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规划

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规划

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规划
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规划

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规划

___纺织制造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了全面振兴和快速发展期,如今___已由此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纺织工业发展最具活力、最有影响力的地区之一。进入21世纪,全球制造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我市充分利用纺织制造业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建设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对于___融入全球经济竞争,实现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为国际先进纺织业基地必须具备的条件

建设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涉及产业经济和产业外部环境多种因素。就纺织产业经济本身而言,总体上要求其纺织品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引领纺织品市场潮流,并具备较强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具体讲,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基础与条件。

1、雄厚的产业基础。纺织制造业不仅是本区域经济的支柱,而且其规模总量要占到全国行业的10%以上,产品外销率在40%以上。

2、先进的技术装备。纺织行业中大面积采用国际先进的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新型精梳机等关键设备,其中无梭织机的比重达到90%以上;重点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众多的优势产品。纺织产业链较长,且产品丰富。作为制造业基地,必须具备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特色明显的优势产品。主导产品产量在国内行业中占到20%以上,特别是需要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4、领跑的骨干企业。在纺织行业中有一批能够推动产业升级与发展,并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龙头骨干企业和跨国公司。要求这些龙头骨干企业其销售规模在50亿元以上,其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并拥有知名品牌和相当规模的出口额。

5、健全的创新体系。行业整体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求在2%以上。拥有产业共性技术为支撑、企业专利技术为核心、国际性智力源为基础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当前国际国内纺织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纺织制造业作为与生产关系最为密切和最广泛的传统产业,被许多现代化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假借为经济腾飞的“跳板”,即使是现今的日本、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其纺织工业和相关产业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

位。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以廉价的劳动力迅速形成了纺织产业大军。

国际纺织业发展趋势

当今全球纺织业发展变动较大,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反映在产业内涵扩大,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加速等诸多方面。

1、产业内涵扩大。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推进,特别是特种合成纤维和纺织新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由此推动着纺织业由传统消费领域向生产资料领域拓展。“基于纺织又超越纺织,基于消费又超越消费”,成为目前及未来世界纺织工业发展总趋势。

2、技术创新加快。创新成为当今国际纺织业发展的最重要特征,突出表现在新材料、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和产业化,以生态和环境为目标的创新技术的应用。一是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出了具有质轻、高强、耐高温的特种纤维,如芳纶、P80纤维等新产品为目前性能最优的有机性能纤维;美国杜邦公司通过生物遗传工程技术,已开发出了具有与芳纶强度一样的人造蜘蛛丝,预计在一两年内投产使用;同时具有多功能的差别化纤维品种层出不穷,而且许多工业化国家都在将合纤应用于生产资料领域。二是在纺织新工艺、新技术方面,以无梭织机和自动络纱技术为代表,得到了迅速应用。目前欧美国家已全部采用自动络筒机,

日本的普及率已达80%。三是以生态和环保为目标的创新技术集中应用于印染业,90年代后期喷射印花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已经引发了染整技术革命。现今世界先进的纺织技术基本上掌握在美、德、英、日等工业发达国家手中。

3、结构调整加速。目前国际上先进纺织制造业国家和地区均着力于调整结构,一方面注重纺织新型原料的研发,高档优势面料的生产和出口,另一方面则将一般化纤行业向发展中国家加速转移。美国主要致力于高科技纺织品的研发,目前已推出了一系列高科技纺织品和服装。法国北方加莱海峡地区30多家纺织企业组成的“纺织俱乐部”推出以光纤和传统纱线交织而成的“发光布”,广泛应用于信息标志,安全警示上。在亚洲地区,日本重点发展扩大用于OPT的原料,向外出口高价值的原料,其化纤企业主要从服装类产品向非服装类产品转移。韩国采用“有选择的集中”策略,实施化纤业结构调整,其国内企业主要生产如超细旦纤维、低熔点纤维和复合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而一般涤纶生产线正在向泰国、印尼和中国等地转移。中国台湾地区纺织业由劳动密集型向以资本及知识密集型为主转移,去年已开始提出打造“亚太布料制造中心”、“亚太纺织品设计及流行时尚中心”和“全球纺织运筹中心”三大计划,并推出了“纺织工业发展六年计划”,目标是朝产品差异化及高值化发展。

国内纺织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纺织生产数量第一大国。XX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纺织总产值超过了10000亿元,主要产品纱产量完成810万吨,增长15.8%;化纤产量完成991万吨,增长20.1%;纺织服装出口达到618亿美元,增长15.9%,实现利润超过300亿元。但整个纺织业发展主要是数量型增长,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是我国纺织制造业的最大弱势。

目前国内纺织业重要生产地区为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省纺织工业生产总量占了全国的65.6%,其中浙江为全国纺织业第二大省,占全国总量的18.5%。从国内纺织业发展现状看,也出现了积极变化和新的发展趋势,突出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1、形成了众多的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国内纺织业发展最大特征是形成了众多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XX年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10个纺织产业基地和29个纺织产业特色城镇,并以此作为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试点。在10个产业基地中除号称“中国北方纺织城”的辽宁海城市外,大多处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上。表现出纺织业市场化程度高,产业链体系相对完整,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力量等共性特征。如孕育了波司登羽绒服、

