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麻疹病例诊断标准

麻疹病例诊断标准

麻疹病例诊断标准
麻疹病例诊断标准

麻疹病例诊断标准(GB15983-1995)

1.1临床症状

1.1.1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1.1.2发热(≥38℃)

1.1.3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膜炎

1.1.4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

膜斑(Koplik氏斑)。

1.1.5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

型经过。

1.2流行病学史

与确诊麻疹的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8天。

1.3实验室诊断

1.3.1一个月内未接触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

抗体。

1.3.2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

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转阳。

1.3.3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

毒核酸。

1.4病例分类

1.4.1疑似病例:具备1.1.1加1.1.2者,或同时伴有1.1.3者。1.4.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1.1.4或1.1.5或1.2者。

1.4.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1.3.1或1.3.2或1.3.3者

具有任何一项临床症状加1.3.1条或1.3.2或1.3.3者。

麻疹调查报告

麻疹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XX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XX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X年X月X日,XX医院报告一例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系XX散居儿童,县疾控中心于X年X月X日与X镇卫生院院长、防保组人员及X接种点村医开展病例现居住地、接种率调查、漏报调查、病例搜索、传播链的调查、密切接触者调查,情况及处置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病例报告诊断情况 该患儿X月X日因发烧,全身出现皮疹,由XX医院感染科治疗,无咳嗽、流涕、鼻塞等卡他症状,无结膜炎,无柯氏斑,无淋巴结肿大及关节疼痛,根据患儿家长的口述,患儿病情的进展情况,患儿的体征及症状,并组织防保科医师,主任医师会诊,诊断维疑似麻疹病例,并于当日联系XX疾控中心人员开展病例的个案调查,及时采集血液、咽拭子送往市疾控检验。 (二)、病例居住地基本情况 1、该病例居住在XX,总人口数XX人,去年0岁组儿童数XX,辖X个乡镇,下设行政村X个。X镇辖X个行政村,X个自然村,总人口X,去年0岁组儿童数X人,X总人口X人,去年0岁组儿童

数X人。 2、常规免疫服务情况:X镇设有X个接种点,X村从事免规工作人员X人,其中预防接种人员X人,实行的是定时定点接种形式,每月X日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接种人员由镇、村两级医生共X人,负责预防接种工作,包括通知,预检,接种,系统录入,资料上报等相关工作。 二、流行病学调查 (一)病例调查 1、病例基本情况:患者X,X,X年X月X日出生于XX医院,家住XX,母亲XX,患儿主要在XX接种点接种,接种免疫史情况如下: 免疫史来源于X,接种记录如下:XXXX 2、病例发病及就诊情况 XX,X医院根据病情的进展情况诊断为疑似麻疹病例,并收治于感染科隔离治疗。 (二)、常规免疫服务调查 在病例所在地X村调查儿童接种情况,分别调查1岁组与2岁组各5名儿童,各种疫苗调查接种率均达到XX%以上。详见表 1 1、在病例户籍地进行类似病例搜索:入户搜索XX户,共搜索到XX 人,其中X岁以下目标儿童X名人,均无类似发热出疹性症状出现。 2、医疗机构疑似病例主动搜索:搜索XX镇XX村接种点门诊日志

麻疹的表现及图片

麻疹临床表现预防及图片 麻疹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流行病学】 天 (一)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

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③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 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

【并发症】 (一)喉、气管、支气音炎麻疹病毒本身可导致整个呼吸道炎症。由于<3岁的小儿喉腔狭小、粘膜层血管丰富、结缔组织松弛,如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而需行气管切开术。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二)肺炎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常在出疹及体温下降后消退。支气管肺炎更常见,为细菌继发感染所致,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杆菌等,故易并发脓胸或脓气胸。AIDS病人合并麻疹肺炎,伴有皮疹,常可致命。 (三)心肌炎较少见,但一过性心电图改变常见。 (四)神经系统 1、麻疹脑炎发病率约为1‰~2‰,多在出疹后2-5天再次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出现意识改变、惊厥、突然昏迷等症状。脑脊液改变为:轻度单核细胞及蛋白增多;糖正常。病死率达10%~25%;存活者中20%~50%留有运动、智力或精神上的后遗症。

麻疹案例分析-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行病学项目办公室 应用流行病学之案例分析 No.911-107 高疫苗免疫接种人群的 麻疹流行 (Ficticia 麻疹) 教学版学习目的 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员应掌握: ?探讨疫苗免疫接种率的估算方法; ?描述便利抽样与概率抽样的不同点; ?描述世界卫生组织扩大免疫规划调查使用的抽样方法; ?计算和解释疫苗效果,描述不同病例定义对此次调查结果的影响。

