务部、工会等相关人员。 4.3技术装备部是评审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主要办理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项目的评审奖励项目的收集、登记、整理、传递、评审、奖励、异议处理、建档存档等日常工作。 4.4技术装备部负责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技术创新的宣传、组织发动工作;制定具体措施,经评审委员会讨论后负责实施。 4.5经讨论采纳后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技术创新项目由分管领导和有关单位负责人组织实施。 5、报送审议程序 5.1凡各单位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技术创新项目都必须认真填写《技术创新项目登记表》,《技术改进项目登记表》《合理化建议登记表》必要时附报有关详细数据、图纸、设计研究的技术文字资料等,经各单位生产技术科及厂部领导签字后及时送技术装备部登记。 5.2技术装备部在收到《登记表》和有关文字资料后,组织评审会给与评

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分析报告

温县工业企业创新调查分析报告 文章加入时间: 2007-07-12 为了解温县全县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特别是自主创新的开展情况,了解企业家对创新的认识以及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情况等,为评价全市及温县自主创新型建设进程,为党的十七大召开提供决策依据,根据省、市安排,5月中旬,温县统计局开展了全县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问卷共分A、B两部分;A部分为工业企业创新情况,主要有企业基本情况、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正在进行的或中止的创新活动、创新活动和费用、创新产出情况、知识产权保护情况。B部分为企业家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企业家对减免税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产业政策、对外经贸政策、鼓励企业培养和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的认知程度及企业发展作用的认知程度。 企业创新是企业保持稳定发展及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国际产品市场的细分,要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较高的综合竞争力,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企业就需要不断的投入创新,制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来。企业技术创新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 本次调查共计抽取80家工业企业并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份。其中,29家企业无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有效样本率为62%。调查结果表明,温县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稳步增长,研发创新有一定成效,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 一、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概况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已经受到工业企业经营者的普遍认同。企业针对自主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加,新产品所带来的收入和利润也有相应的增长。 1、企业创新投入稳步增长。随着企业对研发创新的重视程度增加,投入的研发经费以及研发人员的数量、质量都稳步增长。76家被调查企业2006年度创新费用支出总额预计为1.0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产品设备更新速度较快的企业相对而言更重视研发投入,如大江公司.艺龙公司等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远远高于食品、日用品等传统制造业企业。2006年河南大江公司的技改项目实际总投资1262.259万元,其中大中型技改项目有7项,已完工四项,小型技改项目35项,已完工25项。艺龙公司2006年用于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为2200万元,在建项目年产5000吨压延PVC 改性高透明包装膜已完工。 2、企业研发创新成效显著。科研投入的增加带来了丰厚的研发成果,2006年温县共计开发新产

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方案 篇一:公司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根据公司《关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通知》,结合公司将2014年确定为“管理提升和科技创新年”的契机。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全面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定《科技创新活动方案》,内容如下: 一、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

建设“国内一 流、国际先进”大型煤电一体化上市公司的战略目标,以“管理提升和科技创新年”活动为载体,以解决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以体系完善和机制创新为保障,注重培养科技人才,积极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强化科技创新实践,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总体思路:围绕“一个主题”,即全面提升企业盈利 能力, 努力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树立“四个理念”,即解放思想、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科技创新无止境的理念;增强“两个意识”,即增强创新意识和效益意识;实现“五个提升”,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机组安全健