梦兰家纺、神花经编毛巾7只全国产销“单打冠军”的江苏省常熟市;拥有江苏阳光、四环生物、凯诺科技、华西村4家上市公司和3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纺织企业的江阴市;以棉、毛针织为主,拥有众多著名大企业大集团的张家港市;经编产品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的海宁市;以化纤为特色,主导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的___县;服装用、家饰用、产业用纺织品门类齐全、化纤能力高达140万吨的XX区;拥有纺织类三资企业1600多家、70%产品销往欧、美、日、俄和东南亚市场的东莞市;聚酯切片占全国第二的开平市;以生产高档面料见长、引领国内纺织面料市场的西樵区等等。

表一:

浙江省3个全国纺织产业基地XX年纺织业数据

单位:亿元

县市

指标

纺织业

服装业

化纤

三行业

小计

占规模以上工业% ___县

工业产值

345.09

18.92

70.06

434.07

75.29

销售收入

336.20

18.18

66.31

420.69

75.22

利润

17.38

0.94

3.48

21.80

利税总额

26.78

1.44 5.04 33.25

海宁市工业产值44.01 7.33 3.31 54.65 32.54 销售收入33.69 5.28 3.05 42.02 30.18 利润2.69 0.29 0.06 3.04

利税总额4.13 0.52 0.16 4.80

XX区

工业产值221.11 24.81 29.25 275.17 38.07 销售收入213.51 22.98 27.04 263.53 38.70 利润9.64

1.69

0.95

12.28

利税总额

16.62

2.60

1.53

20.75

2、注重于高档面料的开发与生产

XX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启动实施“纺织流行面料”工程,决定每年举办中国纺织面料及花样设计大赛;建立中国流行面料保障机制,不断向国际市场提供国际买家需求的优势纺织产品;逐步建立起集合中国优质纺织企业的集中供货模式等等。这也是应对国际上发达国家纺织企业注重于面料的研发,且优质经典面料强势进入我国这一趋势的一种有力举措。

国内纺织产业集群间的互动推动着纺织生产企业加强对面辅料的开发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如江苏阳光集团去年

累计投资2亿多元用于新品开发,共开发新品7000多个,拥有男装品种开发在国内领先、女装品种和休闲装品种开发与国际同步的明显优势。无锡协新集团在织造方面实现100%无梭化,在染整方面全部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在纺纱方面达到100%的无结头纱,其在国内市场不仅为名牌服装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同时为公安、邮政、水利等集团服装的制作提供面料。吴江丝绸厂每年的40%产值由新产品创造,去年在真丝与各种纤维混纺方面共开发500多个品种,为日本著名的帝人、东丽公司提供产品。西樵区纺织企业生产的棉制品、牛仔面料以时尚、休闲、环保为切入点,突破了传统棉和化纤生产的思维模式,并以文化理念提升面料销售,引领着国内面料潮流。

3、着力于前道聚酯原料项目的建设

目前我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聚酯纤维生产地,由于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是世界上聚酯纤维进口量最大的国家。XX年我国聚酯纤维进口量为81万吨,超过了西欧和北美进口量的总和70余万吨。XX年由于聚酯原料的PTA供应出现短缺,国内供需矛盾更为突出,我国PTA进口量达312万吨。据咨询公司PCI集团预测,我国PTA需求在XX年将达到1000万吨,而届时的生产能力将为580万吨/年,进口仍需400多万吨。巨额供求缺口诱使国内许多企业投资或扩大PTA生产。去年厦门开始建设90万吨/年PTA项目,将在

今年10月份正式投产运行;美国BP化学公司出资的40万吨/年PTA生产装置正在珠海加紧建设,也将在今年内建成投产。江苏仪征在已形成年产32.5万吨PTA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目前还正在建设45万吨/年项目。我市的远东化纤、纵横集团、三鑫化工正在规划建设360余万吨的PTA项目。此外,宁波、XX都正在建设PTA项目;浙江桐昆集团计划在嘉兴建设60万吨/年PTA项目;舟山也将考虑建设PTA项目。预计今后国内还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资建设聚酯原料项目。

三、___纺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___纺织业的基础和优势

目前,我市的纺织工业已拥有从最初的纺织原料到最终的服装服饰加工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涵盖了聚酯、化纤、织造、染整、服装服饰、染料、纺织机械等重要的纺织领域,以及与之相呼应的专业市场和营销网络。到XX年底,全市有纺织单位5.66万家,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纺织企业3200余家,从业人员38.2万人;个体纺织单位5.34万家,从业人员21万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XX年销售收入734.6亿元,实现利润40.5亿元,出口交货值219.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51.2%、42.9%和60.8%。XX年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分别居全市工业大类行业中的第一、四、三

位。已拥有“化纤布生产量、领带生产量、袜子生产量、纺织品成交量”四个全国第一。整个纺织业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较强的规模优势

___纺织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市纺织工业与全省相比较,企业数占比为21.7%,销售收入占比为34.8%,利润占比为37.5%,出口创汇占比为19.5%。从目前我市的纺织工业生产能力、生产效能以及在全省、全国纺织工业的比重分析,主要纺织品产量居全省、全国的前列,经济效益水平居全国前列,出口占全市纺织工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达24%,为全国纺织工业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

