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一、名词解释(4选2)

1.美的规律:美的规律就是关于美的形式、美的造型的规律,不同于动物的生产,人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就是再现对象的性质和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辩证统一。

2.本来形象:本来形象也叫做非批评的形象,马克思在此指的是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即按照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本来面貌,真实地描写的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

3.批判的变态:批判的变态指的是丧失了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即从某种抽象的观念出发,对人物形象作脱离实际的理想化或歪曲,失去自己独立个性的人物形象,是本来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的毁灭。

4.美学观点:这是一种马克思主义进行文艺批评所依据的原则和方法之一。要求自觉地注重和强调文艺的特殊规律和审美属性。

5.历史观点:这是一种马克思主义进行文艺批评所依据的原则和方法之一。要求考察艺术的社会位置和历史根源,把作家作品放到特定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进行剖析,把是否反映了历史真实,是否具有进步性作为衡量艺术价值的一个尺度。

6.“莎士比亚化”:“莎士比亚化”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世界观对莎士比亚创作经验和创作特点的概括与总结。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深刻地反映时代的风貌。

7.“希勒式”:“希勒式”指的是希勒创作中部分地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所谓“希勒式”指在希勒的部分创作中,从观念出发,以主观观念的演绎代替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以主观自我的热情代替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观察,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的创作倾向。

8.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指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形成其性格并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具体生活环境和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社会氛围,典型环境是个别性与概括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强调的是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本质特点和必然趋势的时代环境。

二、原著片段理解(4选2)

1.“诚然,动物也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①重要概念:

种的尺度:指的是动物所属的那个种的标准或规定性,泛指客观对象的规律。

内在尺度:指主体人的需求和目的性,内含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是人这个主体在改造对象时,用以规划对象的尺度。人据此制定生产过程和产品蓝图。

②这是对“劳动创造了美”这一重要命题的进一步说明。“动物也生产”是动物的生产,而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却有本质上的不同。动物的生产只是依据它所属的这个物种的特性来进行活动,是按照它的种的本能和直接的肉体需要来建造,像蜘蛛能够织网,蜜蜂能够酿蜜,这都是它们所属的物种的共性。但是人和动物不同,人按照任何一种动物的尺度去生产,人会按蜜蜂的尺度去营巢,也会按蜘蛛的尺度去织网,等等。不仅如此,人还能驾驭事物的内部规律,同时把自己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使得对象成为自身的一个确证,在马克思看来,这也就是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美的规律包含着双向的含义,当人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时,就产生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象被人化两个过程,即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

两者相互统一,达到了主体和客体的完美统一。

2.“欧仁·苏书中的人物(先是“刺客”,在这里是“校长”),必须把他这个作家本人的意图(这些意图决定作家使这些人物这样行动,而不是那样行动)充作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充作他们行动的自觉动机他们必须经常不断地说:我改正了这一点,那一点,以及那一点,等等。因为他们不是过着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所以他们就只得在自己的言谈中竭力强调一些微不足道的行为(在这里,保护马丽花即是一例)的意义。”

①这段话出自马克思的《神圣家族》,是批判欧仁·苏的小说《巴黎的秘密》中的人物没有个性,只是作家观念的传声筒。

②欧仁·苏书中的人物必须把他这个作家本人的意图充作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刺客“本来是一个性格刚烈的自然之子,在经过作者主观的,任意的扭曲之后,就突变成了对主人言听计从的看家狗;“校长”本来是一个海格力斯型的有强大自我性格的人,通过刑罚与神学的结合使他由一个普通的杀人犯变成一个暧昧的、有道德感的不真实的杀人犯。这些变化不是人物自觉的动机,而是作家的意图强加的。为他们不是过着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所以他们就只得在自己的言谈中竭力强调一些微不足道的行为的意义:他们的生活不是真实的,不是按照他们自己的规律有人性的生活,而是作者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人物,使他们变成作家观念的传声筒。

③这段话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物创造的现实主义原则,作为现实主义的人物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应该有独立的个性和丰富的性格,有自身的性格逻辑,人物的言行都应符合他特殊的个性和内在品质他们是人物内在品质的自然流露,而不是作家从外面强加给人物的。人物个性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人物的性格及内在品质,它映是人物性格在一定环境中自然地合乎逻辑的转变。

3.校长杀害猫头鹰这件事完全符合他的性格,特别是在她对他表现的这样残酷以后更是如此。但是,他的杀人之出于道德的动机,他对自己因即将“狠狠的把人弄死”用”非常残酷的手段”杀人而惨无人性的感到快乐这一层次给予道德的解释,他正好是以犯下新的杀人罪行来来证明自己对以往的杀人行凶的忏悔,他从一个普通的杀人犯变成一个暧昧的,有道德的杀人犯,凡此种种都是鲁道夫的批判的治疗所获得的辉煌成果。

①猫头鹰曾是校长的情妇,他们一起做了许多坏事,包括对玛丽花所做的一切,猫头鹰发誓会效忠于校长,但是在校长被鲁道夫弄瞎双眼以后,就背叛了他,并且无情的折磨他。校长是个海格力斯型的,精力充沛的罪犯,因此校长杀害猫头鹰符合他的性格。

②校长在杀害猫头鹰时却是满口的道德说教,他虚伪的说道:“孤独洗净了我的灵魂,我不认为这是可能的。也许我没有以前那样坏了,证据就是,在这里抓住你,抓住你这个恶魔。我感到无限的快乐,我抓住你不是为了给自己报仇,而是……而是为我们的受害者报仇。”他把杀害人给予道德的解释从而说明自己已经悔过,普通杀人犯是真实的与暧昧的有道德的杀人犯是矛盾的。

③这一段话讽刺的揭示了鲁道夫批判的治疗师一种非常规的灵魂转变,这是不真实的,是一种主观意图的表现.

