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中国历史 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影响

浅析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中国历史 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影响

浅析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中国历史 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影响
浅析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中国历史 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影响

浅析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庸和谐思想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精神。恪守中庸、追求和谐是儒家的基本价值理想,它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广泛而

深远。本文选择尝试从“中庸和谐”角度浅析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和现实影响。

一、儒家关于中庸和谐的论述和意义

何谓“中庸”?“中,正也(《说文》)”。正,就是中正、不偏不倚的意思。“庸,用也,从用,从庚;更事也(《说文》)”。用,则指的是平常、常道和应用。朱熹解释:

“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表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和相互协调。“和谐”就是“中庸”,中庸即是合理。朱子说:“无一事不合理,才是中庸”。“中”本身就是一种“和”,“中”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和”,达到一定“度”的“和谐”。

儒家的中庸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行为规范与和谐发展两个方面:

所谓行为规范,是指儒家把对中庸和谐的追求作为人生与社会的理想境界,表现为追求族群、邦国、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有序与协调,要求个人和社会要按照“礼”的道德生活

规范和礼节仪式实践和运行。《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强调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特别强调“人和”。儒家思想对中庸和谐非常重视,著作中讲中庸和谐的地方很多。儒家认为,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和谐、和平,才可能构建“家和万事兴”的局面。但要实现中庸和谐,就必须依靠“礼”。“礼”是儒家的重要价值观,实质上是儒家设计的社会规范和政治秩序。孔子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要求用道德感化世人、用礼仪规范大家的行为。大家都“克己复礼”,则即达到了“仁”的境界。

所谓和谐发展,是指儒家强调“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天人协调”,在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修行,人际交往、统治意志等各方面,把和谐作为主题和目的所在。宋代张

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的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孟子·滕文公上》:“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自然的天产生了

万物,人和万物同属一个来源,那么人的生产生活要遵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

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谐。

由此可见,中庸强调的是通过折衷、调和实现事物对立两端的和谐统一,主要涵义是:伦理道德,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经常遵守一定的标准,恰当适度、无过无不及。和谐追求的是一

种社会理想,主要涵义是是: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能够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儒家认为中庸和谐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是:中庸之道—和谐社会—礼为政体。

二、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儒家“中庸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政治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我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

体现,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影响巨大。

就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来看,儒家中庸和谐思想不仅是为人之道,作为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更多是体现在政治理想和社会秩序方面。中庸和

谐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史上起到了保证传统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反对过度的破坏活动,使文化的发展不致中断的作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凡是时间延续较长的朝代,其前期往往按中庸和谐思想制定“礼义兴行”和“修养生息”的政策。具体而言,经济与劳力征用政策为“轻徭薄赋”;法律政策为“省刑罚”、“法设而民不犯”;民族政策采取“羁縻”与“怀柔”,主张“和同为一家”,用人政策为“忠贤布职”;社会教化与保障政策为“中庸”、“崇敬让”、“孝治”,使整个社会达到“君臣同心,上下和洽,海内康平”,“群生和乐,方外蒙泽”。西汉前期奉行“黄老之治”、即“无为政治”,实施的修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唐朝推行了较长时期的“与民休息”政策,因此,唐朝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成为中国古代盛世繁荣的典型。明清两朝前期开启的“休养安息”政策,“洪宣之治”和“康乾盛世”是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相对繁荣,国力强盛的时期。

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儒家中庸和谐精神对国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影响巨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儒家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古代尊重人的生命,讲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宋代儒者讲“人

与天地万物一体”,讲仁爱之心遍及鸟兽、草木、瓦石,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二是非常强调人与自身和谐。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三是非常强调人与人和谐。儒家重视“礼”,主张通过“中庸”、“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礼之用,和为贵”。孔子以“仁爱”为原则,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四是非常强调人与社会和谐。行“王道”、“仁政”实现政治和谐,“先富后教”实现经济和谐,“和而不同”实现文化和谐。五是非常强调世界和谐。儒家的理想就是“天下大同”。《礼记》“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就是以超越一国一族的“天下观”。总之,儒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热爱生命。《孟子·尽心上》有“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在《孟子集注》中对“爱”、“物”两字做了解释,“爱”: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物”:谓禽兽、草木。显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恰是生态道德和人际道德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

三、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中共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中指出,“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胡锦涛同志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充分发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富有鲜明地中国文化儒家中庸和谐的特性。

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是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过程和状态,而和谐社会则是指社会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过程和状态。换句话说也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前我国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严重侵害着国人的生活,威胁了国人自身生存的条件。无疑,这与把“自然界”看成征服的对象有关。现在人们只强调“知天”,只是用知识来征服“天”,以至无序的破坏“天”,而不知对“天”有所敬畏。而使人不能真正得到“天”的恩惠。而儒家“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不仅可以使我们走出“天人二分”的困境,而且也为人类走上“和谐社会”开辟道路。

