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深圳大浪锦华实验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深圳大浪锦华实验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深圳大浪锦华实验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深圳大浪锦华实验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深圳大浪锦华实验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其纯度

C.10mL酒精与10mL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0mL

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5.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锥形瓶中空气的体积为1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25 mL,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球的作用是缓冲装置中的压强变化

B.瓶底的细沙可以防止红磷燃烧时集气瓶炸裂

C.红磷熄灭后应该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D.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一定全部进入锥形瓶中

6.现有 18.6g NaOH 和 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 23:3,则原混合固体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

A.9.2 g B.6.9 g C.4.6 g D.2.3 g

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有关化学反应A+B=C的四组实验,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已知四位同学取的A和B的总质量均为10g,且反应均完全进行。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g B/g C/g

甲739

乙649

丙X Y6

丁55Z

A.Y可能等于8 B.X可能等于4

C.X可能等于8 D.Z一定等于7.5

8.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9.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10.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M N P Q

t1时的质量/g519317

t2时的质量/g233x51

A.x的值小于3 B.Q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11.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

A.B.

C.

D.

13.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

2、0、+4,+6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A.H2S B.S C.SO2 D.H2SO3

14.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薪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CO B.O2C.CO2D.H2

15.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16.下列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的不同粒子

B.②④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

C.图①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

D.以上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17.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X Y Z W

反应前质量/g103900

反应后质量/g 3.23待测 3.2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18.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

C l9H 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1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

..来自空气的是

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B.手于生产氮肥的N2

C.用于医疗急救的O2D.用于飞艇的He

20.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请回答。

(1)如图1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3)实验室常用图2中的__________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填字母);若用下图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请将方框内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___。

(4)25g石灰石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与盐酸不反应,也不溶于水),生成8.8g二氧化碳,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22.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H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写装置序号)(4)装置F与装置B比较有什么优点?________

(5)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写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7)称取12.5克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再加入50克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23.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用装置A来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若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收集装置_____(填字母)。

(2)小明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红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

一是将制取装置B换为图中的装置_____(填字母)。

二是将过氧化氧溶液加水稀释,若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必须考虑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溶解性

④可燃性

(4)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乙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①乙图中左边友生装置类似于图甲中的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实验室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注射器内的夜体_____用稀硫酸(填“能”或“不能”)代替。

②该实验看到_____处的棉花先由紫色变_____色。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_____,化学性质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4.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其原理是利用Fe2+和H2O2反应产生能降解污染物的活性成分。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温度恒为25℃或40℃.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请回答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编号实验目的温度/℃pH

浓度/(mg?L-1)

H2O2Fe2+

①为②③提供参照25320416.8

②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 320416.8

③探究溶液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251020416.8

(2)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______。

(3)进一步实验发现,温度过高时,降解反应较难发生。请从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

原因:______。

(4)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物降解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根据图示信息,请写出迅速停止反应的一种方法:______。25.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写出实验室由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某同学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如果要选择F装置收集,则应该

从_____端通入,如何验满?_____。B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要形成液封,目的是_____,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B中反应太快,不利于气体收集,他可选择下列措施中的_____(填序号)解决该问题。

A将长颈漏斗换成注射器

B向装置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C将锥形瓶换成试管加带孔的塑料片

(4)如G图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蜡烛的烧杯中,现象为_____,可体现二氧化碳的性质为:_____、_____。

2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 。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 ;如图F向装满CO2 的软塑料瓶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

27.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____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氧气用于性质实验。欲调整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调节图中A、

B、C哪个旋钮:______

28.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甲乙丙丁

大理石m克,块状m克,块状m克,粉末状m克,粉末状盐酸(过量)w克,稀盐酸w克,浓盐酸w克,稀盐酸w克,浓盐酸

(1)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实验______(选填实验编号)进行对照实验。

(2)若要研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实验___________(选填实验编号)进行对照实验。

(3)乙和丁相比较,产生气体的速率较快的是_________,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等”)。

