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重市庆南开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重市庆南开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重市庆南开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重市庆南开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重市庆南开中学初2021届(二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2019.11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位科学家创制了天文望远镜,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并因为他的伟大成就,被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

A. 伽利略

B. 牛顿

C. 爱迪生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A

【解析】

【详解】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同时因其对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故选A.

2.下列关于长度测量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测量长度时,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B.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仍可以继续使用

C. 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 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越小越好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故A错误;

B.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以从其它整数刻度开始测量,故B正确;

C.测量中的误差由测量工具、人为读数引起的,在测量过程中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但不可避免误差,故C错误;

D.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选用不同的刻度尺,并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故D错误。

3.以下对光有发散作用透镜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故选B.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 500mm=500×0.0ldm=5dm

B. 83cm=83×100m=8300m

C. 2kg=2kg×1000g=2000g

D. 2.9t=2.9×1000g=290g 【答案】A

【解析】

【详解】A.单位及进率正确,故正确;B.1cm=0.01m,进率错误,故错误;C.2kg×1000g,单位错误,故错误;D.1t=106g,进率错误,故错误.5.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树荫下形成的光斑B. 斑马倒影C. 水面折枝D. 日全食【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中的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B选项中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C选项是光的折射现象,D选项中的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选B.

6.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40cm

B.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0s

C.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3m/s

D. 一只母鸡的质量大约为50kg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5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不符合题意;B.课桌的高度不到1m,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在1s左右,故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

1

4km/h=4?m/s 1.1m/s

3.6

成年人略大于此,约为1.3m/s,故符合题意;

D.一只母鸡的质量大约为2kg,故不符合题意.

7.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运动的

B. “云不动”是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

C. 以“两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D. “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榆树”为参照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船与诗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静止的,故错误;

B.云与两岸“飞花”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云是运动的,故错误;

C.船与岸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两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故错误;

D.以两岸“榆树”为参照物,云与船和两岸都发生了相同的位置变化,因此表现为“云与我俱东”,故正确.8.小红发现自己在毛玻璃和镜面玻璃前照镜子,现象是不一样的,以下现象和甲图相同的是

A. 电影院幕布用粗糙白布制成

B. 黑板反光

C. 湖面清晰美丽的倒影

D. 建筑装饰外墙用镜子造成光污染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图中毛玻璃发生漫反射现象,乙图中镜面玻璃发生镜面反射现象

A.电影院幕布用粗糙白布制成,发生的是漫反射,故符合题意;

B.黑板反光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C.湖面清晰美丽的倒影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建筑装饰外墙用镜子造成光污染发生的是镜面反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9.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图①是远视眼矫正原理图

B. 图②是近视眼原理图

C. 图③的问题应该用凹透镜矫正

D. 图④是近视眼矫正原理图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①可知,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故错误;

B.由图②可知,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是远视眼,故错误;

C.由图③可知,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是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故正确;

D.由图④可知,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故错误.

10.以下现象中关于实像和虚像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立竿见影一“影”是虚像

B. 镜花水月—镜中“花”是虚像

C. 鱼翔浅底—“浅底”是实像

D. 海市蜃楼—“蜃楼”是实像

【答案】B

【解析】

【详解】A.立竿见影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物体遮挡形成的暗色区域,不是像,故错误;

B.镜花水月是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正确;

C.鱼翔浅底是池底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故错误;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线穿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错误.

11.以下是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正确的顺序应该为

①把游码置于左端零刻线处

②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④物体质量等于所用砝码质量加游码指示的质量之和

⑤物体放左盘,往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A. ①②③⑤④

B. ③②①⑥⑤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①②⑤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正确操作为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①把游码置于左端零刻线处

②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⑤物体放左盘,往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④物体质量等于所用砝码质量加游码指示的质量之和

故选D.

12.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5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m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的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

A.小于15cm

B. 大于15cm小于30cm

C. 大于30cm

D. 等于15cm 【答案】A 【解析】【详解】乙同学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

距小于一倍焦距,即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距离小于15cm,故选A.

13.小融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放置在1m长的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线处,如图所示,若凸透镜焦距为10c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不动,移动光屏,可以成等大实像

B. 蜡烛不动,向右移动光屏,像会不断变大

C. 蜡烛移动到4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看到正立、放大像

D. 图示位置在光屏上若能看到清晰的像,交换光屏和蜡烛位置,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凸透镜焦距为10cm,由图像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蜡烛不动,移动光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错误;

B.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距像距一一对应,蜡烛不动,物距一定,像距一定,成清晰地像的位置固定,向右移动光屏,无法呈现清晰地像,故错误;

C.蜡烛移动到45cm刻线处,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故错误;D.图示位置在光屏上若能看到清晰的像,交换光屏和蜡烛位置,根据光路可逆的原理,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故正确.