二是社会治理。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曾经是一部官逼民反的历史。官民关系紧张,社会就无法和谐。因此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官民关系。儒家提出提出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就要做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不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具格”《论语·为政》。主张德政,重视礼义道德的教育。现在提出的以德治国,就是运用思想道德的力量,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其思想是与儒家中庸和谐一脉相承的。

三是人际关系。儒家中庸和谐大部份是讲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只有人际关系的和谐,家庭才能和谐,社会也才能和谐。《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指出了在家孝顺父母,出外则应该尊敬长辈,做事谨慎,说话要讲信用,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人们都做到这样了,就没有家庭纠纷、人际纠纷、社会矛盾,社会就自然而然和谐了。

四是环境关系。儒家中庸和谐还强调和谐的环境,就是和睦的邻居。孔子特别强调“里仁为美”。《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左邻右舍的和谐,街道社区的和谐,才能变为整个大社会的和谐。因此,我们当今在城乡打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做到的,没有和谐的社会氛围,就无法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庸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行为准则,我们现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吸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强调必须处理好社会发展中的方方面面关系,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包括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坚持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汤因比曾说: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因此,儒家中庸和谐思想在今天追求和平发展的时候,仍发挥重大影响,具有重要价值。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执两用中”与“尽善尽美” ——浅谈如何理解儒家的中庸思想 云南大学韩扬文 众所周知,“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之一。《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将“中庸”作为至高的道德,因此后代的儒家还专门写了《中庸》,来阐发这种至德。《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西汉时被收入《礼记》,后来朱熹又将这篇文章抽取出来,独立为《四书》之一。可见,对于历代儒家以及儒学研究者而言,“中庸”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中庸”,郑玄训为“中用”,大概的意思是折中、用中,无过,也无不及。这种思想反对极端主义,认为凡事做得不到位或者过了头都有危险之虞。《中庸》进一步提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说为政要善于把握对立的两端,在两端之间找出一个可用的正确之点。(中者,正也。也有正确、适宜的意思。)这种“执两用中”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了“用中”的前提——“执两”。“执两”是指要“把握两端”,也就是说,在“用中”之前,对于该事物的正反两极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且能够掌握它们。这样,才可以找到其中的正确之点。否则,这个“中”就是抽象的,先验的,是不可把握的。 在“执两”之前,还有一个隐藏的前提之前提,就是对事物要有反思,如果没有反思,就去盲目实践,必定无法找到正确之点。《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家的这种勤于反省的精神是他们得出一切结论的根源,是他们能够审察时弊、提出治国之术的前提。那么,“执两用中”之所依靠的也就是这种内省的精神。 当然,“中庸”也好,“执两用中”也好,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一个“中”字,儒家试图以这种方法来寻求事物的正确、平衡之点。这个“中点”不是指数学中线段的“中点”,不是绝对居中的,而是可变动的,否则,“中庸”就有形而上学之嫌。但是,这种方法论说起来似乎简单清楚,但在理解上却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这些可能的问题包括:“执两用中”的“中”的活动范围究竟是什么?虽然我们已经说,“中”不一定在两端的正中间,但是它是在两端之间的某处呢,还是也可以在两端?如果可以包括两端,那么是仅仅在某一端呢,还是既可以在这一端,又可以在那一端?如果它既可以在这里,又可以在那里,那么这个“中”的存在又依靠什么来进行判断呢?还有,是只有儒家持这种中庸观念,还是其他哲学流派也有这种思想呢?如果另外的哲学流派也有中庸的思想,那么他们所指的“中”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如果不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另外,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中庸思想呢? 让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讨论儒家的“执两用中”。第一种,正确之点不在两极而在中间某处的;第二种,正确之点在两极而可变动的;第三种,正确之点在两极且不可变动的。 第一种情况大致符合人们对于“执两用中”的一般理解,这种情况相对后两者最容易被接受。因为按照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生活并不总是太好,也不总是太坏,因此按照自然运行的规则,在绝对P和绝对非P之间找到一个正确的行事方法,这是符合日常逻辑的。 如“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没有简单地说一切从简,而是赞同为政者存心要严肃庄重(存心不简),但行政要从简的方式;不同意存心简陋,行政也简陋的方式。可见,在简和不简中孔子所找到的正确之点是在两极中的某处,这就是“执两用中”比较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

