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2分)学校开展以“我的语文学习”为主题的“知识闯关大赛”,下面是小玲同学抽到的一组闯关题,请你和她一起完成。

【字词迷宫】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姓氏形近字多音字成语

①臧.(zàng)克家

②岑.(jīn)参

③卞.(biàn)之琳④珊珊来迟

⑤蹒跚

⑥珊瑚

⑦强.(qiáng)词夺理

⑧顽强.(qiáng)

⑨倔强.(jiàng )

⑩不屑置辨

?走投无路

?粗制烂造

A.①④⑨⑩B.③⑤⑨?C.②⑥⑧⑩D.③⑤⑦?2.(2分)【词语擂台】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毕业感言,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栀子花开,骊歌唱响,回想往事,感慨万千。三年前我来学校时心无半点①______,担心遇到严厉苛责的老师,担心处理不好同学关系。后来的生活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我们三年②______的青春生活,都有老师的精心呵护。毕业来临之际,班主任鼓励我们:“③______最后一段路,咱们鼓足劲头往前冲!”师恩如海,浩瀚无边,老师④______的关怀将永远铭刻我们心中。

A.①着落②五彩斑斓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无微不至

B.①着陆②美轮美奂③一失足成千古恨④无所不为

C.①着落②美轮美奂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无所不为

D.①着陆②五彩斑斓③一失足成千古恨④无微不至

3.(2分)【病句诊所】下面四个句子来自同学们的作文,没有语病的项是()A.小区管理人员说:“防疫期间,建议家长禁止孩子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B.地摊经济放开以来,我们小区窝在家里的人数比起放开以前减少了一倍。

C.通过“停课不停学”网络学习,培养了我们自觉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D.“直播带货”是目前非常红火的一种网上销售形式,令许多年轻人跃跃欲试。4.(2分)【语段探微】下面是关于“诗歌节奏”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②④⑤①⑥③B.②⑤①④⑥③C.④②⑤①⑥③D.⑤④①②⑥③5.(2分)【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B.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6.(6分)【名句橱窗】“月”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常见意象,但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各有不同。依照你的理解,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

(1)唐代的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2)唐朝杜牧在《泊秦淮》中借月亮创设了一种朦胧凄清的意境,这两句诗是“,。”

(3)宋朝的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7.(6分)【实践园地】我们身边有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现象,如歇后语、谐音、避讳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语言现象。

(1)歇后语解读:请从以下三个歇后语中任选一个,按照示例进行解读。

①竹篮打水﹣﹣一场空

②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③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示例: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解读:比喻那些假装好意,却暗藏坏心的人。

(2)谐音辨析:下列句子中没有谐音现象的一项是

A.小玲在门上倒贴“福”字,妈妈高兴地说:“福到啦!“

B.除夕夜,爷爷看到饭桌上的必备菜﹣﹣鱼,捋捋胡子笑着说:“年年有余啊!”

C.中秋佳节,桂花飘香,圆月当空,妹妹吃着月饼说:“真是花好月圆啊!”

D.婚床上摆上枣子、花生、桂圆、瓜子,寓意着“早生贵子”的美好祝福。

(3)避讳探讨:古代有许多避讳的语言现象,如称“老人去世”为“老了”或“升仙了”;

称“上厕所”为“解手”;唐代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民”字,将“民”字改称“人”。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避讳现象?

二、阅读与鉴赏(共58分)(一)(共6分)

8.(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感遇①(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③。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葳蕤:茂盛。③皎洁:皎明洁净。④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⑤林栖者:指隐居者。⑥闻风:借用典故。

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1)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

B.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畏强暴,生机勃勃。

C.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与超脱。

D.本诗借物寓意,诗人将人生志趣寄寓在对“兰叶”“桂华”等草木的赞美中。

(2)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

(二)(共14分)

9.(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以?④竿取之。麂行草葬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麂足一挂,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虫鸟之智,自谓周身实,如人之不仁何?

