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热射病诊治

热射病诊治

热射病诊治
热射病诊治

《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2015)要点

1概述

热射病(heat stroke,HS)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运动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意识障碍、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的极其严重的临床综合征。EHS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以上。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尤其是在夏季参训的官兵和运动员。一旦怀疑参训官兵发生EHS,即应转送至后方医院治疗。

热适应(heat adaptation)是指长期在热环境中生活人群的热耐受能力比短期进入热环境人员明显增强的生物学现象,是经过若干代的适应作用,对热气候建立起来的稳定的协调关系。热适应不仅限于生理功能方面,在机体外形、器官结构方面也有相应的变化,具有稳固的基因基础,具备可遗传的特点,因此又称生物性热适应。

习服(acclimatization)是训练与运动生理学范畴的重要概念,指人员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状态。

热习服(heat acclimatization)是后天获得的、机体对热环境刺激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又称获得性热适应或生理性热适应。热习服具有可产生、可加强、可脱失的特点。热习服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医学监测下,使有关人员对热环境达到更为适应状态的过程。

脱习服(deacclimatization)是指一旦热刺激作用停止,热耐受能力会逐渐减弱,恢复到习服前水平。

2热射病流行病学特点

2.1热射病发病特点热射病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2.2易感因素

个体因素:①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呕吐;②脱水;③睡眠不足;④缺乏热习服训练;⑤肥胖;⑥低血钾。

环境因素:训练场地热负荷过重,强烈的太阳直射。

组织因素:与体能不相适应的训练计划,不适当的训练和休息周期,补水不足。

易感因素的叠加,增加了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并与预后相关。

2.3训练强度未进行过热习服的官兵在炎热夏季实施5公里越野训练,是发生劳力型热射病的最主要原因。

3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3.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3.2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解衣,降温,补充水和盐分,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3重症中暑

3.3.1热痉挛是一种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可能与钠盐丢失相关。热痉挛常发生于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且仅补水者。

临床表现:于训练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性、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热痉挛有时易与热衰竭时过度通气致手足抽搐相混淆,后者常出现手足痉挛和四肢末端及口周麻木。

救治原则: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补充盐水或饮用电解质溶液可迅速缓解热痉挛症状。轻症者可口服补液盐,脱水者应静脉输注生理(0.9%NaCl溶液),并做好积极转运准备。

3.3.2热衰竭指热应激后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热应激情况下,体液、体钠丢失过多,水电解质紊乱,但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临床表现: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有时可表现出肌肉痉挛、体位性眩晕和晕厥。体温升高,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比积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肝功能异常,肌酸激酶增高。

救治原则:①迅速降温;②当血容量严重减少、电解质紊乱时需静脉输液。如果血压随体位波动,应继续补充生理盐水直到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余失液量可在48h内缓慢补充,过快纠正高钠血症可引起脑水肿,导致意识障碍或癫痫发作。

3.3.3热射病热射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昏迷。发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3.3.3.1劳力型热射病见于健康年轻人(如参加训练的官兵),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忽感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头晕、反应迟钝,或忽然晕倒、神志不清,伴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皮肤干热,面色潮红或苍白,开始大汗、冷汗,继而无汗,心动过速、休克等。

劳力型热射病在热射病基础上伴有严重的横纹肌溶解,故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害、DIC出现早,在发病后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即可出现,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

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

(1)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早期即可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特征为躁动、谵妄和昏迷。还可出现其他神经学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角弓反张、幻觉、去大脑强直、小脑功能障碍等。

(2)凝血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皮肤淤斑、穿刺点出血及淤斑、结膜出血、黑便、血便、咯血、血尿、心肌出血、颅内出血等。合并DIC提示预后不良。

(3)肝功能损害。重度肝损害是劳力型热射病的一个固有特征。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在发病后迅速升高,第3~4天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而胆红素的升高相对滞后,通常在热射病发病后24~72h

开始升高。

(4)肾功能损害。多与横纹肌溶解有关。表现为少尿、无尿,尿色深,为浓茶色或酱油色尿。25%~30%的劳力型热射病患者和5%的经典型热射病患者出现急性少尿型肾衰竭。

(5)呼吸功能不全。早期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6)急性胃肠功能损害。腹痛、腹泻、水样便、消化道出血较常见。

(7)心血管功能不全。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速(心率大于130次/min)、心律失常等。

(8)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肉酸痛、僵硬,肌无力、茶色尿,酱油尿,后期可出现肌肿胀、骨筋膜室综合征。

3.3.3.2经典型热射病见于年老、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发现,1~2d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或有大小便失禁,体温高,可达40~42℃,可有心衰、肾衰等表现。

4实验室检查

4.1血常规发病早期因脱水致血液浓缩可出现血红蛋白(Hb)升高、红细胞比积(Hct)增加,血小

板(PLT)发病初期正常,继而迅速下降,尤以发病后1~3d为甚,最低可小于

10×109/L。

4.2感染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中暑的严重程度相关,合并感染者明显升高,可伴有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升高。