第一部分疫苗接种率 Ficticia是位于非洲中东部一个人口密集的小国(见图1),全国共划分为24个卫生区。1981年Ficticia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 EPI) 成为EPI的一部分,对9~23月龄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抵御疹。在1985到1988年期间,作为提高儿童存活率行动的一部分,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其他捐助者的帮助下,大量的资源(如疫苗、注射器、冰箱、运输工具、燃料)被投入到Ficticia的扩大免疫规划中。 图1 Ficticia地理位置 在1988年底,Ficticia评估的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位于Ficticia 东北部的DoltWell卫生区报告麻疹诊断病例却戏剧性的大量增加(见图2)。病例增加令计划免疫规划中心全体感到奇怪并引起自EPI项目在DoltWell卫生区实施以来的高度关注。

报告病例数的增加明显地反映了一起真实的麻疹流行。鉴于此次流行,一些官员开始质疑大量资源投入到EPI是否是英明的举措。

EPI中心工作人员承担的首要任务是清楚地估算Ficticia整个国家和DoltWell卫生区的疫苗接种率。 一种估算疫苗接种率的方法通常被称为“使用量法”(administrative method),这种方法依靠从项目管理者容易得到、可用的数据资料进行估算。基本上,接种率作为一个构成比来计算,

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 省:地:县:乡:村: 省、地、县国标码□□□□□□ 一. 病例调查情况: . 报告日期:年月日□□□□□□□□. 调查日期:年月日□□□□□□□□. 病例姓名: 联系人姓名: . 性别: .男 .女 .不详□. 居住地址: . 是否流动人口: .是 .否 .不详□如果是,则来自哪个省:□□□□□□. 出生日期: 年月日(或年龄: 岁或月龄)□□□□□□□□. 出疹:出疹日期年月日□□□□□□□□. 发热:发热日期年月日□□□□□□□□. 咳嗽: . 是 . 否 .不详□. 卡他症状: . 是 . 否 .不详□. 结膜炎: . 是 . 否 .不详□. 是否死亡: . 否 . 是 .不详□. 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 .是 .否 .不知道是否接种过□如果接种过,则: .免疫史来源:.接种证 .接种卡 .家长回忆 .其他□ .接种剂次: . 剂 . 剂剂以上 .不详□

.最后一剂接种时间:年月日□□□□□□□□. 是否暴发: . 是 . 否 .不详□. 是否采集标本:. 是(填写实验室检测部分). 否(到第项)□二. 实验室检测: .采集血清标本: . 是 . 否(到第项)□. 实验室级别: . 省级 . 地市级□. 采集日期:年月日□□□□□□□□. 收到标本日期:年月日□□□□□□□□. 标本状况: . 合格 . 不合格 .不详□. 实验室结果:麻疹 . 阳性 . 阴性 .待定□风疹 . 阳性 . 阴性 .待定□. 麻疹实验室报告结果日期:年月日□□□□□□□□. 风疹实验室报告结果日期:年月日□□□□□□□□. 是否送上级实验室检验: . 是 . 否□如果是,哪级实验室:. 省级 . 国家级 .其他实验室□上级实验室结果:麻疹 . 阳性 . 阴性 .待定□ 风疹 . 阳性 . 阴性 .待定□. 采集第份血清标本: . 是 . 否(到第项)□.实验室级别: . 省级 . 地市级□.采集日期:年月日□□□□□□□□ .收到标本日期:年月日□□□□□□□□.标本状况: . 合格 . 不合格 .不详□

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

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40例中,男175例,女子65例,年龄最大51岁,平均28岁。按季节发病情况:春季84例,夏季42例,秋季19例,冬季95例,所有病例的诊断符合《传染病学》麻疹的诊断标准[1]。 1.2 临床表现:24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39℃者31例,39℃~40℃者191例,>40℃者18例,热程3~9天,平均3~6天,有咳嗽240例,畏光流泪214例,结膜充血221例,有腹泻症状179例,发热3~4天出疹192例,1~2天出疹15例,5~6天出疹32例。出疹顺序:172例自颜面部,46例自胸背部,22例自四肢。斑丘疹199例,猩红热样皮疹41例,无出血性皮疹,有麻疹黏膜斑者187例。 1.3 预防接种:240例中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165例,不详75例。 1.4 并发症:合并支气管肺炎93例,合并喉炎5例,支气管炎36例,无心力衰竭者。 1.5 辅助检查:189例血细胞正常,26例低于正常,25例高于正常,ALT 增高者108例。麻疹IgM抗体检测阳性者213例,其余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X 线胸片:95例可见片状阴影,141例双肺纹理增多。 1.6 治疗与转归:全部病例采用综合疗法,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痰热清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第三代头孢菌素抗感染,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4天。 2 讨论 麻疹曾经是严重威胁小儿生命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1960年我国研制成麻疹减毒活疫苗并实施计划免疫后,小儿麻疹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我市近年来成人麻疹比例明显增加,并且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又有了新的特点:(1)发病季节不仅限于冬春季,夏秋季病人并不少见;(2)合并症较多,且ALT升高者108例,占全部病例的45%;(3)出疹顺序与典型麻疹不一致;(4)疹型多样性,但仍以斑丘疹为多;(5)伴腹泻者179例(75%),大便化验均为病毒性改变,未经治疗,随其它症状好转而自愈,推测与麻疹病毒感染有关[2]。造成成人麻疹发病率上升的原因考虑为:(1)计划免疫施行之初免疫体系不够健全,疫苗接种率不高,存在一定的漏种现象,当时出生的人现在正是20~30岁,如今发生感染是这部分易感人群的积累;(2)随时间的延长,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

