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期末测试题(一)

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本套试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制卷教师 熊坤华 可能用到的原

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Br :80 Cl : 35.5 一、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题 2 分共计 48分) 1. 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的纯净物的是( )

A. 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

B. 乙烯与水加成(乙醇)

C. 乙烯与氯气加成( 1,2- 二氯乙烷)

D. 氯气与苯用铁作催化剂的反应(氯苯)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C. 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需要持续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5.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乙为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

乙和丙同主族,甲与丙、丁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酸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 18 的氯原子: 3517Cl

B .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 .HClO 的电子式: 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非金属性 A . Cl 2+2I - ==2Cl - +I 2 C .酸性: HClO 4>

D .对羟基苯甲醛的结构简

式:

Cl >I 的是( )。

B .稳定性: HCl > HI A .原子半径:丁>丙>乙>甲 B .单质的氧化性:乙>丙>丁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乙>丙>丁

D .甲与乙、丙、丁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6.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 10g ,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 H 2 密

度的 12.5 倍.该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时, 试剂瓶的质量增加了 8.4g ,该混合气 体可能是( )

A .乙烷和乙烯

B .乙烷和乙烯

C .甲烷和乙烯

D .甲烷和丙烯

7.X 、Y 、Z 、R 、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X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

小的元素。 X 与Z 同主族, Y 与W 同主族, R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2倍,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W >R >Z

B .W 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Y 的强

C .Z 与 W 形成的是离子化合物

D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比 R 的弱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a 、b 、c 、d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1、5、6、 1。

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 同。下列叙述错

b 和

c 的次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c 2-和

d +的电子层结构相 ) A .元素 b 、 c 的离子半径大小为: c

B .a 和 b 、c 均能形成电子数为 18的分子。

C .元素 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 0、 2、4

D . d 和其他 3 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10 .人们对未发现的第 114 号元素很感兴趣,预测它有良好的力学、光学、电学性质,它 被命名为“类铅” 。以下对“类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最外层有 6 个电子

B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

C .主要化合价为- 4 价、+ 4 价

D .电解硝酸铜与硝酸“类铅”的混合溶液时首先会析出“类铅”

11 .已知反应 X+Y=M+N 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的能量一定低于 M 的, Y 的能量一定低于 N 的 B .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 .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低于 M 和 N 的总能量

12 .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到一定浓度的 NaOH 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该装置在

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8.等质量的两份锌粉 a 、b ,分别加入过量的稀 H 2SO 4,同时向 a 中加入少量的 CuSO 4 溶液,

A .镁比铝活泼,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 Mg 2+

B .铝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C .该装置的内、外电路中,均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 .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不必处理

13 .有 5 种单核粒子,它们分别是 写出),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4.A 的化学式为 NH 5,常温下呈固态,构成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 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mol NH 5中含有 5N A 个 N —H 键( N 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B . NH 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

C .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 5+H 2O==NH 3·H 2O +H 2↑

D . NH 5的电子式为: 1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蔗糖和葡萄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同系物

C. 苯酚、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得酚醛树脂

D. 石油裂解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16.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 .Li 、Be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P 、S 、 Cl 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 .N 、O 、 F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Na 、K 、Rb 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17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位于第 VA 族,乙原子的核外电子

数比甲原子多 1,乙与丁同族,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丁 >丙 >乙

B .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C .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 .同周期元素中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单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 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19. 可逆反 A +3B 2C + 2D 在 4 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

v( A ) 0 .15 mol /(L

s) ② v(B) 0.6mol / (L s) ③ v(C ) 0.4 mol /( L s) ④ v(D ) 0 .45 mol /(L s ) 该反应进行速率最快的是 : A . ① B . ②和③ C .④ D .①和④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的炼制过程都是化学变化过程

B .石油分馏目的是将含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先气化经冷凝而分离出来

C .石油经过常、减压分馏、裂化等工序炼制后即能制得纯净物

D .石油分馏出来的各馏分仍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2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NH 4H 的电子

式为

B . NH 4Cl 的电子

( “□”内元素符号未

C.NH4H含有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D.NH4H固体投入少量热水中,有两种气体生成 22.在常温常压下,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甲烷 B .乙醇 C .苯 D .乙酸乙酯2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素 A、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A>B

