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次函数》说课稿

《一次函数》说课稿

《一次函数》说课稿
《一次函数》说课稿

《一次函数》说课稿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次函数》说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版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三节《一次函数》第1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说明等几个环节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常量和变量及函数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一次函数的概念将为接下来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以后学习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所以学好本节内容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根据数量关系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过程和方法目标:经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和态度目标:运用函数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复杂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由于例2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所以本节课采用创设情境归纳总结和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引导性讲解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根据教材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了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和实物投影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教学过程分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归纳总结得出概念→运用概念体验成功→梳理概括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巩固提高为了引入新课我创设了以下四个问题情境请学生列出函数关系式:

(1)梨子的单价为6元/千克买t千克梨子需m元钱则m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m=6t.

(2)小明站在广场中心记向东为正若他以2千米/时的速度向正西方向行走x小时则他离开广场中心的距离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x.

(3)小芳的储蓄罐里原来有3元钱现在她打算每天存入储蓄罐2元钱则x天后小芳的储蓄罐里有y元钱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x+3.

(4)游泳池里原有水936立方米现以每小时312立方米的速度将水放出设放水时间为t时游泳池内的存水量为Q立方米则Q关于是t 的函数关系式为Q=936312t.

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些函数它们有些共同特征?

m=6t;y=2x;y=2x+3;Q=936312t

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它们中含自变量的代数式都是整式并且自变量的次数都是一次

然后再问:你们能否用一条一般式来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学生可能用两条一般式来表示:y=ax与y=bx+c(因为这节课我已上过)教师对两条都进行肯定同时追问;这两条能否选择一条呢?经过讨论最后确定式子y=kx+b为能代表共同特征的解析式我们称之为一次函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次函数

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比较函数解析式的具体特征引出一次函数提出了课题让学生感受到一次函数存在于生活中与我们并不陌生增强了学生学好本节课的信心同时也为一次函数概念的落实打下基础

提出课题后教师说明:一般地函数y=kx+b就叫做一次函数然后问学生:作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在y、k、x、b中些是常量些是变量?一个是自变量?个是自变量的函数?很明显x、y是变量其中自变量是x,y是x的函数k、b是常量那么对于一般的一次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k、b能取任何值?很明显x可取全体实数k、b都是常数但k≠0,因为如果k=0,那么kx=0,就不是一次函数了所以一次函

数的一般式后面应添上k、b都是常数且k≠0,这里的k叫做比例系数那么b可以等于0?当然可以b=0就是引例中前2条式子的一般式由此可知当b=0时函数就成了y=kx,,它是特殊的一次函数我们称之为正比例函数其中的常数k也叫做比例系数

由于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得出概念后教师还应对概念进行强调:一次函数的一次指的是自变量x的指数是1次;比例系数k不能为0,但既可取正数也可取负数;b可以为任何实数当它取0时为正比例函数也可以这样说:所有形如y=kx+b(k ≠0)的函数都是一次函数反过来所有的一次函数都可以写成y=kx+b 的形式同理所有形如y=kx(k≠0)的式子都是正比例函数反过来所有的正比例函数都可以写成y=kx形式

为了及时巩固概念教师以快速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书上做一做:

做一做:下列函数中些是一次函数些是正比例函数?系数k和常数项b的值各是多少?

①c=2πr;②y=x+200;③t=;④y=2(3x);⑤s=x(50x)

做完此题教师应强调:①中π为常数所以比例系数为2π;④、⑤应先化简巩固了一次函数的概念此时出示例1,学生就显得比较轻松

例1:求出下列各题中x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

①某农场种植玉米每平方米种玉米6株玉米株数y与种植面积x(m2)之间的关系

②正方形周长x与面积y之间的关系

③假定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0.16%,存入1000元本金后本息和y(元)与所存月数x之间的关系

例1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判断是否属于一次函数应严格按照概念中的一般式通过本例还让学生弄清楚了正比例函数都是一次函数而一次函数不一定都是正比例函数同时也体会到了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直接列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如果班里学生比较优秀也可请大家模仿例1自己编一个例子写出函数关系式并判断写出的函数关系式属于种类型这种编写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对于学生的一点点闪光点都要予以肯定