4.3血液生化

电解质:高钾、低钠、低氯、低钙、高磷血症。

肾功能: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C)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

肝功能:AST、ALT、LDH早期即显著升高,最高可达5000U/L以上,总胆红素(TBil)在24~72h后开始升高,最高可达300μmol/L以上,可伴有低蛋白血症。

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CK) >1000U/L,最高达300 000~400 000U/L,CK>5000U/L表明肌肉损伤严重,CK>1 6 0 0 0 U / L 提示与急性肾衰竭相关。肌红蛋白(Mb) 明显增高,一般血Mb>1000ng/ml,最高可达70 000~80 000ng/ml或更高;尿Mb>500ng/ml,最高可达50 000ng/ml或更高。初期血Mb高于尿Mb,随着肾功能恢复,尿Mb高于血Mb。

4.4凝血功能凝血功能障碍可在发病第1天出现,但更常见于第2天和第3天。实验室检查指标:①PLT<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②纤维蛋白原(Fib)<1.5g/L或进行性下降;③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20mg/L,或3P试验阳性;④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3s以上,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10s以上。上述检查有3项异常者,即可诊断DIC。发病早期应每4~6h复查凝血功能。如有条件可行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查。

4.5动脉血气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高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

4.6尿常规及尿生化尿色为茶色或酱油色,镜检可见大量颗粒管型和红细胞。Mb增高。

4.7粪常规大便潜血可阳性。

4.8心电图多表现为快速型心律失常。一般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有时也可表现为心动过缓,可伴有T波及ST段异常。

4.9头颅CT检查发病初期CT多无阳性发现,3~5d后可出现脑实质弥漫性水肿,凝血功能差者可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4.10头颅MRI检查热射病后期MRI表现为基底节、苍白球、双侧内囊、壳核和小脑缺血、软化灶。部分患者MRI显示双侧小脑、尾状核、皮质下白质异常和海马区均匀增强。严重者会出现小脑的缺血坏死甚至脑萎缩。

5诊断

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进行高强度运动,并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者:①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昏迷、抽搐、精神错乱);②核心温度高于40℃;

③皮肤温度升高和(或)持续出汗;④肝转氨酶明显升高;⑤血小板明显下降,并很快出现DIC;⑥肌无力、肌痛、茶色尿;⑦CK大于5倍正常值。

6治疗

早期有效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有效治疗的关键点一是迅速降低核心温度,二是血液净化,三是防治DIC。

具体救治措施为“九早一禁”,即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纠正凝血功能紊乱、早抗感染、早肠内营养、早免疫调理,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

6.1降温快速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病死率与体温过高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6.1.1现场降温

6.1.2后送途中降温

6.1.3病房内降温

6.2循环监测与液体复苏循环监测: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气,每小时尿量及尿液颜色,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液体复苏:①首选晶体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林格液,输液速度控制在使尿量保持200~300ml/h;②在尿量充足的情况下,第一个24h输液总量可达6~10L左右,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和尿量,调整输液速度;③利尿:早期充分补液扩容后,如尿量仍不达标,可给予呋塞米10~20mg静推,之后可根据尿量追加剂量。同时注意监测电解质,及时补钾;④碱化尿液:补充碳酸氢钠使尿pH >6.5。

6.3血液净化具备以下一条可考虑行持续床旁血滤(CRRT),如有以下两条或两条以上者应立即行血滤治疗。①一般物理降温方法无效且体温持续高于40℃大于2h;②血钾>6.5mmol/L;③CK>5000U/L,或上升速度超过1倍/12h;④少尿、无尿,或难以控制的容量超负荷;⑤Cr每日递增值>44.2μmol/L;⑥难以纠正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⑦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⑧严重感染、脓毒血症;

⑨合并多脏器损伤或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停用CRRT指征:①生命体征和病情稳定;②CK<1000U/L;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得以纠正;④尿量>1500 ml/d或肾功能恢复正常。如其他器官均恢复正常,仅肾功能不能恢复的患者,可考虑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治疗。

6.4镇静镇痛热射病患者会出现躁动、抽搐,选择作用快、效力强、副作用少的镇静药,如丙泊酚、苯二氮类药物。

6.5气管插管指征:(1)意识障碍;(2)气道分泌物多,且不能主动排痰;(3)误吸;(4)深镇静状态;(5)呼吸衰竭,PaO2<60mmHg,且氧合状况有进行性恶化趋势;(6)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反应欠佳。

6.6纠正凝血功能紊乱主要包括先补充凝血因子和后抗凝治疗两个方面。

6.6.1补充凝血因子应尽早补充凝血因子(如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冷沉淀等)。

6.6.2补充血小板血小板<50×109/L,即可输注1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1

