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静电照相印刷工艺

静电照相印刷工艺

静电照相印刷工艺
静电照相印刷工艺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静电照相印刷工艺

论文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摘要]静电照相印刷工艺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不同于常规的印刷的原理与工艺,完全实现数字化作业。它的工作原理与激光打印机或LED打印机相同,而激光打印机或LED打印机则起源于静电复印。

一、发展

1938年10月22日是今天正在享受激光或LED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和静电照相印刷机方便性和实用性的人们值得纪念的日子。卡尔逊在他位于纽约皇后区的简陋实验室中成功地发明静电照相技术,完成了他著名的实验。长达九年的时间里,卡尔逊试图向20多家美国公司出售他的思想,其中包括著名的美国无线电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柯达公司和IBM公司等。然而,这些公司都退回了卡尔逊的信件,因为这些公司都怀疑卡尔逊的发明成果,质疑在已经有复写纸的情况下是否还需要另一种类似的复制技术。事情的发展颇有戏剧性,美国的一家小公司Haloid决定于卡尔逊展开合作。正是这家公司勇敢的接受了挑战,承诺静电照相技术将很快流行起来,由于静电照相技术为Haloid创造了丰厚的利润而改名为施乐,也改写了Haloid的历史。

即使在今天,静电照相系统仍然支配着全世界的数字信息,继续扮演着文档主要输出设备的角色。静电照相技术之所以依然重要,是因为这一技术符合数字时代的基本特征和信息传播需求,且多样化的静电照相设备具备文档输出的各种潜在能力。

二、原理

静电照相成像是应用最广泛的数字印刷成像技术,它利用光电导体表面受光照射能改变静电分布的原理,从而形成图文潜影(电荷图像)。带有电荷的图文部分随后吸引带异性电荷的油墨(或呈色剂),再把它转移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最后进行固化,形成最终的图文。

静电照相技术的可变数据印刷机主要是有激光扫描系统、照相系统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激光扫描系统包括激光器、偏转调制器、扫描器和光路系统。它的作用是将计算机输出的信息经过调制后,由激光束扫描形成静电潜像。静电照相系统由光导鼓、高压发生器、显影定影装置和输纸机构组成,其作用是将静电潜像变成可见的输出。采用静电照相技术的可变数据印刷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采用湿式色粉显影的高分辨率系统,也就是800dpi的成像系统。另一种是采用干式色粉显影的低分辨率系统,即600dpi的成像系统。

根据色粉转印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式。直接法是在承印材料表面进行静电感应处理,使之带上电荷,通过对原稿照相曝光再将带有相反电荷的色粉吸附上去,经热熔固着成为图像。间接法则是在版基表面涂以硒或氧化锌等光导电材料,充电后经照相曝光形成静电潜影,将带有相反电荷的色粉吸附到感光版面后,再转移到承印物上,通过加热方式熔融固着。

三、工艺

静电制版,多用于胶印,经过上述静电原理,在经过处理使图文部分亲油、非图文部分亲水的工艺。静电照相制版使用的板材有:

氧化锌行PS版:静电制版,多用于胶印,是采用上述静电原理,使硒或氧化锌版面上的图文部分固着静电制版用的色粉,并经处理,使图文部分亲油、非图文部分亲水的工艺。

硫化镉型KC微晶板:KC微晶体是由美国Coulter-Stork公司研制的,具有接近银盐感光速度的感光特性。它是由聚酯片(或金属)、底基、导电层(用金属做底基时不用导电层)以及KC光导体硫化镉六面晶体组成。

有机光导体PS版:无机系光导体出氧化锌外多数为有害物质,各类光导体对感光波长选择也有限,而有激光导体不仅公害小,制版成本低廉,而且感光体的形状、感光波长、感光度均可自由设计。

静电印刷方式根据材料分类也可分为平版型、凹版型、孔版型。

静电平印:在卷筒薄金属板上,用绝缘油墨印刷图文后,从电极下通过时其带上电荷,然后撒上带异性电荷的色粉,在静电引力的作用下,色粉附着于图文上。而金属板与地线相接不带电,空白部分的色粉在重力作用下而散落。图文部分附着的色粉与承印物接触时,再通过高压静电场作用,把色粉图像转印到承印物上,最后经过热熔固着,得到图像。

静电凹印:在凹印机上配备的静电吸墨装置,在压印滚筒和印版滚筒之间以1000~3000V电压充电,而印版滚筒接地,这样,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便形成了电场。利用静电吸引原理,油墨被吸向纸面,从而完成了像普通凹印那样较大压力的印刷。

静电丝印:在静电印刷中,应用最多的是孔版型的静电丝网印刷。用不锈钢

等导电性的材料制作网版,而印版滚筒将网版接到高压电源的阳极,电源的腹肌则与丝网网版相对平行的金属板相连接。对于有强导电性的承印物,也可将电源的阳极直接与承印物相连。

静电植绒:是利用静电场的作用在承印物表面制成丝绒般花纹的过程。四、过程

静电印刷过程主要需要经过充电成像、着墨显影、色彩转印印刷、色彩熔化定影、清洁等几个步骤。

1)充电成像

首先对光导鼓表面充电,即系统的敏化过程。目前静电照相技术一般都在感光体表面通过电晕放电,使其表面带有同一种均匀的电荷,具有足够的电位。接着,由激光器或LED发射出的光束,经反射镜射入声光偏转调制器,与此同时,由计算机送来的二进制图文点阵信息经频率合成器及功率放大器加至声光调制器上,对由反射镜射入的激光束进行调制。调制后的光束射入多面转镜,再经广角聚集镜等光学系统把光束聚焦后射至光导鼓表面上,使角速度扫描变成线速度扫描,完成整个扫描过程。

2)显影

静电照相一般采用专用油墨,分为干式色粉和液体呈色剂。其中干式色粉一种含有热融性树脂和色素的铁状物质,也叫墨粉。在墨粉中掺入经防氧化处理的铁粉,因铁粉和墨粉凝聚在一起有接触电位差,使墨粉带负电荷,铁粉带正电荷。铁墨混合物叫做显影剂,显影剂通过磁刷从显影槽中溢出,磁刷上的墨粉因带负电荷,遇到正电荷组成的图文潜像就被吸附过去,而铁粉带正电荷,被同性电荷排斥回显影剂槽里,而没有静电潜像的空白部分自然不会被墨粉涂上。

