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廉政文化的概念

廉政文化的概念

廉政文化的概念
廉政文化的概念

廉政文化建设思考

贾育林

(中央纪委机关党委副书记、法学博士) 廉政文化是近年来我国反腐倡廉实践运用比较频繁的一个概念。

许多地方以文学、艺术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通过报刊、网络、影视等各种传媒,宣传、倡导廉政,推行廉洁政治生活方式,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廉洁从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更为可喜的是,随着廉政文化建设的推进,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已经得到提炼升华,形成并推出了一批理论成果。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遵循廉政文化建设的规律,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要切实重视并加强对其质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一、对文化现象本质的认识

廉政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研究思考廉政文化,首先要对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样,探讨才会有基础。对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国内外学者往往从自身的研究需要出发作出不同的定义,使得文化呈现为一个多义性的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各家各派的文化定义作了综述性的介绍,据统计,仅有影响的就有近

200多种。20世纪60年代以后,文化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产生了一些新的定义。现在,世界上对文化定义远远超过300种以上。就文化的实质含义来讲,它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它是一种精神价值。

比如,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的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成为一件工艺品,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畴。

人在打磨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结成的相互关系、最后完成的工艺品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都是文化现象。文化具有这样一些特征:一、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二、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三、文化是有载体的,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物态的、制度和精神层面的。四、文化是共有的,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并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守,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不是文化。

五、文化是一个历史现象,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创造积累过程。六、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

如果我们对文化现象,特别是对各种文化形态进行深入

党风廉政建设概念

一、党风廉政建设概念的界定 党风:即“党的作风”从狭义上说,党风主要是在当的组织路线上表现出来的风气;广义上是指当的活动中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党的宗旨和世界观在党的活动中的体现。 廉政:指清正、廉洁,表示公正清明。即政治、行政,治理国家的活动的执行者,如国家的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公正无私,清明廉洁。 腐败:廉政的对立面就是腐败,其本质是公共权力的私有化、或通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商品化而为个人谋取私利。 党风廉政建设:是指我们党开展端正党风的一系列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同心同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反腐倡廉建设”概念探析 “反腐倡廉建设”这个概念最早是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底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2007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公开提出这一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的地位,这在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深刻理解“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概念提出的重大意义及其深刻内涵,充分认识这一概念提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远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反腐倡廉建设”概念提出的重大意义“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过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大建设变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大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高度。“

“反腐倡廉建设”概念提出的重大意义 “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过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大建设变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大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高度。 “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概念的提出,强调和提升了反腐倡廉的战略地位,显示其在国家建设中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在党的建设中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建设的辩证关系与重要地位。 “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概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正确判断和清醒认识。反腐倡廉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作,而是一项需要付出巨大努力,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概念的提出,再次表明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把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心设定为“反对腐败”;党 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基本上延续了十五大报告的精神;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则发展了党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主张不仅要“反对腐败”,还要“倡导廉洁”。 “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概念的提出,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完全整合,强调“反腐”与“倡廉”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进一步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经常化的建设工程,有目的、有规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进一步常态化和系统化。

让廉洁从业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让廉洁从业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我们知道“廉洁从业”的行为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个人的主观意识,即思想决定行动。而“企业文化”是法人的行为文化,是用以规范员工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一种自发行为意识,他的实质是一种价值理念的灌输,作用在于思想内化于心,具有意识行为的导向与凝聚作用。综上所述个人廉洁从业的自律行为需要企业文化的熏陶,因此廉洁从业的开展需要依靠企业文化作为载体,将其价值观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让无形的廉洁从业理念在员工的内心深处扎根,从根本上杜绝违纪腐败现象。下面我将结合大连中远物流有限公司在近几年廉洁从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浅谈几点: 一、公司自上而下开展廉洁从业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 从本源讲企业文化是管理层价值观念的外延表现,因此管理层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下级员工的行为意识。很多有着完善内控体制的企业之所以腐败现象不断,关键原因在于管理层缺乏一种坚定的廉洁从业态度与自律行为,风气是自上而下形成的,如果规则制定者恣意破坏制度,自然形成一级效仿一级的不良风气。因此公司高层的引导作用,管理层的实际行为对下级员工廉洁从业思想的影响尤为重要,只有明确的价值观念与以身作则的行为才能引导员工有着正确的判断方向,这一切正是廉洁从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公司2008年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开展了廉洁从业文化建设,从08年开始至今,廉洁从业为主的企业文化建设一直坚定不移的推进。公司管