接着教师出示练习1:已知正比例函数y=kx,当x=2时y=6,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此题是书上课内练习改编过来的书上的原题是求比例系数k,但我认为求函数解析式层次更高一些同时为下节课的待定系数法打下基础

此题可以这样分析:要想求这个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必须求出k 的值只要把一组x、y的值代入y=kx,得到一条以k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出k的值然后就可写出解析式建议教师板书过程如果班里学生比较优秀教师也可提到:如何求y=kx+b的解析式呢?同理可得只要求出k、b的值就可以了k、b是两个未知数只要两组x、y

的值代入联立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出k、b的值然后就可写出解析式具体的操作下节课再学

以上设计使学生明白了如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判断某条函数关系式是否为一次函数的方法但大家都知道学习了新知识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例2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里面的问题情景比较复杂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于是我对例2进行这样处理:

先请同学们看屏幕: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份国家XX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的材料同时还附上一份税率表然后问学生:位同学知道什么叫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如果有学生讲出来更好如果没人讲出来教师自己介绍: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月工资中扣除国家规定的免税部分1600元后的剩余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说:你想知道我们班数学老师和科学老师每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老师们的隐私同学们是最想知道的于是急着解决问题

我班数学教师的工资为每月2400元科学老师的工资为每月2600元问他俩每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相信学生很快就有答案(因为这节课我上过)并且方法几乎一致都是用直接列算式的方法教师对学生们的结果表示肯定接着问:如果要计算10个工资均在2100元—3600元之间的教师每月应缴的个人所得税呢?还用直接列算式的方法?如果工资均在10000元以上呢?

经过思考、讨论发现工资额越大计算应缴个人所得税的累计越麻烦于是讨论有没有一种比较简单方法如果有类似于计算公式的把工资额直接代入就可求出的那该多好啊

此时教师出示例2:按国家XX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的税率为5%,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的税率为10%.

(1)设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x元且500

(2)小明的妈妈的工资为每月3400元小聪妈妈的工资为每月3600元问她俩每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有了刚才的铺垫学生对此题有了深入的理解就不再害怕了教师可先由学生回答再自己补充可以这样分析:由于500

此题的设计使学生体会到了运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但某些爱动脑筋的同学可能会问:虽然运用函数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方程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模型它们有什么区别?怎样区别?拿到一道题会想到用函数来解决简单地说如果没有特殊说明能用方程解决的问题就用方程来解决不能用方程来解决的问题就马上想到用函数来解决但如何建立函数模型具体的方法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本例的设计使学生既了解了国家的政策法规又学会了用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计算老师们的应缴个人所得税让学生初步体会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再假设要求多数人的所得税激发了学生探求好方法的欲望使学生体会到了函数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用就来完成书上课内练习2.

最后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本节课的作业是分层布置:A组、B组、C组分别由班里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学完成

四、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归纳总结得出一次函数的概念同时利用一次函数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节课没有大量的练习为基础而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目标以概念讲解为载体以展开思维分析为主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一切因素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整个教学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第四章一次函数 4.4.1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一、学生起点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并了解了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图象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图象等信息列出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并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四节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利用图象、表格等信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与实际联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并且让学生更加明确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它涉及数学对象的一个本质概念---基本量.值得一提的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需要根据两个条件列出关于k、b的方程组,而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下一章的学习内容,因此本节所研究的一次函数,某个参数应较易于从所给条件中获得,从而转化为通过另一个条件确定另一个参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控制问题的难度,对于一般问题,可在下一章的学习中再加强训练. 1. 教学目标:了解两个条件可确定一次函数;能根据所给信息(图象、表格、实际问题等)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利用

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知识目标:经历对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探求过程,掌握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 能力目标:经历从不同信息中获取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体会到 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 依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确地根据图象获取信息,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初步探究;第三环节:深入探究;第四环节:反馈练习与知识拓展;第五环节:课时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内容:提问:(1)什么是一次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3)一次函数具有什么性质? 目的: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相关知识,温故而知新. 第二环节初步探究