在静电成像中决定印刷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色粉中颜料或染料的呈色方式。着墨过程是利用电子潜像的差异(电场),以非接触方式,使用着墨装置将细小的色粉微粒(约8um)转移到光导鼓上来完成的。由于曝光时正电荷被释放,在滚筒上形成了与印刷图文一致带正电荷的潜像。使用了带有负电荷的色粉着墨时,由于静电吸引力,图文潜像吸附色粉,光导鼓上电荷潜像变得可见。

3)呈色剂转移(印刷)

呈色剂可以直接转移到纸老虎,也可以通过中间的转换装置如鼓或带转移到纸上。是从光导鼓直接转移到承印材料上。为了保证带电色粉微粒从光导鼓转移到纸上,在压印线上安装电晕放电装置来产生更大的静电力,这个静电力必须能确保色粉脱离光导鼓转移到纸上。同时为了保证转移效果,还要借助光导鼓表面和纸之间的接触压力来辅助完成。

4)呈色剂熔化(定影)

为了固定色粉微粒形成稳定的印刷图像,还需要使用定影装置。一般采用加热纸张和接触压力使油墨熔化并固着在纸上。

5)清洁

在印刷图像从光导鼓转移到纸张上以后,在光导鼓上还会残留着剩余电荷和少量色粉微粒。为了使光导鼓做好下一次印刷的准备,可以采用机械和电子方式对表面进行清洁。机械清洁是采用刷子和吸尘方式来除去色粉微粒,电子清洁(即电荷中和)则通过改变电场或AC电晕的方法使光导鼓表面呈中性并与色粉微粒无关。在下次成像之前,光导鼓通过电晕放电再次使光导鼓表面带有同种均匀电荷,并根据印刷图文控制成像过程。

[参考文献]

特种印刷技术(第二版)唐正宁、李飞、安君编著

数字印刷工艺综述

数字印刷工艺综述 一.数字印刷的概念 数字印刷也称为数码印刷,是根据其工艺流程特点命名的。在整个印刷过程中,用数字描述页面内容,以数据文件的形式进行传递,以数字成像方式形成印刷品。国外也称之为 NIP(No n— Impact Prin ti ng),可翻译为“非冲击式印刷”,以NIP命名是根据印刷过程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数字印刷是一种计算机直接印刷技术(Computer to Print)。它不需要印刷底版(Master),底版也就是传统的印版,具有永久性记录信息的能力。数字印刷采用可成像表面(Imageable Surface )作为图文载体,这类介质表面不具备永久性保存信息的能力,如光导鼓等,每印完一个印张就需要重新成像一次,而原来的成像内容能立即擦除。因此,数字印刷的原稿可以是可变数字信息。 许多人把DI (计算机直接成像)印刷也归为数字印刷,这是不恰当的。虽然在整个工艺流程中DI也采用数字文件形式,但依然需要使用印版,不具备可变信息印刷功能。它只是“在机直接制版印刷”(Computerto Press而已。 二.数字印刷的工艺流程 在传统的印刷工艺中,一般数字化程度只能到输出胶片。而数字印刷从原稿到印品完成,整个过程都实现了数字化。印刷活件用数字方式定义,处理过程是数字形式的,印刷参数直接从数字活件上获取,总之,数字印刷是一个数字化工作流程。 数字印刷工艺中,每完成一个物理印刷页面后需要再次成像,即使页面内容完全相同也必须如此。图1表示数字印刷工艺流程。与传统印刷工艺流程相比,数字印刷流程中没有了制版,对可成像表面的成像过程已经是印刷的一部分。 图1数字印刷工艺流程 三.数字印刷成像原理 数字印刷主要采用数字成像技术,成像技术的种类很多,根据其成像的物理或化学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种:静电照相成像、喷墨成像、磁记录成像、电凝聚成像、离子成像和热敏成像等。其中静电照相成像和喷墨成像技术应用最多, 技术最为成熟,被广泛的用于数字印刷系统中

印刷机的发展历史

印刷机的发展历史 想必大家对印刷机肯定不陌生吧,那印刷机到底是如何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的,印刷耗材行业网分享下印刷机的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下印刷机的一个概念,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1439年,德国的谷腾堡制造出木制凸版印刷机,这种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1847年,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印刷机;1900年,制成六色轮转印刷机;1904年,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传统的凸版印刷工艺在印刷业中占据统治地位,印刷机的发展也以凸版印刷机为主。但铅合金凸版印刷工艺存在劳动强度高、生产周期长和污染环境的缺点。从60年代起,具有周期短、生产率高等特点的平版胶印工艺开始兴起和发展,铅合金凸版印刷逐渐被平版胶印印刷所代替。软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静电印刷、喷墨印刷等,在包装印刷、广告印刷方面也得到发展。 世界印刷机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多

年来,印刷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是胶印印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单张纸胶印机最大印刷速度为10000印/小时。一台四色印刷机印刷前的预调整准备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印刷机自动控制主要集中于自动结纸、自动收纸、自动清洗、墨色的自动检测及墨量自动调节以及套准遥控等方面。这一时期除了单色、双色机外,每个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厂商几乎都还具有四色机的制造能力,多数制造商都能够制造纸张翻转机构,进行双面印刷。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单张纸胶印机为标志,国际上印刷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第一阶段的机型相比,新一代机型的速度进一步提高,由10000印/小时提高到15000印/小时,印前预调整时间也由第一阶段的2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为15分钟左右。机器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刷机械迎来第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单张纸胶印机的某些机型可以达到17000—18000印/小时,但制造厂商并不极力追求印刷机最大印刷速度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缩短印前准备时间和更换活件的时间追求更高生产效率。

