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

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以具体课文为例子,引入教学,举一反三,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引导、促使学生领悟、学会学习语文(读写)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三个年级、六册课文围绕总体目标,各有侧重点,层层深入(具体见下各册各

单元分表)。

分析课文,不要纠缠在一些细微末节,重点:

1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线索和脉络,从字——词——句——节——段——篇,学会从具体内容中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学习掌握更多的词汇(读、写的基础)。

3 、读懂、理解、分析课文的内容(从表层义——深层义——比喻义——象征

义)及作者如何表达的基本方法。

七年级上册

本册重点提示:本册教材针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这是人生一个重要转

折点),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好本册语文的教学重点:引发

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立好规矩,打好基础。

针对初一新生,要发扬继承好小学中学语文的一些传统(如认真书写、教师指

导细致等),又要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学、自我分析的能力。基础能力培养的重点一是阅读能力(重点是记叙文),二是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得一笔好字),三是写作能力(逐步了解和掌握五种表达方式,重点是记叙文),四学习语文

的一些良好习惯和基本方法。

写作五种表达方式:

叙述记载人的行为经历,叙述事情的经过变化。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描写写景状物,描摹景的氛围,形容物的形态。一轮圆圆的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来了。说明剖析事物构造,解释概念含义(析理释义)。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

议论讲道理,明观点,论是非。太阳从东方升起的道理谁都知道。

抒情抒发感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啊,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一)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

针对学生刚进

入初中这样一

个人生的转折,

引导正确对待

人生:人生是美

好、曲折而又需

要去努力实现,

关爱生命,体

验、憧憬、思考

人生。

1 、掌握词语(备

一词语本);

2 、懂得文章要

表达一定的思

想观点及基本

的表达方法(直

接、间接)

3 、重点学习叙

述的表达手法。

4 、建立一些学

习语文的规则

(如记好笔记、

每周一篇周记、

每天练字等)。

1 《在山的那边》

(诗歌)

1 、了解诗歌特征及基

本表达手法(形象中寄

托感情或哲理)。

2 、“山”、“海”及“寻海”的含义。

1 、收集一

些关于人

生诗歌;

2 、学写诗

歌。

2 《走一步,再

走一步》(记叙

文)

1 、记叙文的要素及基

本要求。

2 、叙事——感慨(登

山的艰巨及心理感受)

叙事中说明

一定道理(区

别小学的记

叙文)。

3 《生命,生命》

(杂文)

杂文特点:夹叙甲议,

重在议论(与前文比

较)。

了解杂文,评

论生活学习

中的人、事。

4 《紫藤罗瀑布》

(抒情散文)

1 、由物及情、托物言

情的手法(与前文相

比)。 2 、诗化语言的

体味。

5 《童趣》(文言

文)

介绍文言文知识、常见的实

词、虚词用法,字类活用、

句式,翻译。重点:之、或。

综合性练习

自我介绍(过去、现在、

将来)要突出一两件趣

事、有意义事,介绍方

法可多样。

作为第一

次作文。

初中开始,学生将接触文言文,所以应明确初中文言文教学总体目标要求,在

知识目标上,要围绕文言文阅读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展开教学(如实词的古今变

化、虚词的运用、词类活用、主要的句式等),给予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各篇课文又要根据要求突出一、两个重点,逐步深化,培养

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实译能力)。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二)单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

承前一单元“人

生”,进行人生、

理想、价值观的

教育,引导学生

确立自己的努

力目标(远、近)。

学习和掌握记

叙文中穿插议

论、抒情手法,

多种角度叙述。

掌握比喻的修

辞方法。

6 《理想》(诗)

哲理诗(与前诗比较),掌握诗中大量比喻的含

义,认识比喻。

仿造比喻

句。

7 《短文两篇》

(随笔式散文)

了解文章中的思想及作

者如何表达。认识随笔

的特点:围绕一点感慨、情感,引伸发挥,不拘

一格。

提倡写随

笔式周记

8 《人生寓言》

认识寓言的特点,了解

文中的“寓身”和“寓意”。

收集寓言

并交流。

9 《我的信念》

(自传文)

认识第一人称的记叙方

法,分析文中记叙、抒

情、议论的运用。

作文:我的

信念

10 《论语十则》

(文言文)

介绍孔子和儒家思想。

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虚

词,翻译背诵。重点;

说(通假)、乎、则。

收集孔孟

警句。

综合性练习

走向社会学语文——引导、培养学生综合性“大

语文”的观点(利用一

切机会)。

设计广告

或者评论

常见广告,

了解社会

语文运用

情况。

寓言:寓言是一种隐含明显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作者把要说明的道理寄寓在故事

中巧妙含蓄地表达出来。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讲

述的故事好比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育好比灵魂。”我国古代有许多寓言,到唐朝柳宗

元开始,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西方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三)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

介绍有关“美”

的知识,引导学

生欣赏“美”的

事物。

学习“美”的散

文语言;

学会如何描写

景物(绘形、绘

声、绘色);

掌握拟人的修

辞手法。

11 《春》(写景

散文)

写景手法(选择角度、

描写手法)。

学写校园

景物。

12 《济南的冬

天》(写景散文)

