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上海历届语文高考作文题及范文

上海历届语文高考作文题及范文

上海历届高考作文范文

99年.阅读下面文字,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700-800字的文章。

回声

有一个小孩子,不如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没有付出,哪会有得到?没有奉献,哪会有收获?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这就是回声的独白,回声的启示,回声的内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心灵去对待另一颗心灵,都应该用一双热情的瞳孔去面对另一双瞳孔,因为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只有捧着自己的一颗心,真心地对待别人,爱和关心才会如春雨般地滋润我们的全身。没有付出,哪会有得到?没有奉献,哪会有收获?其实,对待别人是因,反馈到自己的则是果。

如果侯赛因国王身前不关心自己国家的人民,不操心国家的大事,不为中东和平而奔波调解,在他临死前的那几天,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国民在风雨中等候在王宫外,甘愿捐献自己的器官?如果燕妮不为穷苦的人奔走忙碌,她死后的墓前又怎会有鲜花的簇拥呢?

所以,无论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尊重,前提还是你自己的付出。

这是个伟大的世界,世界需要爱来维系,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关心来作用,只有这样世界才会缤纷多彩。不要过多地考虑自己,不要过分地算计别人,不要操心地计较付出得到的多少,因为得到付出之间永远没有公式。

莎士比亚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照亮别人。”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苍穹中的一颗小星,都只是深夜中的一把火炬,我们心中所想的应该是别人,装着的应该是别人,只有这样,天空才会更加明亮,深夜才会充满光明与温暖。

所以,朋友当你想获得别人的关心与尊重时,当你想让你的周围变得明亮起来,当你想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暖的世界中时,请从自己做起,请和和气气地对青山说一声:“你好!”相信青山也会让你感到满意的。

玫瑰赠人,手有余香,相信这余香会缠绕在你的指尖,渗透到你的心里,永远永远地环绕在这万水千山之间。

00年阅读下列提示,根据要求写作世界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源远流长,埃菲尔铁塔就是1889年世博会的主题塔,它至今仍是法国巴黎的象征。1970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博会主题是“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的主题是“新的起飞之路”;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的主题是“海洋”;未来的财富;新千年第一届世博会今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主题是“人类?自然?技术”我国也将参加。

最近,我国政府宣布支持上海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请你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源远流长,埃菲尔铁塔就是1889年世博会的主题塔,它到至今仍是法国巴黎的象征。1970年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博会主题是"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93年韩国大田世博会的主题是"新的起飞之路";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的主题是"海洋:未来的财富";新千年第一届世博会今年在德国的汉诺威举行,主题是"人类--自然--技术",我国也将参加。

最近,我国政府宣布支持上海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请你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思路领航

1) 世博会是世界关注的大会,所以其主题也应是世界关注的问题。比如"科技、想说爱你不容易",科技为我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却使得人际关系冷漠,科技制造出尖端武器,为世界埋下战争的隐患等等。

2) 可以从人文与科技相互依存的关系入手,写人文发展与科技发展的不平衡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以使人们注意人文的发展问题。

3) 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世界的一大热点。地球上的海洋、森林、草原、土地等无一不在以惊人的速度遭到破坏,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如何采取主动的策略来恢复被破坏的环境都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4) 能源问题也可作为世博会的主题。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得能源问题日益严重,能否开发出再生的、无污染的能源?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日渐匮乏时,我们采用什么能源来替代他们?

5) 也可以谈世界人口的问题;人口分布的不均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老龄化问题,人口的无限增长的后果及应采取的措施等。

文化:全人类的财富

关键构思

1. 由卡莱尔一段有关"文化与民族"的著名演讲引发论题。

2. 把文化作为支撑人类文明的最重要的支柱,重点论述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今天的意大利是四分五裂、支离破碎的,但它仍是统一的整体,因为它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出自但丁之口……俄国靠着骑兵加大炮统治着广袤的土地,它是伟大的,但那是哑巴的伟大,它终有一天要支离破碎……

--卡莱尔 1840年

这是演说家在"诗人英雄"演说中的一席话,大胆,但有预见性;他看到了文化对于整个民族的意义。意大利统一好些年了,苏联分裂也有好些年了,今天的你们站在科学技术的浪尖,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文化对于全人类的意义?

走过了四大文明古国的年代,那里繁荣昌盛;走过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岁月,那里欣欣向荣。时间沉淀,筛出最为可贵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文化当中,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人的幸福之门由两大支柱支撑--科学之柱、文化之柱。从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文化是平衡发展的。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设备产生之后,科学文化以一种极不平衡的速度发展起来: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网络、纳米技术、基因工程飞速发展,而文化却向着"快餐文化"、"口水文化"的方向衍化,人类的生活不断物欲化,精神追求不断低俗化。长此以往,幸福之门就将倾塌。

迷茫的眼神,暗紫色的唇色,"酷"的精神,破刺刺的牛仔衣--作为个人爱好无可厚非,作为大众爱好就不难看出这整个群体精神上的空虚。在今后快节奏的经济时代,人们急需补?quot;文化养料"。

