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社会课件】中国人大:外交学概论(教学大纲).doc

【社会课件】中国人大:外交学概论(教学大纲).doc

【社会课件】中国人大:外交学概论(教学大纲).doc
【社会课件】中国人大:外交学概论(教学大纲).doc

课程编号:105005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本科生

开课学期:第三学年第一学期

学分:三学分

主讲老师;金正昆

教材:金正昆,《外交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教学日的:

本课是为国际关系学院各个专业的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有关外交理论与外交实务的基础性专业课程。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三:第-,是对外交、外交学的界定,以及对当代外交基本制约因素的分析与研究;第二,是对外交所进行的静态分析与研究;第三,是对外交所进行的动态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要达到下述四个目的:一是对外交的内涵与外延具有进一步的认识;二是对外交机制与外交途径加深了解;三是对外交理论与外交实务加以较为全面的掌握;四是努力培养自身的外交敏感、外交素质。

第一章外交学概论

课时:3周,共9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交的界定

一、外交的本质

1、广义的外交“外交”的出处;“外交”的正式出现;经典解释;广义的外交及其特性。

2、狭义的外交的实质;经典释义;狭义外交及其共性;广义外交与狭义之比较研究。

3、外交的本质:广义外交的本质;狭义外交的本质。

二、外交的定义

1、外交的主体定义:学术界的共识;实际运作与特殊情况。

2、外交的客体定义:国际组织对原有定义的改变:外交实体的定义。

3、外交的基础-?般定义:本书中的定义;外交惯例的作用。

4、外交的目的定义:外交的目的;国家利益定义及其重要性。

5、外交的方式经典解释:外交方式的内涵;和平的外交方式的多样性。

6、外交的范围外交的范围及其内涵:本书的界定。

第二节外交的发展

一、外交的萌芽

1、萌芽时期的特点外交制度与外交理论的空白;外交范围较为狭小;外交辅助对外战争;外交谋略倍受重视。

2、贡献使节制度:结盟制度:外交方式。

二、外交的形成

1、形成时期的特点外交制度基本形成:外交理论争相问世:外交范围有所扩大:秘密外交与强权外交成为外交的主旋律。

2、贡献外交人员职业化:外交行为规范化;外交活动集团化。

三、外交的定型

1、定型时期的特点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新的战争威胁依然存在;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科技革命影响历史进程。

2、贡献外交范围扩大化;外交方式多样化;外交决策民主化;使节作用的淡化。

第三节外交学研究

一、外交学的研究对象

1、外交学的定位外交学的定位及研究对象;有关外交学研究对象的不正确认识:对“外交”的界定。

2、外交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国际法学;交际学;外交史。

二、外交学的研究范围

1、现行的外交学研究范围以外交理论外交实务外交过程外交制度作为主要的研究范围。

2、外交学范围的重新确定现行研究范围的片面之处;重新确定时的重点考虑因素:重新确定后的内容。

三、外交学的研究方法

1、阶级研究法定义:重要意义:正确态度。

2、经济研究法定义;经济研究法与阶级研究法的关系;正确态度。

3、比较研究方法定义;形式;正确态度。

4、案例研究法定义:作用与长处;可能的缺陷。

5、定量研究法定义;作用;缺陷。

6、系统研究法定义及使用方法;优点。

7、综合研究法定义;注意点。

思考题:

1、外交的本质是什么?

2、外交是如何发展的?

3、外交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4、应当如何确定外交学的研究范围?

5、外交学有哪些主要的相关科学?

6、如何掌握科学的外交学研究方法?

第二章外交的制约因素

课时:3周,共9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政治、意识形态与军事对外交的制约

一、外交的政治制约因素

1、国内政治的影响统治阶级掌管本国外交;政党政治左右本国外交:政治制度决定本国外交。

2、国际政治的影响全球政治直接影响到各国外交;地缘政治密切影响各国外交。

二、外交的意识形态制约因素

1、意识形态导致外交对立实例;直接对立的表现;I'可接对立的表现。

2、意识形态支配外交目标某些国家在一方面的表现;意识形态导致外交对立时的各国的主要外交目标;输出意识形态的主要手法。

3、意识形态涉及外交政策影响决策者;影响决策模式;影响社会舆论。

三、外交的军事制约因素

1、军事实力奠定外交后盾军事实力的重要性;作为外交后盾的主要表现。

2、军事战略协调外交战略二者的一般关系;军事战略的基本目标;外交战略的首要目标。

3、军事行动波及外交行动二者往往同时并用;军事行动通常有明确的外交目的。

4、军事交往有助于外交交往“军事交往”的定义;军事交往的主要形式;军事交往对外交交往的影响。

第二节经济、科技与文化对外交的制约

一、经济制约因素

1、经济是外交的基础经济较强与较弱时一国外交的通常表现;当代世界经济对外交的作用增强。

2、经济是外交的主流各国外交主要为本国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了在国际上争取并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为了配合本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

3、经济是外交的先导“经济外交”的定义:经济外交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科技制约因素

1、科技影响外交能力外交能力与综合国力及科技能力的关系;科技实力的重要性;集中体现。

2、科技拓展外交空间“外交空间”的定义:科技拓展外交空间的广度、深度。

3、科技更新外交工具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的重要性;新的通讯工具及交通工具对外界的影响。

4、科技密切外交联系科技为外交提供充分的可能性;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现代化手段;科技有利于各国领导人和人民的对外交往;科技的负作用需要各国共同的外交努力。