【注解】①俦:同类。②媒:媒介物。这里指用来诱感竹鸡的鸟。③罔:同“网”,捕猎的工具。④?jié:同“洁”。

(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城”的本意是“都邑四周的墙垣”,由此可以推测文中的“城”为“围墙”

之意。

B.成语“循序渐进”中“循”是“顺着”“按照”的意思,以此推断,“但循一径”中的“循”也可以解释为“顺着”“按照”。

C.“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以”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拿”的意思。

D.“乃蹑寻得之”中的“蹑”有“放轻(脚步)”“跟踪”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跟踪”之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B.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C.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D.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

②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

(4)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链接材料】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三)(共8分)

10.(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某校就学校教育与网络在线教育效果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项目学校教育满意率在线教育满意率

课堂参与度84%32%

课堂体验感76%37%

学习自主性79%45%

学习效率88%27.5%

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

..的在线教育效果不如学校教育,主要是因为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行为时空分离,而这导致在线教育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不如学校教育。时空分离阻断师生间的社会性交互,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性,但事实上还有诸多干扰因素大大影响了学生在线学习的自主性,这也导致了在线教育的效果比不上学校教育。有专家分析,当学生找到与之能力层次相匹配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后,自主性与成就感均会提升,从而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材料二】

智慧教育共同体的打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智慧教研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形成一个泛在型的教研共同体,通过合作分享进行深度教研,并将教研成果进行固化,形成相应的微课资源和评价资源(例如作业等),依托网络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从而优化教师教学。

2.构建中小学生“在线学习中心”。“在线学习中心”依托5G技术及NR、AR 技术,虚拟教室空间的现场感,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完全沉浸式地在虚拟环境中学习。“在线学习中心”支持学生登陆后从互联网海量的资源里筛选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习的精准性。这个学习流程需要学生首先对知识与能力水平进行自测,计算机会利用大数据对学生自测结果进行精准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将标签化了的微课学习资源进行智能匹配,学生对计算机智能匹配的微课学习资源进行自主选择后,即可点击听课。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精准化在线教育的服务。

3.利用全市“人人通”智慧教育共同体平台,构建联系学生、家长和教师等多方面的教育大平台,将家庭、学校紧密关联起来,形成一种虚实结合的未来学习形态,打造智慧教育共同体。

(节选自《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材料三】

“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学习中心?同步作文”平台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同写一

道作文题”网络作文活动。参加活动的五万多名学生通过网络提交作文,近千名老师在网络上对学生作文从“审题”“立意”“选材”“内容”“结构”“语言”等六个方面进行批改。平台对批改后的文章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针对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分析报告,并通过智能匹配的方式,向学生推送适合自己写作个性的范文。参与活动的学生反映,这种网络作文的方式,在学习的多样化和精准性方面,与传统的作文学习相比有更大的优势。

(摘自某网络媒体新闻报道)(1)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项是

A.从材料一可知当学生找到与之能力层次相匹配的资源后,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B.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这是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

C.智慧教育共同体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优化教师教学、方便家校沟通。

D.“同写一道作文题”网络作文活动由老师从六个方面向学生推送个性化作文分析报告。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运用了画图表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学校教育与在线教育的不同效果。

B.材料一“目前的在线教育效果不如学校教育”中的“目前”,可以去掉,不影响文意。

C.三则材料对传统教学与智慧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分别进行了全面的说明。

D.综合三则材料,说明智慧教育新形态正在蓬勃发展,必将取代传统教学。

(3)小玲因为感冒无法去学校上课,请你根据材料二为她完成“在线学习流程图”的设计,方便她在家学习。

(四)(共6分)

1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山不过来,我过去

①我们有很多人常常习惯于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若别人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

做,心里便堵得慌,忍不住要对别人指手画脚,大有不改变你就誓不罢休之势。

②但是,【甲】改变别人,谈何容易!而当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时,我们的指责会越来越多,

戾气会越来越重。最后,不仅无济于事,还会让自己深陷负面情绪,变成牢骚满腹、埋天怨地的“怨妇”。

③所以,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山不过来,我过去!既然改变别人难以实现,那就尝试反思自我,改变自己。

④思维角度一变,便会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心结烟消云散,世界豁然开朗。细思量,你甚至还会欣喜地发现尝试改变自己的诸多好处。

⑤尝试改变自己,你就有可能收获更积极的心态。每一步自我的改变,都是最好的修心养性,是积极心态的加油站。你的抑郁情绪因此而改变,心情舒畅,信心满满。消极拖延的毛病因此而消失,你会走在时间的前面。你尝试着改变易怒易烦的习惯,做到“肚中能忍万般事,哈哈一笑天地宽”。