表二:

XX年___市纺织工业主要产品

产品名称

单位

完成量

增长%

占全国

比重%

占全省

比重%

万吨

7.04

6.0

0.87

14.61

亿米

34.87

24.9

12.46

50.97

化学纤维

万吨

108.23

52.0

10.92

35.23

表三:

XX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在全国、全省同行中的比重

企业数

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出口创汇

___市1023 734.6 40.5 21.4

总量4710 2108.0 108.0 110.0

XX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

XX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在国际竞争中优势比较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区纺织服装产业依托喀什棉花资源优势,以提高纺织服装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狠抓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技术进步等重点工作,抓住国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的良好机遇,主要指标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纺绽规模不断扩大,整体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按照《关于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意见》(新政发[2014]50号)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2014年行动方案》(新政办发[2014]82号)文件精神,为促进我区纺织服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4-2023年。 一、喀什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xx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八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自治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

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统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区、工业强区、工业富区”的战略。依托喀什棉花资源优势,以提高纺织服装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狠抓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技术进步等重点工作。2013年xx地区棉花种植面积308.05万亩,棉花产量35.4万吨。截止2014年底,喀什地区有纺织服装企业47家,其中:棉纺项目27个,折合环锭纺、纺锭总规模为198万锭(其中:在建项目规模118万锭);服装类项目10个,年生产能力为2300万件(套);织布类项目5个,织布机1086台;针织类5个(均为在建企业),设计规模为240万件针织品、4.5亿双高档棉袜、200万打手套、5000万米/面料;家纺类项目1个,年生产能力为5万套家纺。主要布局在除塔什库尔干县以外的11个县(市)。由于装备和技术升级,产品品种从原来的普梳中支纱升级到目前主要生产精梳50S-220S特高支纱。产品质量档次得到大幅提高,质量达到2011乌斯特公报5-25%的水平。总之,“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了能力扩张、装备水平升级、产品品种、质量的大幅提高,纺织服装产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武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

武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 规划纲要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2010年)的通知(武政〔2007〕49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武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201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00七年六月三十日 武汉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7年-2010年)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其所提供的产品包括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通信等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等制造业行业投资类机电产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关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的要求,为加快振兴武汉装备制造业,将武汉建设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级装备制造基地,特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我市装备制造业发端于清朝末期张之洞时期。建国后在国家的重点建设和扶持下,我市逐步发展为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研发、生产基地。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历史有3个主要时期:一是装备制造业基地奠定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之前),在这段时期,国家及省、市重点布局了机床、船舶及配套、电气装备、机车车辆等行业领域,初步形成了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研发、生产基地的格局;二是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期(改革开放

开始至20世纪末),这段时期,国家及省、市重点布局了汽车及零部件、激光、光通信设备制造等行业领域,但是由于市场化改革、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我市原有的一些优势装备制造行业领域(如机床、电气装备等)发展迟缓;三是装备制造业振兴机遇期(21世纪初至今),随着我国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及国家、省、市的重视支持,我市装备制造业中机床、电气装备等传统行业重新焕发生机,汽车、环保、冶金装备等新兴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万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现利润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现出口交货值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一)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优势领域不断壮大发展。在国家确定的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16项重点突破领域中,我市在清洁高效发电装备、高附加值船舶及配套、大型环保装备、大型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冶金成套设备、大型施工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我市在湖北省确定的振兴装备制造业的12项重点领域中,有11项居于领先和核心地位。 2.优势行业加速集群发展。我市在光通信装备、激光、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及配套、环保工程及装备、冶金装备等行业领域已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在光通信装备、激光、环保工程及装备、船舶配套等行业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汽车及零部件、电气装备、船舶、冶金装备、数控机床等行业领域居于国内重要地位。在这些优势行业中,龙头企业带动力日益增强,配套能力加快集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日趋完善,产业内分工体系逐步优化。

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未来可期

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未来可期 作为中关村诞生的首个产业“园中园”的运营者,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定位于医疗器械创新推动者、健康产业综合发展商,致力于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健康产业集成运营平台企业。 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关村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相关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这份文件中提及,到2020年,中关村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相关产业体系功能完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政策和经验成果,突破一批前沿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技术,面向全球吸引一批高端人才和高层次团队,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中心和总部基地,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形成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相关产业集群。 这意味着,北京市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审评审批、应用推广制度改革试点,支持中关村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相关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这其中的创新措施包括,发挥首都科研和医疗卫生创新资源优势,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共建转化医学中心,打造一批促进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医疗

卫生、检验检测等机构,通过首购、订购、首台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等方式采购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购买配置中关村大型医用设备和研发设备;放开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限额。 这对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的消息!随着各项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国内医疗机械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医疗机械行业有望实现市场的突破。 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势看,我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第二大医疗器械需求国,大幅扩大行业规模。据统计,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约10000亿元,并以每年20%速度递增,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这就是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春天。 应时而生 2012年12月27日,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与以往先划地建设再招商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是聚集一批同类型的优质项目在先,然后再辟出一块土地建设产业园。中关村发展集团按照“股权投资与项目集群落地相结合”的新思路,密切配合区县产业发展,与大兴区政府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共同建设中关村高 端医疗器械产业园。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已过万亿元规模,而年均增长