康稳定经济运行水平、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科技创新降本增效能力、提升公司技术装备水平。 主要目标: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使公司科技管理体系更加科学,科技支撑力量进一步加强,科技激励机制更加有效,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机组能耗不断下降,环保减排能力显著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公司做强做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组织机构: 1、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组 组长: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河北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东临渤海、内环京津,地理位置优越。尽管如此,河北省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却长期滞后,面临诸多困境。长期以来,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工业体系占据了河北大部分经济总量,使得河北省不仅经济运行质量不高,还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负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河北省也面临着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在未来发展中,科技创新必然成为河北省发展的首要战略。 河北工业转型升级的瓶颈所在 1.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资源基础、计划经济时代的区域定位等多方面历史原因,河北省长期以来的工业政策导向上对重化工业中的原材料工业支持力度较大,偏重于发挥资源优势,而对高端工业领域的支持远远不够,造成了河北省原材料工业比重超过加工工业比重,偏离了产业升级演进的趋势,成为河北省工业经济缺乏后劲、竞争力不强的政策根源。因此,河北工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粗放、低端、低效等主要困境,严重影响着河北工业经济的可持续性。 2.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河北省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一直比较薄弱,前瞻性科技资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不够。以企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完善,高水平的专家领军人才数量不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比较少。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体制尚未形成,创新活动所需资金难以及时从金融机构获得。 多数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封闭运行,导致科研成果数量虽然不少,但真正能实现产业化的不多。工业企业重科技创新的“市场价值”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强调科技创新的“技术价值”的分割式评价体系,造成产学研各方合作困难。从科技活动投入、科技人力资源、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效益等方面来看,河北省科技创新水平均处在国内中下游,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弱,明显成为河北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 科技创新驱动河北工业经济升级 1.重组再生传统支柱产业 根据河北省的实际情况,集成科技资源对其现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推进优势产业实现核心部件、关键材料、重大装备的自主设计制造,支持节能、环保、安全等关键

技术创新的应用实施措施

9)技术创新的应用实施措施 1、组织管理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绿色节能环保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实施项目的节能工作,根据图纸要求组织实施,其架构如图: 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2、目标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贯彻项目部节能方针,减少浪费,杜绝重复投入。 1)、环境保护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水、废气排放,降低粉尘、噪声污染。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做好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3、实施管理 1)、实施绿色施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2)、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材措施 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7)、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8)、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4)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5)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6、节能与能源利用 1)节能措施 ①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②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③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④在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中央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积累时间最长、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最为完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一类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央企从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出发,坚持依靠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业务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如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西气东输等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真归纳总结现有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典型央企的成功做法 为充分掌握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简称航天科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家电网)等10多家典型央企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案例分析。依据对典型央企的实地调研情况,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六方面内容。 1.1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建立起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决策和规划体系一是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

之一。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实际,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驱动力为核心,制定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战略重点,确定年度计划,并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运用一代”的思路,制定有序接替的科研计划体系。二是设立科技决策规划与管理体系。设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公司重大技术创新战略问题决策。同时,为了落实公司科技战略规划、规范科技管理工作,央企集团层面大都设立了行使科技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负责公司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规划计划、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研成果管理、科技奖励、考核监督指导下属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对外科技交流等;在子公司层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对口部门,配备专职科技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科技规划和项目建议计划编制,组织科技项目实施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等。三是组建辅助科技决策的专家咨询团队。部分央企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咨询委员会,由内外部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重大事项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有的央企在技术咨询委员会的基础上,还按领域组建专业分委员会,为公司各类技术决策提供咨询意见,支撑公司科技决策。以航天科工为例,公司建立了以顶层战略为导向的技术创