论中国传统儒家节俭观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 中国儒家节俭这一传统美德是伴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在“采摘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们意识到与大自然斗争的艰辛和创造物质财富的不易,而产生的一这种最朴素的情感和消费伦理。认为任何浪费物质财富的行为都是对人类艰苦劳动及其成果的不尊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日益突出的各种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奢侈消费问题使儒家节俭这一传统美德成为了人们研究的课题。儒家节俭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人们所推崇,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本文将以此为研究背景,把中华民族的儒家传统节俭美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传统节俭观以现代价值,既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时摆脱传统道德中消极因素的束缚,实现传统节俭思想向现代节俭思想的转变。围绕中国传统儒家节俭观及其当代价值的主题,本文着力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从中国传统儒家节俭观人手,对于传统儒家节俭思想的产生、发展、迂回变迁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从而对儒家节俭思想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进而对其进行评价,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第二部分,在对中国传统儒家节俭观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深层次挖掘其当代价值。分别详细论述了其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生态价值以及道德价值。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求知的欲望,即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欲望需求。故日: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 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阁民也。焉有人在位,阁民而可为 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 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①又曰:“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佛 之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 其次,孟子对于国君的欲望和要求也给予了肯定,但同时,孟子也强调国君 的欲望和要求应该和民众联系在一起,应该以民生为基础。孟子和齐宣王关于 生活兴趣爱好的对话充分表达了孟子的这一思想。齐宣王不但喜欢美食佳肴, 还喜欢音乐、狩猎、女色等。对此,孟子没有异议,但是他要求齐宣王要把自己的 欲望要求和人民的欲望要求联系在一起,以民生为本。故曰飞“为民上而不与民 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③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孟子已经具有了消费平等的思想。 (3)荀子的节俭思想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另一位儒学大师。战国末期,统一全国的政权即将形 成,为了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荀子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治国之论。这一理 论是在继承儒家思想的礼治思想的基础上,同时吸取了法家的以法治国的思想, 墨家的尚贤的思想主张以及道家的天道观。在消费思想方面,荀子也吸收法、 墨、道家思想,明确的主张节俭思想,日:“敲泄者,人之殃也;恭俭这,摒无兵也。 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礼也。”④ 首先,荀子把节俭和欲望进行了科学的联系,第一次理性的分析了人性之欲 望,肯定了欲望,不盲目的的用节俭来抵制批驳欲望。第一,荀子从唯物主义的 自然观出发,对欲望有了正确的认知,意识到欲望是人的生理本能,因此,欲望的 存在是客观必然的。“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 夫是之谓天情。”⑤又曰:“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⑥当

浅谈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

浅谈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 作者:陈晓霞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创造力。中华名族名人辈出,文化荟萃,具有极为可贵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现代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继承儒学精髓,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的 举措,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思想广阔,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思想 基础,那么,追究儒家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和谐”要先了解何为儒 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确立及儒家文化的发展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空前活跃,文化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诸子并作,儒家、道家、法家等百家蜂起,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并且,也由此奠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框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其中儒家学说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学说体系。 追究其渊源,儒家学说是春秋末期孔子所创立的学派,是当时 百家争鸣中重要的一家,居于世家之首。并且后来著有《论语》、《孟子》、《荀子》等著名著作,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品。儒家思 想从狭义上理解,是指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源 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但无论是从狭义上还是广义上理解,有 三点是共同,即主张“礼乐”、“仁义”、“忠恕”和不偏不倚, 无过之而无不及的“中庸”之道,提出“德治”、“仁政”和王道,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养,这些思想在孔子、孟子、荀子的思

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也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是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春秋时期怒国人,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及教育学家, 孔子提出的思想中的“礼”、“仁”、“中庸”构成了孔子思想体 系的核心,孔子从“礼”出发,发展了“仁”的思想,总结出自觉 的“中庸”观念体系,因而是儒学发展成为了一宗学派,“礼”的 观念只是孔子对传统的继承和综合,而“仁”和“中庸”则体现了 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孟子,战国时期人,孟子得以发展和扩大了儒家思想文化,他 的思想是“孔子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后世及世界的 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孟子》一书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而“仁政”的提出的根据是人性善,并 且一直影响着孟子的整个思想及人生的处事态度。 荀子处于百家争鸣的晚期,以儒学为基本立场,兼诸子百家的 思想,形成了一种比较开放的儒家学说,综其三大儒家的思想,都 离不开“和”、“仁”、“德”的思想,因此,对后世的影响较为 深远,儒家思想称为现代思想的基础,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思 想基础。 一、儒家思想中“和”的观念 “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古老的观念,早期的《尚书》、《诗经》、《国语》等重要的文献中,已经出现了“和”这一个名词及 思想观念。大体而言,“和”既有天道观的意义又有人道观的内涵,从天道观上看,“和”主要理解为事物的生成、运行、存在的条件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9-14 08:07:00 ] 作者:程嘉宏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当代社会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 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 今天,我们在努力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我认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社会稳定、民族兴旺、国家繁荣的必要条件。而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每个人的支持,需要每个人都具有团队精神,在一个组织或部门之中,团队合作精神尤为重要,我们的社会就是许许多多团队的组合,所以谐社会的构建更需要团队合作的努力。那什么是团队合作呢?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团队合作需要团队各成员间的密切合作,配合默契,共同决策和与他人协商。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推动团队向上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把促进人际和谐摆在重要位置。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其中,应当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坚持人格平等。人格平等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人格平等,就是社会成员的人格和尊严都一视同仁地得到正义的护佑。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在内的各项权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树立人人平等的理念。

