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生产

(2005-02-22 08:22:38)

编者按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尺”。推行农业标准化,对农产品实行从“田地到餐桌”的全程操纵,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格局,是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时期,推进农业标准化已刻不容缓。其一、农业标准化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2 006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将终止。按照世贸组织协议,届时将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放宽进口配额和数量限制,给予农产品进口商全面的贸易权和分销权。面对猛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严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解决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咨询题,我们的农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能力。其二,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推进标准化生产,进展精准农业,能够更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够拉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其三,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可连续进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工业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染比较严峻,农业生产中滥用农药、化肥等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生态环境,制约着农业可连续进展。解决这些咨询题的全然措施确实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我省现有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6个,示范面积达26.8万公顷。20 04年,我省提出了近3年的农业标准化的要紧目标,即每年制定省级农业地点标准100项左右,初步建立健全全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农业标准体系;全省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都市销售的可食用农产品90%以上符合国家有关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国家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综合标准覆盖率达到90%以上,省级达到60%以上。如何加速我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广进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本报特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进行探讨。

完善“六大体系”

农业标准化生产,确实是按照特定的农业标准体系进行生产、加工、销售的过程,是实现农业科学化治理、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创农业进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嘉鱼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围绕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建设武汉市农产品直供基地,嘉鱼着力建立完善六大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建立完善特色产业体系。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始终抓住蔬菜、水产两大特色产业,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规范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进展到20万亩,水产养殖基地进展到24万亩,分别被列入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蔬菜板块基地和水产板块基地。加快进展农产品加工业。由加工企业提供生产标准,农户按要求组织生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中的龙头作用。到目前为止,全县通过对外招商引资、鼓舞民间投资,创办了10多家蔬菜、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健全市场流通网络。扶持进展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专业营销组织,主动推行质量等级、计量、包装标识等标准,实现与外埠市场准入标准的对接,用优质品牌和精巧包装开拓超市市场和国际国内市场,打通农产品的出口渠道。

建立完善环境爱护体系。整合县环保局和农业环保站的力量,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农田灌溉用水质量标准”,并建立了农业环境监测月报制度。同时,健全农资监管体系,加大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治理,规范农药、化肥的销售和使用行为,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劣质化肥在市场上销售,推进标准化生产的深入开展。

建立完善检验检测体系。重点建设好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健全县、镇、村三级检验检测网络,配备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完善质量检测治理制度,对要紧农产品实行从种植、采收、贮存到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发放合格证,不准流入市场。

建立完善质量认证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关键环节。质量认证机构及其主管部门要建立完善以无公害产品认证为基础,涵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规范产地的确认和授牌,规范无公害产品的认证认可和标志治理。各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在认真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主动开展无公害产品的认证申报,抓好品牌建设,争创名优品牌。

建立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切实保证农技推广经费投入,完善县、乡(镇)、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调动各级农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制造性,加大技术标准示范,辐射和带动标准化生产。大力实施科技培训工程,强化标准化意识,普及标准化知识,使宽敞农民熟练把握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使标准化生产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建立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标准化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科技含量高、牵涉范畴广,在分散经营的情形下,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组织、和谐、指导和治理。为了切实加大对标准化生产的组织领导,要成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把实施标准化生产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把握四个着力点

深化认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利于爱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连续进展,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保证消费者的躯体健康,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利。在深化认识上,一方面,要让宽敞农村基层工作者了解世界农业进展的趋势、各地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态势、市场对农产品准入的走势和本地从事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优势。我们通过采取聘请农大教授及业内专家专题辅导,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外出学习等方法,使区、乡、村三级干部对农业标准化生产认识有了一个较大提升。另一方面,要让农民知晓标准化生产的利弊得失,吸引他们主动自觉地投身标准化生产的行列。通过典型示范、对比算账、入户宣讲、信息公布等方式提升农民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认识。漳河柑橘通过

实行标准化生产,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后,批发、零售价一路走高,库区橘农纷纷申请加入标准化生产行列,扩面增产,产销两旺。

优化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的一种挑战,必须在建立和完善有关机制上下功夫。当前形势下,要牢牢抓住政策拉动、龙头带动、协会推动等工作重点。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投入相对较高,在起步时期,政府应给予一定政策支持,将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三品”认证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并适当减免基地建设的有关费用等等;龙头企业是“三品”认证的主体,农民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体,在农业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应有效挖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生产、营销行业协会内联生产,外联市场,对千家万户农民生产决策的阻碍力大,要通过协会发挥作用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近年来,东宝区依靠宝源等12家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建立标准化基地16万亩,依靠28家协会进展标准化基地近10万亩。

细化服务。农业标准化生产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涉及环节多,与一家一户农民联系紧,政府要在全面、细致搞好服务上多下功夫。在对产、加、销各类主体的服务上,要及时提供政策咨询、法律辅导、技术指导等服务,尽力做到无微不至。同时,在全程服务上,从基地选址、产品确定、资料预备到农户培训建档,从“三品”申报到生产过程治理、产地环境检测、认证标识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搞好服务。在服务方式上,要大力倡导“重心下移”,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组村、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讲技术、教规程、建档案、抓规划、筹资金、解难题。

强化监管。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有较高的产地环境技术要求,必须切实强化监管。要加大产地环境监管。要紧是对产地的空气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畜禽养殖用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防止水源、土壤遭受污染。要加大投入品监管。打击假冒伪劣,防止投入品污染基地及其产品。对种子、农药、肥料、饲料等农业生产投入品要适时进行监管。要加大市场监管。爱护“三品”专用标识的各项权益,防止假冒仿制;加大市场农产品农药残留等的检测,让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引导