个单位血小板理论上可提高血小板(10~20)×109/L,输注1h后复查血小板计数,评价疗效。

6.6.3抗凝

6.6.3.1抗凝时机D-二聚体显著升高,在积极补充凝血因子后,早期给予抗凝治疗。注意监测凝血相关指标如PT、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Fib、D-二聚体等。

6.6.3.2常用抗凝药物及用量

(1)低分子肝素:每日总量100~200U/kg,分2次皮下注射,1次/12h。

(2)普通肝素:临床主张采用微量泵静脉泵入给药,每日总量为1.5~3.0mg/kg。

如有活动性出血(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且出血量较大(每日输注2个单位红细胞才能维持患者Hb)时停用或暂缓抗凝。

(3)停药时机:治疗疗程一直持续到PLT维持在理想水平,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全部正常且维持1周以上方可停药。停药后每周监测凝血功能变化,持续2~3周,个别患者在停药后D-二聚体再次升高,需要重新抗凝。

6.7抗感染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二代抗生素。如有感染,及时留取相关标本行涂片及培养,增加抗生素级别,必要时加用抗真菌药物。

6.8肠内营养如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稳定且无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肠梗阻,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

6.9抗炎及免疫调节

6.9.1乌司他丁具有显著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保护器官功能。推荐剂量为40~80万U,2次/d,疗程7~10d。

6.9.2糖皮质激素(1)符合下列之一者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①持续高热

≥39℃,同时肺部影像学出现多发或大片实变和(或)阴影,短期内进展迅速;②有明显呼吸窘迫,达到重症ARDS诊断标准。(2)用法:成人推荐剂量地塞米松7.5mg/d,或氢化可的松200mg/d,或甲泼尼龙80~120mg/d,静脉滴注,可根据病情及个体差异调整。(3)应同时给予制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监测及控制血糖在8~10mmol/L;预防二重感染。

6.9.3胸腺肽和丙种球蛋白根据病情应用胸腺肽1.6mg,1次/d或隔日1次,疗程7~10d,或丙种球蛋白10g/d,疗程7~10d。

6.10禁止早期行手术及其他不必要的有创操作

7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①高热持续时间;②降温速度;③机体损伤程度:包括严重凝血功能紊乱、急性肾衰竭、代谢性酸中毒、CK升高>10 000U/L、肝酶升高>3000U/L。兼具上述2个或2个以上因素者病死率明显增加。④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昏迷及昏迷持续时间。尽管给予快速降温治疗,仍有个别热射病痊愈患者留有永久性的神经精神后遗症。

8预防

8.1热习服的实施热习服训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防暑措施,这个过程需要

10~14d。寒区、温区部队进驻热区,或热区部队每年夏初进行高强度训练之前,应组织部队进行热习服训练。

8.1.1适应温度

8.1.2适应强度

8.1.3适宜的训练周期

8.1.4反复巩固提高

8.1.5终止训练

8.1.6脱习服

8.2完善相关保障措施脱水缺盐、过度训练、睡眠不足、营养缺陷和热量不足等可延缓热习服的形成,在训练中应防止这些情况发生。

8.2.1合理的饮食、水盐补充夏日不宜高脂、荤腥、辛辣饮食,高温气候宜清淡饮食。

8.2.2保证必要的睡眠与休息

8.2.3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2015)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年第1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15.2.26

登革热诊疗指南(第二版)

登革热诊疗指南 (2014年第2版) 2014-10-11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一、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其中2型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型。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

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四)流行特征。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发生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三、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登革热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 (一)急性发热期。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2015 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

?指南与共识?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中暑;诊断;治疗;医疗准则 [中图分类号] R594.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码] 0577-7402(2015)01-0001-07 [DOI] 10.11855/j.issn.0577-7402.2015.01.01 1 概述 热射病(heat stroke,HS)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运动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意识障碍、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的极其严重的临床综合征。EHS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以上。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尤其是在夏季参训的官兵和运动员。一旦怀疑参训官兵发生EHS,即应转送至后方医院治疗。 热适应(heat adaptation)是指长期在热环境中生活人群的热耐受能力比短期进入热环境人员明显增强的生物学现象,是经过若干代的适应作用,对热气候建立起来的稳定的协调关系。热适应不仅限于生理功能方面,在机体外形、器官结构方面也有相应的变化,具有稳固的基因基础,具备可遗传的特点,因此又称生物性热适应。 习服(acclimatization)是训练与运动生理学范畴的重要概念,指人员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状态。 热习服(heat acclimatization)是后天获得的、机体对热环境刺激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又称获得性热适应或生理性热适应。热习服具有可产生、可加强、可脱失的特点。热习服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医学监测下,使有关人员对热环境达到更为适应状态的过程。 脱习服(deacclimatization)是指一旦热刺激作用停止,热耐受能力会逐渐减弱,恢复到习服前水平。 2 热射病流行病学特点 2.1 热射病发病特点 热射病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中暑的气象阈值:日平均气温>30℃或相对湿度>73%。当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时,中暑发生率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37℃时中暑人数急剧增加。 热指数:是应用温度和湿度运算得出的数值,和热射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当热指数>41,热射病发病率增高;当热指数>54,极易发生热射病(图1)。 2.2 易感因素 个体因素:①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呕吐;②脱水;③睡眠不足;④缺乏热习服训练;⑤肥胖;⑥低血钾。 环境因素:训练场地热负荷过重,强烈的太阳直射。 组织因素:与体能不相适应的训练计划,不适当的训练和休息周期,补水不足。 易感因素的叠加,增加了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并与预后相关。 2.3 训练强度 未进行过热习服的官兵在炎热夏季实施5公里越野训练,是发生劳力型热射病的最主要原因。 3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