与上文比较,抓住不同

特点写:一冬一春,一

南一北。

描写当地四

季不同景物。

13 《山中访友》

(写景散文)

叙述中穿插描写手法,

移步换形的动态写法。

结合《钱塘湖

春行》诗(动

态)

14 《秋天》(诗)写景抒情背诵

15 《古代诗歌》写景抒情背诵

综合性练习扩大阅读,学会描写。写一篇描写为主的

旅游散文。

介绍科技知识,

培养科技素养

和科学精神(求

真与探索)。

学习说明文知

识,学习说明文

的基本写法(说

明次序、手法)。

16 《化石吟》

(诗)

用文学形式表达科学知

识(形象化)。

17 《看云识天

气》(说明文)

(自然现象)

比喻、下定义的说明方

式。

18 《绿色蝈蝈》

(说明文)(动

物)

说明的顺序和角度。写说明文

19 《月亮上的足

迹》(记叙文)

记叙中介绍科技知识。

按事件经过记叙。

言文)

了解《聊斋志异》一书。

文言字词,重点:无何、

为。

综合性练习收集月球的知识、故事、

诗词、传说。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四)单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

亲情教育。从热

爱家人开始,推

及其他人,“老

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处

理好人与人之

间关系。

指导观察、积累

生活细节,学习

通过小事、细节

写人,充满感情

写人的手法,写

好记叙文。

21 《风筝》(记

叙文)

生活中如何处理矛盾,

培养互相体谅精神,化

解生活中的矛盾。理解

文中一些关键语句(鲁

迅式笔法)。

22 《羚羊木雕》

(记叙文)

正确处理朋友、同学之

间的关系。记叙的多样

角度和笔法。

写作练习:

记叙亲情

或友情。

叙性散文)

家庭亲情的体会。学习

从平淡生活中挖掘题

材、抒写情感的手法。

24 《诗两首》(散

文诗、新诗)

体会母爱。学习形象寄

情的手法。了解散文诗

的形式(散文的形式,

诗歌的意境)。

25 《世说新语》

两则(文言文)

了解《世说新语》。掌握

文言字词,句子成分省

略。

综合性练习

关于亲情、友情的讨论。

收集关于亲情、友情的

警句、故事。

学习多种

手法的记

叙。

本册教材共有古诗15 首。

从时代分:东汉三国 2 首,唐代7 首,宋代5 首,元代1 首。

从体裁分,古体四言(旧题乐府)2 首,格律诗9 首(七绝 5 首、五律 3 首、七律 1 首)从题材内容看,一类写景抒情,一类写人生哲理。

教学: 1 、熟读并延伸介绍有关古诗。

2 、介绍有关诗歌和诗人的知识。

3 、诗歌艺术手法:直抒情感、间接抒情(写景抒情,景中寓情)。

4 、诗歌语言特色和诗人风格。七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五)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

本单元是想象

丰富的童话世

界,感受真、善

美与假、丑、恶。

联想、想象在阅

读、写作中的重

要作用。培养学

生丰富的想象,

在阅读中再现

生动形象,写作

中更加丰富生

动。

26 《皇帝的新

衣》(童话)

理解深刻的含义,鼓励

说真话。学习生动的叙

写手法(刻画人物、心

理、性格)。了解童话。

27 《郭沫若诗两

首》(新诗)

体味诗歌中的美好世

界,理解其中的含义(结

合形象分析)。

28 《女娲造人》

(神话故事)

了解神话与神话故事。

29 《盲孩子和他

的影子》(童话)

学会同情人、关心人。

体会文中美好的意境、

美好的感情。

学写童话

30 《寓言四则》继续深入了解寓言特

点,理解其中的含义。

综合性练习

收集、交流人类史前史

的资料,了解当地的历

史。

童话:是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通过奇异动人的幻想,奇妙曲折的情节间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儿童情趣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具有折射性(曲折反映现

实)和变异性(虚构幻想)的特点。它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也便于学生学

习写作,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神话、传说与神话故事:神话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描述和解释,它用虚幻的想象来反映人类战胜自然的愿望。传说是以一定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

为基础,通过幻想进行加工、充实的口头故事,带有史实的影子,是历史和文学的

结合。神话故事是后世利用神话形式创作的故事。七年级(下)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一)单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第

品味人生,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

走好人生路,学

会面对人生路

上的各种境况。

继续深入了解

掌握复杂的记

叙文(多种角度

的叙述、多种手

法的运用、叙述

中穿插议论、抒

情等)。

1 《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回

忆性散文)

学习本文事件对比中表

达思想及景物、场景生

动描写的手法。

2 《爸爸的花儿

落了》(回忆性

散文)

学习本文事件叙述中的

插叙介绍及叙述中含情

的手法。

写复杂记

叙文。

3 《丑小鸭》(童

话)

进一步理解童话的特点

及故事的深刻含义。学

习本文反衬对照的手法

(丑小鸭前后遭遇,重

点在前面的铺垫衬托)。

4 《诗两首》(哲

理诗)

理解、体味诗中深刻的

哲理及不同的表现手

法。

5 《伤仲永》(文

言文)

领悟文中表达的道理和

启示。掌握文言字词:

焉、于、彼、矣,了解

和掌握意动用法。

综合性练习

1 、谈谈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如何正

确面对(可通过周记、作文、交流等)。

2 、收集如何正确面对人生、对待顺、

逆境的名言、名诗,举办展示。七年级(下)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二)单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

了解学校、家

乡、祖国的历

史,培养爱家

乡、爱自然、爱

普通人的情感。

学习不同体裁

文章的不同表

达方法,重点了

解小说的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

小说。

6 《黄河颂》(诗

歌)

结合抗战纪念,介绍此

诗背景。理解黄河的象

征意义。体会此诗豪迈

壮阔的风格。

课外阅读有

关黄河的诗

歌,介绍李白

的《将进酒》。

7 《最后一课》

(小说)

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本

民族语言的思想。了解

小说特点,人物形象分

析的基本方法。

引导、指导课

外阅读小说

名著。

8 《艰难的国运

与雄健的国民》

(议论性散文)

理解本文的含义和表达

手法,体会思索艰难曲

折中斗争前进的“趣

味”。

学习本文比

喻、象征手

法。

9 《土地的誓言》

(抒情性散文)

领会理解“土地”的含

义,体会本文中感情,

欣赏、体味其语言的表

达。

学习仿造本

文排比句式

的运用(逻

辑、气势、语

言)。

10 《木兰诗》(乐

府诗)

分析女英雄木兰的形象

特征。体味其民歌风味

与文人诗结合的特点。

熟读背诵。排

比、设问、对

偶句式。

综合性练习收集有关黄河、长江的资料,举办一

次展示活动。

比喻与象征: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与“兴”有联系有区别,在《诗经》中已

经娴熟使用。在此基础上,至屈原的楚辞作品中发展为具有整体构思、相对固定的

“寄兴”,即寄托、象征。象征主要是就写作的构思而言,它往往通过比喻来具体形

象表现,所以两者有联系有区别。象征的内容往往是一种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

积淀,如“美人香草”、“青松苍柏”、“红旗”等。七年级(下)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三)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第

中外名人传记

单元,学习名人

身上体现的精

神,选择自己学

习的名人偶像。

学习人物传记

不同的写法:选

择片断、表现人

物不同侧面的

横式结构和以

人物发展成长

为线索、选取典

型事例的纵式

结构。共同的是

要写出个性。

11 《邓稼先》

学习邓稼先为国献身、

知识报国的崇高精神和

矢志不移人生道路。学

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

出人物品格的写法。掌

握本文的词语。

12 《闻一多先生

的说和做》

学习闻一多先生说、做

统一、踏实做事、实践

为先的精神。学习本文

围绕人物一点展开深

化、夹叙夹议的写法。

学习本文语言句式。

作文:写一篇

记人的作文,

要求刻画人

物特点、多种

手法。

13 《音乐巨人贝

多芬》

了解音乐艺术,了解贝

多芬的艺术精神。学习

本文“以宾衬主”、以事

件为线索、刻画人物外

貌突出人物的写人手

法。

14 《福楼拜的星

期天》

学习本文以星期天福楼

拜家中聚会为线索刻画

四位著名作家群像的构

思及抓住人物特征写出

不同个性的手法。

15 《孙权劝学》了解《资治通鉴》。掌握

语气助词(耶、耳)。

综合性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召开讨论

会,交流自己的崇拜明星(介绍事迹,

为什么崇拜)。七年级(下)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四)单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

了解什么是

文化,了解中

外主要的几

种文化艺术

样式(中国

画、西洋画、

戏剧、戏曲、

音乐、舞蹈、

书法等),增

强文化艺术

素养。

学习本单元文

章中不同的表

达方法。

调查当地的艺

术样式(农民

画、田歌等),

写一篇文章介

绍。

16 《社戏》(小

说)

体会童真童趣。学习本文围

绕“社戏”表现童年情趣和

选材上的特点:重点写看戏

前的铺垫、看戏后的归航。

17 《安塞腰

鼓》(抒情散

文)

体味中华民族在艰苦磨难中培

育的直面坎坷苦难、乐观豪壮的

精神。学习本文从各种不同角

度、运用不同手法刻画事物、用

形象写抽象声音的手法。体会本

文豪壮激越的风格(气势、语言、

句式)。

18 《竹影》(艺

术散文)

体会文中表达的艺术观点。了

解、欣赏中国画重意的特点。收

集关于画竹的诗文。与上文比

较,体味阳刚、阴柔的不同风格。

19 《观舞记》

(记叙文)

了解舞蹈艺术的特点,理解艺术

无国界的道理。学习本文多种手

法写动态舞姿的手法,比较体味

《安塞腰鼓》中描写声音手法。

20 《口技》(文

言文)

了解古代口技艺术。学习本文正

面摹写与侧面烘托的手法和通

过记事写声音的特点,掌握文言

文中的时间词及者、但、其、虽。综合性练习

1 、介绍或收集不同艺术样式的

资料。 2 、了解中国戏曲(写意

性、程式性、抒情性的特点)。 3 、介绍京剧知识(角色、流派、唱

腔、脸谱等),欣赏京剧唱腔。

写作;

介绍当

地艺术

样式。七年级(下)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五)单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