粉末静电喷涂技术的典型工艺流程

粉末静电喷涂技术的典型工艺流程 深圳雷邦磷化液工程部编辑 摘要:粉末静电喷涂技术的典型工艺流程为工件前处理→喷粉→固化→检查→成品。 一、前处理 待处理工件经过前处理除掉冷轧钢板表面的油污和灰尘后才能喷涂粉末,同时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锌系磷化膜以增强喷粉后的附着力。前处理后的工件必须完全烘干水分并且充分冷却到35℃以下才能保证喷粉后工件的理化性能和外观质量。 二、喷粉 1.粉末静电喷涂的基本原理 工件通过输送链进入喷粉房的喷枪位置准备喷涂作业。静电发生器通过喷枪枪口的电极针向工件方向的空间释放高压静电(负极),该高压静电使从.喷枪口喷出的粉末和压缩空气的混合物以及电极周围空气电离(带负电荷)。工件经过挂具通过输送链接地(接地极),这样就在喷枪和工件之间形成一个电场占粉末在电场力和压缩空气压力的双重推动下到达工件表面,依靠静电吸引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 2.粉末静电喷涂的基本原料 用室内型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固化剂、颜料、填料、各种助剂(例如流平剂、防潮剂、边角改性剂等).粉末加热固化后在工件表面形成所需涂层。辅助材料是压缩空气,要求清洁干燥、无油无水[含水量小于 1.3g/m3、含油量小于1.0×10-5%(质量分数)]。 3.粉末静电喷涂的施工工艺 ①静电高压60~90kV。电压过高容易造成粉末反弹和边缘麻点;电压过低上粉率低。 ②静电电流10~20μA。电流过高容易产生放电击穿粉末涂层;电流过低上粉率低 ③流速压力0.30~0.55MPa.流速压力越.高则粉末的沉积速度越快,有利于快速获得预定厚度的涂层,但过高就会增加粉末用量和喷枪的磨损速度。 ④雾化压力0.30~0.45MPa。适当增大雾化压力能够保持粉末涂层的厚度均匀,但过高会使送粉部件快速磨损。适当降低雾化压力能够提高粉末的覆盖能力,但过低容易使送粉部件堵塞。 ⑤清枪压力0.5MPa。清枪压力过高会加速枪头磨损,过低容易造成枪头堵塞。 ⑥供粉桶流化压力0.04~0.10MPa。供粉桶流化压力过高会降低粉末密度使生产效率下降,过低容易出现供粉不足或者粉末结团。 ⑦喷枪口至工件的距离150~300mm。喷枪口至工件的距离过近容易产生放电击穿粉末涂层,过远会增加粉末用量和降低生产效率。 ⑧输送链速度4.5~5.5m/min。输送链速度过快会引起粉末涂层厚度不够,过慢则降低生产效率。 4.粉末静电喷涂的主要设备 ①喷枪和静电控制器 喷枪除了传统的内藏式电极针,外部还设置了环形电晕而使静电场更加均匀以保持粉末涂层的厚度均匀。静电控制器产生需要的静电高压并维持其稳定,波动范围小于10%。 ②供粉系统 供粉系统由新粉桶、旋转筛和供粉桶组成。粉末涂料先加入到新粉桶,压缩空气通过新粉桶底部的流化板上的微孔使粉末预流化,再经过粉泵输送到旋转筛。旋转筛分离出粒径过

照相机成像原理和构造

照相机成像原理和构造 光博会后看到照相机后的观后感,了解照相机原理及构造,以下资料来自专业人士介绍以及所学工程光学教材知识。 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感光物质,它能把这个像记录下来,经过显影、定影后 成为底片,用底片洗印就得到相片。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倒立、缩小的。

照相机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摄景物镜)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即显影、定影)构成永久性的影像,这种技术称为摄影术。 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等系统,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1558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为提高;1665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涂有感光性沥青的锡基底版上,通过暗箱拍摄了一张照片。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印刷机原理与结构 名词解释: 1.印刷: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 上的工艺技术。 2.印刷机的共轴传动:共轴传动技术是指印刷机中部分或全部机 组的动力来源于同一电机驱动的机械长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 等把运动和功率传到这些机组,这些机组之间并没有传动关系,即这些机组的动力来源于同一机械机械长轴,共用同一根轴, 简称工轴传动 3.印刷机的无轴传动:无轴传动是指印刷机中每个机组,甚至是 每个滚筒或辊子的动力都是相互独立,分别采用单独的伺服电 动机按照运动控制器发出的程序指令进行驱动从而保证各机 组同步运转的传动方式。 4.压纸吹嘴机构功能:1.在分纸吹嘴吹起纸堆最上面的一张纸时, 压纸吹嘴立即向下压住纸堆,以免送纸吹嘴将下面的纸张带着; 2.在压纸吹嘴压住纸堆后便吹气,使分纸吹嘴分离出来的纸张 完全与纸堆分离,以便输送;3.探测纸堆高度 5.承印物定位原理:定位沿两个方向同时进行,通过前规进行上 下方向的定位,通过测规进行来去方向的定位。 6.超越递纸式递纸装置:当承印物在输纸板前经过前规预定位及 侧规定位后,通过加速机构使承印物加速到略大于压印滚筒的 表面速度,把承印物牢靠地推到压印滚筒上的前规进行定位,

再由压印滚筒的咬纸牙排咬住承印物进行印刷。 7.组合上摆式前规的特点:定位时间长,不利于高速度,高质量 印刷。 8.组合下摆式前规的特点:定位时间长,定位精度较高,有利于 高速度,高质量印刷。 9.采用两倍径或三倍经压印滚筒的特点如下:○1有利于将油墨转 移到承印物上,便于下一色组油墨的叠加与套印○2可以减少印刷过程中承印物的交接次数,消除了多次交接时所产生的交接误差,从而保证了套印的精准,确保印刷质量的稳定○3有利于保持承印物的平整度,特别适合厚的承印物或硬的承印物的印刷○4有利于保证套印准确性和减轻印迹蹭胀○5由于压印滚筒直径大,承印物在印刷是弯曲的力度小,承印物托稍在与橡皮布分离时,反弹力小,反弹到橡皮布滚筒的可能性就小,这样承印物被蹭胀和橡皮布受损的可能性就减小 10.传纸形式的特点:○1压印滚筒咬牙传纸○2链条咬牙传纸○3传纸 滚筒咬牙传纸 11.离让值:和压状态下两滚筒中心矩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2.同时离合压:橡皮布滚筒与印版滚筒,压印滚筒同时合压或离 压 13.顺序离合压:橡皮布滚筒先与印版滚筒合压,转过一个角度后, 再与压印滚筒离压合压 14.轴制动:制动力施加在与纸卷芯部相固连的轴(或制动环)上

