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和影响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和影响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和影响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和影响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和影响

摘要: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

建设现状的分析,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通过阐述提高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路径选择,为今后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提供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学科馆员

1 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一所大学各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所大学的办学水平,特色的学科建设能提高一所大学的竞争优势。而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可为学科建设设立专门的学科服务。学科服务是根据学科建设的需求来确定的具体的服务目标,使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更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化。学科服务通过针对性的对学科建设所需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全面汇总介入到学科建设中,从而帮助科研人员解决信息资源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科服务的定义可以知道,学科服务的本质就是为高校的科研人员在学科建设中提供定向服务。因而要想创建高质量的学科服务,最关键的是理清学科服务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加强图书

馆与各院系之间的沟通,通过互动进行有效、具体的服务。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可以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庞大的信息库资源提高学科服务的效率。当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中,理念的更新和过程的深化一直在不断地被提出。因而,图书馆也可以借鉴这种思维方式加强沟通,使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与各院系的学科建设形成一个不

可分割的整体关系,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密,这样可以激发更多潜在的合作,进而完善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

2 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

以高校广大师生的需求为目标,通过资源的输出和决策的输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之一,个性化服务也是学科服务的模式和方向。因而学科服务过程中,建立好图书馆员与用户的关系是这个过程形成的关键,而如何赢得用户信任的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积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并依靠强大的数据平台,利用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为用户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但是当下,在我国的众多高校中,图书馆的作用并没有被真正发挥出来。通过调查显示,众多高校中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利用率不高,信息检索的有效性很低,因而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改革之际,积极改革理念,努力将学科服务深入开展是关键,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当下

的状况。

3 提高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路径选择

3.1 高效利用数据化手段分析用户种类,掌握用户需求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是一个面向全体在校师生所提

供的一项服务,因而有效地掌握这些客户群的种类,并对其进行针对化服务可以使服务更加周到和高效。经过调查和分析,把高校中的人群分为几种:第一种是管理层面的人员,包括校领导以及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他们是负责管理和决策的人群,承担着学校发展规划等重大任务。第二种是教师团队,他们大多是科研的主力,平时通过申请基金来开展自己的工作。第三种是在校的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为主的群体,他们是科学研究的直接工作者,承担科学研究的实验工作,日常也主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综合。这3类人的分工不同,他们的工作同时也会有所交叉,例如有些学科带头人自己也投身一线的实验中,或者很多管理层面的人员也是学科带头人。因而,由于他们身份的差异必然导致所关注的方向有所不同。例如,管理层面的人可能更加关注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如何紧密结合等问题。而学科带头人可能更加关注的是如何申请基金以及如何确定和把握研究的方向等。因而图书馆在面对这样不同类型的人员需求时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服务,才会体现学科服务的真正目的。

3.2 综合运用各种学科服务模式,设立学科馆员、建立

学科馆员职责

高校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可以更好的为学科建设做好

学科服务,学科馆员要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要不断学习提高学科服务水平。

学科馆员的职责包括为对口学院(系、学科)师生提供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培训指导,及时宣传图书馆新增加的资源及服务项目;为对口学院(系、学科)师生提供咨询服务,及时解答问题;编写读者参考资料、图书馆利用指南和电子信息资源的使用指南等;收集、整理有关学科的馆藏网络资源和公共网络资源,建立该学科信息导航网页,并链接在图书馆主页上;定期进行读者调查,征求其对图书馆的需求意见与建议,作为图书馆调整馆藏及强化服务的依据;收集院系推荐书目,供采购参考;负责试用、评价对口院系学科的参考工具和电子资源、收集反馈意见,为数据库引进提供参考。

学科服务是一门高效服务的工作,完美的学科服务是形成一种方便的资源利用门户,同时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科服务工作人员,这样在开展学科服务时融入现代科学的先进方式,积极响应用户的需求,与用户形成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建立一种长期稳定高效的学科服务平台。在高校中科研型人才比较多,由于各个学院的研究方向天壤之别,需要的信息

也不相同,因而图书馆在面对这些科研用户时要积极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学科交叉的信息和资源实行学科共享,对于方向性较强的学科要实行既面向大众提供科普型资源,同时也要针对不同进行区别化对待,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科服务的高效和针对性。对于高校中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研究方向以及协同创新研究基地等这些重点实验室和科研人员,图书馆要提供学科情报服务,长期跟踪学科发展动态,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和资源,同时图书馆员也要根据自己的所长,积极参与到学科的研究项目和课题中去,对于科研需要的数据库、网站等及时更新,定期检查漏洞,进行资源整理,项目分析等工作,并把这些结果及时传送给用户。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要主动走入学院,聆听各个学科的所需,与真正的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