理层通过自身廉洁从业的实际行动证明,廉洁从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绝非领导们的面子工程,通过处理打击个别违法违纪的人员表明了高层对廉洁从业文化建设的决心。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种廉洁从业的风气与氛围,公司领导班子的思想理念与实际行为已经自上而下的影响着每名基层员工,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廉洁奉公谨守职责现象是一种整体的氛围,而不是个例,这种趋同的观念与一致行为是推动大连中远物流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二、廉洁从业的文化理念引导员工的价值观念与信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90周年纪念日,上世纪共产党人能够在物质条件及其匮乏的环境下,取得最终胜利,重要的一点就是每名共产党人有一股子坚定的信仰。相反在当前物质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的时代,腐败违纪现象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腐败者缺乏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现代企业提倡的契约精神,在他们身上则表现为一种讨价还价与损公肥私的手段,公司无论盈亏自己理所应当的贪污,将公司财产当成个人资产,症结就在于个人信仰的缺乏,价值观出现扭曲。因此用正确的廉洁从业文化引导干部员工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信仰,从而解放自身思想是关键所在。作为国企更需要这种文化的建设,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财产管理人的角色,要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监督者不能简单考虑层级关系,要敢于直言,同时企业不缺乏监督腐败者的相关制度,缺乏的是敢于硬碰硬的监督者。2008年公司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明确阐述了“公司靠我发展我靠公司富有”“员工道德品质是第一位”的核心价值观,简洁的文化理念明确传递