购销企业实行分类收购、分类储运、优质优价,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向纵深推进。

构建载体与网络

进展农村专业组织,构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载体

充分发挥农技推广部门和农村专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农业部门主动承担标准推广责任,通过培训与示范,指导农民按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治理,提升生产经营的标准化水平。充分利用专业协会、合作社等自身优势,将之培养成推广标准化的主体、标准化生产治理的“领头雁”和行业标准化自律性组织,实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

加大农产品批发、销售市场建设。一个成熟、完善的现代农产品批发、销售市场应具备推行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功能,即对农产品按国家标准进行质量安全检验、分级和标准化的治理。要通过对市场的建设,加快标准化的推行。同时,抓好市场准入治理和推广,使那些无信誉、产品质量安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无市场、无销路。

主动探究标准化生产推广新模式。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生产基地和农户,在推进标准化中有着专门的地位,抓住一个将会牵动一片。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的模式和订单方式,把农户分散的生产集中起来,统一生产、统一标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推动种植、养殖和加工过程的标准推广。

培训与示范并举,构建农产品标准示范推广网络

建立科技推广体系。充分利用农民夜校、农业技术学校,举办各类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训班,将标准化知识列入培训打算。组织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队伍,建立农技人员联大户制度,对农户开展面对面的培训,使他们尽快熟练把握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升标准化生产技能和水平。动员宽敞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环节,总结、推广、完善标准化生产模式,为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实在具体的技术服务。

建立标准化示范体系。围绕主导特色产业,选择一批基础好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领先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形成县县有示范区、乡乡有示范村、村村有示范户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新格局。在此基础上,组织农户到示范区、示范基地参观学习、现场释疑指导,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扩大推广范畴,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户从事标准化生产。

建立标准化信息咨询服务体系。通过农业信息网、农业信息宣传单等多种载体,及时为农民和产业化企业提供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技术标准方面的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和检验检疫情形的信息,以及市场消费的动向等有关信息,从而更便于农民从事标准化生产。

完善农产品监测体系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多元投入、权威高效”的原则,以现有的机构为依靠,整合资源,幸免重复建设,改进检测手段,逐步建立起以省监测机构为龙头,市级监测机构为骨干,县级监测机构为基础的监测体系。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治理电子监控系统,构建农产品安全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治理体系,形成系统互联的监测网络。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鼓舞生产企业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的产品质量认证,引导开展良好农业生产规范(GAP)、质量治理体系(ISO9000)、危害分析与关键操纵点(HAC-CP)等质量治理体系认证。

促进“六个结合”

农业产业化的实施过程,也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行为标准化的过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龙头企业是联结农产品与市场、农民与消费者、标准化与现代农业的桥梁与纽带,是关键点和结合部。在坚持企业带动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中,要主动促进“六个结合”。

促进执行现有标准与制定地点(企业)标准相结合。质监部门在要求企业执行现有国家、部省通用标准的同时,主动关心龙头企业制定具有地

点特色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以特色创品牌,如京山县《京山桥米》差不多省质监局公布为湖北省地点标准,目前全市已有漳河银鱼、蟠龙菜、葛粉等72个农产品制定了加工质量标准。

促进农产品加工与原料生产的标准相结合。农口各职能部门,主动“贴近大企业,服务产业化”,为加工型龙头企业提供原料生产基地和技术服务,确保农产品按技术标准生产,如市农业局在沙洋县为国家级龙头企业洪森公司建立了5万亩绿色稻米生产基地、50万亩优质双低菜籽油生产基地,企业按食品加工标准加工优质米和优质油,其“洪森精制米”、“洪森色拉油”均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取得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龙头企业与职能部门共同推广农业标准相结合。在推广农业标准化的工作中,农业部门、质监部门第一把自己摆在服务的位置,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政策,甚至是资金服务,如沙洋、京山县的质监部门主动筹集经费关心企业编制、申报了《风干鸡》、《京山桥米》等湖北省地点标准;市农业局主动为洪森公司等企业的基地建设、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争取了3 00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为企业的标准化生产,促进产品上档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市、县农业部门通过驻村指导、技术培训、办示范点、印发资料、编制技术规程等方式,向农民宣传、传授、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标准。

促进实施标准化与企业创精品名牌相结合。通过推广标准化生产与加工,使企业的产品上档升级,如国宝牌桥米、玉树牌色拉油已获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漳河银鱼、风池大米、国宝桥米等已获得湖北名牌称号,已有“洪森精米”等2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坚持对企业的主动引导与产品质量的严格治理相结合。在主动引导企业采纳标准化生产、加工的同时,质监部门又加大了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全程质量治理的监督,严格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市场,规范企业质量治理。坚持政府引导、农民动手与社会支持相结合。荆门市为农业标准化推进工作制定了“六个一”目标任务:即建立一套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立100个涉及种、养、加各行各

业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流通领域实现100%的标准化治理;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种植(养殖)业中,实现100%的标准化生产;建立一支拥有200人以上,由市、县、乡、企业参与的农业标准化推广队伍;构建一个反应迅速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市、县农业部门通过驻村指导、技术培训、办示范点、印发资料、编制技术规程等方式,向农民宣传、传授、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市、县质监部门主动出击,按照农时季节配合农业生产,扎实开展打假保春耕、打假保秋播等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农资打假,市场农产品质量打假来爱护农民,教育农民,引导消费。

山区农业标准化的计策

制约山区农业标准化的因素分析农户分散经营,市场关联度低,不利于推行农业标准化。山区农业受耕地资源限制,生产规模小,农户生产依旧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主,对市场反应迟钝,专门是偏远山区,商品意识薄弱,重生产轻流通,与市场联系不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农业生产小而分散,技术参差不齐,不利于推行标准化。