2019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2019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热射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可能远超预期。调查资料显示,在高强度运动中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热射病而非心血管意外;而由热射病导致的死亡可能超过所有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总和。 1.概述 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热致疾病类型,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 heat stroke,CHS)和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 2.流行病学 根据国外有限的调查资料,CHS在夏季热浪期间人群发病率为

(17.6~26.5)/10万,住院病死率为14%~65%,ICU患者病死率>60%;EHS在劳力型热致疾病患者中所占比例为8.6%~18%,合并低血压时病死率>30%。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时间和地域报道的热射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差别很大,可能不具有可比性。导致这些差别的可能原因包括:①环境因素(如热浪强度及持续时间)差异;②体力活动的强度不同;③执行了不同的诊断标准;④早期现场处置是否恰当。另外,CHS具有更高的病死率,可能与其已存在的基础疾病有关。 3.热射病的表现 3.1 不同类型热射病的表现 3.1.1 CHS 致热源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如热浪),见于年老、年幼、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被发现,1~2d 症状加重,出现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体温升高达40~42℃,常伴有大小便失禁、心力衰竭、肾衰竭等表现。 3.1.2 EHS 见于健康年轻人(如部队官兵、运动员、消防队员、建筑工人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突感全身不适,如极度疲劳、持续头痛、运动不协调、行为不当、判断力受损、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晕厥等,可伴有大量出汗或无汗,

热射病诊治

《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2015)要点 1 概述 热射病(heat stroke,HS)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运动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意识障碍、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的极其严重的临床综合征。EHS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以上。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尤其是在夏季参训的官兵和运动员。一旦怀疑参训官兵发生EHS,即应转送至后方医院治疗。 热适应(heat adaptation)是指长期在热环境中生活人群的热耐受能力比短期进入热环境人员明显增强的生物学现象,是经过若干代的适应作用,对热气候建立起来的稳定的协调关系。热适应不仅限于生理功能方面,在机体外形、器官结构方面也有相应的变化,具有稳固的基因基础,具备可遗传的特点,因此又称生物性热适应。

习服(acclimatization)是训练与运动生理学范畴的重要概念,指人员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状态。 热习服(heat acclimatization)是后天获得的、机体对热环境刺激的保护性生理反应,又称获得性热适应或生理性热适应。热习服具有可产生、可加强、可脱失的特点。热习服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医学监测下,使有关人员对热环境达到更为适应状态的过程。 脱习服(deacclimatization)是指一旦热刺激作用停止,热耐受能力会逐渐减弱,恢复到习服前水平。 2 热射病流行病学特点 2.1 热射病发病特点热射病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2.2 易感因素 个体因素:①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呕吐;②脱水;③睡眠不足;④缺乏热习服训练;⑤肥胖;⑥低血钾。 环境因素:训练场地热负荷过重,强烈的太阳直射。 组织因素:与体能不相适应的训练计划,不适当的训练和休息周期,补水不足。 易感因素的叠加,增加了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并与预后相关。

