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四)主要专业部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30?

25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

(三)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四)实施急诊分区救治、建立住院和手术的“绿色通

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性呼吸衰

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需紧急抢救的危

重患者可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

(五)开展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合格上

岗制度

(六)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

(七)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

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八)为急诊患者入院制定合理、便捷的收入院制度与

程序。危重患者应当先抢救并及时办理入院手续。

(九)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管理,及时传递患者病

历与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十)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15、有保证相关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其他科室接到急诊科会诊申请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急诊会诊。(★)

(1)医院有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

(2)有明确的会诊时限规定.

(3)相关科室与人员均能知晓与遵循。

(4)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36、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

1。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保障紧急救援工作需要。

2。各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时刻保持待用状态.

3、主管部门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完好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

4、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完好率100%。

4.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25 ??

?(1)专业设置合理,人员相对固定.值班医师具备独立工

作能力?4??

1.急诊科为一级临床科室,必备内、外、儿专业;

?2.急诊科固定人员≥75%;应具有执业注册三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查急诊各科排班表,缺一个必备专业,扣2分;急诊科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感谢聆听

3、医护人员定期技能再培训,不断提高急诊抢救水平。

4、有急诊医护人员培训考核机制.

5。查人事科资料和急诊排班,急诊科固定人员<75%,扣1分;发现资格不符医护人员独立从事急诊工作,1人扣1分。

(2)建立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急诊留观时间不应超过72小时6?

1.制订明确的急诊抢救工作制度和急诊抢救预案,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贯彻首诊负责制,急诊科医师根据入院标准决定病人留观或住院,病区应妥善安排,不得推诿;

?2。急诊科应为独立的医疗区域,有专门的出入门,急

诊门前车道通畅;(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急诊科布局符合急诊快捷流程特点,满足绿色通道要求;急诊科、急诊检验、影像检查、药剂科等实行7×24小时服务;

急诊科有单独的区域,医疗区和支持区(医技与药房)紧邻;急诊科有完善的急诊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满足急诊危重病人抢救需要)。

3.设置急诊收费窗口、诊室、抢救室、监护室、观察室、治疗室、手术(清创)室,各区域标志醒目;观察床设置不少于核定床位的3%,手术床≥1张;

?4。设置急诊药房,提供24小时服务,保证满足患者医疗需求(因患者紧急、特殊需求而急诊药房未备药品,院内应保证1小时内到位,院外应12小时到位,并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备查);

5。检验、放射、CT、超声、输血等医技部门为急诊科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并有优先规定,满足急诊工作需要;

6.急诊留观病人不得超过72小时;

?7.危重病人收住院应有专车、专人护送。(1.急诊抢救工作制度及预案,缺1项扣2分;现场考核5位急诊工作人员对制度与预案的知晓程度,1人不合格扣1分;现场查看绿色通道不畅通,有推诿急诊病人的情况不得

护理_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科 年度:2013年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并设有质控员,质控员职责明确。 2、护士长负责制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各质控员按职责定期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3、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制订本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容。 4、日常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要求每月每项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在科室周会上对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阳

成员:静、欧敏、侯茂华、林巧、成凤、维、江利霞、周超琴、黄耀皿、 具体职责:负责科室日常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包括科室核心制度落实、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三基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病区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院感、抢救仪器、抢救车的管理,不良事件等。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通报、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培训,不断持续改进。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2013年度科护理质量目标 1、床护比≥1:0.4 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压疮、各种护理缺陷、跌伤、走失、坠床、静脉炎等)≤20人次;护理严重差错、事故为0。

3、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各种信息知晓率、护理措施执行率≥95%、健康教育90%。 护士长签字: 年月日 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计划按二甲办、护理部要求,以科室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下继续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小组,使护理工作不断得到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组长:阳(主管护师)。 副组长:侯茂华(护师)、静(护师)、欧敏(护师) 小组成员: 侯茂华(护师)、欧敏(护师)、周超琴(护师)、勋明(护师)、

急诊科应急预案演练持续改进

一、急性心肌梗塞抢救应急演练 一、演练目的 1、考核急诊科医生、护士、陪检人员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抢救流程掌握程度及应变能力。 2、考核急诊护士对各种抢救设备、药品使用掌握程度。 二、演练形式和内容 演练时间:2015年月日时分。 演练内容:我院急诊科接到一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诊护士立即护送入抢救室,立即组织人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紧张有序参与抢救,最快最大限度救治患者。 演练地点:急诊科抢救室 三、演练工作人员职责: 分诊护士:接听电话,通知医生及护士,迎接患者,初步评估,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A护士:建立静脉通道、吸氧,核对、执行临时、口头医嘱,监测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护送患者转入病房。 B护士:准备抢救车、气管插管、除颤仪、吸痰器、微量泵、氧气袋等,配齐抢救物品,留取血液标本,记录患者信息、病情资料,处理医嘱并转抄医嘱,临时、口头医嘱,抢救结束及时整理,完成各项记录。 医生:心电图检查,根据病情下达医嘱,补写抢救记录。 二线医生:配合医生抢救,连接心电监护仪与监护。 注意:1、内一科电话及内一科医师应到达时间!