14.甲、乙两位同学先后从同一小区门口出发,甲步行上学,乙骑自行车上学,两位同学上学时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已知0-2min内,乙通过的路程为150m,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乙在甲出发lmin后再出发

C. 2min时,甲乙之间距离最远

D. 2min后,甲乙之间距离越来越远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像可知甲全程速度不变,因此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甲运动1min后乙开始运动,因此乙在甲出发lmin后再出发,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D.已知0-2min内,乙通过的路程为150m,甲通过的路程为

==

s vt

1m/s?2?60s=120m

此时乙位于甲前方,因为2min时乙的速度大于甲,则2min后,甲乙之间距离越来越远,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15.将一长方形玻璃砖沿对角线切开,并分开一段距离放置,所图所示.四条光线沿图示位置入射,能得到右边出射光线的只可能是

A. 光线a

B. 光线b

C. 光线c

D. 光线d

【答案】C

【解析】

【详解】

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左侧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从左侧玻璃中出来的折射光线会向上偏折;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右侧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的折射角等于左侧玻璃中的入射角),故折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射出,即最后射出的光线如上图所示;d光线由于未垂直界面入射,因此无法垂直射出,故选C.

二、填空题

16.质量是指物体所含____________的多少,其国际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将

180g 的苹果从地球表面拿到月球上,它的质量______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改变. 【答案】 (1). 物质 (2). kg (3). 不会 【解析】

【详解】[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 ,常用单位为t ,g ,mg ;

[3]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此180g 的苹果从地球表面拿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

17.(1)利用某刻度尺测物块长度,如图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mm,物块的长度测得为___cm;再利用该刻度尺多次测量某支短款中性笔笔芯的长度,如图b,得到以下数据:11.04cm 、11.02cm 、11.44cm 、11.03cm 、1.104cm,则该短款中性笔笔芯的长度最终应记为________cm.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其光路如图c,反射角为_________度;若将显光板向后倾斜,且入射光线仍贴着显光板,如图d,则显光板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综上,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__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 (1). 1 (2). 2.10 (3). 11.03 (4). 40° (5). 不能 (6). 在 【解析】

【详解】(1)[1]由图像可知,刻度尺最小一格为1mm ,因此分度值为1mm ; [2]待测物体起始端对齐1.00cm 刻度,因此物体的长度为2.10cm ;

[3]11.44cm 和1.104cm 与其余数据有明显差异,为错误数据,应舍去,故中性笔笔芯的长度最终应记为

11.04cm 11.02cm 11.03cm

11.03cm 3

+≈+;

(2)[4]由图像可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50°,则入射角为

90°-50°=40°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为40°;

[5][6]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若将显光板向后倾斜,且入射光线仍贴着显光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18.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______,

某人站在竖立的穿衣镜正前方6m 处,当人以1m/s 的速度靠近镜面移动3s 后,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反射 (2). 不变 【解析】

【详解】[1]平面镜成像的本质是光的反射;

[2]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大小相等,因此像的大小不变;

19.桃花看起来是红色,因为它反射____________光;将红光和绿光两种单色光混合可得到黄光,让该黄光经过三棱镜,_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分解. 【答案】 (1). 红色 (2). 会 【解析】

【详解】[1]桃花是不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因此红色的桃花反射红色光; [2]黄光是复色光,复色光经三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

20.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明先以3m/s 的速度匀速跑步了40s,之后再以1m/s 的速度匀速走了1min 到家,则小明全程的运动是____________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且全程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m/s;小罗和小霞也在放学后跑步,小罗和小霞的路程之比为3:2速度之比为5:4,则他们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变速 (2). 1.8 (3). 6:5 【解析】

【详解】[1]小明前半程速度为3m/s ,后半程的速度为1m/s ,因此小明全程的运动是变速运动; [2]总路程为

121122=3m/s 40s 1m/s 60s=180m s s s v t v t =+=+?+?总

平均速度为

180m =1.8m/s 40s+60s

s v t =

=总总; [3]他们的时间之比为

32:::6:554

s s t t v v =

==霞罗罗霞罗霞. 21.如图甲,是光在玻璃和空气之间折射和反射的图像,则反射光线是_______, 光是从_______(选填“空气”或“玻璃”)中进行入射的;如图乙,一束光斜射入平面镜上, 若将平面镜顺时针旋转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此时为____________度.

【答案】 (1). OB (2). 玻璃 (3). 120 【解析】

【详解】[1]因为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结合图像可知∠GOA ,与∠BOA 相等,因此一个为入射角另一个为反射角,因此AE 为法线,AE 与FC 垂直,因此FC 为界面,因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因此GO 为入射光线,OD 为折射光线,OB 为反射光线,因此∠GOA 为入射角,∠BOA 为反射角,∠EOD 折射角;

[2]由图像可知入射角∠GOA 小于折射角∠EOD ,因此光是从玻璃中进行入射的; [3]由图像可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因此入射角为

90°-40°=50°

若将平面镜顺时针旋转10°,则入射角变为60°,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此时为

60°+60°=120°.

22.如图,这是某款淘宝神器——“小屏变大屏”装置,把手机放在其后置支架上,手机到“神器”的距离为15cm,从屏幕前方看去,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手机画面的像,小明查阅资料后发现,该神器的成像原理类似于凸透镜成像,则该成像与____________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应用情境是一样的,且像为______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并由此可推断,该神器的焦距f ____________ 15cm (选填“<”、“>”或“=”).