浙江工业大学博士技术经济及管理工业技术创新管理

第一章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企业发展1-35 1、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说说技术创新与发明、研究与开发的关系。 2008-1熊彼特是如何区分发明与创新? 2009-7 请说明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技术创新——熊彼特:生产新的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或工艺,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新的组织方法。概念含义广泛,指各种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一定与技术有关。 技术创新——本书—费里曼(C.Freeman):技术的、工艺的和商业化的全过程,其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新技术工艺与装备的商业化应用,即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 (1)技术创新VS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是经济行为!把发明创造或其他成果引入生产体系,利用其原理制造出市场所需产品,使生产系统产生震荡。是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过程。其核心是将生产要素新组合应用于生产。以市场实现为目的,通过营销环节实现技术创新价值。 发明创造是科技行为! 两者关系:创新是发明的第一次商品化(两者的区别是熊彼特的重大贡献),发明未转化之前,只是新观念设想;发明不一定导致创新,但创新前身大多为发明。 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才是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应用于生产中,应用在商业化的生产系统中,所以是一个经济概念。最后要以市场实现告终,通过营销环节实现技术创新的价值。 (2)技术创新VS研究开发 技术创新是经济行为,是企业家抓只市场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经营系统。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研究开发是技术行为,包括三种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发。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或者至多是试验品的产生,是系统的创造性工作,原型设计和试验是研发工作的重要阶段。 两者不强烈线性关系,但是紧密联系:技术创新始于RD,终于市场实现。 2、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哪个更具有技术创新动力?哪种市场状态下更能促进 技术创新?结合我国的现状谈谈你对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008-7 试论述企业规模与创新的关系 2010-7 大公司和小公司在技术创新上各有何优势?为什么? 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答:美国学者认为大公司对技术创新推动作用最大,因为(1)大公司拥有有利条件(投入大风险大)。(2)垄断竞争迫使大公司必须创新。 池:认为技术创新活动及其成果难以定量,经济环境复杂,纯粹模型分析难找出两者的确定性量化关系。从定性角度来看,企业规模扩大对技术创新同时产生两方面作用: 积极作用(规模增加,积极影响,活跃创新,更多成果) 消极作用(规模增加,不利影响,阻碍创新,抑制成果) 1)企业规模大,内部资金集中度越高。投入大规模技术创新。 2)企业规模大,可以减轻市场开拓和融资的风险。提高风险承受能力。 积极作用:3)企业规模大,研发固定费用分摊,单位固定成本下降。减少技术创新不确定性。 4)企业规模大,研发范围经济性越强。多元化,行业渗透,激发创新。

关于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集团发展战略,促进集团公司全面、协调与快速发展。经集团研究,决定开展技术创新竞赛暨应用新 技术征集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全体员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快创新型人才培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技术攻关和创新,使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活动时间、实施范围及总目标 (一)时间 (二)实施范围 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各职能中心、各直属项目部 (三)活动总目标 全集团应用新技术征集量不少于100项。 三、活动要求 应用新技术是指能够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解决生产瓶颈,确保安全环保,增加利润的技术进步项目,包括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引进,同时也包括原材料替代、工艺改进、设备改造、配方优化、新品开发、安全环保等项目的技术创新。具体体现如下: 1、顺应集团工作会议报告中的发展战略方向与要求。

2、针对工作中的难点、重点与焦点问题的创新解决。 3、创新内容带来的变化或产生的影响可衡量与评估。 4、创新项目产生的效益必须是正向的,即产出(效应)大于投入。 5、各单位要加强具体生产经营、日常管理活动中的创新工作,关注细节的改进,把创新工作渗透到每个管理环节和生产工序。 6、各成员企业要在企业内部班组以上单位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制定各自企业的活动的落地执行计划,将具体创新项目数量、完成时间、责任人要求落实到企业内部班组以上单位,并报中心备案。 四、活动评选时间 每季度末月的25日前,提交本季度应用新技术汇总表至集团技术中心。集团将会同技术中心开展评选。 五、评审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六、评审公示 对汇总的应用新技术评审结果分步公示。 七、技术创新活动的奖励标准 集团将会同技术中心,根据技术生产的效益,对相关新技术进行表彰,奖励1万元至50万元不等。

陈立平:关于中国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的思考

陈立平:关于中国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的思考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CAD中心陈立平教授撰文,针对我国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现状,做了深入的思考并 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认为基于统一模型规范的全系统建模、分析、仿真优化及软件自动生成技术是国际智能系统与产品研发技术的重要 创新方向,中国在该领域应有所作为,快速赶上。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由陈立平教授授权《走向智能论坛》微信公号发布,转载请注明 作者及出处。 关于中国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的思考陈立平 科技部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CAD中心 近一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开启,特别是“中兴事件”的爆发,引发了国人对自主核心技术的广泛焦虑和深入思考。近期“走向智能 论坛”、“知识自动化”等知名微信公众号曾连续发表了关于中国工 业软件发展的历史思考与回顾的系列文章,引起了业界读者强烈反响。笔者作为从事自主可控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推广长达 26年的一线从业者更是感慨万千。谨以此文向关注、关心、思考、坚 守中国工业软件的同仁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一、破“集成创新”,立工业软件 软件是智能的载体,是智能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要素。运行于智能 产品、工业装备与系统全生命周期活动中的先进软件是工业乃至社会 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未来智能工业的重要基础支撑,是不能受制 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 工业软件不同于IT软件,是工业知识创新长期积累、积淀并在应 用中迭代进化的工具产物,正如赵敏先生在《为工业软件正名》鲜明 指出“工业软件是一个典型的高端工业品,它首先是由工业技术构成的!研制工业软件是一门集工业知识与“Know-how”大成于一身的专 业学问。没有工业知识,没有制造业经验,只学过计算机软件的工程