静电喷涂工艺流程修订稿

静电喷涂工艺流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末静电喷涂技术的工艺流程(粉末静电喷涂技术的典型工艺流程为): 工件前处理→喷粉→固化→检查→成品 前处理 工件经过前处理除掉冷轧钢板表面的油污和灰尘后才能喷涂粉末,同时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锌系磷化膜以增强喷粉后的附着力。前处理后的工件必须完全烘干水分并且充分冷却到35℃以下才能保证喷粉后工件的理化性能和外观质量。 喷粉 粉末静电喷涂的基本原理 工件通过输送链进入喷粉房的喷枪位置准备喷涂作业。静电发生器通过喷枪枪口的电极针向工件方向的空间释放高压静电(负极),该高压静电使从.喷枪口喷出的粉末和压缩空气的混合物以及电极周围空气电离(带负电荷)。工件经过挂具通过输送链接地(接地极),这样就在喷枪和工件之间形成一个电场占粉末在电场力和压缩空气压力的双重推动下到达工件表面,依靠静电吸引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 粉末静电喷涂的基本原料 用室内型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固化剂、颜料、填料、各种助剂(例如流平剂、防潮剂、边角改性剂等).粉末加热固化后在工件表面形成所需涂层。辅助材料是压缩空气,要求清洁干燥、无油无水[含水量小于m3、含油量小于×10-5%(质量分数)] 粉末静电喷涂的施工工艺 ●静电高压60-90kV。电压过高容易造成粉末反弹和边缘麻点;电压过低上粉率低。 ●静电电流10~20μA。电流过高容易产生放电击穿粉末涂层;电流过低上粉率低 ●流速压力流速压力越.高则粉末的沉积速度越快,有利于快速获得预定厚度的涂层,但过高就会增加粉末用量和喷枪的磨损速度。 ●雾化压力~。适当增大雾化压力能够保持粉末涂层的厚度均匀,但过高会使送粉部件快速磨损。适当降低雾化压力能够提高粉末的覆盖能力,但过低容易使送粉部件堵塞。

喷塑工艺流程

静电喷涂工艺 工艺名称工艺流程目的任务及详细步骤相关设备相关材料 Ⅰ.预处理目的:除掉工件表面的油污、灰尘、锈迹, 并在工件表面生成一层抗腐蚀且能够增加喷 涂涂层附着力的“磷化层”。 主要工艺步骤:除油、除锈、磷化、钝化。 工件经预处理后不但表面没有油、锈、尘, 而且原来银白色有光泽的表面上生成一层均 匀而粗糙的不容易生锈的灰色磷化膜,既能 防锈又能增加喷塑层的附着力。 前处理槽(混凝土 做槽,数量等同于 前处理工序数) 硫酸、盐酸、纯 碱(Na2CO3),酸 性除油剂,磷化 液,钝化液。 Ⅱ.静电喷涂目的:将粉末涂料均匀地喷涂到工件的表面 上,特殊工件(包含容易产生静电屏蔽的位 置)应该采用高性能的静电喷塑机来完成喷 涂。 工艺步骤: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在工件的表 面均匀的喷上一层粉末涂料;落下的粉末通 过回收系统回收,过筛后可以再用。 1.静电喷塑机(静 电粉末喷涂机)1 台或多台 2.具有粉末回收 功能的喷房(单工 位或双工位) 3.空气压缩机和压 缩空气净化器(油 水过滤器) 粉末涂料(喷涂 原料,俗称“塑 粉”,有高光、 亮光、半亚光、 亚光、砂纹、锤 纹、裂纹等不同 效果不同颜色)。 Ⅲ.高温固化目的:将工件表面的粉末涂料加热到规定的 温度并保温相应的时间,使之熔化、流平、 固化,从而得到我们想要的工件表面效果。 工艺步骤:将喷涂好的工件推入固化炉, 加热到预定的温度(一般185度),并保温 相应的时间(15分钟);开炉取出冷却即得 到成品。 提示: 固化炉(需要自动 控制的参数:温度、 保温时间,加热方 式可以采用电加 热、燃油加热、燃 气加热、燃煤加热 等方式)。 能够控制温度和 保温时间在合理 范围的高温固化 炉(或称烘箱、 烤箱)。

3D动态工业照相机成像技术工作原理

363D四轮定位仪是3D数码影像四轮定位仪(图1)的简称,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四轮定位技术,是名副其实的最先进的四轮定位仪。 3D四轮定位仪测量原理 3D四轮定位仪测量系统(图2)主要由图像采集部分和图处理软件组成。 图像采集部分的组成部件为两部高分辨率摄像机、高精度实时图像采集器、辅助光源和标靶。左、右侧摄像机分别摄取汽车左右侧标靶图像,并通过图像采集器传输给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标靶通过轮夹与被测车轮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由标靶上的目标点计算确定车轮的位置关系,并确定车轮的定位参数。 3D动态工业照相机成像技术定位仪工作原理解析 图2 3D数码影像四轮定位仪测量原理 数据采集部分的组成部件为两部高分辨率摄像机和标靶。左、右侧摄像机分别摄取汽车左右侧标靶图像,并通过图像采集器传输给数据处理部分。标靶通过轮夹与被测车轮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由标靶上的目标点计算确定车轮的位置关系,并确定车轮的定位参数。 1.摄像机 两部高分辨率摄像机,分别对安装在车轮上的 四个标靶图像进行捕捉。摄像机固定于两个 外壳之内。摄像机在首次安装时已进行了精确 标定,用户在四轮定位仪的使用过程中无需再对其进行标定。 图3 摄像机

2.高亮度频闪LED红外光源 每个相机配有一组LED红外光源(图4),用于帮助摄像机捕捉标靶图像,固定在摄像机四周呈环状分布。 3.反光板(标靶)和轮夹(图5) 共有四个反光板夹合成体,是整个检测系统的关键部件,为摄像机监测的目标,在反光板背面有安装车轮的标识。 在装配轮夹时,需通过调节旋钮将轮爪的间距调整合适,并选择没有形状损伤或配重铅块的轮辋处作为安装位置,与汽车轮辋相连,同时务必先保证四个轮爪的水平小端面与轮辋紧密接触,再锁紧轮夹,同时给轮夹装上保险带。 将四个目标反光板安装在车辆的四个轮辋之上,滚动车轮,由摄像机对目标反光板上的几何图形进行连续拍摄,通过计算机对几何图形的变化进行分析运算,得出车轮及底盘等的相应定位参数,通过电脑显示屏进行显示。 (未完待续)

