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葵花常用中成药介绍(一)

小葵花常用中成药介绍(一)

小葵花常用中成药介绍(一)
小葵花常用中成药介绍(一)

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葵花牌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

汉语拼音:Xiaoer Qingre Zhike Koufuye

【成份】麻黄、炒苦杏仁、石膏、甘草、黄芩、板蓝根、北豆根。辅料为蜂蜜、蔗糖、苯甲酸钠。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液体;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宣肺,平喘,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寒、咳嗽痰黄、气促喘息、口干音哑、咽喉肿痛。

【规格】每支装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岁至二岁一次3~5毫升,三岁至五岁一次5~10毫升,六岁至十四岁一次10~15 毫升,一日3次。用时摇匀。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高血压、心脏病患儿慎用。糖尿病患儿、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6.咳喘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3.运动员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10毫升棕色玻璃瓶,每盒装6支。

【有效期】24个月

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葵花牌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

汉语拼音:Xiaoer Qingfei Huatan Koufuye

【成份】麻黄、前胡、黄芩、炒紫苏子、石膏、苦杏仁(炒)、葶苈子、竹茹。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棕红色的液体;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小儿风热犯肺所致的咳喘,症见呼吸气促,咳嗽痰喘,喉中作响。

【规格】每支10ml

【用法用量】口服,一岁以内每次服3ml,一岁至五岁每次服10ml, 五岁以上每次服15~20ml;一日2~3次,用时摇匀。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脾虚泄泻者慎用。

2.运动员慎用。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

【包装】10ml棕色玻璃瓶,每盒装6支。

【有效期】24个月。

止泻灵糖浆

【药品名称】葵花牌止泻灵糖浆

【成份】五倍子(炒)、鸡矢藤、车前草、儿茶、伏龙肝、陈皮、党参、白术(炒)、莱菔子(炒)、地胆草、滑石粉。辅料为蔗糖、枸橼酸、香精。

【性状】本品为棕色至深棕色的粘稠液体;味甜、微涩。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健脾,涩肠止泻。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单纯性腹泻。

【规格】每瓶装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 毫升,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去医院

就诊。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

【包装】10毫升棕色玻璃瓶,每盒6支。

【有效期】24个月。

健儿消食口服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葵花牌健儿消食口服液

汉语拼音:Jian'er Xiaoshi Koufuye

【成份】黄芪、炒白术、陈皮、麦冬、黄芩、炒山楂、炒莱菔子。辅料为:蜂蜜、梨酸钾。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液体;味甜、微苦。

【作用机理】葵花牌健儿消食口服液以陈皮、山楂、莱菔子、白术为主要成分,化积、理气、消胀,适用于各种食积,不但能迅速化解食积,促进胃排空,而且调理脾胃。健儿消食口服液以黄芪、白术补气健脾,以黄芩清除胃火,调脾胃、清胃火,促消化,标本兼治。

【功能主治】健脾益胃、理气消食。用于小儿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引起的纳呆食少,脘腹胀满,手足心热,自汗乏力,大便不调,以至厌食、恶食。

【规格】每支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3岁以内一次5-10毫升,3岁以上一次10-2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患儿平时应少吃巧克力及带颜色的饮料和油腻厚昧等不易消化的食品。

2.对本品过敏着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4.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5.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6.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禁忌】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不超过20℃)。

小儿百部止咳糖浆

【药品名称】

葵花牌小儿百部止咳糖浆

汉语拼音:Xiao'er Baibu Zhike Tangjiang

【成份】蜜百步、苦杏仁、桔梗、桑白皮、麦冬、知母、黄芩、陈皮、甘草、制天南星、枳壳(炒)。辅料为蔗糖、苯甲酸钠。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粘稠液体;味甜。

【作用机理】百部味甘、苦,性微温,归肺经,润肺下气、止咳、杀虫。可用于治疗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等症。古医籍《千金方》中早有记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百部有镇咳作用,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且对多种致病菌如结核杆菌、白喉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组织胺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松弛作用。百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既有镇咳平喘、缓解症状的治标作用,又有抗菌消炎的治本作用。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用于小儿痰热蕴肺所致的咳嗽、顿咳,症见咳嗽、痰多、痰黄粘稠、咯吐不爽,或痰咳不已、痰稠难出;百日咳见上述症候者。

【规格】每瓶装100ml。

【用法用量】口服。2岁以上一次10ml,2岁以内一次5ml,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

婴儿健脾散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葵花牌婴儿健脾散

汉语拼音:Ying'er Jianpi san(wei fen xi li xing)

【成份】白扁豆(炒)、山药(炒)、鸡内金(炒)、白术(炒)、川贝母、木香、碳酸氢钠、人工牛黄。辅料为蔗糖。

【性状】本品为淡棕黄色的细颗粒;气香,味甜、咸,微苦。

【作用机理】婴儿健脾散可以有效地提高大黄所致脾虚小鼠的免疫力,加快胃、肠道的蠕动速度,提高墨汁在小肠中的推进率;对于喂饲猪油脂及卷心菜所致饮食失节脾胃损伤小鼠,该药可促进小鼠的体重增长,改善其泄泻、纳呆、反应迟钝、被毛枯槁等症状及饮食量. 结论:婴儿健脾散具有明显的健脾作用和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作用。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止泻。用于消化不良,乳食不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

【规格】每袋装1g。

【用法用量】口服,一至三岁一次1-2袋,周岁以内一次半袋,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1.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2.本品适用于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气臭,含有未消化之物,乳食少进的患儿。

3.服用本品时可用温开水调成羹状后服用,也可用奶共服。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防潮。