开发区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改后)

开发区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改后)

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规划和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根据辽宁省关于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的总体要求和市政府确定的加快朝阳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龙城新区总体规划和新区“十二五”期间产业统一布局,特别是龙城区与开发区整合后,充分考虑两区的装备制造行业布局、产品结构及今后的发展重点,按照“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比较优势,接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做大企业规模”的原则,提出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规划,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和有利条件 (一)发展现状 龙城区与开发区重新整合后,新规划的现代装备制造园区主要是集合了两区现有传统优势产业,继续做大做强该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两区重点以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为主,培育传统装备业升级改造,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骨干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到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已经达到100余户,其中装备制造业占82%,主要是以冶金机械铸造、新能源、电力器

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传统机械行业稳步提升。建材机械制造业是东北地区传统产业,同时也是优势产业。因此两区把培育和壮大传统机械行业作为主攻方向,将落后可淘汰的企业改造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方向,使产品档次大幅度提升。 4、新兴产业迅速突起。电子科技、环保装备、节能减排设备、电力配套设备、仪器仪表等产业也逐渐形成规模,由于这类企业大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大。例如加华电子的光纤传感和智能节能器项目、双凌环保的除尘设备生产项目、阳都电控的电控开关和新研发的滤波器项目、双凤科技的高节能仪器仪表项目,几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带动作用及其明显,都将为产业的延伸和经营总量扩张起到强大的基础和铺垫。 二、装备制造园区拟规划区域与范围 该园区规划是按照龙城新区总体规划和新区“十二五”期间产业集群布局的战略思想,打造一个具备整个新区乃至全市装备制造产业的积攒地,成为朝阳传统优势产业的新引颈,承载机械、冶金、建材、铸造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装备制造航母,在西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上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两区合并统一规划后(详见现代装备制造园区规划图),原开发区区

安徽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安徽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安徽科技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学科建设回顾 “十二五”以来,学校在加强办学条件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一手抓学科拓展建设,一手抓专业内涵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优势农科得到加强,新兴工科进一步发展,建设校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5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进一步显现。 (一)主要成绩 1.学科体系初步形成,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理、文、法、农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新兴工科和优势农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目前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

台,2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及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近年来,我校主动适应新形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系统性的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新近遴选校级A类4个、B类6个、C类8个,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炼,学科特色更加明显。 2.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梯队建设初显成效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内聘与外聘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来,累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荣获市(厅)级以上奖励34项,实现了省级科技和社科奖励二等奖的突破;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论文270篇);鉴定科研成果32项,授权专利245项(其中发明专利63项),获批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安徽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2个;学科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实现了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共性技术研究院等方面的突破。 (二)存在问题 1.学科专业体系有待整合,专业设置尚需调整;学科方向凝练不够,特色不够鲜明,大多数科研人员科研方向不够

加快纺织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_1

三一文库(https://www.sodocs.net/doc/8b11666168.html,) 〔加快纺织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纺织产业发展建议: 针对当前的危机和挑战,短期内,企业要采取减少库存的办法规避风险。而长期看来,企业要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实现降低用棉量、用棉品级及万锭用工,提高单位产品利润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加快设备更新,提升装备水平,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全市“十二五”规划目标,引导企业尤其是有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做好各自战略发展规划,形成区域规划与企业规划之间的良性互动。建议政府设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用于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奖励和补贴(贴息),用于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奖励和贴息, 用于创名牌的奖励,用于引进人才的奖励,用于出口奖励。建议金融部门进一步创新信贷产品,落实国家对纺织服装业

的信贷政策,允许纺织服装企业以自有不动产、动产以及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贷款,不断加大对纺织服装企业的信贷支持,逐年增加对纺织服装业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的额度。建议各主管部门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关于扶持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优化资金投向,每年包装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确保向上争取资金逐年增长。 (二)建议政府实施大企业培育、大项目推进战略。目前,我市纺织企业大多是“滚雪球式”发展,单纯靠自有积累和间接融资发展,存在规模小、资源综合消耗高的问题,建议政府选择部分规模大、效益高、成长性好的企业,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企业扩大规模,鼓励纺织服装行业优势骨干企业对困难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着力打造纺织服装“领头雁”。建议招商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知名纺织服装企业 的攻坚力度,力争每年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旗舰型项目落户临清,提升和带动纺织服装企业的整体水平。建议建立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帮办服务,加快推进项目的建设步伐。引导和激励龙头企业加快资本经营步伐,制定上市目标,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激励机制,争取实现上市。 (三)建议政府搭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面向全行

顺义区十一五临河现代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

顺义区十一五临河现代 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林河现代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 北京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2006年2月