数字印刷复习资料

数字印刷复习资料 题型:单项选择10×2﹦20分多项选择5×3﹦15分 看图填空15×2﹦30分问答题5×7﹦35分 一、数字印刷有哪些同义词? ①按需印刷②短版印刷③无版印刷④可变数据印刷 ⑤无压印刷⑥非撞击式印刷 二、比较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的区别? ①从印量上看,数字印刷属于短版印刷②数字印刷较传统印刷速度快 ③数字印刷是可变数据印刷④数字印刷是无版印刷,无实体印刷 ⑤数字印刷的全过程都是数字化的⑥数字印刷机一般多为功能印刷设备 ⑦传统印刷的印刷质量好 三、数字印刷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不出大题) ①商业印刷:产品目录数据化、个性化 ②情报印刷:书刊复制,图书的无库存化,与数据库相连的情报类杂志 ③包装印刷:短版包装的按需印刷、软包装等非纸质容器的试验性包装、打样 ④报纸印刷:新闻快报 ⑤卡片印刷:卡片彩色化,从专用数据处理转向按需印刷 ⑥制罐印刷:样品易拉罐、“事件”易拉罐、低噪音易拉罐 ⑦写真印刷:数码相片的画册制作、数码印刷化 主要应用:①数量少的短版类印刷②个性化的海报、请束、名信片、相册 ③印量大,但数据可变的,即可变数据印刷 四、喷墨式打印机是如何产生灰度值? 喷墨式打印机是通过控制①每个单元区域内的墨滴数量②墨滴的大小和 ③墨滴的厚度三个方面产生灰度值的。 五、简述压电喷墨技术的原理 两端固定的压电陶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由于拉伸或压缩效应只能产生弯曲变形,并且压迫墨水腔,墨水受挤压后在喷口处形成墨滴。 六、喷墨印刷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哪些特点(了解)? 喷墨印刷可分为连续喷墨和按需喷墨 连续喷墨的特点:墨滴形成是自发过程,没有被喷墨的墨水可回收,节约墨水。按需喷墨的特点:按需式供量,省墨水,省成本。 补充:喷墨成像:①连续喷墨(二值偏转、多值偏转) ②按需喷墨(热喷墨、压电喷墨、静电喷墨) 七、简述静电照相的基本原理 静电照相成像是以光子作用为基础的成像工艺,静电照相成像系统的关键部件是光导材料构成的光导鼓或光导皮带,成像的物理基础是光电转换,光电转换不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而是通过曝光改变光导材料的静电性能,然后利用异性静电吸引的原理获取图像。 八、静电照相可分为哪些过程?分别有何作用? 静电照相过程: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清理 ①充电:使光导鼓或光导皮带表面产生均匀分布的电荷,为光源在光导体表

数字印刷机种类及油墨介绍

数字印刷机种类及油墨介绍 随着印刷数字化步伐的加快,数字印刷cTP等新技术如火如荼.已经成为当今印刷不可逆转的主流发展技术。数字印刷机的印刷适性也与传统印刷有明显的不同.对印刷设备印刷材料,印刷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为不同厂家推出的数字印刷机成像原理不同,对所用数字印刷油墨的组成性能、性状的要求也不同。目前使用的数字ElSiJ设备的成像原理可以分为六大类。 1.电子照相 又称静电成像,是利用激光扫描方法在光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影再利用带电色粉与静电潜影的电荷作用,将色粉影像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 2.喷射成像 油墨以一定的速度从微细喷嘴有选择性地喷射到承印物上实现油墨影像再现。喷墨印刷分为连续喷墨印刷和按需喷墨印刷。连续喷墨系统是利用压力使墨水通过细孔形成连续墨流.高速下墨流变成细小液滴之后使液滴带电.带电的墨滴可在电荷板控制下喷射到承印物表面需要的位置而形成打印图文。墨滴偏移量和承印物上墨点位置由墨滴离开细孔时的带电量决定。 按需喷墨与连续喷墨的不同在于作用于储墨盒的压力不是连续的.而是受成像数字信号的控制,需要时才有压力作用而喷射。按需喷墨由于没有墨滴偏移,可省去墨槽和循环系统,喷墨头结构相对简化。 3.电凝聚成像 电凝聚成像是通过电极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导致油墨发生凝聚.并固着在成像滚筒表面形成图像.没有发生电化学反应的空白区域的油墨仍然保持液态可通过刮板刮除,而滚筒表面由固着油墨形成的图文通过压力即可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电凝聚数字印刷机的代表机型是EIcorsy公司的产品.分辨力为400dpi。 4.磁记录成像 磁记录成像是依靠磁性材料的磁子在外磁场作用下定向排列形成磁性潜影.再利用磁性色粉与磁性潜影在磁场力下相互作用完成显影.以磁性色粉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像。这种方法一般只用于黑白印刷。 5.静电成像 静电成像是应用最广的数字印刷成像技术.它是利用激光扫描法在光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影.利用带电色粉与静电潜影间的电荷作用形成潜影,转移到承印物上即完成印刷。以显影方式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电子油墨显影.分辨

喷涂工艺详细介绍

喷粉:把塑料粉在静电场存在的条件下喷到工件表面,然后高温固化成保护层;喷涂:把合金粉末以加热的方式喷到工件表面,形成耐磨层或补上磨损的部分;喷漆:把漆料用压缩空气均匀的喷到工件表面。 喷涂大体上包括:喷(塑)粉和涂装(油漆)。 喷粉及喷粉设备简介 (一)喷粉工艺 【慧聪表面处理网】喷粉也称粉末涂装,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涂装工艺,所使用的原料是塑料粉末。早在四十年代有些国家便开始研究实验,但进展缓慢。1954年德国的詹姆将聚乙烯用流化床法涂覆成功,1962年法国的塞姆斯公司发明粉静电喷涂后,粉末涂装才开始在生产上正式采用,近几年来由于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水和大气没有污染的粉末涂料,得到了迅猛发展。 粉末涂装工艺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1、一次涂装可以得到较厚的涂层,例如涂覆100~300μm的涂层,用一般普通的溶剂涂料,约需涂覆4~6次,而用粉末涂料则一次就可以达到该厚度。涂层的耐腐性能很好。 2、粉末涂料不含溶剂,无三废公害,改善了劳动卫生条件。 3、采用粉末静电喷涂等新工艺,效率高,适用于自动流水线涂装,粉末利用率高,可回收使用。 4、除热固性的环氧、聚酯、丙烯酸外,尚有大量的热塑性耐脂可作为粉末涂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 乙烯、氟化聚醚、尼龙、聚碳酸脂以及各类含氟树脂等。 粉末涂料开始用于防护和电气缘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已广泛使用于汽车工业、电气绝缘、耐腐蚀化学泵、阀门、汽缸、管道、屋外钢制构件、钢制家具、铸件等表面的涂装。 我国自六十年代开始粉末涂装的实验研究,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发展到目前已广泛得到使用。 粉末涂装工艺 1、流化床涂装法(又称沸腾床)。 它是由多孔隔板和容器组成,多孔隔板将容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照相机成像原理和构造

