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庸浅析

中庸浅析

中庸浅析
中庸浅析

摘要

“中庸”作为儒学核心范畴之一,是儒家伦理道德的行为准则和思想方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庸概念最早由孔子提出,经子思及门人继承,发展了“中庸”思想,并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著作《中庸》;而宋儒进一步在哲学文化观念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庸”。“中庸”二字有其特有的历史和学术渊源,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小至日常修为,大至定国安邦,并对我国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影响颇深。笔者希望本文通过此文已追寻中庸足迹,以求自修。

关键字:中庸;处世哲学;治国之道

Abstract

"The Mean",as one of core categories of Confucianismis the behavioral standards of Confucian ethics and morality and thinking methods.and is also the core cuhural concep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ean "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concept should be owed to the Confucius ,then wa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by Zi Si and other students and gradually formed the systematic theoretical work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fter that,Confucius in Song Dynasty enriched and developed”the Mean”in the concepts of philosophical culture. With specific historic and academic significances, "the Mean " is full of importances in daily life behaviour such as in doing trivial things or governing a country ,what;s more, i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t is hoped via this paper to pursue the root of "the Mean " and finally improve myself.

Key word:"the Mean";the way of treating others ,the communication phylosophy;the governing wisdom;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目录 (3)

第一章引言 (4)

第二章中庸的渊源与含义 (4)

2.1 “中”的渊源与含义 (5)

2.2 “庸”的渊源与含义 (6)

第三章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7)

3.1中庸之道与处世哲学 (7)

3.1.1 立身哲学——中规中矩,中正中节 (7)

3.1.2修身哲学——端庄沉稳,守善持中 (8)

3.1.3 享乐哲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9)

3.1.4中庸为人哲学——执其两端,取其中正 (10)

3.2 中庸之道与治世之道 (11)

3.2.1中庸治世之道——执其两端,取民中正 (11)

3.2..2中庸治世之道——内外兼修,和谐社会 (13)

第四章结语 (16)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引言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经过孔子,子思、孟子和荀子的探寻,中庸被提到了“大本”和“天命”的高度。自宋明之际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分别用“理”、“心”和“良知”来诠释中庸,在其哲学思想中,中庸地位不可动摇。而后,冯友兰和杜维明等学者又用西学的观点探析中庸,使中庸思想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虽然其后,儒家学派分裂,纵然观点不一,时代不同,如先秦时期的思孟学派、荀子学派及宋明时期的程朱学派、陆王学派,但“中庸”的问题上,儒家学者们却出人意料的一致:即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重点,教导人们行为做事的一个基本准则和方法。

孟子的“性善”、“放心”,其为学、做人的主要目标还是中庸,可见于“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下》;中庸在荀子思想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曷谓中?日:礼义是也。”(《荀子·儒效》)中即是礼义,“先王之道,仁之隆之也,比中而行之。”(《荀子·儒效》)先王之道之所以是人们行为做事的准则,就是因为它合乎中庸。二程对“中庸”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天理固高明,不极乎高明,不足以道中庸。中庸乃高明之极。”在二程眼里,中庸就是神灵,即使奋斗终生,也未必能到达此境地;朱熹也誉其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而近代,也有康有为大赞中庸之道,他对中庸思想评价甚高,“孔子之道大矣,荡荡如天,民难名之,惟圣孙子思,亲传文道,具知圣统。”

《中庸》为子思所做,而《中庸》主要讲述的是中庸思想,其文中所指的“亲传文道”就是中庸思想。由此可见,中庸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第二章中庸的渊源与含义

2.1“中”的渊源及含义

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是我们研究中国的儒家思想必然途径,它是儒家道德观和方法论的集大成,中庸是什么?有哪些内涵?几千年来,学者们众口不一,论述颇丰,然而却未有一个立论,笔者认为,中庸由“中”和“庸”组成,要了解中庸,首先就应了解“中”、“庸”二字的渊源和含义。

“中”作为象形字,其字形在历史上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其字义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情况。但从其最初构造来看,其含义主要有两种:

第一,旗帜。从“中”的两个甲骨文和第一个金文来看,中字就象是一个旗帜在迎风飘扬。唐兰先生曾经说过,“余谓中者最初为氏族社会中之徽帜……此其徽帜,古时用以集众,《周礼·大司马》教大阅,建旗以致民,民至,仆之,诛后至者,亦古之遗制也。盖古者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趋附,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列众为陈,建中之酋长或贵族,居中央,而群众左之右之望见中之所在,即知为中央矣。然则中本徽帜,而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遂引伸为中央之义,因更引伸为一切之中。后人既习用中央等引伸之义,而中之本义晦。”后来这一观点又被引申为中间,中央。

第二,中间。《说文》:“中,内也。”《说文》把中的本义解释为内,从中字的构造来看是一样的,自古以来,古人都以中为贵,不能有偏差。

现在,我们接触更多,应用最广泛的还是第二个意思,即中间,度的含义。随着历史变迁,“中”中间演变成为好品质的代名词,如“丕惟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尚书·酒浩》寓意,热应该长期的观察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才有所作为。此外,周公《尚书》还提到治国之道,“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尚书·立政》)。强调对对百姓处刑罚谨慎,宽严适度,反对严刑峻法。

可见,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治国平天下,“中”都是最佳选择。

2.2 “庸”的渊源及含义

相对于“中”,庸的解释并不多,《尚书·皋陶谟》篇曾提到过庸字:“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强调尊卑有序,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五种礼节,并使它们固定、经常化!在这里庸字很明显是恒常、经常的意思。而《左传·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太姬配胡公”这里有“庸”解释为“用”

笔者更趋于前者,即“经常,不变”《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朱熹注:“庸,平常也。”《国语·齐语》:“臣,君之庸臣也。”庸臣就是平庸、平常之臣。《荀子·王制》有:“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中庸民“,平常的人。

中庸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合成词,其中“中”是核心,“庸”是修饰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涵也不断的得到丰富和充实。由上可知,要中庸可理解为恒定的一个,持有的为人哲学。