2 、内一科处理预案:注意要果敢、有序、正确!。 陪检人员:负责输液架和液体,准备被服,协助A护士和医生护送患者转科(可由我院后勤支持系统担任)。 C护士: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汇总,形成书面《情况报告》,并负责现场拍照。 科主任:考核医护人员的三基操作,诊断要点、处理原则等。 护士长:现场考核救护流程,护理人员的基本操作。 四、演练情节: 地点:我院急诊科 1、一阵急促的电话后(120车急速驶来),急诊分诊护士迅速接通电话后被告知,一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分种后到达科室。 2、分诊护士接电话后,立即通知护士和值班医生,电话请内一科医生会诊,迅速迎接病人,值班医生向二线医生或科主任汇报情况。 3、A护士守在患者床边,准确给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和B护士共同执行医嘱,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4、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下达各项口头和临时医嘱,做心电监护与心电图(注意事后补写!)。 5、B护士根据病情做好用物准备并做好各项记录。 6、陪检人员:迅速疏散人群,手举液体迎接患者,准备被服,送标本。 7 、C护士做好资料整理工作并拍照 8、演练顺利结束,科主任和护士长进行评估。 五、考查重点: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四)主要专业部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330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25 (一)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 (三)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四)实施急诊分区救治、建立住院和手术的“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需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可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 (五)开展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合格上岗制度 (六)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 (七)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八)为急诊患者入院制定合理、便捷的收入院制度与程序。危重患者应当先抢救并及时办理入院手续。 (九)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管理,及时传递患者病历与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十)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15、有保证相关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其他科室接到急诊科会诊申请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急诊会诊。(★) (1)医院有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 (2)有明确的会诊时限规定。 (3)相关科室与人员均能知晓与遵循。 (4)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36、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统仪器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 1.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保障紧急救援工作需要。 2.各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时刻保持待用状态。

(最新)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护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记录本 科室:___________ 年度:___________ 护理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本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2、本质量控制记录本由各科室护士长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年度护理质量控制计划、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控制指标。 5、科室根据医院的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各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6、日常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要求每月至少检查4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关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阅后签字负责。 7、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8、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制度 (一)护理部将日常督察和月检查相结合,坚持每周1—2次深入病房督查各病区的护理工作落实情况,特别是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对发现的各类隐患及时纠正,现场处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每周进行单项重点质量抽查,每月组织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提出整改措施,限时整改,并随时下科室督察落实整改情况。 (二)各科室质控员根据护理质量标准,每日对分管的护理项目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和护士长联系,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三)各科护士长根据《护士长手册》上的工作要求,每日有重点的检查,有目的地跟班检查,把好基础护理、分级护理质量关、医嘱关、查对关、交接关、特殊检查诊疗关、护理记录关、健康教育实施关,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登记,及时反馈当事人立即整改。 (四)护理部每月在护士长会上汇报、讲评当月质控结果,指出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供代鉴,对共性问题制定可行的改进措施。 (五)护理部每月初将日常督查以及月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汇总、量化考核报送医院相关科室进行奖惩。

2018年急诊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计划

2018年急诊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计划根据医院护理部2018年的护理质控管理方案及工作计划,结束我科护理工作特点,制定急诊科2018年回来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一、管理目标 以护理部管理目标为准则,检查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畅通、快捷、高效、安全”的急诊科服务理念。按三甲复审、门急诊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的要求。做好科室一级质控及安全管理,确保护理服务质量稳步提升,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全程化的服务。 1.落实护理质控目标,通过对质控计划的实施,使各项护理环 节质量得到保障,从而达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护理人员自觉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履行职责、制度、规程, 急救技术操作熟练,各项治疗、护理及时、准确完成。 3.急诊科布局合理,标识醒目。 4.急诊病人分诊及时、准确、有序,登记信息完整,急救绿色 通道畅通标识醒目。 5.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抢救及时、有序、 准确。 二、一级护理质控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质控小组 护士长全面负责科室质量控制,科室护理骨干为组长,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为质控成员参与的护理质控小组,负责组织对科室日常护理工作,检查者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和护士长,