一次函数全章教案 新人教版

一次函数全章教案 课题:14.1.1变量 知识与技能:理解变量与函数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增强对变量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世界观:渗透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辨证思想 重点:变量与常量 难点:对变量的判断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绳圈 教学说明:本节渗透找变量之间的简单关系,试列简单关系式 教学设计: 引入: 信息1: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想一想,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信息2: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行驶里程为skm,行驶的时间为th, 先填写下面的表格,在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新课: 问题:(1)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张,晚场售出票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受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 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2)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中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重物质量m(单位: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弹簧长度l(单位:cm)? (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的面积为20cm2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的半径r? (4)用1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xm,面积为S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指出上述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范例:写出下列各问题中所满足的关系式,并指出各个关系式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1)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求矩形的面积S(m2)与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式; (2)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购买的铅笔的数量n(支)的关系;(3)运动员在4000m一圈的跑道上训练,他跑一圈所用的时间t(s)与跑步的速度v(m/s)的关系; (4)银行规定:五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79%,则某人存入x元本金与所得的本息和y(元)之间的关系。 活动:1.分别指出下列各式中的常量与变量.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一次函数在自变量x允许取值范围(即全体实数)内,它是没有最大或最小值的。但是,如果给定了自变量的某一个取值范围(全体实数的一部分),那么y=kx+b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就有可能存在。一般地,有下面的结论:1、如果,那么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如图1):当时,,;当时,,。 图1 2、如果,那么有最小值或最大值(如图2):当 时,;当时,。 图2

3、如果,那么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如图3)当 时,;当,。 图3 4、如果,那么既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凡是用一次函数式来表达实际问题,求其最值时,都需要用到边界特性,像物质的运输与供应、生产任务的分配和订货、邮件的投递及空袋的调运等。 下面是一道利用一次函数的最小值的决策问题,供参考: 某送奶公司计划在三栋楼之间建一个奶站,三栋楼在同一条直线上,顺次为A楼,B楼,C楼,其中A楼与B楼之间的距离为40m,B楼与C楼之间的距离为60m,已知A楼每天有20人取奶,B楼每天有70人取奶,C楼每天有60人取奶,送奶公司提出两种建站方案: 方案一:让每天所有取奶的人到奶站的距离总和最小; 方案二:让每天A楼与C楼所有取奶的人到奶站的距离之和等于B楼所有取奶的人到奶站距离之和。 (1)若按照方案一建站,取奶站应建在什么位置?

(2)若按照方案二建站,取奶站应建在什么位置? (3)在方案二的情况下,若A楼每天取奶的人数增加(增加的人数不超过22人),那么取奶站将离B楼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请说明理由。 解:(1)设取奶站建在距A楼xm处,所有取奶的人到奶站的距离总和为ym.。 ①当时, ∴当x=40时,y的最小值为4400。 ②当时, , 此时y的值大于4400。 因此按方案一建奶站,取奶站应建在B楼处。 (2)设取奶站建在距A楼xm处。 ①当时, , 解得(舍去)。 ②当时, 解得x=80, 因此按方案二建奶站,取奶站应建在距A楼80m处。

浙教版 一次函数(1)

5.3(1)一次函数 班级 组名 姓名 【课前尝试预习】 1.比较下列各个函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1)m=6t ;(2)y=-2x ;(3)y=2x+3;(4)Q=-312t+936。 2.一次函数的概念: 。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 想一想: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是什么? 3.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系数k 和常数项b 的值各是多少? C =2πr , y = 20032 x , t =v 200, y =2(3-x ), s =x (50-x ). 4.例1尝试。求下列各题中x 与y 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 是否为x 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 (1)某农场种植玉米,每平方米种玉米5株,玉米株数y 与种植面积x (m 2)之间的关系;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y 与斜边x 之间的关系; (3)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12(cm ),底边BC 长为x (cm ),腰AB 长为y (cm ),则y 与x 之间的关系。 5.课内练习。 (1)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当x =-2时,y =6.求比例系数k 的值及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当x=3时的函数值。 (2)写出下列一次函数的一次项系数k 和常数项b 的值. (1)y =3x +7. (2)s =-t +4. (3)m =0.4n . (4)y =-2(x -1)+x . 朝晖初中八年级上数学导学案 主备人:杨伯才 使用时间:2014.12.4 星期四