【答案】 (1). 放大镜 (2). 虚 (3). 大于 【解析】

【详解】[1][2][3]由题意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即f >15cm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23.某设计院每天早晨8:00都派小汽车按时接首席设计师上班.有一天,汽车在路上因故障原因导致8:10时车还未到达首席设计师家,于是首席设计师步行出了家门.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了前来接他的汽车,他上车后汽车立即掉头继续前进.进入单位大门时,他发现比平时迟到20分钟.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设计师步行速度的5倍,则汽车在路上因故障耽误的时间为_______分钟. 【答案】25 【解析】

【详解】正常8点到设计师家,出事后,耽误t 分钟,8点t 分钟到他家,他在家等了10分钟,车没来,就走了a 分钟,在8点(10)a +分钟时遇到了车;他走a 分钟的路程,车走5

a 分钟就走完了,也就是在8点()

5a

t -分钟时遇到了车,则有:

105

a

a t +=-

正常时从他家到公司要用b 分钟,在他遇到了车的地点到公司要()5a b -分钟,也就是7点()55a a

t b -+-分

钟到公司,已知他是在7点(20)b +分钟到的,所以有

2055

a a

t b b -

+-=+ 因此解得:12.5min a =,25min t =,则汽车在路上因故障耽误的时间为25min

三、实验与作图题

24.如图,画出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

【答案】

【解析】

【详解】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关系,因此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25.如图,是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时的光路图,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

()

【答案】

【解析】

【详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6.如图,补齐两条经过凹透镜的出射光线.

()

【答案】

【解析】

【详解】由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可知,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下图:

27.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4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B蜡烛的“烛焰”高_______ cm,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2)实验中的两支蜡烛要求大小相同,从而确定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这里体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中应选择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若将玻璃板适当竖直上移,像将____移动(选填“向上”、“向下”或“不”).

(4)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后,B蜡烛应与A相距_______ 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答案】(1). 4(2). 较暗(3). 等效替代法(4). 较薄(5). 不(6). 30

【解析】

【详解】(1)[1]由平面镜成像规律知,物与像大小相等,因此B蜡烛的“烛焰”高4cm;

[2]平面镜成像的本质是光的反射现象,较暗的环境其它光线干扰较少,成像更清晰;

(2)[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4]由于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都可以成像,玻璃板如果薄,两个像距离近,测量误差小,实验效果好;反之,较厚的玻璃板两面,都可以成像,会出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5]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关系若将玻璃板适当竖直上移,对称轴位置不变,像不移动;

(4)[6]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则A蜡烛距离玻璃板距离为

121=5cm5cm/s2s=15cm

s s s s vt

=+=++?

因为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B蜡烛应与A相距30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cm.

(2)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接着小勇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上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若撤去光屏,小勇也可以在图中凸透镜的____________(选填“左边”或“右边”)适当位置去观察该像.

(4)始终保持上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适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小勇又向右移动蜡烛至43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发现屏上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5)若用不透明物体挡住透镜中心部分,像会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且变____________(选填“亮”或“暗”).

(6)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移动(选填“下”或“上”),可以向_____(选填“下”或“上”)调节凸透镜,再次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答案】(1). 10.0 (2). 同一高度(3). 缩小(4). 照相机(5). 右边(6). 左(7). 不能(8). 完整(9). 暗(10). 上(11). 下

【解析】

【详解】(1)[1]由图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一点,即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因此焦距为10.0cm;

(2)[2]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3)[3][4]由图像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生活中的照相机原理相同;

[5]凸透镜成像中,成实像时,像与物位于透镜的异侧,因此若撤去光屏,小勇也可以在图中凸透镜的右边适当位置去观察该像;

(4)[6]根据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适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7]移动蜡烛至43cm刻度处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5)[8][9]若用不透明物体挡住透镜中心部分,凸透镜的其它部分仍然能够会聚光线而成像,所成像的形状不变(即是完整的),但通过光线变少,像比原来暗一些;

(6)[10][11]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的位置向上移动,此时可向下调节凸透镜,再次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9.下面是小易对某物体进行测量的过程:

(1)小易先用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他在调平阶段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 则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小易调整好天平后开始测量,并得到了乙图的结果,其物体质量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g;

(3)老师刚好走过来检查小易的实验装置,用镊子将砝码和待测物体全部移走后(游码未再移动),发现天平仍平衡,如图丙所示,则由此可推算出该物体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g;

(4)老师还发现刚才小易用到的某个砝码有缺损,则即或便他操作完全正确,他的读数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待测物体真实质量.