三、文化制约因素

1、文化交流推进外交文化的特点;“文化交流”的含义、地位和形式。

2、文化传统限制外交不同的文化传统形成不同的外交风格;使各国奉行不同的战略与策略;使务国外交决策的方式不同;使各国外交从业人员的文化准备不同。

3、文化差异阻碍外交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与文化趋同的倾向;外交实践中个别国家的文化侵略。

第二节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对外交的制约

一、外交的国际法制约因素

1、国际法规范外交构造框架;作出限定;提供守则;建立次序:对外交的规范本身存在一个发展过程并不具有完全的约束力。

2、国际法保障外交国际法保障外交人员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资讯安全和行动安全。

3、国际法佐证外交国际法作为各国外交依据的主要表现形式;国际法为各国外交制定了基本准则, 划定了是非标准,规定了权利义务。

二、外交的国际组织制约因素

1、国际组织扩大了外交的外延国际组织直接开展外交活动;各国与国际组织进行外交往来;国际组织已获得一定的外交地位。

2、国际组织调整了外交的行为国际组织规范各国外交行为的主要特点;为各国的行交行为进行立法牙,执法。

3、国际组织提供了外交舞台“多边外交”的含义及其对当代外交的影响。

思考题:

1、何以要研究外交的制约因素?

2、制约外交的诸因素是否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

3、怎样判断外交的意识形态制约因素?

4、如何看待科技因素对外交的制约作用?

5、国际法怎样规范外交活动?

6、怎样评价当代的多边外交?

第三章外交制度

课时:3周,共9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交准则

一、传统的外交准则

1、主权平等“主权”的定义;“主权平等”的主要含义;在外交实践中的直接体现。

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国际争端”的含义;解决国际争端的两种方式;该准则的基本内容。

3、共同同意主要含义;遵守此项准则的意义。

4、恪守诺言主要要求;原因;要求。

二、新中国的外交准则

1、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在和平共处71项原则中的地位;原因。

2、互不侵犯“互不侵犯原则”的含义;“侵略”的定义;要求。

3、互不干涉内政必要性:“干涉”与“内政”的定义: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4、平等互利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地位:“平等”与“互利”的定义;要求。

5、和平共处提出;含义;要求。

第二节外交惯例一、外交承认

1、外交承认的内容国家承认与政府承认的关系:“国家承认”的含义和本质,及其出现的情形; “政府承认”的含义和本质及其出现。

2、外交承认的方式法律上的承认和事实上的承认;明示承认和默示承认:有条件承认和无条件承认;个别承认和集体承认。

3、外交承认的效果正式承认的主要效果;非正式承认的主要效果。

二、相互建立外交关系

1、建立外交关系的资格建立外交关系的重要性与含义;传统的国际法规定:目前某些国际组织的资格问题。

2、建立外交关系的条件含义:一般条件,特殊条件。

3、外交关系的具体形式“正式外交关系”和“非正式外交关系”的含义;正式外交关系的具体形式;外交关系变化的具体种类;非正式的外交关系及其案例。

三、外交特权与豁免

1、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时间;适用地点;我国的特别规定。

2、基本内容“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含义和分类:给予外交官的特权与豁免的基本内容:给予外交使团的特权与豁免的基本内容。

四、外交制裁与外交报复

1、外交制裁定义;基本特征;根本原因;具体形式。

2、外交报复定义:原因;明显特点。

第三节外交机构

—?、国家领导机构

1、国家元首含义和具体名称;国家元首在外交上的权力: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元首的个人与集体之分。

2、中央政府“政府”的含义及其地位:政府和政府首脑在外交上的权力:我国的规定。

二、外交部

1、地位国际法规定的外交部地位:“外交部优先权”及其基本含义。

2、职能负责本国的外交活动;领导本国的驻外代表;参与本国的外交事务:组织本国的外交接洽。

三、大使馆

1、长驻外国使团含义:组成。

2、使节权定义;积极和消极的使节权;国际法对使节权的规定。

3、大使馆的地位大使馆的基本职权;大使馆在外交上的重要作用;大使馆的基本地位及限制条件。

四、领事馆

1、特点其主要职能是保护其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商业与经济利益;其设立并不以大使馆的设立为前提;其具体职能只能在其管辖的领区之内得以行使;在国际法上不被视为其派遣国的外交代表机构。

2、地位具有官方地位;是派遣国的重要代表;可以进行派遣国的外交活动。

思考题:

1、什么是外交制度?其重要性何在?

2、什么是外交准则?

3、什么是外交惯例?

4、什么是外交机构?

5^在外交承认方而有何外交惯例?

6、大使馆与领事馆的具体地位有何不同?

