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课标、新教材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模式

新课标、新教材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模式

新课标、新教材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新模式

----河中历史教研组主题发言稿(2020.12.11)当前教学一线面临着新挑战,新考验与新机遇。高三、高二是旧教材、新高考,高一是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教研,尽快形成备考新思路,才能引领学校、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针对新教材有三大对策,分别是:博观约取,大胆取舍,树立新的教材观;在教学中减而不简,深化认知,树立新的教学观;以研促学,以学促教,树立新的师生观。

教学中务必突显历史学科特色,渗透了历史核心素养目标和“立德树人”要求,注重知识的联系与整合,立足新高考要求,加强对做题方法、技巧、规律等方面的指导和归纳,增强规范答题意识。在接下来的备考工作中将加强研究,把握方向;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策略,结合近四年高考研究教材与高考试题、新课标,加强对学生审题、理解概括、规范方面的训练;与时俱进,改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创造性使用新教材。

一、“新高考”本质上的变化-----育人目标的变化

(1)体现在国家意志,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教育功能,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历史角度关心国家命运,关注世界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时代要求。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培养要求。国际人才培养战略对基础教育的要求。

(3)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要求;

(4)个体发展的要求。培养自我实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

二、2020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大的变化主要是:

1、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并作为课程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得集中体现;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的具体化;带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依托于具体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价值观念、综合品质和关键成就。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历史认识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史料实证是了解和认识历史的必经途径;历史解释是认识历史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家国情怀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价值追求。

2、重新编制了三种类型的高中历史课程;

3、制定了评价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三、增强高三新高考复习备考的针对性探索

1、要认真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熟练掌握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以学业质量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的效度,高考就要达到水平四要求。现在已经进入没有考纲的时代——“后考纲时代”,课程标准就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标教学势所必然。

2、要认真研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洞悉“一核、四层、四翼”,了解掌握国家高层的意图。要明确高考命题的十六字基本原则: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要明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的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历史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思辨能力,掌握历史信息搜集、考证与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在历史过程和现实处境中考察特定的历史现象,记录、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形成合理的见解,以开放和包容的眼光理解人类社会生活及其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及相关科研部门从事历史教育与研究,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选拔要求是研究学科内容改革实施路径的重要依据。

3、要认真研读近五年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高考真题,包括全国一卷、二卷、三卷和海南卷,以及国家考试中心指导下命制的山东卷高考真题。从高考真题中去发现高频考点,去寻找命题走向,去洞悉考查立意。尤其是海南省借鉴山东模式经验,山东卷高考真题的导向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要充分了解山东卷的“四不变”、“四变”。“四不变”是:题型不变,仍然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分值不变,满分仍然是100分;原则不变,仍然是考查学科核心素养;三化不变,高考命题仍然坚持情境化、材料化和问题化。“四变”是指:一是时间变化,考试时间为90分钟;二是题量变化,山东卷是15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三是形式变化,材料更加多样化,图表大幅度增加;四是难度变化,开放性试题增加,山东卷后面的非选择题全部是开放性试题,难度加大。

4、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由双基、三维目标演化到素养目标,思考五大核心素养具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落实。譬如唯物史观可以抓住哪些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前进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家国情怀需要突出哪些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历史观)等。要重视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关注英雄模范。

5、要加强开放性习题的训练,教师要勇于尝试命制原创的“情境+问题”式的开放性习题(如小论文、解说词、演讲稿等),进行仿真训练,标明分值,给学生提供展示答案的平台,进行客观的评分,既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更要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和规范意识。高考真题要完整呈现,重点在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练习不在量多,重在训练阅读理解,要当堂反馈。

6、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上要留出时间给学生静心思考(动脑),动笔书写(动手),小组讨论、开口表达(动口)。只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学生一定会还老师以精彩。有互动才会有生成,有生成才会更精彩。

7、使用学案导学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成功经验。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注重实用,彰显特色。要包括这

些基本要素:课程标准,素养目标,考情分析,考向预测,导学问题,精选素材(形式要多样),高考真题,原创习题等。

8、要注意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引进历史学科最新学术研究前沿成果,引领学生关注现实世界和学术观点。

四、运用新教材应对新高考

高一历史新教材是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出来的,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多,如何合理取舍,极大地考验着教师的智慧。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重视:(一)新历史必修教材的主要特点:

1、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科书编写的新理念;

2、新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新理念方法:

(1)确定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一些基本的理论包括:①人类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②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发展;

③科学揭示了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等。

(2)单元设计与课标的专题基本相对应。

(3)从对历史的叙述中增强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能力;

(4)创新功能性栏目的设计。紧扣综合提升学生的了;是核心素养;

(5渗透七大主题教育: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③重视革命传统教育;

④国家主权、海洋意识及爱国主义教育;⑤重视法制教育;⑥注重民族团结教育;⑦贯穿生态文明教育。

(6)课程内容有所增删:增加了新的研究成果和许多过去不大讲的内容(比如中国近现代史把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增加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世界史增删内容:西方早期殖民扩张、巴黎公社、1929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苏联经济建设以及近现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内容)

(二)新教材运用策略

1、高一新教材教学内容多,教师要学会取舍,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标准要求选择材料。不要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就意味着面面不到,导致重难点问题不突出。醴陵一中叶利平老师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依标教学做得非常到位。

2、高一教学的对象是所有学生,其中有大部分不会选择历史,因此教学的难度不要太大,不要越级干活,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教学任务,高一还是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3、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妥善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让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让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机会。记住学习是学生自己习得知识,而不是老师教会学生知识。学生自己学会的东西最牢固。

4、学习与借鉴是老师们走上专业成长之路的必要手段。

5、知识体系构建最好由学生呈现。注意用时间轴来展现重大史实,帮助学生强化时空观念,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结构化。高一每个备课组至少要有一套完整的初中统编教材,以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初中有的史实高中可略讲。高中新教材是中外历史纲要,只掌握主干知识即可,不要挖的太深,达到水平二的要求即可。

6、高一新教材教学要牢记历史学科的三大理念:一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譬如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三是培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7、高一新教材教学要做到“三味一体”(历史味+生活味+文学味),注重知识内部的逻辑结构。打造“有趣、有味、有料、有用、有魂”的历史课堂是历史教育工作者永远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五、高三备考强化落实核心素养

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历史教学观和教材观:历史教学的价值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促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发展;历史教学的任务不是要学生记住繁多的历史知识,而是要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历史教学的过程不是围绕着知识进行,而是针对具体任务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理解掌握历史教学内容;

2、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确定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设置恰当的情景创设;问题引领;史料研习;开展论证,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深度拓展;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有很多带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领会把握新课标的思路、导向和具体内容,有助于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发展。

简而言之,视导就是通过“视”的手段达到“导”的目的。新的历史课程改革,体现了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体现了教育学的最新趋势,尤其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重要的学术突破;体现了“中国方法、中国声音、中国政策”。不管最终效果如何,至少我们曾经努力过,至少我们出发点是好的。我相信:只要虚心,总会学有所获!只要坚持,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虽然现在我们还有很多迷惘,但比起最早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比起最早使用新教材的老师,我们无疑幸运太多。让我们抓住学科本质,坚定教育初心,笃定前行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