(5)最后,小易用量筒取适量水,想用排水法测量该物体的体积,如图丁,这里“适量”的含义是:既能浸没物体,浸没后又不会____________;再将物体用细线(不考虑细线的体积)绑住,轻轻放入量筒中,如图戊,则该物体体积为____________ cm3; 若本实验中先用排水法测物体体积,再用天平测质量,则测得物体质量会比真实值偏____________(选填“大”“小”)

【答案】(1). 右(2). 46.4(3). 45(4). 大于(5). 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6). 10 (7). 大

【解析】

【详解】(1)[1]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为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2]由图像可知,物体质量为

20g+20g+5g+1.4g=46.4g;

(3)[3]用镊子将砝码和待测物体全部移走后(游码未再移动),发现天平仍平衡,表示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因此该物体实际质量为

20g+20g+5g=45g;

(4)[4]某个砝码有缺损,则测得的质量大于实际质量;

(5)[5]排水法测体积,物块的体积等于液体与物块的体积减去液体的体积,因此要求液体既能浸没物体,浸没后又不会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6]该物体体积为

30 mL -20mL=10 mL=10cm3;

[7]先用排水法测物体体积,则物块表面会沾水,再用天平测质量时测得的质量偏大;

四、计算题

30.学校附近新建的鹅公岩轨道大桥是重庆轨道环线的重要交通节点.该桥与鹅公岩长江大桥,同桥型、同高度、同长度,远远望去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如图.新桥通地铁,老桥跑汽车.一辆小轿车以15m/s匀速通过老桥,用时70s,求:

(1)鹅公岩长江大桥长度;

(2)若地铁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过桥,需要运行58s,求地铁车厢的总长度.

【答案】(1)1050m (2)110m

【解析】

【详解】(1)鹅公岩长江大桥长度为

=15m/s70s=1050m

=?

s vt

(2)单位换算可得

72km/h=20m/s

地铁车厢的总长度为

=20m/s 58s-1050m=110m s s s v t s =-=-?总总车桥车桥.

答:(1) 鹅公岩长江大桥长度为1050m ; (2)地铁车厢的总长度为110m .

31.在英国举办了一场龟兔赛跑,赛道均为长2m 的直道.乌龟和兔子同时出发,乌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兔子出发后,经过5秒通过的路程为50cm,此时它发现自己领先了乌龟25cm,然后就在原地休息了30s,最后兔子以15m/s 的速度匀速追赶,求: (1)兔子前5s 的平均速度; (2)兔子完成比赛所用时间; (3)比赛的优胜者.

【答案】(1)0.1m/s (2)35.1s (3)优胜者是兔子 【解析】

【详解】(1)兔子前5s 的平均速度为:

0.5m

=0.1m/s 5s

s v t ==龟兔龟;

(2)兔子最后追赶路程为:

2m-0.5m=1.5m

兔子最后追赶的时间为:

1.5m

==0.1s 15m/s

s t v =

追追追 则兔子完成比赛所用时间为:

5s+30s+0.1s=35.1s ;

(3)兔子出发后,经过5秒通过的路程为50cm ,此时它发现自己领先了乌龟25cm ,即5秒内乌龟通过的路程为

50cm-25cm=25cm=0.25m

则乌龟的速度为:

0.25m =0.05m/s 5s

s v t =

=龟龟龟 则兔子完成比赛时乌龟走过的距离为:

0.05m/s 35.1s=1.755m 2m s v t ==?总龟总<

因此优胜者是兔子;

答:(1)兔子前5s 的平均速度为0.1m/s ; (2)兔子完成比赛所用时间为35.1s ; (3)优胜者是兔子.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总分60分,时间60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一转眼半学期已经过去。逝去的是光阴,播下的是辛勤,收获的是喜悦。这份试卷将带你走进知识的乐园,请尽情采摘自己的甜蜜果实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 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 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 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 “响度”、“音色”) 2、仲秋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 在林荫小道上,微风和煦,传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 ⑴树叶的沙沙声是由于树叶的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 传来的。 ⑵大地上的圆形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填“实像”或“虚像”), 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称作。 3、小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 里,看到的纸是 色,看到的字是色。 4、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跟镜面成35度角,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5、有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甲和乙,已知甲的焦距大于乙的焦距,则对光 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 6、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 镜的________处。 7、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8cm处的屏上成一侧立 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8、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9、下列物体哪一个属于光源() A.地上的雪 B.月亮 C、通电的探照灯 D.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1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 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期中 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g B.现在考场内的大气压约为1000Pa C.漂浮在死海上的中学生,受到的浮力约为50N D.一个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中学生,对水平地面压强约为1.5×104Pa 2.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推土机履带 B.篆刻刀 C.多轮平板货车 D.火车轨道的枕木 3. 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托盘天平B.钢丝钳

C.镊子 D.钓鱼竿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B.拦河坝下宽上窄是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进行设计的 C.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升力,是利用了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的原理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起来”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 5. 关于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漂浮的物体比沉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C.物体浸没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6. 如图所示,小华用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人拉绳的力 F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若用这个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1200N的物体时,人的拉力F为() A.400N B.450N C.500N D.600N 7. 小杰同学在“海底世界”游玩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受到的水的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经典练习题大整合