2010年世博会基于此,主题定为:"文化,全人类的财富"。未来10年中,科技必会更快前进,生活节奏必然更快,所以我们有理由撷取各民族的文化精华,推向大众,让文化之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那时上海海滨将建一座巨大的石舫:内陈各地文化精品,缩小实物把凡尔赛宫、金字塔、帕台农神庙、紫禁城搬进来;各展馆将展出民族乐器,各地图腾;资料库备有各国文学作品、书画、曲乐的光盘,并与全世界各大博物馆联网……就在这里,您完全可以纵游千古,横览八方。不仅如此,世博会后,全世界各地的高雅艺术团体将签订条约,在全球作巡回演出。那时,我们真正地建立了一?quot;地球村",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

文化是独属于人类的,文化是共属于人类的,科技的背后后正靠这个博大而深厚的底蕴支撑着,好好把握啊,这一笔财富。

真正"以人为本"的时代即将揭幕,"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们期待着!

科技与人文齐飞

01年阅读下列提示,根据要求写作对文化遗产的理解

我国的文化遗产除了世界级的,还有各级各类的,它们分布于全国各地,有的就在我们身边。你注意过这些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文化遗产吗?请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近年来,我国的泰山、长城、苏州古典园林等已被评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并自觉地为保护这些遗产作出种种努力。今年在上海举办的重大国际会议还将周庄等江南古镇介绍给各国来宾,作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有效途径。

人类文化遗产不仅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即“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今年5月,我国古老的艺术品种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称号。

伤痕累累的大佛以乐山大佛为例,说明文化遗产亟待保护。

乐山大佛是四川有名的旅游景点,但现在却面临着许多问题:风化使得石头剥落,欠整修使得大佛青苔满脸,而附近工厂排放的废气形成的酸雨更使得大佛损害严重。这些问题不仅乐山大佛有,龙门石窟、故宫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以采取有力保护措施刻不容缓。

我们是如此富有可以写一篇说明文,介绍几种文化遗产。

我国历史悠久,因而祖先留给我们大量的文化遗产。其中有建筑遗产,如故宫、天坛等;有文学遗产,如李杜诗篇,苏章词章;有书面遗产;如颜柳赵欧等几家字体,顾恺之、吴道子以及八大山人等人的画等等。

不该丢掉的从歌曲《常回家看看》谈起,联系当今社会孝道失落的现象来说明文化遗产不仅仅指物质的、有形的遗产,还包括精神的、道德等的遗产。

前两年陈红的一曲《常回家看看》红遍大江南北,其中表现的亲情、孝心让人感动。但实际上,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的不孝子孙比比皆是。追究下去,好像应该是经济原因,但人本身的自觉性丧失才是根本原因。“孝”原是我国传统的美德,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却被人们丢弃了。怎样唤起人们的良知,将这种美德、这项遗产发扬光大,需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

劫后余生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珍藏于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的自述表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

我是一件中国文物,在这里呆了一百多年了。我原本安置在圆明园大水法前的喷水池边。我永远不能忘记那几天:一群黄头发、蓝眼睛的人闯进圆明园,他们看到那些金碧辉煌的宝物眼都直了,你争我抢,拿不动的就毁掉,最后还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可怜我的伙伴,还有那些无辜的宫女太监……我被一个人送到了博物馆,可是我宁愿死在那场火里,也不愿在这里被屈辱地展览!

02年也许你曾到过海边, 也许你在荧屏、荧幕上见过大海……请以“面向大海”为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面向大海

面向大海

大海,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当大海脾气温和时,海面上水平如镜,吹着温和的海风,令人心旷神怡;当大海脾气暴躁的时,海面上波涛汹涌,巨浪滔天,令人毛骨悚然,退让三

分。

当我站在海边,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平静、温和,海鸥在海面上盘旋着,发出阵阵叫声往水中乱窜的鱼儿们飞去,一只只海鸥就像是火箭般往水里面直冲。凉爽的海风在海岸边围绕着,把我身上的暑气吹散了,整个人舒服多了。面向大海,我仿佛看到了地球的勃勃生机:渔夫们正在海上忙碌的捕鱼,巨大的渔网中,满载着渔夫们的喜悦和幸福。浪花不时地涌上岸边来,一会儿冲到了沙滩上,又迅速的往回退到海里,就好像一群群小孩,顽皮地蹦上了岸,看到了人,又害羞地退了回去。在平如明镜的海面上,一些海豚正在嬉戏,有的时候再水里面转圈,有时则像跳高运动员那样,摆动着强健有力的尾巴,高高地跃出了水面,在高空中展现他美丽的舞姿,然后又回到了茫茫海水中畅游着。然而,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大海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得,远处的渔船,就像是在不断摇摆的大海中的一片小小的叶子,任由巨浪的摆布,乘着风浪摆来摆去的,好像要翻船似得,让人感到担心。巨浪猛地拍打着岸边,发出的轰鸣声,宛如千千万万个人在打鼓,又好像千万头暴怒的雄狮发出的吼叫声。巨浪一个一个地撞向堤坝,溅起有三四丈的水花,有的人不怕弄湿自己的衣服,冒着巨浪,站到岸边上,以遮天蔽日的浪花为背景,记录下大海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太阳渐渐西下,暴怒的大海好像玩累了,慢慢地恢复平静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又回到了顽皮小孩的阶段,海面上的浪也渐渐地平复下来了。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珠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个夺目的亮点,这时,大海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面向大海,让我看到的不是平凡的海水,而是大海的美丽和地球的勃勃生机,只能把大海当作做是大量的水组成的汪洋,因为它也会有高兴和不高兴的时候。面向大海,让我知道了大海总是变幻莫测的,没有人能够猜透大海的心思。如果真正地去面向大海,用心地去感受大海,就会发现,大海是那么的美丽和神奇。

