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药热熨敷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热熨敷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热熨敷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热熨敷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主考签名:考核时间: 年月日

中医基本操作评分标准

(一)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病例:1床,某某,男性,45岁,诊断:腰痛(风寒湿型);医嘱:拔罐(腰背部) 注: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拔火罐法 (一)目的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禁忌证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3、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二)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病例:1床,某某,女性,20岁,诊断:呕吐(寒邪犯胃);医嘱:穴位按摩,选穴:合谷、内关 注:若损伤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穴位按摩法 (一)目的 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二)禁忌证 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三)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三)刮痧法操作评分标准 病例:1床,某某,男性,30岁,诊断:中暑;医嘱:刮痧;刮治部位:背部 注:刮破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刮痧法 (一)目的 缓解或解除外感时邪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禁忌证 体形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三)注意事项 1 、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 、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热熨法

热熨法 热熨法是采用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处理后,敷于患部或腧穴的治疗方法。 (一)评估 1.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热熨部位局部的皮肤情况。 3.患者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4.心理状况。 (二)目标 1.有效改善各种风寒湿型筋骨痹痛、跌打损伤、腹胀痛等症。 2.通过运用温中止呕、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等。 (三)禁忌症 忌用于热性病、高热、神昏、出血性疾病、皮肤破损处、身体大血管处、局部无知觉处及一切炎症部位、腹部有性质不明包块等。 (四)告知 1、操作的目的及过程 2、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四子散热熨包、微波炉、弯盘、快速手消剂等。 (六)操作程序 1.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做好评估。 2.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 3、取合适体位,暴露药熨部位。 4、药熨:将四子散热熨包装入自置小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微波炉中,用 高火加热2分钟。取出待温度适宜,患者采取仰卧位,置于患者相应部位或穴位热熨,每次热熨20-30分钟,可重复使用。 5、观察:随时询问患者感受,观察患者对热感应及局部皮肤情况。 6、整理:擦净局部皮肤,协助安置体位,整理床单,清理用物。

7、记录:详细记录实施药熨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七)注意事项 1、操作环境注意保你暖避风,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2、熨烫时力度均匀,开始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度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 3、药熨袋温度不宜超过70℃,年老不宜超过50℃,温度不足时可更换药熨袋。药熨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烫伤,观察病人有无头晕、心慌等不适。 4、治疗后应注意避风保暖,不可过度疲劳,饮食宜清淡。

(评分标准)中医操作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简述舌诊的方法。(30分) (1)光线:正对光源,充足的自然光(5分) (2)姿势:常取正坐位或仰卧位,自然伸舌,充分暴露(5分) (3)顺序:先观察舌苔的有无、厚薄、腐腻、色泽、润燥等,再察舌体的色泽、斑点(舌色)、胖瘦、老嫩(舌形)、动态(舌态)等;部位从舌尖看到舌根(15分) (4)饮食或药物:某些食物和药物可以使舌象发生变化,应注意鉴别。 (5分) 二、简述合谷的定位、主治病症和操作方法。(50分) 1、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10分)2主治病症: 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10分) 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10分) 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10分) 3、操作: 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10分)三、简述晕厥的选穴和治疗方法。(20分) 1、选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10分) 2、治法:苏厥醒神(10分) 考核时间:年月曰考核者签名:

考核时间:年 月曰 考核者签名: 一、 .简述脉诊的操作方法。(40分) 1、 诊寸口脉时,中指先定关(掌后高骨-桡骨茎突),食指关前定寸,无名 指关后定尺,指端齐平,用指目诊脉(10分) 2、 浮取(轻取、举法)、中取、沉取(重取、按法)(10分) 3、 运用中指的指力时,三指沿脉管向左右和轴向上下挪移推寻,辨别脉 象形态特征(10分) 4、 先总按(三指同时用力),后分别了解寸、关、尺脉的脉象(5分) 5、 小儿诊脉可用一指定三关”(5分) 二、 简述水沟的定位、主治病症和操作方法。(30分) 1、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5分) 2、 主治: ① 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 一( 5 分) ② 癔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5分) ③ 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 5分) ④ 闪挫腰痛(5分) 3、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5分) 三、 简述晕针的处理方法。(30分) 1、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拔出。(7分) 2、 让患者仰卧,头部放低, (7分) 3、 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 足三里,涌泉等穴,即可恢复。 4、 更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科室: 姓名: 得分: 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轻者即可恢复 指掐针刺水沟,素醪,内关,合谷,太冲, (9 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第四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第一节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 题目针刺法护理部文件 HL―GL―ZD 2013 01 修改日期 2013-2 批准人王苹张巨梅 生效日期 2013-3 页数 9 页 一、毫针法 毫针法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刺技术。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2、针刺取穴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心理状况。 (二)目标 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禁忌证 1、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时。 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部位。 3、出血倾向及高度水肿。 4、小儿囟门未闭合式的头顶腧穴部位。 (四)告知

1、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欲呕等属于晕针现象,及时通知医师。 2、针刺时可能出现疼痛、血肿、滞针、弯针等情况,患者不必紧张,医护人员会妥善处理。如有酸麻、胀痛、沉、紧、涩等感觉,属正常针感。 (五)物品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屏风等。 (六)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遵医嘱选择腧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的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择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留针。 7、起针时一手按压针刺周围皮肤处,一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8、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七)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检查用物是否齐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中医操作技能规程及评分标准

中医技能操作告知规程 1、艾灸法: 操作前评估: 护士: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现在我跟您核对一下您的名字与年龄,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少岁了? 病人:马丽,36岁。 护士:马丽,您好,因为您腹胀,现在根据医嘱给您进行足三里(合谷)穴的穴位艾灸,希望您能配合。请问您以前做过这个治疗吗? 病人:做过 护士:艾条燃烧时有异味,这是属于正常的。您这样睡着舒服吗?我能看一下您艾灸部位的皮肤吗?因为操作需要一点时间,请问您需要我协助您上洗手间吗? 病人:这样睡着可以,我已经上了洗手间了。 护士:(艾灸部位的皮肤完好,无破损,环境符合操作要求)我现在去准备用物,请您稍等一下。 操作后评估: 护士:马丽,您好,我现在已经给您做完穴位艾灸的治疗了,请问您这样躺着舒服吗?您艾灸部位的皮肤无水泡,没有烫伤。如果艾灸部位的皮肤出现小水泡这也是属于正常现象,请您不用担心,床头铃我放在床旁,如您有任何不适,请随时按铃,我也会经常过来看你的,谢谢您的配合。(患者经过艾灸后,自觉症状缓解,无特殊不适,艾灸部位的皮肤无水泡,没有烫伤,用后物品处置符合消毒技术规范。) 2、穴位按摩法 操作前评估: 护士:您好,我是当班护士XX,现在我跟您核对一下您的名字与年龄,请问您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少岁了? 病人:马丽,36岁。 护士:马丽,您好,因为您呕吐剧烈,现遵医嘱给您合谷穴的穴位按摩,以减轻您的呕吐症状,希望您能配合。请问您以前做过这个治疗吗? 病人:做过 护士:请问您这样睡着舒服吗?我能看一下您按摩部位的皮肤吗?因为操作需要一点时间,请问您需要我协助您上洗手间吗? 病人:这样睡着可以,我已经上了洗手间了。

中医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

艾灸法操作流程图 目标: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证的临床症状。 一、评估→①临症及既往史②施灸部位皮肤③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及心理状况。 二、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炷、凡士林、打火机、镊子、弯盘、间接灸时加姜片或蒜片或附子饼等 三、患者准备→①核对姓名、诊断、解释②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腧穴部位并保暖。 四、定穴→选定腧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五、施灸→腧穴上涂凡士林,点燃艾炷,灸5~7壯,必要时隔姜、附子饼。 六、观察→局部皮肤红而不起泡为度,防止艾绒掉落。 七、灸毕→镊子镊起艾炷姜片等,清洁皮肤,协助取舒适卧位, 整理用物及病床。 八、洗手后记录→实施艾灸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九、交代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职称:总分:年月日 准备用物:95%酒精棉球、石蜡油、镊子、弯盆、棉签、打火机、艾条另备姜、蒜、附子盐、酒等。艾条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温针灸,距皮肤0、5~1寸,灸3~5分钟。 禁忌: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腰腹部