4.“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那拿希腊人和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时,他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况,那么,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

①这段话出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成比例”是说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并不表现在二者的同步发展中,亦即物质生产方式由低级向高级的进步,并不能导敢艺术生产也同样由低级向高级

发展。

②“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是说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是成比例的。“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时”前一个艺术生产侧重艺术,是指广义的艺术,是具有审美属性与特殊规律的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后一个侧重生产,是具有经济的,商品属性。“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时,他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是说现代社会中艺术生产有各种复杂因素,艺术、商品经济等都在起作用,新时代的艺术出现了新的现象,它纳入社会生产中去,具有复杂的双重性,即审美意识属性和商品经济属性。

③“在艺术本身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是说不同种类的艺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段话承认了物质生产,物质艺术的决定因素,承认经济基础不是直接决定因素,而是最终决定因素,承认了相对独立性是辩证的,承认决定是统一的。

5.“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一段话,说明神话的产生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条件为基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想象是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们关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观点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水平的基础上表现为不同的心理反应形式,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的本身;当物质生产水平提高了,用于创造神话的自然力被支配,人们的心理反映形式改变了,所以神话也就消失了。

6.“但是我丝毫不否认您有权把济金根和胡登看做是打算解放农民的。但这样一来马上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悲剧性的矛盾:一方面是坚决反对过解放农民的贵族,另一方面是农民,而这两个人却被置于这两方面之间。在我看来,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一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您忽略了这一因素,而把这个悲剧性的冲突缩小到及其有限的范围之内:使济金根不立即向皇帝和帝国宣战,而只是向一个诸侯宣战并且是他仅仅由于贵族的冷漠和胆怯就遭到了灭亡。”

①这段话出自恩格斯的《致费迪南·拉萨尔》,‘但是我丝毫不否认您有权把济金根和胡登看做是打算解放农民的”是说恩格斯首先承认拉萨尔有权利进行艺术的虚构,但是这种虚构不能违反其精神实质。拉萨尔把基金根和胡登描写成革命者,但实际上作为没落的贵族骑士他们是反对农民解放的,所以当农民解放的战火烧到他们头上时,就造成了“坚决反对过农民的贵族”和“农民”之间的矛盾。

②“这两个人”指济金根和胡登,并不能代表他们所属的阶级,只靠单个人在这两个对立阶级之间进行革命是不会成功的。“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一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历史的必然要求是说不同阶级联合革命,即贵族与农民联合革命,因为贵族想发动农民的目的是反对诸侯和皇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一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说,因为革命一旦成功,贵族害怕农民来反对自己,所以会联合旧势力来镇压农民的革命,而旧势力此时又会趁机把贵族一举消灭,这样农民的利益始终得不到保障,贵族也不会成功。所以这一悲剧性冲突是必然的,悲剧失败也是必然的。

③“您忽略了这一因素,而把这个悲剧性的冲突缩小到及其有限的范围之内”是说拉萨尔把革命的失败归因于贵族的冷漠和胆怯以及策略有问题,而没有把人物放到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

7.“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的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世长存的怀疑,那么,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作者有时并没有明确的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这段话时恩格斯在《致敏娜·考茨基》中说的,最关键的一句是“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这便是对现实主义真实性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句话的意思是,真实性并不等于真实地描写生活现象,而是要求真实地反映出现实社会中不同阶层、阶级、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通过对这种关系的揭示,展现社会的本质

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来讲,应该把真实看的高于一切,甚至高于自己的思想认识,政治观念。倾向性应寓于真实性之中,即把革命的倾向性寓于对生活的真实性的描写之中,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作者只要对现实做了客观真实的描写,即使不表达作者的立场也可以达到宣传社会主义的这一历史使命。

8.这样,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

①首先,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及其取代贵族阶级的历史。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形形色色具有时代特点的资产者,他们是资产阶级世界的真正主人;他们在国家法律的庇护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下,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公开进行掠夺,而在掠夺方式上又各有特点。在写资产阶级的发家过程中,巴尔扎克还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鲜明地再现了资产阶级逐渐代替贵族阶级的整个过程。

②其次,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

在《人间喜剧》中,贵族阶级的败落衰亡和被资产阶级腐化的社会现象,得到了真实的、充分的反映。巴尔扎克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逼攻下逐渐灭亡,或者被暴发户所腐化。

③第三,描写了金钱对人的心灵的腐蚀作用。

《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惨剧,这些惨剧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在描绘这部金钱统治一切的社会风俗史时,巴尔扎克一再声称:“小说家自以为是虚构出来的丑史秽行,都在这事实之下。”

④第四,广阔而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人间喜剧》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超过了所有的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提供的材料。《人间喜剧》也描写到底层人物,尤其塑造了共和主义的英雄克雷斯蒂安。这是巴尔扎克政治上的死对头,但他看出这是未来真正的人。在创作中摆脱自己的政治观点,无疑是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的胜利。

当然,巴尔扎克对贵族阶级的同情,对天主教的作用的大力鼓吹,反对工人、农民执政,维护现存社会的立场,在他的作品中时有流露,或多或少削弱了作品对现实的揭露与批判意义。

三、论述题(3选2)