大海,依旧是一个神秘的世界。

03年“杂”的含义很多,有褒有贬。请联系生活或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对“杂”的理解

朝晖夕晒

夜深,才入寐,忽梦有乌姓编辑挟一《高考杂谈》嘱余为序。问之,乃知国考虽休,出题、教学、师生诸家仍有满腹言辞待发。乌编遂应市场之需、集众人所言,成此册。乌编乃我忘年,盛情难却,余遂勉为是文:

我以为,这本《高考杂谈》很好,好就好在一个“杂”字。

诸子百家中,最能助秦王统一天下的是吕氏杂家;晚清大诗人龚自珍,最让人念念不忘的是《巳亥杂诗》;中国现代文学泰斗鲁迅,最可表现其思想成就的是杂文……

“杂”岂不很好?

当然,“杂”大多在奋斗与竞争时展现其好处,所以“杂物”总能表现出勃勃的生命力。大自然中,植物方面,杂草的生命力总强于庄稼,庄稼中最有活力的是五谷杂粮,精粮水稻中最有价值的是杂交品种;动转方面,野生动物中最长寿的是杂食动物乌龟,家畜中最得力的是马和驴杂交出来的骡子;社会生活方面,人群中最好看最聪明的是混血儿,国家中最先进最发达的是人种最杂的新大陆上的国家,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存留下来的国家,也是因为一直以来众多民族杂处一起不事纷争同舟共济。

原来,“杂”是一种多极,一种包容。正所谓“千帆竞发,一日千里;海聚百川,有容乃大”。只有万类霜天的世界才显得自由,只有厚德载物的气度才耐得长久,生命的活力与耐力,不正是靠“杂”才得以加强和延续的吗?

但“杂”在梳理与整治时却又往往是不好的,所以“杂物”是需要收拾与约

束的。大自然生生相克,淘汰纷杂落后的物种;各国家制定法律,惩治纷杂败坏的罪行;能源与矿产,要等到提纯之后再来供人使用;著书与立说,要理清规矩条理才能钻研传承……请想一想,在这种时候,我们岂能杂乱无章?所以,《三国演义》中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天下万物、杂久必纯,纯久必杂”呢?

最后回到这本书上来,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惟其重要,才更要有敢于“杂”的精神――让大家都来参与建设,集思广益,使我们国家的考试制度考试方法更加成熟更加有效,使我们国家的优秀人才更有机会脱颖而出接受培养服务大众,这有什么不好?当然,“杂谈”一番之后,辽是要把出题判分的事“纯”交给考试院阅卷组去办,因为他们可以“集杂成纯”,不至于“杂乱无比”“趁杂牟利”。

是为序。

X X X

X年X月X

[跋]旦日晨兴,意犹未尽,书记梦中所思,颇得于意;忽闻老父棰门断喝:“太阳晒屁股了还懒着不起,快去楼下杂货店买二斤杂和面儿、六两羊杂碎儿,家里等米下锅呢。”闻悟大惊,流汗失色,蹙钕娟惑曰:“编辑请序,子虚乌有;梦中作草,一钱不值;拉杂文字,难裹其腹:不知所云,何所用哉?”……

04/年作文对“忙”的理解

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

(2)1000字左右。

(3)不要写成诗歌。

偷了04年上海高考卷的题,借了王了一先生《闲》的意,年跟前做篇文章。

印象里面,说“忙”的人,总是脱不了粗俗浅薄的底子,而儒雅精干的人,好像都是羞于说“忙”的。为政的境界是垂拱而治,叫做治大国若烹小鲜;做大事的榜样有孔明军师羽扇纶巾谢安都督游墅围棋,那是运筹帷幄,从容自若;就说同样是教书的,魏书生老师当时做校长书记教两个班还有那么多社会兼职,据说一年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外面,人家还是游刃有余,你不就是教书么,能忙到哪儿去?所以早自习同事问我说:“又熬夜了吧,你那眼睛。”“嘿嘿,闹肚子,没睡好。”我说我是出一个18分的现代文学作品鉴赏题耗了8小时到凌晨5点才睡么?也太没能力了吧。

我不说忙,我说做中学教师时间有些紧。

每周16节课,备课总不会少于16小时吧,两个班,看一次作文算10小时,月考周考,一次阅卷少说也是10小时,这两项儿每周大抵摊上那么一项,这样算,应该够了每天8小时工作的要求。如果加上会议讨论研究指导等等,说我教书时间有些紧当不会有疑。