文化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

文化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 徽学是关于徽州社会历史文化及其发展的学。(注:关于徽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有多种说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一期上曾发表了曹天生《本世纪以来国内徽学研究概述》一文,其中就列举了数种。)尽管它目前在国内外学术界已是十分火红,然而对什么是徽州文化,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地位等基本问题,至今还缺乏整体、清晰的认识与研究。本文试在此方面做点工作,以抛砖引玉。一、徽州文化的界定 要研究徽州文化,首先就要有对徽州文化较为清晰的界定。对此,可以说,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的、明确论及的界说。据笔者的理解,所谓徽州文化即是指发生与存在于历史上徽州的以及由此发生辐射、影响于外的典型封建文化。如此定义,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限定: 其一,我们说的徽州文化是指历史上徽州区划范围内的文化。其地理区域范围包括当年徽州府辖的6个县,即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和婺源。其二,徽州的历史至少有 五、六千年,其文化当然可归为广义的大徽州文化的范围。但严格和典型意义上所说的徽州文化概念,主要还是指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设了徽州府后才全面崛起,在明清时达到鼎盛的文化,但这一文化与其早期发展及后期演变都有内在关联。 其三,徽州文化不能仅仅指在徽州本土上存在的文化,亦还包括由徽州而发生,由本籍包括寄籍、侨居外地的徽州人而创造从而辐射于外、影响于外的文化,这其中的关键是要有对徽州的强烈认同。如朱熹,尽管他在福建,主要活动也在福建,但他祖籍在徽州,朱熹本人对徽州强烈认同,从来号称“新安朱熹”等;同时,徽州人也更是强烈地认同朱子,视朱熹为徽州人的骄傲,在思想意识、观念、道德、伦理、社会行为及活动的诸多方面都自觉不自觉地深受朱子思想的影响,故朱子的思想、学术活动等亦可作为徽州文化的内容。 其四,这里所说的“文化”应是取其广义的概念,不仅指学术理论、文化艺术,还包括商业经营、宗法伦理、精神信仰、风俗民情、文献著作、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历史人物等等。 如此界定的徽州文化概念,实际是将徽州历史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多元的、系列的整体,既有显明的地理空间和时间流程上的限定性,又有内容实质上的限定性,以及由此限定而内在包括的对自身限定的一体化超越,决定了徽学研究的对象。由此,笔者不会同意有人将徽学(或称之为“徽州学”)的研究对象 仅仅限定为“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在徽州这个封闭、落后、贫困的山区出现的一种具有丰富性、 辉煌性、独特性、典型性、全国性五大特点的徽州文化产生、繁荣、衰落的规律的学问。”(注:赵华富 :《论徽州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载张脉贤、刘伯山等编:《徽学研究论文集(一)》,1994年10月。)将宋之前及鸦片战争以后的徽州文化断然地割除在徽学研究之外,这里且不论其界定的内容是否准确 ,仅其忘记了徽州文化当有其来源即产生的历史条件基础及以后的演变来说,就应是不够完整的。历史当是不能简单、武断地人为分割而将分割后的片断独立纯化成块的。南宋至清末的徽州文化应是徽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或重点内容而不应是唯一内容。 实际上,徽州文化只是徽州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徽州早期的土著人是越人,最早的文化形态是笔者称之为的早期江南越文化,其时限当是从远古至春秋战国,其时,徽州历史文化尚未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母体中分离出来以走独具品格发展的道路。其后是山越文化,其时限为从战国中后期至三国,这时的徽州社会与文化已开始从中华民族母体的社会文化发展中分离出来,但却是走着一条停滞发展甚或出现倒退的道路,越人“入山为民”,以成山越,“依山阻险,不纳王租”,生产方式上“刀耕火种”,生活习俗上,“志勇好斗”,烙有很深的半原始丛林社会与文化的痕迹,以至于有人称这一时期是徽州历史上的“ 黑暗”时期。(注: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页。)东 汉末年至南宋的长达一千多年的时期是笔者称之为新安文化阶段(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徽州设新安郡,故称),徽州的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由于北方诸多土家大族的移民而带来在人口、经济、 文化上的冲击、碰撞及最后的整合,得到长足进步和快速递进,封建化进程得到实现,至南宋时,越人已与迁居而来的北方汉人融合,徽州人已经是十分成熟的“封建人”;徽州人多地少的矛盾已经突出,由 徽州本土向外的徽州历史上第二次移民――负移民的过程已经开始,它主要是通过科举和经商两条道路实现;徽州重儒、重文、重教的风气已经形成,“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保于此,后或去或留,俗益 向文雅,宋兴则名臣辈出。”(注:淳熙罗愿:《新安志》卷一。)“新安自南迁后,人物之多,文学之盛 ,称于天下。当其时,自井邑、田野以至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故四方谓‘东南邹鲁’。”(注:赵@①:《商山书院田记》。)并且也正是此时期,徽州已是作为了“程朱阙里”,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注:见拙作:《程朱理学渊源考》,《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3期。)而程

法律基本概念题库

法律基本概念题库 一、判断题 1.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社会规范的总称。 【答案】正确 【考点】法的概念 【解析】历史上,不同的法学家基于各自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法的概念。到目前为止,中外的法学家们并没有取得一个大家所一致同意的法的概念。本题对法的定义,符合古今中外法的真实面貌。 2、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国际条约。 【答案】错误 【考点】我国法律的形式 【解析】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的法、国际条约。 3.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答案】错误 【考点】法律责任的含义