激发学生科

学探险的兴

趣,培养学生

不怕艰险、勇

于探索的精

神。

继续学习记

叙文中不同

的叙述方法。

介绍不同的

阅读方法,指

导学生快速

阅读和仔细

阅读相结合

的阅读方法。

21 《伟大的悲

剧》(记叙文)

了解胜利与失败的真正含义,

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奋斗、成

功、失败。体会文章选材角度

及效果(从失败中体现英勇精

神的悲剧美)。掌握本文词语。

22 《荒岛余

生》(记叙文)

理解身处绝境而奋斗求生的

精神,培养生存意识,热爱生

活。学习本文第一人称的叙事

方法)。

23 《登上地球

之颠》(记叙

文)

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于

攀登的精神。学习本文介绍事

件中突出重点(登主峰)的记

叙手法。

24 《真正的英

雄》(讲演稿)

理解人类在科学探索中艰巨

险阻,培养勇于探索、不屈不

挠的精神。掌握讲演稿的特点

(针对性、鼓动性、艺术性)。

理解文章中的警句。

写一篇讲

演稿。

25 《短文两

篇》(文言文)

文言文中的句子成分省略。文

中的字词,重点孰、汝。

综合性练习

收集有关科学探险的资料并

交流。推荐观看中央四台的

“探索奥秘”节目。七年级(下)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六)单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

热爱自然、珍惜

动物,培养热爱

生命、珍惜生命

的意识。

掌握叙述与说

明的不同运用,

拟人的修辞手

法。

26 《珍珠鸟》(记

叙文)

围绕鸟,写人与鸟的关

系变化,融合情感。

27 《羚羊飞渡》

(记叙文)

谴责滥捕滥杀动物的行

为,了解动物保护法律,

珍爱动物。学习本文动

物人性化的表达(融入

强烈情感)方法。

记叙你喜欢

的一种动物。

(可用记叙

文或说明文)

28 《华南虎》

(诗)

体味诗中“虎”中含义

(表层——深层)及诗

人的情感。“虎”的文化

意义。

29 《马》(说明

文)

学习本文比较、拟人的

说明方法。掌握本文词

语。

30 《狼》

理解本文的含义(联系

《聊斋志异》小说的总

体特点)。掌握本文中的

文言字词。

综合性练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关

于“马”的材料,

本册课本选入古诗12 首,其中南朝2 首,唐代8 首,宋代1 首,清代1 首。

乐府体 1 首,五言古绝3 首,格律诗8 首(七绝7 首,五律 1 首)。诗歌题材有歌颂

友情、写景抒情、叙写人物、感慨世事等,内容广泛。教学时可适当根据题材或作

者延伸介绍。八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一)

初二承上启下,继续积累语文知识和词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写

作表达技巧,培养文体感。重点是学好复杂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也加强了文言文的教学,为初三的议论文教学及总复习打下基础。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

正确认识人

类产生后战

争的历史、实

质,区分两类

不同性质的

战争,谴责非

正义战争,支

持反侵略

深入学习虚实

好叙事性作品,

掌握根据不同

内容选择不同

文体和表达方

法的构思原则,

认识叙事类中

新闻、小说的文

体。

1 《新闻二则》

(新闻)

了解回顾历史。认识新闻体裁的

特点、语言要求。学习概括叙述、背景叙述、细节(典型)叙述等不同叙述。

根据新闻的

写作要求,分

析报刊新闻。

2 《芦花荡》

(小说)

了解孙犁小说的总体特点,从小

说三要素出发,分析本文的思想

内容、人物、艺术。

课外阅读孙

犁的其他小

说。

3 《蜡烛》(小

说)

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历史。继

续掌握小说的特点。分析本文中

两个人物(陪衬与重点关系)

4 《就英法联军

远征中国给罢

特勒上尉的信》

(书信)

了解、谴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

历史与罪恶。理解雨果的人道主

义精神。读懂文中含义(特别是

讽刺句子)。复习正确的书信知

识。

写一封信

(内容、格

式上要求)

5 《亲爱的爸爸

妈妈》(记叙性

散文)

正确对待历史(联系对日),学

习本文历史、现实交叉互现的叙

述方法,通过想象展现历史,启

示现实,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

综合性练习收集交流古今中外关于战争的史料、诗文。

关于新闻文体:新闻是使用广泛的文体。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时发生的事件报导,要求真实、客观、简洁、时效。通讯是比消息更

详尽、生动的报道。特写是抓住新闻消息中一个细节重点叙写的一种报导。报告文学是一种兼

具新闻和文学双重特点的文体,它以真人真事为对象,可以以文学性的表现手段报导。它们的

共同特点是真实性。八年级(上)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二)

目标

人文目标认知目标课文教学重点练习

本文是培养爱

心的单元,培养

学生体验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

和情感,培养学

生的体谅人、同

情人、关爱人的

感情,特别是关

注关爱普通人、

弱势群体。

学习观察

生活、挖掘

普通人身

上的写作

材料。进一

步学习记

叙文中多

种手法的

运用,使记

1到6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及重难点教学提纲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 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二)识字、写字 3.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 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4.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理解字义。 5.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 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6.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7.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8.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听话、说话 9.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 的回答。 10.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11.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 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12.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四)阅读