1.谈异化劳动的观点

马克思在四个方面对异化劳动进行了批判:

①异化劳动意味着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②人同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劳动对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动不幸,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折磨,精神受到摧残,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的强制一停止,人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

③人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工人“只有在动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在自由活动,而是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成为动物的东西。”

④人同人的异化,“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

⒉阐释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

①马克思的“艺术生产”不等于“意识形态论”。“意识形态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则主张艺术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他的哲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2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 2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5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狭义)的形成与发展 5 一.形成期:1844—1846 5 二.发展期:1846—19世纪0年代 6 三.深化期:19世纪70年代—1895 6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基础7 一、唯物反映论是认识和把握艺术的本质、特征、规律的理论基础; 7 二、唯物史观是揭示和把握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文学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7 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延伸和确证,是探讨艺术生产性质及其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以及认识无产阶级审美理想,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的特征和使命的理论基础; 8

四、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方法论基础。8 第四节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特征8 一、实践性9 二、阶级性9 三、科学性9 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表述上的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同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表述的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没有完成他们计划中的有关文艺和美学方面的专门著作。马克思在他思想成熟后,曾想写一篇论文来发挥他对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巴尔扎克的看法,然而这个计划始终没有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写的专门评述文艺现象的论文和书信,也不是很多,他们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多数具有分散性和片段性特征; 2.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卢卡契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史的最重要的原则我们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中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已经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思想体系”。苏联当代文艺学家乔?米?弗里德连杰尔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问题》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不但有大量关于文学艺术的零散言论(多少带有局部的和片面的性质),而且他们对美学的基本问题都有一个统一的深思熟虑的看法,这是和辩证唯物主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11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观察包括美学现象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是[ ] A.自然界B.人性 C.理念D.社会实践 2.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的审美感觉是一种先天的禀赋 B.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 C.社会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人的感觉 D.人的感觉是在社会实践中生产、形成和发展的 3.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文艺创作应该[ ] A.从作家的意图和动机出发B.从有生命、有个性的人物出发 C.从自我意识出发D.从设想出来的人出发 4.关于意识和生活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过程的反射和回声 B.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C.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是纯粹精神的创造物 D.从依赖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 5.关于歌德身上的二重性,下列说法不符合恩格斯所阐述的观点的是[ ] A.对于德国市民社会,歌德在作品中有时敌视、讽刺它,有时又迁就、称赞它 B.在歌德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 C.歌德的生活环境是他应该鄙视的,但是他又始终被困在这个他所能活动的唯一的生活环境里 D.歌德不能成为民族诗人,因为他的使命是做“人”的诗人 6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的是[ ] A.物质生活B.生产力 C.生产关系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7.关于希腊神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希腊神话表现了希腊人对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观点 B.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前提 C.希腊神话同其所产生的时代相联系,今天已失去了艺术价值

2010年4月高自考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 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写作年代是() A、1843年 B、1844年 C、1847年 D、1848年 2、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黑格尔 D、费尔巴哈 3、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的关于美的根源和本质的命题时() A“劳动创造了美” B、“人也按照没的规律来建造” C、“五官感觉的形式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D、“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 4、《神圣家族》主要评论的作品是() A、《城市姑娘》 B、《巴黎的秘密》 C、《旧人和新人》D 、《格里兰霍夫的斯蒂凡》 5、关于阶级社会意识发展的复杂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生阶级从不把自己的思想描绘成唯一合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B、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不具有普遍性 C、在资产阶级平稳发展时期,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艺术不可能表现出人民性和民主性 D、被统治阶级的作家作品也会自觉不自觉的接受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 6、《卡尔倍克(穷人之歌),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歌》批判的对象是() A、青年黑格尔派 B、“真正的社会主义”派别 C、普鲁士政府 D、老年黑格尔派 7、《(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阐述的主要问题是() A、历史文物主义 B、辩证文物主义 C、现实主义 D、典型问题 8、希腊神话表现的是() A、希腊人的实际生活 B、希腊人的理想 C、希腊人的对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观点 D、希腊人的思维方式 9、从《致斐迪南拉萨尔》可知,马克思主张的文学批评态度是() A、纯文学的态度 B、纯历史的态度 C、纯科学的态度 D、纯批判的态度