⑥尝试改变自己,你就可能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三国时期的吕蒙在孙权的悉心劝导下,尝试着改变自己,才赢得了鲁肃的赏识,与之“结友而别”。新时代成功的人必须具备四种核心竞争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我,适应他人。因为这样你就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带领你的团队披荆斩棘。

⑦尝试改变自己,你就可能收获更大的成长。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善于自我反省并改变的曾子,终成一代贤人。个人如此,企业也是一样。阿里巴巴文化“六脉神剑”之一是“唯一不变的是改变”,【乙】这都体现了不断改变自我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真正内驱力。

⑧山不过来,我过去!有了这样一种思想,梦想之路就会更宽阔。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从指责别人的习惯引出话题,第②段则提出了改变别人有难度且于己无益的观点。

B.⑤~⑦段从心态、人际关系和成长三个方面来谈改变自己的诸多好处,有理有据。C.第⑦段主要运用举例和对比论证,论证了“尝试改变自己就可能收获更大的成长”的观点。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论述了尝试改变自己的好处,逻辑严谨。(2)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俗话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②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③华为的价值观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正是永远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华为才成为享誉全球的高科技企业。

④“好空调,格力造。”格力空调如今能做到国内乃至世界一流水平,就在于一直坚持“产

品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信念。

A.甲①乙③

B.甲①乙④

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④

(3)第⑧段划横线的句子“山不过来,我过去”的含义是什么?

(五)(共18分)

12.(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善的回音壁

善,穿越古今,绵延千年,在你我心田,矗立成一面亘古的回音……

老大的双胞胎儿子都考上了大学,光学费就一万多元。老大东跑西颠,跑细了腿儿,也没把钱凑够。为这事,老大吃不香,睡不安,愁起满嘴的燎泡。

媳妇说:“该借的都借了。实在不行,你跟老二张个口吧!”

老大一听,咧了嘴:“去年,老二盖鸡场鸭场,跟咱借两千元,可咱连百十元都没借给他。这个时候找他,我咋张得开口?”

“那……咱儿子的大学就不上了?”媳妇担心问道。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这时,有人敲门。老大开门一看,竟是老二。老二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风尘仆仆地站在门口,说:“俩侄子考上了大学,担心哥凑不够学费,就给哥送来三千元……

说着,老二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沓钱,放在面前的桌子上。老大羞愧难当,一张脸涨成了红高粱。

老大说:“老二,哥对不起……去年你盖鸡场鸭场,跟哥借两千元钱,可我……”

老二摆摆手说:“哥的家庭我知道,嫂子有病,俩侄儿要上学,你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再说,你去年不是还借给我五百元吗?”

“五百元?”老大一头雾水。

“对呀,”老二说,“哥,你忘了吗?那五百元,是你托娘捎给我的啊!”

老大终于明白,不禁跪倒在娘的遗像前,发出一声内心的呼喊:“娘啊﹣﹣”

节日期间,在由杭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旅客严重超员。

一个靠窗坐着的老大爷正跟邻座的人分享他的幸运经历,原来,他是到上饶的,买的是无座票,上车后抱着侥幸心理事先占了个好座,没想到直到开车也没人上来。

紧靠老大爷座椅的通道中挤着好几个人,其中有一位瘦弱的姑娘,看上去不到20岁的样子,被来往穿行的旅客挤得东倒西歪。

看着这情景,老大爷关切地问:“闺女,这么站着遭罪,你要像我一样早点儿上车来找个座。到哪儿下啊?”

“我没事的,爷爷,我到荆门。”

“那得明天下午才到呢,这么远一直站着可怎么办?”老大爷摇着头表示担忧。

过了一会儿,老大爷又转过脸和蔼地说:“闺女,等我下了之后你就过来坐这里。”“嗯,好的,谢谢您啦。”姑娘甜甜地应了一声。

列车员开始检姑娘的票,奇怪地问:“你不是有座吗?怎么不坐?”

姑娘微笑着悄悄向老大爷的方向努努嘴:“70多岁的老人家了,一直站着会吃不消的。让他知道了,他就该坐不踏实了。”

列车员回头瞅了瞅睡着的老大爷,小声说:“跟我去餐车吧,我帮你找个座。”

跟前的几个人听到了,赞叹着给姑娘让出了一条道。

一辆轿车从度假村出来后,在乡村的泥道上抛锚了,一身名牌的车主焦急地对围观的人喊着:“谁愿意帮我爬进车底锁一下螺丝啊?”