考核者: 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 目标: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疼、虚寒性咳嗽等或用以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 一、评估→①临症及既往史②拔罐部位皮肤③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 心理状况。 二、物品准备→治疗巾2条、万花油、火罐、95%的酒精、血管钳、 打火机、小口瓶。 三、患者准备→①核对姓名、诊断、解释②取合适体位、暴露拔罐 部位并保暖。 四、定穴→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 五、拔罐→检查罐口无破损后,点燃酒精棉球深入火罐中下端绕罐 1~2圈后,迅速吸附穴位不动并留罐。 六、观察→罐口吸附情况及局部皮肤情况。 七、起罐→起罐方法正确,整理用物及病床,协助穿衣。 八、洗手后记录→拔火罐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九、交待注意事项。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一、仪表:仪表端庄,戴表。 二、核对:核对医嘱。 请老师帮忙核对医嘱: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诊断:带下证(寒湿瘀滞型),医嘱予吴茱萸中药热熨敷30分钟日一次。医嘱准确,谢谢老师。 三、评估:口述:敲门进病室。携带医嘱执行单,核对床头卡,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王女士您好,我是您责任护士XX,请您说一下名字,我看一下腕带,1床,王红,女,30岁,住院号:123456。 王女士您感觉哪里不舒服?根据您的症状我将遵医嘱为您进行中药热熨敷以缓解您的不适,使用的药物是吴茱萸,我刚刚看过您的病例,您既往健康,无过敏史,也不在妊娠期,对热的耐受程度良好,那我看一下您的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您腹部皮肤无红肿破溃,干爽无汗。 四、告知:王女士,您以前做过中药热熨敷吗?那我为您介绍一下,中药热熨敷是将中药或能导热的物体加热后,作用于人体相应的部位,通过来回旋转移动,达到温经散寒,使气血流通的目的,操作过程中您局部有热感,操作时间15-30分钟。您需要去卫生间吗?请您稍等,我准备一下,马上过来。 五、用物准备:检查手消毒液,口述:手消毒液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 洗手(手背按压取手消毒液,每步不少于5次,时间不少于15秒),戴口罩。物品准备:处置车上层:医嘱执行单、治疗盘、记录单、手消毒液、毛巾、中药包、凡士林、棉签、测温计、纱布。处置车下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回收桶。口述:凡士林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棉签在有效期内可以使用,毛巾、中药包、测温计、纱布,所有物品已检查完毕,符合要求。将药包加热到60-70