马克思文艺理论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卢卡奇 卢卡奇作为20 世纪极具影响力的一位理论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及文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卢卡奇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角度,将二者之间的影响与接受关系置于中西现当代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进行梳理与探讨,力图勾勒出中国对卢卡奇文艺理论接受的概貌。 一、卢卡奇的文艺理论道路 乔治·卢卡奇是匈牙利着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家,是20世纪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国际政治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文艺理论思想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具有开创性意义,而且成为共产国际和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争论、批判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后,卢卡奇的文论着作日益受到研究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日俱增。在中国也不例外,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理论界对他的引进、译介,后来发展为具有政治色彩的批判性接受,以及当今学界对他的多元化的较为系统的学习与借鉴,卢卡奇已逐渐融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乃至文化的发展中。卢卡奇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与其在文艺学、哲哲学、美学等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建树密切相关。 卢卡奇出身于布达佩斯一富足的犹太人家庭,优裕的家庭环境使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自幼热爱文学,阅读文学名着,开启了他的心智,使其开始思索人生,追求理想。在布达佩斯大学学习期间,“文学和艺术史以及哲学已成为我的兴趣中心”,卢卡奇文学道路的真正开端是1904年创建塔利亚剧团,他们陆续组织演出了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和霍普特曼等27位现代剧作家的35部作品。卢卡奇“熟谙绝大多数剧本。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安岑格鲁贝,豪普特曼的剧本,他不仅能够左右逢源,而且显示出对十九世纪几十种不足道的法国剧本了如指掌”。在塔利亚剧团的文艺实践活动,为卢卡奇1906年至1907年撰着《现代戏剧发展史》作了思想准备。1908年2月,卢卡奇凭借《现代戏剧发展史》的初稿,荣获基斯法卢狄学会授予的“克里斯蒂娜—卢卡奇奖”。1909年11月,以《戏剧的形式》在布达佩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真正使卢卡奇在欧洲现代文学理论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则是他的《心灵与形式》,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始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对它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经过不断的分析,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取到了较大的成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但我国在发展中也有很多的问题,众多研究者也在不断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世界各界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传入 早在19世纪,马克思主义就已经传入了我国,但在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才开始传入我国,这个时期的人们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进行转译和介绍,随着《近世社会主义》一书的发表,马克思和恩格斯文艺倾向的态度在我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后,周扬、陈受颐等人开始对经典的著作进行评注阅读。随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这次胜利让人们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功,所以马克思文艺理论在当时能够受到人们的追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和传播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欧洲、日本、苏联三个国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入我国的重要途径,它们三个国家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使我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同时也为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运动”之后,我国文艺理论开始蓬勃发展,我国文艺史上出现了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一批支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这时,其他国家的文艺理论也开始传入我国。因此造成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相对立的局面,但20世纪40年代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始成为主流。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构成体系进行探究,主要是分为两种探讨,一方面是针对马克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完整笔记简答