第三章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3.1中庸之道与处世哲学

3.1.1 立身哲学——中规中矩,中正中节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三章立身之要,和谐为本。此处提出中和的概念,认为人应当追求中和,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可过度释放情感和意志,干预和破坏自然界的秩序。这个观点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此处的中和的观点,是《中庸》的核心观点,是全文的灵魂。

“和”为中华传统美德,先秦以来,卒子百家节推崇和的观念,墨家有“兼相爱,交相利”,道家倡导“不争”.“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佛教反对杀生,不与人相争。

当然,我们所指的和谐并不是懦弱,毛泽东有句名言“有理、有利、有节”,其思想渊源就是中和。这六个字,既包含做事的原则和依据,也包含做事的方法和艺术,充满了思想智慧,是门大学问。在许多情况下,人的聪明与愚昧、行为的成功与失败,就在于这六个字的把握上。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第五章

给人面子,利己利人。孔子说:舜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他喜欢提出问题并善于辨别哪些说法更接近实际。他主张正面引导,不喜欢公开揭露他人的缺点,而乐于表扬他人的长处。他能准确地把握事物对立的两面,用中和的做法对待百姓。这就是他能成为圣人、成为舜的原因。

与人交往之时,谁都难免陷入尴尬境地,能适时的为陷入尴尬境地的人提供一个台阶,助其脱离尴尬之地,往往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与好评,“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

切莫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和隐私,而这些往往是人际交往中的禁区,稍一触及,牵一发而动百,真正的智者总能铭记这底线。人忌锋芒毕露,有些棋盘高手,在自己赢了几局后,往往会故意路出破绽,让对手也小赢几局,而对手除了赞誉其高超的技艺外,也会为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折服。

3.1.2修身哲学——端庄沉稳,守善持中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第二章

奉行“慎独“,诸恶难侵。这里提出“慎独”的思想,要求人们在无人知晓的环境里,谨慎处事,恪守其道,不乱心志。作者认为,守道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须臾不可离也”,任何时候都不能犹豫和动摇。这是守道的根本要求和真谛所在。今天的社会充满各种诱惑,坚持慎独,自善其身,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纹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濳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动,不怒而民威于鈇鉞”。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化民,末也。

诗曰:“德輶(you)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栽,无声无臭。”至矣。

——《中庸》第二十五章

谦和为福,张狂惹祸。古人有云“狂妄无知”说的就是无知的人才会狂妄。无知者以狂妄为自得:有知者认为,狂妄等于无知。再此,上段论述集中阐述了一个观点:具有高深学问和高尚品德的人,谦恭谨慎,简约温和,举重若轻,不事张扬,是隐而不显,深藏不露的。《弟子规》中说道 '德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这样的人,靠的不是自我宣扬,而是靠人格和学问力量去默默地感染人、影响人。他们的文章道德,所

以为人敬重、流传久远,原因就在这里。这段话是很有哲理、很有分量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说话张狂,做事张扬,喜欢自吹自擂,这实际上是修养不深、学问浅薄的表现。无论你有多大本事,当了多大官,有多少钱,都应以此为训,把力量下在修身和求知上,虚怀若谷,谦逊为人,但凡聪明之人,都是谦虚谨慎,以此令人折服。

3.1.3 享乐哲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第三章

忘其小丧,志其大得。人皆有喜怒哀乐,人的情感在未抒发的时候,称之为中;抒发而完全适中、合乎节制,称之为和。此句告诉我们,中是天下人的本性,是客观存在;和是天下人对情感的适度抒发,但必须掌握适度原则,若不然,万事皆会陷入混乱境地。而孔子更想告诉我们,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可轻易发怒,而真的要宣泄情绪,也应找到合适的方法。有首《生气歌》说的好,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坏身体没人替。生活与现实的我们,压力已经够大,为什么还要自找麻烦,气坏自己呢。

周瑜因不满诸葛亮的才华,经常对其找麻烦,大事小事,意气用事,耿耿于怀,借筑箭之事横找麻烦,最后也只落得一个“既生瑜,何生亮”的临终遗言,气绝身亡,而张飞更是如此,宣泄情感就是鞭打士兵,每次酒醉之后,必有人要遭殃,最后引得士兵对其心怀怒意,趁其酒醉之际,将其杀害,可怜一代英杰,往死小人之手。

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们生气大多是因为看见不平之事而心中怒气重生,所谓不平则鸣,而在生气的过程中出来让对方怒气冲冲,恼怒异常,自己也往往身受其害,抑抑郁郁,真是得不偿失。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和,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其耽。宜尔室家,乐而妻孥。”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中庸》第十四章

情爱中庸,百年好合。此段作者阐述了儒家对家庭伦理的看法,主张长幼之间、同辈以和相待,夫妻琴瑟好合。这是中和思想在家庭关系上的运用。按照儒家的观点,中和是世界万物固有的内在秩序,家庭和睦是这一内在秩序的必然要求。作者借助“行远

必自迩,登高必字卑”的道理,强调维持家庭和睦,最重要的不在表白,而在行动,在于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此段中,笔者最欣赏的就是里面阐述的夫妻家庭伦理关系,平淡中庸的夫妻关系才是最美好的关系。《水浒传》里有潘金莲与武大郎的悲剧婚姻,最根本的就是两者的大相径庭,一个貌美如花,一个身材丑陋矮小,两者从外貌是哪个就缺乏中庸的和谐,作为一个已经成家的人,笔者认为夫妻间的问题都是因为对相互的过分苛责而形成的,多一点宽容,中庸与平淡,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家和万事兴,一个成功者的背后往往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从自我做起,自觉维护家庭和睦,少一些争吵、摩擦、误解,多一些宽容、关爱、理解,我们的家庭就会充满亲情和活力。

3.1.4中庸为人哲学——执其两端,取其中正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依,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中庸》第六章

豁达大度,开阔胸怀。子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强大。孔子回答:用宽大柔和的办法教化人,不去报复那些不守道的人,这是南方人的强大,品德高尚的人持这种看法。睡席上摆着兵器、盔甲,以战死为快乐和荣耀,这是北方人的强大,强悍的人持这种看法。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坚持中和而不随波逐流,这就是强而有力;坚持居中而不偏依,这就是强而有力