就说这是拿时间换稻粱吧。如果我要稳稳保住这份稻粱,或许我还得在备课上多下些功夫,还得看点儿文章书籍经验方法什么的补补脑子壮壮身子骨,还得学习PowerPoint、Fireworks、Flash、FrontPage等等之类“与时俱进”,这还得花时间。

如果还想着车子房子,还得另外想法子挣票子。家教犯忌,不能做,我熬夜码字儿“恰同学少年”(湘方言“恰”“吃”同音),说惯的仨W这会儿叫停,一年奔个一W 的目标,差不多也要20万字。20万字要多少时间?懒得花时间算。

是个男人,也不想在人跟前太矮了去吧?凡夫俗子,又难得脱净“荣誉”二字,如果也想加个称号什么的,又得弄课题弄论文弄这指标那参数,够你用时间堆。当然,这些可以悠着些来。

可是,这人啊,又常常有些自己想做的事来找耗,大约不为稻粱也不为荣誉,就是觉着该做想做。即如做这个网站,不说制作维护组织联系,也不说看页子,那时间帐不好算,回头理一理,这年半来,用三个ID发主帖154篇,发回帖2928篇,编辑1599篇(加上头三月没有计数的和在别人的基础上修改调整没有计数的,远不止这个数),回站内短信息站务QQ和Email怎么着也过了千,也就是说,500天,平均每天回帖6篇,编辑3篇,发信息QQEmail计2条,这也是时间。

六个工作日下来,又还想抽个空子放松放松。斯大林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毛泽东说用休息的时间去工作那是蚀本的买卖,主理一国之务的领袖们周末也好像是要打打猎跳跳舞来调节调节休息休息的,我周末同学同事一起喝口小酒搓把小麻将逗个小乐和——现在有文件不许搓麻将了,得另外找娱乐的法子了,觉得这个时间也该花。

——这花时间那花时间,时间不够,就叫做“忙”。

我读明白王了一先生那篇《闲》是在“不患忙而患不均”这七个字上,我认“不均”,人家能悠闲过日子那是人家的能耐,你忙是你只有这号本事。我还明白,如果将忙视为充实,是将自己归回人间,如果将忙看做辛苦,是将自己送入地狱。能忙是福,我忙我快乐,这蛮好。

但是,我真的不想被这样那样的规则框着忙,更不想忙那作假的事儿作秀的事儿。

是吧,粗俗浅薄就是粗俗浅薄,套上件锦袍底下儿虱子还是满处爬,装儒雅是装不来的。难得写篇文章还是在嚷着自己嚷着忙。

05/年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

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

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

《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惘,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镜头三:

时至今日,广告已成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品牌的广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作文(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当今的文化生活的看法

以少年眼光看中国电视现状

如今,看电视已经成了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一环。它是宣传国家方针政策,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主要途径。有没有好的高质量的电视节目直接影响到国民的素质,这应该是没有异议的。

我觉得阶段的中国电视正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可喜的是它的发展得到了人群众的广泛重视,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看见一些电视人的努力。很多知名节目、王牌电视台都相继奠定了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甚至一些民营电视台也在积极行动起来,真所谓该调动起来的力量都调动起来了。所谓探索阶段应该是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电视道路。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不可以摹仿。自从去年年底的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开始,中国几乎都掀起了“青春偶像剧”高潮,既然大家都喜欢看,商家又可以赚钱,这本来都是无可厚非的。而国内的编剧偏偏只看到了“青春偶像剧”的外衣。有人总结,青春偶像剧有六大秘诀,一是面孔,二是服饰,三是剧情,四是细节,五是观念,六是音乐。我觉得总结得非常全面,其中一、二、五、六是可以在撇开国情的基础上自由摹仿的。问题就出在剧情和细节上,我觉得我们的编剧只看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认定哪种类型的最煽情,最受欢迎,就照本宣科,即使不合逻辑也无所谓。

由此引申开去,不只是所谓的青春偶像剧的编者,我觉得现在的编者都普遍存在三个问题。第一,缺乏对生活真正的体验,爱把自己关在家里,想当然地写,思维不开阔。第二,我觉得他们太多缺乏对美的真正体验,很多电视剧都缺乏美感。真正的美不是说真的要抛开国情,搞些豪华的房子什么的,当然这些都有一定衬托作用,但真正的美,准确来说是一种

美感,一种发自内心的舒适感觉,是人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共鸣,或者说是一种追求,一种意境,寄托着人的某一种生活理想。第三,就是缺乏创新精神,这点最重要。

不仅是现代剧,就连古装剧、卡通片也是这样,但现在最让人感到安慰的应该是《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的迅速崛起,它们能贴近群众生活,让群众不觉得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节目,能说到一些深层次问题。当然,电视节目也不能都是这样严肃,不过,我们的娱乐节目也太多了,以上这些“娱糸”再发展下去就变成“愚弄”了。

以上是我——一个少年眼光看中国电视现状的一些看法,我忠心祝福中国电视——一路顺风!