二、要倡导诚信友爱。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如果说和谐的人际关系,要用道德与法律来维系,其中道德的核心便是诚与爱。诚心与爱心能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没有诚心与爱心,就不可能建立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要化解内部矛盾。保持团队中的人际和谐,就要正确处理团队的内部矛盾。首先找到矛盾所在,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解决。 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一个团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特别是当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自愿时,它必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而人际交往有助于增进交流,协调关系,促进健康,完善个性。并且人际交往不仅是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治疗心理障碍的重要资源。由此看来,人际交往的意义重大。 在我看来,团队合作的基础是团队各成员之间建立信任。这不是任何种类的信任,而是坚实的以人性脆弱为基础的信任。一个有凝聚力的、高效的团队成员必须学会自如地、迅速地、心平气和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弱点、失败、求助。他们还要乐于认可别人的长处,即使这些长处超过了自己。承认自己的弱点,就是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脆弱的一面,而在自己不信任的人面前要做到这点很难。所以建立信

论贾谊的礼治思想(一)

论贾谊的礼治思想(一) 【内容提要】秦王朝二世而亡,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事件,从贾谊开始,就一直成为中国传统政治不断加以反省的教训。贾谊指出秦“以法为教”的统治政策导致了秦的覆亡,具体来说,表现为两方面的后果:其一,上下离畔。其二,颓风败俗。针对这两方面的教训,贾谊提出了其礼治思想:其一,待下有恩,这主要指君王应该礼敬大臣;其二,以礼教民,强调百姓应该得到教育,以使百姓有廉耻之心。贾谊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尊儒尊孔的要求,但他强调崇六艺,兴礼乐,教民众,实为后来汉武一朝兴用儒术的先导。 【关键词】法教,德教,法治,礼治 关于贾谊的思想,历来论者多注意其“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政治构想,这固然表明了贾谊的远见卓识,但贾谊对后世真正有影响的却不在这里,而在于他通过对秦亡教训的分析,而提出了一整套以礼治天下的思想。贾谊看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性的特征,而着重发挥了礼对于社会的长治久安的作用,这种思想不仅奠立了有汉一代的政治规模,而且,中国以后两千年的统治政策皆不脱此藩篱。 一、法教与法治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行郡县,废封建,大一统之势已成,传统中国以后两千年之发展皆不脱此格局。因此,贾谊所面对的问题则是,如何适应这样一种新形势,确立一种稳固的社会秩序。然而,秦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却二世而亡,汉初大封诸侯王,以藩屏汉室,则鉴于秦亡之速,然实为历史之反动。因此,对秦亡教训之总结,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贾谊如此提出了这个问题: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过秦论》上) 周初推行封建,统治时间长达八百年之久,秦行郡县,却二世而亡,这大概是汉初统治者的一个基本认识。而贾谊对此指出,周道之长并不在于行封建,乃在于施仁义,行先王之道,而秦之所以灭亡并不在于行郡县,乃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上)。因此,在贾谊看来,要治理天下必须反秦道而为之,施仁术,行“先王之道”。所谓“先王之道”,就是他屡屡提到的汤武之道,即“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治安策》),贾谊称之为“德教”。 贾谊对秦亡教训的总结实成为历朝统治者的一基本认识,成为后世政治运作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后来刘向认为“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汉书·贾谊传》) 史称刘邦入咸阳,与民约法三章,“蠲削烦苛,兆民大悦”(《汉书·刑法志》),而另一方面,汉初统治者尚黄老无为,故法律多因循秦旧,可见,汉初之法律也是很严酷的,如连坐、肉刑等秦之律令至文帝时才次第废除。这两种做法看起来是相矛盾的,但如果我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特征有个清晰的了解,便觉得并非如此。 秦主张“以法为教”,所谓“法教”,就是要用法去改造人,所以制订的总是尽量详备,以使人们的一举一动都须如法。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人们稍稍不小心,就触犯了法。我们常常说某人“苛刻”,这个意思不是说他对待别人的错误显得太严厉、太粗暴,而是说他管得太宽,乃至于鸡蛋里挑骨头,别人稍稍有什么不妥就要招致他的批评,如此,大家自然觉得此人“烦苛”。可见,中国人天性好自由,不喜欢被人指手划脚,所以,秦以后的统治者多明白这个道理:对罪人是可以重重惩治的,但决不可以生事扰民,让百姓觉得无所措手足。就是说,法之苛与法之暴并不是一回事。 秦法固暴,且烦,而老百姓一般是懒得去学那些繁琐的法律条文的,这样,老百姓不免不经意间就触犯了法。如此,百姓无所适从,自然就不满了。汉法亦暴,但不以法教人,所以不会有这么多条条框框,人们自不会觉得烦,也不会对法产生什么惧怕之心。前贤批评中国人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军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思想至今还为我们现在人所认同和接受,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一、儒家文化的概述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通过董仲舒的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孔子所谓的“仁”包括了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它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仁是德行的根本,体现于万事万物中而使天下人相亲相爱(《原善》下)。“仁”是爱之源,是道德情感本身,“义”、“礼”、“智”是“仁”的推广和延伸,是道德情感的不同表现。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 1 军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二、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在古今社会的广泛体现 (一)中国古代的和谐及孔、孟的和谐思想