作者在这里陈述了孔子的“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看法。豁达是为人处世的一个至高境界,豁达之人如高山流水,拿得起放得下,孔子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为人豁达开朗,不斤斤计较,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获得潇洒自得,而小人却一点也不快乐,因为他们每天都得想着如何算计哪些快乐的人,让大家都不快乐。生活中,一个心胸狭小之人,往往吹毛求疵,不能快乐起来,一点小事也会令其郁郁寡欢,综日不宁,相反,心胸豁达之人,无论与他人还是自己,总会找到快乐的另一面,快乐常驻。“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官场少有常青树,财富总有丧尽时,自由豁达的心境才是永久的财富。豁达是一种开阔的胸

怀,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它可以给人勇气,智慧,永恒,悠闲,使人生充满光明。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中庸》第九章

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孔子说:道不会远离人的生活。如果人们实行道而又远离人的生活,就不可以称其为道。《诗经》说:“手里拿着斧子伐木做斧柄,其方法就在你眼前”。如果你斜着眼不去看它,还以为是离得很远。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主张以人作榜样来教化人,直到有缺点和过失的人改正为止。

中庸之道是源于生活的,应当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他主张,用合乎中庸要求的人和事为榜样去教化人、感染人,以此扩大道的影响。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是同一个道理。

应当看到,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不是虚无缥缈、凭空产生的,它是生活的反映、实践的产物。要掌握中庸之道,就要善于感悟和学习,特别是善于向具备中庸品格的人学习。中庸之道,离你不远,就在你身边,就在你周围。能否掌握它,全在你的悟性,在你是否懂得发现和学习。

3.2 中庸之道与治世之道

3.2.1中庸治世之道——执其两端,取民中正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也焉。虽有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也。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仲尼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譬如天地之无不持栽,无不覆帱;譬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所以为大也。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临也。宽裕温柔,足以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mo)。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zhun)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中庸》第二十四章

孔子的“中庸”观并不回避矛盾的客观存在,且以承认矛盾之间的冲突对抗为前提。“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它不仅看到了同质事物间的一致性,而且认识到动与静,一与多,异与同等对立面也存在统一性,存在相辅相成的依赖关系,认为自然与社会既有局部的生生不息相互激荡的斗争过程,也有整体稳定平衡和阴阳适度的协调状态。要求在认识和处理矛盾时能做到适中、适度、恰到好处。“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强调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有两端才有中,中意味着两端的统一。“中”不是指中间、中点、折中,而是合适、恰当。凡事不要走极端,“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而民与政的关系也如此。“中庸”要求统治者:不要偏听偏信,也不要无原则地调和、折中,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恰当的方式来解决矛盾,“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作者用大段文字赞扬尧舜、赞扬禹汤、赞扬文王武王、赞扬孔子,赞扬至成的圣人,目的都在于说明一个观点,就是:一个治国方略或一个学说的建立,要靠自身修养、靠吸取古人经验,最终还要靠百姓的检验。毫无疑问,作者的这个观点是深刻的。治国方略的制定人和学说的创立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广博的学识;否则,即使

提出某种方略或学说,也是低劣的,不会对历史的进步产生积极影响。我们的先人,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治学治国经验,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宝贵典籍。学习先人、以史为鉴,可以收到扩展视野、增长智慧、矫正思想之效,对今天治学治国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无论治国方略或学说,都必然应用于社会、应用与实践,都要接受百姓的检验。百姓不赞成、不支持、不认可的方略和学说,缺乏社会基础,是没有生命力的。

3.2.3中庸治世之道——内外兼修,和谐社会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妻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也,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权,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这几段话是讲儒家的治国之道。作者认为,治国的根本是实行仁道,选用贤德,主张用“九经”治理国家,就是自身修养、尊重贤德,亲近亲属,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徕百工、安抚偏远民族、关怀诸侯国家。修身就能掌握道;尊贤就不会有不明白的道理;亲近亲属,父辈、兄弟就不会有怨气;敬重大臣,君王就不会看不清事理;体恤群臣,士大夫们就会给予更大回报;爱民如子,百姓就会权衡利弊,安居乐业;招徕百工,就会财力和供给丰足;安抚偏远的小国和民族,四方就会归顺;关怀诸侯,君王就会得到天下敬畏。

在此,笔者更看重孔子的百姓观与怀远观,放在当今就是富民思想与世界和谐观。当下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已产生弱势群体的情况下,孔子的“中庸”思想更有其现实性。“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单是其调整社会分配关系以求达于社会和谐与安定,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方面来说,孔子“中庸”思想是与社会主义本质有着相同之处。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兼顾到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关系,充分激发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春秋繁露》)如此,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协调好不同的利益关系,有效地解决或缓解社会问题,形成团结统一、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为基础,但经济建设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国外环境。当今的世界就历史发展的全局和总趋势而言,由于国际关系、国际格局、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时代的主题和内容已由战争与和平转向和平与发展,人类进入了和平的时代,即多极多元世界的和平发展时期。在和平中求发展已得到人们的共识。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局部冲突和战争的威胁仍然存在,实现世界和平仍然任重而道远。要解决战争和冲突问题,我国传统的“中庸”思想提供了一套合理的解决之道。同时,中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恐慌,提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要和平崛起,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也需要用“和而不同”的原则来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从人类社会发展来说,需要和谐的状态。无论是一国的社会发展,还是全球人类的发展,都需要和平。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和平:“和戎狄,国之福也。”(《左传·襄公十一年》)人类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更加厌倦战争,反对核武器,要求和平的呼声愈发强烈。“圣人之用兵也,以禁残止暴于天下也。及后世贪者

之用兵也,以刈百姓,危国家也。”(《礼记·用兵》)可见孔子反对危害百姓、侵略它国的战争,并主张用圣人的战争来禁残止暴,残与暴皆得禁而止,天下就可以太平,四邻就可以和睦,人民就可以安宁。可以说,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中庸”思想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实际运用。