第四章外交战略与外交策略

课时:3周,共9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交战略

一、外交战略的概念

1、战略的概念“战略”的出处;无产阶级导师对其的新解释。

2、战略概念的广泛运用有关“战略”的新名词,新术语;“国家战略”的不同定义;“国际战略” 的定义。

3、外交战略的定义采用“外交战略”这一科学概念的主要好处;“外交战略”的基本定义及包含的内容;“外交战略”和“国家战略”、“国际战略”等常用概念的区别。

二、外交战略的内容

1、外交思想含义和作用;可变性。

2、外交利益含义和地位;其长期和近期之分

3、外交实力含义和基本构成要素;作用。

4、外交目标含义;其总体与具体之分;衡量其科学正确与否的标准。

5、外交政策含义。

三、外交战略的分类

1、按空间分“全球性外交战略”;“区域性外交战略”;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按时间分“长期性外交”;“近期性外交”;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3、按科学与否分“科学的外交战略”;“非科学的外交战略”;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4、按实施途径分“直接性外交战略”;“间接性的外交战略”;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5、按阶级性分奴隶主阶级的外交战略;封建阶级的外交战略;资产阶级的外交战略;无产阶级的外交战略;其对立和统一之处。

四、外交战略的地位

1、处于最高地位“系统”的含义;“总体规划”的定义;外交活动和外交战略的关系。

2、处于主导地位外交战略为外交实体进行外交活动指明了方向;为外交实体取得外交活动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3、处于核心地位根本原因;外交战略对外交活动影响的表现。

第二节外交策略

一、概念

1、策略的概念“策略”与“战略”,被混淆的主要原因;“策略”的基本含义;策略产生与军事行动。

2、外交策略的定义学术界对外交策略缺乏重视的主要原因;对待外交策略的正确态度;其定义;外交策略与外交战略的联系与区别。

二、特征

1

实力原则含义;实力与综合国力;坚持实力原则的方法。

2

兼顾原则兼顾谈判对象国的实际利益;兼顾国际环境;兼顾有关国家的态度牙。反应。3

尊重原则尊重谈判对象国:尊重谈判对手;尊重谈判者自己。

4

自主原则含义;在外交谈判中必须争取主动;必须自觉努力地尽心尽职。

5

有限原则含义;要牢记自己的有限授权;要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

6、客观原则含义:谈判时掌握的资料须客观;决策态度须客观。

1、计谋性含义主要体现;外交策略的计谋应有明显的可操作性。

2、相沿性含义外交策略具有相沿性的原因;其在被应用中值得注意的现象。

3、机密性含义外交策略具有机密性的原因;其体现于所存在的各个阶段。

4、随机性含义掌握随机性要重视外界条件的客观变化。

5、互动性含义互动性与随机性的关系。

6、交融性含义主要表现。

7、功利性含义判断外交策略正确与否的条件;之所以具有功利性的主要原

因。

思考题:

1、什么是外交战略?

2、外交战略由哪些要素所构成?

3、外交战略在外交上居于何种地位?

4、什么是外交策略?

5、外交策略有何基本特征?

6、外交战略与外交策略有何联系与区别?

第五章外交途径

课时:3周,共9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外交谈判一、外交谈判的特征与作用

1、特征外交谈判是主权国家间的谈判;是主权国家间自愿、完全平等的行为;外交谈判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严守秘密:外交谈判以国际法为基本依据并重视礼仪的运用;外交谈判要求参与者必须有所妥协。

2、作用为各国间进行实质性的外交接触提供一种最佳方式:为各国间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种最正常的方式。

二、外交谈判的原则7、预审原则含义:预定尽可能完备的谈判方案;预先周密地审核本国的谈判方案;预审本国的补充方案。

三、外交谈判的方式与程序

1、方式含义:外交谈判的十种方式

2、程序外交谈判必须遵循程序的原因;谈判的准备、进行和收尾。

第二节外交行动

一、外交访问

1、特征高层性、双边性、约定性、隆重性、实质性。

2、意义密切国家间相互关系;实现国家间高级对话;间接帮助本国的外交决策。

3、内容政治活动、社会活动、礼仪活动、娱乐活动。

二、国际会议

1、类型根据与会者的身份、职务区分;根据与会国的数量区分;根据会议举行周期、地理范围、自身性质划分。

2、规则议程确定规则、语言使用规则、投票表决规则,协商一致规则。

3、作用有助于国际交流的密切;有助于国际合作的进行;有助于国际妥协的达成;有助于国际影响的发挥。

三、国际调处

1、形式外交斡旋:外交调停;国际会商;国际调查;国际调解。

2、原则与功能

四、外交接触

1、形式外交联系:外交交涉;外交调研。

2、方针服从命令;遵守法律;主动灵活;恪尽职守。

第三节外交文件

一、条约

1、条约的四项基本特征和主要形式

2、条约的格式与拟定名称;序言;主文;条约拟定的基本内容。

3、条约的效力与终止条约对缔约国和第三国产生的效力;条约终止的两种情况。

二、声明与函件

1、声明含义:发表声明的具体形式;外交声明的发表名义;单方声明与联合声明。

2、函件含义:内容;特征;具体形式。

思考题:

1、可谓外交途径?

2、外交谈判有何功能?

3、外交谈判有何原则?

4、外交行动有何特征?

5、条约有何特征?

第六章外交理论

课时:3周,共9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国的外交理论

—?、西方国家的外交理论

1、黎塞留的外交理论坚持国家至上,主张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认为外交活动可以采取一切方式。

2、帕麦斯顿的外交理论利益高于一切原则;炮舰外交论;保卫文明论。

3、威尔逊的外交理论国家和世界民主化:提倡和平外交,建立国际联盟。

4、杜鲁门的外交理论实行遏制苏联的外交战略:进行世界性的扩张。

二、苏联的外交理论

1、列宁的外交理论提倡和平共处;废除秘密外交;坚持民族平等;重视外交策略。

2、勃列日涅夫的外交理论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与干涉:积极争取世界的窗权。

3、戈尔巳乔夫的外交理论主张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主张建立全新的文明的国家关系;对戈氏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中国的外交理论

一、旧中国的外交理论

1、李鸿章的外交理论自强求富;保全和局;推崇诚信;以夷制夷。

2、孙中山的外交理论在指导思想上坚持民族主义;在外交政策上主张各国平等,在外交策略上提出联合苏俄。

二、新中国的外交理论

1、毛泽东的外交理论坚持独立自主;建立统一战线;划分三个世界;反对窗权主义。

2、周恩来的外交理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原则;社会主义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开展外交活动的策略思想。

3、邓小平外交理论提出了和平与发展两大目标;制定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构想;绘制了国际新秩序的基本蓝图。

思考题:

1、研究外交理论有何必要性?