原来车子的油管出了问题,漏出来的油已经流到地面,而那里离最近的加油站有上百公里,难怪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身旁的女子鼓惑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他赶紧掏出一张大钞:“谁帮我锁紧,这钱就是他的了。”

围观的人群里有个小伙子动了一下,却被他的同伴拉住说:“别相信有钱人的话!“

这时只见一个小孩子走了过去,说:“我来吧!”

操作很简单,小孩在那人的指挥下不到一分钟就锁好了螺丝。爬出来后他就用期待的眼神看着那人,男人刚想把钞票递给小孩,却被女人呵斥:“你还真打算给他啊?给他一点零钱就好了!”

于是男人从女人手里接过零钱后递给小孩,小孩摇了摇头。

听见人群中的嘘声,男人只好拿出大钞,小孩子竟然还是摇头,男人有些生气了:“你嫌少?再嫌,钱都不给你了。”

“不,我没有嫌少,我们老师说,帮助人时不要报酬的!”

男人很纳闷:“那你怎么还不走?

小孩说:“我在等你跟我说谢谢。”

(摘自2020年《情感读本》,有改动)(1)概括三则故事的情节内容,填写下表。

内容故事一故事二故事三

主要矛盾冲突老大想找老二借钱却

担心借不到②车主悬赏修车却无人

响应

化解人①列车员小孩(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故事一”中划横线的句子。

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3)故事三的结尾有何妙处?

(4)标题“善的回音壁”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文中的三个故事,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与践行“善”的美德。

【链接材料】在《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中关于“品德修养”指标内涵的解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培养与践行,弘扬大爱大德大情怀。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崇尚家庭美德,培育个人品德。理性面对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方面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冲突,自尊自信,意志坚强。

(六)名著阅读(共6分)

13.(6分)阅读从《儒林外史》中节选的四个片段,完成问题。

【片段一】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A)”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

【片段二】他爬将起来,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池塘里,爬起来,头

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B)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得疯了。”

【片段三】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著么?我时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C)你们不知道,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

【片段四】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著。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著。”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著来,范进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著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D)

(1)对片段中画横线处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语道破范进为了取得报考资格谎报年龄,瞒上欺下的虛伪卑劣行径。

B.活脱脱地写出了范进闻讯后的喜极失态。

C.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胡屠户的市侩特性暴露无遗了。

D.居丧尽礼与食膳吃荤前后矛盾,对比鲜明。

(2)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且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

三、表达与写作(共70分)

14.(10分)假设你是辩论赛的主持人,请你依据下面的安排表,对辩论流程进行介绍。

环节主要任务辩手分工时长

①立论正面论述己方观点正方一辩?反方一辩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②攻辩质疑对方观点,回答

正方二辩?反方二辩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对方提问

③自由辩论轮流发言,强调己方

正方?反方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观点,反驳

④总结陈词对辩论进行总结正方三辩?反方三辩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要求:①信息准确、有效:②顺序正确,条理清晰;③语言明确、得体:④语言简练,不超过150个字。

15.(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学校广播站有一个“心灵驿站”栏目,经常收到同学们诉说内心困感的来信,例如“我和父母产生了矛盾,该怎么办?”“学习这么紧张,我该怎么处理兴趣爱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老师要我们制定好生涯规划,可我真的不知道我将来适合做什么。”……

栏目组觉得应该倡导大家都来思考自己的困惑,分享自己的感受或体会,所以,决定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一次以“成长有困惑,爱思才会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征文的要求为:①写出自己的困惑,同时也要写出自己的思考,力争给人以启迪;

②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③题目自拟,文

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和套作。

请你写一篇文章参加这次征文活动,注意在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2分)学校开展以“我的语文学习”为主题的“知识闯关大赛”,下面是小玲同学抽到的一组闯关题,请你和她一起完成。

【字词迷宫】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姓氏形近字多音字成语

①臧.(zàng)克家

②岑.(jīn)参

③卞.(biàn)之琳④珊珊来迟

⑤蹒跚

⑥珊瑚

⑦强.(qiáng)词夺理

⑧顽强.(qiáng)

⑨倔强.(jiàng )

⑩不屑置辨

?走投无路

?粗制烂造

A.①④⑨⑩B.③⑤⑨?C.②⑥⑧⑩D.③⑤⑦?