劳动者科技文化素养不高,农业标准化意识淡薄。山区农业劳动者要紧是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的农民,长年耕作使他们习惯于依靠自己的体会,市场风险使他们趋于保守,对新技术新品种不习惯,对农业标准化认识不足。

标准制定不足,贯彻力度不大。山区农业多沿袭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以来重产量轻质量,重内质轻外观,往往忽视了产品的商品性,农业标准的贯彻未能深入到家家户户。许多地点特色产品,缺乏相应的农业标准,如房县黑木耳、香菇过去享誉全国,但菌业进展还未真正以标准化带动产业化,缺乏主动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农业检测体系不完善,治理监督工作不到位。山区经济不发达,经费投入不足,农业标准化要紧靠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推广实施。但农业技术部门检测设备简单落后,部分质检工作无力开展,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种子、化肥、农药的质量监测,多数停留在感官评判时期,对环境质量,农资质量等监督治理难到位,不利于农业标准化。

龙头企业少,带动乏力,缺乏动力机制。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关系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有的企业将市场风险全部或要紧转嫁到农户头上,导致严峻价格扭曲,优质不优价,价格失真造成“果贱伤农”、“菜贱伤农”、“姜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挫伤了农户推进农业标准化的主动性。推进山区农业标准化的计策和建议坚持扶优扶强的非均衡进展战略,结合山区的比较优势,重点培养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工贸、产供销一体的经营组织为依靠,按照规模连片,区域种植,标准化生产的原则,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力推广贯彻实施体会,宣传实施成效,让宽敞农民切实感受到农业标准化的作用,提升农民推进农业标准化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建立和完善农业质检中心和监测机构,重点加大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快速检测手段的研制,以习惯现场快速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重点围绕农业土壤肥力、环境污染检测、病虫害、气象及灾情推测预报等方面的工作需要。

主动制定地点名优产品标准。山区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专门气候,许多“地道农产品”还缺乏统一标准,应尽快制定地点标准,以促进优势地道产品产业化进展,专门在制定山野菜、木耳、香菇、地道中药材地点标准,实现生产全程质量操纵,切实推进农业标准化。要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和特性试验到播种、收成、加工整理、包装上市等各个环克制定一整套严格的标准,持续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标准化。山区农业优势在山,要充分利用资源丰富、污染源少、生态环境好的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培植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推动标准化生产。

发达国家的“农业标准化效应”

促进了各国农业的迅速进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采纳农业补贴、科技进展、农业保险和农业标准化四大举措,使美国的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大幅提升,其农产品商品率由30%上升到70%以上,大豆产量占全球的50%,棉花产量也位居前列;欧盟各成员国不仅达到了农产品自给,而且成为农产品出口国;日本的相当一部分农产品也实现了自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美国的苹果按照标准化生产,收成后进行优选、打蜡、抛光,并按照标准规程包装处理从而身价倍增,其价格是我国优质苹果的10倍;在日本,农作物从品种选育到不同生长期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工艺标准,使得每棵小葱长短、粗细如同“克隆”产品一样,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十分可观。按照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由于美国、日本、欧盟各国实施农业标准化措施,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目前,各国农民的收入分别占非农业人口收入的80%、75%、60%—8 5%。促进了各国农产品的出口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和欧盟的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是农产品过剩的国家,各国为了增加出口,促进本国农产品的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它们往往通过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环境标准和严格检测程序,构筑“技术壁垒”,从而达到提升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限制进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目的。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展促进了各国农业机械化进展,减轻了农民的劳动量,有效地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了传统农业向高精化、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为特点的现代农业方向进展,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生态条件,促进了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业的可连续进展,而最明显的成效是大大提升了各国农产品的品质和农产品的竞争力。

外埠动态

山东寿光:蔬菜有了“户口”

山东启用了国内第一家动态蔬菜质量追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当地关于蔬菜质量的操纵将真正与国际接轨。

据专家介绍,“无公害蔬菜质量追溯系统”确实是将蔬菜生产的各种信息存入一个条形码中,然后将条形码贴在外包装上,消费者能够通过电脑、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查找到该包装袋内蔬菜的生产者、检验者及用药、施肥、采摘日期等内容,甚至能够查到该批蔬菜的种子、育苗情形。专家

认为,条码技术将成为我国农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保证,将使我国农产品在质量操纵与流通安全方面真正与国际接轨。

辽宁: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辽宁加速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定了全省各大都市准入时刻表。第一梯队,大连、沈阳,于2004年5月1日起差不多实施。第二梯队,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辽阳、盘锦和葫芦岛8个都市,最晚不迟于2005年5月1日。第三梯队,阜新、铁岭、朝阳3个都市,最迟于200 5年底前实施。

同时,辽宁完成了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省级认证向全国统一认证转换,共有342个产品转换为农业部认证,全省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 52多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18个,绿色食品254个。

江西:为农产品建田间档案

针对当前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场检测的薄弱环节,江西省将完成制定包括南丰蜜橘、赣南脐橙等34项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对蔬菜、生猪等要紧农产品将建立田间档案治理制度,逐步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

江西将大力推进省、市两级和要紧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大型农产品批发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建立安全快速检测网点,配置专门检测仪器和人员,形成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监督网络。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武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周永锋 一、农业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和实施管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的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二、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 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是在标准化原理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是指导农业标准制定及实施过程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具体有如下四个方面。 1.简化原理 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多样性的发展规模超出可必要的范围时。即可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和低功能的环节,以保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最佳。 2.统一原理 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性确定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效。 从农业现代标准化的角度来说,统一的实质是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效用)或其他技术特性具有一致性,并把这种一致性通过农业标准确定下来。 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不必要的过程多样化而造成的混乱,为农业生产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当然农业过程中还有一些事情不能统一的现象,如不同经纬度或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同一种作物播种时间,就无法统一;同一作物的种植密度在适宜生长的环境中不同区域也无法统一。但这并不能证明统一化原理的不适用。 3.协调原理