虽然早已听说过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但直到前不久才浏览本书的内容,看完之后还是有点震撼的,主要是大数据对我们日常生活和思维的影响太大了。下面摘取部分原文表述或案例来梳理一下这本书,其中有我本人的部分总结和评述。 有三个案例比较有意思,一是福特的名言,“如果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 乔布斯多年来持续不断地改善Mac笔记本依赖的可能是行业分析,但是他发行的iPod、iPhone和iPad靠的不是数据,而是直觉,第六感。谷歌公司内部的研究表明工作表现与大学毕业时的平均绩点没有关系,但其创始人依然要应聘者提供分数。 前两个例子(福特和苹果)说明大数据有时候是无效的,后面谷歌的例子则说明管理层对数据过度的执着。 大数据对人类生活的破坏莫过于它过于强大的预测功能,如通过一个人过去的表现可以准确预测到他在特定环境下一定会犯罪,那么,社会保障机制就会惩罚一个从来没有犯错的人。如书中所述: “因为预测的结果几乎不可辩驳,人们也就无法为自己开脱。但这种基于预测得出的惩罚不仅违背自由意志的原则,同时也否定了人们会突然改变选择的可能性。” 以上弊多些,下面谈利。

聪明的公司会从人们与信息交互中收集数据废气,以用来改善现有的服务或推出全新的服务。 “拥有知识曾意味着掌握过去,现在则更意味着能够预测未来。”-----这句话很精辟。 “情报分析员结合实地考察报告和过去IED袭击地点、时间和人员伤亡的详细信息,据此预测一天中最安全的运送路线。”类似的,我也听说过美国建立的爆炸物碎片博物馆的事情,基于爆炸物的各种信息追踪恐怖分子武器弹药的生产基地和储存地点。 “为了促进大数据平台的良性竞争,政府必须运用反垄断条例。” 谷歌对量化数据的极致追求可能过头了,因此激起了员工的反抗。(弊)通过大数据预测来判断和惩罚人类的潜在行为是对公平公正和自由意志的一种亵渎。(弊) 过去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生物学家就需要认识很多生物学家,但现在可能是,要解决一个生物难题或许和天体物理学家或数据视图设计师联系即可。 由于大数据的功劳,微软机器翻译部门的统计学家在茶余饭后的谈资就是每次一有语言学家离开他们的团队,翻译质量就会好一点。 当亚马逊的贝索斯发现算法推荐能促进销量增加的时候,他就不再需要书籍评论员了。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袁建勋

Vol.28No.1 Jan.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信息服务是以信息为基础,综合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 方法,传递知识、交流信息、促进知识创新,为用户提供策划、咨询、调研等各种智力成果与服务的工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服务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也使习惯于封闭式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面临严重挑战.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了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应该进行顺应时代的改革创新,找出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进一步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为广大师生和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1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信息宝库.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信息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具有重要作用.1.1通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 质 大学生通过利用各种图书、期刊、报纸、视听材料和电子资源等各种信息服务,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余爱好.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1.2 通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更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准确的数据资料,需要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而图书馆就是查阅这些资料的最佳场所.在科研工作中,图书馆可以为科研课题提供相关信息,提供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从而为科研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提供保障.1.3 通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可以满足社会用户对信息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象由过去的在校师生扩展到广大社会成员.高校图书馆可以为企业用户提供市场调研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2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 2.1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特点2.1.1 信息服务的载体多样化 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载体多样化 越来越明显,例如:电子期刊、光盘、电子图书、网络教学课件、数据库等各种网络资源.这些新载体具有容量大、检索方便、传递快、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与传统文献资源一起,形成优势互补、丰富庞大的资源体系.2.1.2 信息服务的手段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由传统的以事实性咨询、指导性咨询和专题咨询为主的服务变为了通过网络技术提供功能强大、灵活、方便、实用的信息检索系统为主的信息服务.2.1.3信息服务项目的特色化 网络时代对图书馆馆藏及服务特色的要求更为迫切,也使它规模效益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当然也为它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进一步强调各馆的特色馆藏,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由一般的常规化服务更多的向特色服务转移.开展特色服务成为了读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2.2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2.2.1 观念落后,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认识不足很多人对图书馆的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认为图书馆只是藏书、借书、看资料和报刊的地方,尤其是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往往是以“书库”“书店”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其管理人员只是管理归类、编目存档的资料员,是学生借书、还书的“售货员”.实际上图书馆图书馆信息服务是在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进行社会教育等职能的基础上进行的[1].图书馆职能的本质———信息服务并没有改变,只是这种服务的落脚点已经转为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延伸和扩大了图书馆的职能,这使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存在巨大潜力. 2.2.2馆藏资源陈旧,难以满足当今时代信息服务的要求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图书馆都属于经费相对紧张的 浅谈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发展 袁建勋 (山西医科大学 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032200) 摘要: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阐述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了进一步强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职能的措施,对深化信息服务工作,不断提高信息服务能力,满足信息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未来发展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1-0143-02 第28卷第1期(上) 2012年1月143--