技术创新的应用实施措施

技术创新得应用实施措施 随着社会得不断进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得新技术、新设备与新材料,要勇于创新,大胆应用,并结合现代化科学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生产中不断取得好成绩.同时,为不断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加大建筑业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得力度,对建筑业新技术内容也应加以调整与补充,不断适应新得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企业得可持续发展。 1、节能减排 1、1节约土地 (1)施工现场得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黏土转; (2)土方开挖施工采取先进得技术措施,减少土方得开挖量,最大限度得减少对土地得扰动. 1、2节能 (1) 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得节能、高效、环保得施工设备与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得节能施工设备等; (2)冬季采用集中供暖,减少粉尘排放。冬季用塑料布将窗户密封减少屋内热量流失。室外照明采用强度气体放电灯; (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2)施工机械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3) 220V 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V三相系统时,使用三相平衡; 4)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得使用率与满载率。 (4)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得用电量.必须装设电表,生活

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用电电源处应设置明显得节约用电标识,同时施工现场应建立照明运行维护与管理制度,及时收集用电资料,提高节电率。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与施工设备得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5)充分利用太阳能,现场淋浴设置太阳能淋浴,减少用电量. (6)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状态。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得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与能耗低效率高得手持式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1、3节水 (1)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得用水量。施工用水必须装设水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及时收集施工现场得用水资料,提高节水率; (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得节约用水标识: (3)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 (4)施工工艺采取节水措施墙体采用混凝土养护剂或喷水养护,节约施工用水。 1、4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 (1)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得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2)施工现场实行限额领料,统计分析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预算材料得消耗量,有针对性得制定并实施关键点控制措施,提高节材率;钢筋损耗率不宜高于预算量得2、5%,混凝土实际使用量不宜高于图纸预算量. (3)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完整版)技术创新的应用实施措施

技术创新的应用实施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要勇于创新,大胆应用,并结合现代化科学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生产中不断取得好成绩。同时,为不断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加大建筑业推广优秀适用新技术的力度,对建筑业新技术内容也应加以调整和补充,不断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节能减排 1.1节约土地 (1)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黏土转; (2)土方开挖施工采取优秀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的开挖量,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土地的扰动。 1.2节能 (1)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2)冬季采用集中供暖,减少粉尘排放。冬季用塑料布将窗户密封减少屋内热量流失。室外照明采用强度气体放电灯; (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2)施工机械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3) 22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V三相系统时,使用三相平均; 4)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4)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电量。必须装设电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用电电源处应设置明明的节约用电标识,同时施工现场应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及时收集用电资料,提高节电率。施工现场

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和纠正措施。 (5)充分利用太阳能,现场淋浴设置太阳能淋浴,减少用电量。(6)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状态。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 1.3节水 (1)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水量。施工用水必须装设水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用水资料,提高节水率;(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明的节约用水标识: (3)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 (4)施工工艺采取节水措施墙体采用混凝土养护剂或喷水养护,节约施工用水。 1.4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 (1)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2)施工现场实行限额领料,统计分析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预算材料的消耗量,有针对性的制定并实施关键点控制措施,提高节材率;钢筋损耗率合宜高于预算量的2. 5%,混凝土实际使用量合宜高于图纸预算量。 (3)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4)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回收再利用回收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模板-公司员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实施方案