同步练习 一、基础演练: 1、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了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二是力的作用是﹍﹍﹍﹍的。球被击后,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从不同方向击球时,球飞出的角度不同,说明﹍﹍﹍﹍﹍﹍﹍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3、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4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5、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7、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起动B.汽车拐弯 C.汽车减速上坡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B.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A.不断改变B.始终不变 C.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D.无法确定 ~ 图5 人对跳板的压力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初二物理试卷分析汇编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试卷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共二十四道题,对初二物理前半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试题中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突出了能力的要求,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察得到了真正落实。这份试卷基础部分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本试卷强化了实验考察,重点突出在科学探究上,科学探究的考察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强调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难度、区分度及探究题的设计上对下学期的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成绩分布情况 参加考试人数73人,最高分87分、平均分48.84。

三、题型分析及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理试题量:题量比较适宜,全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和计算题四种题型:。第一大题填空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大题选择题10小题(共计27分);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共计22分);第四大题综合体,两小题(共15分);满分100分。 2、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填空题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其中出错率高的有填空题第4题、6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细腻,对运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问题不够熟练,今后教学中对重要知识一定要强化,不能让学生含糊不清。 【2】选择题也是考察基础知识,反映出学生间差异很大。其中选择题第13题第19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不知道实际生活中串联与并联的实例,不能认真把握题目中的关键细心,今后教学一定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牢,另外还要让学生多练习,培养独立分析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 【3】滴6题简答题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分析不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会用文字概括。 【4】解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做题格式不规范,不习惯用物理公式进行表达重要量之间的关系,多数学生只学出了数学关系式,有些甚至连单位都未能带正确,这些细小的问题也是今后教学中注重点之一。 3、方案措施:

上海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下图1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4、下列现象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栽小树时用眼检查可栽成一条直线; C.在岸边可看见水中的月亮;影子。 5、医生在诊断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能 A.减少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调 变调 C.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一些 () B .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 D.使心脏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6、如图2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3、卜列说法中止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成像为虚像 B.物体在平面镜中 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D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 “震耳欲聋”主要是指 D.声音在真空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 〔〕 B.日食现象; D.灯光下物体的

8、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 30cm 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 当物体放在离 凸透镜20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 〔 〕 A.倒立的缩小实像 B .倒立的放大实像 C .正立的放大虚像 D .无像 9、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 (如图3甲),往茶杯中倒 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 (如图3乙)。造成“看不见”“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宜朗据豈叫昔位” T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_ J.:[二 B ?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光组成的 C.物体经过平面镜成等大的实像 D.过强的紫外线照射会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 B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10、如图4所示, 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E C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培优篇)(Word版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测量的; (2)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G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 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DE两点间距离为______cm,在DF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小球在_______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学业水平考试) 【答案】 s v t =变速 1.50 0.08 FG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s v t =进行测量的。 (2)[2]从照片中可看到,在相同的0.2s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路程是不相同的,那么可知小球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3]D点对应的刻度是2.60cm,E点对应的刻度是4.10cm,那么DE两点间距离是 4.10cm-2.60cm 1.50cm DE L== [4]F点对应的刻度是5.80cm,那么DF两点间距离是 5.80cm-2.60cm 3.20cm0.0320m DF L=== 则DF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0.0320m 0.08m/s 0.4s DF DF DF L v t === [5]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通过FG的路程最大,所以FG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阳明二中黄嘉文 一、试题情况 1、期中考物理试卷主要特点:第一,题型稳定,试卷适中,题型包括:单项选择(36分)、填空(25分)、作图(9分)、实验(14分)、计算题(16分),满分为100分。第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第三,重点突出,重视双基。 2、试卷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相联系,考查了的本阶段所学物理知识,知识点覆盖面广,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指向性准确,学生不易产生歧意。总之,试卷注重学生基本能力考察,是一份能使学生接受的试卷。 3、单项选择题中12题的图印错了,印在第二大题去了。 4、考试的内容共有4章,包括:十三章内能,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十六章电压电阻 二、学生答卷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学生试卷认真、仔细的批改,对各题认真的研究分析,对成绩客观公正的分析比较来看,整体还能达到了预期测试的目的。通过这次考试真实的检测了九年级学生这半学期来的学习情况,好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中好的措施和存在的不足,这将为以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下阶段教学指明方向。 1、大部分学生答题时还能较好的按要求作答。 2、但一些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掌握不够。 3、大部分学生对电路的分析都感到较棘手,出错率较高。如第6、10、11、14题。 4:答题规范性不强,计算题板书不规范,数据无单位,不写公式或符号乱用,如第24、25题。 5、实验,探究题学生得分率低.如第22题,学生没有理解探究内容的内涵导致错误。 三、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1、立足《课程标准》,作好教学工作。 2、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要扎实。概念的意义、运用要清晰,教学举例要典型性、示范性。实验教学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想象,思考实验设计的个环节意义,解决实验中一些技术问题。实验后,再进行有关的实验题讨论,巩固所得知识经验,提高实验能力。 3、教学中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过程性分析与表达描述,强调物理现象的准确分析理解,在指导学生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关心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正确运用。 4、对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要加强方法运用的意义讲解,要将所学习运用过的各种科学方法进行对比讲解,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教会运用。 5、教学中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数据、计算公式、步骤、单位书写的规范要求等不可放松。 6、教学的同时,较强对学生多方面指导。指导学生审题方法;纠正物理名词中错别字;强化计算训练等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013年11月