关于XX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XX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X年X月X日,XX医院报告一例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系XX散居儿童,县疾控中心于X年X月X日与X镇卫生院院长、防保组人员及X接种点村医开展病例现居住地、接种率调查、漏报调查、病例搜索、传播链的调查、密切接触者调查,情况及处置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病例报告诊断情况 该患儿X月X日因发烧,全身出现皮疹,由XX医院感染科治疗,无咳嗽、流涕、鼻塞等卡他症状,无结膜炎,无柯氏斑,无淋巴结肿大及关节疼痛,根据患儿家长的口述,患儿病情的进展情况,患儿的体征及症状,并组织防保科医师,主任医师会诊,诊断维疑似麻疹病例,并于当日联系XX疾控中心人员开展病例的个案调查,及时采集血液、咽拭子送往市疾控检验。 (二)、病例居住地基本情况 1、该病例居住在XX,总人口数XX人,去年0岁组儿童数XX,辖X个乡镇,下设行政村X个。X镇辖X个行政村,X个自然村,总人口X,去年0岁组儿童数X人,X总人口X人,去年0岁组儿童数X人。 2、常规免疫服务情况:X镇设有X个接种点,X村从事免规工作人员X人,其中预防接种人员X人,实行的是定时定点接种形式,每月X日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接种人员由镇、村两级医生共X人,负责预防接种工作,包括通知,预检,接种,系统录入,资料上报等相关工作。 二、流行病学调查 (一)病例调查 1、病例基本情况:患者X,X,X年X月X日出生于XX医院,家住XX,母亲XX,患儿主要在XX接种点接种,接种免疫史情况如下:免疫史来源于X,接种记录如下:XXXX 2、病例发病及就诊情况 XX,X医院根据病情的进展情况诊断为疑似麻疹病例,并收治于感染科隔离治疗。 (二)、常规免疫服务调查 在病例所在地X村调查儿童接种情况,分别调查1岁组与2岁组各5名儿童,各种疫苗调查接种率均达到XX%以上。详见表

【临床指南】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_2014版)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 一、定义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特征性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者。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 二、病因 急性荨麻疹常可找到病因,但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多难以明确。通常将病因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因素多为暂时性,包括物理刺激(刺激、压力、冷、热、日光照射等)、食物(动物蛋白如鱼、虾、蟹、贝壳类、蛋类等,植物或水果类如柠檬、芒果、李子、草莓、胡桃、可可、大蒜、西红柿等,腐败食物和食品添加剂)、药物(免疫介导的如青霉素、磺胺类药、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等,或非免疫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剂如吗啡、可待因、阿司匹林等)、植入物(人工关节、吻合器、心脏瓣膜、骨科的钢饭、钢钉及妇科的节育器等)以及运动等。内源性因素多为持续性,包括肥大细胞对IgE高敏感性、慢性隐匿性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少数患者可能是重要的因素)、劳累或精神紧张、针对IgE 或高亲和力IgE受体的自身免疫以及慢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淋巴瘤、白血病、炎症性肠病等。特别指出,慢性荨麻疹很少由变应原介导所致。 三、发病机制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消楚,可能涉及感染、变态反应、假变态反

应和自身反应性等。肥大细胞在发病中起中心作用,其活化并脱颗粒,导致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释放,是影响荨麻疹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反应的关键。诱导肥大细胞活化并脱颗粒的机制包括免疫性、非免疫性和特发性。免疫性机制包括针对IgE或高亲和力IgE受体的自身免疫、IgE依赖的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和补体系统介导等途径;非免疫性机制包括肥大细胞释放剂直接诱导,食物中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的假变应原反应,或非甾体抗炎药改变花生烯酸代谢等;还有少数荨麻疹患者目前尚无法阐明其发病机制,甚至可能不依赖于肥大细胞活化。 四、临床表现及分类 荨麻疹临床表现为风团,其发作形式多样,多伴有瘙痒,少数患者可合并血管性水肿。按照发病模式,结合临床表现,可将荨麻疹进行临床分类。不同类型荨麻疹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见表1。 表1 荨麻疹的分类及其定义