公司员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员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公司各项发展目标与任务,激发广大员工的工 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员工能力素质,切实发挥广大员工在公司发展和经营的中主力军作用,根据《关于组织开展全市职工技术创新禁赛活动的意见》(青工[20**]5号)要求,结合文体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践行 科学发展观,培养和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文体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建功立业。 二、目标任务 以“出人才、强素质、出成果、增效益”为主题,广泛开 展职工技术创新竞赛,实现“四个推动、四个促进”,即:推动创新活动,促进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创新经验交流,促进创新水平提高;推动创新成果应用,促进创新效益推广;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员工队伍建设。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群众性和广泛性。面向一线,立足岗位,全员 参与,将创新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二)坚持经常性和实效性。将竞赛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注重竞赛效果和推广应用价值。 (三)坚持自下而上申报、推荐和公开、公平、公正的 成果评选原则。 四、组织机构 成立职工技术创新竞赛领导小组,组长由工会主席担任,副组长由工会副主席担任,成员由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保障部、工会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职工技术创新竞赛和职工技 术创新优秀成果、发明家评选表彰 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文体公司工会。 五、竞赛内容 职工在日常工作、培训管理、建设活动中,应用先进技 术和管理办法,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服务能力,提高科研质量,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六、竞赛方式 (一)以班组为基本平台,以一线职工为主体,组织开 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评选出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 (二)表彰奖励获得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的集体和个人。通过召开发布会、举办展览、成果汇编、主创冠名、挂牌使用等形式展示创新成果,交流创新经验,促进成果的推广应用。

技术创新引导专项联动管理实施细则

技术创新引导专项联动管理实施细则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 创新中心的意见》,以及《本市加强财政科技投入联动与统筹管理实施方案》(沪府发〔2016〕29号),进一步推动本市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现针对 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的联动与统筹管理,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实施目标 遵循“顶层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依托全市统一的财 政科技投入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的跨部门 联动管理机制,打破原有部门界限,形成支持重点有效聚焦、支持项目避免重复,项目信息充分共享的联动工作模式。充 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 术创新体系,加强产业与科技的对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实施原则 (一)顶层设计、统筹协调 加强顶层设计,聚焦本市产业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 键环节,强化部门间的统筹协调,避免支持项目重复分散。 (二)充分酝酿、集中会商 开展部门间深度合作,酝酿提出各自领域的支持重点和 部门间合作需求,通过集中会商的形式,增强统筹联动效应。 (三)分类管理、责任清晰 在联动协同的基础上,各部门根据资金管理办法和财政 管理要求,合理合规使用专项资金,开展项目全过程管理。

(四)绩效导向、信用管理 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专项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子专项实 施效果和联动管理工作成效;在专项管理中逐步开展信用管理。 三、专项定位和涵盖范围 (一)专项定位 技术创新引导专项按照技术创新规律,以企业为主体、 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产业化为主要目标,引导企业加大技 术创新投入力度,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二)涵盖范围 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包括:产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软件 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成果转化与应用资金、高新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张江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的有关支持内容。 四、专项支持重点和方式 (一)支持重点 1、产业技术引导专题 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等高新技术,以及不同领域技术交叉融合的产业技术引导项目;支持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为重点企业定制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 2、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专题 支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新发展、示范推广和产业链合作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支持生物医药领域产业化项目,以及高新成果转化专 项资金涵盖的相关支持领域;支持产学研协同转化创新成果。 3、技术创新载体建设专题