和而不同,和谐共处。国家无高低,民族无优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各民族之间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彼此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不同民族之间要“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礼记·中庸》)不顾民族

之间的差异,企图把自己的观点和意识强加于别人之上,只能加深矛盾和冲突。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港、澳问题,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也符合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这为探寻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之间相互并存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本章中,作者还提出仁、义、礼、智、勇几个重要概念,指出仁是道的核心,仁就是爱人,以亲近亲族为大仁;义就是中和待人,以尊重贤人为大义;礼就是对亲族、对贤人亲近和尊重的等级划分,是必须遵守的秩序;懂得学习就接近智;知道羞耻就接近勇。这五个字概括了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自我修身的准则,是知人用人、治理国家的前提。

第四章结语

孔子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中庸概念,这在《论语》和《中庸》中都有明确记载,对此学者们都没提出过异议,随着历史变迁,中庸思想开始拥有了新的时代含义。同中庸的起源一样,中庸的思想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包含有和谐社会的一些合理因素,当然,由于时代背景所限,中庸思想中也存在一些封建的糟粕,但孔子毕竟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我们不能苛求他提出完全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素的有借鉴意义。面对中庸思想,只要我们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中国文化,灿若星程,孔子“中庸”思想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生长的新的土壤,面对当前人类的种种危机,我们应该而且能够重新挖掘其积极因素,使其为当代社会所用。

参考文献: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学的反思与开展[M].台北:学生书局,1998年. 第138页

程颢、程颐. 二程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第 160 页

董根洪.中庸新释[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第05期:第68-69页

杜维明. 《中庸》洞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年. 第 123-130 页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年. 第87-90页

胡广,四书大全·中庸章句大全[Z],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年,第 545 页

黄寿祺、张善文. 周易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第 11 页

刘贺青、高开军:中庸与和谐社会[J],船山学刊,2007 年第 4 期

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第147页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 62—63 页

杨晓宁.试论中庸思想的现代意义[J].大连大学学报,1995,第02期:第91页

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第 127页

章诗同. 荀子简注[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 第 77 页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第 17 页

郑先兴.论中庸[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02期:第81页

中庸读书个人心得体会5篇

中庸读书个人心得体会5篇 读透生活的道理,领悟精髓;读懂人生的意义,积极进取;读出生命的喜悦句,释放精彩;读亮未来的天空,一路向前。世界读书日,愿你手捧快乐之书,读出美好,安享幸福!下面是带来的有关中庸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

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和谐是古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化、协调的社会主义国度。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精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感性看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置问题。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进程,通过书本获得悉识,通过常识传递思维,,进而到达书中请求的道德水平。通过浏览,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幸运”,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曾国藩的中庸哲学思想

□景国际 曾国藩的中庸哲学思 想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是清代中兴名臣之一。他显赫人生功绩的取得,就其思想原因来说,要归结到他为人处世的中庸哲学思想。 一、为官之道———隐忍克制,适度谦退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 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毛泽东直到晚年,仍称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 曾国藩一直以隐忍克制的心态在官场中立 足,他的为官之道正可谓是增一分太多,减一分太短,恰到好处。 他事事谨慎,处处谦卑,称自己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7个字,因为月盈则亏,日中则昃,鲜花完全开放了,便是凋落的征候。因此,他常对家人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以为惜福之道、 保泰之法。此外,他“常存冰渊惴惴之心”,认为为人处世,必须常常如履薄冰,如临深 渊,时时处处谨言慎行,才不致铸成大错,召来大祸。他非常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他31岁时,从十月初一那天起,坚持从灵魂深处检醒自己,给自己订了个“日课册”,名之曰《过隙集》,天天在上面写。他始终认为: “天地间唯谦谨是载福之道。”他深刻指出:“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遥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 程序。在与一些议员的频繁往来中,崔国因还了解到议员们要备纸笔记录、参众两院议员年俸、美国各省总督(州长)年俸及各州举众议员人数等细节问题;日记中,崔国因特别介绍了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的原则,他指出,议院“有立例之权,则大事为议院主之,总统不过奉行焉耳”。崔国因还指出,美国总统4年一换,但总统更替,政府各部门也在替换,然而美国的政局则不会乱,关键就在于议院和最高法律对稳定美国政局的作用。 除了介绍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以外,崔国因还具体分析了各国的政治制度,并将民主制与君民共 主制的议会制度做了一番对比,但无论“各国君政、民政虽异,而设议院则无异”。 对于西方议院制度的远见卓识,让崔国因成了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史上不可被忽视的关键人物。 (责编霍语)

《中庸》心得体会

读《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1,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尔雅》记载:“庸,劳也。”古人又说:“民功曰庸”。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中庸反对的。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 中庸全书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一至九章,说明中和即是中庸之道。 十、十一两章,说明“和而不流,至死不变”之谓强,将和阐明清楚。 十二至十五章,指示中庸之道,应从“忠恕”入手。 十六至十九章,说明“忠恕”之根本为“诚”字。 二十、二十一两章,引申“诚”字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二十二至二十六章,阐明“至诚”的功效。 二十七至三十二章,赞周公、孔子之成就,阐发“至诚”之能完成圣业。 三十三章,至诚由于“慎独”做起,而归结于“无声无臭”之上天,旨在养成至诚至圣之至德。 传统典籍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之中给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改变。阅读《中庸》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中庸》是一部具有多方面意义的儒学经典,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问思辨行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深化认识,加强理解,并坚定的实行。在这个过程中,学思结合,学以致用。我觉得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我们中山大学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校训,就蕴含着对每一个中大人的殷殷期盼:掌握科学的方法,勤勉钻研,运用所学服务社会,坚定的为理想而奋斗。 在做人方面中庸提出“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于是提出“三达德”即智、仁、勇。并给出了培养这三种通行天下的品德的方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大学生活中,重要的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包括自己与远在家乡的父母,与老师,与社团同事,与同学等不同人的关系。在阅读《中庸》中,我仿佛听到了来自圣贤的谆谆教导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

《中庸》读书笔记范文五篇

《中庸》读书笔记范文五篇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1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 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 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