麻疹诊疗指南

麻疹诊疗指南 【概述】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疹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最常见并发症有肺炎、喉炎。本病传染性极强。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5岁,近年来6月龄以下和15岁以上发病人数有明显增多。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终年均有散发,流行多见于冬、春季。由于麻疹疫苗广泛使用,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大幅度下降。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资料详细询问有无麻疹预防接种史、近三周有否麻疹密切接触史及既往有否麻疹病史。 2.临床表现前驱期认真询问有无发热、咳嗽、流涕、结合膜充血、流泪、畏光等上呼吸道炎症状;出疹期询问出疹时间、顺序、分布及皮疹形态,发热与皮疹关系,出疹后全身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有无加重,是否合并喉炎(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肺炎(剧烈咳嗽、气急、鼻扇、缺氧、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及脑炎(昏迷、惊厥、脑膜刺激征等)等;恢复期重点询问有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体检要点】

1.前驱期重点观察体温,口腔颊、唇粘膜有无粘膜斑,球结合膜有无充 血、分泌物。 2.出疹期重点观察皮疹颜色、形态、大小、分布,疹间有无正常皮肤, 皮疹有无融合及出血。同时观察有无气急、紫绀、鼻扇、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等(出疹期肺炎、喉炎是最常见并发症)。 3.恢复期重点观察皮疹消退后有无麦麸样脱屑及色素沉着。 【辅助检查】 1. 多核巨细胞检查于出疹前2天至出疹后1天取患者鼻咽分泌物或口腔粘膜斑涂片,瑞氏染色后直接镜检找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2. 病原学检查 1)病毒分离可从早期患者的血液及眼、鼻、咽部分泌物中分离病毒。 2)病毒抗原检查用免疫荧光检测鼻咽分泌物或尿脱落 细胞中病毒抗原。 3)特异性抗体检查特异性IgM可作为近期感染诊断的 主要依据。 3.影像学肺部有并发症(肺炎或肺结核)者,可行肺部X线摄片或

麻疹试题

一、单选题:(共36题,每题2分,共72分):请将您认为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到“()”里 18、在何处见到皮疹后,表示麻疹出齐了() A、前胸 B、后背 C、四肢 D、手掌、足底 19、麻疹的出疹顺序是() A、颈部、颜面部、耳后、胸干、四肢、手掌、足底 B、耳后、颈部、颜面部、躯干、四肢、手掌、足底 C、颜面部、耳后、颈部、四肢、躯干、手掌、足底 D、耳后、颈部、颜面部、四肢、躯干、手掌、足底 20、麻疹的隔离期是() A.出疹期3天; B.出疹期5天; C.前驱期至出疹后5天; D.21天. 21、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三痛() A、头痛、腰痛、眼眶痛 B、头痛、腰痛、四肢痛 C、头痛、腹痛、腰痛 D、头痛、咽痛、眼眶痛 22、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播途径是() A.接种疫苗; B.鼠害; C.搞好个人卫生; D.搞好食品卫生。 23、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经过() A、患病动物咬伤所致 B、呼吸道传播 C、针刺伤引起 D、生锈铁钉扎伤引起 24、关于对狂犬病疑似病人的伤口处理,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A、用酒精及碘酒消毒; B、缝合、包扎; C、伤口局部注射一半剂量的抗血清; D、如有感染可做预防破伤风治疗。 二多选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请将您认为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到“()”里 7、麻疹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B、发病前2日至皮疹出现第5日为隔离期,伴有呼吸道并发症延长到10天。

C、麻疹病人可在医院或家中隔离。 D、麻疹接触着检疫观察21天。 8、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毛细血管损伤,主要表现在() A、充血 B、出血 C、血浆外渗 D、以上全不是 9、被病犬咬伤后应做下列处理是正确的() A、及时止血、清创缝合,避免感染。 B、用肥皂水或清洁剂反复清洗伤口,继而大量清水冲洗。 C、犬咬伤口不必积极缝合,必须缝合时也要稀疏缝合,以利引流。 D、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和狂犬疫苗。 1、什么是疑似麻疹? 答:发热、出疹并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2、现阶段麻疹暴发定义? 答: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或以乡、镇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 3、麻疹流调采血时限要求? 答: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发现麻疹或疑似麻疹病例时,负责采集急性期全血2ml,填写“麻疹疑似病例血标本送检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表”,于24小时内在冷藏条件下将血清送至麻疹网络实验室,进行麻疹和风疹IgM抗体的同时检测。 4、应急接种人群如何界定? 答:45岁以下、5年内为明确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无疫苗禁忌症且无明确麻疹病史者。 5、2012年麻疹消除目标? 答: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盖孜力克镇双语幼儿园2016年麻疹疫情 应急预案 为确保我镇在发生麻疹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辖区范围内麻疹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处理工作。 二、工作原则 在县教育局领导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三、预案启动条件 在本辖区范围内,凡发生麻疹病例1例及以上的疫情,即启动本预案。 四、麻疹的诊断标准 1症状:1 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2 发热(38度或更高)。3 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4 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氏斑)。5 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2流行病学史:与确诊麻疹的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8天。 3实验室诊断:1 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lgM抗体。2 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3 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4病例分类:1 疑似病例(具备1.1加1.2条者,或同时伴有1.3条者)。2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1.4条或1.5条或3.2条)。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条或3.2条或3.3条)。 具有任何一项临床症状加3.1条或3.2条或3.3条。 五、指挥系统 星星幼儿园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杨欢 副组长:热娜 成员:各班班主任 各村应急成员:各班保育员 六、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负责做好全园预情防控指导、麻疹防治知识的学习、处置有关预情的疑难问题、防控督察。时刻保持战备状态对麻疹防控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认真排查社会不稳定因素及时处理。及时隔离!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年版)》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臵技术指南 (2013年版) 加强监测、强化疫情调查与处臵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随着消除麻疹工作的推进,在对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基础上,科学、规范做好每一起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臵尤显重要。为提高各级卫生部门调查处臵麻疹疫情能力,规范应对措施,特制定本技术指南,为各级卫生部门在消除麻疹阶段对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臵提供技术参考。 一、相关定义 (一)麻疹疑似病例 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二)麻疹病例 本指南中,符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定义的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统称为麻疹病例。 (三)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 在麻疹病例传染期(即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日,出疹当日为第0日)内与其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患者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