简答 1.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马克思是如何宣传文学风格的?2、6 答:1)?风格就是人?。风格作为写作主体的人的精神个性,反映着作家心灵世界内在的独特的意志和质态。2)每个作家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我有权利表露自己精神风貌’。3)靠法律和指令推行舆论的一致性违背了作家的个性与自由,我是一个幽默家,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可是法律却指令我用谦逊的风格。4)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风格主体性因素。他指出: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并使自己的各个不同方面变成同样多不同的精神性质。另一方面,马克思又强调风格的客体性因素。重视客观对象的特征、属性,尤其是外部世界的客观真理性对作家的创作个性和创作风格的制约性。马克思说难道探讨的方式不应当随着对象改变吗?当对象欢笑的时候,探讨难道应当严肃吗?当对象悲痛的时候,探讨难道应当谦逊吗?如果我们撇开一切主观的东西即上述情况不谈,难道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应当对探讨发生一些即使是最微小的影响吗? 2.简诉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对文化专制舆论的批判。5 答:1)普鲁士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思想统治,竭力控制书报和媒体,限制著作家和创作家的写作自由,大造文化专制主义的舆论,但他们却以文明的语言修辞表达出来,如?要谦逊?、?要严肃?、?要合乎真理?等。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2)马克思认为,谦逊不能理解为像歌德所说的叫化子那样的谦逊,不能?把精神变成叫化子?。谦逊意味着有助于揭示事物本质特征、思想的普遍性,即真理。(3)马克思认为,如果不是把严肃理解为?掩盖灵魂缺陷的一种伪装?,而是把严肃理解为?对待事物的严肃?,那么规定?要严肃?的命令,则会完全失去意义。严肃的本质是要求按照事物本身的面貌来说话。?过分的严肃?会流于?最大的滑稽?,会妨碍对真理的探讨,不可能使美学批评表现得彻底。4)马克思认为,作家的一切创作活动都是这样那样追求真理的,但对真理本身存在着一个解释的问题,不应当从根本上歪曲真理和抽象地理解真理本身,然后再把这种被歪曲、被抽象化了的真理钦定为?官方的真理?和?官方的色彩?,化作禁锢和封杀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的手段。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作的历史背景。20-21 答: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内部固有的矛盾已经暴露,工人运动迅速开展。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这个时期最不复存在的革命运动。2)1844全巴黎工人举行了频繁的起义,巴黎成为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此时住在巴黎的马克思同很多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3)马克思根据斗争实践的需要,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并加以改造和发展。4)1843年夏,马克思感到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之后他阅读了国民经济学家的著作,着手物质生活关系的研究,并在1844年8月完成了这部手稿的写作。 4.为什么说马克思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美学是美学研究史上的根本变革? 21-23 答:1)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学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成就,但由于他们都离开社会实践去探讨美学问题,因而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2)黑格尔在理念世界中去寻求美的问题,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局限于?理念世界?的圈子里谈美,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3)费尔巴哈批判了?理念论?,但只把人视为感性的对象,没有把人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阐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是《手稿》中的基本思想和宗旨所在。从经济学和哲学的结合上,运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观察美学现象,是美学研究方法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5.马克思如何从实践的观点看美的产生和美的根源? 答:(1)旧的唯物主义美学和唯心主义美学都不懂得从人的实践活动方面去探讨美的根源及其本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划时代的贡献,就在于它第一次从人类的实践方面去探讨美的根源和本质,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美是劳动的产物。(2)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是对?劳动创造了美?这一重要命题的进一步说明。 6.为什么说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27 答:(1)人类通过劳动,改造着自然,同时形成了人的社会生活。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是根本谈不上?人化自然?的,因此美是社会劳动创造的。(2)人类的劳动是社会劳动,人类的生活是社会生活,人类的实践是社会实践,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也是社会性的。(3)随着社会劳动的进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美联社的产品,一方面也扩大了人们的审美领域。 7简述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历史发展。29-31 答:1)人的审美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随着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人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2)审美能力在审美过程中有重要意义,是在社会性的欣赏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一种社会人的感觉。 8.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30-31 答:1)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只有音乐的美才能激起人对音乐的美感,只有现实的美才能激起人的现实美感。换句话说,因为有了客观事物的美,才有欣赏者主观方面的美感,这就是审美上的唯物论。2)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但并不因为没有音乐感即不辨音律的耳朵就影响了音乐本身的美。3)若要感知美,就要培养审美者的主观审美能力。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9.中国当代美学界如何理解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尺度?? 32 答:1)认为?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均指客观事物和审美对象本身的固有的本质或规律性。2)认为?种的尺度?指客观事物和审美对象本身的固有的本质或规律性,而?内在的尺度?则指人的内在需要和人的生产的目的性。3)无论?种的尺度?还是内在的尺度?都与客观事物和审美对象无关,均指主体的内在需要和人的生产和目的性。 10.简述审美对象的特点。35-36 答:1)审美对象和艺术形象所蕴涵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具体的,特殊的,活生生的,是以现象的生动形态呈现出来的能够概括对象的丰富而深刻的内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摘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上海戏剧学院规划建设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准确凝练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发展,系统完整地构建了文学理论学科的知识体系,精当得体地编好了适用对路的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材,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总结。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高等学校中文系的基础理论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思想,编写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材,对提高高校文科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至社会上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国以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编写和出版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从学术水平和社会需要来说,大都不尽完善,差强人意。最近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课题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的文学活动实践,广泛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理论资源,吸取以往文学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当代中国文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 一、准确凝练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该书首先精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过去世界上一切文学理论的不同特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创立后文学理论出现的历史性变化。接着简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分别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划时代贡献,以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其中关于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和文学艺术与人学理论的关系的论述,在以往的文学理论教材中是没有提到或很少提到过的。特别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内涵,做了全面、正确而深刻的论述。比如对人们理解分歧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做了这样客观而公正的论断:“毛泽东认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他特别强调,我们这里所说的政治,是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不能把无产阶级的政治和政治家庸俗化。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文艺的政治性和真实性才能完全一致。由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愿望,是由阶级和群众的政治以及革命事业来集中体现的。因此,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与文艺从属于政治,为革命事业服务是统一的。”这就扫清了罩在文艺与政治关系问题上的重重迷雾,把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革命、文艺的政治性与真实性,完全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从而使“文艺从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 在人类文艺理论史上,历代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过艺术的本质与特点,提出过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思想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论的角度考察艺术,认为艺术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更加突出了艺术创作自由自觉的生产本性,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马克思关于文艺理论的论述并没有一个进行专门和完整的论述,而是散见于其著作的各个篇章,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作出系统性的归纳与完整性的总结。马克主义文艺理论是关于文艺的本质,特征,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基本方法及原则。要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必须先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进行一番简要的考察。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我们对物质的自觉反映,无论是意识的内容形式都不能离天物质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论的错误。马克思在对旧的哲学或唯心主义的批判中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自然和社会辩证统一的基础,对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系统地说明。马克思主义认为,知识是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同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切文艺作品,都遵循这一原则,反映人类生存状态及精神状态的文艺作品,都源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起源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种美感诉诸于我们的五官,心理及思维的触觉,形成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自我主观解释和理解,当然这种主观意识在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之上的。在这里,我们必须将文艺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放到整个物质生产过程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在动态的社会关系中对其进行考察,才能把握文学创作及批判的真正规律和原则。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可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协融合。 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结合。时代性是指文艺的创作应反映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以展的规律。作品应能准确反映时代的变动,深刻捕捉时代的精神发展方向。人民性是从实践角度及阶级角度得出的结论,因为文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而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只能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文学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是不单纯的主观意识运动,而是在实践和文化相互作用的二元结构中得到发展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打上时代的铬印,这便形成了各个时期的文艺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在这一点上,新文化运动后兴起的左冀作家联盟的文学主张相当深刻地体现了出来。左冀作家联盟以阶段论为核心出发提出革命文学的主张,提出文学应是战斗的文学,这些主张非常明显地表现其作为一个重要文学思想所折射出的政治文学倾向。当然,我们对左冀文学所坚持的阶级论及对自由论和人性论的坚决反对虽然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具有其现实的意义,但对资产阶级文学中的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自由论的完全否定应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了。(比如鲁迅在《文学与出汗》一文中对梁实秋关于文学应描写永久的人性进行了辛辣的反讽)然而在文学的人民性上,左冀文学显然是做不够的。毛泽东在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个讲话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了。其后的文学创作都是围绕这个讲话的精神进行了革命文学的创作,无论在语言、体裁、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上都力求贴切地反映时代的风貌,自觉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使一些优秀作品具有无比的活力和生命力,此后这些革命文学作品也就成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的红色经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倾向性 ——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 班级:美术学院艺硕视觉传达(6组) 姓名:贾雅晶 学号:201222103010