2、西方的外交理论有何特点?

3、前苏联的外交理论有何特点?

4、新中国的外交理论有何特点?

5、当代外交理论面临哪些新的课题?

6、当代外交理论应当如何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2、《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3、《外交学概论》,鲁毅,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4、《外交理论与实践》,杨公素,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周恩来外交学》,裴默农,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6、《概说外交》,黄金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7、《大外交》,(美)基辛格,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8、《萨道义外交实践指南》,(英)戈尔一布思,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9、《外交学》,(英)尼科松,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

10、《现代外交》(英)巴斯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11、《国外外交学》,周启朋,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2、《中国外交新论》,刘山,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13、《跨世纪的中国外交》,杨福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4、《外交手册》,(英)费尔萨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

15、《外交途径》,(英)杜威廉,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16、《外交官》(美)梅耶,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17、《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陈德华,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19、《国际法资料选编》,王铁崖,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20、《奥本海国际法》,(英)詹宁斯,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8年版。

《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社会学实包括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内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类、文秘类专业的必修课,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主干专业基础课。 主要任务: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调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本课程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文秘人才的整体过程中,具有增强学生的社会认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 二、课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45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可参照下表。 序号 课题 讲授 社会实践 绪论 3 3 社会 4 4 社区 4 4 四 人的社会化 4 4 五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 4 4 六

社会制度 4 七 社会结构 3 3 八 社会行动 4 4 九 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3 3 十 社会问题 3 2 5 社会控制 3 3 十二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4 4 总计 45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_章绪论 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学科特点及学科知识结构;了解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社会调查的一般方法。 重点:社会学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调查方法。

难点:社会学的知识结构和社会学方法论。 第二章社会 了解社会的内涵、社会的本质特征及社会的类型划分;了解与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人口与社会、义化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重点:社会的概念及本质、自然环境与社会、人口与社会及文化与社会。 难点: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类型及变迁。 第三章社区 了解社区的概念、社区的构成要素以及社区的类型划分;了解与认识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等社区的基本特征。 重点:社区的概念、社区的构成要素、社区的基本特征。 难点:社区的分类。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了解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的内容、条件和方法;了解与认识社会化的过程和社会化的整合。重点:社会化的定义、社会化的内容及条件和方法;社会化的过程及知识化、现代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难点:社会化整合 第五章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了解社会群体的概念及社会群体的分类;了解认识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一家庭、次级社会群体一社会组织的起源、涵义、特征及其构成、分类、功能和管理。 重点:社会群体的概念、家庭的社会功能、社会组织的含义特征及其构成和分类。 难点: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过程。 第六章社会制度 了解不同类型的社会制度化模式以及社会制度的涵义、特征与类型;认识社会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及社会制度的变迁。 重点:社会制度的涵义、特征、构成、功能。 难点:不同类型的社会制度化模式。 第七章社会结构 了解社会结构的含义和类型;初步认识各种社会分层理论;并通过一定的社会调查认识和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的制度化安排与变迁。 重点:社会结构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难点:社会分层的理论。 第八章社会行动 了解社会行动的定义、类型及模式;了解和认识社会行动方式、特别是集体行为的原因、过 程、类型和—?般特征。 重点:社会行动的概念、类型、方式;集体行为。 难点:社会行动研究。 第九章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 了解社会变迁和社会流动;认识社会发展的要素、类型及社会发展的理论模式;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化进程、模式和演进的基本特征。 重点: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社会发展的要素及类型与理论模式、中国现代化研究。 难点:中国现代化演进过程的基本特征。 第十章社会问题 了解社会问题的涌义、特征和类型;了解各类社会问题的理论分析;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和认识

传播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5120030 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任课教师: 学分:3 周学时 3 面向对象:2015学年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社会学等专业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新闻基础知识》,《大众媒介概论》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传播学的历史和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意义、传播学的渊源与孕育、传播学地位的产生与确立、传播学的现状和趋势。二、传播过程及其相关要素:传播的概念、特点、分类、革命、模式和功能;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环境。三、传播谋略和效果监测:介绍传播的技巧和计谋、传播效果理论研究和模型建构。 (二)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s a degree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It includes three parts: a) The history and object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research object, system and meaning; the origin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establishment of statu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b) Process and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concept, characteristic, classification, revolution, mod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disseminators, information, symbol, media and audienc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nd effect: communication skill and strategy, media effect theory and mode construction. The Methods of discussion and case study will be used in this course.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传播学(Communicology/Communication Science),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学研究者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同其他学科一样,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也强调积累、批判、创新。经过一代代传播学者的努力和发展,传播学已经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邻近学科那里汲取了很多养分,逐步发展成一门位于诸多学科交叉、边缘地带的具有一定应用