[图书馆,战略,知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战略研究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战略研究 摘要:在今天的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面对信息的泛滥和知识的无序,图书情报机构和图书情报工作者肩负着信息整序和知识传递的重要使命。尽管目前人们对知识服务的概念、内涵、范畴等问题仍然处在不断的探讨过程之中,但图书情报机构应尽快实现从传统的基于文献单元的服务转变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基于知识单元的服务,已经越来越成为学界的共识。 关键词:知识服务信息服务战略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逐步成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各国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对知识的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信息的集散中心,如何抓住知识时代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它的知识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知识服务的内涵 所谓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即认知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动态关系。认知主体即人的大脑,认知客体即客观世界,人在大脑对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对象、过程等加以认识产生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使之有序化,提示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称之为知识。 知识又可分为程序性知识和描述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用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与实践操作密切,解决的是个体从不会做到会做到熟能生巧的过程,也叫操作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而描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形态、内容及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的主体,是产生知识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在当今社会中由于现代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使用户在很大程度上无需通过图书馆馆员的中介作用,便能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检索、查询、存取等。这就使得传统的图书馆失去了竞争优势。要想不被时代淘汰,高校图书馆就应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对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进行知识加工、知识处理,对文献信息进行分类整序、加工,提取出广大师生所急需的“知识单元”。向他们提供真正能解决教学和科研中重大实际问题的预案。 另一方面,高校又集中了大量教学、科研的高层次人才,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体,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知识层面,知识潜力巨大,高校图书馆人员要下大功夫做好师生的知识开发。并通过技术平台实现知识共享;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师生对知识的传播、交流。 三、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现途径 1、知识挖掘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浅谈】 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获取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减少了对图书馆物理实体的依赖;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却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社会读者的需求。于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呼之欲出。文章从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优势、存在问题、实现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必然性;优势;困难;实现途径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都只对本校师生开放,校外社会读者则去公共图书馆。然而,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和各类资源毕竟有限,很难满足广大社会读者的需求。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2005年7月8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举办“数字时代图书馆合作与服务创新”国际研讨会暨第三届中美图书馆员高级研究班,邀请北京大学等五十多所大学图书馆馆长,探讨数字化时代大学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问题,该研讨会研究通过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该宣言中说,“高校图书馆有义务满足每一位公民读者对信息知识的需求”,“满足校内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界把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概念定义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就是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接纳社会读者和团体,允许他们查阅馆藏信息资料,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实现服务社会化,既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发展,又能节约社会资源。发达国家的高校图书馆都非常重视社会化职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为企业及社区开展服务十分普遍。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只处于探索阶段,在全国范围内仅丽水学院图书馆、义乌工商学院图书馆等几家高校馆在开展此项目。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一、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据权威部门统计,国内1794所公立大学图书馆藏书6.6亿多册,并且有大量连续出版物、数据库等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但是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平均流通率低于40%,有的甚至不足20%,如何让这约4亿册处于“休眠状态”的图书有效利用起来,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二)校外读者的迫切需求我国公共图书馆藏书大约4亿册,却要面向比高校师生数量庞大得多的社会读者,服务质量必然会不尽人意。比如说武汉的光谷,这里被称为中国的“硅谷”,高新企业众多,高等学府林立,却没有一个能与之匹配的公共图书馆,此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仅对校内师生开放,校外社会读者只能花上数小时的时间乘车去省图书馆。很多光谷人都有托朋友亲戚去高校图书馆借书的经历。如果光谷地区的高校图书馆能向社会开放,就解决了当地读者查资料较难、信息不足的问题。(三)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第一,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的运作经费一直都由学校负担,常常因为资金问题而放弃了一些重大项目。实行服务社会化,其实是将高校图书馆推入市场,让高校图书馆在参与图书、信息市场领域的竞争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社会读者后,资金问题也可迎刃而解。第二,21世纪社会竞争激烈,知识更新日新月异,4年的大学教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因此提倡“终生教育”,只有全民投入到学习中去,国家才能兴旺富强,发展得更快。高校图书馆学习环境幽雅,学习气氛浓厚,拥有丰富的馆藏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人们理想的“终生教育”场所。在对社会读者开放的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增强自己的社会地位。二、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优势(一)人文、自然环境优势高校图书馆大多位于依山傍水、绿化率高的“象牙塔”中。相比公共图书馆,高校馆空间宽敞,布局合理,远离都市喧嚣,有着浓厚的学习气氛,底蕴深厚的文化氛围。(二)信息资源、管理设备优势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尤其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开展,各高校都特别重视对图书馆的建设,倾注全力丰富馆藏,购买先进的设备,所以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完备性等特点,品位高、专业性强、涵盖广。随着网络信息技术