【解析】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单选题 1.社会中的各种规范,包括道德、宗教、习惯、政策、法律等。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征,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经过公共权力机构亦即有权的国家机关的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B.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具有可诉性,但它不是判断一种规范是否属于法律的标志 D.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答案】C 【考点】法的特征 【解析】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征,即:法是调整人的行为而非思想的社会规范;法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具有普遍性;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法具有国家强制力;法是可诉的规范体系,具有可诉性。 可诉性是指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加以运用以维护自身权利的可能性。判断一种规范是否属于法律,可以从可诉性的角度加以观察,所以C错误。 2.根据我国《立法法》中关于“立法权限”的规定,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从我国目前的立法现实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制定或修改法律的形式,规范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浅谈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浅谈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企业廉洁文化作为为企业服务的一把“思想利刃”,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其极具特色的重要作用。因此,笔者就如何认识企业廉洁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及其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关系,并就如何发展企业廉洁文化谈几点自己见解。 (一)为什么要建设企业廉洁文化 企业廉洁文化是廉洁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 1、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企业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当代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通过弘扬现代社会理念和风尚,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抵制各种腐朽没落的思想意识,“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有利于在中央企业进一步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2、建设廉政文化是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廉政文化,理应与企业文化建设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3、建设廉洁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伸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4、建设廉洁文化是适应当前反腐倡廉形势的需要。廉洁文化是党风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也关系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发展成败。 因此,要建立健全廉洁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以制度和规范作保障,特别是建立起与廉洁文化相适应的政治规范和法律规范,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让廉洁文化深入到企业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从而为企业飞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企业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企业目标为目

《廉洁文化知识问答100题》答题活动试题汇总

《廉洁文化知识问答100题》答题活动试题 一、单选题3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30分)。 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六部委于___________________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 A. 2010年4月5日 B. 2009年1月5日 C. 2010年1月5日 2.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___________________,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A. 文化氛围和思想观念 B. 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 C. 道德观念和文化氛围 3.将廉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领导人员和广大员工在廉洁文化熏陶中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意识。 A.廉洁从政 B.廉洁理念 C.廉洁自律 4.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与廉洁从业实践结合起来,引导领导

人员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相统一。 A. 学与用、品与行 B. 学与用、知与行 C. 学与用、廉与行 5.深刻认识和把握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规律,以建设性的思路、举措和方法扎实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A.新形势下廉政文化建设 B. 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 C.新形势下从政道德建设 6.把__________________放到更加突出的位臵,教育引导领导人员时刻牢记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价值理念。 A.廉政文化建设 B. 从业道德建设 C. 反腐倡廉建设 7.加强廉洁从政行为规范教育,大力宣传___________________的先进典型,努力形成有利于落实廉洁从业行为规范的社会氛围。 A. 秉公用权、廉洁自律 B. 秉公用权、遵章守纪 C. 秉公用权、廉洁从业 8.认真做好反腐倡廉宣传和信息收集、反馈及处理工作,及时________________,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A.回应干部 B.回应职工 C. 回应党员

库之一法制理念、法律基本概念、宪法、人民警察法.doc

湖南省公安机关执法资格考试公共科目题库之一 (380 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共50 题) 一、判断题(共20 题)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思想的。(X) 2、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 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3、国家立法机关的行为不受法律约束。(X ) 4、秉公执法是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5、公安工作服务大局,首要的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 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心。(X ) 6、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业务领导。 (X ) 7、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8、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 定的义务。2 9、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 必然要求。(“) 10、执法为民落实到具体执法工作中,就是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 法公正、一心为民。(“) 11 、执法为民是党和人民对政法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政法工作的基本 出发点和归宿。(“) 12 、平等对待,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方面的 价值追求。(X )

13、程序正义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对权力可能被滥用有较强的预防和 制约作用。(“) 14 、执法过程中对事实的认定必须以证据为基础,离开证据就没有所谓“事实”。(V) 15、法律是政法机关行使职权的依据,也是作出判断的准则。(V) 16 、真正的程序公正,要求政法机关在认真、严格地履行所有法定程序之后,才能作出最终决定。 ( V ) 17、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X ) 18、在具体执法活动中,法律效果是最基本的标准,坚决不能做执法违法的事。(V) 19、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V) 20、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V) 二、单选题(共20 题) 1 、( A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 B、文明执法 C、尊重人权 D、坚持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首先是( A)。 A、依法治权 B、依法治民 C、提高全民守法意识 D、有效管理国家 3、(A)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宪法至上 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一切依靠人民,集中体现在搞好政法工作必须( B)。 A、加强服务意识 B、走群众路线 C、端正执法理念 D、提高法律素养