【课中尝试提高】 6.按国家2011年9月1日起实施的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个人月工资中,扣除国家规定的免税部分3500元后的剩余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的税率为10%。 (1)设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为x元,且1500

6.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章一次函数 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二) 成都七中陈中华 一、学生起点分析 在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探讨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六章《一次函数》的第五节。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为第2课时,主要是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前一课时一样,教科书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3.教学难点 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 四、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课件,电脑 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问题解决;第三环节:反馈练习;第四环节:课时小结;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 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 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 问题. (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 (2)试求降价前y与x之间的关系 (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少? (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 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 意图:通过与上一课时相似的问题,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学习。 效果:由于问题与上一课时问题相近,学生很快明确并解决了问题。 第二环节:问题解决 内容1:例1 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面,上午 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 瀑”,车速为36km/h,小慧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 骑电动自行车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km/h. (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 (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还有多少km? 分析:当小聪追上小慧时,说明他们两个人的什么量是相同 的?是否已经过了“草甸”该用什么量来表示?你会选择用哪 种方式来解决?图象法?还是解析法? 解:设经过t时,小聪与小慧离“古刹”的路程分别为S1、S2, 由题意得:S1=36t, S2=26t+10 将这两个函数解析式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上,观察图象,得 ⑴两条直线S1=36t, S2=26t+10的交点坐标为(1,36)这说明当小聪追上小慧时,S1=S2=36 km,即离“古刹”36km,已超过35km,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过了“草甸” ⑵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即S1=45km,此时S2=42.5km. 所以小慧离“飞瀑”还有45-42.5=2.5(km) 思考:用解析法如何求得这两个问题的结果?小聪、小慧运行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式分别是什么(小聪的解析式为S1=36t,小慧的解析式为S2=26t+10)? 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通过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函数模型,利用该函数图象的特征解决这个问题.在此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说明:在这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入手感到困难,可用以下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⑴两个人是否同时起步?⑵在两个人到达之前所用时间是否相同?所行驶的路程是否

《一次函数》教案

《一次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 3、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得到函数关系式这一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中有关的图片,如弹簧、橡皮筋等等的实物,请同学们思考一些问题.承接上节课函数的关系,让同学们感受到变量之间关系式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来的,感受到研究函数的必要性.生活中的实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起到很好的导入新课的效果. 二、探究新知 例1某弹簧的自然长度为3cm,在弹簧限度内,所挂物体的质量x每增加1kg,弹簧长度y 增加0.5cm. (1)计算所挂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kg、2kg、3kg、4kg、5kg时的弹簧长度,并填入下表: 例2某辆汽车油箱有汽油60L,汽车每行驶50km耗油6L. (1)完成下表: (3)你能写出剩油量z与汽车形式路程x之间的关系吗? 例3我国自2011年9月1日起,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征收办法规定:月收入低于3500元的部分不收税;月收入超过3500元但低于5000元的部分征收3%的所得税……如果某人月收入

3860元. (1)当月收入大于3500元而又小于5000元时,写出应缴纳所得税y(元)与月收入x (元)之间的关系式. (2)某人月收入为4160元,他应该缴纳所得税多少元? (3)如果某人本月缴所得税19.2元,那么此人本月工资、薪金是多少以元? =+(,k b为常数,k≠0)的形一般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 kx b b=时,则y是x的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是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0 正比例函数. 三、拓展练习 例1、写出下列各题中x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 (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y(千米)与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关系; (2)圆的面积y(厘米2)与它的半径x(厘米)之间的关系; (3)一棵树现在高50厘米,每个月长高2厘米,x个月后这棵树的高度为y(厘米),则y 与x的关系. 例2:我国自2011年9月1日起,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征收办法规定:月收入低于3500元的部分不收税:月收入超过3500元但低于5000元的部分征收3%的所得税,如某人月收入38 60元,他应缴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为(3860-3500)×3%=10.8(元). (1)当月收入大于3500元而又小于5000元时,写出应缴纳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y(元)与月收入x(元)之间的关系式. (2)某人月收入为4160元,他应缴纳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多少元? (3)如果某人本月应缴纳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19.2元,那么此人本月工资、薪金收入是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类很有用的函数-一次函数,只要解析式可以表示成y kx b b=时的特(,k b为常数,k≠0)的形式的函数则称为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当0 殊情形. 五、布置作业 习题6.2