2020八年级物理上期中测试卷(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 班别: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 2.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木 3.下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4. 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5.下面所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A.蜡 B.冰 C.玻璃 D.松香 6.以下描述的各种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常有小露珠 C.衣箱内卫生球越来越小D.冬天树上出现雾凇 7.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8.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孕妇作“B超” 9.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 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 A.声音的音色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 10.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的状态是()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项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____;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_________cm、v AB=_________m/s; (4)小车到达C点后,没有立即停止计时,而是过了一会才停止计时,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 AC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AB、BC以及AC各段速度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用“v AB”、“v BC”和“v AC”表示); (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车在做_____(选填“变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速度越来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来源】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v=s t 小方便计时0.40.2偏小v AB< v AC< v BC变速大 【解析】【详解】 (1)[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 t 。 (2)[2][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小。 (3)[4][5]由图知,小车通过AB、BC、AC走的路程 s AB=10.0dm?6.0dmm=4.0dm=0.4m s BC=6.0dm?1.0dmm=5.0dm=0.5m s AC=10.0dm?1.0dmm=9.0dm=0.9m 所用的时间 t AB=15:35:22?15:35:20=2s t BC=15:35:23?15:35:22=1s t AC=15:35:23?15:35:20=3s 速度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节力经典能力提高练习题

1.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使脚感到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 2.我们提水桶时,会感到手也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可见,不但__________对________施加了力,同时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也施加了力。 3.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那么人体前进的推动力来自于_________。 4.在跳板跳水这一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 5.你留意过以下事实吗?划船时,桨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相对静止的两人,只要一人用力去推对方,两人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嘴松开放手,球内气体从气球嘴泄出的同时,气球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归纳出上述现象所共同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只需写两条) (1)???__ ______; (2)___ ____。 5.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_______,使落叶的______发生了改变。 6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_______方向可使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把力作用到 _____点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有关. 7.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对杠铃有方向的作用力,以杠铃为研究对象, _______是受力物体, _______是施力物体;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______是受力物体,____是施力物体。 8. 溜旱冰时,用力推墙,人反而被墙推开,这说明也受到的作用力。此时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是物体,墙是物体,此现象说明。 4.如图(A)所示表示:是足球运动员开出角球,队友上 来冲顶,球被对方守门员鱼跃接住。三个运动员对球都 有力的作用,这些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如图(B)所示,力可以 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 9.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用符号__ 表 示。。 310.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_______ 对__________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______对_______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当人坐在沙发上时,发现沙发陷了下去,这一现象 表明________ 11.风吹草动,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12.竖直抛出的物体,被地球吸引而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物体和地球并没有接触,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选择题 1. 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 地球 B. 水桶 C. 绳子 D. 手 2. 以下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A. 在弯路上的汽车匀速转弯 B. 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 小孩沿滑梯匀速下滑 3. 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 的三要素() A. 都相同 B. 作用点相同 C. 大小相同 D. 大小、作用点相同 4. 下述作用力中,最接近1N的是…() A. 蚂蚁的拉力 B. 提起一只鸡的力 C. 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 D. 马拉车时用的力 5. 对于力的示意图…()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物理备课组 一、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单项选择题10个,每个4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5个,每个4分,共20分; 计算题4个,16题8分(考查力电综合,电功了率);17题8分(考查电流表的改装与计算);18题12分(考查力做功及能量转化的关系);19题 12分(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2、试题特点: 试题涉及选修3-1电学部分的两章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考查基础知识掌握及基本技能应用,特别是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以及电学实验的考查,尽可能渗透新课程理念,强化科学规律的应用、强化思维过程训练、强化学科方法的培养。总之,本套试题比较平和,难度把握好,无偏难怪题,题量适中,能够考查到学生掌握的多个知识层次。 二、试卷分析 从阅卷分析看,高二学生对高中学习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不注意学科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掌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基本技能应用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抽样学生各题平均得分情况,统计如下: 题号考查的知识点分值得分得分率 1 对基本概念的认识 3 1.6 53 2 电场强度的考查 3 1.5 50 3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3 0.8 27 4 电路的动态分析 3 0.6 20 5 识图能力 3 2.3 77 6 区别各量单位 4 1. 7 42.5 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 1.7 42.5 8 游标卡尺与千分尺读数 4 0.7 17.5 12 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0 4.6 46 13 测电压表内阻 8 1.9 23.8 14 力电综合问题 10 15 电路分析和计算 15 3.1 21