浅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倾向性 ——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人类生命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层面出发,以整体性的方位来考察文艺现象的,有它不可取代的优越性。而真实性,典型性,和倾向性是马恩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思考,从而概括出的文艺理论所包含的三原则。在此我将结合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特点,来论述文艺理论的倾向性。 文艺的倾向性,就是文艺家的阶级立场、道德意识、爱憎情感、审美理想在作品中的体现,其中包括作家对自己描写的生活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和所持的态度。文艺倾向性集中体现了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肯定文艺的倾向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符合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无论是从它所受制于经济基础,或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社会属性看,还是从创作主体的动机、目的,或是从创作客体所包含的生活内容看,都必然要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倾向性,蕴含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传递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倾向。 第一、倾向应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文艺作品往往有完整的情节和众多的场面,他们是一切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展示主题的主要手段。作者的爱憎感情、褒贬态度和价值判断等,就渗透在情节的描写和场面转换之间,从而使观众与作者产生共鸣。恩格斯不赞成文艺作者脱离场面和情节,而把作品倾向单独而孤立地指出来,因为这样会使人有一种刻意为之的感觉,反而不能引起观众的同感。 第二、倾向性越隐蔽越好。作家的倾向一定要寓于艺术形象之中,和艺术形象融为一体。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要通过具有审美特征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的主观见解与倾向性,这是文艺区别于一般社会意识形态的最显著标志。隐蔽倾向性,就是强调和坚持其艺术特性和审美特征。 第三、倾向性与真实性统一。马恩重视以真实性为基础,倾向性建立在艺术真实性的基础上,要做到最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统一,必须终于显示,以对生活的真实描写为基础。另外,倾向性还应当符合艺术特性和审美规律。作品的思想内容要同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融合起来。 以上三点就是马恩对文艺作品所应当具备的倾向性的基本论断,接下来,我将会通过论述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实例来具体解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

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自学考试题库完整

2002年10月《西方文论选读(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 ①亚里士多德②贺拉斯③王尔德④柏拉图 2、贺拉斯写作了() ①《诗学》②《诗艺》③《为诗辩护》④《诗学界定》 3、朗吉弩斯崇高语言的来源有() ①一个②三个③六个④五个 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 ①海涅②雪莱③华滋华思④锡德尼 5、莱辛论诗与画的区别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 ①诗歌的节奏感优于绘画②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 ③诗歌在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④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 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 ①夏多勃里昂②波德莱尔③维柯④但丁 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 ①亚里士多德②尼采③叔本华④杜夫海纳 8、弗洛伊德认为() ①白日梦与夜梦没有什么区别②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 ③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③诗人的创作与童年游戏无关 9、黑格尔断言()

①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②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 ③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④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 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 ①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美学的文献②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 ③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④讨论表现主义美学文体的文献 11、纳是() ①英国文论家②法国美学家③德国艺术理论家④美国文学批评家 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①兰波②罗兰·巴尔特③英伽登④海德格尔 14、美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这是谁的理论观点() ①萨特②瑞恰兹③卢卡挈④尧斯 15、尧斯是() ①意识流文学理论的代表②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③接受美学的代表④新批评的理论家 16、谁在《对几位同代人的思考》一文中提出“通感”理论?() ①波德莱尔②佩特③桑克蒂斯④雨果 17、席勒认为“朴素的诗”主要是() ①模仿神②模仿自然③模仿人④模仿社会 18、王尔德是() ①唯美主义文论家②现实主义文论家③只是诗人,而不谈文论④烂漫主义文论家 19、卢卡挈是() ①马克思主义文论家②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③自然主义文论家④现代主义文论家 20、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最显著的标志() ①即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增强②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消解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看《立春》 (论文) 题目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看《立春》学生姓名韩滨阳 学号1212841538 院(系)艺术学院 专业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薛敏 时间2013年06月20日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看《立春》 对于电影《立春》本身也略有所闻,通过对一个王彩玲这个人物形象而展开其他几个在不同领域的人物形象。片中刻画的歌剧、油画、芭蕾,即使到了今天依然不能为普通大众所欣赏,更不要说90年代初的小城市。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①中强调人创造环境,而环境也创造人,在80、90年代走向世俗、功利的现代时间交织成了《立春》独特的现代性秩序。在当时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年代,相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马克思的文艺活动论,顾长卫和李樯都在进行进一步强化处理着这一艺术形象。 《立春》所塑造的王彩玲的形象原本是颇具现代性的人物。而且将其形象置身于当时封建保守的年代,更加突出的表现出她对于爱情的渴望、她对于歌剧的热爱、费尽心力的追求正是现代人所具有的特质。王彩玲、胡金泉甚至是王四宝的命运便暗合了这样的时代背景。他们所痴迷的歌剧和芭蕾舞,这些都无疑属于高雅文化的行列,但是他们所追求的这些所谓的高层次高文化艺术在当代史不被赞同的。在歌剧的浅唱低吟中,她得以找到人生的安慰和尊严。而对于胡金泉来说,他对芭蕾的热爱是因为年轻时候的“不懂事”。对于王四宝来说,他身上有着跟王彩玲一样的品质,有才华却得不到发挥,所以王彩玲才会喜欢他,甚至想跟他一起去实现他的北京梦。在当时的社会里,马克思生产活动论具有复杂性,它对于文艺的世界性、交往性和人学价值取向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三个对于艺术的追求恰恰收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只是在不被人接受的封建社会来追求文学艺术在别人看来就是天方夜谭。大家都没有目的地追求那些艺术气息:王彩玲唱歌剧,黄四宝画油画,就连周瑜也会用带着浓重包头口音的普通话