农业标准系统的功能有赖于每个标准本身的功能,以及每个相关标准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联系来保证。为使农业标准系统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使农业标准系统在相互因素的连接上保持一致,使农业标准内部因素与外部约束条件相适应,从而为农业标准系统的稳定创造最佳条件。 协调原理的主要应用方面: 农业标准内部系统之间的协调; 相关农业标准之间的协调; 农业标准系统之间的协调。 4.优化原理 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农业标准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常用“优化”方法有:优选法;加权系数法;费用效果分析法;成本价格分析法;经济阙值分析法。 三、农业标准化遵循的原则 1.超前预防原则 农业标准化的对象要在依存主体的实际问题中选取,而且更应从潜在的问题中选取,以避免该对象非标准化而造成损失。 2.协商一致原则 农业标准化的成果应当建立在相关各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 3.统一有度原则 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特性和特征做出统一规定,以便充分实现标准化的目的。 4.变动有序原则 农业标准应以其所处环境的变化,相应的新科学成果的出现,按规定的程序适时修订,以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5.互相兼容原则

农业标准化的形式

农业标准化的形式 一、简化 1、基本概念 简化即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2、应用范围 农业品种的简化:由于农业生产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决定了某一地区的优良品种在地域上具有最大优势。在某一特定区域,进行有大量品种背景下的针对性优良品种的选择以剔除其它多余品种的选择干扰,从而提高效率,保持良种,提高产品质量。 农业技术的简化:将有些复杂的弹性农业技术转化成简单明了的农业标准,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二、统一化 1、基本概念 统一化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2、分类 统一化分绝对的统一和相对的统一。 3、应用原则 适时原则:干预是统一化的原因。干预的时机是否恰当,对事物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把握好时机,是实现统一化的关键。统一的时机要选准,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 适度原则:适度,就是要合理地确定统一化的范围和指标水平。统一化是有度的。 等效原则:统一是有条件的,首要条件是其等效性,也是对统一化的起码要求。 先进性原则:统一的目标是,使建立起来的统一性具有比被淘汰的对象更高的功能。此即先进性。 4、统一化的要求

对于绝对统一的农业标准化对象,保持先进性的统一化的结果,取决于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生活消费习惯、已经形成的制度。 对于相对统一的农业标准化对象,主要是在确定灵活度时,如何使所规定的定量化指标先进合理。 三、农业综合标准化 1、基本概念 农业综合标准化指针对不同的农业标准化对象,以考虑其整体效果为主要目标,把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处理,以能保证农业标准化对象达到最佳水平。 综合标准是指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和实施标准综合体的标准化活动。 2、基本特征 (1)系统性系统科学和系统分析方法同农业标准化具体内容相结合的产物。 (2)目标性建立健全一整套农业标准技术体系,以促进本部门或本企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加工技术水平,推动技术改造和扩大经济效益。 (3)整体协调一致与最佳性考虑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总效果,而不要求各相关要素单项指标最佳。 3、应用基本原则 (1)必须把农业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来为开展工作。 (2)应以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为目标,当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有矛盾时,应以局部效益服从整体效益。 (3)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的范围应明确并相对完整。 (4)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全过程应围绕确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5)农业标准综合体的标准之间应贯彻低层次服从高层次的要求。 (6)应充分选用现行标准,必要时可对现行标准提出修改要求。 (7)农业标准综合体内各项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日期、有效期、标准水平应相互配合、协调。 (8)积极采用农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农业标准。

从农业标准化生产看农产品质量安全(DOC 5)

从农业标准化生产看农产品质量安全 ——以河南省优质小麦生产为例 河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摘要: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到农产品的 生产、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而生产 是基础性环节,没有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就没有食品 安全。按照优质、无害进行标准化生产是保证食品安 全的一项主要措施和途径。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河南是全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小麦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研究入世后如何迎接国外优质小麦对我们的冲击,对 河南乃至全国意义重大。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 针对河南优质小麦在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面临 的难点与困惑,提出了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优质小麦农业标准化食品安全 Abstract: Food safety is an item of system engineering. It involve all the parts of produce、transportation、store、machining and sales. Prod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among all the parts. Because there is not corps produced safely, food production must not be safety. Producing according to high quality and innocuity is a mostly measure and approach ensuring food safety. Wheat is one of three corps in china. Henna is the largest main production area of wheat cultivated. Wheat sown area and total output is in the head of all whole China. It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henna and even all the country studying on how to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impacting from the foreign high quality wheat after China entering the WTO. 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ly research, this article ha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 and ponder with the question、difficulty and puzzle of wheat standardization production in Henan. Key words:high quality wheat; 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food safety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或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然而,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角势却

农业标准化工作总结

农业标准化工作总结 农业标准化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措施。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我们以实施农业标准化为手段,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标准技术水平 为了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农业局把农业标准化纳入市农业局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之一,保证了全市农业标准化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进。针对我市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累计制定农(畜)产品、水产品市级地方标准**项。标准对农(畜)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规范、产品检测、包装标识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技术性规范。先后印制两卷《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全书》,汇集整理、推广各类标准***项。实现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衔接,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标准化格局,为我市主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加强示范区建设,扩大示范规模与效益 我们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全市已有省市农业标准化基地**个。在这些示范基地内都建立了一套相应的农业技术标准,农业生产严格按标准操作,并按照国家无公害产品生产管理办法、产地认定办法、产品认证办法及标识管理办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使广大农民通过示范基地带动,在掌握无公害农