B.一定条件下, D单质与 E 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 DE2

C.D、E和氢三种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

D.A、E 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24.把 A、B、C、D 四块金属泡在稀 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A、B 相连时, A 为负极; C、 D相连时, D上有气泡逸出; A、C相连时, A 极减轻;B、D相连时, 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A. A>B>C>D B . A>C>B>D C .A>C>D>B D . B>D>C>A

高一第三次月考答题卡

一、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中,每题 2分共计 48 分)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计 34分) 25.下表是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表 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④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3)由①和⑥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4)②和③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的是 (填“②”或“③”)。

26.一定温度下在某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 2A (g ) +3B (g ) ===2C (g ) ,开始时, A 的浓度为

-1 -1 -1

3 mol ·L -1 , B 的浓度是 5 mol ·L -1 ,2 min 后, B 的浓度减少 1.2 mol ·L -1 ,则 ( 1) v (C ) = 。(2)在 2min 末, B 的浓度是 ____________ 。

27.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进一步简化成键线式,如: _

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 1)元素 X 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 。

1)

2)

3)

4)

2( 3)元素 Z 与元素 T 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__ 。

a元.常温下 Z 的单质和 T的单质状态不同

b素.Z 的氢化物比 T的氢化物稳定

cY.一定条件下 Z和 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与(4)T 的一种氧化物能使 Z单质的水溶液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__ 。

(氢5)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 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

的元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理由是。素

三形、实验题 2成9.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8 分)

一探究活动一:取 5 mL 0.1 mol ·L-1的KI 溶液于试管,滴加 0.1 mol ·L-1的FeCl3溶液 5~6种滴,振荡;

探离究活动二:在上述试管中加入 2 mL CCl 4,充分振荡、静置;

探子究活动三:取上述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滴加0.1 mol ·L-1的 KSCN溶液 5~6

Y滴,振荡。

(,1写)出写该出微探粒究的活电动子一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_元__素__符__号_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探究活动二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

A.溶液分层,上层呈紫色

B.溶液分层,下层呈紫色 C.溶液分层,均为无色

( 3)在探究活动三中,可以证明该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的实验现象是

四、推断题

(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 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图中的 F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3)写出 B 电解生成 E 和 D的反应方程式:。

( 4)图中所得 G和 D 都为固体,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消耗了 2 molG ,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参考答案

1.C

【解析】由题意知 ,1.5 g 偏二甲基肼燃烧时放出 50 kJ 热量,故A 、B 两项正确 ;偏二甲肼在 氧化剂中燃烧是放热反应 ,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故 C 项错误 ;D 项燃烧的

化学方程式正确。

2.D

【解析】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与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有关, 或者与反应物生成 物的键能有关,与是否加热无关。只有需要持续加热的反应才是吸热反应,故, A 、 B 项错 误, D 项正确;并不是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碳酸钙的分解就是放热反应。

3.A 【解析】 试题分

A .氯元素的质子数为

17,中子数为 20 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 37,该原子的正确 表示方法

3517Cl ,故 A 正确; B .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二个电子, Cl 原子最外层 7 个电子, O 原子最外层 6 个电子,则其电子式为 ,故 C 错误; D .对羟基苯甲醛正确的结构简式为 ,故 D 错误;答案为 A 。 考点: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判断,涉及电子式、结构简式图、比例模型与球棍模型、元素符 号的表示方法。

4.D

【解析】

试题分析: A 、Cl 2+2I -==2Cl -+I 2中 Cl 2作氧化剂, 氧化性大于 I 2,则非金属性 Cl >I ,A 错误; B 、非金属性越强, 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稳定性: HCl>HI ,说明非金属性 Cl>I ,B 错误; C 、 非金属性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酸性: HClO 4>HIO 4,说明非金属性 Cl > I ,C 错误; D 、 HClO 3、 HIO 3中并不是元素的最高价,所以不能说明非金属性 Cl>I ,D 正确。答案选 D 。

考点:元素周期律

5.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分别是 H 、O 、S 、Cl 。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 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 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所以选项

ABC 都是错误的,四种元素都是非金属,所以 D

正确。

考点:考查有元素周期律关问题。

6.C

【解析】 试题分析: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 H 2 密度的 12.5 倍,则有机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B 错误;

C .次氯酸为共价化合物, H 原子最外层 1

正确的比例模型,故

25g/mol ,故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 =0.4mol .该混合气通过 Br 2水时, Br 2水增重 8.4g 为烯烃的质量,所以甲烷的质量为 1.6g ,物质的量为

0.1mol ,故烯烃的物质的量为 0.3mol ,结合烯烃的质量和物质的量来确定烯烃的摩尔质量,再根据烯烃组成通式确定烯烃.