大数据时代心得

《大数据时代》心得体会 由咸阳市组织、厦门大学承办的为期一个星期的“三五”人才综合素质培训已经结束,这次培训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感受到的是技术变化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我们这样评论着的信息时代已经变为曾经。如今,大数据时代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针对这个话题,我从以下几个方便谈一下自己对于大数据的浅薄认识。 一、大数据的概念 信息和数据的定义。维基百科解释:信息,又称资讯,是一个高度概括抽象概念,是一个发展中的动态范畴,是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信息的界定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信息具备客观、动态、传递、共享、经济等特性却是大家的共识。数据:或称资料,指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可定义为意义的实体,它涉及到事物的存在形式。它是关于事件之一组离散且客观的事实描述,是构成信息和知识的原始材料。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两大类。数据指计算机加工的“原料”,如图形、声音、文字、数、字符和符号等。从定义看来,数据是原始的处女地,需要耕耘。信息则是已经处理过的可以传播的资讯。信息时代依赖于数据的爆发,只是当数据爆发到无法驾驭的状态,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 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区别与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数据的更多、更杂,导致应用主意只能尽量观察,而不是倾其所有进行推理。小数据停留在说明过去,大数据用驱动过去来预测未来。数据的用途意在何为,与数据本身无关,而与数据的解读者有关,而相关关系更有利于预测未来。大数据更多的体现在海量非结构化数据本身与处理方法的整合。大数据更像是理论与现实齐头并进,理论来创立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方法,处理结果与未来进行验证。大数据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数据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数据时代也即是信息时代,是大数据时代的前提,大数据时代是升华和进化,本质是相辅相成,而并非相离互斥。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和影响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和影响 摘要: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 建设现状的分析,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通过阐述提高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路径选择,为今后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提供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学科馆员 1 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中的核心内容,一所大学各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所大学的办学水平,特色的学科建设能提高一所大学的竞争优势。而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可为学科建设设立专门的学科服务。学科服务是根据学科建设的需求来确定的具体的服务目标,使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更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化。学科服务通过针对性的对学科建设所需的信息和资料进行全面汇总介入到学科建设中,从而帮助科研人员解决信息资源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科服务的定义可以知道,学科服务的本质就是为高校的科研人员在学科建设中提供定向服务。因而要想创建高质量的学科服务,最关键的是理清学科服务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加强图书

馆与各院系之间的沟通,通过互动进行有效、具体的服务。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可以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庞大的信息库资源提高学科服务的效率。当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中,理念的更新和过程的深化一直在不断地被提出。因而,图书馆也可以借鉴这种思维方式加强沟通,使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与各院系的学科建设形成一个不 可分割的整体关系,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密,这样可以激发更多潜在的合作,进而完善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 2 高校图书馆创建学科服务模式的意义 以高校广大师生的需求为目标,通过资源的输出和决策的输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之一,个性化服务也是学科服务的模式和方向。因而学科服务过程中,建立好图书馆员与用户的关系是这个过程形成的关键,而如何赢得用户信任的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积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积极主动的沟通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并依靠强大的数据平台,利用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为用户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但是当下,在我国的众多高校中,图书馆的作用并没有被真正发挥出来。通过调查显示,众多高校中的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利用率不高,信息检索的有效性很低,因而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改革之际,积极改革理念,努力将学科服务深入开展是关键,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当下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全)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大数据时代》是由英国作者维克托麦尔〃舍恩伯格等所著,由胜杨燕和周涛翻译。这本书主要描述的是大数据时代到临人们生活、工作与思维各方面所遇到的重大变革。本书作者舍恩伯格在大数据领域是最受人尊敬的权威发言人之一。他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网络经济、信息与创新、信息监管、网络规范与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从维也纳大学到哈佛大学,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到牛津大学,世界上最著名的互联网研究学府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开阔的学术视野与系统的学术造诣,更让他不断为企业与商业应用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他的咨询客户包括微软、惠普、IBM、亚马逊、facebook、twitter、VISA等大数据先锋们,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他将掌握的最前沿的大数据应用案例给予充分的分析,并对大数据的价值链与角色定位给予清晰的预见。 文中作者清晰的阐述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列出明确的观点。不管对于产业实践者,还是对于政府和公众机构,都非常具有价值。作者将本书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处理数据理念上的三大转变:抽样=全体;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第二部分作者从万事万物数据化和数据交叉复用的巨大价值两个方面,讲述驱动大数据战车在材质和智力方面向前滚动的最根本动力;最后一部分,作者描绘了大数据帝国前夜的脆弱和不安,包括产业生态环境、数据安全隐私、信息公正公开等问题。 本书观点掷地有声,作者观念高屋建瓴,从很多实例和经验中萃取普适性观念。例子详实丰富,囊括了进百个学术和商业实例。 引言提出了大数据将给生活、工作于思维带来重大的变革。一个例子是2009年H1N1流行病毒背景下谷歌通过检测检索词条,处理了4.5亿个不同的数据模型,通过预测并与2007年、2008年美国疾控中心记录的实际流感病例进行对比后,确定了45条检索词条组合,并将其用于一个特定的数学模型后,预测的结果与官方数据的相关系数高达97%。按照传统的信息返回流程,通告新流感病毒病例将有一到两周的延迟。对于飞速传播的疾病,信息滞后两周是致命的。而谷歌运用大数据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得出流感所传播的范围,为世界预测流感提供了一种更快捷的预测工具。此外,我联想到原淘宝董事