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2 #儒家一直倡导“中庸”的理念和发掘这样的人才,不仅是在为治学做贡献,为了儒学长久的发展,也是为了这个社会能够长久地延续下去,并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来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为了儒家、为了社会、为了天下百姓的“致中和”者所做出的贡献成就。儒家能够几次经历重创后仍然能够屹立发展流传至今,在思想道德哲学等各个领域绽放光芒,也就是在经历无数儒家人励精图治,在自我教育和社会融合后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 自我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自我价值的中和,体现致中和的社会价值。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儒家世代学子秉承这样的原则理念,才能有儒家今天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伟大的人有伟大的力量,而这样伟大的人源自于教育的力量。 北宋程颢、程颐这样评级:“《中庸》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合为一理。”纵然《中庸》有千万言语,总是万变不离其宗。不遗余力地倡导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儒家的学子,也是为了社会千千万万致力于学习和研究的人,能够在《中庸》的影响之下,能够以所学到的中庸之道来处理好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全面的发展仁、义、礼、智、信,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希望人人都

中庸哲学思想与熵增加原理的关系

中庸哲学思想与熵增加原理的关系 文/王军礼 吃饭是一件再也平常不过的事,但其中却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吃饭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有的人喜欢吃酸的,有的人喜欢吃甜的,有的人喜欢吃辣的。就同样一碗米饭,上面盖的菜或辣、或酸、或咸,不同的人吃法也不同。 有的人吃这晚饭时,觉得碗里的菜不合口味,就会将菜和米饭均匀的混合后再去吃,在这个很不起眼的动作中蕴含了中庸思想,何谓“中庸”?“中庸”就是不走极端、就是和谐统一。 其实,物理学中的熵增加原理正是中庸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熵增加原理是说在自然状态中一个系统内的熵值总是增加的。换句话说,宇宙中的物质分布总是向着均匀统一的方向发展,即从极端自发的走向和谐。自然界的发展如此,人类社会的发展亦是如此,事物存在的大多数时间都处在这样一个向着熵值增大的过程中,从高能态向低能态发展,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一杯热水放置一段时间后自然会变成凉水,一个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上,瀑布从高处流下,这些都是熵增加原理在生活中的例子。热水释放热量变成凉水是因为热水与周围物质(如空气)之间存在温度差,热水的温度要自然趋于稳定必须释放热量,才能使温度这个物理属性趋于一致,这杯水在温度属性上就达到空间的均匀分布,也就达到了和谐统一的终极目的。这仅仅是这杯水在温度这一物理属性上的“熵增加”,还有质量、能量等诸多物理属性的发展亦是如此,都遵循“熵增加”这条规律。 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等是能量分布范畴的“熵增加”现象,其诱因是引力,具体地说是重力势能这一物理属性在空间的分布不均匀导致的,不均匀就会不稳

定,所以它们都会低能态跌落,向稳定状态转化。 诸如以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熵增加”的规律普遍存在于自然状态下的万事万物。至此,我们对对熵增加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里的“熵增加”已经是事物的一个物理属性对应的值在自然状态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增大趋势,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物理学上最初的含义:熵是在一个热力学过程中当温度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热量与温度比值的极限。 当我们对“熵增加”规律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可以毫无疑问的将它抽象为一种物理学思想体系,并可将其纳入到我们中国的中庸哲学思想体系当中。从而“熵增加”规律为中庸哲学思想的正确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事实与科学依据,中庸哲学使“熵增加”规律更具内涵性和广泛性。 此外,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发现的冷却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实验物理学家库仑的库仑定律,科学巨人爱因斯坦的引力场理论等诸多科学规律中都有中庸哲学思想的缩影,新理论的诞生往往需要哲学思想的指导,而我国古代的中庸哲学思想对科学研究、经济社会的运行可以起到指导和借鉴的作用,然而我国的中庸思想的诞生要远早于这些科学家,直至今天仍然在我国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而国外的科学家却早已将他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牛顿、爱因斯坦就是最鲜明的例子,他们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科学信念。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宗教和科学是人类的智慧得以凌空翱翔的两只翅膀,有了它们,人的心灵就能进步。单靠一只翅膀是飞不起来的。倘若只用宗教之翼去飞,就会很快堕入迷信的深渊。倘若只用科学之翼去飞,不仅同样不能进步,反而会栽进极端唯物主义的绝望泥潭。中庸哲学思想表明,大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它理应成为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一种信念。

中庸与西方哲学对比 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例

正文: 《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书是我读到的第一本纯哲学性的书,甚至我之前对什么是哲学都没有清晰地概念——靠什么研究?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解决的价值在哪里……好多好多的问题,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边学边慢慢领会到一些。 苏格拉底哲学首先提出“认识你自己”作为哲学的任务,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又提出“成为你自己”的目标,即成为最高贵、最优秀和最卓越的自己——最“善”的自己。这本书就是从各个方面解答如何才是最“善”。 不得不佩服亚里士多德缜密的推理思想,什么是“善”?没有任何摇摆或猜测,人的善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他说,并且是最杰出、最完善的德性。什么是“德性”?又经过一卷的推理,得出“德性”是一种品质,一种中庸的品质。 那,最后的问题就归于——什么是中庸? 在中国的传统大学派——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中,也有“中庸之道”,难道中西方伟大的先哲们的思想是一样的吗?那么后来中西方的思想差异怎么会如此明显呢?可以肯定,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之中庸”的与中国的中庸思想是有共通之处的,不然任谁也不会翻译成这两个字而且一直沿用下来。但是,我发现其中也有明显的差异。 1、背景的差异导致原则不同 儒学“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不仅是人与自然合为一体,还包含了人要顺应自然的思想。而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君主就是“天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僭越的秩序。这也成为了中庸之道中的“中正”——思不出其位。除了君臣与父子的关系,中庸之“五达道”还有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 而亚里士多德处在的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并没有那么强的君臣观念,因此他也没有根据等级来区分“中庸”的表现。在具有中庸品质的能力与表现上,人人都是平等的。 2、“双向”与“单向” 儒学中庸之道概括起来就是要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但是并没有过分约束、过分忠恕、过分仁慈的概念,该如何评价我们更不得而知。因此,儒学之中庸解释起来虽然是“不偏不颇”,但这种“中庸”实际是单向的,只相对于放纵与过分索取,而不管呆板与过分压制。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之中庸”则反复强调(应该说是本身含义就是)寻求“适中”——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良好的品质应该在最中央。他又举了好多例子来说明,比如勇敢的两端是怯懦与鲁莽,自制的两端是放纵与麻木不仁,慷慨的两端是挥霍与吝啬,大方的两端是粗俗与小气,自重的两端是自夸与自卑,温和的两端是暴躁与木讷,机灵的两端是圆滑与呆板…… 写到这里,我猛然发现,这些过负(或者说过于不足)的一端所用的词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国人的劣根性是那么的吻合——怯懦、麻木不仁、自卑、木讷……这又验证了儒学中庸之“单向”性,它“控制”了中国之主流近三千年! 其实这第二点差异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制度所导致的,中国的封建君主就是需要这样