2011年4月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5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观察包括美学现象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是[ ] A.自然界 B.人性C.理念 D.社会实践 2.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的审美感觉是一种先天的禀赋B.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 C.社会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人的感觉D.人的感觉是在社会实践中生产、形成和发展的 3.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文艺创作应该[ ] A.从作家的意图和动机出发 B.从有生命、有个性的人物出发 C.从自我意识出发 D.从设想出来的人出发 4.关于意识和生活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过程的反射和回声B.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C.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是纯粹精神的创造物 D.从依赖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 5.关于歌德身上的二重性,下列说法不符合恩格斯所阐述的观点的是[ ] A.对于德国市民社会,歌德在作品中有时敌视、讽刺它,有时又迁就、称赞它 B.在歌德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 C.歌德的生活环境是他应该鄙视的,但是他又始终被困在这个他所能活动的唯一的生活环境里 D.歌德不能成为民族诗人,因为他的使命是做“人”的诗人 6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的是[ ] A.物质生活 B.生产力C.生产关系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7.关于希腊神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希腊神话表现了希腊人对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观点B.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前提 C.希腊神话同其所产生的时代相联系,今天已失去了艺术价值 D.希腊神话是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结果 8 . 恩格斯首次使用“现实主义”概念的文章是[ ] A.《致玛*哈克奈斯》 B.《致敏*考茨基》C.《致斐迪南*拉萨尔》 C.《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 9.由于对奥地利农民生活的出色描写而得到恩格斯称赞的考茨基的小说是[ ] A.《旧人和新人》 B.《斯蒂凡》 C.《胜利》 D.《叶莲娜》 10.“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论断出自[ ] A.马克思的《致斐迪南*拉萨尔》 B.恩格斯的《致斐迪南*拉萨尔》 C.恩格斯的《致敏*考茨基》 D.恩格斯的《致玛*哈克奈斯》 11.恩斯特请求恩格斯回信的目的是[ ] A.彻底搞清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B.正确评价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挪威文学 C.同恩格斯辨明是非 D.用恩格斯的威望压服论敌 12.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列宁说“在这个领域里是最来不得公式主义的”,此处的“这个领域”指[ ] A.政治 B.组织 C.艺术 D.写作 13.在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作为托尔斯泰的自传人性的是[ ] A.列文 B.玛斯洛娃 C.安娜 D.聂赫留朵夫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_复习资料

二、名词解释 1、自然地人化 又称人化的自然。马克思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首先使用的术语,表示一种过程,即客观的自然界不断地进入人的活动的过程,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过程,或者说,由于人的对象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天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自然地人化,是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界,人类创造的自然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本质力量越老越表现了自然界的对象化,自然界在越来越广泛的意义上成为人化自然,成为人工生态系统。自从有了人以后,人类为了能够生活就要通过自己的活动作用于自然,变天然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人引起自然界的变化时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体现,并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一致性。 3、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得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其具体表现是 A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B人同自己的劳动过程本身相异化。C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D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 马克思借助异化劳动概念,初步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并通过异化劳动的扬弃来说明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 4、文学的意识形态性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指文学是应该有生活基础的,作家的思想感情应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且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应,文学创作应该以客观生活为源泉,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间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文学也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包括文学的文化特性,文学的政治特性,文学的现实性、阶级性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功利性。 6、莎士比亚化 A这是马克思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一封信中所提出来的概念。 B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借鉴莎士比亚的创作经验,第一,真是的揭示现实的某些本质方面。第二,较广泛的反应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思想。第三,在人物塑造上,坚持个性化,反对类型化。第四,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C也就是说,严格的从现实生活出发,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再现现实,它要求正确处理人物和环境的的关系,以生动的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实际上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 7、席勒式 A马克思在《之费迪南拉斐尔》信中,针对拉萨尔在剧本的观念图解式,说,“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从马克思原话清楚可见,所谓“席勒式”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这种精神单纯的传声筒。 B也就是说,席勒指的是,在艺术创作中,从观念出发,或者为一般而寻找特殊,把具体的艺术形象作为主观观念的图解和说明,或者抛开具体形象的塑造,一味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念的倾向,它是违背现实主义艺术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不良的创作倾向。 8、文学的倾向性 A恩格斯在给敏娜考茨基的信中说,“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而不应当把它指点出来。”从而阐述了他对文学倾向性的看法。

马克思文艺理论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卢卡奇卢卡奇作为 20 世纪极具影响力的一位理论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及文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卢卡奇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角度,将二者之间的影响与接受关系置于中西现当代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进行梳理与探讨,力图勾勒出中国对卢卡奇文艺理论接受的概貌。 一、卢卡奇的文艺理论道路 乔治·卢卡奇是匈牙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家,是20世纪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国际政治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文艺理论思想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具有开创性意义,而且成为共产国际和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争论、批判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后,卢卡奇的文论著作日益受到研究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日俱增。在中国也不例外,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理论界对他的引进、译介,后来发展为具有政治色彩的批判性接受,以及当今学界对他的多元化的较为系统的学习与借鉴,卢卡奇已逐渐融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乃至文化的发展中。卢卡奇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与其在文艺学、哲哲学、美学等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建树密切相关。 卢卡奇出身于布达佩斯一富足的犹太人家庭,优裕的家庭环境使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自幼热爱文学,阅读文学名著,开启了他的心智,使其开始思索人生,追求理想。在布达佩斯大学学习期间,“文学和艺术史以及哲学已成为我的兴趣中心”,卢卡奇文学道路的真正开端是1904年创建塔利亚剧团,他们陆续组织演出