【有效期】24个月。

健胃消食片

【药品名称】葵花牌健胃消食片

【成份】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炒)、山楂。辅料为蔗糖。

【性状】本品为淡棕黄色片;气略香,味微甜、酸。

【作用机理】山楂、麦芽消食化积,主治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等症;陈皮行气导滞,具有运脾健胃之功效;太子参、淮山药可健脾益气,补而不燥,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等症。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积,症见不思饮食、嗳腐酸臭、脘腹胀满;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每片重0.5克

【用法用量】口服,可以咀嚼。一次4-6片,一日3次。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葵花牌健胃消食片独特之处:

1、健胃消食片能明显促进脾虚功能低下的肠平滑肌功能恢复正常,胃液分泌增加,胃蛋白酶活性升高,并可提高胃液的总酸度和总排出量,对于促进消化极为有利。

2、对脾胃虚弱导致的食积腹胀和消化不良效果较好。

2018常用植物类中药的鉴别--执业中药师习题

第八章常用中药的鉴别 第一节常用植物类中药的鉴别 一、根及根茎类中药 A型题 1.双子叶植物根茎断面可见一圈环纹为 A.髓部 B.内皮层 C.木质部 D.形成层 E.石细胞环带 2. 单子叶植物根断面可见一圈环纹为 A.髓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内皮层 E.石细胞环带 3.下列药材中不产于河南的是 A.地黄 B.牛膝 C.当归 D.菊花 E.山药 4. 生狗脊片近外皮1~4mm处有一条凸起的棕黄色环纹是 A.石细胞环带 B.纤维层 C.形成层 D.木质部 E.韧皮部 5. 大黄根茎断面可见“星点”环列或散列,分布于 A.皮层 B.木栓层 C.韧皮部及皮部 D.髓部 E.韧皮部 6.苦参属于 A.蔷薇科 B.防己科 C.豆科 D.十字花科 E.五加科 7.下列药材伪品中,质坚实,难折断,横切面可见数轮同心环纹的是 A.人参伪品商陆的根 B.柴胡伪品大叶柴胡 C.龙胆伪品 D.山药 E.天麻伪品马铃 8.表面具有“沙眼”,根头具有“珍珠盘”的药材是 A.地榆 B.银柴胡 C.南沙参 D.桔梗 E.续断

9.绵马贯众的入药部位是 A.块根 B.根茎 C.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 D.块茎 E.鳞茎 10.桔梗顶端较短的根茎习称 A.蚯蚓头 B.芦头 C.狮子盘头 D.芦碗 E.金包头 11.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是 A.黄芪 B.虎杖 C.板蓝根 D.牛膝 E.党参 12.川牛膝的药用部位是 A.根 B.根茎 C.块根 D.鳞茎 E.根及根茎 13.断面有点状维管束排列成2~4轮同心环的饮片是 A.防己 B.柴胡 C.龙胆 D.牛膝 E.知母 14.断面中间有4~10个明显的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中央灰黑色,味极苦的药材是 A.地榆 B.苦参 C.羌活 D.赤芍 E.胡黄连 15.莪术的形状为 A.类圆形或扁圆形 B.圆锥形或卵圆形 C.长方锤形,两端尖 D.圆柱形,有分枝 E.长圆柱行,顶端尖 16.下列哪项不是细辛的性状鉴别特征 A.常卷缩成团 B.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状 C.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 D.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E.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17.大黄刮去外皮时忌用 A.铁器 B.玻璃器皿 C.瓷器 D.木器 E.竹器 18.大黄药材断面 A.根无星点 B.根茎有星点 C.根和根茎都有星点

常用中成药

第1章内科常用中成药 第一节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桂枝合剂: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表实感冒颗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正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二、辛凉解表剂 银翘解毒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羚羊感冒胶囊:清热解表。 连花清瘟胶囊:清瘟解毒,宣肺泻热。 三、解表胜湿剂 九味羌活丸: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荆防颗粒: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 四、祛暑解表剂 霍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 五、扶正解表剂 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 第二节祛暑剂一、祛暑除湿剂 六一散:滑石粉6:甘草1,清暑利湿。 甘露消毒丸:芳香化湿,清热解毒。 二、祛暑避秽剂 紫金锭:避瘟解毒,消肿止痛。 三、祛暑和中剂 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中消食。 十滴水:健胃,祛暑。(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慎用) 四、清暑益气剂 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 第三节表里双解剂一、解表清理剂 葛根苓连丸: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 双清口服液:疏透表邪,清热解毒。 二、解表攻里剂 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第四节泻下剂一、寒下剂 通便宁片:宽中理气,泻下通便。

当归龙荟丸:泻火通便。 九制大黄丸:泻下导滞。 二、润下剂 麻仁胶囊:润肠通便。 增液口服液:养阴生津,增液润燥。 通便灵胶囊: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斯蓉通便口服液:滋阴补肾,润肠通便。 三、峻下剂 舟车丸:行气逐水。 四、通腑降浊剂 尿毒清颗粒: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 第五节清热剂 一、清热泻火解毒剂 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 黄连上清片:散风清热,泻火之痛。 一清颗粒: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 黛蛤散:清肝利肺,降逆除烦。 牛黄上清胶囊: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火郁发之”)清胃黄连丸:清胃泻火,解毒消肿。 牛黄解毒胶囊:清热解毒。 牛黄至宝丸: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新血颗粒:清热解毒。 苓连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导赤丸:清热泻火,利尿通便。 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 二、解毒消瘾剂 抗癌平丸:清热解毒,散瘀止痛。 西黄丸: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第六节温里剂 一、温中散寒剂 理中丸(党参理中丸):温中散寒,健胃。 小建中合剂: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良附丸:温胃理气。 香砂养胃颗粒:温中和胃。 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 香砂养胃丸:止痛。 二、回阳救逆剂 四逆汤: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第七节祛痰剂 一、燥湿化痰剂 二陈丸: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治疗鼻炎常用中成药介绍一