根据PDCA循环,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和落实整改措施,护士长和质控员进行追踪检查质量落实情况,以达到有效控制护理质量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确保护理安全的目的。 2.护理质控小组检查方法: (1)护士长不定时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进行整改,认真做好每季度、每月工作安排,落实护士长五查工作,每周检查一次质控员工作情况。 (2)质控小组成员对所分管的工作每周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的结果及指标记录在质控本上,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反馈。每季度对所分管的质控存在问题和指标完成情况做好统计,并从人、机、发、料、环、测进行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3)护士长每周夜查房一次,将夜查房结果记录在护士长手册上。 (4)每月科室召开一次质控评议会,对所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评议、总结,并制定整改措施。在下月质量检查中重点查上月存在的问题是否改进及当月重点工作是否按要求落实,以达到持续改进。 (5)每季度组织护士学习一次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3.继续利用品管圈活动,不断完善急救工作流程,达到人人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有效改进。 4.督查内容: 每周检查内容为:按照急诊科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考核,每周全覆盖。

急诊科质量持续改进分析.docx

急诊科医护质量PDCA持续改进 计划(P) 为了保证医疗护理安全,体现医护质量持续改进,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措施,进行了改进。 数据调查:我院共有急诊医生2-3名,急诊护士10名,其他科室轮转急诊科医生1-2名。轮转医生多为年轻医生,且有些为专科医生,知识面不宽。护士也存在业务知识、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 原因分析: 医护人员病人情况 医疗技术待提高 医护人员不足病情复杂多变 急诊科 医护质量改进设备有欠缺科室布局有不足 设备场地 实施:(D) 一、具体措施:

1、科室医护人员组织学习相关专科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 2、向院领导提出医护增员申请。 3、向院领导提出增加急诊设备的申请。 4、向院领导提出增加急诊科房间,满足急诊科功能需求。 检查:(C) 1、了解医护人员专科知识的学习情况。 2、坚持不断地组织科室业务学习。 处理:(A) 1、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急诊科医生及轮转医生的业务水平。 2、以上措施将进一步不断实施中。 售后服务方案(赠送) 1.售后服务概述 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完善的支持服务,确保用户的系统稳定运行。 公司拥有一批资深的施工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很好的解决设备各类故障,强大的用户支持队伍和良好的用户满意度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维护计划及承诺 一、项目售后服务内容承诺 我公司贯彻执行:“诚信正直、成就客户、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宗旨,对于已经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质量跟踪服务,本着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向用户奉献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维护服务。 我公司如果承接了端拾器项目,将严格遵循标书及合同的规定,在保证期内向业主提供该项目的责任和义务。在保修期之后,考虑到设备维护的连续性,建议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维护合同,以确保此系统项目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 二、服务与保证期 在项目验收合格之日起,开始进行售后服务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售后服务期;2、维护人员;3、售后服务项目;4、服务响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完善手术、麻醉医师资质与批准制度,完善麻醉、手术与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与质量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制度。 2、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抓好术前、术中与术后的医疗环节质量管理,组织专家督查——术前:有术前讨论,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麻醉前访视,病人准备充分,与病人签署手术、麻醉、输血同意书等;术中:执行手术分级制与术者资质准入制度,确保手术质量,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中改变术式等及时告知病人家属等;术后:手术记录完整,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并发症预防措施科学合理,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切口感染、二次手术率控制在标准以内等。 3、完善麻醉工作程序规范,麻醉医师术前查房及时制定麻醉方案,术前麻醉准备充分,制定麻醉意外处理预案,做到麻醉意外处理及时、正确,麻醉复苏实施全程观察。 4、缩短候手术日,抓好第一台手术按时开始和接台手术间隔时间的管理,提高手术效率。 5、严格执行手术室出入制度和程序,加强重症监护室(ICU)和回病房的流程、制度的落实。 门诊工作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完善和督导门诊各项规章、制度、职责的健全和落实,落实门诊首诊负责制、门诊疑难病会诊制,提高门诊确诊率;完善门诊传染病报告制度,切实执行,层层落实,做到疫情漏报率为零;完善门诊就诊路标与指示牌,做到醒目、易懂、准确、规范。 2、完善门诊各项咨询服务(就诊咨询、导诊咨询、预约咨询、健康咨询等),完善和公示医疗服务收费价目表、挂号收费标准、化验结果领取须知、就诊流程、就诊注意事项。 3、完善和公示当日门诊医师一览表、知名专家门诊一览表,并在各专科诊室前增设周内医师排班表、专科就诊流程图,指导病人明明白白就医。 4、确保副高以上医生就诊门诊率,正(副)主任医师占门诊医师率≥60%,正(副)主任医师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70%,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 5、加强门诊导诊人员、分诊人员的素质培训和管理,做到仪表端庄,用语规范,导诊专业,服务热情;完善门诊接待工作,对门诊病人及其家属的投诉和意见作到件件有落实。 6、完善门诊突发意外紧急事件的处理预案,对门诊所有医务人员进行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做到人人知晓、人人会做。 7、所有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病人及其家属等候时间≤10分钟。 8、门诊所有检验、心电图、超声影像及放射影像等常规检验检