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尤其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和”的祈求与向往,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和谐”意义的形成,还与“天人合一”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大命题。自先秦理性精神确立之后,“神人以和”逐步让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董仲舒把儒家的基本理论与战国以来风行的阴阳家的五行宇宙论结合起来,为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论体系基石。 “和”是古典中国哲学在探究“天(自然)—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对此都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各有侧重地发展和丰富了“和”的思想体系。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

05-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观察思考 黄乾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管理科学系) 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必然要发生交往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人不与他人交往是不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互往来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这种相互往来的结果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即人际关系,或亲近或疏远或敌对,表现为情感上的相亲或相斥。如果形成的是亲近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使人心情平静、舒畅,而人际关系不和谐或发生矛盾就使人感到紧张、焦虑或孤独寂寞。故与人交往和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的基本社会需要,也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社会角色、形成丰富健全的个性的基本途径。对于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的完成与否与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因此,帮助大学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前高校教育应给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人完善自身,完善他人,从而完善集体,完善社会,完善人类,使人们在和谐的环境中愉快的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而言有着积极、深刻的现实意义。 1.它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交往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及社会规范,需要通过交往表现自己的意向以影响他人、改造客观世界,需要通过交往交流信息、传递情感、以满足双方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现实中由于没有正常的交往活动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导致大学生心理扭曲,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明显。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需要了解信息、利用信息,这需要通过交往获得,不论是通过现实的人际交往还是虚拟的网络交际。大学生通过与人交流获取信息,获得知识,从而丰富经验,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及对别人的认识,对别人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关怀和帮助,从而实现自我完善。那些身心健康发展的大学生乐于与别人交往,其肯定的态度(如尊敬、友善、信任等)多于否定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憎恶等),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过分悦纳自己也不妄自菲薄,他们能客观地认识别人,从而接受别人、宽容别人,赢得别人的认同和尊重。这样的人际环境就使大学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远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境地,从而更好地完善自身。 2.它是现代人才观的要求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时代,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与情绪危机日益突出,在格外强调合作精神与团体精神的今天,人际交往和沟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可见,现代社会善于与人交往、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人成长,左右其学习、工作、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正如泰戈尔所说:“唯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并创造文明。”从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能力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成为备受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而从毕业生的反馈信息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出现过人际交往障碍及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的苦恼,有的因不能很好与人相处而直接影响了自身事业的发展。可见,一个没有开放的心理,不能很好与人交往的人,将难以通过人际交往获取信息和占有信息,难以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自然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现代人才所需要的。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交往具有当代青年交往的特点,因其独特的生活、学习环境也具有自身的特色: 1.交往的迫切性和主观性 迫切性表现在: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渐趋成熟,大学生交友的愿望强烈,学习及生活环境的改变使他们迫切需要结识新朋友和适应新环境,同时自主择业也使他们迫切想与人沟通,多方面获得信息。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评判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表现在择友和交际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新环境中的人际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本文是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课题号05092)部分研究成果。 27 教书育人?2007/5