治疗鼻炎常用中成药介绍(一) 治疗鼻炎常用中成药介绍(一).txt32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渴望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渴望爱心,如同世纪之歌渴望永远被唱下去。治疗鼻炎常用中成药介绍(一) 发表时间:2009-08-28 发表者:苗相波 (访问人次:2657) 非处方药: 一、通窍鼻炎胶囊 使用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耳鼻喉科苗相波 【标准来源】97年新药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通窍鼻炎胶囊 汉语拼音:tong qiao bi yan jiao nang 【作用类别】本品为鼻病类非处方药药品。 【成份】苍耳子(炒)、防风、黄芪、白芷、辛夷、白术(炒)、薄荷。 【性状】本品为色胶囊剂,内容物为棕黄色至棕色粉末;气微香,味苦。 【功能主治】散风消炎,宣通鼻窍。用于鼻渊,鼻塞,流涕,前额头痛;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 【规格】每粒装0.4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5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清楚。 【禁忌】 【注意事项】 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联系 生产厂家: 通窍鼻炎胶囊江西药都樟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80098 通窍鼻炎胶囊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执业中药师考点总结:中药一: 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 1、《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汉)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陶弘景) 3、《新修本草》唐(有钱)官修,图文对照,世界第一部药典 4、《证类本草》宋以前本草大成 5、《本草纲目》古代本草最全(明李时珍) 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新增药物最多 7、《中华本草》当代药物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寒热温凉(平) 二、五味:1、辛,能散,能行耗气伤阴 2、甘,能补能缓能和腻膈碍胃 3、酸,能收能涩(敛邪气) 4、苦,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伤津伐胃 5、咸,(海带)能软,能下 6、涩,同酸 7、淡,能渗能利,利小便 三,升降沉浮:辛甘淡——升浮,酸苦咸——沉降 胖大海,清宣肺气,利咽——升浮,清热解毒,通便——沉降 升浮效用:上行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窃 四,归经:到哪里去,选择什么路,脏腑+经络 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1、相须:相似药物+(同一章节)——夫妻增效 2、相使:主+辅——主(不同章节)——主仆 3、相畏(A+B——A毒性→→小偷怕警察减毒 4、相杀(A小偷B警察)→→警察抓小偷 5、相恶:A+B——A效用↓减效 6、相反:A+B——A毒性↑增毒 第五节:方剂与治法 一、常用治法:八法——汉吐下请萧何温补(汗吐下清消和温补) 二,组方原则:君药(习)臣药(李)佐助--佐制--反佐=佐药(王)使药(大使)引经--调和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节:中药材产地 一、四大怀药:牛山菊花遍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二、浙八味:菊花两百元卖金贝菊花-白芍-白术-元胡索-元(玄)参-麦冬-郁金-浙贝母 三、道地药材:黄芪——内蒙,党参——山西,木瓜——安徽,泽泻——福建,当归——甘肃 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方法:1、拣洗:去降泥沙杂质+非药用部分(芳香气味,不用水洗) 2、切片:根、根茎,藤木,果实(易挥发,易氧化,不切薄片---当归-川芎) 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糖分(营养物质) 4、搓揉:皮肉易分离----玉竹-党参-三七 5、发汗(回潮):您回朝选后续种——茯苓-玄参-厚朴-续断-杜仲 6、干燥:怕成分流失不超过60度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 (生物碱——糖和苷——醌类——香豆芽与木脂素——黄酮——类与挥发油——皂苷——强心苷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妇科常用中成药

妇科常用中成药 龙血竭胶囊 血竭性平,味甘咸,无毒,入血分,归心、肝二经,有活血化瘀、祛腐生肌、养血生血、消肿定痛、止血敛疮等功效,被誉为“活血圣药”。 【成份】龙血竭。辅料为硬脂酸镁、白炭黑。 【作用类别】本品为骨伤科软组织扭挫伤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粒,一日三次;外用,取内容物适量,敷患处或用酒调敷患处。 艾附暖宫丸 【成份】艾叶(炭),香附(醋制),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黄芪(蜜炙),续断。 【性状】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苦,辛。【功能主治】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用于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 【适应症状】痛经。 【作用说明】主要有调节子宫平滑肌,抑菌等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蜜丸:一日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八珍益母丸

【处方组成】益母草,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酒炒),川芎,熟地黄。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气,味甜而微苦。 【功能主治】补气血,调月经。用于妇女气血两虚,体弱无力,月经不调。 【适应症状】月经不调。 【作用说明】主要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兴奋子宫等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田七痛经胶囊 通则不痛寒则温调虚则补之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浅灰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甘。【成份】三七、延胡索、小茴香、五灵脂、川芎、冰片、蒲黄、木香,辅料为二氧化硅。 【作用类别】本品为痛经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通调气血,止痛调经。用于经期腹痛及因寒所致的月经失调。 【用法用量】口服,经期或经前5天一次3~5粒,一日2~3次。【规格】每粒装0.4克 大黄庶虫丸 Dahuang Zhechong Wan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010年6月