产品生产技术的同时,学会按标准组织生产,促进了农业标准的推广和普及。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辐射面积、带动农户和经济、社会效益都有大幅度增加。 三、依托主体建设,扩大标准化规模 我们把农业标准化工作同推进高标准良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等结合起来,强化目标管理,多方配合联动,形成推进合力,使全市高标准粮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软硬条件兼备、亩产吨粮的高标准粮田示范方***个,面积为****万亩,占规划面积的74.5%。 四、深入开展质量认证,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业部门把“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建设作为提高标准化生产程度的重要手段,全市种植业和水产“三品一标”数量达到100个。2017年,我市有两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 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简单实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在制订农业标准,特别是技术操作规范时,要尽量简单明了,便于实际操作应用。 (二)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各级农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的质量标准意识。

农业标准化概论模拟试题word精品

农业标准化概论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标准化 2. 质量管理 3. 生态农业 4. 有机食品 5. 贸易壁垒 二、简答题 1. 世界的标准按层级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2. 质量特征包括哪些? 3. 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 4. 农业标准化和农业质量认证的关系? 5.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 6. 绿色壁垒的特定? 三、论述题 1. 农业标准制定、修订的原则及程序?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标准化概论模拟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用微生物业的标准化,即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加以实施,并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 2. 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活动。 3.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以农业生态学原理与方法为依据,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功能与配套技术,使发展生产与合理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整体、协调、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 4. 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 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5. 贸易壁垒:一个国家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而设置的贸易障碍,是对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加以限制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二、简答题 1. 世界的标准按层级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分为六类。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公司 (企业)标准。 2. 质量特征包括哪些? 答: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 3. 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 答:产品认证的对象是特定产品,而质量体系认证的对象是供方组织的质量体系,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对供方组织的质量体系进行体系审核。 4. 农业标准化和农业质量认证的关系? 答:(1)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与动力,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质量农业的根本要求。 (2) 认证是产品质量的证明,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3) 标准化是认证的重要依据,而认证是实现标准化的有力保障。

农业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与深远影响

编号:SM-ZD-21425 农业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与深远影响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农业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与深 远影响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目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农产品供求出现结构性、阶段性过剩,质量安全问题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非常突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新技术、新机制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成为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山东等地农业标准工作的成功实践表明,农业标准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组装成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业发展科学化、系统化,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收入若干政策意见》中,已经把“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

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认定、管理工作,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是指依托一定主体,按照农产品生产有关标准或技术规程统一组织生产,条件完备,管理规范,对推进农业标准化有示范推广作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章认定条件 第三条基地依托的主体必须为下列情况之一:经工商部门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民政部门注册的农业专业协会;种养大户。 第四条基地范围为河南省辖区内种植业、渔业生产基地。主要包括蔬菜、西(甜)瓜、食用菌、粮食作物、油料、棉花、水果、茶叶、花卉、中草药、水产品及其他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五条基地应具备一定规模。 蔬菜:保护地种植面积不少于100亩,露地种植面积不少于500亩。 西(甜)瓜:保护地种植面积不少于100亩,露地种植面积不少于500亩。 食用菌:年投料不少于500吨。 粮食作物:大宗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少于10000亩;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少于1000亩。 棉花:种植面积不少于10000亩。 油料:种植面积不少于1000亩。 水果:种植面积不少于500亩。 茶园:种植面积不少于300亩。 花卉:保护地种植面积不少于100亩,露地种植面积不少于300亩。 水产:大水面养殖面积不少于1000亩,集中连片的池塘养殖面积不少于100亩,工厂化养殖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基地同时期生产的产品应以一种或一类农产品为主,其规模应占基地总面积的80%以上。基地应有明确的界限,成方连片,相对集中。 第六条基地应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水、土壤、大气等环境因素应符合生产所采用标准的要求。 第七条基地生产凡涉及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必须依法实施。

宣恩县农业标准化实施方案.

宣恩县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意见 (讨论稿 为推动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用标准化的理念来管理和规范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竞争力,创名优品牌,促进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全面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决定》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围绕我县规模农产品、特色优势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突出茶叶、蔬菜、果品、中药材、生猪、烟叶等主导产业,抓住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流通环节三个重点,健全农业标准、农业监测和动植物疫病防治三大体系,实施“放心农产品”工程,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格局,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优势产业,创名优品牌, 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财政增长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工作目标 坚持“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实施” 的原则 , 建立三个体系, 结合我县新型工业经济建设和质量兴县规划, 以主导产业建设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 重点抓好中药材、干鲜果、茶叶、大米、烟叶、蔬菜等农业标准示范区建设。 (一优质大米产业:以珠山粮食购销公司和沙道粮食购销公司为依托,重点抓好覃家坪贡米、木龙寨大米两个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二中药材产业:以民丰药业、汤木瓜等公司为依托,主要抓好椿木营竹节人参、七叶一枝花、木瓜等名贵药材的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三茶叶产业:以伍家台贡茶总厂为依托, 主要抓好万寨、晓关、椒园、长潭河等茶叶种植区的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四烟叶:以县烟草公司为依托,重点抓好各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提高企业整体形象 (工作总结) 河南聚泰禽业有限公司是鹤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创建于2006年,法人代表为张巧云,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集种鸭饲养、孵化、饲料加工、苗雏销售、屠宰加工、熟制品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跨两市三区一县的大型畜牧养殖加工企业。 近年来,公司一班人精诚团结,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以人为本,以带动广大农民致富为己任,积极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实行区城化布局、规模化养植、专业化生产,走出一条独具独具特色的农业经济结构之路,形成了商品鸭综合标准化示范基地,把农业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大大提高了企业整体形象。 一年来在市、区质监局的指导帮助下,公司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发动群众、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目前,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创建农业标准化工作已完成并取得明显成效,很受群众欢迎,现将我公司开展创建农业标准化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既要政府组织又要群众参加,需要有关部门配合;又要各村委的支持,为了保证项目进展顺利,成立了有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以主管镇长刘统军为组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梁军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管理区区长为成员的示范项目领导小组。为了项目进展迅速,聘请农业专家董树贵担任技术顾问,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梁彦生为组长,抽调技术骨干为成员,组织技术工作组,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印发了《大来店镇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把推广农业标准化纳入全镇经济发展规划,按排了专项资金和专用交通工具。 (二)深入宣传广泛动员群众 农业标准化工作对群众来讲是一个新事物,对部分机关干部来说一是个陌生概念,专业性又强,取得社会认可,是否最终能转化成经济效益,需要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大来店镇有力的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一是召开由全体机关干部和各村领导参加的专题动员会议,对此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安排、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户,对有关部门签定责任书;二是利用各村广播、板报、庙会、会议等多种形式集中时间、人员进行宣传;三是印发宣传资料,把农业标准化的好处、意义、作用编印成资料,下发5000多份到农户;四是印发科技资料进行宣传,把农业标准化的技术标准、制成模式图发到群众