(四)麻疹暴发 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现阶段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即应视为麻疹暴发。 1、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日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日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2、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3、上一年度麻疹发病率<5/100万的县,发现单例麻疹病例。 二、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一)麻疹疑似病例 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或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应采取最快方式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将辖区内报告的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信息发送至麻疹监测相关人员。 (二)麻疹暴发疫情 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周对辖区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聚集性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的麻疹暴发疫情。在对麻疹疑似病例调查过程中,应根据病例及其接触者的追踪情

常见传染病诊断国家标准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8-2008) 4. 诊断依据 4.1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7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不洁饮水史;或与甲型肝炎急性病人有密切接触史;或当地出现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或有甲型肝炎流行区出差、旅游史。 4.2临床表现 4.2.1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或者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4.2.2有巩膜、皮肤黄染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疸者。 4.3实验室检查 4.3.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 4.3.2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或/和尿胆红素阳性。 4.3.3血清学检测抗-HAV IgM阳性或抗-HA V 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 5 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因为甲型肝炎的 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病毒性肝炎及其相似,确诊依赖于特异性的血清学检查。 6 诊断 6.1 临床诊断病例 6.1.1 甲型肝炎: 符合下列一条即可诊断 ①4.1和4.2和4.3.1;②4.1和4.2和4.3.1和4.3.2;③4.2和4.3.1;④4.2和4.3.1和4.3.2。 6.2 确诊病例 6.2.1 甲型肝炎:临床诊断病例和4.3.3。 6.2.2急性甲型肝炎(无黄疸型):临床诊断病例和4.3.3。 6.2.3急性甲型肝炎(黄疸型):临床诊断病例和4.3.3。 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 5.诊断 5.1 急性乙肝 5.1.1 近期出现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5.1.2 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升高,或/和血清胆红素升高。 5.1.3 HBsAg阳性。 5.1.4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前HBsAg阴性。 5.1.5. 抗-HBc IgM阳性1:1000以上。 5.1. 6. 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5.1.7 恢复期血清HBcAg阴转,抗HBc阳转。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①同时符合5.1.1和5.1.3;②同时符合5.1.2和5.1.3。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①符合疑似病例加5.1.4;②符合疑似病例加5.1.5;③符合疑似病例加5.1.6;④符合疑似病例加5.1.7 。

麻疹

(一)名词解释 1 异型麻疹 2.中毒性麻疹 3.出血性麻疹 4.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二)填空题 1.休克性麻疹:除具有中毒症状外,出现或的表现。 2.麻疹病毒是属于病毒科,病毒基因组成分为。 3.传染源是自发病前天至出疹后天内有传染性。主要通过传播。感染后表现以多见。病后免疫力 (三)选择题 1.A1型题 (1)对麻疹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是: A.发热 B.咽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C.口腔粘膜科普利克斑 D.耳后,发际,头面部,胸腹部顺序出现的皮疹 E 流泪,眼结合膜充血、畏光等结合膜炎表现 (2)麻疹的皮疹特点,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A.发热第3~4d出疹 B.出疹与退疹都按同样的顺序 C. 多为充血性皮疹 D.疹间多有正常皮肤 E.皮疹消退后不脱屑,无色素沉着 (3)关于麻疹,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A.麻疹病毒引起支气管肺炎是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B.麻疹病毒直接侵入上呼吸道和眼结膜上皮细胞内复制 C.预防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措施 D 典型病例不需要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E.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 (4)关于麻疹,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多数病人无麻疹的接触史 B.第二次麻疹常见 C 皮疹与免疫致病有关 D.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助于病情恢复 E 粘膜科普利免斑持续时间长,可至热退后 (5)下面哪项是麻疹确诊的依据? A.发热伴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B.流行季节,有麻疹的接触史 C.病程第5天血清抗麻疹抗体阳性 D.血白细胞数减少 E.眼、鼻分泌物测定麻疹抗原阳性 2.A2型题 (1)患者男性.20岁,大学生,3月17日入院。因发热5天伴皮疹、咳嗽、咽部疼痛1天入院。体检:体温39.6℃,皮肤有淡红色,部分为暗红色的斑丘疹,以耳后,头而部,胸腹部为多,结膜红肿,浅表淋巴结未及。肝脾肋下未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3.8×lO9/L,N30%,L65%,红细胞为4.5×1012/L,血小板为15×109/L。尿蛋白(+)。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出血热 B.登革热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钩端螺旋体病 E.麻疹