1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4.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15.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16.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一二年级总阅读量为5万字。 一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 单韵母:a o e i u ü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高中数学必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总结(完整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 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 用.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体会类比对发现新结论的作用.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与其子集的概念. 难点:难点是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区别.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 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 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借助Venn图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包括

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第6单元生命的延续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节《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教案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中学程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常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列举或辨别生物的不同性状,以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列举或辨别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性状; (4)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体8种性状个体间的差异,识别生物的性状; (2)通过苹果、梨辨别相对性状; (3)通过对遗传性状的讨论,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领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仔细观察和辨别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设计思路】 按照“目标引导,反馈矫正”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引导→自主探究→质疑点拨→反馈矫正”等四个基本环节进行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的制定 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高度注意,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一节课开始时,教师要向学生出示本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自学导引(每人一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且了解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达标意识。 (二)自主探究 补偿教学:学生在拿到学习目标之后,不宜立即布置学生自学。而是首先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认知

初始状态和情感初始特征。它能为新课的达标起到铺垫和迁移的作用。 学生自学: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目标和自学导引,认真而全面地通读整节教材或教师指定的部分教材,细致地进行筛选:哪些知识点能够按照要求掌握;哪些知识点似懂非懂;哪些知识点一无所知。 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自学,每个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可能不同,同一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见解。教师适时组织讨论交流,让学生提出质疑、明辨是非、相互补充或纠正,使自己归纳的知识更完善。 (三)质疑点拨 教师质疑:通过自读教材和相互讨论,学生对各具体知识点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往往不够深入,并且常常也缺乏对具体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的认识。通过教师质疑就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的独立思考,深刻理解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精讲点拨:学生经过自学探究、讨论交流、教师质疑后,可能有些知识点在头脑中还比较零散,很容易遗忘,同时在前三个环节的学习中,已最大限度地暴露出了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把握课堂四十五分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素质,突出课堂,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关系着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的素养。本文从分析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能有效的提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教学效率,知识迁移, 《教育评价》一书指出: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能力的体现。课堂教学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它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高,更是体现学生对母语的熟练掌握及运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史上的先人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好的教师不应向学生“奉送真理”,而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的对象应注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安排要合理、科学,真正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下面,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语文课堂教学的总体情况来看,随着师资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办学条件的逐渐改善,小学语文教学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总体来说,

效率并不是很高。如对一位教学生现代文鲁迅《故乡》的课后练习题第三题的作业抽查检测中发现,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的能力存在一定缺陷。很多学生不知如何答题,即使能理解的,表述也不够完整。因些作业中回答完整的为数较少,意思贴近的还不到一半,不理解的占多数。可见一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注重教学的对象,整堂课的安排存在一定的缺陷,课堂教学效率之低,就不能真正的达到了潜移默化的目的了。归结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整节满堂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有些教师一上课就是导语,介绍背景,划分层次,归纳段落大意,分析课文,概括中心,讲解一些写作特点。然后就下课。学生听得疲惫不堪昏昏欲睡,好的学生还能记下了黑板上的段落提纲,基础不扎实的学生不知所云。这样,教师讲学生听,其教学收效的低劣也就可想而知了。分析原因,教师太主导,为分析课文而分析,完全占据课堂时间,脱离了学生主体地位,结果学生收效甚微。由于教师唱独脚戏,学生成了听众,以学习为主体成了空话,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的读写听说能力训练也就只有一听了之,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何能被激活呢? 2、教学重点不突出,面面俱到。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内容无针对性,重点不突击,可说是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现象。每节课每篇课文,就生怕讲漏讲不全,见到课本上有什么就讲什么,从语文基础知识的字、词、句、语法、修辞到文章写作分析得非常俱全。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似乎什么都懂,结果什么都做不来。这种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教师认为语文考试知识覆盖面

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并通过人物形象地描写理解高尚的含义。(不分地位、身份、职业、条件、环境等所表现的道德水平高的情操;有意义的,不是低级趣味的)。 2、能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在写作中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进行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学习选择小事例以小见大突出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学习、尊重并成为善良诚实的劳动者。 单元重难点能用简练的语言正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 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 习作教学目标:通过一两件事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人,把事情写清楚,内容要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建议: 学习本单元课文可采取精读和品读的方法,或采取学生自读为主的学习方式来探究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 2、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自己不懂的词,并主动查阅相关资料。 3、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坚持做摘录笔记和写阅读笔记,在摘录中注意词 句的积累和运用。