急诊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急诊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方案 检查标准1:急诊科设置 急诊科独立设置,急诊专业队伍安定,人员相对不变,设备设施完备,布局合理,满足急诊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 (1)按照要求急诊科设置应为独立的医疗区域,有急诊“绿色通道”,标志醒目,无障碍,通道衔接流通,设置了急诊导医。 (2)急诊医疗专业设内、外科两大系列,护理工作由急诊科护士担任。 (3)专业队伍相对不变,确保急诊观察床位大于核定床位的2%,监护床位大于核定床位的1%,不变人员按核定床位的1%设置,副高以上人员大于的标准。 (4)根据急诊工作的要求,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满足急诊病人的需要。 检查标准2:急救技能掌握(附件1:急诊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诊治及操作技能)(1)急诊医务人员经过医院和科室的培训和考核,能够烂熟掌握急诊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的诊治及相关技能(考核办法见附件2急诊急救培训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见附件3) (2)熟悉院前急救程序(见附件4:院外急、往诊接待流程); (3)烂熟使用抢救设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 (1)坚持岗前培训制度,急诊医师须经过急诊专业培训后上岗(抽查附件1、2内容);

(2)科室质控小组每月检查急诊医师专业培训记录、资料和急诊抢救工作记录,查看标准执行情况。 (3)每月进行急诊业务学习,及时查找不够,总结经验教训。 (4)及时组织新员工进行院前、院内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保障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烂熟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及喉罩管技术,不断提高急救技能。 检查标准3:急救设备、药品的配备及完好率 考核方法: (1)设备设施:实地查看急救设备设施是否定位放置,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完好率能否达到100%,对于临时故障设备是否加以标识及有无应急措施。查看急救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及设备的调配方案; (2)急救药品及急救物品:查看药品、急救物品的准备是否齐全足量,有无过期药品和消毒物品。现场查看各种无菌包及治疗盘的使用情况;查看质控小组抽查情况记录,查看药品、物品的交接班记录; (3)现场查看救护车车况及随车必备抢救设施、物品情况; 改进措施: (1)急诊抢救设备每天有专人负责,做到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并记录交接班记录,保障设备性能优良,处于应急状态。按照要求建立各类设备的应急调配预案,以备应急使用。对于发生故障的急诊抢救设备,应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及医院设备管理员,并进行设备故障报告登记,同时启动应急调配预案。 (2)严格执行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每天进行急救药品、物品交接班清点登记,所消耗药品、物品应及时补充,过期药品及物品应及时淘汰。 (3)医用救护车满足需要,处于应急状态,车载设备齐全(车内必备担架、氧气、急救箱、抢救药品等,完好率100%) 检查标准4:急诊管理