《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心得体会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是学习国学经典《中庸》的心得体会,修传统文化,走智慧人生。 《中庸》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宝典,《中庸》一本让人如获至宝的书籍,而我在今年暑假有幸在李校长的引导下欣赏了此书。我的心灵如开启了一条缝隙,智慧的阳光使我顿悟,现将自己的一点点片面的看法写下来,希望各位同仁能不吝赐教,给予包涵。 《中庸》从字面上理解,便是“执中”之意,但是在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之时的平静情绪就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通过读此书,让我认识到了它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作文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读的是《中庸》里的“道。”“道。”是什么?道是生命本体的轨迹,浅显说就是生活的寻常,我们教育从外层看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道德。基础的文化,但内层确是在护送他们走过“寻道”之路的一段重要的旅程。从大义上讲,我们的工作是帮助许多懵懂的心灵探索真实、正确的生命轨迹。作

为教师、长者,我们的确比孩子更深切、更准确的了解了生命,但我们当中又有几个真正的寻到了最本真的道、最准确的道呢?或许,很多人与我一样仍在寻找。有句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这个极具震撼的称谓响彻在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心头时,我们又是否扪心自问敢不敢承负如此之巨的挑战。 作为敬德修业的君子应谨言慎行、战战兢兢,通常,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容易谨言慎行、小心谨慎。一旦自己独处时,就会丧失警觉心,从而做出不该做的事。却不知,人间私语,天若惊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可自欺欺人啊!我们都见过走钢丝这一杂技,走钢丝就象征我们一路的修行,身下是万丈深渊,每走一步都要胆战心惊,因为稍不留神,必会坠崖身亡,心念稍不注意,也会被外界欲望、名利勾引而堕入地狱之门,人往往忽略一些细节,其实,在最隐微之处更易显现,就如同黑暗之中一点灯火,却是那么清晰明亮。俗语讲:细节决定成败,多少人不注重细节,从而导致人生惨败,与机缘擦肩而过,由于一时疏忽,结果满盘皆输。给人生带来败笔,更甚者带来生命之忧。又有多少人谨小慎微,保全生命,赢得机会,所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英国青年和德国青年走在路上,突然发现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人对此不屑一顾,并从钱上跨过去;而德国青年却两眼放光,兴奋异常的捡起来。十年之后,再相遇时,英国青年一事无成,贫穷落魄;而德国青年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从这个故事中可见,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中庸处世哲学

浅谈中庸处世哲学

————————————————————————————————作者:————————————————————————————————日期: 2

君子之道 —浅谈中庸处世哲学 07级设计史论张凯 指导老师马敏 时间:2008.6.26

摘要: “中庸”是儒家推崇的最高德行,是不可须臾离的天下之正道、之定理。与后人断章取义的称其不上进与圆滑世故不同,中庸之道崇尚的是既入世又超脱的稳健人格,指出君子应执着而又坚守理想,无过无不及,践进可治邦,退可保身的弹性仕途,通过修养自身成大德以俟天命。它积极而不激进,内敛而不消沉,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人生智慧。中庸之道影响了数千年的含蓄沉稳而睿智的中华性格,是真正的君子之道。 关键词:中庸君子之道处世哲学 正文: 何谓中庸? 关于中庸的本义,争议颇多。《中庸》开篇说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和即为中庸。指喜怒哀乐等人世情感发而有节制,合乎天道。如此便可以达到与天地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后人对其解释中比较经典的便是子程子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不偏颇坚守道(按天赋的本性行事)而不改变自己的操守才叫中庸。 从词源学上来讲,《说文解字》关于中的解释为:“中,内也”。后来引申为内心,“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没有发出来即是在内心里。其次是庸,“庸,用也,从用从庚”后来引申为平常通用的意思,“不易之谓庸”即不变而普天通用的达道才谓庸。由此角度,中庸即为在内心里始终和普遍的达道真理保持一致①。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作为儒家推崇的最高德行,中庸被称为至德。暂且抛开前述中庸之解正确与否,在孔子眼里只有君子才拥有的最高德行绝不仅仅是所谓“用中”的处世态度。相反,中庸之道是君子待人接物、立业建功的心法体系,包含有极丰富的内容,蕴含着极深的智慧和极精微的哲学.《中庸》所宣扬的大致可分为处世为人之道和治国平天下的法则,而后者及其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以其教条主义的说教和伦常等级规矩的游说而流于迂腐和不合时宜,并非本文所宣扬的君子之道。中庸之道的真正闪光点在于它的处世哲学。那样人生智慧的总结,那样耳提面命的叮咛才真正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人。中庸何为? 正如前文所述,中庸乃人生智慧的总结,是孔门传授心法的学说,被称为“实学”。那么践行中庸之道应有何为呢?依笔者拙见,中庸作为君子处事的行为准则,意在使君子培育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完美人格,奉行沉稳的用世之道和践行刚健而弗措的理想追求。慎独自律、隐恶扬善的完美人格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是良好的内在修养,真正的君子不会在独处时因没人看到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其所作所为依然是不放纵而合乎道的。这绝不是西方似的禁欲主义,相反,以孔门仁学为主导的华夏文化虽具有非酒神型的文化传统,但却也从未否定过情欲和性灵。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不排斥“发乎情”却要求“止乎礼”,中庸追求的就是这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而这种完美人格的外化表现便是对他人隐恶扬善的宽容态度。《中庸》以舜为例,强调君子对人要隐其恶而扬其善,此处的本义并非不分原则的阿谀奉承而是一种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是大仁义。可是,要达到这种对己慎独自律,待人隐恶扬善的完美人格是何等的不易,“白刃可蹈,中庸难得”的感叹由此可见 ①https://www.sodocs.net/doc/9111895776.html,/user4/jslyglitao/archives/2007/1979117.shtml ②李泽厚《华夏美学》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3篇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3篇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庸》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中庸》读书心得体会 和谐是古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化、协调的社会主义国度。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精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感性看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置问题。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进程,通过书本获得悉识,通过常识传递思维,,进而到达书中请求的道德水平。通过浏览,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幸运”,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当今这个竞争剧烈的社会,压力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端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畸形的景象。因而,我们要温和的对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其化,在意识问题的基本上,一直空虚自己,是自己变的强盛,同时要坚持一颗谦逊谨严的心,不要戒骄戒躁,任何事件,当时有准备就会胜利,没有预备就