目录

附图1-5

前言 现代制造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制造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的产物。当今时代,高度发达的现代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市现代制造业主要涵盖电子信息产业、机电产业、交通运输设备产业、医药产业四大产业和其他产业。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明确指出,顺义是北京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城之一,是承接中心城人口、职能疏解和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是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重点引导其发展现代制造业,顺义区要建成北京现代制造业基地。 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承接顺义乃至北京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承担北京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重任,更好的支撑顺义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北京林河工业开发区、北京汽车产业基地及仁和镇二、三产业发展基地等凭借近年来形成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基础,特提出编制林河现代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以合理整合资源、形成产业集聚,打造林河现代制造业基地,支撑北京现代制造业和顺义现代制造业的发展。

一、现状和基础 林河现代制造业基地位于潮白河以西,涵盖了北京林河工业开发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北京燕京啤酒厂、仁和镇二、三产业发展基地及仁和镇米各庄、窑坡等5个村庄,以及李桥、后桥、沿河等李桥镇的18个自然村。 林河现代制造业基地工业经济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林河工业开发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北京燕京啤酒厂和仁和镇二、三产业发展基地。其他地区主要为村庄,目前基本无工业经济。 (一)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该区域2004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其中北京林河工业开发区占比最大,占%;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占%。各区域工业经济指标及比重如表1-1所示(未包含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顺义分厂)。 表1-1 2004年各区域工业经济指标单位:亿元

赛迪顾问-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地图白皮书

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地图 白皮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

前言 一、研究目的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总称,是中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承担了“替代进口”的使命。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加快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化、现代化是推动工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战略转变的重要途径。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总结国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布特点、发展经验,分析国内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产力布局,并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希望能够为国家和地方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主要结论 1、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初步形成五大产业集聚区,其中环渤海、长三角地区是产业发展核心,中部、东北部、西部以及珠三角地区基于自身产业基础发展迅速。 2、基地建设加快。在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等有关部委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正逐步形成。其中,与高端装备产业相关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有14家,主要分布在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西部、华中、东北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3、中国高端装备产业的空间布局尚在发展之中,已有的核心集聚区域正呈现一定程度的扩散。未来装备制造的重点新兴城市将不断涌现,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区域分工将在各区域性产业集群中得到体现;中西部地区在政策扶持下,依托其资源优势将加速发展。 4、地方政府应抓住高端装备产业空间布局特点,从资源集聚、配套环境和产业供应链条方面入手,为高端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发展特色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基地。

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doc35页)(1)

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 先进制造业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产业支撑。“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对于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结构升级,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使上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通过“新体制新机制”,形成“新技术新装备”,“以加强技术创新,确立上海先进制造业高端优势为主线”,正确处理好制造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自身发展与服务全国的关系,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上海制造业的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海工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和工业新高地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03 年,上海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0933 亿元,连续14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1978 年以来,上海制造业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 年至1990 年,主要是加强轻纺、增加产能、建设宝钢、发展汽车,开展恢复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使轻重工业大体平衡。第二2一

阶段,从1990 年至2000 年,主要是突出重点、培育支柱、优化布局、提升重化,从发展八大重点行业到形成六大支柱产业,工业从调整中发展转入发展中调整。第三阶段,从2000 年至现在,主要是强化创新、提升能级、发展装备、建设基地,全面启动科教兴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上海制造业对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显著。工业增加值 占全市GDP 总量的比重长期保持在50 %左右,2003 年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65 %,每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带动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0.306亿元上升到O.565 亿元。 (二)上海制造业具有门类齐全和配套完善的基础优势。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全国共有39 个工业大类行业,其中,制造 业30 个、采矿业 6 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 个。在30 个制造业门类中,上海均有涉及;从制造业中类行业看,全国有169个,上海有161 个。 (三)上海制造业在总量上尚有一定的相对优势。1985 年之 前,上海制造业总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近10 年来,上海制造业 总量在全国各省市排名中稳定在第五位,在35 个大中城市中居首 位。 (四)上海制造业已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上海制造业总产 值从1956 年的100 亿元到1987 年的1000 亿元,大约用了30 年;从1000 亿元到2003 年突破10000 亿元,大约用了l5 年。据预测,从10000 亿元到20000 亿元只需 5 年左右时间,从 10000 亿元一3一

纺织公司未来十年发展规划

四川仁寿**公司 2013-2022年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与纲领,指引企业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的业务领域,指导企业资源配置,指明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措施。制订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有利于建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从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现结合行业及公司当前发展趋势,在对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分析和行业态势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四川仁寿**公司2013—2022年十年发展战略规划。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划编制背景 四川仁寿**公司(下简称“**公司”)自2006年改制成立到现在短短7年多时间的市场竞争洗礼,已迅速发展成为仁寿乃至四川具有影响力的纺织企业之一。 改制7年多来,公司管理已相对稳定,并逐步进入发展期,为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企业十年发展战略规划的设立,为企业和员工树立共同发展目标和愿景,指引企业和员工朝着共同的方向和目标迈进。 (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以《集团发展纲要》为指导思想,以杨**董事长“6.9”讲话精