党风廉政建设有关的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党规党纪“微考学”:利用“廉洁绍兴”微信公众平台,面向 全市党员干部,以测试党章党规党纪等应知应会内容为主的廉政 教育活动,一般为一季度一次,假如规定通知测试应当参加测试。2.“一案双查”:对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多次发生顶风违纪问题;出现区域性、系统 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违纪违法行为当事人 责任,又倒查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 3.“对标看齐、有为担当”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包括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落实不力”起底行动、整治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落实巡视巡察整改任务、完善“容错免责”机制等五项专项行动。 4.“先处后移”:纪检机关对涉嫌违法犯罪党员进行纪律审查后,在移送司法机关进一步侦查前,先作出相应的党政纪处分。5.“八大整改行动”:即领导干部插手土地出让、工程建设等问题整改行动,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问题整改行动,重点领域监管缺失问题整改行动,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整改行动,“酒局”“牌局”问题整改行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整改行动,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不强溥题整改行动,干部工作不够科学规范问题整改行动。 6.“八个不要”:一是不要只讲业务、不讲政治;二是不要偏移偏向、不抓主业;三是不要畏难怕事、不敢担当;四是不要顾此失彼、

不得要领;五是不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六是不要跑风漏气、不守纪律;七是不要盛气凌人、不重形象;八是不要出安全事故、不讲究办案方法。 7.“五个纪检”:忠诚纪检、责任纪检、能力纪检、阳光纪检、表率纪检。 8.“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9.“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10.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1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12.“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3.“一意见两办法”:即《关于督促干部干净高效干事、支持干部履职担当创新的若干意见》《绍兴市机关工作人员问责追责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 14.以权揽储: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在金融机构工作的配偶或子女招揽存款等业务。 15.“l+x”专项督查制度:“l”指纪委对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落实中

企业廉洁文化学习感悟精选4篇

企业廉洁文化学习感悟精选4篇 【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企业廉洁文化学习感悟精选4篇 【篇一】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能够又快又好的发展所必不能少的一项重要步骤,企业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水平是重中之重。它能有效的约束员工的行为道德,夯实反腐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一个稳定发展的企业环境。所以,反腐倡廉在企业内部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项目组织廉洁文化建设启动会,并组织了很多廉洁文化建设的活动,例如“超英杯”读书比赛,观看警示教育片以及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从这些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企业对于廉洁文化的重视,通过项目的教育学习后,对于廉洁文化的意义更加清晰。以下是我对于廉洁文化建设的三点感想。 一、充分了解了建设企业廉洁文化的重要意义及方法 建设企业廉洁文化是提高员工廉洁意识和服务水平的需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能增强员工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真正使廉洁为公的宗旨意识根植于心,使员工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证员工思想上、组织上的一致性,从而形成企业内部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才能把项目干得更好,更快。 二、要全面落实建设企业廉洁文化责任和义务 在建筑企业中,企业要能够营造廉洁氛围,必须要完善体系,要

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企业内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际,着眼于廉洁反腐倡廉工作实际上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和义务,在教育、制度、监督各个环节的过程中,将企业廉洁文化认识变为企业廉洁意识,构筑企业廉洁文化正常体系。要加强企业廉洁文化教育,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影响是很潜移默化的,其影响是深层次的,要充分认识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加强正面的引导,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及基础员工注重文化修养,自觉做到不义之事不为、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行不干,真正做到廉洁干净做事,廉洁从业。 例如,此次项目部组织的廉洁文化教育就很能提升个人的廉洁文化意识,为企业的廉洁文化建设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三、健全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基本制度 在我们企业中,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是建筑企业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有力保障。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约监督,建立健全具有建筑企业特点、切实可行的廉洁制度,逐步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反腐的有效机制。 另一点是要强化监督。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能不能正确地接受监督,能不能正确地对待监督,是衡量其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检验干部原则性强不强的试金石。要举一反三,深刻认识“异化的权力观导致权力滥用、无效的监督导致极端自我的膨胀“的危害性,自觉地接受监督,自觉地执行制度,严于律己。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能够实现企业使命和价值的重中