16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15 平均分62.5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和分析能力差:审题不细致,不准确,不全面,不按要求答;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信息抓出问题的关键。 ②理解能力差: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时靠感觉。 ③实验能力差,抓不住实验原理。 ④数理结合意识差:不会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简单运算失误多。 四、教学改进措施: 1、强化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对物理过程的理解,通过受力分析、有效把握运动过程 中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强化运动草图、从而灵活运用规律。 2、加强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在具体的试验中掌握试验过程,加强实验和物理模型间的联系 的引导,使学生能完成从具体物理过程到抽象的物理计算的过程转变。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规范性板书。给学生做好榜样作用,保证板书的完整性,规范性。 尤其是解题的板书,应重视物理过程,简化数学运算过程,给学生做好示范。 4、在概念的讲解中,多用生活中的实例。从具体的物理现象出发,先让学生有个感性的认识, 从生活中发现物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的理解,也可以通过一些对比、类比手段,把一些类似的物理概念总结起来,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超检查身体疾病,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拉琴时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太空中宇航员间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2、如图是学习声学知识时所做的三个探究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以探究真空能不能传声 B.乙图可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C.丙图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D.丙图还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3、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4、如果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5、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那么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 A.37.5℃、38℃ B.37℃、38℃ C.37.5℃、37.5℃ D.37℃、37.5℃ 6、医生在诊断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能() A.减少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B.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一些D.使心脏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7、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室温下的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将() A. 先增大后减小 B. 先减小后增大 C. 一直增大 D. 一直减小 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图5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南开中学初2016级14-15学年(上)期末试题——物理

重庆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初2016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注意: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取g=10N/kg 2.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国际单位制中,被用来表示时间单位的符号是( ) A.t B.m C.s D.N 2.小明对于身边一些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中学生重约50N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 c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4kg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3.根据图1中的甲、乙、丙三次测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物体长度应为1.6cm B.图乙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4N C.图丙中的液体体积应为38mL D.以上测量均有问题 4.图2中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手影B.石桥的倒影C.碗中的筷子弯折D.天边的彩虹 图2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与运动路程成正比B.在地球上,物体的质量与所受重力正比 C.固体的密度与其体积成正比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6.停车场内并排停着甲、乙两车,甲车司机看到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7.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甲:t乙=1:5,S甲:S乙=3:2,则V甲与V乙的比值是( ) A.3:10 B.10:3 C.2:15 D.15:2 8.小明做了个实验:在水平工作台上三个完全相同的量杯中盛有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铁块、铜块(ρ铝<ρ铁<ρ铜)分别放入三个量杯中(水均不溢出),液面恰好相平。则原来三个杯子中盛水最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经典 练习题题带答案

ρ铝=2.7g/cm 3、ρ =0.4g/cm 3) ( ) 浮力经典习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一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撞到海底被搁浅而不能浮起来,这是因为 ( ) A.有浮力,但浮力小于重力 B.有浮力,且浮力等于重力 C.潜水艇底部没有水进入,不产生浮力 D.机器坏了,不产生浮力 4.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后,它所受到的浮力 (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不能确定 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5,密度之比是3∶10,若把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它们所受的浮力之 比是 ( ) A.3∶5 B.3∶10 C.1∶2 D.2∶1 6.(05河北课改区)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在 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浮力 B.乙受到的浮力大 C.丙受到的浮力大 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7.(05广东)如图所示,浸没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所受水的浮力F 小于鸡蛋的重力,现将 1 适量的浓盐水倒入烧杯中,鸡蛋所受的浮力为F 2,则F 1与F 2的关系是( ) A.F 1>F 2 B.F 1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分析 这次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前面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填空题难度适中,后面三个计算题算简单。因此,学生总体来说,考得不是很理想,较上次月考平均分整体下降了2分左右。这次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参考人数73人,最高分100分,202班程雄伟,最低分4分,202班陈森康。平均分54.07,及格率43.84%,优秀率10.96%。其中90-99有7人,80-89有5人,70-79有9人,60-69有10人,50-59有8人,40-49有9人,30-39有9人,30分以下有15人。分数跨度较大,两极分化较严重。 本套试卷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察,因对学生的细心程度和掌握知识的灵活度要求很高。 1、选择题:满分30分,难度较大,题型较灵活,学生失分较大,尤其是第9、10、11、15小题,做对的同学很少,9、10、11小题是考察基础概念的运用,15小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对电学有一定的基础。 2、填空题:共11题,满分22分,难度和灵活度较大,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些题是这学期重点知识点且多次强调,但仍然做错,只有第20题看电路图难度相对大些。 3、实验探究题:共12空,满分24分,难度适中,对学生的实验考察,得分情况较好,其中第21题,这种题型讲过多次,学生还有一定的印象,第23题失分较多,学生对电学实验还是理解不够透彻。 4、计算应用题:共3个大题,满分24分,其中24题6分,2 5、26题9分。题目简单,24题是考察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欧姆定律的运用。25题是考察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欧姆定律的运用。26题是我们之前考过的热学题,学生第一小问还是做的不错,第二、三小问做不出,学生计算能力太差了,还需要加强练习。学生失分较多。 二、学生分析 存在问题: 1、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观察、分析、迁移、设计等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完整解答实验题; 3、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普遍较差,物理用语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在答题中较多失分。有的学生词不达意、错漏百出、答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不能按试题的要求作答等等; 4、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 三、具体改进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 强调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并不只是单纯牢记定义和公式,而是要理解消化这些物理定义和公式,搞清这些定义和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应用范围。针对发生和存在的某一事物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出发去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重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同学以 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坐在飞机上航行的乘客以 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2、物理学上把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用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3、月考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4、物理学中用 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5、如图6所示,甲、乙分别是从 、 控制噪声的。 6、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程度的物理量。 7、融雪天比下雪天冷,是因为雪熔化要________,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__ __现象。 8、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 。 9、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2、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3、2012年国际田联110m 栏比赛送,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纪录夺得冠军。如果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刘翔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4、正常运行的客车速度是20m/s ,这句话的意义是( ) A.客车每秒钟运动的速度是20m B.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m/s C.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m D.客车通过的路程是20m 5、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6、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重庆市南开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重庆市南开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 1.(2分)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密度约为l.0×103kg/m3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C.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D.一本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约为10N 2.(2分)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B.路边的树木C.小明D.驶来的校车3.(2分)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重庆夜空出现的月食B.沙漠中看到海市蜃楼 C.拱桥在水中的倒影D.透过鱼缸看水中的鱼4.(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轮胎上制有花纹B.在轴承中加滚珠 C.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 5.(2分)如图所示,乒乓球是我国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下列关于乒乓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球拍击球时,乒乓球和球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 B.球拍击球时,球拍对球的力与球对球拍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6.(2分)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 B.把蜡烛A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靠近平面镜 C.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D.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7.(2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西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乙都是做变速直线运动 B.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8.(2分)下列关于实验器材的使用和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天平前,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处,再将横梁调平衡 B.若与天平配套的砝码被沾了油污,测量物体质量时,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人教八年级物理专项练习-下册浮力经典例题(强烈推荐)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精析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浮=ρ液gV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小只跟液体的密度 .......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可以.....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迎刃而解了. 解A选项:物体浸没在水中,无论深度如何,V排不变,水的密度不变,F浮不变.A 选项不正确. B选项: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B选项不正确. C选项:重力的大小对物体所受的浮力无影响.例如:大铁块比小铁块要重一些,但将两者浸没于水中,大铁块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为大铁块的V排大.C选项不正确.D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排相同,ρ水相同,F浮铁=F浮木,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D 注意: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 例2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精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计算物体重力和计算浮力的公式的区别. 计算物体重力:G=ρ物gV物 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F浮=ρ液gV排.可以说:从计算的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计算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已知:m=79g=0.079kgρ铁=7.9g/cm3 求:m铁、G铁、m排、F浮 解m铁=0.079kg