【解答】①中“臧”应读作“zāng”;

②中“岑”应读作“cén”;

③正确;

④“珊珊来迟”应写作“姗姗来迟”;

⑤正确;

⑥正确;

⑦中“强”应读作“qiǎng”;

⑧正确;

⑨正确;

⑩“不屑置辨”应写作“不屑置辩”;

?正确;

?“粗制烂造”应写作“粗制滥造”。

故选:B。

2.(2分)【词语擂台】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毕业感言,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栀子花开,骊歌唱响,回想往事,感慨万千。三年前我来学校时心无半点①______,担心遇到严厉苛责的老师,担心处理不好同学关系。后来的生活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我们三年②______的青春生活,都有老师的精心呵护。毕业来临之际,班主任鼓励我们:“③______最后一段路,咱们鼓足劲头往前冲!”师恩如海,浩瀚无边,老师④______

的关怀将永远铭刻我们心中。

A.①着落②五彩斑斓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无微不至

B.①着陆②美轮美奂③一失足成千古恨④无所不为

C.①着落②美轮美奂③行百里者半九十④无所不为

D.①着陆②五彩斑斓③一失足成千古恨④无微不至

【解答】着落:事情有归宿、有结果。着陆:飞机等降落到地面上。根据“担心遇到严厉苛责的老师”的提示,第一空选“着落”恰当;

五彩斑斓: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根据“青春生活”的提示,第二空选“五彩斑斓”恰当;

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一失足成千古恨:旧时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恨事。根据“最后一段路,咱们鼓足劲头往前冲”的提示,第三空选“行百里者半九十”恰当;

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根据“师恩如海,浩瀚无边”的提示,最后一空填“无微不至”恰当;

故选:A。

3.(2分)【病句诊所】下面四个句子来自同学们的作文,没有语病的项是()A.小区管理人员说:“防疫期间,建议家长禁止孩子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B.地摊经济放开以来,我们小区窝在家里的人数比起放开以前减少了一倍。

C.通过“停课不停学”网络学习,培养了我们自觉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D.“直播带货”是目前非常红火的一种网上销售形式,令许多年轻人跃跃欲试。

【解答】A.否定不当,删去“不”;

B.搭配不当,把“一倍”改为“一半”;

C.成分残缺,删去“通过”;

D.正确;

故选:D。

4.(2分)【语段探微】下面是关于“诗歌节奏”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②④⑤①⑥③B.②⑤①④⑥③C.④②⑤①⑥③D.⑤④①②⑥③【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六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诗歌节奏的把握”,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②是首句,紧接着介绍现代诗歌节奏的特点以及分类④⑤①,接着写出不同的人节奏也会不尽相同⑥,最后加以总结③.所以顺序为②④⑤①⑥③,据此可知答案为A。

故选:A。

5.(2分)【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B.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说法不当。寒食节,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古人认为“重午”

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的风俗。

故选:C。

6.(6分)【名句橱窗】“月”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常见意象,但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各有不同。依照你的理解,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

(1)唐代的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2)唐朝杜牧在《泊秦淮》中借月亮创设了一种朦胧凄清的意境,这两句诗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宋朝的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解答】答案: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注意“郎”的书写)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注意“酒”的书写)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意“婵”的书写)

7.(6分)【实践园地】我们身边有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现象,如歇后语、谐音、避讳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语言现象。

(1)歇后语解读:请从以下三个歇后语中任选一个,按照示例进行解读。

①竹篮打水﹣﹣一场空

②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③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示例: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解读:比喻那些假装好意,却暗藏坏心的人。

(2)谐音辨析:下列句子中没有谐音现象的一项是C

A.小玲在门上倒贴“福”字,妈妈高兴地说:“福到啦!“

B.除夕夜,爷爷看到饭桌上的必备菜﹣﹣鱼,捋捋胡子笑着说:“年年有余啊!”

C.中秋佳节,桂花飘香,圆月当空,妹妹吃着月饼说:“真是花好月圆啊!”

D.婚床上摆上枣子、花生、桂圆、瓜子,寓意着“早生贵子”的美好祝福。

(3)避讳探讨:古代有许多避讳的语言现象,如称“老人去世”为“老了”或“升仙了”;

称“上厕所”为“解手”;唐代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民”字,将“民”字改称“人”。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避讳现象?