会失败,不要盲目自负,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干兼容并包,使为学存在世界目光跟开放胸怀,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咱们要逐渐的进行学习的五个档次,终极使本人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幻想。 激动是魔鬼,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缓缓的处理,只有这样能力战胜艰苦,最终达到成功的此岸。所有任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货色,就永远跑不了! 在《中庸》中,我领会到了知识的主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运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转变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质变才能达到量变,在我们积聚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近多少年来,爆炸性新闻比拟多,比方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消息从侧面反应出中国的国民生活程度差距很大,其中,确定有良多人在埋怨为什么自己不那么富有,认为生涯不公正。实在,我感到,生活是最公平的,只有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尽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非常的努力做到的,我们能够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这样子的话,即便我们再贫困,再笨拙,也一定会靠自己的才能将生活水平进步,必定会变的坚强起来!

孔子哲学_中庸杠杆天下万物和谐生辉_黄智平

从《高中语文课堂结构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及期待》《高中生作文理性升格的总体构建》两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使高中学生的作文传达科学的理性精神,教育实施者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且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 而哲学是人的智慧之门,提升学生的思想首要一步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敲开“智慧之门”,给学生灌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提升学生哲学思想的再认识高中阶段是人的心灵逐渐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这个阶段是一个人初步形成世界观的时期,是一个人初步形成对世界独特评价体系的时期。作为学生的塑造者,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肩负着学生“成人”的责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精神的导师,要确立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己任的思想,使学生对社会有一定的评价能力。 中国哲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易 经》,而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全方位影响的却是孔子哲学,教育者有必要让学生对孔子的哲学思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逐步解读孔子哲学。 以教材为蓝本初步认识孔子哲学孔子哲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高中教材入选的《论语》篇目《季氏将伐颛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较为集中地承载了孔子的哲学思想。 《 季氏将伐颛臾》这样记载孔子的思想: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反对战争,在孔子看来,战斗着的双方始终处在矛盾的两极,无休止的打斗只能使矛盾升级、恶化,不可能使矛盾得到解决。解决矛盾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那就是“礼”。因此,孔子的“礼治”是其“中庸之道”的反映。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借曾皙之口,来表达孔子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曾皙)“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在与学生的闲谈之中,有意识地导入了自然之美,把命题“理想志趣”拿到自然美和人的思想这一框架中加以论证。曾皙所描绘的“暮春郊游图”是一种人格的比拟,从山川草木作为人的背景中获得人的自身价值的审美意义,是 审美主体对对象的观照显示出来的自身本质力量的观照,其本质就是“天人合一”。 可见,教材是学生了解“中庸之道”“ 天人合一”哲学观的窗口。迁移探究“中庸之道”、“天人合一”在通过教材初步了解“中庸之道”、“ 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对孔子的哲学思想作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 孔子哲学:中庸杠杆天下 万物和谐生辉 !湖北/黄智平 04 思 想? 大境界 观书须 先熟 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 吾 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朱熹哲思广角 高中作文理性升格之三

中庸心得体会

读《中庸》,谈心得 思政教学部赵青 这学期,基于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我对《中庸》这本书进行了进一步的阅读和深入的理解。在此,从“中庸”这个概念出发,我谈一谈对中庸的认识和理解。 中庸这个词,以前是受批判的。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中,中庸的名声并不好。因为当时提倡“斗争的哲学”。讲斗争是法家的哲学。法家是主张矛盾的。“文革”后期展开了“评法批儒”。所谓“评法”,就是赞成法家。批儒,就是批判儒家。法家既然讲“斗争的哲学”,那么儒家的中庸之道,就被定义为“调和的哲学”。因此,要想理解中庸是什么,就要首先明确中庸不是什么,明确它与“折 中”“中立”并不等同。 首先,中庸不是老好人。老好人在孔子那里叫“乡原”,也写成“乡愿”。什么叫乡原“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孟子尽心下》”这种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第一,挑不出毛病。所谓“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第二,看起来很好,又忠诚,又诚信,又廉洁(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第三,大家都喜欢他(众皆悦之)。第四,他自己也很得意(自以为是)。但是,他在本质上,是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不合正道(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的。这样的人就叫做老好人,就叫做乡原。 孔子在《论语阳货》说:“乡原,德之贼也。”贼,在古汉语里面是人身伤害。孔子对老好人,为什么如此深恶痛绝呢孟子说,是因为孔子痛恨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恶似而非者)。在孔子的眼里,老好人就好比稻田里的椑草。他长得和稻草很相似,但它不是稻子。田里面稗子如果多了,稻子就长不好。这就好比癌细胞。癌细胞也是细胞。它为什么不好因为它“吃饭不干活”。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样,也要吸收我们人体的营养,却又不承担细胞的功能,生长速度还特快。结果它占了一个地儿,正常细胞就不能生长不能工作了。全身都长满不干活的癌细胞呢人就死了嘛!如果全社会都是老好人呢这个社会就死了。所以老好人就是“德之贼”,中庸也不可能是老好人。 其次,中庸不是和稀泥。据《论语·颜渊》的记载,有一次,鲁国的执政者季康子,向孔子讨教“治盗问题”,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就是说,如果您不贪图财物,即使奖励他们盗窃,他们也不会去做的。言下之意,民间盗窃盛行,是因为官方贪得无厌。这个话,就说得很重、很直,而且明摆着会得罪人,没有一点和稀泥的意思。实际上,孔子这个人,是实事求是、直言不讳的。据《论语·为政》记载。有一次,孔子对他的学生子路说:“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来告诉你,什么叫做知识什么叫做智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这就是知识。所以,他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不会主张和稀泥。 最后,中庸不是没原则。孔子这个人是很讲究原则的。《论语·为政》中讲:“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比和周,是相反的。周是什么呢周是团结。比是