解: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 H2密度的 12.5 倍,则有机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25g/mol ,

烯烃中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为 28,故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 =0.4mol .该混合气通过 Br 2水时, Br 2水增重 8.4g 为烯

烃的质量,所以甲烷的质量为 1.6g ,物质的量为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

烯烃的物质的量为 0.4mol ﹣ 0.1mol=0.3mol ,所以 M(烯烃) = =28g/mol ,令烯烃的组成为 C n H2n,则 14n=28,所以 n=2,故为乙烯,

所以混合物为甲烷、乙烯,

故选: C.

7.C

【解析】试题分析: X、Y、 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

半径最小的元素,则 X是 H元素; X与 Z 同主族,则 Z是 Na元素; Y与 W同主族,R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2倍,则 R是S元素,W是Cl 元素, Y是F元素。A.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W W,

所以 W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Y的弱,错误; C.Z 与 W形成的是 NaCl,该物质是离子化合物,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 Cl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

8.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酸过量,所以放出的氢气的多少按照金属锌来计算。在 a 中加入少量的 CuSO4

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Zn+ CuSO4=ZnSO4+Cu,产生的 Cu与锌和硫酸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反应比 b 快。但是由于发生上述反应消耗了锌,因此最终产生氢气的量比 b 少。故选项是 D。

考点:考查原电池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知识。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 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1、5、6、 1,

即分别属于第 IA 、Ⅴ A、Ⅵ A、IA 族。 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则 a是 H。b和 c 的次外层

2- +

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 c 和 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 b 是 N, c 是 O, d 是 Na。A.元素 b、 c 的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半径大小为:c< b,A 正确; B.氢元素与 N元素和 O元素分别可以形成 18电子分子 N2H4和 H2O2,B正确; C、氢元素、氮元素的最高价、最低价分别是 +1 和-1 、+5 或 -3 、但氧元素没有

最高价, C错误; C.d 和其他 3 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即 NaH、Na3N、

Na2O,D 正确,答案选 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

【名师点晴】该题是高频考点,涉及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判断以及化合价等。高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了解元素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高考命题中常将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性质结合进行考查,有时还会结合相应物质的性质和制备

进行考查,该种题型是高考经典和必考题型。通过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性质(主要包含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或离子半径等),充分体现了化学周期表中位置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原理。易错点是氧元素没有最高价。10.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铅元素的原子序数可知,类铅位于第七周期第ⅣA族,所以选项 A 不正确,

B 周期;主要化合价还有+ 2 价,选项

C 不正确;类铅的金属性强于铜的,所以电解硝酸铜与硝酸“类铅”的混合溶液时首先会析出是铜,选项

D 不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有关问题。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由吸热反应,则 X、 Y 的总能量小于 M、 N 的总能量,但无法确定 X 与 M、 Y 与 N 的能量高低,错误;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也可能不需要加热,错误;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断裂化学键吸收的热量大于生成键释放的能量,错误; D.反应 X+Y=M+N为吸热反应,则 X、Y 的总能量小于 M、N的总能量,正确,

考点:考查反应热与物质含有的能量及化学键键能的关系的判断的知识。

12.D

【解析】试题分析: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构

成原电池,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是负极,镁是正极。铝失去电子被氧化,故 A 错误;铝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生成AlO2,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 B 错误;该装置的内电路中,是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 C错误;氧化铝与氢氧化钠能反应,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不必处理,故 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

13.B 【解析】试题分析:元素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所以粒子表示 3 种元素。选B。考点:元素的种类。

14.A

【解析】试题分析:固体 A 的化学式为 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化合物的组成与性质。

1应5.A

【为解析】

AN.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A 正确; B. 蔗糖和 H葡萄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属于同系物, B错误; C. 苯酚、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可制得酚醛4树脂, C错误; D. 石油裂解和煤的气化、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H

,答案第3 页,总7 页

为离子

D 错误,答案选 A 。

16.C 【解析】试题分析: A.Li 、Be、B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A 项正确;B.P、

S、Cl 元素都属于第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B 项正确;C.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N、 O、F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C