农业标准化试题库

2009年质监护农“春雷行动” 全省农业标准化知识竞赛 标准化人员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标准化工作应纳入()计划。 2.不符合()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3.产品未经认证或者认证不合格而擅自使用认证标志出厂销售的,由()责令停止销售,并处罚款。 4.根据《标准化法》,企业对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可以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 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申请()。 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自()年起实施。 6.制定企业标准应当充分听取()、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意见。 7.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 期一般不超过()。 8.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应该按照()标准执行。 9.标准化工作的监督、检查、管理人员违法失职、徇私舞弊的,给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以()为准。 11.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为基础。 12.()是草拟标准、审查标准的有效组织形式。 13、对于国际标准中通用的基础性标准、()应当优先采用。 14、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除等同、修改外,还包括()。 15、对采用国际标准的产品,按照()的规定实行标志制度。 16、"国家鼓励"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采用()的产品制定必要的鼓励政策和提供必要的优惠条件。 17、国家标准由()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18、国际标准化组织于()年7月发布的ISO第二号指南(第四版)中规定了标准化的定义。 19、ISO国际标准必须严格经过()个阶段的审批后,才能成为正式的ISO标准。 20、对企业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实行()制度。 21、国家标准由()出版。 22、截止2000年,ISO共有技术委员会(TC)()个,分技术委员会584个。 23、凡符合条件的采标产品,企业可以使用采标标志,并在采标产品的包装、标识、标签或产品说明书上自行印制()。 24、采标的我国标准文本,必须是产品的性能指标和( )等技术内容都采用了相关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标准。 25、()统一设计采标标志图样。 26、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直属企业,向其主管部门或当地()备案。 27、企业在使用采标标志期间,如发现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质量达不到采标标准要求时,应()使用采标标志,并报告受理备案部门。 28、对使用采标标志的产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情况进行()。 29、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每年()月提出编制下年度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原则要求,下达给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与管理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0、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于()年发布。

《农业标准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标准化概论复习题 (课程代码212202) 一、名词解释题 1、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2、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3.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对内)、质量保证(对外)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活动。 4、质量认证:又称为合格认证,是由产、销以外的第三方公正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产品、服务或过程、环境等进行检测、评价、审核、判断、验证的活动。 5、质量方针:是指由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颁布的该组织总质量宗旨和方向。 6.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将整体预防污染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到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7、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优质农产品或初加工的食用 农产品。 8、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9、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10、绿色壁垒:绿色壁垒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是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管制时,以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以及人和动植物健康为由,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提高对进口产品的要求,增加进口难度,对进口产品设置贸易障碍。 11. 贸易技术壁垒: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章、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认可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12 关税壁垒:是指一国对进口商品以较高的商品税率征收保护性关税,使其市场销售价格上升,竞争能力削弱,从而保护国内市场免受冲击,保持稳定。 13、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14、农业标准化效果:就是运用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以制定和贯彻农业标准为手段,

关于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情况的汇报

关于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情况的汇报 为了适应农业市场变化的要求,我市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作为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来抓,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创新工作,农业标准化生产取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在于广大农民和企业全力参与,关键是增强他们自觉实行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做到自觉主动实行标准化生产。为此,我们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加大标准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一是每年选派大批技术骨干,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采取田间指导、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方式,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去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余次,培训农民多人次,编写印发“农业标准化 年农民培训工程的范围,工程实施以来,已培训各种农业技术人员余名,达到村村都有名标准化生产技术明白人。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农业、妇联等部门举办全市妇女实施农业标准化培训班,共办班期,培训妇女人。今年四月,在市委组织部组织的新任副科级干部培训班上,由我对农业标准化进行了专题辅导,使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副科级干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四是搞好集中宣传教育。在今年月日农业法律法规

