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荧光光谱分析

荧光光谱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了解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 掌握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3. 掌握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余辉衰减曲线的测试方法。



二、基本概念
1. 发射光谱
是指发光的能量按波长或频率的分布。通常实验测量的是发光的相对能量。发射光谱中,横坐标为波长(或频率),纵坐标为发光相对强度。
发射光谱常分为带谱和线谱 ,有时也会出现既有带谱、又有线谱的情况。
2. 激发光谱
是指发光的某一谱线或谱带的强度随激发光波长(或频率)变化的曲线。横坐标为激发光波长,纵坐标为发光相对强度。
激发光谱反映不同波长的光激发材料产生发光的效果。即表示发光的某一谱线或谱带可以被什么波长的光激发、激发的本领是高还是低;也表示用不同波长的光激发材料时,使材料发出某一波长光的效率。
3. 余辉衰减曲线
是指激发停止后发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发光强度(或相对发光强度)。
三、测试仪器
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余辉衰减曲线的测试采用日本岛津RF-5301PC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从150W氙灯光源发出的紫外和可见光经过激发单色器分光后,再经分束器 照到样品表面,样品受到该激发光照射后发出的荧光经发射单色器分光,再经荧光端光电倍增管倍增后由探测器接收。另有一个光电倍增管位于监测端,用以倍增激发单色器分出的经分束后的激发光。
注意:选做钨灯光源激发光谱、发射光谱测试的同学应采用天津港东WGY-1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光源发出的紫外-可见光或者红外光经过激发单色器分光后,照到荧光池中的被测样品上,样品受到该激发光照射后 发出的荧光经发射单色器分光,由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相应电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反馈进入A/D转换单元,将模拟电信号转换成相应数字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或打印机显示和记录被测样品谱图。
四、样品制备
1. 粉末试样
粉末试样可适当添加不影响光谱特性的粘结剂(也可不添加粘结剂),置于样品台凹槽中,压实、用载玻片碾平,固定到样品座中。
2. 块状试样
块状试样可以直接用双面胶粘结在样品台上,固定到样品座中。
3. 液体试样
液体试样应放入专用的液体样品槽中,固定到样品座中。
五、测试过程
(一)RF-5301PC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发射、激发光谱及余辉衰减曲线步骤
先开机:打开Xe灯开关 和 主机开关。开电脑。双击 电脑桌面的 “RFPC”程序快捷键 进入测试程序,会出现 初始化界面,仪器依次检测ROM、RAM、EEPROM激

发狭缝、发射狭缝、激发单色器、发射单色器和基线,初始化完成后,进入到测试界面。

1. 发射光谱的测试
第一步:参数设置。
点击Configure 设置 / Parameter 参数,进行测试参数设置:
(1) 第一行为光谱类型。选择“Emission”发射光谱
(2) 第二行为激发波长。输入激发波长
(3) 第三行为发光波长范围。输入扫描的起始波长和终止波长(对于未知样,也可选择可见光全波段400~760nm)
(4) 第四行为记录范围。输入纵坐标的最小和最大显示值
(5) 第五行为扫描速度。由快至慢有6种速度选择
(6) 第七行为狭缝宽度。可分别选择 激发和发射狭缝 宽度,对于发光较弱的样品,测试时可以适当增大狭缝宽度。
(7) 第八行为测试灵敏度选框。
(8) 第九行为响应时间选框,由快至慢有9种速度选择
(9) 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OK”。
第二步:光谱测试。
点击屏幕右下角“Start”按钮,开始发射光谱测试。测试完成后,屏幕会自动弹出一个保存界面:上栏可输入文件名称,下栏可输入注解,若输入注解,则该注解将会在打印出的报告中显示出来。输入文件名后,点击“Save”保存。
注意:这种保存只是临时保存,关机后将消失。永久保存需使用 File / Save as,选择存储路径和文件夹,点击“Save As”保存。保存后的文件,扩展名是“.SPC”,只能用“RF-5301PC”程序打开。若想将测试结果转换为数据,以利于使用其他软件作图和编辑,需进行数据转换。
第三步:自动寻峰。
对于测试所得的发射光谱,程序能够进行自动寻峰。
步骤是:点击Manipulate 操作 / 选择Peak pick / 鼠标左键点住屏幕下方弹出的窗口,上拉,调整窗口大小,即可读出峰值。
第四步:数据转换。
点击File / Data translation / AscII Export / 则询问转换哪个通道?选择通道后,点击OK,则数据转换过程完成。
转换后的扩展名为“.ASC”的文件自动保存在了C盘 / RFPC 文件夹 / Data 子夹中。
第五步:数据处理。
打开Origin软件,点击工具菜单中的 “导入ASC码文件” 快捷键,按照路径 寻找 我们刚刚转换的 扩展名为“.ASC” 的文件,点击“打开”,则数据被导入。
点击屏幕下方的“直线”工具,即可完成作图。调整 横、纵坐标的字号。输入 横、纵坐标名称和单位。数据处理完成后,可直接复制到Word文件中。

