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比表格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比表格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比表格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比表格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

业革命对比表格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比表格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表格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精品优质课教案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

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 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2、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最终确立。 3、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要点岳麓版

第19、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是何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1)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2)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市场不断扩大;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应用于生产领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标志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重大成果)是什么? 答:(1)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2)电力的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 3、实际可用的发电机是何时由哪国哪位科学家发明的?实际可用的电动机是何时、哪国、哪位科学家发明的?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电力的是哪一种机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什么? 实际可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他们的的发明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1)1866年;德国;西门子。(2)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3)发电机(4)电动机(5)电磁感应现象。(6)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变成了现实。 4、电磁感应现象是哪国科学家谁何时发现的?它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答:(1)英国;法拉第;1831年(2)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5、在电能的利用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它是哪国人?他的人生理想是什么?他的重要发明有哪些?如何评价它? 答:(1)爱迪生;(2)美国(3)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发明(4)电灯泡、留声机、电影摄像机、碱性电池等共2000多项发明(5)发明大王 6、“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谁的名言?电灯泡是他何时发明的? 答:(1)爱迪生;(2)1879年 7、20世纪三大能源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什么?人类跨入电气时代是由于哪种新能源的出现?使石油成为新能源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答:(1)电力、石油和煤炭(2)电力和石油(3)电力(4)内燃机的发明 8、在电能的利用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是哪些?电力的开发、电器的发明和应用有什么重要影响? 答:美国和德国;使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八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二十 八 第1题【单选题】 1819年某天,英国伦敦所有的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来纪念一位开创了人类历史崭新时代的伟人的去世,这位伟人是( ) A、史蒂芬孙 B、瓦特 C、牛顿 D、卡尔·本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的交通运输工具有( ) A、汽车和飞机 B、轮船和汽车 C、火车和轮船 D、火车和汽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许多职业的出现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19世纪50年代不可能出现的新职业是( ) A、火车司机 B、汽车司机 C、铁路工人 D、煤炭工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在工业革命中,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发明家是:( ) A、哈格里夫斯 B、阿克莱特 C、瓦特 D、史蒂芬孙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的加强 B、外来移民的涌入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人们发现水力机器必须建在河流旁,风车必须有风才能工作,而且它们也会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针对上述问题,当时最迫切的需要是( ) A、更广的销售市场 B、更多的工业原料 C、更好的机器动力 D、更大的生产场地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最早出现于( ) A、棉纺织业 B、毛纺织业 C、采矿业 D、交通运输业 【答案】:

第二十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十九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 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八步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温故知新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2、巴黎公社失败的标志:五月流血周。 3、《国际歌》的创作背景:巴黎公社的失败。 第二步:明确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 1、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时间、标志、进入时代、代表国家、重大发明、影响等。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3、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步:自主学习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概况: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 (2)突出国家:美国、德国; (3)核心: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4)重要发明: 美国:爱迪生—碳丝灯泡;莱特兄弟—飞机; 德国:西门子—第一台发电机;卡特—汽车; (5)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2、影响: (1)生产力社会的巨大飞跃(最直接影响) (2)垄断组织出现(重要影响) (3)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3、发明创造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2 中华书局版

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在使学生掌握史实的情况下,通过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有重点有选择的教学,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不畏艰难、勇于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九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也普遍突出,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一方面带有儿童的特点,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富有趣味性,最怕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已初步具备接受系统的知识,理解一些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属于科技革命史,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在教学中我选择插入了视频和动态图,增加课堂的饱满度,让学生快乐轻松的学习。 3重点难点 (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生尚未进入状态,为引出课题,猜谜语(电灯、电话),进而引出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自主学习、史料分析,落实重点;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本课的内容包括四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方便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活动3【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过程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造蒸汽机

噶米精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练习华东师大版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练习 1. 1819年在一位历史人物的讣告中评价道: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 牛顿B .卡尔?本茨C .爱因斯坦 D .瓦特 2?导致右图中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殖民侵略与扩张政策的推行 I IW>-11^*t B.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与推广 C. 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 内燃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 3?恩格斯说:“英国是农业世界的大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 的卫星都围着它运转。”这一现象出现在() A. “蒸汽时代”到来后 B .新航路开辟后 C.美国独立战争后 D .君主立宪政体建立后 4. 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牵引着6节煤车、20节挤满乘客的客车,载重达9万千克, 在新铺好的铁路上试车,时速达15千米。“旅行者号”机车的动力来自于() A.牛力和马力 B .蒸汽机C .内燃机D .电动机 5. 铁路交通迅速发展,到19世纪后半叶,铁路网在英国、欧洲大陆及美国铺展开来。下 列关于“火车”和“铁路”的表述有误的是() A.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是人类陆路运输的巨变 B .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 C.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 D .严重破坏了整个社会生活 6 . 1801 —1831年,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手工工场的普及 B .人们向往城市生活 C.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便捷 D .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 7.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