热射病的几个治疗要点

热射病的几个治疗要点 暑期天气炎热,热射病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等多器官系统损害的临床综合征。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热射病早期有效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有效治疗三个关键点:迅速降低核心温度、血液净化和防治DIC。救治具体措施应遵循“九早一禁”的原则,即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纠正凝血功能紊乱、早抗感染、早肠内营养、早免疫调理,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热射病的治疗中有几个治疗要点在临床救治中尤其需注意: 1、降温:快速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病死率与体温过高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如果降温延迟,死亡率明显增加。当患者脱离高温环境后立即开始降温,并持续监测体温。 2、循环监测与液体复苏:应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气分析、每小时尿量和中心静脉压(CVP)。液体复苏时首选晶体液,如生理盐水,输液速度控制在使尿量保持200~300ml/h;可进行碱化尿液治疗,即适度补充碳酸氢钠使尿pH值保持大于6.5。 3、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尽早给予补充凝血底物(如补充新鲜血浆、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等),以纠正凝血功能。 4、镇静镇痛:热射病患者会出现躁动、抽搐,选择作用快、效力强、副作用少的镇静药如丙泊酚、苯二氮卓类药物。 5、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指征为①意识障碍;②气道分泌物多,且排痰障碍; ③大量误吸;④深镇静状态;⑤呼吸衰竭,PO2<60mmHg,且氧合状况有进行性恶化趋势;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对液体输注及血管活性药物反应欠佳。 6、血液净化:具备以下一条可考虑血液净化,如有以下两条或两条以上者应立刻进行血液净化:①一般物理降温方法无效且体温持续高于40℃且超过2小时;②合并多脏器损伤或出现MODS;③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④血钾>6.5mmo/L; ⑤少尿、无尿,或难以控制的容量超负荷;⑥CK> 5000U/L,或上升速度超过1倍/12h;⑦高分解代谢状态:肌酐每日递增>44.2μmol/L,BUN>3.57mmol/L;⑧难以纠正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⑨严重感染、脓毒血症。 7、抗感染:热射病治疗应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有感染,及时留取相关标本做涂片、培养,调整抗生素。 8、肠内营养:如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稳定且无消化道出血及麻痹性肠梗阻时,尽早给予肠内营养。不能经口进食者选择管饲途径(鼻胃/鼻空肠)建立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尽量满足患者机体所需,可起到增强免疫力、促进患者恢复的效果。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诊疗指南 登革热(Dengue Fever,简称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属黄毒科(F1aviviridae)黄病毒属(F1avivirus)。DEV属虫媒病毒B组,血清学上分4个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简称DHF) 两种不同临床类型。登革热主要以高热、头痛、疲乏、肌肉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皮疹、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此类型传播迅速,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但病死率很低。登革出血热是以高热、出血、血浆外渗,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伴有休克的称为登革休克综合征(DSS)。近几年来,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以及美洲的一些国家,DHF流行较为严重,已成为该地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属黄病毒科,共有四种血清型(DEN-1, DEN-2, DEN-3和DEN-4)和多种生物型。成熟的病毒颗粒核心直径约30 nm,由单股正链RNA与壳蛋白C构成,外包一层厚约10nm的脂质包膜,包含膜蛋白E和膜蛋白M。RNA有一个开放性阅读框架,约含11000个核苷酸序列,编码3种结构蛋白和7和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包括核壳蛋白C,包膜蛋白E和M。包膜蛋白E诱导生成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保护性抗体。抗E的抗体具有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最外层为两种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用中和试验可鉴定其型别。登革病毒结构与其它黄病毒相近,4个血清型可与其他B组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可交叉免疫反应。 登革病毒不耐热,60度30min,100度2min均可使之灭活,但可耐用低温及干燥,对寒冷的低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70℃可存活8年之久;但不耐热,50℃、30min或100℃、2min皆能使之灭活;不耐酸、不耐醚。用乙醚、紫外线或0.05%福尔马林可以灭活。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感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但作为传染源,尚未能确定。 (二)传播媒介已知有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不同地区中不同蚊种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如在太平洋岛国及我国的广东、广西,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传播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可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三)易感人群在新疫区各年龄均普遍易感,但青壮年的临床表现较明显。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20岁以上的居民,100%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目前确认有四种型别的登革病毒,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1~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暂且不可靠。

热射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热射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热射病是指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引起肌肉温度升高,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出现发热、哮喘、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呼吸衰竭等病症。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该病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还需早发现早治疗。 热射病的西医治疗: 1.体外降温 旨在迅速降低深部体温。脱去患者衣服,吹送凉风并喷以凉水或以凉湿床单包裹全身。以冰水浸泡治疗已不再推荐,因发生低血压和寒战的并发症较多。但如其他方法无法降温时,亦可考虑此方法,但此时需要监测深部体温,一旦低于38.5℃时需停止冰水降温,以防体温过低。 2.体内降温 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回输体内降温。 3.药物降温 氯丙嗪有调节体温中枢的功能,扩张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耗的作用。患者出现寒战时可应用氯丙嗪静脉输注,并同时监测血压。 4.对症治疗 昏迷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褥疮,须加强护理。提供必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以促使患者恢复,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吸氧。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促发心力衰竭,发生心力衰竭予以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应用升压药纠正休克。甘露醇脱水防治脑水肿。激素对治疗肺水肿、脑水肿等有一定疗效,但计量过大易并发感染,并针对各种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热射病的中医治疗: 1.刺血疗法 取穴部位:大椎、曲池、十宣、曲泽、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大椎加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数滴血,片刻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热退汗出,诸症消失。 2.穴位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取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关五穴,以单手拇指或双手拇指顺该穴经络走向,由轻至重在该穴位上掐压和点按穴位,反复进行3--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麻、痛、胀感为度。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毫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3.擦药疗法 用风油精把手涂湿或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后心等八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原文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876861244.html,/zhongshu/2014/0807/188910.html

快速掌握热射病诊治:40℃不再是必要条件!