(4)若要选择丁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能得到较平稳的气流,应选择如图装置中的______(填“A”或“B”)。由于浓盐酸具有强烈的挥发性,会导致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可将产生的二氧化碳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_________。(温馨提示: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②二氧化碳不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氯化氢可与之反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HCl=NaCl+H O+CO )

322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

B、反应前共有三种原子,而反应后仍然是这三种原子,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变,可推断得出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B正确;

C、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生成物一种为化合物一种为单质;故C不正确;

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1,故D正确。故选C。

2.B

解析:B

【解析】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错误;

B.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有一个爆炸极限,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明火,或温度达到着火点会发生爆炸,故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其纯度,正确;

C. 分子之间有间隔,10.0mL酒精与10.0mL蒸馏水混合,一部分酒精分子占据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占据了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故溶液的体积小于20.0mL,错误;

D. 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错误。故选B。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会导致液体沸腾喷出伤人,故A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时,用自来水冲洗,会使滴管沾有自来水,自来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所以能污染试剂,故B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故C错误;

D、用量筒量液读数时,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故D正确;故选C。

4.B

解析:B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仅能出现红热现象,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而不是现象),错误。故选B。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红磷燃烧放热,使得瓶内的气体膨胀,导致压强增大,故气球的作用是缓冲装置

中的压强变化,正确;

B 、由于红磷燃烧放热,故瓶底的细沙可以防止红磷燃烧时集气瓶炸裂,正确;

C 、红磷熄灭后应该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正确;

D 、根据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故空气中氧气体积=100mL×1/5=20 mL ,所以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有20 mL 进入锥形瓶中,而不是全部,应还剩下5 mL ,错误。故选D 。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NaOH 和Na 2CO 3的微粒个数为x ,y ;所以Na 与C 的质量比是(x +2y )×23:(y ×12)=23:3,可得x :y =2:1,则原混合固体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

223+232

9.2g 2(23161)(2318.21216g 3)

6??=?+++?++??

。故选A 。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甲同学的反应不是恰好反应,如果A 剩余,则B 完全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3g ,参加反应的A 的质量为:9g-3g=6g ,即A 、B 、C 三种物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6:3:9,乙同学的反应中有1gB 剩余。 【详解】

A. 根据A 、B 、C 三种物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6:3:9,Y =36

9

?=2,此选项错误; B. X=6-2=4,此选项错误; C. X =4,此选项错误;

D. A 、B 两种物质反应时的质量比是6:3,5gX 与2.5g 的B 恰好反应,生成Z 的质量为5g+2.5g=7.5g ,故Z 一定等于7.5,此选项正确。 故选D 。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故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

A、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2%:16%=1:8,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质量分数直方图的形式出现,要先看懂图形的变化,分析数据,弄清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再结合质量分数的数据确定物质变化的质量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正确;

B、分子之间有间隙,正确;

C、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正确;

D、分子在不断运动着,不需要外力作用,错误。故选D。

10.D

解析:D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51+9+3+17)﹣(23+3+51)=3,故错误;

B、反应后MN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Q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因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Q不可能是单质,故错误;

C、反应后MN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Q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因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

D、反应中,M、N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51﹣23)g:(9﹣3)g=14:3,故正确;故选D.

11.B

解析:B

【解析】

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并通过新陈代谢转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低,又因为氧气越多燃烧越旺,所以燃着的木条在空气瓶中比呼出气体的瓶中更旺。

解:A、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此选项与题意不相符,所以A不正确;

B、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并通过新陈代谢转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低,所以B正确;

C、呼吸过程中主要是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但不能被完全消耗,所以C不正确;

D、呼出的气体主要还是氮气,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所以D不正确。

故选B。

12.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知,A.B.C.均正确。D.应左物右码,故D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13.D

解析:D

【解析】A、H2S中氢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正确;B、S是单质,化合价为0,正确;C、SO2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正确;D、H2S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错误。故选D。