06/年作文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想握住你的手

上海一考生

真情莫过共握手!

——题记

虚掩的房门“咯吱”一声开了一道缝隙,爸探进半个脑袋向里张望。天刚亮,同房的病友可能正在梦乡。我刚醒,缩着身子用被角半掩着脸。没错,是爸!

红的,一大束康乃馨,我惊呆了。那天,爸依旧是穿着那身泛白的工作服,头发很凌乱,或许外面风大。清早的雾水打湿了他的发尖,脸上似乎还带着风的痕迹,看起来比以前沧桑了许多。然而,我禁不住想笑,爸的样子笨拙而滑稽,他那一身装扮与他胸前一大束康乃馨极不相称。我总以为,鲜花该是有着某种浪漫和情调。爸朝我这边走来,我咧着嘴躲在被角里偷偷地笑。“哦,醒了。”爸惊诧的表情让我知道我是多么爱睡懒觉。“嗯,可是老爸,您这花是给我的?”我还是有点狐疑。这一问,爸反倒有点紧张,两只手不停地换着拿花,脸上泛起了红晕,慌乱地点了点头。“昨天还和你妈商量着买什么,后来你妈说你喜欢康乃馨。一大早我就到花店拣了几束新鲜的,只是店主将它包装得太鲜艳……”爸停住了,他可

能真的不习惯这种送花的场合。

爸翻遍了抽屉终于找到了一个插花的瓶子,很脏。没等我说话,爸已放下了花一路小跑着出去。我端详着那一大束火红的康乃馨,竟不知怎么已被感动了。我又想起了出事的那天,妈的慌乱,爸的平静。腿摔成了骨折,都怪我骑车太粗心。当时只记得一阵剧痛,腿再也拿不动了。医院的急诊室在四楼,电梯口挤满了人。我知道爸妈是担心我病情严重才决定上急诊室。爸背着我急匆匆地爬楼梯,一路上没歇过。伏在爸的肩上,我清清楚楚地看清了他脸上的汗珠。爸的身体很单薄,可背我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了他的力量。四楼,我不知那长长的楼道有多少阶,也没有目睹爸将我送进急诊室后的气喘吁吁。那绝不是一段好走的路……爸捧着花瓶进来了,脸上是憨厚的笑。那一刻,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人说,朴素的爱却是最伟大的。我恍然明白,其实爸从来没有给过我富丽堂皇的爱。我和他的故事没有影片上的轰轰烈烈。我的童年,他的爱是交给了三月里高飞的风筝,黑眼睛的小鲫鱼……点点滴滴地用

温暖包围我长大。

不知何时,爸已插好了康乃馨,一个人憨憨地在排列每朵花的顺序。左边、右边、向上、向下。我静静地凝望他,感受满屋里清晨的祝福。花瓣上,一滴露珠滑落了下来。微妙的情

感里,康乃馨也懂得为我流泪。

……我渐渐地睡着了,迷迷糊糊有一双手将我的手轻握,我没有睁开眼,然而我的眼泪

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满脸。

[名师点评]本文的亮点有以下三点:

一、本文作者巧设情境,在平凡而动人的细节描写中,传达了这样深刻的理念:真情莫

过共握手!

二、故事从一个细小的场景切入:父亲手中拿了一大束红红的康乃馨来医院看“我”,样子笨拙而滑稽,当“我”问老爸“您这花是给我的”,这一问,爸反倒有点紧张,两只手不停地换着拿花,脸上泛起了红晕,慌乱地点了点头。接下来就是老爸交代为什么要买花,将插花的瓶子洗好插上花,“憨憨地在排列每朵花的顺序”,“我”被感动着,“眼泪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满脸”。这就启示我们,老爸将“我”的手轻握,传遍“我”身的是亲情。

是亲情让我们共握手。

三、此文场景单纯而立意高远,情节集中而有波澜,语言朴实而内涵丰富,人物心路历

程清晰可见,一些细节描写尤为出色。

07/年作文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70分)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必须跨过这道坎

放假期间,倘若有空下的时间,总是要跟着我的美术老师去偏远的山间写生。景区的环境自是如瑶池仙境,教人流连忘返,而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倒只有我们那暂时栖身的农家门厅前,一道高高垒起的门坎儿。

我的老师喜欢未被开发而经人工雕琢的环境,他要的是那种自然质朴的景。而在那种地方我们所能居住的农家,都只有老旧破败的门庭,和高低不同的门坎儿。几年前刚开始出去写生时,我常会被那垒至小腿肚的门坎绊倒,往往是走进一扇门,毫无预警地就栽了一跟头,结结实实地向八仙桌上的菩萨嗑了个大头。在吃了不少闷亏后我终于学聪明了,但凡见着高度超过两米,厚度超过十公分的门,就会下意识地做高抬腿动作。