中医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灸法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支撑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某穴位或患处熏灸的一种技术操作,包括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 (一)艾条灸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 1、评估 ①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②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 ③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④心理状况。 2、目标 ①遵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得临床症状。 ②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 的。 3、禁忌症 ①凡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②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告知 ①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②艾绒点燃后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 ③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④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可能出现水疱。 5、物品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6、操作程序 ①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②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 ③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部、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④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 ⑤施灸中英几十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⑥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⑦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⑧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①采用艾炷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②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 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中药热熨的运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中药热熨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7-09-26T14:34:52.60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作者:周艳红 [导读] 充分说明,中药热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术后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 422000 【摘要】目的:分析术后护理中,中药热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64例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32名参与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药热熨护理。观察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实施手术后,采用中药热熨治疗的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康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热熨;临床效果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最为严重的骨科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患者的腰部和腰部以下会出现疼痛感,同时患者会出现肌肉萎缩的情况,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甚至有些患者会导致残疾,同时该疾病属于慢性疾病,治疗的时间较长,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1],本文主要研究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中药热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的时间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所研究的患者为64例,所有患者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 28~73岁,平均年龄(51.5±4.1)岁;病程10d~4年,平均(1.8±0.7)年;在以上患者中属于椎间盘脱落的患者为1例,属于腰椎间盘膨出的患者是13例,而属于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为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1)体位护理,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术后体位变换,保证患者在术后对固定体位的耐受程度,同时也能有效的保证患者的体力,降低术中体力不支的情况,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2)术后病情护理,手术结束后,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脉搏等,同时了解患者患肢疼痛情况,这样才能有效的掌握患肢恢复状态,针对于患肢出现的不良情况,应及时的告知主治医生,并实施相应的措施。(3)在术后的功能恢复,针对于术后病情稳定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的辅助患肢进行锻炼,并让患者尽量抬腿和扭腰,但是需要注意,在初期的锻炼幅度不应过大,运动的时间不能太长,逐渐适应后,再让患者进行轻微的活动,逐渐增加运动量。(4)在针对术后感染的护理上,在手术后,针对于伤口,护理人员应严密观测,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及时的对患者伤口更换纱布,保证其伤口的干燥性,辅助患者翻身,清洁患者的皮肤,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5)在患者的饮食方面,患者应多吃些维生素多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以及蔬菜,以清淡为主,少食刺激性食物。 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另加中药热熨护理,该方式主要采用中药和热疗,就是把中药的药效,通过热传导的方式,通过皮肤渗透到病灶,进而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袪瘀消肿的作用,降低疼痛感,但是针对于该项护理,如果面对有皮肤溃疡、过敏或者皮肤破损的患者,不能进行该项护理。在护理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此次研究的方式以及效果,并且通知其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该方式的中药主要为盐补骨子、苍耳子、白芥子、干姜、独活、川乌、乳香、没药等,药物均为活血化瘀的效果,将以上药物放置在布袋中,随后在将其放置在蒸锅内,用水蒸煮15min,使其水温达到60℃,随后将中药包放在患者疼痛的部位进行推熨,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注意力度要均匀,开始的时候应轻柔,患者适应后,可提高速度和力度,医患耐受为主,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力量应加大,并要降低速度,操作的时间在20min左右,每天2次,并密切关注患者皮肤情况。在护理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绝对的卧床休息,时间要在 30min以上,帮助患者添加衣物,做好防寒处理,关注患者的皮肤是否出现皮疹、红肿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的进行处理 [2]。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外科常见的疾病。多数患者的发生原因是因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病变,导致腰椎间盘纤维出现破裂,进而髓核出现破裂,而突出的髓核组织压迫神经,进而患者的下肢出现放射性的疼痛,针对于该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会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丧失,严重的出现瘫痪,对于疾病的治疗,可选治疗方法较多,西医多以药物、手术治疗为主[5]。但药物治疗只能对患者疼痛的症状起到缓解作用,对患者的功能恢复作用不大,因此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虽然手术虽有一定临床效果,但手术本身具有的创伤性,对患者的伤害较大,同时术后的并发症较多,而患者术后所需恢复时间也较长,因此需要实施相应的术后护理,从中医的辨证角度出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 “腰痛”范畴,腰为肾之府,若劳累多度,久而久之就会体虚,腰府失去平衡,风寒、湿热等很容易通过腰部经络渗入到体内,使得体内气血运行不畅,长期以往会气滞血瘀,血管堵塞,其直接表现即是疼痛。而中医治疗方法恰好对上述症状有独到的功效:通过中药热熨治疗,加热后,对患者的患部进行推熨,通过患者的毛囊,达到病根,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效果,

中医基本操作评分标准

(一)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若有皮肤烫伤,衣裤等被烧坏均为不合格。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拔火罐法 (一)目的 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二)禁忌证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三)注意事项 1 、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2 、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3、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二)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选穴:合谷、关 注:若损伤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穴位按摩法 (一)目的 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穴位按摩,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 (二)禁忌证 各种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孕妇腰腹、皮肤破损及瘢痕等部位禁止按摩。 (三)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三)刮痧法操作评分标准 注:刮破皮肤,扣20分。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刮痧法 (一)目的 缓解或解除外感时邪所致高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禁忌证 体形过于消瘦、有出血倾向、皮肤病变处等禁用此法。(三)注意事项 1 、保持空气新鲜,以防复感风寒而加重病情。 2、操作中用力要均匀,勿损伤皮肤。 3、刮痧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停刮,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 、刮痧后嘱患者保持情绪安定,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5、使用过的刮具,应消毒后备用。