照相机成像原理与构造 光博会后瞧到照相机后的观后感,了解照相机原理及构造,以下资料来自专业人士介绍以及所学工程光学教材知识。 照相机的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感光物质,它能把这个像记录下来,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 底片,用底片洗印就得到相片。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就是倒立、缩小的。

照相机就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摄景物镜)与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即显影、定影)构成永久性的影像,这种技术称为摄影术。 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与感光材料。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等系统, 就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与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1558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为提高;1665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1826年,她又在涂有感光性沥青的锡基底版上,通过暗箱拍摄了一张照片。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它就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设计技术介绍与操作流程

粉末静电喷涂工艺技术介绍及操作流程 粉末涂装是近代涂装工业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新工艺,也是我国重点推广的新技术之一,应用于家电产品及其它领 域,优越性十分明显。粉末涂装是高防护、高装饰的涂装方法,要得到满意的涂装效果,就必须对影响涂装效果的 因素加以控制。作为粉末涂料的操作施工人员,如果对涂装过程中易产生的弊病知识了解不够,将无法生产出合格 产品或一出现问题就手足无措、无从下手。 一、粉末涂料的优越性 粉末涂料是一种粉状不含液态溶剂及稀释剂的新型涂装材料。由于其高装饰、重防腐性、粉末可回收利用,无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等特点决定了其广泛的应用空间。 粉末涂料施工与传统的油漆施工相比较,有如下优点: 1、粉末涂料是一种不含溶剂的涂料,这就决定了不需要把主要成膜物质及辅助成膜的物质、添充料及颜料都溶于 有机溶剂中,解决了某些有机溶剂无法溶解的高分子成膜物质均可作为涂料使用的难题。而许多难被溶剂溶解的高分子物质却是防腐及装饰性涂料必可少的中坚力量。 2、粉末涂料因不含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不易燃烧爆炸,只要防止粉尘积聚过多就可解决着火爆炸的隐患,这一点 油漆等易燃的溶剂性涂料却无法克服。 3、由于粉末涂料本身不含有机溶剂,施工操作及制粉过程中无刺激性气味,不但可防止环境被污染和破坏,而且 对操作者本人的身心健康大为有益。 4、油漆类液态涂料施工过程中的利用率仅达到50%—60%。而粉末涂料一次上粉率约为70%—80%(受工件形状等因素影响),其余粉末可二次回收利用,利用率在90%—98%。 5、油漆类液态涂料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入30%—50%的稀释剂,而这些稀释剂的作用只是调整粘稠度,并不是固化成 膜的必须成份,回化过程中又挥发掉了。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做了大量无用功,浪费了原料,提高了生产成本;粉 末涂料施工过程中则根本不需要这类稀释剂。 6、油漆类液态涂料的厚度一般为15—30μm,而粉末涂料一次涂装便可达到60—150μm之间,可一次涂装达到要求厚度,减少劳动强度,适合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操作。 7、粉末涂料固化后的外观丰满度高,色泽柔和,令油漆类液态涂料经固化后的外观效果望尘莫及。 8、粉末涂料由于不含溶剂,固化过程中不易形成针孔和气泡,而液态涂料由于存在挥发性溶剂和稀释剂,固化过

印刷机四色机电器参数

整机电柜分布图 图1:电柜分布图 注:FR主电柜1个(电源供给,飞达处动力,主机变频及第1色组水墨辊驱动);FL 飞达操作电控柜(带操作面板,主站PLC和第一色组远程CC—LINK站)1个;第二、三、四色组电柜各1个(可以合为一体,每组通过航空插座与主机连接);DH 收纸处电柜(带操作面板)1个;CPC 看样台1套(收纸处传动侧与整机分离)。

整机动力系统图 图2:动力系统图

FR柜 整机动力输入接口,完成各分电柜动力分配。内置隔离控制变压器和开关电源提供整机控制电源 220VAC、24VDC、10VDC 、5VDC等电压等级检测执行器件电源,并将各电压等级电源分配至各分电柜。 控制柜外元件: ?主电机AEEF-FAC-(380V AC/18.5KW)东元电机 ?空压机FF90L-40040 380V AC 1.5KW ?真空输纸台吸风电机MLH6075Z 380V AC 250W ?飞达气泵IK 380V AC 2.2KW ?主机给油泵HL-2202-410X 220V AC 25W ?第一色组水辊电机GM-SSYF-RH 220V AC 200W ?第一色组墨辊电机VFFP-22L-60-2002 200V AC 200W I/O统计: 该电柜为动力分配及大功率元件控制柜,故不设安排PLC和远程I/O等。所有元件动作控制信号均从FL柜输出引入此柜。 FL柜 主控PLC完成整机状态检测和操作动作控制,与各分柜远程站进行通讯控制。 控制柜外元件: ?编码器E6C3-AG5C ?前当规电磁铁 ?摆动叼牙电磁铁 ?飞达离合器 ?前当规附近强制装置 ?前规咬纸牙阀 ?传墨电磁铁 ?EPS电磁离合器 ?主机调速电位器(按装位置在收纸侧) ?电磁阀:一组印压SV、一组版压SV、一组靠版辊SV、靠版水辊SV、控水辊SV、 桥辊离合器SV、一组押版辊SV、版尾版夹SV、罩子SV、清洗耳恭听墨辊SV、 清洗橡皮布SV ?给纸台上下限位开关 ?给纸台上限传感器 ?给纸台自动上升传感器 ?机械双张检测 ?橡皮布卡纸传感器 ?左右前当规光纤传感器 ?纸张左右超程传感器 ?超声波双张检测 ?侧拉规光纤传感器 ?墨头罩子开关 ?色组间罩子开关