(完整)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练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一次函数测试题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直线x =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________,与y轴交点的坐标是_______. 9- y3 11个单位,可得到函数__________________. 2.把直线1 3. 4. 5. 6.). 7. 8. 9.立方 .某10.2、3、4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1.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C.x≤-2D.x<-2 12.一根弹簧原长12cm,它所挂的重量不超过10kg,并且挂重1kg就伸长1.5cm,写 出挂重后弹簧长度y(cm)与挂重x(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A.y =1.5(x+12)(0≤x ≤10)B.y =1.5x+12(0≤x ≤10) C.y =1.5x+10(0≤x)D.y =1.5(x -12)(0≤x ≤10) 13.无论m 为何实数,直线m x y 2+=与4+-=x y 的交点不可能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14.某兴趣小组做实验,将一个装满水的啤酒瓶倒置(如图), 并设法使瓶里的水从瓶中匀速流出.那么该倒置啤酒瓶内水面 高度h 随水流出的时间t 变化的图象大致是() A.B.C.D. 15.已知函数1 22y x =-+,当-1<x ≤1时,y 的取值范围是() A.5 32 2 y -<≤ B.352 2 y << C.352 2 y <≤ D.352 2 y ≤< 16.某学校组织团员举行申奥成功宣传活动,从学校骑车出发,先上坡到达A 地后,宣传8分钟;然后下坡到B 地宣传8分钟返回,行程情况如图.若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仍保持不变,在A 地仍要宣传8分钟,那么他们从B 地 返回学校用的时间是() B.48分钟 C.46分钟 D.33分钟 三、解答题(第17—20题每题10分,第21题12分,共52分) 17.观察图,先填空,然后回答问题: (1)由上而下第n 行,白球有_______个;黑球有_______个. (2)若第n 行白球与黑球的总数记作y,则请你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y,并指出其中n 的取值范围. 18.已知,直线y=2x+3与直线y=-2x-1. h t O h t O h t O h t O

最新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将直线23y 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的直线的表达式为( ) A .24y x =- B .24y x =+ C .22y x =+ D .22y x =- 【答案】A 【解析】 【分析】直接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将直线y=2x-3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解析式为y=2(x-2)-3=2x-7,由“上加下减”原则可知,将直线y=2x-7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函数解析式为y=2x-7+3=2x-4,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平移,熟知函数图象平移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如图1,点F 从菱形ABCD 的顶点A 出发,沿A→D→B 以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 ,图2是点F 运动时,△FBC 的面积y (cm 2)随时间x (s )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 的值为( ) A .5 B .2 C .52 D .25 【答案】C 【解析】 【分析】 通过分析图象,点F 从点A 到D 用as ,此时,△FBC 的面积为a ,依此可求菱形的高DE ,再由图象可知,BD=5,应用两次勾股定理分别求BE 和a . 【详解】 过点D 作DE ⊥BC 于点E . 由图象可知,点F 由点A 到点D 用时为as ,△FBC 的面积为acm 2.. ∴AD=a.