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细则分解

七、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评审要点 4.7.1 合理配置急诊资源,人力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 按照本细则第二章第三节第一条标准的评价要求执行。 4.7.2 落实首诊负责制,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 4.7.2.1 【C】 落实首诊负责制,与挂钩1.有首诊负责制度,医务人员能熟知并执行。 1、首诊负责制度、 2、急诊制度、职责、流程、急诊知识技能培训(签名、内容、课件、照 片) 3、知晓率 4、执行情况考核(应纳入月度质控考核,考核内容、标准、考核分) 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建 2.急诊患者、留观患者、抢救患者均有完整的符合规范的急诊病历,记录 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急诊救治的全过程。 急诊病历书写的规范,急诊病历中记录急诊患者救治全过程 度。 3.有急诊病历质量评价的记录,评价结果纳入医师、护理人员个人的技能 评价。 1、急诊病历书写考核(应纳入月度质控考核,急诊病历书写评分标准、 评分表,每月考核分) 2、急诊技能月度考核资料(考核标准、评分表)及评价 4.有急诊与挂钩合作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的急诊转接服务机制。 1、急诊转接服务制度, 2、挂钩单位清单,协议书,联系方式及联系人, 3、与基层医院建立急诊转接服务机制,流程图 4、急诊转接服务记录 5.转送急危重症患者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1、转送交接制度、流程(包含完整病情资料的交接) 2、急危重症患者交接单 【B】符合“C”,并 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患者的来源、去向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溯, 开展质量评价。 1、急诊登记本 2、急诊观察、急诊抢救登记本 3、急诊质控标准、质控表 【A】符合“B”,并 1.有急诊信息网络支持系统,实现急诊与院前急救、急诊与院内各相关科 室、急诊与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对接。 2.急诊科能够事先获取转诊患者信息,提高抢救效率。 4.7.3 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按照第二章第三节第二条标准的评价要求执行。 4.7.3.1 【C】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方案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一、根据医院的总体规划,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及工作重点制 年度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及周工作计划。 二、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具体考核办法。 三、按工作计划及考核办法检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重点检 查实施及落实情况。 四、由护理部及护士长共同完成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 查。 五、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反馈给相关科室及人员。 六、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此措施告 之全体护理人员。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 考,并作为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八、护士长对临床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做好相关人员培训并登记记录,制定相应护理常规,报护理部审批、备 案。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一、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树 立爱岗敬业精神,对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树立“以人为本,满意服务”的服务理念,用真心、真情 为患者服务。 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更新专业知 识,熟练掌握高新仪器的使用,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履行告知程序,对新技术、新业 务、自费项目、创伤性操作等需履行签字手续。 五、工作时间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随意脱岗。 六、维护全局,搞好医护配合,加强护患沟通。 七、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及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 小时内据实补记。 八、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必须严格执 行“三查七对”制度。 九、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4.8.1 合理配置急诊资源,人力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 4.8.1.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 【C】 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 2.主管职能部门熟悉急诊科建设基本要求。 【B】符合“C”,并急诊科有单独的区域,辅助检查、药房等区域距离急诊科的半径较短,提高急诊服务效率。 【A】符合“B”,并医院认真贯彻与执行《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并不断改进。 4.8.1.2急诊科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C】 1.急诊科固定的急诊医师不少于在岗医师的75%,医师梯队结构合理。 2.急诊科主任由具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 3.急诊科固定的急诊护理人员不少于在岗护理人员的75%,护理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4.急诊科护士长由具备主管护师及以上任职资格和5 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 5.急诊监护室由专职医师与护理人员负责,单独排班、值班。 6.急诊病房由专职医师与护理人员负责,单独排班、值班。 7.主管的职能部门人员熟悉急诊科人员配备要求。 【B】符合“C”,并 1.急诊医师以主治以上职称为主体(在岗≥70%)。 2.急诊护理人员以护师以上职称为主体(在岗≥70%)。 3.急诊手术室由专职护理人员、或由病房手术室统一管理。 【A】符合“B”,并医院对急诊人力资源配置有规划、有落实措施,急诊人力资源配置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4.8.1.3急诊医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考核达到“急诊医师、护理人员技术和技能要求”。 【C】 1.急诊医护人员全部经过急诊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考核达到“急 诊医师、护理人员技术和技能要求”,有考核记录。 2.急诊监护室固定医师与护理人员均经ICU专业培训,技能考核合格。 3.有年度的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 【B】符合“C”,并 1.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技能评价与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有记录。2.对轮转的医师和护理人员有上岗前质量与安全工作培训与教育的记录。 3.无毕业三年以下医护人员独立执业。 【A】符合“B”,并

急诊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急诊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急诊科设置 急诊科独立设置,急诊专业队伍稳定,人员相对固定,设备设施完备,布局合理,满足急诊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 (1)按照要求急诊科设置应为独立的医疗区域,有急诊“绿色通道”,标志醒目,无障碍,通道衔接通畅,设置了急诊导医。 (2)急诊医疗专业设内、外科两大系列,护理工作由急诊科护士担任。 (3)专业队伍相对固定,确保急诊观察床位大于核定床位的2%,监护床位大于核定床位的1%,固定人员按核定床位的1%设置,副高以上人员大于1/3的标准。(4)根据急诊工作的要求,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满足急诊病人的需要。 检查标准2:急救技能掌握(附件1:急诊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诊治及操作技能)(1)急诊医务人员经过医院和科室的培训和考核,能够熟练掌握急诊医生必须 掌握的急症的诊治及相关技能(考核办法见附件2急诊急救培训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见附件3) (2)熟悉院前急救程序(见附件4:院外急、往诊接待流程); (3)熟练使用抢救设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 (1)坚持岗前培训制度,急诊医师须经过急诊专业培训后上岗(抽查附件1、2内容); (2)科室质控小组每月检查急诊医师专业培训记录、资料和急诊抢救工作记录,查看标准执行情况。 (3)每月进行急诊业务学习,及时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4)及时组织新员工进行院前、院内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保障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及喉罩管技术,不断提高急救技能。 检查标准3:急救设备、药品的配备及完好率 考核方法: (1)设备设施:实地查看急救设备设施是否定位放置,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完好率能否达到100%,对于临时故障设备是否加以标识及有无应急措施。查看急救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及设备的调配方案;