中医操作评分表

中医及康复治疗操作评分表 1、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2、毫针刺法操作评分标准 3、耳穴压豆操作评分标准 4、穴位注射法操作评分标准 5、中药沐足(手)法操作评分标准 6、穴位敷贴(天灸) 7、推拿捏脊 8、穴位放血 9、夹板固定 10、中药外敷 11、艾灸 12、结肠透析 13、中药灌肠 14、部位推拿手法操作评分标准(康复治疗部) 15、言语功能评定表(康复治疗部) 16、偏瘫下肢功能评价记录表(上田敏式)(康复治疗部) 17、截瘫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部)

1、拔火罐法操作评分标准 工号考核时间:年月日

拔火罐禁忌证(1)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2)皮肤严重过敏或皮肤患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3)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体表大血管处、皮肤丧失弹性者,局部皮肤不宜拔罐。(4)妊娠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及乳部不宜拔罐,拔其他部位时,手法也应轻柔。(5)肺结核活动期,妇女经期不宜拔罐。(6)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水肿的患者不宜拔罐。(7)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8)重度神经质、全身抽搐痉挛、狂躁不安、不合作者,不宜拔罐。(9)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慎用拔罐。 拔火罐的适宜部位:应根据病症选取适当的治疗部位。以肌肉丰厚处为宜,常用肩、背、腰、臀、四肢近端以及腹部等。

2、毫针刺法操作评分标准

晕针的预防及处理一、预防:1.保持治疗室空气通畅,环境舒适。2. 施针时尽量嘱患者卧位进行,进针时手法宜稳、轻、快、准,克服患者的畏惧心理。3.让患者了解并说明进行针刺治疗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可能出现的反应。二、处理:如发生晕针时,先将所施针数尽快拔出,嘱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并注意防寒保暖,安慰患者,根据晕针时的严重程度作如下处理:1.出现轻微晕针,表现为头晕、心悸、汗出、视物模糊等症状,可给予患者口服50%葡萄糖适量,并于百会、足三里处施于艾灸。2.症状较剧,出现晕厥或休克,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作及时处理。断针的预防及处理:一、预防:1.嘱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最好让患者在卧位施针,使其肌肉完全放松。2.施针前检查针具状态:针体弯曲理直后待消毒再用,有折痕及针尖倒刺者禁用。3.施针过程中嘱患者体位自然,不要移动或摆动,行针刺补泻手法时要注意让患者作好配合,以防折针,出针时要仔细清点施针数量以防漏针。4.每次针具消毒前,检查针体是否弯曲、是否有折痕,针尖是否有倒刺。对弯曲的针体应理直,对有折痕及针尖有倒刺的应丢弃。二、处理:1.明确施针时所发生断针的部位,并向患者分析说明发生断针的原因。2.嘱患者静卧、保持放松体位,不要随意走动,避免因肌肉牵造成针体移动。3.及时对患者断针部位进行X片检查,掌握断针的部位、深浅和断针的大小。4.请专科取针。

中医药熨疗法

中医药熨疗法 中医熨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准确的起源年代已难以考证。我国现存的最早医学书籍《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熨疗法的记载;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有“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的论述,并载有药熨方专治寒痹;古代名医扁鵲巧用熨法救治虢太子厥的故事至今仍然是人们争 相传颂的佳话。历代医家如华佗、葛洪、孙思邈、张从正、李时珍、吴师机等无不重视之,尤其是吴师机的《理瀹骈文》,创造性地发展了熨法理论并以此通治全身各种病症,影响深远。该法具有简、便、廉、验、捷等特点。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既古老又新兴的外治方法。一、原理临床研究认为,熨法与熏蒸腾法一样,都是属于暴露疗法,因而,热力和药力的联合作用也是熨法的主要治疗原理。首先,其作用表现在药物和温热对局部组织的刺激。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而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某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能强烈刺激腧穴,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产生某些抗体,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其次是表现在调节经络阴阳的作用。利用药物的温热性能和外加热力,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可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功效。通过对经络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起防病保健的作用;此外,药物通过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