常见凹版印刷机技术问题集锦

常见凹版印刷机技术问题集锦 套印误差 套印误差大都是凹版印刷机印刷中的常见缺陷,其现象是,在多色套印过程,每一色不能完全重叠,有一定的误差. 第一方面:人员素质 因为套色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就要求员工要有极强的工作能力.印刷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做到用心、细心、责任心。工作时要做好自检、自查,多方观察,及时发现问题。 第二方面:设备因素 整个设备的精度和性能,套印的张力控制,加热送风系统,压印橡胶辊、版辊、版轴、导向辊等系统的配合,这些情况决定了套印时的温度、压力、平行度、伸长率、卷取等,而套色系统本身更是限定了其精度。 版辊的递增不合适,易产生纵向套色不准,压印辊橡胶变形,弹性不足。要保持压辊处于良好的状态。 第三方面:操作工艺 基材张力设置不合理,张力太小,基材松弛,纵横向套色均不准;张力太大,基材横向收缩以及纵向套色不稳定,据此相应调节张力。温度不合适,特别是烘箱温度太高,冷却辊温度太高使薄膜变形,对于不太平整的薄膜应适当提高预热箱温度。

烘箱中进排风量不平衡,造成薄膜在烘箱中抖动,应用风速计测量进排风量,加以控制。 版辊安装不合适,如产生偏心,在版辊安装前一定要把堵头上的油墨洗干净。 刮刀线 产生的原因 1. 无油墨的线痕。主要是油墨中混入了坚硬的杂质,如沙子等,这些坚硬粒子嵌在刮刀刃口处而造成。有时这类刮刀线痕也呈虚线,这种刮刀线痕很容易损伤印刷和刮刀。 2. 较粗的有油墨的连续刮刀线痕。这主要是由于一些较粗的软性粒子或杂质顶起了刮墨刀,或者刮刀刃口损伤而产生。这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刮刀线痕。 3. “流星”状的刮刀线痕。这类刮刀线痕一般在印刷版辊的网点很浅或未雕刻网点部分出现,时隐时现,对产品质量危害极大。这类刮刀线痕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多年来不断有人从油墨、制版、印刷环境等方面作过解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是比较完善的。比较好的为“活性粒子假设”。 4. 细丝状的连续性刮刀线痕。这类刮刀线痕细小像头发丝一样,在印刷过程中经常出现,而且在印刷机上很难观察得到,等到发现时已

静电照相印刷工艺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静电照相印刷工艺 论文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摘要]静电照相印刷工艺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不同于常规的印刷的原理与工艺,完全实现数字化作业。它的工作原理与激光打印机或LED打印机相同,而激光打印机或LED打印机则起源于静电复印。 一、发展 1938年10月22日是今天正在享受激光或LED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和静电照相印刷机方便性和实用性的人们值得纪念的日子。卡尔逊在他位于纽约皇后区的简陋实验室中成功地发明静电照相技术,完成了他著名的实验。长达九年的时间里,卡尔逊试图向20多家美国公司出售他的思想,其中包括著名的美国无线电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柯达公司和IBM公司等。然而,这些公司都退回了卡尔逊的信件,因为这些公司都怀疑卡尔逊的发明成果,质疑在已经有复写纸的情况下是否还需要另一种类似的复制技术。事情的发展颇有戏剧性,美国的一家小公司Haloid决定于卡尔逊展开合作。正是这家公司勇敢的接受了挑战,承诺静电照相技术将很快流行起来,由于静电照相技术为Haloid创造了丰厚的利润而改名为施乐,也改写了Haloid的历史。

即使在今天,静电照相系统仍然支配着全世界的数字信息,继续扮演着文档主要输出设备的角色。静电照相技术之所以依然重要,是因为这一技术符合数字时代的基本特征和信息传播需求,且多样化的静电照相设备具备文档输出的各种潜在能力。 二、原理 静电照相成像是应用最广泛的数字印刷成像技术,它利用光电导体表面受光照射能改变静电分布的原理,从而形成图文潜影(电荷图像)。带有电荷的图文部分随后吸引带异性电荷的油墨(或呈色剂),再把它转移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最后进行固化,形成最终的图文。 静电照相技术的可变数据印刷机主要是有激光扫描系统、照相系统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激光扫描系统包括激光器、偏转调制器、扫描器和光路系统。它的作用是将计算机输出的信息经过调制后,由激光束扫描形成静电潜像。静电照相系统由光导鼓、高压发生器、显影定影装置和输纸机构组成,其作用是将静电潜像变成可见的输出。采用静电照相技术的可变数据印刷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采用湿式色粉显影的高分辨率系统,也就是800dpi的成像系统。另一种是采用干式色粉显影的低分辨率系统,即600dpi的成像系统。 根据色粉转印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式。直接法是在承印材料表面进行静电感应处理,使之带上电荷,通过对原稿照相曝光再将带有相反电荷的色粉吸附上去,经热熔固着成为图像。间接法则是在版基表面涂以硒或氧化锌等光导电材料,充电后经照相曝光形成静电潜影,将带有相反电荷的色粉吸附到感光版面后,再转移到承印物上,通过加热方式熔融固着。 三、工艺

静电喷涂工艺流程

末静电喷涂技术的工艺流程(粉末静电喷涂技术的典型工艺流程为): 工件前处理→喷粉→固化→检查→成品 1.1 前处理 工件经过前处理除掉冷轧钢板表面的油污和灰尘后才能喷涂粉末,同时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锌系磷化膜以增强喷粉后的附着力。前处理后的工件必须完全烘干水分并且充分冷却到35℃以下才能保证喷粉后工件的理化性能和外观质量。 1.2 喷粉 1.2.1 粉末静电喷涂的基本原理 工件通过输送链进入喷粉房的喷枪位置准备喷涂作业。静电发生器通过喷枪枪口的电极针向工件方向的空间释放高压静电(负极),该高压静电使从.喷枪口喷出的粉末和压缩空气的混合物以及电极周围空气电离(带负电荷)。工件经过挂具通过输送链接地(接地极),这样就在喷枪和工件之间形成一个电场占粉末在电场力和压缩空气压力的双重推动下到达工件表面,依靠静电吸引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 1.2.2 粉末静电喷涂的基本原料 用室内型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固化剂、颜料、填料、各种助剂(例如流平剂、防潮剂、边角改性剂等).粉末加热固化后在工件表面形成所需涂层。辅助材料是压缩空气,要求清洁干燥、无油无水[含水量小于 1.3g/m3、含油量小于1.0×10-5%(质量分数)] 1.2.3 粉末静电喷涂的施工工艺 ●静电高压60-90kV。电压过高容易造成粉末反弹和边缘麻点;电压过低上粉率低。 ●静电电流10~20μA。电流过高容易产生放电击穿粉末涂层;电流过低上粉率低 ●流速压力0.30-0.55MPa.流速压力越.高则粉末的沉积速度越快,有利于快速获得预定厚度的涂层,但过高就会增加粉末用量和喷枪的磨损速度。