目录 前言 (2) 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 (3) 一、中成药的剂型 (3) 二、中成药分类 (7) 三、中成药安全性 (9) 第二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11)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11) 二、联合用药原则 (12) 三、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13) 四、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 (14) 第三部分各论 (16) 一、解表剂 (16) 二、泻下剂 (17) 三、和解剂 (18) 四、清热剂 (19) 五、祛暑剂 (20) 六、温里剂 (21) 七、表里双解剂 (22) 八、补益剂 (23) 九、安神剂 (24) 十、开窍剂 (25) 十一、固涩剂 (25) 十二、理气剂 (26) 十三、理血剂 (27) 十四、治风剂 (28) 十五、治燥剂 (29) 十六、祛湿剂 (30) 十七、祛痰剂 (31) 十八、止咳平喘剂 (32) 十九、消导化积剂 (33) 二十、杀虫剂 (34) 第四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35) 一、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35) 二、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36) 三、开展中成药临床应用监测、建立中成药应用点评制度 (37)

前言 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指导原则》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临床应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每种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具体要求,还应以药品说明书、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为准。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遵循中医基础理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药物,辨证辨病施治。 第三部分各论中为更好地说明各类中成药的特点,列举了部分中成药,列举的药物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未包括但又属临床常用的中成药。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使用管理,《指导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应遵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2008〕71号)执行。

2020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高血压常用中成药完整版.doc

2020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高血压常用中成药 您已考试通过,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高血压常用中成药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血虚头痛?() A .血府逐瘀丸 B .眩晕宁 C .养血清脑颗粒 D .松龄血脉康胶囊 2 .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痰浊头痛?() A .血府逐瘀丸 B .眩晕宁 C .养血清脑颗粒 D .松龄血脉康胶囊 3 . (单选题)低血压患者不宜服用的中成药是() A .六味地黄丸 B .大补阴丸 C .养血清脑颗粒 D .生脉饮 4 .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是治疗肝阳上亢头痛的?() A .眩晕宁 B .六味地黄丸

C .血府逐瘀胶囊 D .松龄血脉康胶囊 5 . (单选题)六味地黄适用于()的患者 A .肾阳虚 B .肾气虚 C .肾阴虚 D .脾阳虚 6 . (单选题)六味地黄不适用于() A .脾虚泄泻者 B .五心烦热者 C .腰膝酸软者 D .盗汗者 7 . (单选题)感冒期间不宜服用的中成药是() A .松龄血脉康 B .脑立清胶囊 C .全天麻胶囊 D .六味地黄丸 8 . (单选题)雄黄(As2S2)有毒,过量服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胃肠系统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下列含雄黄的中成药有() A .牛黄清心丸

B .清脑降压丸 C .复方罗布麻颗粒 D .强力定眩片 9 . (单选题)朱砂(HgS)有毒,用量过大或过久,会导致肾损害等不良反应,以下含有朱砂的中成药有() A .全天麻胶囊 B .牛黄清心丸 C .六味地黄丸 D .复方罗布麻片 10 . (单选题)平素大便干燥者,慎用的中成药有() A .松龄血脉康胶囊 B .当归龙荟丸 C .眩晕宁片 D .牛黄降压丸

常用中成药说明书

安神补心片 [药品成分]:丹参、五味子(蒸)、石菖蒲、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蒸)、首乌藤、地黄、珍珠母。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显示棕褐色;味涩、微酸。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八珍颗粒 【规格】每袋装 (l)8g (2)3.5g(无糖型) 【贮藏】密封,防潮,避热。 党参 60g 白芍(炒) 60g 白术(炒) 60g 熟地黄 908 茯苓 60g 当归 90g 川芎 45g 甘草(炙) 30g 功能与主治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八正胶囊 【功效】八正胶囊;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等症. 【主要成分】栀子、车前子(炒)、瞿麦、匾蓄、滑石、大黄、川木通、灯心草、甘草。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气微,味苦。 【适应症】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抗炎试验显示,本品可一直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利尿试验显示,本品可增加正常大鼠和家兔的

排尿量。 百乐眠胶囊 【成份】百合、刺五加(生)、首乌藤、合欢花、珍珠母、石膏、酸枣仁、茯苓、远志、玄参、地黄(生)、麦冬、五味子、灯心草、丹参、辅料为淀粉【作用类别】本品为内科不寐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用于肝郁阴虚型失眠症,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眠、头晕乏力、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14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哺乳期妇女慎用。 2、不宜与葱、姜、大蒜、辣椒、海腥发物及寒凉等刺激性食物同服。 柏子养心丸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 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药理作用,主要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 板蓝根颗粒 成份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半袋~1袋(含蔗糖),一日3~4次。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中成药大全不收藏是你的损失

中成药大全不收藏是你的损失 第一节亚健康痰湿内生: 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气虚:永盛合阿胶阴虚:六味地黄丸阳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 第二节上火胃火: 大山楂颗粒宽中顺气丸清胃黄连丸快胃舒肝丸肝火:泻青丸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肺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 第三节肩周炎 散寒活络丸 第四节腰背痛 散寒活络丸 第五节中风以及后遗症中经络: 再造丸、散风活络丸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中脏腑阳闭:安宫牛黄丸、至宝丹、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中风后遗症:化瘀丸 第六节眩晕肝阳上亢: 泻肝安神丸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黄丸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痰湿中阻:二陈丸 第七节便秘燥热内结: 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虚秘:阿胶、蜂蜜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阴寒凝滞:半流丸 第八节泄泻 寒湿湿热:四正丸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 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 第九节食道疾病 痰气交阻:二陈丸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 气虚阳亏:蔘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第十节腹痛 虚寒证: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气滞症:舒郁九宝丸 血瘀证:九气拈痛丸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