《优质教案》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1.知道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史蒂芬孙“旅行者号”机车的史实,理解蒸汽机的改进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了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史实,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2.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培养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重点 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 工业革命的影响。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它的“威力”何在?让我们掀开这历史重要的一页——《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教师:17世纪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他们强烈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那么工业革命的进

行还需要什么条件? 史料1 如图。 教师: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 学生:资金、原料、劳动力、技术、市场。 教师归纳: 史料2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教师: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学生:海外市场的扩大。 教师: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开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94第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首先改进技术的是哪一生产部门?其中提高织布速度的发明是什么?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赛课导学案_6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方面。 通过本课学习,启发学生认识: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得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材分析 本课为教材第七单元第20课,共有三个子目,分别是“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火车和铁路”;这三个子目内在关系将工业革命的背景、经过及影响串联在一起。在这一系列环节中,“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但这时期机器动力主要是使用人力、风力、畜力、水力,这使

得机器的工作效力受到限制,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应运而生,随之交通运输等部门使用蒸汽动力后,生产效率获得飞速发展。因此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们从手工操作时代过渡到“蒸汽时代”。 课堂时间有限,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上的基础情况,教学内容可能难以面面俱到,而是更需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课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基础上,需要将历史的整体性展现给学生,前后知识的串联,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以及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九年级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从能力上来说,要能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培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对象是初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对学科知识、学习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虽处在学业压力较重的学段,但是经过两年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以及师生关系的默契培养,学生依然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对历史课堂期待无限,愿意分享和表达自身观点。教师在充分展示学科魅力的同时,依旧要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见微知著培养其分析性思维、实用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20、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主备人:陈贤珍第二备课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 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2.材料展示: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他对改良蒸汽机这样评价:“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3.教师提问:想一想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 提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方向发展。它解决了工厂对水力能源的依赖问题。 4.交通工具的革新

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初三历史教学案 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了解工业革命的含义、开始的标志;蒸汽机的改良是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交通工具的 革新;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法国大革命的主要原因: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 自主学习,完成下列结构图表 1、理解工业革命的含义: 2、英国具备的条件:政治上建立起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市场优势:殖民扩张使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 迅速增长。 3、 首先发生在英国的 行业。 4、开始的标志:1765年, 发明“ ”。 1、标志性成就: 2、工厂动力的变化:由 变为 3、 蒸汽机广泛使用的重大意义:①是 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 ,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 展。②使 制度最终确立。 1、火车的发明者: 2、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1825年, 3、铁路时代开始的意义:为社会提供更为 的交通,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 。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 ”。英国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 。 工业革命的启示: 讨论:工业革命对中国有没有影响?请说明理由 巩固练习 ( )1、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 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A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 .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 .火车、轮船的出现 D .内燃机的发明 ( )2 .18世纪晚期,英国广泛利用热能,逐渐摆脱了对畜力、自然力的依赖。人类由此步入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网络时代 一、纺织技术的 革新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 的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 第20第一次工业革命

【新】《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和火车的发明。 2.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工业革命的特点。 【新课讲授】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教师讲述: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后来,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出示相关图片) 2.纺织技术革新的历程 教师依次出示欧洲的旧式纺车、欧洲的旧式织布机、飞梭、珍妮机的图片和相关发明者的介绍材料,帮助学生直观了解纺织技术革新的历程。(详见课件)需要重点强调: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教师结合教材介绍蒸汽机发明和改进前棉纺织生产领域的变化情况以及工厂制度的确立的相关史实。(详见课件) 2.教师结合教材介绍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教师出示瓦特的画像及其改进的蒸汽机的图片,然后通过相关材料(详见课件)来帮助学生了解蒸汽机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蒸汽机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极大提高生产力。 (2)教案讲述:19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据此向学生介绍对比工厂 与工场的区别。 3.教师结合教材介绍火车的诞生——铁路时代的到来。 (1)教师出示斯蒂芬孙图片及其制造的火车机车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斯蒂芬孙和火车的相关史实。 (2)教师出示“1838—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引起英国铁路里程变化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提示:火车的发明。 4.教师结合教材向学生讲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扩大。 (1)蒸汽机的应用由棉纺织业扩展到更多的行业。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区域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等地区。5.教师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或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6.教师通过表格来帮助学生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精品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20讲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时作业