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

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表号: 制表机关: 备案机关: 备案文号: 省:________________地:________________县:________________ 乡:___________ 村:___________ 省、地、县国标码□□□□□□ 一. 病例调查情况: 1. 报告日期: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2. 调查日期: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3. 病例姓名:_____________ 联系人姓名:_______________ 4. 性别: 1.男 2.女 9.不详□ 5. 居住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是否流动人口: 1.是 2.否 9.不详□ 如果是,则来自哪个省:□□□□□□ 7. 出生日期: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或年龄: ____岁或____月龄)□□□□□□ 8. 出疹:出疹日期 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9. 发热:发热日期 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10. 咳嗽: 1. 是 2. 否 9.不详□ 11. 卡他症状: 1. 是 2. 否 9.不详□ 12. 结膜炎: 1. 是 2. 否 9.不详□ 13. 是否死亡: 1. 否 2. 是 9.不详□ 14. 是否接种过麻疹疫苗 1.是 2.否 9.不知道是否接种过□ 如果接种过,则: a.免疫史来源:1.接种证 2.接种卡 3.家长回忆 9.其他□ b.接种剂次: 1. 1剂 2. 2剂 3.2剂以上 9.不详□ c.最后一剂接种时间: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15. 是否暴发: 1. 是 2. 否 9.不详□ 16. 是否采集标本:1. 是(填写实验室检测部分)2. 否(到第20项)□ 二. 实验室检测: 17.采集血清标本: 1. 是 2. 否(到第19项)□ a. 实验室级别: 1. 省级 2. 市州级□ b. 采集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c. 收到标本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d. 标本状况: 1. 合格 2. 不合格 9.不详□ e. 实验室结果:麻疹IgM 1. 阳性 2. 阴性 3.待定□ 风疹IgM 1. 阳性 2. 阴性 3.待定□ f. 实验室报告结果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g. 是否送上级实验室检验: 1. 是 2. 否□ 如果是,哪级实验室:1. 省级 2. 国家级 3.其他实验室□ 上级实验室结果:麻疹IgM 1. 阳性 2. 阴性 3.待定□ 风疹IgM 1. 阳性 2. 阴性 3.待定□

麻疹处置

附件: 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技术指南(2013年版) 加强监测、强化疫情调查与处置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随着消除麻疹工作的推进,在对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的基础上,科学、规范地做好每一起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尤显重要。为提高各级卫生部门调查处置麻疹疫情的能力,规范应对措施,特制定本技术指南,为各级卫生部门在消除麻疹阶段对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提供技术参考。 一、相关定义 (一)麻疹疑似病例 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二)麻疹病例 本指南中,符合《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定义的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统称为麻疹病例。 (三)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 在麻疹病例传染期(即出疹前4日至出疹后4日,出疹当日为第0日)内与其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患者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 (四)麻疹暴发 麻疹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出现较多的麻疹病例。现阶段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即应视为麻疹暴发。 1.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日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日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1

2.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3.上一年度麻疹发病率<5/100万的县,发现单例麻疹病例。 二、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一)麻疹疑似病例 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在发现麻疹疑似病例或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应采取最快的方式进行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利用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将辖区内报告的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信息发送至麻疹监测相关人员。 (二)麻疹暴发疫情 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周对辖区内报告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聚集性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可能的麻疹暴发疫情。在对麻疹疑似病例调查过程中,应根据病例及其接触者的追踪情况,判断是否构成疑似麻疹暴发疫情。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麻疹暴发疫情后,应立即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将同属一起暴发疫情的病例赋予相同的“暴发编码”进行病例关联,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三、疫情调查 (一)个案调查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对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开展完整的个案调查,病例姓名、出生日期、性别、现住址、每一剂麻疹/风疹疫苗接种日期、出诊日期、报告日期、调查日期、标本采集日期、感染来源等10个关键变量要核实清楚,尤其要获取详细准确的含麻疹、风疹成分疫苗免疫史信息,15岁以下儿童病例须以接种证、接种卡、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为准,准确记录接种剂次和接种时间。调查感染来源尤为重要,若为输入病例还需补充调查2