第十一节胃痛 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良附丸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虚寒胃痛: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阴虚胃痛:补益蒺藜丸胃脘灼热疼痛:搜风顺气丸 第十二节呕吐 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水饮食停滞:大山楂、加味保和丸痰饮内阻:二陈丸肝气犯胃:快胃舒肝丸胃阴不足:补益蒺藜丸、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第十三节月经不调 肝气郁滞:坤顺丸血虚证:宁坤养血丸气不摄血: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血热内扰:清热凉血口服液 第十四节心肌炎 营心丹 第十五节痛经 气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阳虚内寒:蔘桂理中丸气血虚弱: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肝肾虚损:坤顺丸、六味地黄丸 第十六节咳嗽 风寒袭肺:参苏丸、参苏宣肺丸风热犯肺:止咳枇杷露、安嗽化痰丸 燥热伤肺:秋梨润肺膏、清热地黄丸痰湿蕴肺:二陈丸痰热壅肺:清金止嗽西瓜膏肺气虚损:清肺止嗽丸肺阴亏耗:定喘止嗽丸 第十七节乳腺增生 乳核内消液 第十八节急性乳腺炎 活血解毒丸 第十九节用眼过度 杞菊地黄丸 第二十节肾结石 石淋通颗粒 第二十一节心绞痛 心可宁胶囊冠心安口服液通脉口服液 第二十二节失眠 肝郁化火:泻肝安神丸痰热内扰:牛黄清心丸心脾两虚:养血安神丸阴虚火旺:养心安神丸心肾不交:孔圣枕中丸

(精)执业药师中药二常用中成药考点:内科常用中成药

(精)执业药师中药二常用中成药考点:内科常用中成药 第一节解表剂 一、辛温解表剂 桂枝合剂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干呕。 【方义简释】方中桂枝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善散风寒、助阳而解肌发表,故为君药。 白芍甘补酸敛微寒,善益阴血,敛固外泄之营阴。与桂枝同用,散收并举,调和营卫,故为臣药。 生姜辛微温发散,既发表散寒,又温胃止呕;大枣甘温补虚,既补中益气,又养血益营。二药相合,既助桂芍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又温胃止呕,故为佐药。 甘草甘平,既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营;又调和诸药,故为佐使药。 全方配伍,辛甘发散,酸甘和营,散收并举,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故善治感冒风寒表虚证。 表实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麻黄、桂枝、防风、白芷、紫苏叶、葛根、生姜、陈皮、桔梗、苦杏仁(炒)、甘草。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 感冒清热颗粒(口服液) 【药物组成】荆芥穗、防风、紫苏叶、白芷、柴胡、薄荷、葛根、芦根、苦地丁、桔梗、苦杏仁。 【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正柴胡饮颗粒 【药物组成】柴胡、防风、生姜、赤芍、陈皮、甘草。 【功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痠痛;流感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二、辛凉解表剂 银翘解毒丸(颗粒、片、胶囊) 【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淡竹叶、桔梗、甘草。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桑菊感冒片(颗粒、合剂)

部分中草药概述1

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关史料中曾有“伏羲尝百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记载。虽都属于传说,但说明药用植物的发现和利用,是古代人类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的结果。到春秋战国时,已有关于药用植物的文字记载。《诗经》和《山海经》中记录了50余种药用植物。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整理出来的《五十二病方》,是中国现存秦汉时代最古的医方,其中记载的植物类药有115种。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外国的药用植物如红花、安石榴、胡桃、大蒜等也相继传到中国。历代学者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类药就有252种。此后,著名的本草书籍有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唐代苏敬等的《新修本草》、宋代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其中《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集宋代以前的各家本草加以整理总结,收载植物类药达1100余种,有不少现已佚失的本草资料赖此得以保存。到明代,《本草纲目》收载的植物类药已达1200多种。 山橙 别名:冬荣子、屈头鸡、山大哥、猢狲果、猴子果、铜锣锤、马骝藤、马骝橙藤、犸镏果、檎那。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主治:行气;消积;杀虫。主胃气痛;膈症胸满;小儿疳积;疝气瘰疬;皮肤热毒;湿癣疥癞

【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 来源: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 药用部位:干燥全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痢疾腹痛。外用治蜈蚣咬伤,疥疮,无名肿毒。。用法:煎汤内服,12—30克。外用适量。