快速掌握热射病诊治:40℃不再是必要条件! 导语 谈一谈热射病的诊治。 一、诊断 目前,国际上关于热射病的诊断仍缺乏统一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做出临床诊断。 病史信息: ①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 ②高强度运动。 临床表现: 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昏迷、抽搐、谵妄、行为异常等); ②核心温度超过40℃; ③多器官(≥2个)功能损伤表现; ④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DIC。

由病史信息中任意一条加上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一条,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应考虑热射病的诊断。 2015版诊断标准回顾: 特别强调的是,患者从轻症中暑进展至热射病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连续过程,应在发现异常的第一时间启动干预治疗,而不应在确立“热射病”诊断之后再进行治疗。 2019版专家共识不再把核心温度作为临床诊断的必要条件,目的是避免因为“诊断”的问题而延误必要的降温治疗。这绝不意味着体温这一指标不重要,体温仍然是评价热射病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快获取患者的体温,最好是核心温度,建议以直肠温度作为核心温度的标准。如果患者从病史到临床表现均符合热射病,则不能仅仅因为体温(包括核心温度)未超过40℃而排除热射病。 二、鉴别诊断 多数热射病患者以意识状态改变伴高热为首发症状,同时合并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相应症状,临床上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病、脑炎、脑膜炎、癫痫等。

感染性疾病 热射病易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导致的休克、多器官功能损害等,但后者多有感染病灶的相应表现、感染指标异常及影像学改变等,而前者有其特定的病史和易感因素,需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等加以鉴别。 代谢障碍性疾病 低血糖昏迷、高渗昏迷、肝性脑病、尿毒症性脑病等。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恶性高热 一种亚临床遗传性肌肉病,即患者平时无异常表现,在全麻过程中接触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等)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后出现骨骼肌强直性收缩,产生大量能量,导致体温持续快速增高,在没有特异性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一般的临床降温措施难以控制体温的增高,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恶性高热通过病史易鉴别。 三、院内治疗 2015年版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对于热射病的具体救治措施归纳为"九早一禁",即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

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1 前言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逐渐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全国各地蔓延。我国登革热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与国外地方性流行地区报道有较大差异,绝大多数患者为成人,重症病例多为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临床医师对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救治经验不足。为规范登革热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根据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登革热诊疗与防控指南》[1]、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登革热诊断(WS216-2018)》[3],于2018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登革热诊断和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涵盖或解决登革热诊治及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师在面对具体患者时,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订合理的诊疗方案。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A、B和C 3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1和2两个等级[根据推荐意见分级评估和制定及评价(GRADE)分级修订],见表1。

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 2 术语 DENV:是登革热的病原体,可分为4个血清型(DENV-1、DENV-2、DENV-3和DENV-4)。 非结构蛋白1 (Non-structural protein 1, NS1蛋白): DENV基因组编码的NS1蛋白,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大量分泌于患者血清中,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二次感染异型DENV可出现ADE,是重症发病机制之一。 输入性病例(Imported case)和本地感染病例(Indigenous case):输入病例包括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内输入病例两类。境外输入病例指发病前14 d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的病例。境内输入病例是指发病前14 d 内离开本县区(现住址)、到过本县区外的登革热流行地区的病例。本地病例指发病前14 d内未离开本县区(现住址)的登革热病例[4]。

《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要点

《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要点 1 前言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逐渐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全国各地蔓延。我国登革热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与国外地方性流行地区报道有较大差异,绝大多数患者为成人,重症病例多为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临床医师对登革热早期诊断及重症救治经验不足。 2 术语 DENV:是登革热的病原体,可分为4个血清型(DENV1、DENV2、DENV3、DENV4)。 NS1蛋白(NS1): DENV基因组编码的非结构蛋白1,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大量分泌于患者血清中,可作为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ADE):二次感染异型DENV 可出现依赖抗体感染增强作用,是重症发病机制之一。 输入性病例和本地感染病例:输入病例包括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内输入病例两类。 地方性流行: 重症预警指征:登革热可能发生重症的临床及实验室预警指标。

重症登革热:登革热的一种严重类型,临床表现为严重出血、休克、严重脏器损伤等。 束臂试验:又称为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红细胞比容(HCT): 输液过量:重症登革热患者如静脉补液过多、过快或补液种类不恰当导致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或急性肺水肿、大量胸腔积液和张力性腹水等表现。 3 流行病学和预防 3.1 流行病学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登革热主要是经媒介伊蚊叮咬吸血传播。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有部分人发病。DENV后,人体会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的免疫,但对不同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 3.2 预防 推荐意见1:本病目前没有可使用的疫苗,早发现对防控有重大意义,因此询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很重要( B1。 推荐意见2:发病5天内患者应采取防蚊隔离治疗措施,同时医院收治病房周围要立即杀灭成蚊,医务人员需穿长袖衣裤,值班房安装纱门和纱窗等预防蚊虫叮咬(C1)。 4 病原学和发病机制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的通知 国卫发明电…2014?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患者医疗救治,保障人民群众 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近期登革热诊疗情况,我委组织 制定了《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可从国 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供医疗机构 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4年10月11日 登革热诊疗指南 (2014年第2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 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一、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