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

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 在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等技术的冲击让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文章将紧密结合学校图书馆的革新状况,对过去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弊端予以陈述,然后对新型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优化作出简要分析,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校图书馆服务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标签: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资源建设;管理机制 在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中,主要利用人工查找的方法来找寻图书内容。在图书资源获取上,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会让学生的使用质量受到影响,而在图书借还方面,都为人工借还。学生在有借书需求时,需要进行人工操作,且同时需要有专人进行值守,学生需要依靠图书证刷卡进入,而电脑需要保持刷卡进入界面,如果不慎移动鼠标,就很有可能让刷卡不显示、记录数据不准确等现象出现。 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的优化 1.新型高校图书馆整体概述 针对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种种弊端,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优化、革新策略。首先,在图书馆内采用了一卡式门禁系统,其原理与地铁通道机类似,学生的图书卡得到升级,利用图书卡或是学校發放的一卡通手机才能通过门禁,让学生的财产安全与学校图书的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其次,在新型图书馆内,增设了学生选座使用的选座系统机、馆藏书目检索机和自助借还机,让学生的选书、找书及还书更为方便。最后,另有一系列网上的图书馆服务,利用QQ、微信等媒介,可以让学生远程找书、看书,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这两种服务体系的结合。 2.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具体优化 (1)资源建设的强化。高校图书馆在优化服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合理把握各项资源,让本地资源与电子资源得到充分融合,让层次化的资源体系得以形成。第一,可以利用文件与图书的多种形式来保存本地资源,在整理资源过程中,根据学科知识可以对其进行科学分类,让其存放在不同区域内,并确保本地资源和服务管理系统得到紧密结合,让信息得到共享,让用户的获取更为方便,在存储过程中,可以做好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工作;第二,需要确保电子资源的检索较为方便,在高效图书馆的资源设置中,可以利用文字转换技术、数字处理技术让纸质资源得到转化,以形成电子资源,让学生可以享受便捷的数字资源,打破传统纸质资源的时间限制与空间限制。 (2)管理机制的优化。随着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革新,也需要对管理体制进行优化。如我的岗位是前台咨询并监管门禁系统,现阶段,具体工作内容随着图书馆的革新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只有对管理体制予以优化,才能让图书

大数据时代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市场营销模式变革思考 在数字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样也使得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较大的转变。它赋予消费者更广阔的视野,同时也在提高着消费者的自主意识。这些影响足够消费者不再完全相信传统营销“轰炸式”的传播和灌输,他们更加倾向于受到质疑的品牌和产品,他们能够在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影响到其他的人群。在这种时代环境下,如果企业和厂商对他们的观点是漠视的态度,那么他们将会失去大量的关注人群,也使得传统的营销模式传播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在我国有着超过一半的企业每天的数据生成量达到1T以上,有着一成企业的数据量每日达到10T以上,随着数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字时代的不断成熟完善,这些数据还在大幅度的提高。由此可见,大数字时代已经成为时代的重点,在某些行业,数据就是业务,它已经成为企业与国家的战略资源。 一、数据的意义 数据对于现代的社会环境而言,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产,如同黄金等货币一样。数据已成为现如今主体的信息载体,它被运用到各个方面,像人工智能等技术,利用数据处理的自然语言和识别模式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能够使得