∴12DE ?AD =a . ∴DE=2. 当点F 从D 到B 时,用5s. ∴BD=5. Rt △DBE 中, BE=()2222=521BD DE --=,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EC=a-1,DC=a , Rt △DEC 中, a 2=22+(a-1)2. 解得a= 52 . 故选C .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菱形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函数图象变化与动点位置之间的关系. 3.一次函数y kx b =+是(,k b 是常数,0k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不等式0kx b +<的解集是( ) A .0x > B .0x < C .2x > D .2x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看出:一次函数y=kx+b (k ,b 是常数,k≠0)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是(2,0),得到当x >2时,y<0,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一次函数y=kx+b (k ,b 是常数,k≠0)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是(2,0), 当x >2时,y<0. 故答案为:x >2.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

最新一次函数全章教案-新人教版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教案 19.1.1变量 教具;课件,直尺,三角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变量与函数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增强对变量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情感态度世界观:渗透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辨证思想 重点:变量与常量 难点:对变量的判断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绳圈, 教学说明:本节渗透找变量之间的简单关系,试列简单关系式 教学设计: 引入: 信息1:当你坐在摩天轮上时,想一想,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信息2: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行驶里程为skm, 行驶的时间为th,先填写下面的表格,在试用含t的式子

表示s. 新课: 问题:(1)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票205张,晚场售出票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受出票x张,票房收入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2)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中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重物质量m(单位: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弹簧长度l(单位:cm)? (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的面积为20cm2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的半径r? (4)用10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长方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长方形的长为xm,面积为S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variable).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指出上述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范例:写出下列各问题中所满足的关系式,并指出各个关系式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1)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求矩形的面积S(m2)与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式; (2)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购买的铅笔的数量n(支)的关系; (3)运动员在4000m一圈的跑道上训练,他跑一圈所用的时间t(s)与跑步的速度v(m/s)的关系; (4)银行规定:五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79%,则某人存入x元本金与所得的本息和y(元)之间的关系。 活动:1.分别指出下列各式中的常量与变量. (1)圆的面积公式S=πr2; (2)正方形的l=4a; (3)大米的单价为2.50元/千克,则购买的大米的数量x(kg)与金额 与金额y的关系为y=2.5x. 2.写出下列问题的关系式,并指出不、常量和变量.

(完整)初中数学一次函数教案

一次函数知识总结 教学 目标 知识点:1、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定义 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4、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画一次函数的图像,并掌握其性质 难点:1、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一、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常量与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函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y就叫做x的函数,其中x做自变量,y是因变量. (1)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①整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②分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实数. ③二次根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嗣是使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的实数,若涉及实际问题的函数,除满足 上述要求外还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2)函数值:对于自变量在取值范围内的一个值所求得的函数的对应值. 3.函数常用的表示方法:(1)图象法:形象、直观;(2)列表法:具体、准确;(3)解析法:抽象、全面。由函数的解析式作函数的图象,一般步骤是:列表、描点、连线. 范例讲解 例1、一汽车油箱中有油30升,若每小时耗油10升。 (1)写出油箱中剩油量Q(升)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指出其常数、自变量、因变量; (3)Q是t的函数吗?为什么? 巩固练习 1、设路程为s,时间为t,速度为v,当v=60时, 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为,这个关系式 中,是常量,是变量,是的函数。

一次函数的应用的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的应用的教学设计 沙洋县蛟尾中学张金鸿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1.使学生巩固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使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 3.能够根据实际意义准确地列出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制作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 2.能够根据实际意义准确地列出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像。 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 2.根据实际意义准确地画出函数图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我们前面学习了有关函数的知识,相继我们又学习了一次函数的知识,那么你能举出生活中一次函数的例子吗? 问题1:(1)假如你是单位领导,你的单位急需用车,但又不准备买车,你们准备和一个个体车主或一国营出租车公司中的一家签订月租合同,设汽车每月行驶x 千米,应付给出租车公司的月租费是y1元,y1=110053+x ,(X ≥0),应付给个体车主的月租费是y2元,y2x 34=(X ≥0)。请你作出决定租哪家的车合算? (2)学生观察图像,判断租哪家车合算。 (3)根据图象,你能很快的回答下列问题吗? ①如果该单位估计每月的行程约为800千米,那么这个单位租哪家的车合算? ②如果该单位估计每月的行程约为2300千米,那么这个单位租哪家的车合算? 二、合作探究,探求新知