《民政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民政工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民政工作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ivil Administration Work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 学生自学 使用教材:《民政理论与实务培训教材》.民政部人事教育司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2006 年6月第1版. 教学参考书:1.《新编民政概论》.李少虹.农业出版社出版.1993年. 2.《民政工作原理》.金双秋,李少虹.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 年. 3.《民政职业道德》江焕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 4.《民政管理发展史》杨剑虹,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 5.《民政工作导论》陈鸿君,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 一、课程性质、任务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限定选修课程。学习本课程者需要对“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工作概论”、“社会政策”等知识点有相当了解。 2.课程任务 该课程包括婚姻登记管理、收养登记管理、社团登记管理、民办非企业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优抚、退伍安置、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行政区划、社会福利事业、社会福利生产等基础运用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与掌握民政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认识民政、从事民政工作的基本才能,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热爱民政钻研民政的兴趣,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把握民政工作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福利社会化、老龄工作、帮困救助、福利企业、双拥优抚、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区服务、民政工作的最新理论前沿与未来发展等有关议题,从而理解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开拓整合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的技术。 三、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约6学时) 基本要求:正确地理解民政的含义,掌握民政的由来和发展,了解民政的对象、任务。 重点和难点:1.民政的基本概念;2.民政的历史渊源;3. 民政工作的对象和任务的可变性;4.两种社会机制的作用与民政的关系;5.民政工作社会化与中国的国情。 基本内容: 一、民政的概念 二、民政的由来与发展 (一)民政事务的起源 (二)民政概念的历史演变 三、民政工作对象与任务 (一)民政工作的对象 (二)民政工作的任务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及外国文化课件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它同时改造着“改造者”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1,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是文化创造的基础 2,制度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 3,行为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 4,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社会心理: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大众心态 心态文化 基层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 高层意识形态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1,持续性 2,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 纵: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 横: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3,早熟性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1,家天下的延续 ①宗法制度的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②这种家天下的思想不仅统治者有,还深深地影响到广大的民众 举例: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时为反对王莽的新朝,都去找西汉皇室的后裔作为自己的旗帜:绿林找来刘玄,赤眉找来刘盆子 ③家天下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 ④嫡长子继承制这一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历代皆沿袭下来 2,封国制度不断 中国历史上不少严重的封王反叛,封国制度依然存在是宗法关系严重存在造成的,封国之王与皇帝为同姓,是一个血缘家族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_2010级社工专业必修课_ 理论学时:__34_ 实践学时:___2__ 一、课程说明 1、开课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开课的意义 运用城市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城市发展,不仅是把握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是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和理解的一条必经途径。因此,学习城市社会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关注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的开课对象是社工专业学生,属于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将了解如何运用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去分析社城市发展,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把握和体察当代中国的国情,运用城市社会学知识,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3)目的与任务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2、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了解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管理等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认识城市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与城市社会问题的关系,如何应用城市社会理论与方法解决城市社会发展问题。 3、课程简表: 二、大纲本文 (一)课程内容与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1、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2、课程内容 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

越轨社会学教学大纲

《越轨社会学》教学大纲 皮艺军编写

法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1290 目录 一、前言 (1291) (一)课程性质 (1291) (二)编写目的 (1292) (三)课程简介 (1293) 第一章:越轨的界定 (1293) 第二章:研究方法和学科的定位 (1293) 第三章:宏观理论 (1294) 第四章:中观理论 (1294) 第五章:微观理论 (1294) 第六章:多层次理论 (1294) 第七章到第九章:暴力越轨、性越轨和非诚信越轨。 (1294) 第十章:社会控制 (1294)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295) (一)课程教学目的 (1295) (二)课程要求 (1295)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296) (一)课程主要内容 (1296) 第一章 越轨的界定 (1296)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学科地位 (1298) 第三章 宏观理论 (1299) 第四章 中观理论 (1301) 第五章 微观理论的解释 (1301) 第六章 多层次理论 (1302) 第七章 暴力越轨 (1303) 第八章 性越轨 (1303) 第九章 违背诚信的越轨 (1303) 第十章 越轨的社会控制 (1303) (二)学时分配 (1303) 四、相关教学环节 (1305) 五、复习与思考题 (1306) 六、拓展阅读书目 (1307)