4、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文章脉络,领会写作意图,学习表达技巧,并联系生活实际陶冶美好情操。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培养朗读能力,能在朗读中注意重音、语调和语速。 2、阅读时应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学会品味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的词句,增强语言感受能力。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长江之歌》《古诗二首》和《三峡之秋》的有关段落。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长江、黄河的地理状况、历史演变,以及作为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4.组织学生召开歌颂母亲河的诗文朗诵会,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通过拓展阅读课文的学习以及查阅资料,了解母亲河的现状,学习写《倡议书》,激发学生树立起"保护母亲河"的意识,自觉保护环境。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体育颂》中的部分段落,理解什么是体育精神,了解中国女排积极奋进、刻苦训练、团结拼搏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2、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认字23个,写字30个。理解“匀称、协调、刚毅、关键、搏击、深思熟虑、荣誉、清晰、启迪、较量、机敏、聪慧、幽默、化险为夷、弱不禁风、不解之缘、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忍辱负重、默契、眼花缭乱、惊心动魄、过关斩将、梦寐以求”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体会反复、比喻等手法在课文中的表达作用。 4、学习记史类的说明文的写法。 5、开展综合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作班歌班词、班徽说明书、运动员誓词、广播稿、解说词、挑战书等实用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 重难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认写100以内的数,掌握组成,顺序,会比较大小,会用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用10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 中的事物,会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和一位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初步感 知所学图形的关系。 5、知道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的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欣赏数学美的 意识。 【二】能力目标: 1、能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 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和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4、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1元=10角,1角=10分。 【三】德育目标: 1、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知道爱护人民币,珍惜时间。 3、形成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良好信心。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元、角、分的认识及换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总体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总体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 总体分析: 本单元由《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习作5》和《练习5》组成。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神话和童话题材,文字浅显,故事引人入胜。同时,在这些钱显的小故事中,又渗透了一些思想教育和科普知识教育。是孩子们喜欢的类型。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知识性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骆驼由自卑转向自豪的故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水上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多种用途,向学生展现了科技新成果。 《跟踪台风的卫星》也是一篇科学童话,讲述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监视台风的故事,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习作5》要求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整理、综合资料,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 《练习5》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本次练习的重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使学生明白童话的教育意义。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以及联想的能力。 4.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途,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难点: 1.了解水上现代科技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 福的志向。 2.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的修辞手法。 3.能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处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文章比较浅显且童话趣味性强,容易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文章留给教师和学生的空白处较多。因此,对于这类文章的教学,可以抓住两点:一要运用使学生“入情入境,感真务实”的表演式的教学方法;二要结合教材,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本单元的三篇文章,从天上到地上、从现实到未来,驰骋想象、奇妙无比。这些想象植根于现实生活,饱含哲理,给人启迪。可在本组课文中尝试“在拓展中转换,在包装后展示”的教学方法。以《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为例,课文比较浅显,学生读过一遍以后,往往就能读懂,如果教师一定要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颇有“耐心”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一段一段地去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会被这刻板的教学流程消磨得干干净净。所以,在教学本课时,可以由“小骆驼”的自豪引出“我”引以为自豪的谈话,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物理教学准备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上好一节课,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教师必须事先明确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做什么,学习哪些内容,学习这些内容达到什么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在教学活动中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等。这就同作战之前要制定作战计划一样重要。 长期以来对教学起导向作用的是教学大纲,而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是笼统抽象的。它不可能对每一教学内容(知识点)提出很具体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之前制定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作用及其特点 (一)作用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可见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对教与学的双方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控制作用。 (二)特点 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与原来常用的教学目的是不完全相同的,而且存在很大差异。 教学目的是指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达成某一质量规格的总的规定。它指明了学生应在物理知识、能力和物理素质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教学目的的确定主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其着眼点是教师的教。因此它是一个一般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有计划的物理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成果。它是制定物理教学计划、课程编制、教案设计以及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学目标的确定除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外,更主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意教师教的同时,更着眼于学生这个主体。因此它更具体,深广度更明确,操作性更强。 可见,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比较起来具有:整体性——概括整个教材,教学理论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合理性——根据当地或班级学生的实际水

小学语文教材重难点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重难点分析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与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有几个变化 1、汉语拼音降低了要求,减少了内容; 2、重提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3、强调阅读的兴趣、积累和语感; 4、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5、将小学阶段的“作文”改为“习作”; 6、增加了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的评价建议 1、语文评价的目的:强调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进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的价值取向选择:“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课程评价手段:“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有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4、课程评价主体:“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识字教学的目标任务 小学生识字能力包括: 1、掌握识字工具(汉语拼音、汉字结构规则、字典); 2、运用识字工具(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3、形成识字习惯(主动识字、独立识字)。 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 1、爱惜书写工具; 2、写字姿势正确; 3、态度认真专心; 4、讲究书写卫生。 新课程对识字要求是: 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重难点汇总