计算机更加容易接受,同时数据也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营销打开了新的思路。 “大数据”的大字并不仅仅局限于容量,更重要的是在对海量信息数据处理、整合以及分析之后创造的价值。在IDC 和麦肯锡在对大数据的研究中指出,大数据至少能够在4个方面能够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其一,对顾客用户的群体细分,它能够针对每个群体实现不同的行动;其二,运用大数据模拟实境,实现新的需求获取和提高回报率;;其三提高大数据在各个部门的共享程度,这样能够提高管理链条和产业链条的投入回报率;其四,实现商业模式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二、CMO转型 在数据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新的经济环境的波动、不确定以及日益复杂和结构变动大的特点。在国内,由于多种变革的力量作用下,中国经济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同时技术的互联互通,使得环境的变化出现更加复杂。 在今年,IBM组织了首次的全球首席营销官调查,这是一次最大规模的调研,其中有来自64个国家19个行业的1734名CMO接受长达一个小时的面谈,这次调研能够较好的帮助我们了解CMO在近些年所发生的角色变化,其中有着68名来自中国的高级市场主管。 与其它的CMO一样,中国的CMO们同样在应对变革因素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的新模式 高祀亮(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青岛266042) [摘要]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地位,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工作中的新要求,探析了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对策,提出深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环境定题服务数据库 [分类号]G250.73 1. 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的重要地位 1.1信息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的一种现象,它是信息源体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一定形式与外界进行交换的讯号。简单地说,信息就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存在和运动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和消息。图书馆是知识、信息的宝库和服务中心。知识、信息是以文献形式存在的。文献是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在一切载体材料上的人类知识。知识、信息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在形式,而记录是联系知识、信息与载体的手段。文献中记录着的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为读者所利用时就转化为情报。情报是知识或信息经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即运用一定的形式,传递给特定用户,并产生效用的知识或信息。因此,图书馆的特定信息服务实际是情报信息服务。 1.2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全面运用,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网络技术作为现代信息存储、流通和传播手段,极大地丰富并改变了原有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了空前拓展。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再局限于本馆原有的印刷型文献信息,而是扩展到网络可检索和共享的其它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以馆藏的现实信息资源和网上虚拟信息资源为主要对象,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以知识和信息的开发为手段,为用户提供增值信息、特定信息的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高校图书馆必须打破旧的思想观念,树立大信息观,确立新的现代服务理念,充分开发利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不断适应社会对文献信息深加工和综合化的要求,真正成为网络环境下面向社会服务的现代化信息中心。 1.3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高校图书馆读者的信息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读者不再仅满足于印刷型文献,而是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取网络信息和多媒体信息。信息需求从单一型、专业型向各行各业及生活领域扩展,形成了全方位、综合化的态势。这种需求决定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发展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和数字化网络信息资源并举,从过去单一的文献借阅服务,转向既要有书本式的文献借阅服务,又要有联机检索和光盘检索服务,还要有情报信息服务和教学培训服务的多元化格局。从而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读者信息需求和信息资源的多样性要求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必须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服务工作的新路子,针对读者的需求提供全程性、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包括信息内容和获取信息的技巧、方法等多方面服务。 1.4 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核心,网络的发展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革。适应和利用网络带来的变革,找准重点,发挥已有的优势,更新服务思想、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是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转变,主要应加强情报信息服务工作,即针对用户特殊需求的信息服务工作。 2.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工作中的新要求 2.1领导的重视与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做好信息服务的重要保证。高校图书馆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必须得到校领导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只有为图书馆信息网络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能力建设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能力建设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演进,网络化的发展和日益普及,用户信息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图书馆不再是用户获取信息的惟一机构。用户生存在网络环境下,往往认为网上无所不有,出现了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成灾的局面,无用、无效、无关信息充斥其间,使用户无所适从,即使找不到所需信息,也不愿求助图书馆,包括数字图书馆。用户获取信息要求方便、快捷、简单,但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这样一种环境对图书馆组织和服务模式是一种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用户需求与行为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积极地应对变革,加快图书馆从面向图书馆到面向用户的转型。 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战略要素分析 图书馆服务理念是图书馆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对其独特文化内涵的一种简练表达。建立以学科服务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具体内容是:资料随手可得,信息共享空间;咨询无处不在,馆员走进学科;技术支撑服务,科研推进发展。建立学科服务体系需要创新学科服务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图书馆而言:理念、管理、机制、服务、文化、内涵、品牌等均需要围绕学科化服务工作进行全新定义与设计。学科服务创新意蕴创新动源是以先进理念牵主线,以优化机制为动力,以科学管理做保障,以文化建设铸内涵,以服务創新树根本,以塑造品牌谋发展。建立以学科服务为核心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与运行机制。学科服务不仅是服务团队的主要工作,也是全馆各类组织机构业务工作的核心,因此,需要变革组织机构,细化职能结构,调整资源布局,建立全面完整的学科化服务体系。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动机分析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是一种个性化、主动化、具有增值性的深层次服务,从服务对象、专业水平、工作流程、服务系统、时间、服务内容、个体情感、协同方式等方面嵌入到教学、科研、学习、学科创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优化探讨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优化探讨 概要:基于用户需要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高校图书馆充分了解当前自身在学科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缺陷和不足,积极借鉴国内外图书馆在学科服务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注重对学校用户需求的调研与分析,能够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动化服务,创新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评价机制,促进通俗化工学科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针对图书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积极实现对口服务,为高校用户的学习、教学与科研提供更加全面的增值实施服务,实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的不断优化和转变。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服务工作不够深入 受图书馆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主要还是被动式的服务,很少会针对用户需求开展主动性的服务,主要采取基于学科馆员、以资源建设为中心的,这样服务工作是单向的,没有实现同用户之间的积极互动,所以无法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准确把握,目前所开展的学科服务内容主要还是集中在学科导航、数据库建设、学科资源整合、咨询解答等常规性的服务项目,这显然已经无法有效满足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现实需求。 (二)学科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偏低 随着高校科研工作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学科资源建设专业化程度的建设标准也在不断上升,只有保证学科资源建设的前沿性、标准型、及时性,才能为学校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但是,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科数据资源进行深入的发掘与整理,在学科资源的购买与整理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无法保证学科资源建设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学科服务质量也就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同时,有些高校学科服务配套资源的配置效率比较低,电子化信息资源的建设相对滞后,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相对较低,这都会影响到高校学科服务专业化程度的提升。 (三)缺乏有效的用户服务效果评价