项错误; D. Na、K、Rb属于同族元素,金属性依次增强, D项正确;答案选 C。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7.C 【解析】试题分析:甲位于Ⅴ A 族,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乙与丁是同族,甲:N,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甲原子多 1,则乙: O,丁: S,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丙:

Al ,A、原子半径看电子层数,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 Al>S>O,错误; B、甲的气态氢化物是 NH3,中学阶段唯一的显碱性的气体,错误;C、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是 Al 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正确;D、第三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

第三周期酸性最强的是氯元素,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等知识。

18.C 【解析】

A. 非金属单质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单质,故 A 错误;

B.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 3或 HMnO 4,故 B 错误;

C. 含共价键的化

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 NaOH 是离子化合物,故 C 正确; D. HCl 的水溶液能导电,但 HCl 是共价化合物,故 D 错误;答案为 C 。点睛:考查化学键、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的判断,注意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而共价键存在于所有价化合物、部分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单质中,特别注意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9.C

【解析】将各选项数值按方程式的系数比转化为同一物质,例如 A 来表示反应速率,则可比

较各速率的快慢:

故答案为 C

20.D

【解析】石油的分馏是指依沸点不同的原理,将原油中的碳氢化合物予以分离,得到的馏分仍然是混合物,属于物理过程,可得到各种轻质油和原油。而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或柴油等,可采用裂化或裂解的方法,生成新的小分子,但得到的仍然为混合物,属于化学变化。

21.B

【解析】

试题分析:A.氢化铵( 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 NH4H 是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和氢阴离子形成离子键,电子式为, A 项正确; B.氯化铵是氯离子和铵根

项错误; C . NH 4H 是离子化合物,铵根中含有极性共价键,铵根离子和氢离子形成离子键, NH 4H 含有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C 项正确; D . NH 4H 固体投入少量热水中反应生成氢气和氨 气, NH 4H+H 2O=NH 3↑+H 2↑ +H 2O ,有两种气体生成, D 项正确;答案选 B 。

【考点定位】 考查电子式, 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 型。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电子式; 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 要类型等知识。 具体分析如下: ①氢化铵 ( NH 4H )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 NH 4H 是离子化合物, 铵根离子和氢阴离子形成离子键;②氯化铵是氯离子和铵根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③ NH 4H 是离子化合物, 铵根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铵根离子和氢离子形成离子键; ④NH 4H 固体投入少 量热水中反应生成氢气和氨气。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的分子中含有的碳元素、 氢元素的原子个数越多, 含有的氧元素的原子个数 越少,则等物质的量物质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就越多。 1mol 甲烷完全燃烧消耗 2molO 2; 1mol 乙醇完全燃烧消耗 3molO 2; 1mol 苯完全燃烧消耗

7.5molO 2;1mol 乙酸乙酯完全燃烧消 耗 5molO 2。可见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耗氧气最多的是苯。答案是 C 。

考点:考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多少的比较的知识。

23.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目信息可知, A 、B 、C 、D 、E 五种元素分别为 Na 、Mg ,CI 、N 、O 。

A .由于 钠的金属性比镁强,所以 NaOH 溶液的碱性强于 Mg (OH ) 2,正确;

B . N 2、 O 2在电火花作用下 反应产生 NO ,不可能直接化合生成 NO 2,错误;

C .N 、 O 、H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NH 4 N03, 该物质属于 离子化合物,正确;

D .Na 、 O 两种元素可以形成 Na 2O 、 Na 2O 2两种化合物,在 Na 2O 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正确。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

24.C

【解析】

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若 A 、 B 相连时, A 为负极,说明活泼性 A>B ,C 、D 相连, D 上有气 泡逸出,说明 D 做原电池的正极, C 是负极,所以活泼性时 C>D ,A 、C 相连时 A 极减轻, 所以 A 是负极,所以活泼性是 A>C ,B 、D 相连, B 为正极,所以活泼性是 D>B ,可知金属 的活泼性顺序是: A>C>D> B ,选项 C 符合题意。

考点:原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与金属的活泼性之间的关系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①为 H ,②为 C ,③为 N ,④为 O ,⑤为 Na ,⑥为 Cl ; ( 1)⑤表示的元素是 Na ;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未标出,正确的电子式为 , B 25.( 1)钠或 Na ;(2) ;

(3)