廉洁文化建设方案

关于印发《廉洁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公司各党支部、机关各部(科)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强化监督,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按照集团公司纪委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公司廉洁文化建设方案。 廉洁文化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也是提升公司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水平,保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纪委、省纪委六次全会和国家电网公司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创公司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形式多样,广泛动员,彰显特色,注重实效,大力推进以廉洁从业价值观为核心的廉洁文化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苦乐观,努力

形成廉洁从业、诚信经营的良好风气和"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廉洁、和谐的现代公司提供坚强的保证。 通过建设廉洁文化阵地,营造廉洁文化氛围,培育廉洁从业理念,规范廉洁从业行为,打造廉洁型干部队伍,创建廉洁型企业,构建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相传承、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公司文化建设相配套的廉洁文化体系。 二、主要内容和功能 廉洁文化是指凝结于人们廉洁行为中的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文化评价。廉洁文化是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公司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廉洁文化建设要紧密围绕公司党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工作的阶段性要求,以人为本,贴近实际,探索创新,努力增强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一)培育廉洁从业理念,增强渗透力。 廉洁理念是廉洁文化的核心。要围绕"廉洁从业,以德铸魂"的道德理念,积极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公司发展要求相配套的、具有公司特色的廉洁从业理念。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淡泊名利,忠实履职"的自律理念、"真诚接受监督"的他律理念、"严明纪律,刚性约束"的律他理念,使党员干部清醒认识到"自律是宝,他律是爱,律他是责",树

党风廉政建设演讲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举办的党课活动,主要是通过想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考虑到结合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使大家了解我们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历程和新形势下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要求。因此我选择“为民务实清廉”作为这节党课的主题。下面我和大家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是建党、治党的重要内容。我们党一贯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并采取强有力的“铁腕治腐”措施,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腐败问题仍然严重影响着党的健康肌体,严重影响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严重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行政腐败是吏治腐败的一种。近年来,多名高官相继落马,行政廉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一、廉政的内涵和历史沿革 “廉”,一个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其本意为堂屋之侧边和物体露出的棱角,引申为人的品行端方不苟、方正刚直。在古代,“廉”代表着一种政治思想主张,是君子圣人的一种高尚品德,是为官者必须具备的行为品德。在《周礼》中,“廉”的含义为:“一曰廉善(注:善于行事,能获得众多的好评),二曰廉能(注:能行政令,较好地贯彻各项法令),三曰廉敬(注:不懈于位,尽职尽责),四曰廉正(注:不倾斜,品行方正),五曰廉法(注:守法不失,执法不移),六曰廉辨(注:临事是非分明,头脑清醒)”。此“六廉”是中国古代对为官者“廉”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最早的官吏考核标准。 “廉政”,既是政治管理学的概念,又是政治伦理学的范畴。廉政的主体既指政务工作者,也指政务工作部门,对前者是官品人品,对后者是党风政风。用传统的话说,廉政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所谓正气,是指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所谓清风,是指不贪财肥私,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利,不沾公家一分便宜。古代官服的肥袖可以载物,两袖一抖,常常抖出赃银贿财,而像于谦一样的廉吏只能抖出“两袖清风”。用现在的话说,廉政就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党课讲稿。 廉洁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什么腐败可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一些掌握了社会权力的人,运用手中的权力,违背大多数人的意愿为自己谋取私利。于是,廉洁就成了社会民众对执政者的基本要求和热切期盼,更是治国理政者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认为:“至廉而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讲:“祸莫惨于欲利”,金代诗人元好问也发出了“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的感叹。“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几句明代官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君主都高度重视吏治,也都制定了非常严厉的法律来惩治官吏的腐败行为,也有无数清官流芳百世,但终因政治经济制度的本质,官员腐败乃至朝廷腐败成为必然,法律也形同虚设,以致政权覆灭。一朝取代一朝,构成了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画卷。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拒腐防变、反腐倡廉作为实现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一项主要任务抓住不放。1924年1月,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共产党员可以在国民党党、政、