大数据时代,800字心得体会

篇一:《大数据时代书面记录与心得体会》 大数据时代书面记录与心得体会 2015年5月12日,听取了大数据时代相关技术的技术讲座。当今,大数据的到来,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无法逃避的挑战。每当我们要做出决策的时候,大数据就无处不在。大数据术语广泛地出现也使得人们渐渐明白了它的重要性。大数据渐渐向人们展现了它为学术、工业和政府带来的巨大机遇。与此同时,大数据也向参与的各方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大数据,其影响除了经济方面的,它同时也能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大数据可以帮助人们开启循“数”管理的模式,也是我们当下“大社会”的集中体现,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大数据”的影响,增加了对信息管理专家的需求。事实上,大数据的影响并不仅仅限于信息通信产业,而是正在“吞噬”和重构很多传统行业,广泛运用数据分析手段管理和优化运营的公司其实质都是一个数据公司。麦当劳、肯德基以及苹果公司等旗舰专卖店的位置都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精准选址。而在零售业中,数据分析的技术与手段更是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企业如沃尔玛通过数据挖掘重塑并优化供应链,新崛起的电商如卓越亚马逊、淘宝等则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掌握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大数据在个人隐私的方面,大量数据经常含有一

些详细的潜在的能够展示有关我们的信息,逐渐引起了我们对个人隐私的担忧。一些处理大数据公司需要认真的对待这个问题。例如美国天睿资讯给人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是他的一个科学家提出,我们不应该简单地服从法 律方面的隐私保护问题,这些远远不够的,公司都应该遵从谷歌不作恶的原则,甚至更应该做出更积极的努力。 未来十年,决定中国是不是有大智慧的核心意义标准(那个"思想者"),就是国民幸福。一体现在民生上,通过大数据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澄明,看我们在人与人关系上,做得是否比以前更有意义;二体现在生态上,通过大数据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澄明,看我们在天与人关系上,做得是否比以前更有意义。总之,让我们从前10年的意义混沌时代,进入未来10年意义澄明时代。随着具有语义网特征的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发展起来,组织的变革就越来越显得不可避免。大数据将推动网络结构产生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最先反映这种结构特点的,是各种各样去中心化的WEB0应用,如RSS、维基、博客等。大数据之所以成为时代变革力量,在于它通过追随意义而获得智慧。生产者是有价值的,消费者是价值的意义所在。有意义的才有价值,消费者不认同的,就卖不出去,就实现不了价值;只有消费者认同的,才卖得出去,才实现得了价值。大数据帮助我们从消费者这个源头识别意义,从而帮助生产者实现价值。这就是启动内需的原理。 篇二:《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综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综述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的了解,掌握学科服务难点,分析学科服务影响因素,提出学科服务体系原则,并通过对国外高校学科服务现状分析以及对国内部分高校学科服务的总结,得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结果,为未来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打下基础。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2-0027-03 为满足不同读者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文献信息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科技咨询服务部门或团队,提出了学科咨询服务,目的是用于提升读者的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满足不同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1学科服务基本问题研究 1.1学科服务现状分析 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首先开展学科服务,随后越来越多的学校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为学校科研开展学科服务,很多学校图书馆把学科服务作为深化读者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学科服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①部分高校图书馆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开展学科服务。②部分高校图书馆虽然开展了学科服务,但效果很不理想。③部分高校图书馆保持观望态度。 1.2学科服务的难点 造成上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不尽如人意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在当前的学科服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高校图书馆虽然建立了学科服务,但仍对其疑虑重重,他们认为在现有环境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开展学科服务存在许多困难。有许多开展学科馆员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也表示学科馆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得不到用户的认可,整个学科服务过程无法深入到教学或科研过程中,服务结果不能满足预期理想。学科服务研究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多数学科服务成果都不明显,甚至更多的仍然只是纯粹的图书馆,而不能作为学科服务查新站等。每个学校图书馆都有各自的学科服务难点,找到学科服务的难点并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提出解决方案才是重点。初景利教授总结出图书馆学科服务难点在于学科服务的规划与设计、确立学科服务的基点、学科馆员的角色等方面,并针对以上现象提出了五点针对学科服务难点的解决方案:①学科服务的规划与设计。做好学科服务前期规划有利于设立学科馆员岗位,充分调研图书馆的现状,包括馆员的学历和学科背景、职责设计、工作机制、考核办法、任务目标等。②学科服务基点。当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基点失衡,导致图书馆的目的与读者需求不符,失去了图书馆发展的根本。③学科馆员的角色。学科馆员要改变传统角色,服务于一线,与用户形成科研团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④学科服务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学科服务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是学科服务的关键点,学科馆员应与其他业务紧密关联,充当图书馆事业和业务的灵魂,充分调动各方因素,发挥主体作用。⑤学科服务考核办法。学科服务考核应该以读者服务为导向,侧重服务效果。 1.3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其代表性观点是由丁学淑等提出的两要素:①个人因素对学科服务的影响。一方面是读者用户,高校图书馆要向读者宣传其学科服务的理念、内容、品牌,并提供人性化和知识化的服务。另一方面是学科馆员素质,学科馆员的形象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好的专业素质、较高的专业技能、较硬的心理素质。②组织因素对学科服务的影响。一方面是图书馆,图书馆的品牌形象的关键是能成功定位学科服务品牌。图书馆资源是学科服务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图书馆应针对特定学科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主动推送给读者。另一方面是学校院系,学科服务有利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学校领导和各部门应给予充分的支持,院系协同图书馆,保证学科服务的顺利开展。