2015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病区1doc资料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科室: 中医医院护理部 二0一年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填写说明 一、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均由护士长填写; 二、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1.护理质量管理措施,为达到科室年度护理质量管理目标,保证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而拟定的提高科内护理质量的相关措施。 2.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护士长负责制,科内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具体分工和全科护士参与的质量管理模式。 三、护理质量管理记录表 护士长每周对科内护理质量管理内容应进行不少1次的检查,将检查时间,检查中存在问题、管理措施及管理效果情况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上。 四、护理质控小结 护士长每季度进行一次护理质控小结,对科内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采取的有效措施,突出的管理效果,需改进的环节,并做好详细记录。 五、中医专科特色护理质量评价 护士长每季度进行一次中医专科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的有效措施。 六、临床护理质量指标 护士长每月进行一次临床护理质量指标统计 七、专科护理质量指标 护士长根据科室相关专科每月进行一次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统计 八、护理工作质量指标 护士长每月进行一次护理工作质量指标统计 九、科室临床护理管理监控情况表

护士长每季度根据临床护理管理质控情况进行统计 目录 1、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4 2、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9 3、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架构与职责、、、、、、、、、、、、、、、、、、、、、、、、、、、12 4、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分工、、、、、、、、、、、、、、、、、、、、、、、、、、、、、、、、、13 5、护理管理记录表、、、、、、、、、、、、、、、、、、、、、、、、、、、、、、、、、、、、、、、14 6、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分析小结报告、、、、、、、、、、、、、、、、、、、、、、、、、35 7、中医专科特色护理质量评价、、、、、、、、、、、、、、、、、、、、、、、、、、、、、39 8、临床护理质量指标、、、、、、、、、、、、、、、、、、、、、、、、、、、、、、、、、、、、、43 9、护理工作质量指标、、、、、、、、、、、、、、、、、、、、、、、、、、、、、、、、、、、、、46 10、科室临床护理管理监控情况表、、、、、、、、、、、、、、、、、、、、、、、、、、47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护理文书)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科内自查) 科室: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者:项 目 内容 检 查 内 容 静脉输液 存在问题1、血压计袖带、止血带、垃圾分类落实不到位。 2、护士排班、输液不分工 3、处置时,不用治疗车,端盘在室内操作 4、换瓶时,不消毒,液体瓶插上输液管倒放在治疗车上 原因分析1、由于护士配置不足,治疗性工作较多,忽视了基础工作 2、没有按照整体排班,分工不明确,需要提高排班质量。 3、护士对于污染物品存放概念不清楚,未能及时纠正 4、护士无菌意识薄弱 整改措施1、加强管理,应协助整理好物品 2、全院护士长要求整体排班,责任到人。 3、学习常规物品消毒制度,督促护士加强学习 效果评价1、分析存在的问题,使每位护士从主观上有正确认知。 2、常规物品消毒制度落实到位。 3、遵守操作制度 评价日期:年月日评价者: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科内自查) 科室: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者:

项 目 内容 检 查 内 容 静脉输液 存在问题1、消毒包、无菌包放在办公室、护士站的台面上 2、化验标本,放在办公台面上 3、采血台、物品柜,物品不分类放置 4:止血带、垫巾数量、清洁问题 原因分析1、由于护士无菌区域无菌观念意识不强 2、护士对于污染物品存放概念不清楚 3、没有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整改措施1、对新入院护士进行无菌原则、观念分析应用培训。 2、治疗车不够用要提出计划 3、护理单元内卫生明确分工。 4、严格物品分类存放 效果评价1、无菌区清洁区明确划分 2、物品分类放置 3、遵守一人一巾一代一带及物品消毒原则 评价日期:年月日评价者: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科内自查) 科室: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者:项 目 内容