第20讲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申江百咏》描述的这一发 明,最早出现于( )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2.《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 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3.如图为在法国取得发明专利的“汽马”。这项发明出现的前提是( ) A.马的驯养与使用 B.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 C.电的发明与使用 D.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第3题图 4.1893年,《哥伦比亚博览会指南》写道:“科学发现,工业应用,人类遵从。科学发现,天才发明,工业应用。人类则适应新事物或被其塑造。”该宣传说明( )

A.科研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B.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C.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 D.科技促进近代城市兴起 5.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巨大变革,其中生产组织形式的飞跃表现在( ) A.工厂制到垄断组织 B.轻纺工业到重化工业 C.蒸汽化到电气化 D.商业资产阶级到工业资产阶级 6.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说:“19世纪最大的发明是找到了发明的方法,一种新方法进入人类 社会生活中来了。……新方法中有一个因素便是设法把科学概念与最后成果之间的鸿沟填起来。”材料中的“科学概念与最后成果之间的鸿沟填起来”是指( )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科学转化为成果的速度加快 C.科学推动工业革命产生 D.科技成果来源于工人经验积累 7.“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 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则史料说明了( )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 B.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 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 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 8.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750亿—2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关于这一 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 一、明确任务 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自主预习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背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2.开始部门: 3.主要发明: 1733年,凯伊发明了,提高了织布速度。 1765年,发明了“珍妮机”,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蒸汽机的发明: 2.蒸汽机的应用: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3.蒸汽机的影响: ①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②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远离河流,规模越来越大。 ③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最终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 1.火车的发明:1825年,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发展: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热潮,到1851年时,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3.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4.扩展:其他西方国家学习英国的和,法、美、德等西方国家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四、工业革命的意义 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的局面; 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 ④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但也带来了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三、小组合作 1、工业革命概念是怎样的?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是怎样的? 四、展示交流小组合作成果 1、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优秀教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点】 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

世界市场雏形的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由此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一一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一一棉纺织业。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教学设计)《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材分析: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本课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进程,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内容。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以及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渴求,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首先开始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新航路,在这之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如荷兰、英国和法国加入了这一探险行列,纷纷踏上了海外探险的道路,这一个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而随着世界市场雏形的逐步发展,进行海洋探险的国家对新发现的大陆和其他大陆进行了殖民扩张,其中英国最为显著,该国先是抢了西班牙海上霸主的位置,之后又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先后在与荷兰、法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虽已经是世界的霸主了,但英国人仍然没有满足要发展的欲望,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1.工业革命概念 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它是一场以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劳动的生产力革命,以及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它首先是生产力内部的革命,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它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2.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目标导学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1. 阅读教材,简述工业革命的进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九年级历史思英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在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 和飞机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 平衡加剧、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等基础知识。 3、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的能力,初步了解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客观地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内容: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本121页至125页)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五环节教学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第一环:侯课反思(多媒体展示) 1、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最早是从哪个行业开始的?首发于哪国? 2、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哪些主要发明? 3、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时间是什么时候?标志是什么?扩展情况怎样? 第二环:设疑推探(多媒体展示)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不久人们又对() 和()的发明,电力应用日益广泛。()成为补充和逐渐取代()而成为工厂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了()时代。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首先有发明创造。 2、在电气时代发明领域中美国科学家()最为著名。1879年他成功发明研制照明耐用 的()灯泡,他一生正式注册的发明专利有()项,因此被人们誉为()。 3、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在利用内燃机基础上,()年,他研制出世界上第一 辆汽车。汽车的发明和改进便利了人们(),提高了人们的(),改变了人们(),扩大了人们的(),加强了()。 4、()世纪初,人们制造出飞艇。 5、1903年12月美国的()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6、1867年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炸药。被称为“甘油炸药大王”。死后,他把大部 分财产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以其利息奖励在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及国际和平运动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第三环:互动解疑 教师提问:你知道电是如何发明出来的吗?(多媒体展示) 教师讲述(多媒体展示): 1、奥斯特:发现了当罗盘指针靠近有电流通过的电线时,指针会有所感应而发生移动即: 电流的磁效应。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示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 2、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认为,既然电能生磁,磁一定也能生电。发现了电磁感应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华师大版练习题五十一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华师大版练习题五十一 第1题【单选题】 “乡村往昔田园诗般的生活不见了……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这些现象反映工业革命( ) A、首先发生在德国 B、造成了环境污染 C、降低了生产效率 D、减少了贫富差距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有( )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下列对三次科技革命表述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④三次科技革命都延长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产品中应( ) A、蒸汽锤、铁路设备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铁路设备、内燃机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殖民霸权的确立 C、垄断组织的出现 D、工业革命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假如给“世界近代社会”画一张简笔画。它的主要特征是( ) ①思想上崇尚平等、自由 ②政治上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③经济上推行机器大生产 ④文化上提倡“基督教”文明征服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