神为指导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市场,稳定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棉、化纤纺织品、加工;棉、化纤制品加工、制造、销售;纺织原料进口、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的经营格局;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员工和客户的满意度,在业内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品牌价值,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三)规划时限 2013—2022年十年发展规划 二、公司概况 **公司成立7年多来,尽管既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百年难遇的“7.25”洪涝等自然灾害的疯狂洗礼,又渡过了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持续升值、行业反复洗牌等恶劣生存环境,但公司仍以顽强的生存能力,保持了持续稳定的生产经营局面。7年多来,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县各项荣誉53次,争取政策资金2241万元。累计生产棉纱84301.76吨,生产坯布22639.72万米;实现工业总产值152735万元,实现收入149680万元,利润留成3730万元,上缴税金6986万元(国税5125万元,地税1861万元);发放员工工资24093万元。 公司现今注册资本1亿元,总资产78477万元,净资产41563万元,资产负债率47%;先后解决员工就业9410人,因纺织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强度大,员工工资收入偏低,因此现有员工1196余人,拥有土地482.94亩。经营范围:棉、化纤纺织品加工;棉、化纤制品、服装加工、制造、销售;纺织

水月片区首钢水钢装备制造业及循环经济基地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前言 《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提出将六盘水市“建成贵州西部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建成和谐文明、现代开放的中心城市,建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体系;经济、社会、环境更加和谐,新农村整治建设实现全市覆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总体达到小康的基础上继续向富裕阶段迈进”的总体战略目标,制定了集中紧凑、组团发展,生态优先等空间发展战略。在总体规划中,对水月片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满足水月片区快速发展的需要,还要对用地布局进行细化。 水钢抓住与首钢合作发展的战略机遇,明确提出了“以品种结构调整为重点,以产品结构优化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为目标,实施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目标,产业的发展将会在扩大现有规划能力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调整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无论是产业规模的扩张,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对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分区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和具体安排生产、生活、服务等各类用地的布局。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首钢水钢装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首钢水钢装备制造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第二章规划背景及战略意义 一规划背景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是连接贵阳与昆明的重要交通枢纽。六盘水市矿产资源丰富,现辖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四个县级政区,本规划项目位于钟山区水月片区内。随着首钢水钢公司的发展、效益的提升,已经成为以钢材、矿石经营为主业的六盘水市支柱性企业。 由于首钢水钢建成于“三线建设”期间,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了现今水钢的工业生产格局,那就是“山、散、乱”,这也是同一时期的工业企业的基本格局形式。水钢主体厂区分布在三块田、中三块田和小三块田,彼此联系不便,工艺流程较长。为主体厂矿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则更为凌乱的夹杂在生活区中间,分布于八冶、动力山、总医院、桃树林和机修等片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犬齿相交,互相干扰很大,这极不适应即将建成的500万吨规模的生产节奏。根据六盘水今后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使首钢水钢公司创建更好更强的市场优势,对首钢水钢公司原来相对零散的工业布局进行大规模调整,整合综合实力,因此亟需进行本规划设计。

市值600亿,全球第三!如今的产业巨无霸,当年穷得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中国几乎所有高端制造业,都和它...

市值600亿,全球第三!如今的产业巨无霸,当年穷得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中国几乎所有高端制造业,都和它... 不知时至今日,当高云峰想起1996年,29岁的他开的那家小微企业,会是什么感想。 当年经营困难、产品卖不出去、濒临破产的小公司,如今,已是市值608亿的高精尖巨头。 现在的它: 全球员工10000多人,生产基地23万平米,总资产逾70亿元,年利润16亿元。它,是亚洲最大、世界排名前三的工业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商。 它最近的业绩快报,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5.6亿元,归母净利润16.75亿元,分别较上年度增长66%、122%。其经营业绩爆发,主要原因为消费类电子、新能源、大功率及PCB 设备需求旺盛,订单大幅增长。 它的名字叫:大族激光(Han's Laser)。 之前,很多朋友让我们研究高精尖、高逼格,研究各种概念股。今天,一次性给你把所有概念全都弄全了:它的下游应用领域,涉及IT、新能源汽车、电子电路、仪器仪表、手机通讯、家电厨卫、精密器械、珠宝首饰、食品及医药包装……“一束激光,能够改变世界”,这话其实一点都不夸张。1958年,人类在实验室里激发出了一种自然界从来没有过的光—