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落实

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落实 2012 年1 月27 日会议内容1 月份日常检查及月指控联查总结参加人员 全体护士长 主要存在问题: 1、护理文件书写:体温单、医嘱单、一般护理记录单眉栏页码不全,有漏项;护理记录单病情有变花时记录不及时,对患者实施康复和健康指导记录不全;甲种体温单绘制不规范。 2、急诊室质量:个别护士急救技术相关知识掌握不全。 3、危重病人护理:病室有异味;病人头发不整洁;留置管道标识欠规范。 4、消毒隔离质量:消毒记录本签字不规范(紫外线的消毒和擦拭),盛放体温 计的方盘过期。 5、供应室质量:各种登记记录不全。 6 分级护理质量:责任护士汇报病例不全面,健康宣教不到位;病房内杂物多, 陪探视人员多;护士未根据护理级别观察病情。 7、中医特色护理质量:个别科室制定中医药知识培训计划不完善,个别护士中医护理常规掌握不全面,中医技能操作不熟练,中医操作技能欠规范,个别患

者中医药康复与健康指导不到位。护士学习笔记记录不全。 8、手术室质量:消毒液更换不及时,物品摆放不整齐。 原因分析: 1、护士长管理不到位,检查、监督,指导缺乏方式方法,不能有效调动护士

的积极性,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护士长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护士责任心,使工作规范化。 3、护士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检查结果传达并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4、护理部不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对经常发现问题的病区和人员给予警告、处罚。 检查反馈及效果评价:质控检查结果已反馈相关科室,限期整改,通过护士长汇报及下科室检查,科室改进措施落实良好。 护理部王云婷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2016年中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并影响医院的总体医疗质量。为了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护理服务,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顺利通过中医二甲综合医院复评审,特制订本方案。 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以病人为中心,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管理的目的:通过护理质量管理使护理人员在业务行为、思想职业道德等方面都符合职业规范和满足患者需要,使护理工作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技术、最低的成本,产生最优化的治疗护理效果,保证患者安全,最终实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 护理质量管理目标 1、护理技术(中、西医)操作合格率≥90% 2、基础护理合格率≥95% 3、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95% 4、护理文书合格率≥95% 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6、住院患者满意度≥95% 7、护理三基考试合格率≥9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每科室开展中医护理项目≥4项 10、全院执行中医护理方案20种 11、常规器械消毒灭菌率100% 12、院内压疮发生率0 13、感控病例漏报率0% 护理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护理部-质控小组-病区质控组成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 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护理部及质控小组按质控计划完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一、建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二、建立护是质量管理组织构架及职责任务分解落实。. 三、完善护理各项规章制度、设立护理质量指标,修定各类质量标准。 四、计划下发前组织护理管理者对方案及计划进行解读及任务分解。 五、护理各级质量控制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按计划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并用数据来进行分析汇总。 1、护士长进行目标管理,量化指标,修定护士长绩效考核方案,进行绩效管理。 2、落实护士长目标管理的各项目标的量化数据的收集、分析,用事实和数据体现护理质量。 六、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管理,定期进行专项检查,不断完善和改进。 1、落实入院患者压疮、跌倒风险的评估,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护理部定期护理查房,落实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及各类培训效果评价。

PDCA管理急诊科病历持续改进

PDCA循环法管理急诊科病历 急诊科

Plan: 一.发现问题: 根据《省急诊病历管理标准》的要求,急诊病历应包含首次病历、抢救记录(急危重症者)、化验记录、用药记录、去向等要求病历书写规,现就急诊病历(约80份)进行查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急危重患者病历完成不及时,主要是小儿外科、妇产科。 ?2、部分急诊普通患者的病历诊断书写不规,体格检查未填,无处理意见。 ?3、部分急危重患者抢救记录上级医生签名不及时。

二.分析原因: ?1、法律观念淡薄,对可能引发的纠纷知识不足,只注重技术操作而忽视书写; ?2、未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急危重病例抢救制度》、《省急诊病历管理制度》。 ?3、个别同志危机意识及责任心不强,不注重医疗安全。 ?4、医患沟通不及时,记录不全。 ?5、未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6、急诊小儿外科人员不足导致急诊科无定点人员,小儿外科、妇产科紧急情况替代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列出主要影响因素: ?通过对急诊病历质量问题的分析,主要原因为: 1、法律观念淡薄,对可能引发的纠纷知识不足,只注重技术操作而忽视书写。 2、未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急危重病例抢救制度》、《省急诊病历管理制度》。 3、急诊小儿外科人员不足导致急诊科(8:00---17:00,22:00—8:00)无定点人员,