集中宣传活动中,就农业标准化的意义、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宣传。通过以上措施,农业标准化知识得到了比较全面 (二)加强农产品标准制定,形成了全市的农业质量标 为保证农业生产有标可依、有章可循,我市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制定了大蒜、椒干、茶叶、花生、黄烟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被上级有关部门采用并颁布实施。至某年月,由(上级市)市统一组织,各县市分别承担编写的项有关种植业方面的农业标准通过了(上级市)市农业局和(上级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审定,被确定为(上级市)市地方标准,基本涵盖了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领域,(上级市)市要求各地不能重复制定的标准。下步,关键是宣传普及贯彻这些标准。为尽快促进我市标准化生产,我市先后制订并印发了《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条件与栽培管理技术》等标准技术规范,指导全市蔬菜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与生产;总结归纳国内现有标准化有关知识,编写印发了《农业标准化应用指南》,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认证标准等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标准化生产水平、搞好产品质量认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目前,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建立了相应的标准规范,

有机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总结

有机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总结 按照《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XX-2025)》要求,开展第六批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并依照《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图们市凉水镇河西村诚农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省、州工作的总体部署,组织园区上下认真落实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要求,持续加大新阶段开发力度,发展有一定潜力的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认真抓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于拓宽示范区项目实施。组织实施,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基本情况 园区共由观光园和采摘园两部分组成。观光园于XX年建成,园区总占地面积48000平方米,观光大棚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种植巨型南瓜、樱桃番茄、黄秋葵、宝葫芦、彩椒、蛇瓜、紫苏、葡萄、草莓等50多种特色经济作物,具有很强的科技示范作用。采摘园于XX年开始建设,总体规划面积50公顷,现已建设15公顷,建设大棚94座,温室23个,总投资800万元,主要种植草莓、西瓜、香瓜以及黄瓜、西红柿、豆角、白菜等有机蔬菜,是图们市重点建设的有机生态园区项目。 二、项目实施地点和实施单位 园区内实施地点在河西村,耕地面积400公顷,旱地320公顷,林地面积600公顷。辖14个村民小组,本村总户数290户,总人口833人,常住人口144户,303人。其中农业人口833人,劳动适龄人口485人,常年在外劳动力420人,妇女350人,16岁以下留守儿童2人,60岁以上留守老人70人,朝鲜族522人,残疾人63人,低保户48户70人,贫困户30户42人,已脱贫28户38人。村民 第1 页共20 页

农业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与深远影响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与深远影响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151-76 农业标准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与深 远影响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目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农产品供求出现结构性、阶段性过剩,质量安全问题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非常突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新技术、新机制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成为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山东等地农业标准工作的成功实践表明,农业标准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组装成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业发展科学化、系统化,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收入若干政策意见》中,已经把“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政策环境分析 (一)标准化定义标准化,就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这个活动过程由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监督标准实施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组成,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标准化的实质: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标准化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农业标准化是指与农业有关的标准化活动,是运用标准化原理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迅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活动。其目的是将农业的科技成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制订成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便于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向农民推广,最终生产出质优、量多的农产品供应市场,不但能使农民增收,同时还能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其内涵就是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农业标准化的对象主要包括:农产品、种子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安全、卫生要求;试验、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方法;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术语、符号、代号等。(二)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1、农业标准化体系基本形成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会同各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截至2011年10月,制修订农业国家标准2196项、行业标准3706项、地方标准16000多项,覆盖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为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农业标准范围从原来的少数农作物种子、个别种畜标准,发展到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饲料工业、农业机械、乡镇企业、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贯穿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2、地方政

浅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浅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按照一定的种植和养殖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的一种形式,对产品是否达到相关质量标准进行要求,同时对周边的农业生产起到示范和带动的作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也是有不同的等级的,等级上的不同,监督的主体就不同。进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对农业的生产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影响。要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也是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的,同时在建设的时候也是有一些基本的做法。 标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意义;形式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标准化是有一定的依赖,农业标准化是其基础性工作。农业的标准化对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都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将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同时在实施的时候也要按照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来进行,农业标准化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约束,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应用,在科学技术发展成熟以后在进行推广,这样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农业生产中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相应的也会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使农业在社会和生态效益上得到保证。使农业生产逐渐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使农村的生产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集体形式转变到现在的农民自主种植的模式。农民在自主进行种植的时候,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更高,为了更好的指导农民的生产,进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农民在生产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使国家的农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 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重要意义 1.1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需要统一的组织,同时需要政府协调好各个部门,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在进行示范区建设的时候要选择有利的地区,对地区的条件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在产品选择上可以使一种产品也可以是一类产品。进行产品的种植要以市场作为导向,同时要保证种植出来的产品在以后的销售效果。产品在选择时一定要对潜在的市场进行调查,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农产品进行综合化的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1.2 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农产品在量上出现的供大于求的情况,这样对于更好的保证农民的经济效益是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同时促进农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样可以实现农产品从量的增加向质的提高转变。近年来,农民为了在产量方面得到提高,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农民的产量得到了提高,但是对农

农业标准化

第七章农业综合标准化 农业综合标准化是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于农业标准化产物,是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和实施标准综合体的标准化活动。 第二节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一目标性二协调性三系统性 第三节推行农业综合标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 基本原则是:必须把农业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来开展工作。 应以系统的整体利益最佳为目标,当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矛盾时,应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的范围应明确并相对完整。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全过程应围绕确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农业标准综合体的标准之间因贯彻低层次符合高层次的要求。应充分选用现行标准,必要时可对现行标准提出修订要求。 农业标准综合体内各项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日期、有效期、标准水平应相互配合、协调。积极采用农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农业标准。 农业标准综合体所包含的标准可以是不同级别的,即可包括国家标准,也可有行业标准地方和企业标准,以及直接或间接采用的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但农业综合标准体所包含的标准的数量应当适当,尽力做到保证实现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整体的目标的情况下,使农业标准的数量维持在最低程度。 实施步骤:在国际水平和国内现状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本行业、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实际,选择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立项。立项是开展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的前提。 成立农业综合标准化项目领导小组。