浅谈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浅谈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程时珍(湖北师范学院政法0601班) 【摘要】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本文对儒 家核心文化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再从儒家文化对个人自身,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以及个人与自然方面的阐述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儒家文化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理念既是构建友爱社会的基础、维系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促进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前提,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一种良好的道德精神。 【关键词】儒家文化;仁爱观;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主干,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体系博大,义理宏深。胡锦涛同志指出,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不但是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1]儒家文化到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哪些启示呢?笔者认为,儒家的文化包含了许多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这其中包括孔子的“仁爱观”,“中和观”,“尚公观”,“忠信观”,还有“和合观”。 一,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 (一)儒家“仁爱观”,倡导“仁者爱人”理念,启迪人们树立“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情怀,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去关心人,爱护人。“仁”和“礼”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人”的基本含义是“爱人”,“爱人”的具体含义是把人当人看,尊重人的价值,特别是人的独立人格,加强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沟通,要求每个人都能承受相应的道德制约和社会义务。[2]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大力借鉴我们祖先留下的“仁爱”遗产,激发自觉地“仁爱”情怀,真心实意地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立身做人的基本原则,在日常平凡工作中,实实在在地去关心人,爱护人,使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成为全社会人们的自己行动。若能如此,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到来,就指日可待了。 (二)儒家的“中和”观,倡导“尚中贵和”理念,启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化解呵呵矛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发展。“中和”包括“中”与“和”两方面。“中”指适中,中正。“和”就是和谐,协调之义。 (三)儒家的“尚公”观,倡导“天下为公”理念,启迪人们确立对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消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天下为公”,贵在一个“公”字,其旨意在于提倡以公义战胜私欲,强调人们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和义务。儒家经《礼记〃礼运篇》所阐述的“天下为公”与“世界大同”的思想,导源于儒家仁学思想的扩展与推演,是“仁者爱人”,“泛爱众”,“安百姓”,“四海之内皆兄弟”思想的逻辑发展,因此长久地成为儒家文化追求的社会理想。[3]这种“天下为公”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基础,已陶冶出千千万万以民族大义为重的贤哲志士。从梦中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道德追求,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

我对儒家思想中庸思想的看法

我对儒家思想中庸思想的看法 在我上讲授儒家思想这节课,我觉得很大收获是中庸的思想,不是两个极端,而要要其中间,看事要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中间的那个。这是一个很值得提倡的。 我们不要软弱,也不要鲁莽,要取其中,要勇敢。要做人做事要下定决心坚持下去,但不是一味的钻牛角尖;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但不是任人欺负没有反抗;要适时的表现自己的才能,但不是骄傲自满;要谦虚有礼,但不是总认为自己低人一头;总之,要有中间的那个。 有的人反对中庸之道。有人说中国人都是受中庸之道的影响,所以出不了世界级的企业家或者政治家,像比尔盖茨等等,中国没有这样的人才或天才是因为中国人什么都折中,所以没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吗?不是,“中”与“和”是中庸之道的重要概念,“中”就是不偏不倚,保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的处世态度。“和”和谐,对一切事物何持一颗平常心。我们要提倡。中庸是周全,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一种重要做事原则,认清自我,周全考虑,这是做事成功的保证。有时人在争,争没有看到中间,有什么用呢。 我就来说个例子吧,在清的时期,我们自称“天朝上国”,闭关自守,结果,就没有了;而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又有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结果果也失败了。这些都是极端,是不可取的。还有的就是贾诩,他一生做了很多聪明事,投降曹操后,他一直低调做人,中庸做事,作为从敌人阵营里投降过来的人,贾诩是曹操所有谋士里结局最好的一位,可以说贾诩为人处事的原则正是他智慧的体现。 虽然中庸的确有平庸,调和的含义,但是这绝不是中庸的全部内涵,在前面我已经谈到,中庸是有原则的思想,我讲求合乎情理。中庸既是一种伦理学说,也代表了一种思想。在当代道德缺失,人格不完善,极端纵横的今天,中庸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对我个人而言,中庸是生活的哲学,是我一直在学习领悟的。学习中庸之道,总是能让我从中领悟到许多道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让自己做得更好。 中庸还不只有一个意思。还有中正、平和的意思。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真,这个真的很难做到,但我们可以控制好自己,不让自己过度。 在现在的社会中,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凡事处理的稍有不当,就会招致很多麻烦,轻则工作生活不愉快,重则影响职业生涯家庭幸福;因此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关键在于把握好度,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做人要低调,做事要中庸。中庸做事,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 中庸之道让我在发展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好像我作为一个学生,之