浅议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一)

浅议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一)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对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传播、交流的社会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要继续加强纸质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同时针对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览服务质量,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构想与具有执行效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资源建设 21世纪,社会经济已进入以知识为基础增长的新模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有效地利用知识、不断地创造新知识,因而人们需要提高收集和使用知识的效率,这对号称知识宝库的图书馆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服务需求。我们可以看到以资源分布化、传递网络化、媒体多样化、服务个性化、利用共享化为特点的图书馆正迈着大步向我们走来,图书馆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图书馆人应该顺应这个历史潮流,把握时机,让图书馆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一、资源建设的现状 特色馆藏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基础,然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盲目追求图书数量,加上在学校扩大发展规模的硬件要求上,都把图书馆的藏书量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以藏书量的多少衡量一个图书馆水平的高低。而单单讲求数量,不注重藏书对本校学生利用价值,为了达到标准,大肆购买,而忽视了质量;为了应付评估需求,短期内一次性购书情况普遍存在,从而使得各馆的藏书量激增,藏书却缺乏特色,导致信息雷同较多,各层次书籍分布不均衡,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有限。 另一方面由于发展历史、专业、学校规模、购书经费条件的制约,图书的藏书量数量不一,由此演化了在资源共享上的分歧。许多大的图书馆、尤其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高校的图书馆,传统藏书观念根深蒂固,加上能够共享别人的太少,而提供给的资源相对较多,所以在共享的态度上不是积极应对。 二、文献资源的建设 1.非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 纸质文献购买、保存都比较方便,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上架供读者使用,而且无须特别的设备,阅读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限制,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深受读者欢迎。纸质文献资源仍呈 现增长趋势,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其存在和发展是客观必然的。 纸质文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以印刷型为主的纸质文献经历了上千年的洗礼,已建立起完善发达的编辑、生产、发行系统。在科学评价功能方面,各门都建立健全了学术评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保证出版文献的学术水平。在道德审查功能方面,纸质文献的生产和传播常会受到道德审查和政治审查,能够生产并传播的文献基本上代表着当时社会的社会道德和政治道德观念,对保护普通社会人群、保护社会伦理和社会道德、保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根据读者利用的情况和发展需要,对纸质文献资源进行筛选。并对文献资料的使用价值和潜在的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尽可能地让文献资源不要流失,并针对其潜在指导下一时期的藏书购买。 2.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 电子文献具有信息存储量大、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检索方便、易于复制,以及可被众多读者同时使用等特点。随着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的改善,电子文献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快速增长,各类读者对电子文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所以现阶段图书馆应调整馆藏资源采购策略,加大电子文献的收藏比重,应侧重网络数据库,网络版光盘数据库和全文电子期刊及检索性二次文献的引进。对于全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如“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在扩充部分馆藏的同时,也可缓解读者对图书复本的需求。 另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重要的基础建设。它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结构更加复杂,除

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特点简析

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特点简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类型的不同 1.不同类型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不同。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服务读者的类型也是不一样的。例如:乡村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以农民为主,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以普通市民为主;少儿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以6岁至15岁的儿童少年为主,成人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以成人为主等。 2.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类型的特点。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它是为教学、科研、培养人才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主要是大学生读者、研究生读者、教师读者。 3.高校读者易追求阅读的功利价值。阅读具有功利价值和依据读者自身的职业结构特征,可以把读者分为学生读者、工人读者、教师读者、军人读者、农民读者等等。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类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它主要以大学生读者、研究生读者和教师读者为主。 二、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特点分析

1.阅读的重要性。高校学生读者可分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对于高校学生读者来说,图书馆就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大学生较高中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被动性学习转换成主动性学习,所获得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于自学的学习方式。大学生要想成为合格的人才或者成为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人才,就需要从课外获得大量的知识。所以图书馆就成为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 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和科研,他们需要不停地学习来给自己充电,不停地学习新知识,及时掌握科研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这样才能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说实体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也是高校教师的大课堂。 2.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方式多样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媒体也日趋多样化,读者的阅读方式已从单一的纸质读物向多种读物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也有所变化,尤其是高校读者的阅读方式。一方面,高校读者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与社会读者相比,高校读者对先进传播媒体的应用能力比较强;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教育第二课堂的图书馆,高校非常重视对先进传播媒体的建设;更重要的一点,高校图书馆资源对于其读者提供的是免费服务,这又促进了读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