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其中2型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其他型。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四)流行特征。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发生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三、临床表现

部队热射病防治教案(专业版)

部队热射病防治 同志们,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关于热射病的防治。↓大家都知道,近十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的温度也是越来越高,由高温引发的疾病危害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随着当前练兵备战的持续深入推进,训练强度增加,部队官兵面临热致疾病风险也是越来越高,如果预防不当出现热射病的几率也是越来越大。 ↓我主要想从3个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一是什么是热射病;二是现场急救的重点和方法;三是热射病的预防。↓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热射病? 大家可以先想一想:我知道什么是热射病吗?热射病有什么危害呢?热射病和中暑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对以上3个问题一片迷茫、知之不多的话,没关系,因为不了解这些问题的也不只你一个。↓我这里有两组数据,分别是对基层部队官兵的调查,关于热射病核心知识正确率和知晓情况都不是很理想。但我相信只要大家今天能够认真仔细听,就一定能够帮你解答掉其中的一些疑问。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概念:中暑。中暑,就是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如果你感觉上面这段话专业性太强,不好理解的话,我简单地给它翻译一下:↓中暑,

一言以蔽之,就是体温升高了,要把器官烧熟啦! ↓中暑还表现为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先兆中暑(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出现先兆中暑症状,并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呼吸急促、胸闷加剧;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体温往往在38℃以上)和重症中暑↓(热射病就是一种最严重的中暑,是由于暴露在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导致的,核心温度>40℃,出现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病死率随受损系统器官数目的增多而上升,至6个系统器官衰竭的时候,病死率可达100%,见图表)。 ↓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不同,又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一般多见于老弱病残孕,部队官兵不是易感群体,这里不过多展开描述。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劳力型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一般常见于年轻人(如部队官兵、运动员、消防队员、建筑工人等),是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由于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引发的突然晕倒、抽搐或昏迷,常伴有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体温可迅速升高至40℃以上,并且很快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具有发展速度快,死亡率更高的特点(可达80%左右)。 ↓通过以上的介绍,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提法没有,就是

热射病

中暑和热射病概述 ---警惕夏季训练杀手 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气比较炎热,部队训练和考核强度不断加大,官兵容易在训练时出现中暑等身体不适。特别是近几年来,部队出 现严重中暑(热射病)甚至中暑致人死亡事故呈现多发、高发趋势。今天就中暑和热射病的防治相关知识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中暑和热射病的概念和临床表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概念。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 无风环境中,因体温调节障碍、水和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的相关 临床表现的疾病。中暑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种: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 热射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加重的。 我们来学习它们都有什么临床表现。当你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出 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 调等症状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了中暑的情况。这时体温正常或略有 升高。这是就应该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十几分 钟内即可恢复。 在出现先兆中暑症状的基础上,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就是轻症 中暑:1、面色潮红、皮肤灼热;2. 呼吸急促、胸闷加剧; 3. 脉 搏细弱,血压下降; 4. 体温往往在38℃以上。正确的处置办法 就是: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 恢复。轻症之前的中暑我们都可以补充水和电解质,注意休息。 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就会出现重症中暑。首先是热痉挛,出现 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痉挛和疼痛,俗称“抽筋”以四肢肌肉多见, 可自行缓解。但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抽筋都是中暑引起的。 再者热衰竭常发生于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晕厥等休克表现此时体温升高大于38.5℃。 最后就是热射病,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跟我 们有关的就是劳力性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热急症。症状特点:高 热(一般>40℃)、无汗、昏迷为主要表现(三联症)。发病早期有 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躁动不安、神志模糊、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可发生心脑肾等多脏器功能障碍。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死亡率高达40-50%。资料显示 病死率随受损系统器官数目的增多而上升,有6个系统器官衰竭时,病死率就达100%。 为什么热射病发生会那么重?一是高热。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 为40.6-41.4℃。体温在41.6-42℃时,可持续45min-8h。高热持续>42 ℃,超过2-4h,常导致休克及严重并发症。如果热量不能

登革热试题及答案最新

登革热诊疗指南培训试题 1、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天?( B ) A、4-13 B、3-15 C、4-15 D、3-14 2、2014年版登革热诊疗指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登革热感染分为哪两种临床类型?( A ) A、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 B、普通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C、典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D、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 3、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哪三期?( B ) A、急性发热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B、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 C、急性发热期、出血期和恢复期 D、急性发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 4、重症登革热实验室指征?( D ) A、血小板快速下降 B、血小板快速下降和白细胞升高 C、HCT升高 D、血小板快速下降和HCT升高 5、登革热急性发热期常见热型?(A) A、双峰热 B、稽留热 C、驰张热 D、波状热 6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 ) A.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疹、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征 B.潜伏期为1—3天,发热同时出皮疹 C.没淋巴结肿大,可有肝脾肿大 D.登革热没重症病例