荨麻疹诊疗指南

荨麻疹诊疗指南 【定义】 该病是某些具有过敏体质的人由于食物、药物、各种感染、内脏疾患、昆虫叮咬等很多原因引起的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表现为皮肤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血清渗出而形成局部水肿(即风团)。 【病因】 1、食物:鱼虾,蟹,贝壳类,蛋类,柠檬,芒果,李子,杏子,草莓,胡桃,可可,大蒜,西红柿等奶类食物腐败食品添加剂。 2、药物:青霉素,磺胺,呋喃唑酮,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咖啡,可待因,可卡因,奎宁,阿司匹林等。 3、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幽门螺旋杆菌。 4、吸入物。花粉,动物羽毛及皮屑,粉尘,烟,气雾剂,挥发性化学品 5、物理因素:摩擦,压力,冷,热,日光照射,运动等。 6、系统性疾病: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淋巴瘤,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发病机制】 荨麻疹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皮肤发生风团有免疫和非免疫介导两种方式。在临床工作中,多数荨麻

疹为原因不明的特发性荨麻疹。 【分类】 1、特发性荨麻疹: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 2、物理性:分为冷性荨麻疹、迟发压力性荨麻疹、热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征、振动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运动诱导的荨麻疹。 3、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感染性荨麻疹。 4、其他:水源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 【诊断】 皮疹主要表现是风团,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红色或瓷白色的水肿性隆起损害。 风团全身均可发生,有的局限于某些部位,如寒冷性荨麻疹,多由冷水或冷风接触而致,好发于面颈或四肢,压力性荨麻疹主要发生在受压部位。 常突然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消退,退后不留痕迹,但新疹又不断发生,此起彼伏,病程6周以上称慢性荨麻疹。 自觉剧痒,少数有疼痛和触痛。 少数可累及黏膜出现腹痛、腹泻或胸闷、气紧。若喉头水肿,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荨麻疹的治疗】 荨麻疹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全国麻疹监测方案2014版

全国麻疹监测方案 国务院《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开展麻疹监测是消除麻疹的主要策略之一,为做好麻疹监测工作,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疹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3〕484号,以下简称《加强麻疹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一)及时发现麻疹病例,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 (二)掌握麻疹、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人群免疫状况,确定易感人群,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 (三)了解麻疹病毒学特征,追踪病毒来源、传播路径。 (四)评价麻疹、风疹预防控制效果,为适时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二、监测病例定义与分类 (一)监测病例定义。 监测病例定义为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或风疹的病例。 (二)监测病例分类。 1.实验室确诊病例 (1)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符合下面条件之一的监测病例,为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

①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者; ②病原学标本检测麻疹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麻疹病毒者; ③恢复期血清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者。 (2)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符合下面条件之一的监测病例,为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 ①血标本检测风疹IgM抗体阳性者; ②病原学标本检测风疹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风疹病毒者; ③恢复期血清风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者。 2.临床诊断病例 (1)流行病学联系病例 ①流行病学联系麻疹病例。监测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但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②流行病学联系风疹病例。监测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但与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2)临床符合病例 ①临床符合麻疹病例。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监测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无流行病学关联,未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 ②临床符合风疹病例。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症状之一,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风疹的监测病例,

麻疹试题及答案

麻疹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_____传染病,临床主要特征,,__ ___或口腔粘膜出现_______疹(Koplik斑)和皮肤散在的________ 疹。 二、选择题 1、麻疹的并发症主要为() A.肺炎 B.肾炎 C.脑炎 D.肠炎 2. 预防麻疹流行最有效可行的措施是() A.少去公共场所 B.隔离检疫 C.注射麻疹预防计 D.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3. 麻疹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呼吸道飞沫传播 B.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蚊虫叮咬 4. 典型麻疹的出疹先后顺序是() A.先由耳后,到发根、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手足心 B.先由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到耳后、发根,最后到手足心 C.先由耳后,到手足心,最后到发根、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 D.先由手足心、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耳后,到发根 5. 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骤发高热,上呼吸道症状轻微,患儿精神好,高热持续3-5天骤退,热退时或退后出疹,无色素沉着,亦不脱屑,是下列哪项疾病的临床特点() A.麻疹 B.风疹 C.幼儿急疹 D.猩红热 6. 下列哪项对麻疹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 A.发热 B.呼吸道卡他症状