越轨社会学 一、前言 我校开设的越轨社会学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采用自编教材进行讲授的课程。越轨社会学不论在政法院校,还是在国内的文科院校,都应当是一门新的课程。在国内尝试开设这门课程的院校十分罕见。即使像复旦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开这门课的院校里,也没有专门的教材。在中国政法大学这门课程从2003年开设之初就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全校通选课,申报选修人数十分踊跃,当年选修人数高达400多人,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反映这门课视角新颖,方法实用,内容丰富,在重点讲授规范法学的课堂上,这门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由于国内尚未出现有关越轨社会学的系统论著,系统介绍和讲授越轨社会学知识的教材,在国内尚属首例。所参考的资料也十分有限。2004年本校看到这门课程的价值和发展前景,将《越轨社会学概论》列为《新纪元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即时予以出版。这是该研究领域内第一部系列讲授越轨社会学的教材。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违反社会价值准则的现象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与伦理学中的悖德行为、犯罪学中研究的违法行为以及刑法学中的犯罪行为相区别。越轨行为被当作与上述行为共同具有内在相似性的行为,其表现形态、发生机制和控制方法都与上述行为相类似。因此,对越轨行为的研究应当成为研究悖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参考。本课程结合越轨现象和行为的观察、统计和分析,重点讲授社会学的方法论,掌握观察越轨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分析经验事实的途径。从而把知识的吸收和知识的发现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研究的顺序来看,如果说法学就是对特定的越轨行为运用法律加以制裁和正式干预的学问。那么,法律所依靠的基础学科是什么,当然是那些有关越轨、违规和犯罪行为机制研究的相关学科。越轨社会学是以人类理性判断的准则、对规则的制定、遵守与违反为起点,这显然是最为基本的知识。 从方法论上来看,法学体系并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接受科学意义上的方法论,而主要仰赖于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反之,本学科作为一门整合的学科,任何可以用于观察人类行为的方法都不会受到排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实证方法都被用于观察越轨。因此,法学只有要这一学科的实证方法为依托,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其价值,才有可能真正跻身于科学之林。 从学科的性质来看,法学是一门规范学科,但在整个规范体系中,法律本身只是一门特定门类的规则。本学科涉及的是一门大规则,是包括法律、道德、习俗、纪律、舆论和人类价值准则在内的大规则。大规则里所涉及的原理,是法学的上位学科的基础理论,就像社会性是阶级性的上位概念一样。因而,在学科一体化的建构中本学科属于基础学科。 从研究的对象来看,法律只对事实与法律规范的对应关系感兴趣,对违法的原因并不在意。而本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一门违规行为的原因学,这是一门事实学,并不像法学那样关心规范的内容,而是要追索人类创制规范、毁坏规范的原因所在。人类的终极追求,不是对恶行的“报复性反应”,而是要通过事实探明恶最初始的发端并扼制它。 从规范的实现过程来看,法律是对某种危害行为的滞后反应,是在恶行发生之后才去处理作恶的人。法律是以外在的、他律的、强制的形式出现的。被外在力量所束缚才能遵循规范,这并没有把人与动物真正区分开来。本学科所关注的社会价值准则有可能内化成为制约恶性冲动的内部力量,实现自律,这才是人类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从规范的功能来看,法律主要是为了制止人们作恶而制定的,法律的强制性本身就蕴含着不得已的恶。人类社会不仅是为了抑恶,还要扬善。本学科里的那些可以包容法律的大规则,其功能不 1291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付逸飞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英文) 社会学概论Sociology 课程类别A公共基础课B专业基础课C专业限选课D专业任选课学时(学分)共48 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课内实验教学0 学时 适用学科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考核方式考试 责任审核人签字院长:教学院长: 二、课程简介 社会学是对社会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一百六十多年来,社会学伴随着社会变化并作为其反映逐渐发展、壮大、成熟起来。 社会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综合运用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手段。学习这门课程,会了解到社会的构成、社会的发展规律、人们之间的互动方式、社会制度和社会设置等等。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像生物有机体那样的联系。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不能独立的存在。要研究社会,必须把它放入复杂的关系中,分析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社会学是由于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社会问题,学者们企图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产生的。研究社会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三、知识点 (一)基本知识点 (1)社会学的含义 (2)社会的构成要素 (3)社会学的历史沿革 (4)人的社会化 (5)社会互动 (6)初级社会群体 (7)社会组织 (8)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 (9)社区 (10)社会制度 (11)社会问题 (12)社会控制 (13)社会变迁 (14)社会的现代化 (15)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二)重要知识点 (1)社会的构成要素 (2)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 (3)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 四、基本要求 (一)知识要求(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功能 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学的历史沿革。 2、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3、了解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功能。 第二章社会及社会结构 一、什么是社会 二、社会结构 三、社会类型 四、关于社会的几种理论视角 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的概念。 2、掌握社会结构。 第三章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二、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三、多元文化 教学要求: 1、了解文化的概念。 2、掌握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多元文化 第四章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涵义与内容 二、社会化的条件与过程 三、社会角色 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化的含义。 2、掌握社会化的内容。 3、了解社会化的机构。 4、张吾社会化的过程。 第五章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类型及意义 二、社会互动的理论 三、集体行为

养老护理员培训大纲及计划1汇编

养老护理师(员)技能培训计划及教学大纲 培训计划 一、培训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训练,培训对象能够在初级养老护理人员必备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的养老护理概论、技术护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制定、安排老人的个案护理计划,达到其符合中级养老护理员的岗位工作要求。 三、培训内容 1、养老服务概论 2、生活照料 3、技术护理 4、康复护理 5、心理护理 四、培训时间 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180标准学时; 养老护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120标准学时; 高级养老护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20标准学时。 培训大纲 模块1 养老护理概论 (一)培训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节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在初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养老服务的内容、现状以及承德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二)培训内容

理论知识 1.1居家养老服务 1.1.1居家养老服务的由来 1.1.2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 1.2机构养老服务 1.2.1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及现状 1.2.2国外及香港地区养老服务体系 1.3承德养老服务需求 1.3.1承德养老服务发展历程 1.3.2承德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1.3.3承德养老服务发展前景展望 (三)培训教学方式 传统的理论知识授课方式,配合多媒体教学。 模块2 生活照料 (一)培训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培训,学员能够了解清洁卫生、睡眠照料、饮食照料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及生活照料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掌握并熟悉生活照料的操作步骤,尤其是特殊老人的口腔护理,鼻饲护理及压疮处理。 (二)培训内容 1理论知识 1.1为特殊老人清洁口腔 特殊老人概念 常用漱口液及适应症 取用无菌溶液法 1.2头虱与头虮的处理 药液配制及消毒方法 1.3压疮护理 压疮的好发人群 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压疮的各期护理