【教学目标】 1.理解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 2.掌握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表示方法 3.理解交流电的瞬时值,最大值及中性面的概念 4.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交变电流产生的物理过程分析 2.难点是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静摩擦力》教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能根据静摩擦力的规律,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的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通过具体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析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应用摩擦力的实例,提高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2.静摩擦力方向的正确判定; 7.5 宇宙航行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单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理解单摆振动的特点及它做简谐运动的条件; (2)掌握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 2.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周期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物理结论的能力。 3.在做演示实验之前,可先提出疑问,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让学生先猜想实验结果,由教师实验验证,使学生能更好的有目的去观察实验。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重点在于掌握好单摆的周期公式及其成立条件。 2.本课难点在于单摆回复力的分析。 解决方案:对于重点内容通过课堂巩固练习加深印象。本课难点在于力的分析上,由教师画好受力分析图,用彩粉笔标示,同时引导学生看书,这部分内容属于A类要求及了解内容,只要使大部分学生能明白基本过程即可,重在强调最后结论。 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学习利用物理图像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探究功与物体速度相关量变化的关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理念。 【教学重点】 学习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物理方法――倍增法,并会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像法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学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中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语文教学中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就要想办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一般是因为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使知识面广而深的问题;有的则是知识内容相近、相似而容易引起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混淆的问题;或者是由于学生年龄、生活阅历、思维能力与模式、知识水平等内外因素的局限,以及客观事物的发展尚不充分而导致使所学内容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这里,我以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老山界》一文的教学为例,将我认识到的关于突破语文教学中重难点的策略在这里浅谈几点: 一、直奔重点,辐射全文,整体升华。 直奔重点,辐射全文这样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主要是使学生有了读书、思维的自由和空间,便于长文短教,中心突出。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以后,就要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明确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整体感知出发,再联系上下文读书。培养学生养成读书时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的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方法。 《老山界》这篇文章记叙了红军战士历经千辛万苦翻越老山界的故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理解红军战士们的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了解红军战士的的品质及其情感。教学时,我在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并质疑问难以后,引导学生由“从哪里可以看出环境的艰难?红军战士是如何翻越老山界的?”这两个问题出发,

辐射全文,联系上下文去读书,去品味,成功地变填鸭式、灌输式、注入式为启发式、探究式、发现式的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高效解决重难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需要更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传统的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口授来反复说明文章的重难点,但常常事倍功半。而多媒体课件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它能将事物很形象地表现出来。因此,运用恰当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老山界》这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时期,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学生缺乏直观感受。于是,我通过多媒体出示长征相关的资料,播放红军过草地的视频,让学生通过真切的画面感受长征的艰险和革命英雄的顽强毅力、崇高人格,奠定了学生学习课文的认知、情感的基础。 三、学练结合抓牢训练点,突破重点、难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于“用”。 在学习《老山界》一课,寻找表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语句段落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形象,先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出示的图片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再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指导他们进行分角色表演朗读,在一步步融入感情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人物的品质。到此仍未结束,我

一年级语文教材分析-各单元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分为8组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每组包括3到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二、全班共有27人,其中女生11人,男生16人。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常用的汉字,能识记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但是,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现,学生经常会出现混淆,识字的准确性不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错别字。一学期来,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学生的拼音和识字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1、有的同学做题不按要求做,马马虎虎,不听老师读题,出现很多提前做,做错的现象。 2、学生区分形近字、形声字比较困难,在作业中对字的书写不够规范。 3、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待提高。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特点,不论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上看,培养能感悟、会理解、有思想、善交流的人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 4、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如字迹工整、认真。在考试中,很多的错题者都是因为没有审清题的要求、没有认真听老师读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基本特点。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1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 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 【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技能】: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情感与态度】: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课的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是是难点 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情感态度】: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重点;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本节的难点。 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用实验的方法,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核酸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二、教学重难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本课的重点; 而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难点。 2.5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水在生物体内存在的形态和功能 说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功能以及在不同生物体内分布的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水、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分布、功能是本节重点;学生理解结合水是难点。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解析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总体要求把握: 以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 生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 , 以具体课文为例子 , 引入教学 , 举一反三 , 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 ,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 引导 、 促使学生领悟 、 学会学 习语文(读写)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三个年级、六册课文围绕总体目标,各有侧重点,层层深入(具体见下各册各 单元分表 ) 。 分析课文,不要纠缠在一些细微末节,重点: 1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线索和脉络,从字 —— 词 —— 句 —— 节 —— 段 —— 篇 , 学会从具体内容中 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学习掌握更多的词汇(读、写的基础 ) 。 3 、读懂、理解、分析课文的内容(从表层义 —— 深层义 —— 比喻义 —— 象征 义)及作者如何表达的 基本方法。 七年级上册 本册重点提示:本册教材针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这是人生一个重要转 折点 ) , 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 把握好本册语文的教学重点 : 引 发 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 ) ,立好规矩,打好基础。 针对初一新生,要发扬继承好小学中学语文的一些传统(如认真书写、教师指 导细致等 ) ,又要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学 、 自我分析的能力 。 基础能力培养的重点 一 是阅读能力(重点是记叙文 ) ,二是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得一笔好 字 ) , 三是写作能力 ( 逐步了解和掌握五种表达方式 , 重点是记叙文 ) , 四学习 语文 的一些良好习惯和基本方法。 写作五种表达方式: 目标 人文目标 认知目标 课 文 教 学 重 点 练 习 第 单 元 针对学生刚进 入初中这样一 个人生的转折 , 引导正确对待 人生 : 人生是美 好 、 曲折而又需 要去努力实现 , 关爱生命,体 验 、 憧憬 、 思考 人生。 1 、 掌握词语 ( 备 一词语本 ) ; 2 、懂得文章要 表达一定的思 想观点及基本 的表达方法 ( 直 接、间接) 3 、重点学习叙 述的表达手法 。 4 、建立一些学 习语文的规则 (如记好笔记 、 每周一篇周记 、 每天练字等 ) 。 1 《 在山的那边 》 (诗歌) 1 、 了解诗歌特征及基 本表达手法(形象中寄 托感情或哲理 ) 。 2 、 “ 山 ” 、 “ 海 ” 及 “ 寻 海 ” 的含义。 1 、收集一 些 关于 人 生诗歌; 2 、学写诗 歌。 2 《走一步,再 走一步 》 (记叙 文) 1 、 记叙文的要素及基 本要求。 2 、 叙事 —— 感慨(登 山的艰巨及心理感受) 叙事中说明 一定道理 ( 区 别小学的记 叙文 ) 。 3 《 生命 , 生命 》 (杂文) 杂文特点:夹叙甲议, 重在议论(与前文比 较)。 了解杂文 , 评 论生活学习 中的人、事 。 叙述 描写 说明 议论 抒情 单元、 单 记载人的行为经历,叙述事情的经过变化。 写景状物,描摹景的氛围,形容物的形态。 剖析事物构造,解释概念含义(析理释义 讲道理,明观点,论是非。 o 太阳从东方升起的道理谁都知道。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一轮圆圆的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来了。 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 抒发感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 。 啊,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七年级(上)语文 课文总体目标(一)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直观感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1课时:认识图形(二)例 1 教学内容:第2-3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感受平 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在用这些形体的面画图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4.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并识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第2课时:认识图形例2 教学内容: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3.学生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增强想象力,感受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如何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如何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在完成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探究之后,就来到说课第一部分非常关键的环节——说教学目标和说教学重难点。合理的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详实教学重难点的确立,能够帮助我们授课理清思路确立正确方向,使得整堂课一气呵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究竟该如何设置才能达到融会贯通呢?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一、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谈一下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目标的是建立在以教材为依据、以课标为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所教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能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最终导向来制定。以物理学科为例,在不同的年级阶段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就会有所不同。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主要要求是对于知识概念定义的了解和初步掌握,能够体会简单的物理学思想比如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物理探究过程中的应用等等。而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并且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里学生更多的要求就是要以之前所学习的知识为依据,对于新的知识能够理解推导和应用,并且能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设置物理探究性实验方案,并且对于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验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的特点对于教学目标设置的重要性。接着,从教学目标撰写的角度,新课标指出教学应该以三维目标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而知识和讲解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又是在教学过程和讲解方法中得以体现。因此教学目标的构成应该设置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三维目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三维目标也不是逐级递进的关系,三维目标是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来解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法和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法和学法的设计)、教学媒体等因素,那么在素质教育观念下的这些设计应该是什么样子? 1.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新的教学理念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 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 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2.教学重点和难点、关键点的确定及突破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难点,是 学生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 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知识的发展规律确定难点,进行教学。也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设立关键点,所谓关键就是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把一个单元、一节课起决定作用的东西与知识学好, 就可顺利掌握、运用教材,这就是知识的关键。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 3.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亿鳔简。 1 / 1