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有些芳香类药物,能提高皮质醇的透皮能力。将中药敷帖于体表俞穴,由于药物及热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从而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和传播,增加全身的效应。二、熨疗法的分类 及常用方法(一)按熨法所用的材料分类1.药熨法: 根据所用药物的剂型分为药散熨法、药饼熨法、药膏熨法。(1)药散熨法:将选定的药物碾成粗末,鲜品捣烂。放入锅内文火煸炒至烫手取出,装入布袋熨烫局部;或先装入布袋,旺火蒸热取出,乘热把药包放在治疗部位上熨烫;或将药物研成细末,用布包裹或直接将药末撒于穴位或患处,用熨斗、热水袋、烫壶或炒热的盐、沙、麦麸等加热物体热熨。(2)药饼熨法:将药研为细末,根据病情选取糊、水、酒、醋、涎等制成大小厚薄不等的药饼,放于治疗部位,其上覆布,用熨斗、热水袋、水壶、玻璃瓶或将盐、沙、麦麸等炒热布包后置于药饼上面热熨。(3)药膏熨法:将药物研成细末,加入饴糖、黄蜡等赋形剂调成厚薄适度的药膏,于火上烘热,趁热贴于治疗部位;或将药膏涂于治疗部位,再以熨斗、热水袋或炒热的盐、沙、麦麸布包后置于上面进行烫熨。药熨法在临床中最常用。药物可以是治疗该病的内服药,也可以是服剩的药渣。多选用气味辛香雄烈之品,加热后较易透入皮肤而发挥温热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可有单味药物法如吴茱萸熨、生姜熨、葱白熨、菊花熨等,

中药热熨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与护理

中药热熨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6-05-27T10:32:46.7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5期作者:范碧云 [导读] 邵阳市中医医院疼痛科中药热熨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 邵阳市中医医院疼痛科 摘要: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药热熨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中药热熨配合红外线照射,对照组40例,采用牵引、物理治疗及西药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0%。治疗组治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熨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热熨;红外线照射;护理 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科对38例采用中药热熨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牵引、西药对症支持治疗的40例进行对照,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8例,男36例,女42例,年龄20-78岁,平均42岁,病程2d-31年,平均2.36年,有腰部外伤史50例,劳累发病10例,腰腿痛32例,受凉后发病11例,不明原因6例,单纯腰痛48例,腰腿痛31例,单个突出58例,两个及以上突出25例。所有病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2 统计学分析 采用治疗前后的组间对照,差别的显著性检验用x2检验。 1.3诊断治疗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其诊断及疗效标准: ①治愈:腰腿痛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工作、生活能力恢复。 ②显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50-70℃以上。 ③有效: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4 治疗方法 1.4.1对照组 ①药物治疗: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5-10mg,1次/d静脉滴注,连用5d后间隔2d为1个疗程1周。 ②中频电疗:将电极片置于腰椎的两侧,1次/d,20min/次,10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隙3-5d,连续2-3个疗程。 1.4.2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不用药物治疗与中频治疗,而是采用中药热熨加红外线照射治疗。 ①中药热熨:中药热熨处方用药:地龙、胆南星、乳香、没药、白芥子、炮姜各2份,制川乌、制草乌各一份,上药打粉备用,每次适量装入布袋,将药包放在蒸锅内隔水蒸60分钟,出锅后待药包温度适宜后持热熨包在局部皮肤上来回推熨, ②红外线照射:中药热熨同时在局部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时间为30分钟左右,1次/d,7-10d为1个疗程。 2.护理方法 2.1 一般护理 环境护理:病室应保持清洁安静,根据季节调节室内温度,必要时屏风遮挡。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和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心理,使其体位舒适,增强治疗信心。 2.2 热熨护理 2.2.1 热熨前准备 热熨应准备两个中药包放在锅内隔水蒸热,以便交替使用,告知患者宜穿宽大舒适的衣服,以便暴露热熨部位。操作前评估患者皮肤,有无破损红肿,有无禁忌症。 2.2.2热熨过程中的护理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操作时用力要均匀,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及有无不适等。待药熨包不烫时,留在局部热敷,在药包处予以红外线照射,及时巡视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烫伤。 2.2.3热熨后护理 热熨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注意腰部保暖,注意防止寒邪入侵,多喝温开水及汤汁,饮食宜清淡温热,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嘱其平卧硬板床休息,活动时需要佩戴腰围。 2.2.4功能锻炼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中药热熨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后,可减轻局部炎症,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但神经根症状及腰部功能恢复仍需一个较长的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疾病康复,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姿势,体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弯腰或负重等动作,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锻炼方式,如卧位直腿抬高、交叉蹬腿及五点支撑、飞燕式。腰背肌功能锻炼应注意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 度。 3.小结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是减轻椎间盘的压力负荷,改善血液循环。临床研究发现我科热熨包方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中医药热熨疗法学习资料