中国创意工业创新报告

(上接第38版)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凤凰印及其云服务平台的四个“零”工程,给POD 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让数字印刷盈利成为可能。凤凰POD 的盈利模式重在实现三方面的价值:一是印刷成本的优化。多数客户总是将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做成本比较,所以不断地提高平衡点是必然要求。首印量大大减少,甚至一本起印。二是出版物总成本的优化。保证销售,降低库存,没有退货,减少报废,释放资金。由此,优化产品供应链成本,降低出版风险,提升经营灵活指数。三是出版物总价值的优化。测试市场,定制专货,加速物流,减少缺货,及时交货,积极补货。在数字化书籍自动印刷补给系统基础上实现多样化、差异化、按需(时间、空间、数量等)化。 微信是腾讯公司近两年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目前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微信的基本功能包括聊天、添加好友、实时对讲机功能等。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和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和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帮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中国出版发行在线交易中心是一个应用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为行业用户之间、行业与个人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电子商务服务的第三方网络服务平台。整个项目由重庆云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实体运营。该平台的产品、服务创新之处在于:1.为行业中合法出版物供应商与有独立采购权的新华书店之间的图书批发提供网上交易服务和信息交流服务。2.为广大读者提供全品种实体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在线交易服务。3.为著作权人及其代理机构与出版商之间进行著作权交易、商务洽谈提供服务。4.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行业市场监管提供服务,以方便行业主管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各地区出版发行企业以及出版物流通和市场情况。5.为行业上下游企业间,出版、发行、消费者之间,协会与会员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著作权人与出版商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多媒体实时互动服务。 北京中启智源数字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中启智源互联网供应链协同商务系统是一套完整、先进和前瞻性的基于互联网体系架构的供应链协同商务系统,具有全网全程、全渠道精细化管理和符合商业规律、满足传统企业、电商企业渐进发展方式的特点。该系统的技术创新之处在于:1.是符合传统企业与电商发展和商业规律的新型企业级系统。2.支持传统企业快速部署和提升电商业务的发展。3.源于实践的组件式软件,系统稳定可靠,并满足可持续性发展要求。4.系统实施科学、规范和省时,并提供业务和技术咨询服务。 此外,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结合自身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拓展需要,打造的国际数字资源交易与服务平台“易阅通”,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乃至全行业数字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嘻呱Pad 项目是出版业开发、研制数码产品,进行数字化的又一次有益尝试。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10多年来始终处于全国出版发行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其ERP 系统、标准化书目信息库以及现代化书业物流中心,已成为浙江新华的核心竞争力,也推动了全行业应用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3.文化产业内容为王,内容产业本身创新能力提升。“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不仅要看经济数据,更重要的是看提供了怎样的精神文化产品。”陈少峰强调文化产业的内容属性是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根本。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全球服务外包”的形式被纳入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分工体系当中,但基本上被定位于低端位置,中国已成为国际文化产业制造大国和文化产业内容原创小国。中国要成为与经济实力和文化资源相匹配的世界文化大国,必须借助于文化创新提升原创能力。2012~2013年,文化企业在创意产品、创意服务中的“创意驱动”更加明显,不断提升内容本身的创新能力。 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于2012年的9月28日正式启动,这项活动由中华书局发起。首届“诗词中国”系列活动以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为切入点,以手机短信和邮件为主要参赛平台,运用网站、报手机、飞信、云端传媒等全媒体传播方式,辅以研讨会、晚会、摄影大赛等分赛以及演出活动,力求构建、打通全民参与、全媒体参与的综合立体传播通道,开创了一条新的出版品牌营销途径。大赛以手机短信和邮件为主要参与平台,运用网站、电视、短信、飞信等全媒体手段对大赛予以全程播报,实现了新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开创了全媒体、多角度普及传统文化的新思路,是中华书局在全媒体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道路上的一次探索。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推出的“阅读季”图书推广活动以推广全民阅读为己任,追求优质的出版质量,构筑完整的阅读体系,通过立体化的阅读推广,提供生动的阅读体验,打造富有外研文化特色、多语言的资源、内容、服务和推广平台,为全民提供教育解决方案。