历史社会学教学大纲

《历史社会学》教学大纲 赵丙祥编写

社会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980 目录 前言 (983) 第一讲历史社会学“导论” (984) 第一节历史社会学的起因 (984) 一、什么是历史社会学? (984) 二、历史的“真相” (984) 第二节作为一种新转向的历史社会学 (984) 第二讲布罗代尔:长时段 (986) 第一节从长时段理论到“经济世界”理论 (986) 第二节长时段的两个例子:《地中海》与《物质文明》 (986) 一、《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986) 二、《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987) 第三讲沃勒斯坦及其世界体系理论 (989) 第一节世界体系理论的产生 (989) 第二节世界体系论的主要观点 (989) 一、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体 (989) 二、等级化的多民族国家体系 (990) 三、多元而趋同的文化体系 (990) 第四讲民族-国家的形成 (991) 第一节“国家”和“民族”的词源学 (991) 一、国家 (991) 二、民族 (991) 第二节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 (992) 一、蒂利 (992) 二、佩里.安德森 (992) 第五讲现代性的后果 (994) 第一节何为“微观权力” (994) 一、微观权力 (994) 二、微观权力的理论梳理 (994) 第二节微观权力的特征及其反抗问题 (995) 一、隐匿性和生产性 (995) 二、微观权力与反抗 (995) 第六讲现代“病人”与中国的现代性 (996) 第一节西医体系的传播与建立 (996) 一、传教士。 (996) 二、国家。 (996) 三、跨地域医疗空间与国家政治关联。 (996) 第二节西医、中医与巫医 (996) 思考: (997) 第七讲文明的进程与现代社会 (998) 第一节“文明”和“文化” (998)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总学时:60 学分:4 理论学时:60 讨论学时:无 开课学院:社会学院适用专业:社会学 大纲执笔人:庄华峰、马陵合大纲编写时间:2007年1月教研室主任审核:赵怀娟教学院长审定:周晓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社会史是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系统讲授使学 生掌握中国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只是框架,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 体现象,析其源、辨其流、叙其程、述其果,进而讲述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与民众传承的互动关系,考察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和行为论理的形成演变过程。社会史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具有重要联系。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时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打破教师一言堂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留出

一定空间,精选出带有典型意义、学生能力可及的论题在学生中开展课堂讨论,以发挥和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通过互联网跟踪国内外高校社会史课程的教学动态,并引出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艺,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减少课堂内容的枯燥性,增强课堂内容抽象表述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从而把中国社会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本科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史相关理论、社会史研究方法;婚姻生活;信仰习俗;灾害史与生态环境变迁史;近代社会转型与社会生活的过渡性特征等。 难点:社会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学与社会史的嫁接)、社会史资料的整理和挖掘、社会变迁、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含数量) 中国古代社会史部分

李芹编著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社会学概论 2.课程类别:限选 3.适用专业:历史学、管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及其他相关文科专业4.课程地位:一般 5.总学时:36 6.总学分:2 7.先修课程:西方社会学史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方法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基本任务和学科体系;了解西方和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过程;社会学的一些主要流派及其理论;理解并掌握社会学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社会学理论观察、理解和分析一些具体的社会现象,并学会运用社会理论和方法来思考和解决社会问题。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的认识社会现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作简单考察,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以使我们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社会学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的。学习社会学史,以了解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了解社会学发展史上的著名人物及流派。介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若干观点,另外简单介绍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对社会学中国化作一些思考。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社会学的内容、特点。 第三节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社会学的作用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社会及社会运行(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的起源与演进,考察社会的角度,社会结构分析,社会要素中人口因素及环境因素分析,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分析等。要求对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第一节社会及社会的功能 第二节社会的结构 第三节社会运行 第三章社会化(3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化的定义、研究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我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环境的若干问题等。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 第二节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第三节社会化的方式与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第四节社会化的理论 第五节自我与人格 第四章社区(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71069 课程名称:社会保障概论 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Security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践(实验)学时:0 学分:3 适用对象: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 先修课程:社会学 一、编写说明 (一)制定大纲的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并且参照东北石油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而制定,符合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简介:社会保障概论共分为两大部分内容: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包括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的制度发展,社会保障的思想发展,社会保障的理论思考,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等。社会保障的制度实践包括有关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内容。 (三)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现代社会人的基本需求及政府的基本政策之一。其目的是使全体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的情况下,能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服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以及劳动风险的增加,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怎样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何使社会保障更好的发挥“减震器”、“安全网”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社会保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修读对象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和管理体系的实务,能够实际操作所需的社会保障基础知识。 (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学习社会保障概论需要先修社会学。社会学不仅为社会保障研究奠定了必要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直接指导着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制度实践的发展。 (六)对先修课的要求: 通过社会学的学习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社会学家的观点。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课程编号:12600023Z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总学时数:64 总学分:4 大纲主撰人:马永方 内容简介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范畴都离不开社会的范畴,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例如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调查方法等多学科),因此,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较广阔的视野,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给同学们一种解释各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方法。 本课程介绍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内容主要有: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社会、人的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区、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学研究方法等。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是:掌握社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考察社会的基本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认识社会并认识自我,进而改造社会并完善自我。 教学大纲 一、课堂讲授部分 (一)各章节要点及授课时数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4学时) 一、什么是社会学 二、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三、社会学与社会 第二章社会学的物质基础(4学时) 一、人口 二、环境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 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6学时) 一、什么是社会和社会系统 二、社会运行 三、对社会研究的几个社会学基本视角 第四章社会文化(6学时)