常用中成药简介

常用中成药简介 1,口疮类:心脾两虚---导赤丹/牛黄清胃丸/锡类散/冰硼散阴虚火旺--- 知柏地黄丸/三才封髓丹 2,小儿脾胃积热---小儿消热散 心火上炎---导赤丸 虚火上浮---六味地黄丸3,五迟: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龙牡壮骨冲剂 心血不足--- 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4,五软:脾肾两亏---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丸 气虚血弱--- 八珍丸/十全大补丸 5,内伤发热:阴虚发热--- 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 气虚发热--- 补中益气丸/黄芪膏/***参膏 血虚发热---当归补血丸/人参归脾丸肝郁发热---加味逍遥 丸瘀血发热---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口服液 6,牙痛:风火牙痛--- 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立止牙痛散胃火牙痛---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火凉膈散/止痛冰硼散/ 白清胃散 虚火牙痛---滋阴甘露丸/知柏地黄丸7,中风:肝肾阴虚,风阳上扰---镇肝熄风胶囊/脑血栓片 气虚血瘀,经脉阻滞---补阳还五冲剂/偏瘫复元丸/消栓再造 丸/乐脉颗粒剂/中风回春丸/脑得生丸8,心悸:心血不足---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枕中丹 9,水肿:水湿浸渍---五皮丸; 脾阳不振---五苓散/参苓白术丸/胃苓丸; 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 10,水痘:湿毒外袭--- 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 毒热炽盛:绿雪/普济回春丹 11,目赤肿痛:外感风热--- 明目蒺藜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 肝经风热---明目上清丸/明目蒺藜丸/开光复明丸 12,目涩:肺阴不足---养阴清肺膏 肝肾亏虚--- 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石斛明目丸/琥珀还睛丸 13,目痒:风邪外袭--- 桑菊感冒片 肝肾阴虚---桑麻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 14,失眠:肝瘀化火---龙胆泻肝丸合磁朱丸 心脾两虚--- 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 阴虚---天王补心丹/神经衰弱丸/安神补心胶囊/朱砂安神丸 心胆气虚--- 安神定志丸/人参琥珀丸 15,耳鸣耳聋:肝火上扰---龙胆泻肝丸/通窍耳聋丸 肾精亏虚--- 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 脾胃虚弱--- 益气聪明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瘀阻--- 血府逐瘀口服液 16,厌食:脾失健运--- 曲麦枳术丸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介绍21种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近3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约占80%,并使其预期寿命减少1/3。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升高者在80%以上,血粘度升高者达90%。 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缓慢,但属治本范畴,在血糖下降的同时使体质同步增强,对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实质,脾虚是糖尿病不愈的根本,血瘀是糖尿病合并症产生的关键。 中药可以把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糖尿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使用中药可使血糖、尿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 中医药的整体调可以在降糖的同时,增强患者体质,纠正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调节胰岛素受体的数目或亲和力,以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抗胰岛素抵抗。 中药的整体调节可以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产生。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着血液粘滞度增高、高血脂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这些因素,造成了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变以及重要脏器损伤的基础。中药在降糖的同时,可以通过益气活血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脂等,从而防治并发症。 在临床诊疗中时常看到有的病人以往口服西药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但加用中药后血糖下降;有的患者血糖控制较好,但症状明显,加用中药后症状改善或消失;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或单用中药治疗或中药再加西药治疗。 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肥胖的中老年人、空腹血糖损害者、糖耐量降低者服用中药可以降低他们最后发展为糖尿病的危险性。当然这时服用中药属预防和保健性质。

执业中药师题-骨伤科常用中成药_0

执业中药师题-骨伤科常用中成药 1、舒经活络,活血散瘀的常用中成药是 A.七厘散 B.云南白药片 C.舒筋活血片 D.跌打丸 E.活血止痛散 2、七厘散中含有的毒性药物是 A.马钱子 B.朱砂 C.香加皮 D.磁石 E.砒石 3、服药期间忌食蚕豆的是 A.云南白药 B.舒筋活血片 C.活血止痛散 D.接骨七厘片 E.接骨丸

4、七厘散减轻肠胃反应的方法是 A.空腹服用 B.饭前服用 C.饭后服用 D.睡前服用 E.以上均可以 5、舒筋活血片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的原因是方中含有 A.鸡血藤 B.红花 C.香加皮 D.自然铜 E.络石藤 6、过敏体质慎用的是 A.舒筋活血片 B.接骨七厘片 C.活血止痛散 D.接骨丸 E.云南白药

7、运动员慎用的是 A.七厘散 B.接骨七厘片 C.云南白药 D.活血止痛散 E.舒筋活血片 8、接骨丸适用于 A.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筋伤骨折,瘀血肿痛 B.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C.跌打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D.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 E.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9、七厘散适用于 A.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筋伤骨折,瘀血肿痛 B.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C.跌打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D.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 E.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10、舒筋活血片适用于

A.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筋伤骨折,瘀血肿痛 B.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C.跌打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D.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 E.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11、接骨七厘片的功能是 A.活血化瘀,接骨续筋 B.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C.活血止痛,解毒消肿 D.舒经活络,活血散瘀 E.化瘀消肿,止痛止血 12、接骨丸的功能是 A.活血化瘀,接骨续筋 B.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C.活血止痛,解毒消肿 D.舒经活络,活血散瘀 E.化瘀消肿,止痛止血 13、七厘散的功能是 A.活血化瘀,接骨续筋

临床常用中成药大全

临床常用中成药大全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临床常用中成药大全第一节亚健康 痰湿内生: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黄丸 阳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 第二节上火 胃火:大山楂颗粒宽中顺气丸清胃黄连丸快胃舒肝丸肝火:泻青丸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 肺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 第三节肩周炎散寒活络丸 第四节腰背痛散寒活络丸 第五节中风以及后遗症: 中经络:再造丸、散风活络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中脏腑阳闭: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 中风后遗症:化瘀丸

肝阳上亢:泻肝安神丸 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痰湿中阻:二陈丸 第七节便秘 燥热内结: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虚秘:阿胶、蜂蜜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阴寒凝滞:半流丸 第八节泄泻 寒湿湿热:四正丸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 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 第九节?食道疾病 痰气交阻:二陈丸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 气虚阳亏:蔘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第十节腹痛 虚寒证: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气滞症:舒郁九宝丸 血瘀证:九气拈痛丸 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 第十一节胃痛 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良附丸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虚寒胃痛: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阴虚胃痛:补益蒺 藜丸胃脘灼热疼痛:搜风顺气丸

介绍一个传统中成药十全大补丸罗大伦

介绍一个传统中成药十全大补丸罗大伦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介绍一个传统中成药十全大补丸 工作劳累导致气血不足怎么办 在闲暇的时候,您可以伸出舌头,看看自己舌头是否有齿痕,舌边的颜色是否很淡白,如果您的答案是:“是的!”那么,您就可能需要看看这篇文章了。 我经常到各地为群众普及健康知识,很多朋友会借这个机会,来向我询问有关健康的问题,这样,我就看到了无数个“健康样本”,说实话,我觉得我们的健康状况,是不容乐观的,有的时候我到一个单位里去,会被大家围住,每个人,都是一大堆身体问题。 这些身体问题归结起来,除了压力大导致的失调之外,还有两种,一种是过剩,吃得太好了,痰湿蓄积,这种人,绝对是不能补的,一般需要清淡饮食,需要放松情绪,我常常对他们说,您最适合的饮食,是萝卜白菜,最需要的生活模式,是去跑步锻炼。 还有一部分人,一看就知道精力明显不足,感觉疲惫不堪,面色无华,声音无力,甭说跑步了,连走步都无力,舌头上面齿痕很重,舌质,也就是舌苔没有覆盖的那部分舌体,会颜色淡白。这样的人,则需要滋补了。 这种正气不足的人,在现在的职场中非常多,但是,他们(她们)却仍然在承担着非常重的工作任务,很多人都在疲于奔命,这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这样做身体会出大问题的!