点睛:掌握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是解题关键。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种类不变。

【详解】

有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4个钠原子,反应后有2个碳原子,4个钠原子,12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种类不变,则X的化学式为O2,故选B。

15.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和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及题中信息知,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B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故C错误。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1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子核,核内质子数不同的原子或离子属于不同的元素,它们表示氧、氖、钠三种元素的不同粒子,A选项错误;

B. ②表示的是氧离子,④表示的

是钠离子,在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2,钠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故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B选项正确;C. 最外层是8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结构,图①表示的是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阴离子,C选项错误;D. 氧、氖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钠位于第三周期,D选项错误。故选B。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或生成的质量。X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0g-3.2g=6.8g;Y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W的质量增多,W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3.2g;6.8g>3.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Z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6.8g-3.2g=3.6g;根据分析,该反应是X→W+Z。【详解】

A. 根据分析,题中反应为X→W+Z,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单质,所以W 可能是单质,选项A正确;

B. Y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能确定其是否是催化剂,因为在有些反应中溶剂水的质量也不变,所以Y可能是催化剂,选项B正确;

C.根据分析,题中反应为X→W+Z,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因此该反应是分解反应,选项C正确;

D.根据分析,Z物质是生成物,所以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0g+3.6g=93.6g,选项D错误。故选D。

18.B

解析:B

【解析】

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错误;

B、叶酸分子中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大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正确;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 =228:19:98:96,错误;

D、一个叶酸分子是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错误。故选B。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

【详解】

A、空气中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A不正确;

B、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无毒,可以分离出来,故B正确;

C 、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 故C 正确;

D 、用于飞艇的He ,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可以分离出来,故D 正确。故选A 。

20.C

解析:C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8.8gCO 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8.8g×164

2

4?×100%=6.4g ,5.4gH 2O 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5.4g×

16

18

×100%=4.8g ,生成物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和=6.4g+4.8g=11.2g ,11.2g >9.6g ;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1.2g ﹣9.6g=1.6g ,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C 。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锥形瓶 长颈漏斗下端管内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使导气管堵塞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B 、D

解析:锥形瓶 长颈漏斗下端管内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

4

2422Δ

2KMnO K MnO +MnO +O ↑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使导气管堵塞 用带

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B 、D

80% 【解析】 【分析】

本题研究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原理、装置、过程。 【详解】

(1)仪器a 的名称是锥形瓶;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瓶内压强增大,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长颈漏斗下端管内液面上升。

(2)装置A 是加热固体制气装置,且试管口有棉花,所以该装置用于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4

2422Δ

2KMnO K MnO +MnO +O ↑;试管口放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进

入导气管,使导气管堵塞;用装置D 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3)实验室常用图2中的B、D装置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用下图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方框内的导管补画完整为。

(4)解:设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3222

CaCO+2HCl=CaCl+H O+CO

10044

X8.8g

100X

=

448.8g

X=20g

则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0g

100%=80%

25g

?。

【点睛】

本题难度较大,难点在于实验制气体中除了涉及到画图,还考查了有关混合物化学方程式

的计算。

22.长颈漏斗水槽2H2O22H2O+O2↑ B和D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cda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 80%

【解析】

【分析】

解析:长颈漏斗水槽 2H2O22

MnO

2H2O+O2↑ B和D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cda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 80%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仪器②是水槽,故填:长颈漏斗;水槽;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2H2O2

2

MnO

2H2O+O2↑。故填:2H2O22

MnO

2H2O+O2↑;

(2)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如果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气体需要加热,制氢气用锌和硫酸不需加热用B,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排空气法收

集的气体纯;故填:BD;

(4)装置F与装置B比较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填: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

止;

(5)由于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中只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其中的氯化钾溶于水而二氧化锰则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来分离它们,具体的操作是:先把它们溶解在水中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渣即为二氧化锰,再洗涤后烘干即可,故填:bcda ;