2. 激发光谱的测试
第一步:参数设置。
点击Configure 设置 / Parameter 参数,进行测试参数设置:
(1) 在光谱类型选框中,选择“Excitation”激发光谱,选择后,下面几行选项随之变化。
(2) 第二行为监测的发光波长。通常,选择发射光谱的峰值位置作为监测波长。
(3) 第三行为激发波长范围。

输入扫描的起始波长和终止波长(通常终止波长应小于发射光谱的短波边,但允许有适量交叉)
(4) 以下“记录范围”、“扫描速度”、“狭缝宽度”、“灵敏度”及“响应时间”的设置,与发射光谱测试时的设置相类似。
(5) 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OK”。
第二步:光谱测试。
点击屏幕右下角“Start”按钮,开始激发光谱测试。测试完成后,自动寻峰、数据转换、数据处理的操作与发射光谱相类似。

3. 余辉衰减曲线的测试
第一步:参数设置。
点击“Acquire Mode”,在下拉菜单中选择“Time Course”模式,进行测试参数设置。其中,参数设置对话框上半部分:激发波长、监测发光波长、狭缝宽度、灵敏度、响应时间及记录范围的设置与发射光谱、激发光谱测试时的设置相类似。参数设置对话框下半部分:反应时间是指余辉衰减曲线的测试时间,即横坐标的扫描时间段;时间模式可选自动或手动;时间单位默认为秒。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OK”。
第二步:余辉衰减曲线测试
点击屏幕右下角“Start”按钮,开始余辉衰减曲线的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转换、数据处理的操作与发射光谱及激发光谱的操作相类似。

(二)WGY-1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钨灯光源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实验步骤
先开机:开钨灯,开风扇、开电脑。双击 电脑桌面的“WGY-10荧光分光光度计”程序快捷键 进入测试程序,会出现初始化界面,依次出现“激发光栅检零”、“激发光栅检索为起始波长”、“激发狭缝初始化”、“激发滤光片初始化”、“发射光栅初始化”、“发射光栅检索为起始波长”、“发射狭缝初始化”和“发射滤光片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进入到测试界面。
1. 红外光激发条件下发射光谱的测试
第一步:参数设置。
在屏幕下方“方式设置”部分:工作模式选框,测发射光谱时选择发射扫描; “扫描设置”部分:在起始波长和终止波长选框,输入扫描起始波长和终止波长;扫描间隔,即采样时间间隔,有0.1、0.2、0.5、1.0、2.0和5.0nm六种选择(注意扫描间隔增大,曲线平滑度会相应降低)。激发狭缝和发射狭缝有2、4、6、8、10、20nm六种选择。负高压,取值范围为1~256,其数值大小 决定 光谱纵坐标信号的强弱(对于未知样,测试时可先将负高压设为100,然后再视具体测试情况调整负高压)。
第二步:输入激发波长
点击“激发”工具,输入激发波长,激发波长的可选范围为760~1600nm,比如输入1100nm。点击确定后,仪器会自动检索激发波长,检索完成后,屏幕下方“即时数据”部分的激发波长显示为设定的波长。
第三步:光谱测试
点击“

单程”工具,屏幕会弹出对话框,询问 测试结果 存入哪条通道。选择通道后,点击“确定”,光谱测试开始。时间大约持续1分钟。
第四步:数据保存。
点击“保存”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 选择 要保存的通道 及 数据保存类型,点击“确定”,选择数据存储路径后,点击“保存”。
保存成功后,数据以扩展名为“.yz”和“.txt”的两个文件并存。其中扩展名为“.yz”的文件只能用 测试程序打开,扩展名为“.txt”的文件 则可使用Origin软件的“导入ASC码文件”快捷键导入,进行作图和数据处理。

2. 红外光激发条件下激发光谱的测试
第一步:参数设置。
工作模式选择激发扫描;扫描设置,输入扫描的起始波长和终止波长(仪器默认的起始波长为760nm,终止波长为1600nm);选择扫描间隔;选择激发狭缝、发射狭缝和负高压。
第二步:输入监测波长
点击“发射”工具,输入 监测的发光波长。点击确定后,仪器会 自动检索发射波长,检索完成后,屏幕下方 “即时数据”部分的发射波长显示为选定的波长。
第三步:光谱测试
点击“单程”工具,屏幕弹出对话框,选择通道,点击“确定”,光谱测试开始。
第四步:数据保存。
点击“保存”按钮,选择通道及数据保存类型,点击“确定”,选择数据存储路径,点击“保存”。保存成功后,扩展名为“.txt”的文件可使用Origin软件导入,进行作图和数据处理。
六、实验报告要求
(1) 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样品制备方法及测试步骤。
(2) 要求附上测试光谱,注明测试时的具体参数,并对光谱进行简单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