C.呕吐与腹泻 D.口腔粘膜斑(科氏斑) 7. 前驱期发热,咽痛,起病1-2天内出疹,皮疹为针头大小,红色斑点状疹或粟粒疹,疹间皮肤充血,皮肤弥漫性潮红,压之退色,退疹时脱屑脱皮,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是下列哪项疾病的临床特点?() A.麻疹 B.风疹 C.幼儿急疹 D.猩红热 8、接触麻疹后多长时间行被动免疫可预防麻疹【】 A、5天内 B、7天内 C、10天内 D、12天内 E、14天内 9、最有效预防麻疹的措施是【】 A、应用免疫球蛋白 B、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 C、应用胎盘球蛋白 D、应用成人血浆 E、应用维生素A 10、一般麻疹病人应隔离至【】 A、出疹后3天 B、出疹后5天 C、出疹后7天 D、出疹后10天 E、出疹后14天

第三课麻疹病例暴发调查表

麻疹病例(暴发)调查表 省地(市、自治区):地(市、州、盟):县(市、区、 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月日 实验室结果报告人:

麻疹病例(暴发)调查表说明 1.本表由县疾病控制中心(防疫站)结合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填写。 2.本表用于所有未开展麻疹病例个案调查的散发麻疹疑似病例以及麻疹暴发中未进行个 案调查的病例的调查。建议将散发病例和暴发病例分别进行记录,每一起暴发单独填写一张病例调查表。 3.表中所有日期项,应填写公历日期。 4.患者如为儿童,同时填写家长姓名。 5.家庭住址:住址填写病人发病时家庭住址。 6.流动人口:填写“是”或“否”或“不详”。如是流动人口,则写明来自哪个省或省内。 (流动人口定义同麻疹病例个案调查表)。 7.出生日期:如果出生日期确实不详,则应填写估算年龄,并标明年龄的单位。 8.出疹日期:是指皮肤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的日期。 9.如果有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等症状,则在相应栏目中填“有”;无相应症状,则 在相应栏目中填“无”;症状不详,则在相应栏目方格中填“不详”。 10.死亡:如患者死亡在相应栏目填“是”,否则填写“否”,调查时失访病例则填“不详”。 11.麻疹疫苗接种次数:按实际接受麻疹疫苗接种次数(0,1,2或 2)填入相应栏目, 如接种次数不详,填“不详”。 12.暴发:如果病例属于某起暴发,则在该栏目中填写“是”,如果为散发病例,则填写“否”。 13.如采集实验室标本则注明标本类型。 14.实验室结果:根据实验室反馈实际结果填写,“麻疹阳性”、“麻疹阴性”、“风疹阳 性”、“风疹阴性”、“双阳性”、“双阴性”。 15.病例分类结果:按标准定义和分类标准填写(标准及分类见个案调查表说明)。 病例调查人员、实验室结果填报人应签名,对相应项目负责。

麻疹诊疗指南

麻疹诊疗指南 【概述】 麻疹 (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结膜 炎、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疹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及糠麸 样脱屑。最常见并发症有肺炎、喉炎。本病传染性极强。好 发年龄为 6 个月至 5 岁,近年来 6 月龄以下和15 岁以上发病人数有明显增多。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终年均有散 发,流行多见于冬、春季。由于麻疹疫苗广泛使用,麻疹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大幅度下降。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资料详细询问有无麻疹预防接种史、近 三周有否麻疹密切接触史及既往有否麻疹病史。 2.临床表现前驱期认真询问有无发热、咳嗽、流涕、 结合膜充血、流泪、畏光等上呼吸道炎症状;出疹期询问出 疹时间、顺序、分布及皮疹形态,发热与皮疹关系,出疹后 全身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有无加重,是否合并喉炎(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肺炎 (剧烈咳嗽、气急、鼻扇、缺氧、呼 吸困难、肺部啰音)及脑炎 (昏迷、惊厥、脑膜刺激征等)等;恢复期重点询问有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体检要点】

1.前驱期重点观察体温,口腔颊、唇粘膜有无粘膜斑,球结合膜有无充 血、分泌物。 2.出疹期重点观察皮疹颜色、形态、大小、分布,疹间有无正常皮肤, 皮疹有无融合及出血。同时观察有无气急、紫绀、鼻扇、呼 吸困难及肺部啰音等(出疹期肺炎、喉炎是最常见并发症)。 3.恢复期重点观察皮疹消退后有无麦麸样脱屑及色素沉着。 【辅助检查】 1. 多核巨细胞检查于出疹前2天至出疹后1 天取患者鼻咽分泌物或口腔粘膜斑涂片,瑞氏染色后直接镜检找多核 巨细胞。多核巨细胞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2.病原学检查 1)病毒分离可从早期患者的血液及眼、鼻、咽部分泌 物中分离病毒。 2) 病毒抗原检查用免疫荧光检测鼻咽分泌物或尿脱落 细胞中病毒抗原。 3)特异性抗体检查特异性IgM 可作为近期感染诊断的 主要依据。 3.影像学肺部有并发症(肺炎或肺结核)者,可行肺部X线摄片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