【解答】答案:

(1)①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②比喻连自己也保不住,怎么顾得上别人。

③比喻有苦难言。

(2)C

(3)避讳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凶的普遍心理,为尊者讳的礼仪要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影响。

二、阅读与鉴赏(共58分)(一)(共6分)

8.(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感遇①(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②,桂华秋皎洁③。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④。

谁知林栖者⑤,闻风坐相悦⑥。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①此诗为张九龄遭谗被贬后所作。②葳蕤:茂盛。③皎洁:皎明洁净。④自尔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⑤林栖者:指隐居者。⑥闻风:借用典故。

指林栖者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

(1)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D

A.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

B.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畏强暴,生机勃勃。

C.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与超脱。

D.本诗借物寓意,诗人将人生志趣寄寓在对“兰叶”“桂华”等草木的赞美中。

(2)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A.有误,“兰叶”“桂华”“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均为实写。

B.有误,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慕求虚荣,不阿谀权贵,生机勃勃,没有不畏强暴。

C.有误,抒发自己遭受排挤的忧思和洒脱,不是郁闷。

D.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兰、桂散发芳香并非有意希求人们来折取它,欣赏它,而是纯粹出于它们的本性。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何求”二字用得斩截有力,它淋漓尽致地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给表现出来了。

答案:

(1)D

(2)借兰桂的清香出于自然,不是借助于他人的欣赏而扬名,表达了诗人不慕求虚荣,不阿谀权贵的品质及孤芳自赏,洁身自好,坚贞清高的气节。

译文:

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二)(共14分)

9.(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竹鸡之性,遇其俦①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②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③焉。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鹧鸪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④竿取之。麂行草葬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麂足一挂,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虫鸟之智,自谓周身实,如人之不仁何?

【注解】①俦:同类。②媒:媒介物。这里指用来诱感竹鸡的鸟。③罔:同“网”,捕猎的工具。④?jié:同“洁”。

(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在古代,“城”的本意是“都邑四周的墙垣”,由此可以推测文中的“城”为“围墙”

之意。

B.成语“循序渐进”中“循”是“顺着”“按照”的意思,以此推断,“但循一径”中的“循”也可以解释为“顺着”“按照”。

C.“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以”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拿”的意思。

D.“乃蹑寻得之”中的“蹑”有“放轻(脚步)”“跟踪”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跟踪”之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

A.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B.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C.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D.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

②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

(4)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链接材料】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情况。ABD.正确;

C.有误,“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中以”的含义是“用,把,拿”的意思;“皆以美于徐公”中“以”的含义是“认为”的意思。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刺激诱鸟让它鸣叫,听到叫声的竹鸡,必定随声到来,闭着眼睛飞进树叶堆起的围墙,一直向前要争斗一番。可是网已收起。停顿为: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步,行走。啄,吃。句意:鹧鸪来往飞行,边走边食。

②重点词:谓,认为。周,周全,保全。何,怎么。句意:虫鸟的智慧,自以为可以保全自身,但怎么能够抵抗得住人类的不仁呢?

(4)本题考查学生阅读链接材料的能力。文章列举了人类捕捉动物的方法,用“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一句说明了“虫鸟的智慧,自以为可以保全自身,

但怎么能够抵抗得住人类的不仁呢?”从而告诉我们人类应该,人类应该保护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链接材料】通过这些自然规律,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必将受到惩罚。

答案:

(1)C

(2)B

(3)①鹧鸪来往飞行,边走边食。

②虫鸟的智慧,自以为可以保全自身,但怎么能够抵抗得住人类的不仁呢?

(4)人类应该保护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必将受到惩罚。(三)(共8分)

10.(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某校就学校教育与网络在线教育效果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项目学校教育满意率在线教育满意率

课堂参与度84%32%

课堂体验感76%37%

学习自主性79%45%

学习效率88%27.5%

从调查数据来看,目前

..的在线教育效果不如学校教育,主要是因为在线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与学的行为时空分离,而这导致在线教育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不如学校教育。

时空分离阻断师生间的社会性交互,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性,但事实上还有诸多干扰因素大大影响了学生在线学习的自主性,这也导致了在线教育的效果比不上学校教育。

有专家分析,当学生找到与之能力层次相匹配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后,自主性与成就感均会提升,从而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材料二】

智慧教育共同体的打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智慧教研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形成一个泛在型的教研共同体,通过合作分享进行深度教研,并将教研成果进行固化,形成相应的微课资源和评价资源(例如作业等),依托网络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从而优化教师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