印刷机发展史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1439年,德国的谷腾堡制造出木制凸版印刷机,这项发明改变了欧洲的生活,甚至全世界这远比以前手抄方式书写来得快,而且价格合理,这种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1847年,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印刷机;1900年,制成六色轮转印刷机;1904年,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传统的凸版印刷工艺在印刷业中占据统治地位,印刷机的发展也以凸版印刷机为主。但铅合金凸版印刷工艺存在劳动强度高、生产周期长和污染环境的缺点。从60年代起,具有周期短、生产率高等特点的平版胶印工艺开始兴起和发展,铅合金凸版印刷逐渐被平版胶印印刷所代替。软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静电印刷、喷墨印刷等,在包装印刷、广告印刷方面也得到发展。 世界印刷机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多年来,印刷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是胶印印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单张纸胶印机最大印刷速度为10000印/小时。一台四色印刷机印刷前的预调整准备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印刷机自动控制主要集中于自动结纸、自动收纸、自动清洗、墨色的自动检测及墨量自动调节以及套准遥控等方面。这一时期除了

单色、双色机外,每个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厂商几乎都还具有四色机的制造能力,多数制造商都能够制造纸张翻转机构,进行双面印刷。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单张纸胶印机为标志,国际上印刷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第一阶段的机型相比,新一代机型的速度进一步提高,由10000印/小时提高到15000印/小时,印前预调整时间也由第一阶段的2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为15分钟左右。机器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刷机械迎来第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单张纸胶印机的某些机型可以达到17000—18000印/小时,但制造厂商并不极力追求印刷机最大印刷速度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缩短印前准备时间和更换活件的时间追求更高生产效率。 在印刷机械自动化方面,网络化、生产集成化、数字化工作流程、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的链接等技术成为开发的重点。此外,为了适应人们对高档彩色印刷品的需求,8色组甚至10色组的多色组双面印刷、附加联线印后加工功能成为各类单张纸胶印机(包括小胶印机、DI直接制版机以及大型胶印机)的开发趋势

[VIP专享]静电成像数字印刷

静电数字印刷机 轻工技术与工程张欢 1208221127 1.静电数字印刷机的原理 静电成像是应用最广泛的数字印刷技术,也是大多数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的基础,是较成熟的彩色印刷技术。静电照相通过激光扫描方式在光导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再利用带电色粉(电荷符号与静电潜像相反)与静电潜像之间的库仑作用力实现潜像可见(显影),最后将色粉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 从技术观点来看,静电照相就是把物质的光导电性能和静电现象结合起来 进行照相、记录、印刷。静电照相和光学照相的主要区别在于感光剂。光学照相的感光剂多为银盐,利用见光部分发生光化反应原理实现成像。而静电照相的感光剂是光导电物质,见光后发生物理变化形成图像。 图1 静电印刷成像原理 静电照相的印刷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成像、着墨(显影)、呈色剂的转移(印刷)、呈色剂定影及清洁(调整)。 1)成像 首先对光导鼓表面充电,即系统的敏化过程。目前静电照相技术一般都在 感光体表面通过电晕放电,使其表面带有同一种均匀的电荷,具有足够的电位。 接着,由激光器或LED发射出的光束,经反射镜射入声光偏转调制器,与 此同时,由计算机送来的二进制图文点阵信息经频率合成器及功率放大器加至声光调制器上,对由反射镜射入的激光束进行调制。调制后的光束射入多面转

镜,再经广角聚集镜等光学系统把光束聚焦后射至光导鼓表面上,使角速度扫描变成线速度扫描,完成整个扫描过程。 2)显影(着墨) 静电照相一般采用专用油墨,分为干式色粉和液体呈色剂。 其中干式色粉一种含有热融性树脂和色素的铁状物质,也叫墨粉。在墨粉 中掺入经防氧化处理的铁粉,因铁粉和墨粉凝聚在一起有接触电位差,使墨粉带负电荷,铁粉带正电荷。铁墨混合物叫做显影剂,显影剂通过磁刷从显影槽中溢出,磁刷上的墨粉因带负电荷,遇到正电荷组成的图文潜像就被吸附过去,而铁粉带正电荷,被同性电荷排斥回显影剂槽里,而没有静电潜像的空白部分自然不会被墨粉涂上。 在静电成像中决定印刷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色粉中颜料或染料的呈色方式。着墨过程是利用电子潜像的差异(电场),以非接触方式,使用着墨装置将细小的色粉微粒(约8um)转移到光导鼓上来完成的。曝光时正电荷被释放,在滚筒上形成了与印刷图文一致带正电荷的潜像。使用带有负电荷的色粉着墨时,由于静电吸引力,图文潜像吸附色粉,光导鼓上电荷潜像变得可见。 3)呈色剂转移(印刷) 呈色剂可以直接转移到纸老虎,也可以通过中间的转换装置如鼓或带转移 到纸上。如图10所示是从光导鼓直接转移到承印材料上。为了保证带电色粉微粒从光导鼓转移到纸上,在压印线上安装电晕放电装置来产生更大的静电力,这个静电力必须能确保色粉脱离光导鼓转移到纸上。同时为了保证转移效果,还要借助光导鼓表面和纸之间的接触压力来辅助完成。 4)呈色剂熔化/定影 为了固定色粉微粒形成稳定的印刷图像,还需要使用定影装置。一般采用 加热纸张和接触压力使油墨熔化并固着在纸上。 5)清洁 印刷图像从光导鼓转移到纸张上以后,在光导鼓上还会残留着剩余电荷和少量色粉微粒。为了使光导鼓做好下一次印刷的准备,可以采用机械和电子方式对表面进行清洁。机械清洁是采用刷子和吸尘方式来除去色粉微粒,电子清洁(即电荷中和)则通过改变电场或AC电晕的方法使光导鼓表面呈中性并与色粉微粒无关。在下次成像之前,光导鼓通过电晕放电再次使光导鼓表面带有同种均匀电荷,并根据印刷图文控制成像过程。 静电照相系统中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采用湿式色粉显影的高分辨力系统,一般采用800dpi的成像系统,主要代表产品是Indigo公司的数字印刷机;另 一种是采用干式色粉显影的低分辨力系统,采用的是600dpi的成像系统,主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