后来我才明白个中玄妙,原来在这僻远的山区,民俗守旧落后,思想封建保守。而那门坎儿的高度是与这一家在当地的地位等等被划上等号的。门坎儿越高,它所象征的地位就越高。我当时心里乐呵,敢情我住的便是那村上领军人物的家?于是开始留心那些门坎儿,留心起这闭塞的村落。

七月里的天气,山里虽说暑气不重,却也依旧燥得让人发闷。我们开始从早晨五点,画到上午九点左右。山里不时有人踱过,偶尔回头瞧上两眼,又像是怕惊扰了我们,缩在一旁不敢吱声。有过对话的,只是一些山里头的孩子,十来岁光景,却不上学,满山遍野地乱跑,看见人画画便围上来,开始怯怯地不作响,尔后有胆大的孩子问了句“画的是否是远处那个金色草垛”?我答是,他们渐渐多话起来,问我这画什么价钱,我抚额失笑,告诉他们这只是习作,不卖钱。一个小孩问能否送她,我点头,把画取上,让她等画风干后再拿走。期间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上课,一群孩子都是坦然地说家里穷,或是祖辈没有读书人,说着从父母亲那里听来的读书无用的理论。忽然地,我就想起那座高垒的门坎儿,和里面昏暗的厅,仿佛被门隔绝了千百世的光阴。

画干了,却被风吹上了许多细密的尘,涩涩地嵌进粉质的纸里,小孩也不嫌弃,像得了宝贝似的捧了去。我开始觉得这景并非那么心适怡然。

回家时,房东阿婆来牵我的手,我搀着她跨过那堵门坎,她颤抖地扶着我,吃力地迈出来,她说下次再来,夹着浓重的乡音,我点头,盯着她的小脚。车渐行渐远。

我回头,看倚在门上的阿婆。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

点评:这是一篇难得一见的记叙文。

文章立意显然是偏远的农村必须跨过民俗守旧落后,思想封建保守这道坎。但作者并没有做口号似地阐述,而是将其化为了一连串具体可感的形象:高垒的门坎儿、昏暗的厅、不上学,满山遍野地乱跑的孩子还有夹着浓重的乡音,小脚的阿婆。结尾尤其出色,落日的余辉洒在倚门而立阿婆的身上和有着高高坎的门上,却照不亮阿婆逝去的年华和坎内那昏暗的厅。明指那个农村尚未跨过落后的坎,暗指他们必须跨过这道坎以后才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文章的语言极为平实而省净,有时甚至不用复合词,如自然质朴的“景”、细密的“尘”,却让人回味无穷。描写的细腻具体更是令人叹赏。

当然,作为考试的文章,若能在最后,使点题文字含义再显豁一些,也是有必要的。

08年作文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他们

他们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

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

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

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

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09年.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

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

可有二”。

“板桥体”。

非常艺术与非常眼光

诗人在字里行间融入自己独特的思考;画家将自己的心绪一览无余地泼洒在纸上;书法家在蕴气与纵神的笔锋中挥洒新鲜的墨痕,于是中华民族的艺术史繁荣空前,每一次的发展与改变都为其写上独特的一笔。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形成了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的板桥体。我想如果他只是一味仿造仿古,那中国书法史上如何留下这一个竹痩我瘦的郑燮啊!而同样如果没有非常的眼光来捕捉欣赏,如何留得下这非常的艺术瑰宝啊!

但遗憾的是,现在的艺术已少能以非常的形态现于世人,而是由于缺乏非常的眼光而溃于芸芸众生之中。

当张晓刚的当代派画作以四千万的高价易主时,鲜花掌声,闪光灯不绝于世;但当经济寒流侵袭世界之时,当代艺术家们纷纷落马,于是评论家们的奚落声,嘲笑声又铺天盖地而来。看到这里,我不禁疑惑,评判欣赏艺术的尺度究竟是什么?对待这样的新兴当代艺术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态度?

我们看到,在这样一种非常艺术形式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时,人们称之为创新,而当其行情一落千丈时,人们称之为幼稚。我想判断艺术价值的标杆不应是行情,特别是这样一种非常态的艺术。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在临摹名家之作后,大胆地将自己对于宇宙人生的理解与对艺术的感悟融入其中,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其勇气可见一斑。无论这样的艺术是幼稚还是

创新,抑或是媚俗或深刻,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至少他们经历过,痛苦过,快乐过,伤感过,这不是用一句值钱或不值钱所能涵盖的。

这种非常艺术需要非常眼光,所谓独到眼光是不以守旧的眼光观艺术的行情。但有一些人却是以传统的艺术思维去思考当代艺术,没有看到当代的艺术中所有的发展与创新,或一味逐求商业利益,而使一些优秀的新形式艺术埋没世间。

如今,人们应该做的是不再以功利的方式看待非常艺术,而非常艺术则应以更成熟更严谨的状态面世,创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派,不再让其它非艺术的因素左右我们的思想。艺术是独一的,同时又是有共性的。

生活需要创新,科学需要探索,中国的艺术同样亟待注入新鲜血液。当代书法家在熟练永字八法后,迫切需要的便是对于艺术、人生、世界、宇宙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要有一股不媚俗的勇气。