中医药热熨疗法学习资料 将药物(如药袋、药饼、药膏及药酒)经加热后置于体表特定部位,进行局部熨敷,或上用热水俊持续加温的--种外治疗法。它能促使腠理疏松经脉调和、气血流畅,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镇痛消肿等作用。1.热熨的具体方法 将药物切碎,与黄酒、醋、食盐等混合后,放人锅内炒热,取出捣匀如泥,捏成药饼;也可用纱布包襄经加热的药物,对患处进行热熨;或药物打碎成末,放布袋内浸湿后放蒸笼内,燕热外敷患处。 药熨的温度一般以45 ~ 55C为宜,过低影响疗效,过高易烫伤皮肤。每次热熨的时间,根据病情及病人的耐受程度以0.5~1小时为好,每日进行2~3次。疗程长短根据病种及病情的轻重缓急而定。 2.热熨的原理 热熨疗法是通过药力和热力联合作用于肌表,内传经絡脏腑,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而起到散寒解表,止咳平喘,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解痉通络,活血散淤等作用。临床多用于寒湿、气血淤滞、虚寒证候,如可治疗虚寒胃痛肩周炎、痛经等。 3.热熨使用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1)凡热性病高热、神昏、谵语、神经分裂症患者,均不可用本方法。 (2)其次,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月经过多、崩漏等,也不宜用本法。 (3)热熨时,尤其要防止局部烫伤。开始时熨器热度过高,应采用起伏放

置式熨敷,或者加厚垫布。 (4)热熨后,病人可在室内散步,但暂时不得外出,要注意避风,防止着凉。 4.热熨法介绍 (1)坎离砂热熨法:用净铁末50kg、米醋3kg、防风400g、当归300g、川芎400g、透骨草400g,加清水3kg配制而成。坎离砂热熨怯里面加有中草药,通过醋酸和铁末发生化学反应面引起发热,可充分发挥其药物效能,具有良好的镇痛解痉作用和活血化淤、祛风散寒止痛消肿等功效。用于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肺炎、肥大性脊椎炎、肌肉纤维组织炎、腰肌劳损、关节扭挫伤、关节手术后功能障碍神经痛、慢性腰痛等。 (2)葱熨法:根据受伤部位的大小,取葱白150~ 250g,切碎,然后杵烂,并立即放铁锅中炒热。热度应以皮肤能够耐受为度,然后取出敷于施治部位上。冷却后,可再炒热继续熨敷,如此反复2~ 3次。 葱熨疗法适用于内科病症中的因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力而引起的小便不畅,产妇受寒引起的产后腰腿痛及跌打损伤后的陈旧性外伤疼痛等症。不过跌打损伤敷肿胀疼痛等应体法时,需在受伤24小时以后再行葱熨。刚刚发生损伤时,应使用冷敷法,不宜用热熨法。 (3)热盐熨法:用食盐250g,爆炒加热后,加入陈醋200 ml,随洒随炒,经均匀地加入锅内后,再炒半分钟。然后马上乘热装人布袋将袋口扎紧,放于患处熨敷。热盐熨法能缓解筋挛,用治女寒凝痛经、夜间小腿抽筋和坐骨神经痛等症。单纯盐熨治疗胃痛、腹痛吐泻等。 (4)麸熨法;用麦麸或棉籽壳500g炒热,也可加人苍术50g、木香50g、