企业廉洁文化理念

廉洁文化理念 廉洁文化理念 勤廉成业正气兴企教育为先知荣知耻 理念诠释 勤廉成业体现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追求。勤政就是干事,廉政就是干净。勤政是工作规范,廉政是道德规范。勤政与廉政这两种规范具有不同的约束力,两者的结合,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础和保证。广大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按照勤政的要求干事成业,扎实工作,又要按照廉政的要求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正气兴企就是讲正气。讲正气是做人之道,兴企之本,是必需的品格和气节。全体职工要自觉地把自我的人生价值取向与企业的价值取向统一起来,聚合力而不散人心,顾大局而不搞小圈子,崇高尚而不随波逐流。我们正处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珍惜发展机遇,巩固发展成果,时刻保持积极的发展态势,使公司如日之升,如约永恒。 教育为先是把教育放在第一位,认真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党纪政纪条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教育等,夯实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提高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通过针

对性、系统性、持久性的教育活动和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对企业对职工高度负责的务实作风,牢固筑起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 知荣知耻就是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统一起来,使全体职工正确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进一步培育良好操守。就是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建立健全道德评价体系,心中有杆秤,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标准不能混淆,界限不能模糊,更不能颠倒。

廉洁文化理念二则

廉洁文化理念二则 廉洁文化理念二则 廉洁文化理念一:修身立德取予有道 理念诠释:修身立德:修身即陶冶身心,涵养德性。立德即树立德行,爱岗敬业。常言道“做人先修身,立业先立德”,修身是古往今来人们立身成才、建功立业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办法。崇尚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百家争鸣,道德为大,正所谓“百行德为首”。我们提倡“修身立德”的价值理念是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优秀精粹,对公司的全体干部职工都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使他们懂得“做好工作之前要先学会做人”的哲理,励志上进、报效企业,焕发人的风采。取予有道:其中的“取予”亦作“取与”,即“收受和给予”的意思。而“有道”中的“道”即“符合正义的途径与方式”。“取予有道”的整体含义是,个人在集体中所获取和给予的都应符合正义的途径与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予有道”的行为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早期,人们是把它当做荣辱观念下的一种行为方式。因为在古人看来“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所以各行各业都具有自己的荣辱观念。为政者,当“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为艺者,当“德艺双馨”;为商者,当“取予有道”;为学者,当“一物不知,深以为耻”。荣辱不但是“成人”的准则,而且应该是一种操守。 廉洁文化理念二:树正气知荣耻严自律干实事 理念诠释:树正气:引导全员以诚实守信为立身根本,常修做人之德,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表里如一,有诺必践。待人光明磊落,处事客观公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知荣耻:教育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以清正廉洁为基本守则,坚持廉荣贪耻的价值取向,常敲警示钟,常打免疫针,常思贪欲之害,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坚持诚信经营、诚信竞争、诚信求利,在各种诱惑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拿原则作交易,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严自律:警示全员以法规制度为行为准则,时刻以党纪国法警示自己,以规章制度约束自己,做到有章必循,令行禁止,保证政令畅通。常怀律己之心,慎微、慎初、慎独,不论在八小时以内,还是八小时以外,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严格道德自律,自觉遵纪守法,不以恶小而为之。干实事:提倡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常记勤勉之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对待成绩荣誉,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多一些从容,少一份浮躁;多一些公心,少一份私念。不图虚名,不作虚功,不事张扬。

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人类创造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过程和成果的总和。 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这一定义强调了“文化”的核心——精神层面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国最早使用“旅游文化”这个概念是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 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卷》中。 旅游文化概念 旅游文化是旅游主题、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内在的及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旅游文化的结构: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文化结构中层,精神文化潜沉于文化结构的里层。 旅游文化的结构1:旅游主体文化【文化素养、兴趣爱好、审美观、价值观、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政治主张、思想信仰以及旅游者的职业、生活背景等。】2旅游客体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娱乐文化、旅游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文艺文化、景观文化等。】3旅游介体文化【旅游管理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教育文化、旅游政策法规、旅游行规制度等。】 旅游文化的特征:旅游文化事象纷繁、特征多样,是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显性与隐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单一性的统一;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旅游文化的功能:旅游文化具有10大功能:保存、认知、教化、启智、愉悦、凝聚、交流、经济、审美、规范功能。 旅游文化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法、系统分析法。 研究意义:1 有助于人们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机理。2有助于人们认识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4有助于加强学科建设。5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当代旅游文化特征:1旅游目的的多样化2文化动机、回归自然动机强化 3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4自助游、自由行渐成时尚。 旅游主体消费行为中的主要文化表现:1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生态环境、社会环境)2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生活方式)3中西方旅游消费行为的文化差异表现(在旅游动机强弱上的差异、在旅游需求心理上的差异、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的差异、在旅游方式选择上的差异、在旅游消费支出上的差异、旅游习俗的差异。) 旅游主体审美文化考察:1中西旅游审美文化的差异(A中国特别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而西方则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B中