[点评]该考生作文有三巧:一是拟题之巧,紧扣材料主旨——有独特之感;二是开篇之巧,通过对三种艺术的独特风格的描述,得出对独特艺术的价值判断——有乐读之感;三是辨析之巧,对“非常艺术需要非常眼光”的关系分析后,得出“生活需要创新,科学需要探索,中国的艺术同样亟待注入新鲜血液。当代书法家在熟练永字八法后,迫切需要的便是对于艺术、人生、世界、宇宙的思考和感悟,同时也要有一股不媚俗的勇气”的结论——有顿悟之意。

如果该考生能跳出就书法艺术论书法艺术的思考范畴,则会更增添析理的深度。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

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我感慨道。

老人拍拍我的肩:“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你好好看看。”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

[点评]作为考场作文,本文最为人激赏之处在于思想上的理性思辨、文化思考以及行文上收放自如的对话形式的成功运用。题目“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显然是准确把握材料,进而凝练升华思维的成果。作者就字说人,就事论理,层层推进。起笔从“板桥体”说起,中间以修身、做人承接与延伸,结尾再以文化特色加以归纳和概括,这就将“和而不同”的真谛阐述透彻了:承认差异,包容个性,走向大同。文章运用对话体,或总或分地将具象的材料与抽象的事理结合在一起进行论述,较好地达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论述要求。

贵在独创

我从小喜欢集邮。我看见邮票,就从信封上剪下来,贴到我的集邮本上。据说,像我这样的中国的集邮迷,已经多达三亿。

在众多的集邮爱好者之中,北京的刘超是特殊的一位。他不是泛泛的收藏邮票,而是把目光投向邮票上的帽子。比如,“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中李时珍戴的帽子;“八一”纪念邮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帽子;关汉卿纪念邮票上关汉卿的帽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邮票上志愿军战士的帽子;杜甫纪念邮票上杜甫的帽子;儿童特种邮票那12个孩子戴着12种不同式样的帽子……他专门收藏这些跟帽子有关的邮票,接着他去查阅资料,去请教历史学家、戏剧家、文学家,深入研究帽子,透过邮票这小小的窗口,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帽子的演变史!他举办了《新中国邮票上的帽子》专题邮展,引起参观者莫大的兴趣。

我所感兴趣的不在于这邮展本身,而在于刘超独创的视角:他展出的邮票,都是普普通通的邮票,然而独具慧眼的他吹响了“帽子”邮票的“集结号”,产生了平中出奇、凡中显异的效果,成为三亿集邮爱好者中惟一的“帽子邮票专家”。他异彩耀人,一举荣获“中华全国邮票展览”银质奖!刘超出奇制胜,给了收藏迷们以深刻的启示,不要忙忙碌碌于收与藏,还要善于思索,善于创新,善于想出不同于众的新点子。

从刘超的“帽子”邮票,我联想起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会拉小提琴的人不计其数,会哼越剧的人也数不胜数,然而青年作曲家何占豪把越剧跟小提琴结合起来,创一代之新,一炮打响,一举成功。

当时,何占豪还只是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一名学生,还未学过作曲。他从小在浙江一个越剧团中长大,熟悉越剧。他的思想上没有什么框框,大胆把越剧与小提琴结合起来,与同学陈钢一起写出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当时,这在一般的作曲家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然而,《梁祝》之所以会蜚声中外乐坛,就在于它一新耳目,别具风格。何占豪说:“我的创作,大的风格必须是中国的,小的风格必须是我何占豪个人的。”这句话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独创精神。

其实,就京剧来说,“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他们各自成为一大流派,成功的缘由同样是“独创”两个字。在众多的画家中,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也是由于富有独创精神,自成一家,各树一帜。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莫过于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这种因循守旧的人,就像老是围着碾子打转转一样,永远不能走别人所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别人所没有创造的东西。正因为这样,作为作家,我一直把这样的格言奉为创作原则: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我要努力写出“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作品。只有敢于创一代之新,才能跨入成功之门。

哦,独创可贵,贵在创新!

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

郑板桥的书法之所以闻名,被称为“板桥体”,是因为他的作品有它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例如现在经营餐饮业,竞争很激烈,随时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性,据网上统计,业绩好、受顾客欢迎的,大多数是主题餐厅。有在一片黑暗中进食的餐厅,有专门以白领女性为顾客的餐厅,考虑到白领女性的烦恼,特地提供免费营养减肥套餐,并提供一次性拖鞋,除去她们穿高跟鞋的不适。这些餐厅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保持较好的业绩,因为他们的主管经营有道,知道如何突出店中的特色,迎合顾客的需要。

又如英国十六、七世纪的著名画家乔治.摩兰,他的油画作品起初被当做贡品运往中国的时候,人们以为远看还行,可近看一无是处,只看得见一片片的颜料。正是因为这种特色,他的油画作品还是渐渐别国人所接受了,甚至以有他的作品收藏为荣。

其实,我们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由于现在上海着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因此今年财经大学、海事大学、海洋大学都非常热门,许多人是有从众心理的,即使自己的孩子不喜欢,也硬逼着他们填上这所学校。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当我们自身的特色和别人的特色一样时,那也就不可称其为“特色”。反之,只要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来填报学校,即使这门专业是冷门,只要自己有兴趣,就可以学得很好,说不定毕业后会成为各公司争夺的人才呢!