小儿外科、妇产科紧急情况下替代制度执行不到位。 4、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有的放矢的制定出相应对策,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制定解决措施、提出改进计划

人员不足 与医务 科、人力资 源部、小儿 外科、妇产 科加强协调 人员到岗率 100% 1、引进及培训人员。 2、合理调配人员。 3、出现的问题纳入 pdca持续改进 医务 科、人力 资源部、 小儿外 科、妇产 科、急诊 科管小组 持续改进 一、质量管理小组正在集中查阅现岗病历: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科内自查)

XXXXXX妇产科 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本 科室: 年度: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组长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质控员,质控员职责明确。 2、护士长负责制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实施方案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各质控员按职责定期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3、护士长根据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本科室每月护理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4、日常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要求每月每项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护士长审阅后签字。 5、每月底在科室周会上对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护理质量控制总结,护士长签字后交护理部审查。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具体职责:负责科室日常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包括科室核心制度落实、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病人的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三基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培训)、病区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院感、抢救仪器、抢救车的管理,不良事件等。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通报、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针对问题进行培训,不断持续改进。 护士长签字: 2016年月日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一. 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 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及考核工作。 2. 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身体素养文化意识。 3. 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二. 加强护理管理,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1. 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量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控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2. 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3. 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件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 4. 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严格查对制度。 三. 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1. 在培养护士日前礼仪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2. 注意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提高整改措施。

PDCA管理急诊科病历持续改进

PDCA循环法管理急诊科病历 急诊科

Plan: 一.发现问题: 根据《省急诊病历管理标准》的要求,急诊病历应包含首次病历、抢救记录(急危重症者)、化验记录、用药记录、去向等要求病历书写规,现就急诊病历(约80份)进行查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急危重患者病历完成不及时,主要是小儿外科、妇产科。 ?2、部分急诊普通患者的病历诊断书写不规,体格检查未填,无处理意见。 ?3、部分急危重患者抢救记录上级医生签名不及时。

二.分析原因: ?1、法律观念淡薄,对可能引发的纠纷知识不足,只注重技术操作而忽视书写; ?2、未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急危重病例抢救制度》、《省急诊病历管理制度》。 ?3、个别同志危机意识及责任心不强,不注重医疗安全。 ?4、医患沟通不及时,记录不全。 ?5、未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6、急诊小儿外科人员不足导致急诊科无定点人员,小儿外科、妇产科紧急情况替代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列出主要影响因素: ?通过对急诊病历质量问题的分析,主要原因为: 1、法律观念淡薄,对可能引发的纠纷知识不足,只注重技术操作而忽视书写。 2、未严格执行《首诊医生负责制》、《急危重病例抢救制度》、《省急诊病历管理制度》。 3、急诊小儿外科人员不足导致急诊科(8:00---17:00,22:00—8:00)无定点人员,

小儿外科、妇产科紧急情况下替代制度执行不到位。 4、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有的放矢的制定出相应对策,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制定解决措施、提出改进计划

人员不足 与医务 科、人力资 源部、小儿 外科、妇产 科加强协调 人员到岗率 100% 1、引进及培训人员。 2、合理调配人员。 3、出现的问题纳入 pdca持续改进 医务 科、人力 资源部、 小儿外 科、妇产 科、急诊 科管小组 持续改进 Do 一、质量管理小组正在集中查阅现岗病历:

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民生医院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是科室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为提升医务人员的素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科室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小组由科主任、科护长及科内医护人员组成。 职责:主要是负责制定全科医疗质量控制目标、任务,审议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考核评价方案,督促、检查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落实情况,提出整改意见。 (2)质量管理职能: 职责:对科室质控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的检查评比并提出奖惩意见,并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及整改意见。 (3)科室质控小组:由医疗、护理各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护士等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负责人,负责对质控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质量管理目标、任务、措施及评价方法,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督促落实各项医疗法规、规章制度,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完善科室质量管理的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统计、分析、评价;质控小组每月至少开展活动一次,每季总结一次;结合本专业特点、技术水平以及《临床诊疗指南》、单病种临床路径,制定本专业疾病诊疗、操作规范、急救预案。 科室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质控”制度,每一位科内职工既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者。并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 二、急诊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保证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十三个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的落实,并根据质量管理要求完善其他相关制度,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完善各种疾病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工作流程,实施按上级要求的各专业单病种、临床路径,按照具体规范进行诊疗活动,保证环节质量、终末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