法律法律的基本概念

法律法律的基本概念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第一节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律的基本概念 (一)法或法律的定义: 法的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总和。 “法律”,通常那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以上使用。 广义的“法律”通“法”同义。 狭义的法律,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在我国,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法律。 (二)法的特征 法的特征:指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所持有的属性。 特征: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造法的两种形式。 2、法是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3、法是制定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4、法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三)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指法的质的规定性,是法的内在、基本的物质精神因素的总和,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决定力量。 要点: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的内容是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对法具有决定作用。 二、法律价值和法律理念 (一)法律的价值 首先:法具有服务性价值,它确认和保护、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它确立规则,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其次:法本身还具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价值、相对稳定相的价值、是国家权力运用公开化的价值等。只有当法律符合或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时,法律才有价值可言。 (二)法律的理念 法律的理念是对法律的本质、精神、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取向上的意识形态,它基于某种基本的法律制度而产生。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三、法律的形式和体系 (一)法律的形式 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是法律的主要形式。

党风廉政建设30年历程及思考

第26卷 第1期 毛泽东思想研究Vol.26,No.1 2009年1月 Maozedong Thought Study Jan.,2009 党风廉政建设30年历程及思考 王敦琴 高建林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几乎每十年就有一个新的台阶,大体可概括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初步恢复阶段、逐步改革阶段和全面创新阶段。30年中,党风廉政建设的概念表述不断深化,法规文件不断完善,建设维度不断拓展,方式方法不断调适,惩治力度不断增强。不过,在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完善制度设计并保证有效实施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创新监督机制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 30年;党风;廉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09)01-0140-04 “党风”即党的风气,党的风气取决于党的作风。中国共产党最早对“党风”进行科学概括的是毛泽东。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提出党风包括了政治、思想、组织、生活等多方面。今天,我们谈党的作风,一般包括了思想作风、政治作风、工作作风及生活作风。 “廉政”即廉洁从政。该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晏子春秋校注卷四》。虽历经两千多年,但“廉政”一词的基本含义变化不大。廉洁从政,讲的是为官之道,怎么样去当官、如何去执政。今天,廉政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克己奉公、公私分明、恪尽职守、勤俭节约,而不是贪赃枉法、私欲横流、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奢靡铺张。 将“党风”与“廉政”放在一起,是从党的十四大开始的。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有各自的目标、重点、方法和成效。本文旨在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建设特点进行考察,以期对今后的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借鉴。 一、30年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进程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大体每十年,党风廉政建设就有一个新的台阶。 (一)1978年-1987年为党风廉政建设初步恢复阶段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当时的中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十年“文革”,党纪国法遭到破坏,民主集中制被践踏,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检监察机关不复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拨乱反正开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大约经历了十年时间,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初步恢复。 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重点领导党风建设。组成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果之一,会议选举100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①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每届任期五年。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章等党内法规,协助抓好党风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后,每年召开数次会议,并向每届党代会报告工作。 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恢复党内政治生活。1980年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041①早在1949年建国后就曾设立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55年被中央监察委员会替代,“文革”开始后被冲垮,党的九大正式 取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重新设立。 〔收稿日期〕2008-10-12 〔作者简介〕王敦琴,南通大学文学院书记,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高建林,南通大学纪委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廉政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