做人也是如此,有谚语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要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值得去做的事,那就放手一搏,努力去做吧,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呢!活出自己的特色就好。

但特色并不等于个性,在做任何事之前,要考虑是否侵犯了别人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培养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我相信可以活得更精彩,生活也会充满乐趣。

[点评]由“板桥体”而悟出特色与成功的关系,算是抓住了材料的要领。由餐饮到艺术,从学业方向到人生道路,在朴素的口吻与语言中,话题得到自然贴切的引申。这让我想到了一句俗话:是金子总会发光。其实,也许我们并不是惯常意义上的金子,却也可因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而具有了超乎寻常的价值。在今天这样一个倡导多元、高扬个性的时代,本文阐述的道理显得亲切而可信。

除了倒数第二段略显多余,本文在整体上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在众多华丽的高考作文之中,此文倒也不减光彩。

独一无二

人常说隶书给人的感觉太张扬,而楷书给人的感觉太拘泥。而聪明的郑板桥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板桥体”。歪歪斜斜而又错落有致,实属妙哉!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实为有理,我颇有同感。不仅是书法界还是我们的社会,不是缺乏“郑板桥”,就是“郑板桥”仿品太多!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板桥体”,需要创新,而不是泛滥的空壳。

幼时学习书法,前期都是以临摹为主,刚开始练得很辛苦;直到后来,我才深究其意。原来,学习别人的字体与风格是难,特别是要将那种字体与自己思想情感甚至你的笔法融于一体,然而,真正的境界在于练就你自己的风格,这就是难上加难。学习多年,我仍还未成气候。因此甚是佩服郑板桥这类的先驱。然而,现在书法界中许多自称“书法家”的人,其实也与我的处境一样尴尬,只不过他们的“火候”比我更深罢了。其实也缺少了他们的“个性”。他们的“描摹”虽能形似,却不神似,也验证了“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道理。又岂止书法需要“板桥体”,我们的社会也需要其注入。

在我们的作文界时常会闹出两个字“抄袭”。如今书籍泛滥,人人都是“作家”,人人都可有一两本“著作”。然而,却有大部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实为狼狈。他们把名家的珍品抄袭一番,汇就一本书,却弄得个四不像。所以说,真正有价值的、意境高的你也抄不像,不如开创自己的品牌,自力更生呗!

且说最近红爆一时的小沈阳,大家都被他的搞笑天赋所吸引。小沈阳却实在是别出心裁,独树新枝,但是小沈阳可有一,却不可有二。有一,可谓之新潮,有二,有三则不然,不仅大大削减了其新意,还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这可就不讨好了。因此,无论怎样,我们的社会都需要“板桥体”,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更丰富的元素,就像字体一样。

“板桥体”不仅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既不可太张扬,也不可太拘泥,要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才适度、中和。要根据自身条件,打出自我的天地,勇于创新,塑造独一无二的个性。

放眼未来,希望我们的社会将会有更多不同的“板桥体”,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轻松舞出自己的舞台!

[点评]考生对材料的理解紧扣提倡创新、发展个性这一主题,足见其有阅读提炼能力。开篇对楷书和隶书特点的评价,自然引出作文材料,足见其对材料的处理能力。正文由“板桥体”的“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开去,写到了幼时学习书法“描摹”的感受、写作界的“抄袭”、小沈阳的搞笑新潮,这一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议论,足见其有认识事理的思想素质。

虽然语言表达尚待锤炼,但作为考场作文功底可嘉。

传承与创新

“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入一条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真理。正如贾平凹在信中对小妹所说:“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

“板桥体”与“扬州八怪”的其他艺术风格的诞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在那个压制人才发展、摧残人才天性的清王朝,“扬州八怪”用一种不合乎世俗审美标准的艺术风格,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高尚情操,是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于权贵的蔑视和抗争。可以说,“板桥体”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是挣脱束缚,思想和心灵获得自由的象征,这也便是郑板桥作品的韵味所在。后人如果模仿“板桥体”,只能有其形而无其神。这样的作品,当然“不可有二”。然而,许多人并不信奉这个原则。当文学与时尚产生了关联,似乎文学创作也能产业化发展,作家也能按一个模子批量生产了。书店里,占据“畅销书架”的一会儿是悬疑小说,一会儿又是通俗哲理。花样总在翻新,却大都千篇一律。那些书虽畅销一时,不久却被遗忘在角落,蒙上尘垢,挂上蛛网。一位名人说过:“所有的价值最终都只剩下时间。时间会滤去所有跟风的作品,最终只留下一部或几部体现时代精神,关注人类和人生的作品。”

这么说,我们是否就不要学习他人的作品了呢?当然不是。那些肤浅的跟风之作,正是因为对文化艺术传承、研究不够,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落于俗套。因此,传承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