设计农业综合标准体系表。 确定农业综合标准化目标。 制定与实施标准。 经济效果分析。 第四节农业综合标准表 农业综合标准体表系大都以农产品龙头,围绕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相关要素制定的一整套标准。这套标准是以综合标准体系的整体目标为出发点,按照体系的内在联系和层次机构将该整套标准用图表表示出来,形成了该产品的综合标准体系表。非产品则以其核心内容为龙头。 第八章农业监测和农产品的质量监督 农业监测体系是指提高农夫产品、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由各类具备农业产业技术和监测能力的检验、测试机构组成的监测网络。 第一节农业产品质量监督的种类 一国家监督1把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直接实施的监督检查 2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进行的行业内部的监督检查3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监督抽查 二社会监督1社会团体监督2新闻舆论监督3消费者监督 第二节农产品质量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1 从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来看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和农业部门通过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种子和农业生产资料,保护农民的利益 2贯彻农业技术标准来看,建立能够行使监督职能的机构,建立起必要的监督制度,才能保证农业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

麻阳县农业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情况总结

麻阳县农业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情况总结

麻阳县农业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情况总结 在省、市及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麻阳县的农业标准化建设正有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3年我县围绕水稻、油菜、蔬菜、柑桔、时鲜水果、杂交制种、生猪、家禽、肉牛等主导产业,建设标准化示范面积37.6万亩,标准化规模养殖区314.1万头(羽)。 一、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基本情况 1 柑桔产业标准化建设 我县柑桔产业发展至今已有26.5万亩,然而在标准化推进过程中存在品种退化等现象。为了改善我县柑桔品种、品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我县加大了柑桔品改力度。在岩门、锦和、石羊哨、绿溪口、郭公坪、兰里、谭家寨、舒家村等乡镇高接换种优良冰糖橙锦红、锦玉品种和塔罗科血橙8000亩。在改造老柑桔园的同时,我县加强了对新建柑桔园的标准化规划。2013年在锦和镇尚坪村新建标准柑桔园200亩,在岩门镇鲁草田村新建标准柑桔园360亩、黄双冲村新建锦红冰糖橙标准园500亩。新建园屏弃了一贯的密植栽培模式,采用了等高稀植的栽培方式,同时按照标准规划了道路、灌溉设施等。 在统筹全县柑桔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我们重点加强了市级示范园万盛基地的标准化建设。2013年,我县以万盛公司为主体在高村、岩门、兰村三个乡镇创建市级柑桔标准化建设园4万亩。重点做好了生产过程投入品的管理、档案的创建及标准化建设的示范推广和辐射带动。 2 粮油标准化创建

在粮油方面,我县结合粮食高产创建项目,通过万亩示范片的创建推广了油菜、水稻的标准化栽培。 (1)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012年我县油菜高产创建设在兰里镇、黄桑乡,涉及14个行政村,7835户农户,实施面积达1.1万亩。通过在示范片内推广按大小苗、壮弱苗分级移栽稀植,及科学施肥,巧施硼肥等科学管理模式提高了示范片油菜的单产。经过几年5月份测产验收,示范片实收产量166.7公斤/亩,较项目区上年亩产125.1公斤,增产41.6公斤/亩,增幅达33.2%,较项目区上年亩增收253.7元。 (2)中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2013年我县水稻高产创建设在兰里镇、黄桑乡,涉及14个行政村,实施面积达15230亩,目标产量600公斤/亩。其中核心示范区二个,兰里镇所住村800亩,花园村300亩。品种统一为广两优1128和广两优2010,统一栽插规格:2米划厢,6×9寸栽插;五是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施用袁隆平超级稻专用肥,亩用量40公斤;六是统一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村级服务组织,专业化防控率100%。项目区建立了13个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品比展示示范二个,“3414”肥效试验一个。目前苗情长势良好。 3 蔬菜标准化栽培 通过蔬菜标准化建设的示范推广,我县蔬菜产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瓜菜生产全面发展,规模产值稳步增长。全县瓜菜种植11.17万亩,产量12.9万吨,产值1.4亿元。二是基地建设速度加快,特色蔬菜长足发展。三是蔬菜质量明显提升,市场流通取得突破。 (1)推进设施栽培,扶持新兴基地。半年来,全县新建设施栽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

高青县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县属以上企事业单位: 农业标准化是运用标准化手段将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转化为标准,通过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规范农业的生产、加工、经营、销售活动和农业资源的利用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活动。为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在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提高我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经县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措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只有通过运用标准化技术和管理规范,实现对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全过程控制,才能保证农产品的优良品质。近年来,我县不断健全农业标准体系,积极推广应用标准化技术,有效促进了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但是,农业标准化技术的应用面还不广,到位率还不高。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提高农业标准化技术应用水平,有利于引导农业生产者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群众绿色消费需求;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商品性,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应对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能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

变;有利于农业生产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科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镇、各街道办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努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上新台阶。 二、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的工作方针,大力发展以山东黑牛为重点,以都市农业为方向,以品牌农业为依托,以打造黄河三角洲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基地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建设“十大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坚持发展规模特色农产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促进农业现代化服务。 (二)近三年农业标准化的主要目标 1、结合“十大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我县确定建设山东黑牛、奶牛、肉鸭、大米、西瓜、蔬菜、水产、桑蚕、花卉、苗木林果等十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结合这十大基地,每年补充或新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2—3项。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进一步完善我县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标准体系。 2、加快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建立2个国家级,3个省级,3个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2个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 3、加强农产品的产品认证工作和品牌创建工作。在3年内全县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绿色农产品得到国家认证36项,有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