2013年,“阅读季”共举办大小活动上百场,类似“北京家庭阅读季”、“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学前教育高峰论坛”等活动更是吸引百万人群参与。“阅读季”依托数字技术的立体化阅读解决方案,为不同读者群体提供了多终端、多介质和交互式的阅读服务,极大改善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拉动产品体系创新,覆盖全年龄段、专业化、层次化的产品体系,提供了可持续、终身式的阅读方案;子活动之一“北京家庭阅读季”创造性地围绕“儿童大学”、“我是书虫”、“科学与健康”、“生活的艺术”4大主题,以96场阅读体验、讲座和活动以及展览为支撑,在短短10余天的时间内以突破传统的营销形式让上万读者受益,并获得京内外媒体上百次的重点报道传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力。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携手宝开游戏公司(PopCap Games)于2012年1月出版的“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8个月内销售突破500万册,全年实现发行码洋破亿的成绩。“植物大战僵尸”系列2012年推出了“植物大战僵尸”武器秘密故事、“植物大战僵尸”游戏系列、“植物大战僵尸”低年级练习册、“植物大战僵尸”立体发声书、“植物大战僵尸” 台历等品种。2013年,该系列图书中的“必胜”和“美德”两个系列故事 陆续推出。 4.内容生产企业也在营销、管理上推陈出新,向管理要效益,已初步取得了成效。 2012年年底,国家决定将《新华字典》列入政府采购项目,对全国农村地区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期学生免费发放《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要在10个月内完成《新华字典》近亿册的印制工作。《新华字典》是64开法式精装产品,全部印装完成共需13道工序,参承印厂要求高。作为突发产量,商务印书馆依靠创新管理,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圆满完成供货任务,总计发印《新华字典》1.049亿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进一步塑造了商务印书馆的产品和品牌形象。管理理念创新保障了生产的跃进发展和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创造了印制史上单位时间单本书最大造货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将2013年确定为“产品营销年”,大力开拓出版主业,勇担文化使命,以出版精品推动社会进步。《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王世襄集》、《百年佛缘》、“王鼎钧作品”系列等重点图书屡获大奖,销量可观,全面营销拉动了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全年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15%,利润突破6000万元,同比增长21%。作为中国高端藏书倡导者,三希堂藏书致力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线装文化,重新整合发行体系,以三希堂藏书为品牌营销特征的示范店模式:通过与全国一线城市新华书城合作,以“店中店”模式,打造所在城市文化地标中的新地标——三希堂藏书示范店,以此扩大企业影响和品牌知名度。5.文化走出去不断加强,通过与欧美成熟文化企业的学习、交流与融合,实现合作共赢。张京成认为新闻出版产业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通道,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向国外输出、渗透,要通过文化产品“走出去”来把文化“带出去”,而不是纯粹的说教式的方法,让产品作为载体输出,才能让国外的用户、公众接受。 创办于2004年的上海书展,在内涵、品质和功能上,不断深化、丰富、拓展和提升,2011年升格为全国性书展,2013年11月又创办以上海书展为基础和支撑,功能和定位与上海书展互补的姐妹书展——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打造成为上海的书业双展,为全国和全球的出版业服 务。十年时间,完成从区域性书展到全国性书展再到国际性书展的三级 跳。上海书展始终坚持“为读者服务、为全国服务”的理念,以文化含量和文化影响力的切实提升为目标,力求打造影响中国出版与阅读当下和未来发展与价值取向的风向标。从功能看,起点比较高,上海书展改变了行业通过开展订货会进行业务交流的传统模式;从战略看,眼光比较远,以文化品位作为书展生命线,去明星化、去娱乐化、去浅质化,追求国际化、品质化、专业化;从运作看,措施比较实,稳定的项目团队和精干、专业的策展团队,保障书展重大活动的高品质。创办第十周年,主办方在内地书展首创全部七天夜场的先河,并在文化品位、国际元素、便民服务、同城效应四个方面作了重点布局和创新探索,努力打造学术出版高地、专业出版高地和品质出版高地。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以国际化、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为服务手段,为中国出版进入并拓展国际市场打通一个新的“出海口”。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首席市场执行官袁刚认为,在走出去的项目中,原创需求正在不断扩大。北京天视全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民营文化企业,以漫画图书版权出口为主营业务,同时围绕漫画从事展览、创作、制作、进口、咨询等业务。该公司目前已与10余家欧洲漫画图书出版社和漫画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从事版权出口贸易和其他漫画业务;与国内100多位漫画作者建立了联系和业务关系,已将50多位国内作者的漫画图书作品版权出口到境外,并将国外一些高水平、艺术感极强的精品漫画引入国内漫画市场。 民营出版人黄永军为将中国主流文化传播于世界,在英国成立了第一家由民营企业创办的新经典出版社,其推出的产品在主题选择、内容创意、产品形式等方面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中国青年出版总社2007年在伦敦注册成立了中青(英国)国际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秉承“中国文化,国际表达;中国图书,国际营销”的出版理念,实行本土化运营,坚持以商业模式“走出去”,近7年间共推出文化艺术和创意设计类精品图书上百种。 中国创意工业创新瓶颈 创意产业发展前景可期,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创意产业内外部环境 中,不利于行业创新发展的因素。