7登革热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 C ) A.急性期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B.口服补液为主,监测生命体征 C.高温应以药物为主 D.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8登革热的诊断依据有( D ) A.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子叮咬史 B.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 C.实验室检查有包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登革热病毒分离阳性、登革热抗体阳性 D.以上都是 9登革热的临床分型有( D ) A.典型登革热 B.轻型跟重型登革热 C.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D.以上均是 10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中高危人群有( ABCDE ) A、二次感染患者 B、伴有糖尿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等基础疾病者 C、老人或婴幼儿 D、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E、孕妇 11症登革热的诊断指标中包括( ABCDE )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为指导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登革热,参考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登革热诊断、治疗、预防与控制指南》,结合我国登革热疫情及临床特点,特制定本指南。 一、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登革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可灭活,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 7~9时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登革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以及带毒的媒介伊蚊。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登革病毒感染后,人体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病毒,机体可能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临床表现。 (四)流行特征。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601099,股吧)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各省均有输入病例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引发本地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人员较多。 三、临床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 登革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非重症感染及重症感染等。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的登革热病程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将登革热感染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 (一)急性发热期。 患者通常急性起病,首发症状为发热,可伴畏寒,24h内体温可达40℃。部分病例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日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型。发热时可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明显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

热射病专家共识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9) 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热射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可能远超预期。调查资料显示,在高强度运动中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热射病而非心血管意外;而由热射病导致的死亡可能超过所有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总和。 1.概述 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统称为热致疾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热致疾病类型,具有很高的病死率。 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 heat stroke,CHS)和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 2.流行病学 根据国外有限的调查资料,CHS在夏季热浪期间人群发病率为(17.6~26.5)/10万,住院病死率为14%~65%,ICU患者病死率>60%;EHS在劳力型热致疾

病患者中所占比例为8.6%~18%,合并低血压时病死率>30%。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时间和地域报道的热射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差别很大,可能不具有可比性。导致这些差别的可能原因包括:①环境因素(如热浪强度及持续时间)差异;②体力活动的强度不同;③执行了不同的诊断标准;④早期现场处置是否恰当。另外,CHS具有更高的病死率,可能与其已存在的基础疾病有关。 3.热射病的表现 3.1 不同类型热射病的表现 3.1.1 CHS 致热源主要来自外部环境(如热浪),见于年老、年幼、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被发现,1~2d症状加重,出现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体温升高达40~42℃,常伴有大小便失禁、心力衰竭、肾衰竭等表现。 3.1.2 EHS 见于健康年轻人(如部队官兵、运动员、消防队员、建筑工人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突感全身不适,如极度疲劳、持续头痛、运动不协调、行为不当、判断力受损、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晕厥等,可伴有大量出汗或无汗,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出现谵妄、癫发作、意识水平下降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表现。也有患

热射病

1中暑的定义?中暑分几种类型及临床表现? 2该病人的疾病诊断是? 3热射病的定义及临床表现?热射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4.热射病的分型? 5该患者有哪些护理诊断? 6中暑的救治 7热射病的观察要点? 8预防中暑? 一、中暑(heat illness)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heat cramp)、热衰竭(heat exhaustion)和热(日)射病(heatstroke,sun stroke)。上述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较高。 中暑分几种类型?各型的表现? ⑴热痉挛:多见于健康青壮年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性、对称性和阵发性疼痛,持续约3分钟后缓解,常在活动停止后发生。多发生在四肢肌肉、咀嚼肌、腹直肌,最常见于腓肠肌,也可发生于肠道平滑肌。无明显体温升高。症状的出现可能与严重血纳缺失和过度通气有关。 ⑵热衰竭:此型最常见,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病人,在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血纳丢失过多,补充不足所致。表现为疲乏、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头痛等。可出现呼吸增快、肌痉挛、多汗。体温可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纳血症、轻度胆汁血症和肝功能异常。 ⑶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又称中暑高热,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直肠温度可达41℃,甚至高达43℃。皮肤干燥、灼热而无汗。病人可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如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嗜睡、木僵甚至昏迷。此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以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疾病病人较多见。 二该病人的疾病诊断是热射病 三热射病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患者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热射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原的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的生理性散热以达到热平衡,致使体内热蓄积,引起体温升高。初起,可通过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以加快心输出量和呼吸频率,皮肤血管扩张,出汗等提高散热效应。而后,体内热进一步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使体内热进一步蓄积,体温骤增。体温达42℃以上可使蛋白质变性,超过50℃数分钟细胞即死亡。尸解发现脑有充血、水肿和散在出血点,神经细胞有变性;心肌有混浊肿胀,间质有出血;肺有瘀血和水肿;胸膜、腹膜、小肠有散在出血点;肝脏小叶有中央坏死;肾脏缺血和肾小管上皮细胞退行性改变。 四热射病的分型? 劳力性主热射病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