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突破

语文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 作为一名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我们都要精心地去备课。备课,首先要对文本进行透彻地解读,然后确立教学目标,之后再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何谓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一节课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得准确与否,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而能否在课上顺利的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则是这一节课的成功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摸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入钻研教材,精讲重点段落。 一定的深度广度,而且在艺术上也有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和圆熟高明的语言技巧。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捕捉教学重点,并把握其与面的关系。一篇课文,从字、词、句、段到篇章结构、语言技巧,以至思想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些环节,相辅相成地构成一篇课文的“面”。如果对这个“面”和教学重点的关系处理不妥,就会“点”、“面”皆失。我们有的老师曾把抓点理解为“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从课文中抽出一条“筋”,或割出一块“肉”来讲,结果学生不但对全文基本内容茫然无知,而且对重点的东西也感到抽象、费解。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抓重点必须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既要“结合”,就必须吃透点和面的内在联系。虽是“点”,即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要善于运用这一规律去理清全文的来龙去脉。既要“带”,就必须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有详有略地把有关联“次点”带出来,既借“次点”辅助重点,又在说明重点之中适当地附带解决一些关系较直接的次点。要抓准重点,除了要舍得“割爱”外,还必须“抓之有据”,抓重点的依据有三:一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的规定,确立各年级的“主攻方向”;二是根据不同年级各板块教材的特点,确定各单元备课的教学重点;三是老师在备课中要结合本班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的实际,最后确立每一课完成教学重点的方法和深度。一句话,就是要做到既有全局考虑的长计划,又要有落实到每一课的具体安排。各课的重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相联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师在备课中必须抓准重点句段,凸现重点句段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如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读海》这首现代诗歌,前三个小节在结构上是完全相同的,教学时,教师没有必要面面俱到,细致地分析每一小节,你只要抓住其中一小节重点进行质疑讨论教学,并作强化性点拨,其他的两小节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进行理解。 二、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课堂教学要顺利的达成知识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语言叙述、挂图展示、板书合等。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老师口诺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直观的演示内容,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例如我们在讲解《回声》这篇课文时,教学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但是,对于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概念是相当的抽象,无论你用多么细致的语言来描述,学生往往都会一头雾水。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用FLASH课件演示出来,你不需要做任何的说明,学生自然会理解。所以,我们要善于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它大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抓住语言的训练点,突破重点、难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我们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让其自由进入运用的广阔天地,找到自身语文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