了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和霍普特曼等27位现代剧作家的35部作品。卢卡奇“熟谙绝大多数剧本。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安岑格鲁贝,豪普特曼的剧本,他不仅能够左右逢源,而且显示出对十九世纪几十种不足道的法国剧本了如指掌”。在塔利亚剧团的文艺实践活动,为卢卡奇1906年至1907年撰著《现代戏剧发展史》作了思想准备。1908年2月,卢卡奇凭借《现代戏剧发展史》的初稿,荣获基斯法卢狄学会授予的“克里斯蒂娜—卢卡奇奖”。1909年11月,以《戏剧的形式》在布达佩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真正使卢卡奇在欧洲现代文学理论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则是他的《心灵与形式》,尽管“渗透着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但由于其深入剖析了现代人存在的悲剧性,突出了异化的主题,被吕西安·戈德曼推崇为现代存在主义的先声。《小说理论》是在马克斯·韦伯类型学影响下完成的一部论著,对小说的本质与小说性质的类型进行了创造性研究,以异化为研究中心,将小说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现代性的文学形式加以系统研究,是现代西方小说理论的奠基之作,是卢卡奇重要的文论著作之一,对后世的小说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本雅明、巴赫金等人的小说理论。1923年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给卢卡奇带来国际声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又使其备受争议甚至受到批判。这股批判的浪潮,1924年6月在共产国际第五次世界代表大会上达到了高潮,批判卢卡奇为“老黑格尔主义者”、“修正主义者”。与此相反,这一著作却在西方理论界赢得了一大批思想家的赞同与追捧,在哲学、文艺学、社会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存在主义者以及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新左派”,都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看到了另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把人及其历史置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对异化的控诉和对人道主义的向往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主旋律。鉴于此,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把《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作者卢卡奇同法兰克福学派和存在主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角度浅析艺术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28132007.html,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角度浅析艺术设计 作者:吴美齐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11期 摘要:我国的艺术设计经历了百年的发展,百年设计历史留下了许多成就和经验,也留 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未来充满机遇和挑战,我国的艺术设计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有着密切联系。本文正是通过艺术设计独特视角,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观点”,“史学的观点”及“文化的观点”对于艺术设计起到的作用,进一步探讨用马克思主义文艺 理论的观点看待中国的艺术设计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设计;文艺理论;美学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85-01 中国的艺术设计被马克思主义所指引,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具体指导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由完全西化走向符合中国人独特审美观,与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国情密切结合,具备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的观点”、“美学的观点”及“文化的观点”。 一、从马克思主义看待艺术设计的“史学的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类整个实践活动发展的历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由于每个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在关系中生存的活动,亦即是在具体的自然关系中、在具体的人际社会关系中、在各特色的文化传承关系中的活动,因此作为人类精神现象的艺术设计作品,都必须放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来考察分析。就拿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艺术设计作品而言,那时候都是革命宣传画、邮票、唱片封套等都有明显的时代痕迹,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艺术设计作品,例如当时的手帕﹑印花布的主要图案都是大吊车、拖拉机、火车头等。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设计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艺术设计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最突出的例子来说,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将传统的印章与奥运五环以及中国字结合起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面对艺术设计作品总是与他所处的具体的时代、具体的关系、具体的实践活动相联系这样一个基础事实。马克思主义提出“史学的观点”,是要求把艺术设计作品置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看艺术设计作品对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是促进的还是阻碍作用,进而得出中肯的判断。从而对艺术设计的发展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和指引。 二、从马克思主义看待艺术设计的“美学的观点” 而从马克思主义看待艺术设计的“美学的观点”,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必须把艺术设计作品看作审美活动的结果,而不是纯粹思辨的哲学思想活动的结果,更不是可以随便利用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与作品《巴尔扎克》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与作品《巴尔扎克》 绪论: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罗丹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的分析介绍,来表达作品与当时社会人们对艺术的认知之间的联系,以及作品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观点。试着对此作品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想法思路、作者创作的表现手法和最终成果展示对大众审美眼光的影响进行阐述,再近一步挖掘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 一、作品介绍及剖析作品的艺术价值 (一)作品介绍 文学家巴尔扎克被公认为19世纪文坛中耀眼的巨星,他的作品中包含有浪漫主义情怀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罗丹就是其众多敬慕者中的一员。所在在他收到要为巴尔扎克雕刻一副作品的时候,罗丹是万分乐意的,他说:“我要做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其实在罗丹10岁的时候,巴尔扎克就已经去世了,罗丹甚至没有见过这位大文豪一眼,所以在刻画巴尔扎克像的外观上,他大量阅读书目、研究巴尔扎克的作品由此推断出巴尔扎克本人的性格特点,前前后后作了四十多件小稿子,向最真实的巴尔扎克慢慢靠近。罗丹塑造出的巴尔扎克像是一个晚间写作的思考形象,作家喜欢在晚上进行写作,夜深时是灵感迸发的大好时机,远离了白天的人群和喧嚣所以罗丹刻画的巴尔扎克的形象是穿着睡袍的,那宽大的睡衣包裹着屹立的巨人在星空下沉思。法国文学家协会废除了合同,因为他们觉得很难在“粗制滥造的草稿”中找到文豪巴尔扎克的影子。面对这些庞杂的批评,罗丹却说:“我作的巴尔扎克像,他的造型动态和模样可以使人联想到他平时写作的场景、他的思想和他的生活环境,他的写作是与社会密不可分的,他是一个真真实实存在着的人”,“它是我一生中创作的巅峰,是我的投入全身心得来的成果,是我作品本身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如果真理真会灭绝,那么后代就会把我的作品摔成碎块,若是真理不该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