(6)蒸发操作中玻璃棒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故填: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50g-58.1g=4.4g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

4412.5g x

4.4g 10044

=

12.5g x 4.4g

??↑

x=80% 故填:80%。

23.D a C 100g ②③ C 不能 d 红 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详解】

(1)实验室用装置A 制取氧气的化

解析:23

2 MnO 2KClO 2KCl+3O Δ

↑ D a C 100g ②③ C

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不能 d 红 密度比空气大

2223H O+CO =H CO

【解析】 【详解】

(1)实验室用装置A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2 MnO 2KClO 2KCl+3O Δ

↑;收集气体

的装置为D 、E 、F ,而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只能是D 。

(2) ①用F 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只能从a 口通入,利用气压使液体从b 口排出。 ②C 装置将原来B 中的长颈漏斗替换成了分液漏斗,可以很好的控制反应物过氧化氢的流入,进而控制反应的进程。

溶液中溶质过氧化氢的质量为:50g×15%=7.5g ,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时,溶液的总质量为7.5g÷5%=150g ,而原溶液的质量为50g ,所以需要加水150-50=100g 。

(3)收集气体时密度决定是用向上排空气法还是向下排空气法,而溶解性则决定是否能用水来收集气体,故选②③。

(4) ①乙图中左边的注射器和C 装置中的分液漏斗的性质是类似的;实验室可以使用碳酸钙

CaCO+2HCl=CaCl+H O+CO ;碳酸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222

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会附在碳酸钙的表面,使反应无法正常进行,故注射器内的夜体不能用稀硫酸代替。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2CO3,与石蕊试液反应变红,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d 处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2CO3,与石蕊试液反应变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H O+CO=H CO,所以二氧化碳遇到石所以d处会变红,这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223

蕊试液变红,这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4.增加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易分解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为10

【解析】

【详解】

(1)对比实验的基本思想是控制变量法,温度相同时,变化浓度,在浓度

解析:增加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易分解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为10

【解析】

【详解】

(1)对比实验的基本思想是控制变量法,温度相同时,变化浓度,在浓度相等时,变化温度,故答案为:40;

(2)根据实验数据内容可以看出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加;故答案为:增加;

(3)由于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易分解,所以温度过高时,降解反应较难发生,故答案为: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易分解;

(4)根据实验数据内容可以看出,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 为10,就可使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故答案为: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为10。

25.试管;2KClO32KCl+3O2↑; BE,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 导管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AB;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解析:试管; 2KClO32KCl+3O2↑; BE,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AB;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解析】

【详解】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试管;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BE,要选择F装置收集,应该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B 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要形成液封,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B中反应太快,不利于气体收集,解决该问题选择的措施是:将长颈漏斗换成注射器、向装置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故选AB;

(4)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现象为: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可体现二氧化碳的性质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

26.(1)A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2)B和C(或BC)CaCO3+2HCl=CaCl2+CO2↑+H2O

节约药品(或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或其它合理答

解析:(1)A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2)B和C(或BC) CaCO3+2HCl=CaCl2+CO2↑+H2O

节约药品(或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3)防止集气瓶炸裂(或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软塑料瓶变瘪

【解析】

【分析】

【详解】

(1)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应选择发生装置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为防止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管,常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排水法收集时,当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气体应选择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应用C收集,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用G装置可以节约药品(或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将试管提出液面,反应即可停止,反之就可以进行。(3)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为防止集气瓶炸裂(或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集气瓶内常留有细沙或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气体减少,压强变小,软塑料瓶变瘪。

27.10;及时清洗;石棉网;用水润湿; B。

【解析】

【详解】

(1)定量液体的取用,首先要选取适当的量程的量筒,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10mL的量筒,故答案为

解析:10;及时清洗;石棉网;用水润湿; B。

【解析】

【详解】

(1)定量液体的取用,首先要选取适当的量程的量筒,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10mL的量筒,故答案为:10;

(2)根据滴管的使用: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故答案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