一次函数教案详解

正比例函数 (一)按下列要求写出解析式. (1)圆的周长L 随半径r 的大小变化而变化,L 与r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铁的密度为7.8g/cm 3.铁块的质量m (g )随它的体积V (cm 3)的大小变化而变化,V 与m 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0.5cm .一些练习本摞在一些的总厚度h (cm )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n 的变化而变化,h 与n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4)冷冻一个0℃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2℃.物体的温度T(℃)随冷冻时间t (分)的变化而变化,T 与t 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 一般地,形如 kx y = (k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练习:1、下列函数钟,那些是正比例函数?______________ (1)x y 4 = (2)13+=x y (3)1=y (4)x y 8= (5)t v 5-=(6)013=+x (7))81(82x x x y -+= 2、关于x 的函数x m y )1(-=是正比例函数,则m__________ (二)画出下列正比例函数 (1)x y 2= (2)x y 3-= 比较上面两个图像,填写你发现的规律: (1) 两个图像都是经过原点的 __________, (2) 函数y=2x 的图像经过第______象限,从左到右__ ___, 即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 (3) 函数y=-3x 的图像经过第__ __象限,从左到右______, 即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经典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生物小组观察一植物生长,得到的植物高度y(单位:厘米)与观察时间x(单位:天)的关系,并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AC是线段,直线CD平行于x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开始观察时起,50天后该植物停止长高; ②直线AC的函数表达式为 1 6 5 y x =+; ③第40天,该植物的高度为14厘米; ④该植物最高为15厘米.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A 【解析】 【分析】 ①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知50天后植物的高度不变,也就是停止长高; ②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k≠0),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线段的解析式, ③把x=40代入②的结论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④把x=50代入②的结论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CD∥x轴, ∴从第50天开始植物的高度不变, 故①的说法正确;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k≠0), ∵经过点A(0,6),B(30,12), ∴ 3012 6 k b b += ? ? = ? , 解得: 1 5 6 k b ? = ? ? ?= ? ,

∴直线AC的解析式为 1 6 5 y x =+(0≤x≤50), 故②的结论正确; 当x=40时, 1 40614 5 y=?+=, 即第40天,该植物的高度为14厘米;故③的说法正确; 当x=50时, 1 50616 5 y=?+=, 即第50天,该植物的高度为16厘米; 故④的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已知自变量求函数值,仔细观察图象,准确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 a b y x - =,其中ab<0,a、b为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 系中的图象可以是() A.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位置确定a、b的大小,看是否符合ab<0,计算a-b确定符号,确定双曲

一次函数图象应用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一) 白银市景泰县芦阳二中赵颖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在现实生活中也见识过大量的函数图象,所以具备了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并借助这些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认识事物还不够全面、系统,所以还需通过具体实例来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第六章《一次函数》的第五节.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与原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借助材料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获取一次函数图象的有关信息,从而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也就是说,新教材注重在图象信息的识别与分析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各种知识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函数图象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发展形象思维;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多样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具体的案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对生活的热爱等.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地根据图象获取信息,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四、课前准备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多媒体课件,没有条件的可以准备投影片或者小黑板.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八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 内容:在前几节课里,我们通过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景出发,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从中对一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怎样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首先,想一想一次函数具有什么性质?在一次函数中 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当时,直线交轴于正半轴,必过一、二、三象限; 当时,直线交轴于负半轴,必过一、三、四象限.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最全-初中数学-一次函数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数学任课教师:张老师授课时间:年11 月16 日

图像性质 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 (1)列表. (2)描点;[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 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画直线即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0,0)和(1,k)两点。(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象与x轴和y轴的交点分别是-k分之b与0,0与b). 2.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 () ()3 2 1 . k ? ? ? ? ? < = > < b b b 3. 在一次函数y=kx+b中: 当0 k>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0 b>时,直线交y轴于正半轴,必过一、二、三象限; 当0 b<时,直线交y轴于负半轴,必过一、三、四象限. 当0时,直线交y轴于正半轴,必过一、二、四象限; () () ()3 2 1 . k ? ? ? ? ? < = > > b b b