G 铁=m 铁g =0.079kg ×10N /kg =0.79N V 排=V 铁= 铁 铁 ρm = 3 7.8g/cm 79g =10 cm 3 m 排=ρ液gV 排=1g /cm 3 ×10 cm 3 =10g =0.01kg F 浮=m 浮g —0.01kg ×10N /kg =0.1N 从上面的计算看出,铁块的重力和铁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完全不同,但计算方法委相似,关键 是区别ρ液和ρ物,区别V 排和V 物,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而不是死记硬背,乱套公式. 例3 (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 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 ,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 3 .(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 /m 3 ) 已知:G =43N ,浸没水中F =33.2N 求:V 空 解 可在求得浮力的基础上,得到整个球的体积,进一步求出实心部分体积,最后得到结果. F 浮= G —F =43N —33.2N =9.8N V 排= g F 水浮 ρ= kg /N 8.9m /kg 100.1N 8.93 3??=1×10—3m 3 浸没:V =V 排=1×10—3m 3 球中所含铜的体积V 铜= 铜 铜 ρm = g G 铜铜 ρ = kg /N 8.9m /kg 100.1N 4333?? ≈0.49×10—3 m 3 V 空=V —V 铜=1×10—3m 3—0.49×10—3m 3 =0.51×10—3 m 3 答案 0.51×10—3m 3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一、试题评价: 试题紧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阅读量适中,呈现形式新,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注重原题变式和改变;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物理的学科素养的考查;但这份题过于注重基础,试题的区分度不大。 二、试题主要特点: (1)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 此次测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我市的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较理想的成绩。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广覆盖的命题原则,(如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基本概念的考察)突出其水平测试功能,采用活用教材、注重探究、关注过程、开放创新的方式创设新题,(如11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体现其选拔功能。 (2)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考试的改革促进教学的改革,考试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此次测试,做到“扣紧范围、活用教材、体现课改,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对我校后期教学具有很好的向导作用。 (3)体现新课改精神 此次测试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难度相对稳定。考查内容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今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卷中第25题;试题的素材、内容方面体现考查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第10小题等;加强对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第20、21、22、23题等。 (4)探究创新,突出学科特色,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此次试题中,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的有第1、2、3、5题,体现了物理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真谛。这些紧密联系社会、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物理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学习过程,引导学法。注重学习过程,寻求学习规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不只是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是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并通过不断反思学习过程,悟出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如第25题通过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回味物理学习过程,悟法开窍。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物理语言表述不清;对物理公式不能正确理解;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如21题、24题,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如6、25题;不会分析物理图像如6题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物理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如21、22、23题。 4.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13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