中药热熨治疗胃脘痛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评价

中药热熨治疗胃脘痛的护理措施与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8-06-30T09:17:56.2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8期作者:胡伶利[导读] 研究中药热熨治疗证型为胃寒之胃脘痛的护理措施与效果。 胡伶利(湘潭县中医医院湖南湘潭411228)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热熨治疗证型为胃寒之胃脘痛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从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治疗胃脘痛患者中,随机收取5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实验组除常规的治疗及护理以外,采用中药热熨法进行治疗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 组(P<0.05)。结论中药热熨治疗方法适用于胃脘痛护理,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中药热熨法;胃脘痛;护理效果 Evaluation of nursing measures and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t comp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epigastric pain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t compress syndrome nursing measures and effect of the stomach stomachache.Methods:50 cases of epigastralgia were randomly col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in March 2017,~2018,February.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hich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2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nursing.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t ironing except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Nursing,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t compres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reatment of epigastric pain nursing,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t compress;epigastric pain;nursing effect 胃脘痛的病位主要在胃,多由饮食不节,忧思烦恼所致气机不畅,从而导致胃部病变,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胃痛、呕吐及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中药热熨法主要是应利用吸热的物体,或拌上某些药物,加热后熨在局部或特定穴位上,并适当移动位置,通过皮毛腠理,循经运行,以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的一种方法。具有缓解胃痛、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1],在临床上多次使用,本次研究针对胃脘痛患者采用中药热熨法的护理措施及治疗效果做出总结,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治疗胃脘痛患者中,随机收取5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本次研究是经过医院护理委员会同意后实施的,所有患者均符合胃脘痛的症状及体征。其中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最小为18岁,最大为66岁,平均(40.2±13.9)岁,实验组男13例,女12例,最小为19岁,最大为65岁,平均(39.8±13.9)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进行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主要有:护士常规遵医嘱予以各项治疗与护理,指导患者每早晚各服一次中药汤剂的同时,保持病室、病床的干净卫生,温湿度适宜,为患者提供一个人良好的养病环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熨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将中药材的吴茱萸250克添加250克粗盐放入微波炉,中火加热3分钟,温度达到60-70℃时,立即将药材装入布袋内,并将包扎好的布袋外多套一个袋子,放置阴凉处,当药材温度达到50-60℃时,即可指导患者放在患处上进行来回热熨,每天热熨两次,使用时间为20分钟左右,疗程为7天。 1.3护理措施 1.3.1心理护理:由于绝大多数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受自身疾病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影响中药热熨法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康复时间,因此护士应根据不同患者的表现状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治疗,从而更好的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1.3.2饮食护理:护士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在服药期间多食用奶制品及豆制品等食物,叮嘱患者按规律进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止患者食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食物,例如冷饮、辣椒等,避免患者出现不适,增加患者的痛苦。 1.3.3中医护理:在患者治疗前,要保证室内温度及湿度适宜,预防患者出现受凉等现象,以免增加患者的不适,在患者进行热熨前,应用棉被盖好患者裸露的皮肤,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体温过低现象,在热熨时,应将热熨袋的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当热熨袋的温度超出控制温度时,热熨速度宜稍快,力度稍轻,当热熨袋的温度少于控制温度时,热熨速度宜稍慢,力度稍重,以保证治疗的效果,热熨时随时观察病人局部情况,以免烫伤或受凉。 1.3.4基础护理:在进行治疗前,护士应观察患者皮肤完整性,对于皮肤出现破溃及红肿等问题,在用药期间不宜采用中药热熨法进行治疗,对于皮肤完整性较好的患者,在用药期间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有不适症状的出现,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 1.4评价标准:本文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作为本文的评价标准,其中治疗效果痊愈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后,胃痛、便秘等症状全部消失,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较好,好转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得到控制,日常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无效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变,生活治疗较差。研究过程中未出现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1.5统计学分析:对所有的数据都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组间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X2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在痊愈人数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