可是,我们现在却以妄为常,把这种不正常,当做正常的事情,说句严重的话,这是在“戕害生命”。可是,这样的人,却比比皆是,简直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此时,可以休息,但是,对于有的人,仅仅休息是不够的,可能还需要滋补,这个时候,会用到一个经典的方子,叫“十全大补汤”或者“十全大补丸”。 中医是很有趣的,有的时候简直就像孩子手中的乐高玩具,可以组合的,比如这个十全大补汤,是由四君子汤和四物汤两个方子加味而成的。 话说在宋朝的时候,政府组织编写了一本方剂书,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里面精华无数,此书里收集了好多疗效特别好的方子,这些方子到今天我们还在应用,比如藿香正气散。又比如,四君子汤和四物汤。 这两个方子,都是了不得的方子,都是中医方剂里面,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方子了。 先说这四君子汤,这个方子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药组成,此方具有补气的作用,因为经典,后世很多补气的方子都是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盖楼而成,所以,这个四君子汤,被称为补气的“祖方”,可见其地位。 这个方子治疗的范围,主要是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各类症状,比如: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数。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脾胃运化不利,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所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中成药部分——第二十六章 眼科常用中成药

第一节清热剂 概述 本类药能清热散风明目或清热泻火明目,兼有退翳、消肿、止痛、利尿或通便等作用,适用于风热上攻、外感风热内郁化火、火热上攻引发的眼科疾病。分为: 清热散风明目剂:清热散风、明目退翳、止痒止泪等作用,用于风热上攻所致的胞睑红肿、白睛红赤、灼痛痒涩、羞明多泪、或眵多胶结、口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浮数等。 清热泻火明目剂:清热泻火、明目退翳、止痒等作用,用于火热上攻所致的胞睑红肿、白睛赤肿或溢血、沙涩灼痛、黑睛生星翳、畏光流泪、或热泪成汤,或眵多清稀、口渴引饮、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数等。 本类药多辛散苦凉清泄或苦寒清泄,易伤阳伤津,脾胃虚寒或阴虚津亏者慎用。 清热散风明目剂 明目蒺藜丸 【药物组成】蒺藜(盐水炙)、菊花、蝉蜕、决明子(炒)、石决明、薄荷、木贼、密蒙花、蔓荆子(微炒)、连翘、荆芥、防风、白芷、黄连、栀子(姜水炙)、黄芩、黄柏、当归、赤芍、地黄、川芎、旋覆花、甘草。 【功能】清热散风,明目退翳。 【主治】上焦火盛所致的暴发火眼、云蒙障翳、羞明多眵、眼边赤烂、红肿痛痒、迎风流泪。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及老年体弱患者慎用。 明目上清片 【药物组成】菊花、连翘、黄芩、黄连、薄荷脑、荆芥油、蝉蜕、蒺藜、栀子、熟大黄、石膏、天花粉、麦冬、玄参、赤芍、当归、车前子、枳壳、陈皮、桔梗、甘草。 【功能】清热散风,明目止痛。 【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暴发火眼、红肿作痛、头晕目眩、眼边刺痒、大便燥结、小便赤黄。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忌用。 清热泻火明目剂 八宝眼药散 【药物组成】炉甘石(三黄汤飞)、地栗粉、熊胆、硼砂(炒)、冰片、珍珠、朱砂、海螵蛸(去壳)、麝香。 【功能】消肿止痛,退翳明目。 【主治】肝胃火盛所致的目赤肿痛、眼缘溃烂、畏光怕风、眼角涩痒。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睑内涂用时,适量即可,否则有干涩刺痛等不适。忌食辛辣食物,忌烟酒。用药后应将药管或瓶口封紧,防止药气逸散。用于眼睑赤烂溃疡时,需用温开水将脓茄洗净,暴露创面后涂敷。方中含质量沉降之朱砂,如用水调滴眼时,摇匀后再用。 黄连羊肝丸 【药物组成】黄连、龙胆、胡黄连、黄芩、黄柏、密蒙花、木贼、茺蔚子、夜明砂、决明子(炒)、石决明(煅)、柴胡、青皮(醋炒)、鲜羊肝。 【功能】泻火明目。 【主治】肝火旺盛所致的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羞明流泪,胬肉攀睛。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故阴虚火旺、体弱年迈及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可过量长期服用。 第二节扶正剂 概述 本类药能补虚扶正明目,兼有退翳、降火、活血、消肿等作用,适用于肝肾亏虚、气阴两虚(或兼血瘀)等引发的眼病。分为:

常用中成药注射剂说明书

第七节开窍剂 一、清热开窍 xx注射液 【药物组成】胆酸、猪去氧胆酸、黄芩苷、水牛角(粉)、金银花、板蓝根、栀子、珍珠母(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急性 【方解】 【临床应用】 【药理毒理】 【不良反应】 【禁忌】 【注意事项】1.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方中胆酸、猪去氧胆酸清热解毒,化痰开窍,凉肝息风,为君药。黄芩苷、水牛 角、金银花、板蓝根、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共为臣药。珍珠母平肝潜阳,镇惊安神,为佐使药。诸药相配,共奏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之功。 1.外感高热因外感温热邪毒所致高热烦躁,口渴饮冷,胸闷咳喘,痰多色黄,甚至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或斑疹,吐衄,舌绛苔黄,脉数;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见上述证候者。 2.中风因热毒内盛,痰阻清窍所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言语不利,牙关紧闭,面赤气粗,舌苔黄腻,脉弦滑;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3.急性肝炎因肝胆热盛所致高热烦躁,胁痛,口苦,纳呆,腹胀,尿赤,便结,或见黄疸,舌红苔黄,脉弦数。 本品有解热、抗脑缺血(出血)致脑组织损伤、保护神经细胞、抗内毒素、抗血栓、抗自由基损伤、改善实验性肾衰动物肾功能等作用。 以各种类型过敏反应为主,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 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一般过敏反应,偶见皮疹、面红、局部疼痛等。 1.孕妇禁用。 2.对本品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有表证恶寒发热者慎用。 2.有药物过敏史者慎用。 3.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做脱敏处理。 4.本品如产生沉淀或浑浊时不得使用。如经10%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出现混浊亦不得使用。 5.药物配伍到目前为止,已确认清开灵注射液不能与硫酸庆大霉素、青霉素G钾、肾上腺素、阿拉明、乳糖酸红霉素、多巴胺、山梗菜碱、硫酸美芬丁胺等药物配伍使用。 6.清开灵注射液稀释以后,必须在4小时以内使用。 7.输液速度注意滴速勿快,儿童以20~40滴/分为宜,成年人以40~60滴/分为宜。 8.除按【用法用量】中说明使用以外,还可用5%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按每10ml药液加入100ml溶液稀释后使用。

中药行业概述

1.中药行业概况 中药行业是中药材生产、中药加工(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和中药商业组成,是集农、工、商于一体,产、供、销相结合的产业。现代中药行业是将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应用到传统中药领域而形成的一种发展较活跃、进展较快的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随着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回归大自然”的绿色热潮、人们对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认识加深以及现代健康理念的逐步形成,国际医药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重视程度正不断增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动植物药品的态度已明显转变,对中药的管制也开始出现了松动迹象。中成药正在以其天然、独特、平衡、调理、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显著特征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得到认可。 中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在当今中国的经济领域,中医药产业无疑是公认的“朝阳产业”。目前国内以中药材生产的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流通体系已基本形成。 2. 中药行业发展情况 (1)行业现状 当前,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欢迎,中医药国际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达5170亿元,占医药产业规模的29.16%,与化学药、生物药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减速,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局面下,中药对外贸易仍然保持较大增幅。2013年,我国医药进出口额为896.9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出口511.8亿美元,同比增长6.8%。虽然中药商品占医药外贸比重较低,仅约占5%,但却是近年来进出口增速最快的。2013年我国中药进出口额为42.2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出口31.4亿美元,同比增长25.5%;进口1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7%。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中药都是医药外贸中增速唯一超过20%的产品,成为我国医药外贸的亮点之一。 (2)行业特征 中药行业属于医药行业,它具有医药行业的基本特征和自身的独特特征。

常见中成药介绍

常用中成药简表 1.解表剂(表证) 药名 处方 功效主治使用注意事项主要组成 银翘解 毒片 金银花、连翘、 薄荷、荆芥、 淡豆豉 辛凉解表, 清热解毒。 风热感冒,发热头痛, 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口服,一次4片,一 日2—3次,温开水送 服。服药期间忌粘腻 及生冷食物。风寒感 冒者忌用。 双黄连 颗粒 辛凉解表, 清热解毒。 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 咳嗽、咽痛。 感冒退 热颗粒 清热解毒。 内科感冒类非处方药药 品。用于风热感冒所致 的发热,咽喉肿痛;上 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 体炎,咽炎见上述证候 者。 鼻窦炎 口服液 辛夷、荆芥、 薄荷、桔梗、 柴胡、苍耳子、 白芷 通利鼻窍。 五官科用药。用于鼻塞 不通,流黄稠涕;急、 慢性鼻炎,副鼻窦炎等。 忌烟酒、辛辣、鱼腥 食物。凡属鼻涕清稀 的虚证型患者忌用。 2.泻 下剂麻仁丸 火麻仁、苦杏 仁、大黄、木 香、陈皮 润肠通便。 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 满,大便秘结。 孕妇忌服,习惯性流 产、体虚、年老者不 宜常服,血少阴亏的 便秘也应慎用。 3 和解剂逍遥丸 柴胡、当归、 白芍、白术、 茯芩 舒肝清热, 健脾养血。 肝郁血虚,肝脾不和, 两胁胀痛,头晕目眩, 倦怠食少,月经不调, 脐腹胀痛。 忌辛辣、生冷食物, 孕妇忌服。 4 祛暑剂十滴水健胃,驱风。 暑湿类非处方药药品。 治疗因中暑引起的头 晕,恶心,腹痛等。 六合定 中丸 祛暑化湿, 健脾和中 中暑,霍乱转筋,泄泻, 痢疾,伤饮食,心胃痛。 藿香正 气口服 液 苍术、陈皮、 厚朴、白芷、 茯苓、大腹皮、 生半夏、甘草 浸膏、广藿香 油、紫苏叶油 解表祛暑, 化湿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 滞,夏伤暑湿,头痛昏 重,脘腹胀痛,呕吐泄 泻;胃肠型感冒。 阴虚火盛者忌服。忌 食生冷油腻食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