如何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何建立健康和谐人际关系 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和为贵”,讲究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醇和、家庭和睦,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也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宝贵遗产。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儒家倡导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对于今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能提供丰富的启迪和借鉴。 当然,不仅仅是孔子、孟子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卡耐基在把握人际交往的命脉上提出了五点看法: 一、“互惠互利”是人际交往的根基。提到“互惠互利”这个词,可能会给人带来一种事务性的印象和功利性的色彩。但是,互惠互利不仅仅是指功利方面,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他人的关照时,就要以某种方式表达感激的心情,这也是互惠互利。这里所说的关照是指传递爱心,表达自己感激心情的一种方式,它不仅仅局限于赠送一些礼品。在看到给予自己关照的学长很忙时,问一声:“我能帮些什么?”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也是互惠互利的根本精神所在。 总之,关照对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互惠互利精神。如果能具有“为对方做些什么呢?”的精神,那你一定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你的学生工作可能就会比别人做得更好。 二、记住他人的名字。也许你曾经抱怨:“我的记性太差了,刚刚见过的人,一眨眼的功夫,你就记不得他的名字了。”其实,并不是你忘了他人的名字,而是第一次见面时,你根本没有认真听清对方说了些什么。 记忆名字和辨认面孔是认识人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出现人名和本人对不上号的现象。卡耐基告诉我们,姓名是最甜蜜的语言,如果你能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记住他人的名字,这会使你更走向成功。对方是显要人士,就更应用心记住。自己空闲时,就在笔记本上写下别人的名字,集中精神记忆。拿破仑三世记名字的办法是用心、手、眼、耳、嘴,虽然比较麻烦,却很有效果。说出对方的姓名,这会成为他所听到的最甜蜜的语言、最重要的声音。无疑也会为你的人际关系增加一个重要的砝码。 三、学会真诚的赞美别人。大部分的人都爱听好话,没有人打心眼里喜欢别人来指责他,就是相濡以沫的朋友,你批评他几句,对方脸上往往也有挂不住的时候。林肯有一次在写信时,开门见山的说:“任何人都喜欢受人奉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说:“人性深处最大的欲望,莫过于受到外界的认可与赞美。”许多在事业上卓有成效的伟人正是因为他们懂得了这一点——真诚的赞美他人。罗斯福的才能就表现在对正直人给予恰当的称赞上。毛泽东也不例外,他赞美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赞美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赞美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儒家礼治思想分析

【论文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初的“礼”具有道德和法律的双重性质,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规范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秩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礼”的外在强制逐渐减弱而内在规范却日益增强和完善。提倡礼治的儒家通过以仁释礼,把礼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使人们依据礼义文化机制回归生命的意义世界,从而确立一种精神信仰。在这种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合而为一的内在精神信念支持下,使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和谐社会的内在和谐得以实现。 传统的中国社会,从政治学的方面看,是一个“人治”的社会;从社会学的方面看,是一个“礼治”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社会秩序的维持主要靠传统的礼,这样的秩序自然要强调修身、提倡克己和注重教化。 一、礼治的历史渊源与内涵 “礼”起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的祭祀仪式。西周时期,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规范,“礼”和“刑”共同构成了当时社会法律体系的基础。“礼”发挥积极主动的教化功能,“刑”则发挥消极被动的制裁功能。“礼”对于社会成员的举止言行提出正面的指导性要求,明确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刑”则对社会成员背离‘礼”的行为进行必要的惩治与处罚。 儒家一贯主张礼是为政的重要基础,礼与治国密不可分。“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国之治乱,全系于礼之兴废”。在周代,道德就其形式来说,表现为大规模的、系统化的礼。但三代之礼不下庶人,在春秋时已然崩坏,无恢复可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条件下,思想家们开始对道德规范加以理论的解释和宣传,并使道德规范明确化、系统化。孔子主张维护周礼,想通过重建礼乐教化的努力,彻底转化现实政治的权力结构,让互信互赖的道德意识取代强制性的统治模式而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这正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孔子提出“为政先礼”,认为礼是国之所以昌、人之所以立的根本。孔子把他的拥护礼的主张集中成为他所谓“正名”的理论,明确提出为政之道以“正名”为先,认为治理国家必须首先“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因此,“正名”,是正礼治秩序之名,就是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通过“正名”建立的“礼”,仅仅是外在的强制性的制度,孔子认为,“礼”不仅应该是人们自觉地遵守的行为规范,也应该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感情在外部的恰当表现。 二、礼治通过以仁释礼确立一种精神信仰 为了使礼反映人们内心的道德感情,孑L子提出“仁”的概念,以仁释礼,将礼的强制规定与仁的自我要求融为一体。在孑L子那里,“仁”是道德的核心,是理想人格,是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最高准则。按照孑L子的解释,“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孝悌。孑L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并指出,“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把在家孝父从兄与在外尊君事公卿联系起来。孑L子说“孝慈则忠”,孝亲与忠君的关系是同体异用,君臣如父子,对父能孝,对君就能忠,对君主的忠是对父孝的自然延伸,国家君臣关系是家庭父子关系的放大。孑L子认为,能够实行孝悌,并把这种品德影响到他人身上,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儒家法律思想评析