三、例题讲析 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2),且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 2、已知关于x、y的一次函数()12 y m x =--的图象经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三、四象限,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3、函数(0) y kx k k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4.一次函数21 y x =-的图象大致是()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 y x =+经过() 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一、三、四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 6、如图,直线l上有一动点P(x, y),则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 7、已知f (x)为一次函数。若f (-3)>0且f (-1)=0,判断下列四个式子, 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A) f (0)<0 (B) f (2)>0 (C) f (-2)<0 (D) f (3)>f (-2) 8、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 ,与(21),,则这个一次函数y随x的增大而. O x y O x y O x y y x O A.B.C.D.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的应用 1、教学容 本节课是学习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一次函数》后设计的一节复习课。主要学习容是把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和根据函数图象的信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2、学生分析 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的关系,对一次函数的知识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但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把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的能力和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意识还比较弱。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用函数知识解决发生在身边的实例。 3、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特色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播放翔奥运夺冠过程的录像,播放“龟兔赛跑”的Flash动画等)来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本节课精心设计了七个题目,由浅入深,让学生探究,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通过老师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努力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活动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讨论和交流,使全体学生能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场所。本节课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创新教育、主体教育和成功教育这一改革与发展的时代精神。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会画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 ②会根据函数图象的信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画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从实际问题函数图象中发现信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编写故事等过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翔奥运夺冠的录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树立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理想;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与同学合作编写故事,感受成功的喜悦,并建立自信心。 5、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画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会根据实际问题函数图象的信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6、教学过程

一次函数教案(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 教学目标: 1.了解一次函数的函数表达形式,认识并正确画出一次函数图象—一条直线,能够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关系式探索并理解它的性质. 2.会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会利用不等式来表达两个函数的大小关系. 3.会用待定系数法来求函数关系式.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变量与常量的相互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节内容是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基本知识,尤其对一次函数性质的探索,是本节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教学目标. 2.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及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节的难点.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2.教学器材:直尺、多媒体等. 3.教学课件: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软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一次函数 1、问题导入:(教师运用多媒体打出) 问题1:小明暑假第一次去北京.汽车驶上A地的高速公路后,小明观察里程碑,发现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5千米/时.己知A地直达北京的高速公路全程为570千米,小明想知道汽车从A地驶出后,距北京的路程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有什么关系,以便根据时间估计自己和北京的距离. 问题2:小张准备将平时的零用钱节约一些储存起来.他己存有50元,从现在起每个

月节存12元.试写出小张的存款与从现在开始的月份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1)找出问题中的变量并用字母表示,列出函数关系式. (2)这两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各有什么限制? 以上这些问题,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派代表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教师最后总结一次函数的概念.(板书)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函数关系式的结构特征,引出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学生回答,且互相补充)老师最后归纳:一次函数通常可以表示为y kx b =+的形式,其中,k b 为常数,0k ≠.特别地,当0b =时,一次函数y kx =(常数0k ≠)也叫做正比例函数. 二、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 1、做一做: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请同学运用描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老师用多媒体打出题目).根据学生的动手实践、观察与讨论,得出结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特别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2、接下来教师提问: (1)观察所画出的四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比较各对一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能否从中了现一些规律?对于直线y kx b =+(,k b 是常数,0k ≠),常数,k b 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各有什么影响? 3、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最后总结出规律:当k 一样,b 不一样时,直线方向相同(平行),但没有相同点;当k 不一样,b 一样时,都经过(0,b )点(相交),但直线方向不同. 4、巩固训练: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①223y x y x ==+与 ②12112 y x y x =+=+与 教师提出问题:①画出图象,看看是否与上面的讨论结果一样;②你取的是哪几个点?和同学比较一下,怎样取比较简便? (2)将直线3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 . 将直线5y x =--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 . (由学生到前板演). 5、对于教材中例2处理,教师先用多媒体打出,并提出问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在坐标轴上取点有什么好处?组织学生结合问题去分析,动手尝试,小组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对于教材例3处理,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讨论同学们讨论:①这里,s t 取的数悬殊较大怎么办?②这个函数是不是一次函数?③这个函数中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函数的图象是什么?④在实际问题中,一次函数的图象除了直线和本题的图形外,还有没有其他情形?你能不能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