社会政策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政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502106 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olicy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2. 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 必修:社会工作专业 3. 课程目的 社会政策是党和政府在特定时间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工作和管理的目标所采取的政府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政策、策略、法规、措施、办法、方法、规章、条例等的总称,是国家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使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具有比较系统的社会政策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研究我国社会政策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达到该专业学生在社会工作和管理方面所应具备的能力。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2.学时为40 5. 建议先修课程 社会学原理、社会工作导论、法学概论、形势与政策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社会政策导论》.杨伟民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方法,不但要注重课堂讲授,而且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增大信息传输量,以调动大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 ,形式有:考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社会调查报告、平时测验等。(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 9. 课外自学要求 (1)根据授课教师开列的相关书目进行课外阅读。 (2)按照授课教师的布置完成课外作业。 (3)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并按时提交调查报告。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社会政策概述 基本内容: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一、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 二、社会政策的特点 三、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Sociololgy) 说明 【课程简介】《社会学概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社会学理论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本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涉及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诸如社会群体、社会互动、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正确的社会学理论观察、分析现实中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正确认识社会,并探索其中的规律,了解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其学科特点和功能,掌握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社区、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社会变迁等基本的社会学理论。【先修课程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能力培养要求】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对现实中的重要社会现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基本认识或印象。 【学习总量】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68学时,习题4学时。学生自主学习6学时,另行安排。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运用讲授法、讨论法;要求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社会学概论》(第3版),王思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1.《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2.《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3版),侯均生,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 大纲内容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功能 运用:学会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内容提要】 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的产生 二、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 刖百 《社会保障概论》是保险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社会保障概论》在保险专业开设,其依托是风险管理的理论、金融理论和广义社会保障机制的理论,更多地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 本课程修读对象为保险专业的本科生。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事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所具备的社会保障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社会实践基础。《社会保障概论》共分为四大部分内容:社会保障的概述,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社会保障法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和管理体系的实务,能够实际操作所需的社会保障基础知识。 本课程以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为依据,借鉴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经济理论与社会实践并重,在分析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各国社会保障的实践,使同学们掌握我国的社会保障时间动向。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经济学、保险学、金融学、投资学、风险管理、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社会保障的性质和特征 (2) 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地位和作用 (3) 第三章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3) 第四章社会保障基金 (4) 第五章社会保障水平 (5) 第六章社会保障管理 (6) 第七章传统社会保障制度评述 (7) 第八章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思考 (8) 第九章社会保障立法 (9) 第十章养老保险 (10) 第十一章失业保险 (11) 第十二章医疗保险 (12) 第十三章社会救助 (13) 第十四章农村社会保障 (14) 第十五章转型社会的社会福利 (15) 重点章节(重点问题) (17) 参考书H (18) 课时分配 (19)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概述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把社会当做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从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即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又从微观上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并做理论解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通过对社会学的学习,掌握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准确预测社会的发展趋势,规范自己的行为,制定相关的政策,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课程的性质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主要是普及社会学知识,形成一种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多视觉、多维度的观察和理解社会。尽管社会学在我国是相对较年轻的学科,但从近几年的研究来看,有关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还

是相当多,这彰显了社会学的生命力。多数研究成果是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相当多的贡献,诸多社会实践证明社会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今天的社会转型加速时期,学习和研究社会学显得更有意义。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社会学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于社会生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够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理解、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在遇到简单的社会问题时,能够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思维来解决。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社会的本质与结构,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角色应该具有的社会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的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更加符合规律性。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 总学时:54学时总学分:3学分

课程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主教材:《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学参考资料:《社会学教程(第二版)》王思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学原理》朱力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 学时分配表: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48202 课程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英文名称:Labor Law and Security Law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必修课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三本科生、行政管理专业大三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法学概论 二、课程简介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必修课,属于专业基础与专业主干课。《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将市场经济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理论与王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相结合,分析和介绍中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问题,并反映我国最新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最新发展成果。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由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两部分组成。劳动法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劳动法调整对象——劳动关系与附随劳动关系概念与特征;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地位与作用;劳动法律体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权;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律责任;劳动执法;劳动争议处理等理论与实务问题。社会保障法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概念、范围、功能、类型;社会保障法概念与特征、法律关系、地位;中外社会保障立法等基本理论与实务问题。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全面学习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加强学生对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立法理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理论水平以及运用劳动与社会保障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社会学概论学习总结

社会学概论学习总结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总结 1、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2、讲授时间:xx年9月—xx年1月 3、周课时:4课时 4、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和专业设置中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社会工作、社区管理等课程的先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领域、了解社会学分析问题的视角,掌握关于社会结构、社会运行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5、教学情况分析 教学工作的完成情况:按照教学计划进度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大纲所阐述的学时分配和重点难点安排妥当,比较符合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要求。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教学中注重重点与难点的透彻讲解,结合思考题的练习、分析、讲解,巩固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撰写论文等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效果:教材选用适当,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的运用,要求学生记全课堂笔记,课后指定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通过当堂测试,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可以了解到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良好。 6、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教辅材料的运用有待提高。 教学实践环节较为薄弱,应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措施。 社会学概论考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学以其他具体科学涉及但又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作为研究对象 3、社会: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4、社会类型:社会类型是对社会的基本性质及典型特征的归结、概括和划分,用来表现特定社会及其现象的基本性或典型性。 5、文化:文化史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