儒家法律思想评析 发表时间:2006-12-3 9:48:00 阅读数次:14 有学者论及:秦始皇依靠武力自西向东统一了中国,而孔子则依靠思想自东向西统一了中国。事实上,孔子(儒家)的思想并非仅仅如此,而且统领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其博大精深,融会了政治、道德、经济、艺术、法律等诸多方面。无庸质疑其伦理道德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进程,但孔子对法之精神的揭示也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基础,为其发展提供了总的指导原则。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今天,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以为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提供镜鉴。 一、孔子法律思想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点 法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同艺术宗教法律一样,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其最高理想是能够“克己复礼”,复礼,即复周礼,其理想社会的模板也是周代社会的克隆,其思想基础与周代的治世之道有直接的继承性。 史料记载,周代的中国,特定的地理条件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侧重于渭河平原一带,依次向东是广阔的平原;良好的自然气候条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天时地利;秋收春种使得人民衣食无忧。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各行业进而产生,与其他东方古国一样阶级产生以后,以维持定居和稳固统治的上层建筑随之产生;再者,中国奴隶社会的漫长发展和阶级社会的政治早熟现象,由父系氏族社会直接进入了奴隶社会,家天下的局面成为中国阶级社会的雏形,由家及国,家法推而广之成为国法,形成“大宗”和“小宗”来维系社会以形成“尊尊”、“亲亲”、王祭天、侯祭川的局面,血缘成了社会关系的锁链,“家平则国治”,德教则为优益之法,由此形成的“明德慎刑”、“敬德保民”的治国之道。 西周后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熄战、和平、稳定成为时代之需,孔子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又欲恢复旧的稳定秩序,提出其经世之法,而且付诸行动,“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孟之道形成后,“人之初,性本善”成为其理论根基,孟子归“羞恶知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于“性本善”,为理论体系找到了基点,而孔子并非如此,“性本善”的迹象并不明显,“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于此之理解,程树德在《论语集释》中解释到“性也,人所禀以生也,习者,谓生后有百仪常所行习之事也,人俱禀天地之气以生,虽复厚薄有殊,而同是禀气,故曰相近也,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人文系10级政教班韩东生10010106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德治国" 儒家思想与当今的"以德治国" 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和境界的根基和出发点。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大学》、《中庸》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后世儒家,无论是董仲舒的宇宙论,还是宋明理学的本体论,都只是在理论层面上论证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必然性而已。 在当今社会,古代德治主义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为我所用,但其思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二、“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所谓"民本"就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的。孟子的"仁政"理论就是以民本为基础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看来,人民是宝贵的,不能忽视人民的利益和疾苦。荀子引用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儒家的"德治"思想,表现出它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虽然民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它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当确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神圣观念,并以之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具本质意义的特征和要求。要使人民真正成为社会政治生

职场办公室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职场人际关系22条法则

职场办公室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职场人际关系22条法 则 谈到职场办公室里的和谐人际关系,这可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下面是给大家搜集的关于职场办公室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别让自己的乳酪轻易被人偷走 在谈如何不要让自己承受裁员风暴前,或许可以先谈一个实际的例子。 有个上班族,在办公室里是出了名的斤斤计较,只要有工作多一点点麻烦到她,她就立刻扳起脸孔、绝不肯多帮一点忙;每逢休假,她也绝不愿与人换班,对自己的“权益”,她守得很牢,工作时,她的情绪紧绷,但是只要一谈到跟老公、孩子去旅行,就眉开眼笑,只有在这种时候,她才觉得自己“活着”,她一点都不喜欢她的工作。 工作时,她的人生好像在一个空心的状态,老嚷嚷着:“要不是看在薪水的份上,我才懒得工作!”;她所属的单位经历多次裁员,虽然还没有裁到她头上,但她已经被列入下次的“优先名单”中,只是她自己还不知道:自己的乳酪已经快要被人偷走了!

我们的人生,不可能永远带着老公、孩子去旅行,如果在人生 大部分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处在一个不爱、不尊重自己所做的事的情况中,那真是悲凉而危险的一件事。所以,避免被裁员,首先就是要检视自己的工作态度,如果你不能让老板觉得“值回票价”,公司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你立刻会成为刺眼的目标──真心喜欢自己的工作,你自然会散发出“老板你需要我”的讯息。 做口碑,懂得适时自我推销 另一个让上班族抓狂的问题,就是许多人会自觉“付出与所得 不成比例”,在办公室里敬业乐群到令人肃然起敬的程度,结果年终考绩没别人高、升官发财的速度也没别人快,这不是很呕吗? 会发生这种状况,通常有两个可能,一是老板昏庸,二是你自 我行销的技巧有待提升。我们都该做好人,但不必做烂好人。 跟错老板要懂得自救,一是,干脆进攻老板的老板,不是要你 去做“抓耙仔”,而是抓住机会,让你老板以外的人、最好是权力比你老板还高的人,有机会看见你的工作成绩,例如在跨部门的会议上勇于表现自己的专业,当不同单位共同合作某项企画案时,记得让自己承担多一点责任,因为这样可以扩充你的职场舞台和观众群,你不见得一定要跳槽、换单位,但要让自己的“口碑”传开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