( 3)由①和⑥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HCl ,电子式为 ; ( 4 )②和③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 CH 4 和 NH 3,更加稳定的是 NH 3。 考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26.(1)v (C ) = 0.4 mol · L -1 ·min-l (2)c (B ) = 3. 8 mol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于?c (B )= 1.2 mol/L ,由于物质改变的浓度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的 比,所以 ?c (C )= 0.8mol/L ,V (C )= ?c (C ) ÷ ?t=0.8mol/L ÷2 min=0.4mol/(L ·min ) ; (2) c (B )( 开始)= 5 mol/L, ?c (B )= 1.2 mol/L ,所以在 2min 末, B 的浓度是 c (B )( 末)= 5 mol/L, - 1.2 mol/L=3.8mol/L 。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的关系的知识。

27.(1)C 6H 14;(2)C 5H 10;(3)C 7H 12;( 4)C 10H 8。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物质分子中碳原子价电子是 4 的原则,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的的碳碳单键,

物质属于烷烃, 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是 C 6H 14;(2)根据物质分子中碳原子价电子是 4 的原则, 结合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属于烯烃, 其分子式是 C 5H 10;( 3)根据物质分子中碳原子价 电子是 4 的原则,可知该物质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环状结构,分子式符合 C n H 2n-2 ,其分 子式是 C 7H 12;( 4)根据物质分子中碳原子价电子是 4的原则, 结合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 质是稠环芳香烃,其分子式是 C 10H 8。

考点:考查物质键线式结构书写分子式的知识。

H

28.(1)14C (2) H N H ( 3)Cl ;b

H

2 — — +

(4)Cl 2+SO 2+2H 2O=SO 42—+2Cl —+4H +

(5)H 2CO 3 ;弱酸性或非氧化性酸 ( 合理即给分 )。 【解析】

试题分析:短周期元素, X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倍,则 X 原子有 2 个

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4,则 X 为碳元素; Y 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则 Y 为氮元素; T 元素 M 层上电子数是 K 层上电子数的 3倍,处于Ⅵ A 族,故 T 为 S 元素;Z 元素最高正价是 +7 价,则 Z 为 Cl 元素;( 1) 根据元素 X 的一种同位素的含量可测定文物 年 代

位【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应用 【素名师点晴】准确推测元素是解题关键;短周期元素, X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 的子数的 2倍,则 X 原子有 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4,则 X 为碳元素; Y 单质为双原子 符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则 Y 为氮元素; T 元素 M 层上电子数是 K 层上电子数的 3 号

是 答案第 6 页,总 7 页 L -1 2)④为 O ,原子结构示意

图是

倍,处于Ⅵ A族,故 T为S元素; Z元素最高正价是 +7价,则 Z为 Cl元素,据此解答。

29.( 1)2Fe3+ + 2I -2Fe2+ + I 2 ( 2分);( 2) B(2分);(3)溶液变血红色( 2

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探究活动一中 KI 溶液与 FeCl3溶液反应产生 KCl、FeCl2、I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Fe3+ + 2I -2Fe2+ + I 2;( 2)由于 I 2容易溶于有机物,而难溶于水,所

以探究活动二的实验中加入 CCl4振荡,看到分层,下层为紫色,上层颜色变浅,不选项是 B。

(3)在探究活动三中,取上述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滴加0.1 mol ·L-1的KSCN

溶液 5~6 滴,振荡,看到溶液变为红色,可以证明该溶液中存在Fe3+,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

的限度。

考点:考查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反应现象的判断的知识。

3 +--

30.(每空 2 分,共 10 分)( 1) CO2 (2)Al3++ 4OH-=AlO2-+2H2O

电解高温24

(3)2Al 2O3 4Al +3O 2↑( 4)2Al +3CuO 3Cu +Al 2O3 4N A(或 2.408х1024)

【解析】

试题分析:( 1)明矾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 CuCO3·Cu

(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铜、 CO2和水。CO2能与 A反应,则F是 CO2。

( 2)明矾溶液与过量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 4OH-=AlO2-+2H2O。( 3)CO2 能与偏铝酸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电解氧化铝

电解

生成氧气和铝,则 B电解生成 E和 D的反应方程式为 2Al 2O3 4Al+3O2↑。

( 4)图中所得 G和 D 都为固体,分别是是氧化铜和铝,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铝热反应,

高温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CuO 3Cu+Al 2O3。反应中铜的化合价从+ 2 价降低到 0价,

因此若该反应消耗了 2mol 氧化铜,则转移的电子数是 4N A。

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推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