内部环境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成为制约中国创意为业创新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作为创意产业的核心与灵魂,保护不力,产业会自行凋敝;国内文化产业市场尚未规范,欠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相关政策很多执行不到位,未落到实处;行政干预过多,影响市场力量的发挥;国内尚缺少一批标杆性文创企业或企业家出现;创意人才培养有难度,创意人才匮乏。外部环境有: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创意产业发展速度带来的影响;随着文化消费多元化和浅层化,内容消费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创意产业的细分结构产生变化等。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在2013年以及未来发展中,已面临着7大问题:一是文化产业顶层设计亟待加强。要做好区域统筹,建立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二是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民生工程,强调文化产业发展对基层老百姓的带来的实惠,使文化民生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测评点。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循序渐进。不应一味的追求GDP 的“硬指标”,更应该注重发展的质量,按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促进文化产业循序渐进。四是投资文化产业要找准切入点。文化产业并不缺钱,缺的是合理的投资导向和渠道。五是“会展热”与“冷交易”。“文博会”等展会平台,实质性的产品或服务的交易较少,应逐渐由形象展示向实际交易转型,注重市场营销网络建设。六是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人才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七是文化产业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合理定位。未来文化产业70%的增加值将来自新兴业态,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将是广大的乡镇市场。 经过数年来的跑马圈地式粗放经营,中国文创产业的发展模式也步入了精细化发展时期,以前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也亟待政府、企业、学界人士共同思考和解决。 “首届中国创意工业创新奖”奖项推介 “首届中国创意工业创新奖”是一项公益性的年度推介活动,设置新产 品、新营销、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管理模式、新手6大奖项,分别设置金奖、提名奖若干,意在鼓励创意工业的创新,向世人展示近两年来中国创意工业的最新发展成就与趋势,进一步促进中外创意工业之间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1.新产品奖: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创意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或扩大使用功能,给消费者带来新的利益、新的满足。 评选标准:与同类产品相比,在任一方面有重大创新,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2.新营销奖: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创意产品,并通过新鲜的销售手段把产品提供给需要的客户。 评选标准:对于产品价值的深刻洞见,并能够以恰当的营销手段最大限度地传达产品特质。以创新的营销手段、形式、操作设计赢得市场关注,取得了商业上的空前成功。 3.新技术奖:指新近研制开发的,为创意产业的生产力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经济价值,具备广泛的行业适用度的技术手段。 评选标准:独立研发技术、代表了行业发展方向,推动行业前进、产生 了一定的经济价值、用户接受度高,具有广泛的行业适用度。 4.新商业模式奖:新商业模式是指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及其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方式等,主要强调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等之间新鲜的合作关系、合作策略,还包括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创新方式。 评选标准:形成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获得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具有典型性,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可推广价值,代表了新的业态和生产力结构。 5.新管理模式奖:指创新产业在原有管理基础上设计出的一整套具备创新意义的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论体系,将其反复运用于企业,使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自觉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的管理模式。 评选标准:在创意企业的管理办法上有所突破,在生产力提升方面卓有成效。 6.新手奖: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经济效益及成长性显著,对社会具有较大贡献。 评选标准:主要针对企业组织新手。入选企业在发展道路和经营风格上具有鲜明特色,具有相当的示范带动效应。 2014年1月3日星期五第2007期 中国传媒论坛学术委员会、史坦国际STANCHINA 等知名机构联合举办中国传媒投资年会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获誉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媒体品牌 与理财周报等3家媒体从全国众多报刊网媒中脱颖而出荣登2011中国传媒和思想界的全新价值榜单中国出版传媒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媒体 20112011(原中国图书商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