—这货,就是激光。 它,是20世纪以来继核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 [3] 当年,两位美国科学家肖洛(Schawlow)和汤斯(Townes)发现了一种现象:当他们将氖光灯泡所发射的光照在一种稀土晶体上时,晶体的分子会发出鲜艳的、始终会聚在一起的强光。 当时,还没人能想到现在这门技术能变得这么牛X。 根据这一现象,他们提出'激光原理',即物质在受到与其分子固有振荡频率相同的能量激发时,都会产生这种不发散的强光——这种光,就是激光。因为这个理论,他们还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直到1960年7月,另一位科学家梅曼研发出了第一台激光器,世界上第一道激光仅持续了3亿分之一秒。 直到今天,激光技术其实已经深入到你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 你衣服纽扣上的logo,你的苹果手机背后的logo,要用激光器打出来;你的手机屏幕、手机的Home键,都用激光器切割出来;此外,你的手机电池、汽车电池的顶盖,要用激光器来焊接…… 如今,大族激光所占据的领域,焊接、打标、切割,是绝大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等战略,全面打造“幸福旅游、美丽旅游、智慧旅游、信用旅游”,冲刺万亿元产业,基本建成旅游强省,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旅游新路。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我省将统筹推进皖南示范区、合肥都市圈休闲旅游区、大别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和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四大板块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景区,打造一批国际化旅游精品线路,创造一批顺应世界潮流的旅游业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商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实力的领军企业。培育5个至10个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力争2020年,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突破8.8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达到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 为实现《规划》目标,我省将实施“1+1”(一计划一工程)旅游强省决策部署,“一计划”即:5年累计完成旅游项目投资1万亿元,打造山地旅游、湿地旅游、农业旅游、旅游装备制造、会议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旅游、温泉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等10大类产业集聚区,实现省旅游总收入达1万亿元的“111计划”;“一工程”即:重点推进一批国际和国内旅游示范工程,具体包括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万里茶道”旅游兴农、遗产文化旅游等3个国际典范工程和“四个旅游”特色化、黄山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试点、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大别山旅游精准扶贫、皖北塌陷区生态旅游、全球孔子学院研学体验基地、“幸福安徽”大众游、中国新型城镇化旅游、乡村旅游分类施策全域推进、生态旅游试点、低碳全域旅游、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中医药养生旅游等13项国内试点示范工程。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打造系列重点旅游项目,建立5A级景区备选名单遴选制度,推动巢湖中庙景区、亳州古城景区、皇藏峪景区、寿州古城-八公山旅游区、焦岗湖风景区、

先进制造业三年发展规划

**县先进制造业三年发展规划 (2009—2012) (征求意见稿) 先进制造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推动我县工业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重点,对于加快我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促进我县先进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我县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 **县现有先进制造企业10家,分别是欧迪艾公司、天能公司、龙祥机械有限公司、飞耀机械公司、港田电动车公司、全新金属工程公司、全新新世纪机械公司、全新门业、鹤祥门业、双盘磨造纸设备厂等。 **县先进制造业行业产品共有7大类200多个品种。一是以欧迪艾公司、龙祥机械有限公司、飞耀机械公司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二是以天能公司为代表的风力发电设备。三是以港田机械公司为代表的电动车。四是以龙祥机械有限公司、**县双盘磨造纸设备厂为代表的造纸设备。五是以全新金属工程公司为代表的钢网架结构。六是以全新门业、鹤祥门业公司为代表的的门业。七是以全新工程公司为代表的水泥设备。 为发挥优势,打造培育先进制造业,我县规划建设了先进制造业园区,集中精力引进资金和项目发展一批企业,真正把先进制造业发展成我们的优势产业。**县先进制造业园区设在鹤壁新

区南侧鹤**产业集聚区,东靠京珠高速,西临107国道、京广铁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产业结构布局合理,配套齐全。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 我县先进制造业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段差距,主要表现在: ——我县制造业大多数还处于一般加工制造阶段,距自主品牌、自主技术的产品制造阶段仍有较大差距。 ——从产业构成来看,全县制造业产业体系还处于低层次,产业主体为加工型制造业,整机产品不多,未能在制造业产业体系中占据高端地位。 ——从产业竞争角度看,制造业的自我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短缺,限制了制造业产业层次的提高和竞争能力的增强。 ——从外资利用方面看,尽管全县制造业利用外资的质和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引进的大项目偏少,承载沿海制造业转移的能力还不强。 二、我县先进制造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国际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 从发达工业国到新兴工业化国家,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世界制造业领域,全球化、高技术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敏捷化、集成化、集群化和绿色化等,各种生产模式的创新层出不穷,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变化。概括起来,其发展趋势主要有: 1、由一国制造向全球制造转变。与以往的跨国公司分散在

西安纺织城发展规划

西安纺织城发展规划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西安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规划 分享到: 1 备受关注的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项目的实施,是西安继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建设之后的又一力作,它不仅涉及到西安东部的发展和兴盛,更关系到西安经济整体推进的步伐,关系到数万纺织城人的福祉。目前,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项目伴随着“灞桥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时代序曲,在阳春三月,盛装启航。 规划范围 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区包括5.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旧城区)和周边辐射区,位于白鹿原畔,浐灞之滨,共约32.39平方公里。其四至范围为:北至华清路,南至绕城高速浐河桥,西侧咸宁路以北区域以东三环为界,以南区域以浐河为界,东至西康铁路。 规划布局 根据地区产业调整发展思路,结合空间布局现状,规划提出“一核、两带、三轴、六区”的规划布局结构。“一核”指商贸核心区;“两带”指浐、灞河生态景观带;“三轴”指沿东三环、纺西街及纺北路形成的功能景观轴;“六区”指南部、中部、北部三个居住片区、工业改造区和东部生态住区及工业区等六个功能片区。 实施步骤 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分近期和远期进行实施。近期计划为5年(2008年—2012年),分三期实施。 第一期(2008年—2009年):完成企业破产改制;启动纺织城地区节点改造和部分道路建设,启动外迁承接地、商业街区、商贸物流园、文化创意园建设和生活区内部土地整理,启动部分城中村改造,启动安置房和商品房建设,启动浐灞河中游综合治理,尽快与浐灞生态区协调同步建设。 第二期(2010年—2011年):完成承接地建设、企业搬迁和技术升级改造、企业旧厂区土地统一回购出让;初步建成文化创意园、纺织工业遗迹博物馆;完成拆迁户安置工作,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 第三期(2011年—2012年):完成旧城改造,基本形成“一核、两带、三轴、六区”的建设格局,初步建成商贸新都、宜居新地、生态新城的雏形。 远期计划为8年(2013年—2020年):全面落实产业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建成产业聚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生态优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的纺织新城。

北京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分析

北京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分析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发展目标,并明确指出把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水平作为北京的重点工作。本文选取北京市制造业的30个行业,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SSA)对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分析各行业的优劣势,并提出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十二五”时期北京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一、模型构建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SSA)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 Creamer(1942)首先提出的,Dunn(1960)、Ashby(1964)等人对其进一步发展。目前,SSA方法在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分析中已得到普遍应用。杨爱荣等(2005)以河南省为例,介绍了SSA方法在城市与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发展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此后,林涛(2005)用该方法进行了上海市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结构分析,李岩(2009)用该方法对广东省制造业升级进行了实证分析,李博等(2011)对湖北省行业结构调整与定位进行了分析,谈建生等(2012)对青岛市工业结构进行了研究。 与其他方法相比,SSA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标示产业各区域结构发展状态、比较竞争力的大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此外,由于SSA 方法不需要对权重赋值,不进行主观评价,因此也能体现出客观性。根据SSA方法原理,产业发展和升级受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两个方面影响。如果一个地区产业的结构与全国经济结构相同,那么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只能由产业竞争力来解释;如果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同,那么排除产业竞争力因素,产业发展速度只能由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解释。应用SSA方法,通过对各个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分量进行比较,可以证明产业结构的差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省“十三五”规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省“十 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计划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皖政办[2014]26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4.08.28 【实施日期】2014.08.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 通知 (皖政办〔2014〕2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8月28日

关于做好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省发展改革委) 为高水平做好我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切实增强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感 编制好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日趋增多的情况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我省“十三五”规划,对于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把规划编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周密部署,密切合作,以改革创新精神,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要求和基本导向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的成果,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战略研究和系统谋划,积极破解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我省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约束力。 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把握五个方面的导向:一是突出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迈出更大步伐的新要求。充分衔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深入分析支撑条件,实事求是确定目标任务,明确战略举措,在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征程上迈出

市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市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类别指标单位 xx年 2020年 2025年指标属性自主创新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1 1.3以上 1.65以上预期性两化融合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 50 65 80 预期性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 % 40 50 65 预期性发展质量先进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 80.3 82.5 85 预期性绿色发展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 —完成任务—约束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63.72 完成任务—预期性专栏1 精品钢材重点项目 1.围绕酒钢公司负责实施的不锈钢铬钢酸洗线建设项目,顺应国家设备制造业成长和钢材标准升级的要求,集中力量研发汽车、铁路、船舶、工程机械、核电、军工等规模的专用和紧缺钢材,围绕工业、生活、医疗器械等领域,发掘市场潜力,开发新型双相不锈钢、无菌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节镍型不锈钢和下游系列产品。打造钢铁工艺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约化、工程化、产业化输出平台,加快推动由传统钢铁制造向相关多元领域转变。 2.依托酒钢中厚板高强钢开发项目,以优质不锈钢、硬质合金钢、高性能碳钢为基础,积极开发建筑结构用钢、复合板材、新型不锈钢等结构性、功能性新型钢材,规划建设钢结构产业园。 3.以钢铁下游产业链延伸为方向,加强地企合作,招商引进山东临沂五金类企业,规划建设嘉峪关市五金制品精深加工制造产业园。专栏2 新材料制造重点项目 1.依托酒钢新型金属复合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一条连续式自

动化生产减振复合板生产线,实现年产金属复合材料50万吨,补齐了酒钢宏兴钢铁板块的市场短板,逐步实现由钢铁企业向新材料加工制造企业的转型。 2.积极推进冶建公司嘉北钢结构基地升级改造和筑友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新建自动化装配式构件生产流水线设备加工车间、模具加工车间、自动化预制构配件加工车间、钢结构机电加工车间、门窗生产车间、混凝土搅拌车间、研发设计中心、装配式建筑培训基地。利用购进bim信息处理平台、混凝土自助转料布料一体化装置、自动化装配式pc墙板综合生产线,通过中央控制,全程信息化实时跟踪,实现制模、布料浇筑、密实抹平、养护、脱模等工艺信息化管理,生产砼预制墙板。 3.围绕中科新材公司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及保温材料项目,建造保温装饰一体板、保温干混砂浆、真石漆等生产线,生产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及保温材料。专栏3 高附加值有色冶金重点项目 1.以总投资21.5亿元的天成彩铝铝材精深加工箔材项目为依托,向下游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适应铝材向多领域、多品种、多规格铝箔方向延伸发展; 充分利用我市铝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电子铝箔、空调器铝箔、涂层铝材及高压超薄铝箔; 逐步向铝箔印刷业、铝箔大型喷绘装饰业发展。 2.围绕天成彩铝绿色短流程铸轧铝深加工和甘肃益工年产25万吨高精度交通用铝板两个总投资近100亿元的重大项目,促进我市铝产业链向高端化、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