大学中庸 中国哲学经典导读

1、《大学》的作者是() A戴圣B曾子C秦汉之间不知名的儒者 C秦汉之间不知名的儒者- 正确D二程 2、八条目的具体内容是() A格物致知诚意修身近道齐家治国平天下B格物致知诚意修身正心齐家 治国平天下 B格物致知诚意修身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确C格物致知慎独修身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D 格物致知慎独修身近道齐家治国平天下 3、八条目涉及到的领域包括() A政治道德教育B认知政治道德 B认知政治道德- 正确C教育认知政治 D 政治道德管理 4、诚意的涵义是指() A端正心思B意向专一 B意向专一- 正确C独处时谨慎D反躬 修己 5、《士不遇赋》的作者是() A屈原B陶渊明C董仲舒 C董仲舒- 正确D司马迁 6、《中庸》的作者是() A孔伋 A孔伋- 正确B戴圣C曾子 D 朱子 7、中的涵义是() A恰好 A恰好- 正确B中央C和谐D平庸 8、儒家主张中的方法的宇宙观基础是()

A宇宙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A宇宙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正确B宇宙是无限的C宇宙是有限的D宇宙是物质的 9、做到中的方法主要有() A忠恕守礼素位而行遇事要有准备 A忠恕守礼素位而行遇事要有准备- 正 确B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C慎独D反身而诚 10、中与和的关系是() A 中乃和之本和为中之用 A 中乃和之本和为中之用- 正确B中为和的 内容和为中的形式C中为和之目的和为中之手段D中乃和的境界和乃中 的要素 11、诚的涵义是指() A态度诚恳B真实无妄 B真实无妄- 正确C物质D道德 12、诚之是指() A天之道B人的修养工夫 B人的修养工夫- 正确 C 慎独D反思13、人之所以不诚在于() A言、思和行之间的不一致 A言、思和行之间的不一致- 正确B利益驱 使C人会犯错误 D 自欺 14、诚之工夫的基本原则有() A 身心一体内外一致言行相顾 A 身心一体内外一致言行相顾- 正确 B 中和C素位而行D慎言敏行 15、《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近道”思想的内涵是()

大学 中庸的心得体会

对《中庸、大学》心得体会 通过罗安宪教授对国学的精彩授课,让我对《大学》和《中庸》有了一些认识,更有了一丝的感悟,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填补现代人的内心空白的精神食粮,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格物致知则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庸》里面阐述了有关做人、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它所叙述的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那么何为中庸呢?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悲乐时心中是平淡的,所以是“中”。但若表现出来而有节制的,叫做“和”。中庸的根本即为中和。我想如果人人都做到“中和”,社会则井然有序,处处和谐了。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

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 以上是我对《大学》、《中庸》的理解。结合自身实际,回顾自己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我感觉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职业,以真诚的,加强自我修养,依法履行职责。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借鉴国学思想的精华,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使我们学会做人与处世,从而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所以,中庸之道是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值得当今社会提倡和学习的,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也值得我们深研和弘扬。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

浅谈中庸处世哲学

君子之道 —浅谈中庸处世哲学 07级设计史论张凯 指导老师马敏 时间:2008.6.26

摘要: “中庸”是儒家推崇的最高德行,是不可须臾离的天下之正道、之定理。与后人断章取义的称其不上进与圆滑世故不同,中庸之道崇尚的是既入世又超脱的稳健人格,指出君子应执着而又坚守理想,无过无不及,践进可治邦,退可保身的弹性仕途,通过修养自身成大德以俟天命。它积极而不激进,内敛而不消沉,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人生智慧。中庸之道影响了数千年的含蓄沉稳而睿智的中华性格,是真正的君子之道。 关键词:中庸君子之道处世哲学 正文: 何谓中庸? 关于中庸的本义,争议颇多。《中庸》开篇说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和即为中庸。指喜怒哀乐等人世情感发而有节制,合乎天道。如此便可以达到与天地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后人对其解释中比较经典的便是子程子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不偏颇坚守道(按天赋的本性行事)而不改变自己的操守才叫中庸。 从词源学上来讲,《说文解字》关于中的解释为:“中,内也”。后来引申为内心,“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没有发出来即是在内心里。其次是庸,“庸,用也,从用从庚”后来引申为平常通用的意思,“不易之谓庸”即不变而普天通用的达道才谓庸。由此角度,中庸即为在内心里始终和普遍的达道真理保持一致①。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作为儒家推崇的最高德行,中庸被称为至德。暂且抛开前述中庸之解正确与否,在孔子眼里只有君子才拥有的最高德行绝不仅仅是所谓“用中”的处世态度。相反,中庸之道是君子待人接物、立业建功的心法体系,包含有极丰富的内容,蕴含着极深的智慧和极精微的哲学.《中庸》所宣扬的大致可分为处世为人之道和治国平天下的法则,而后者及其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以其教条主义的说教和伦常等级规矩的游说而流于迂腐和不合时宜,并非本文所宣扬的君子之道。中庸之道的真正闪光点在于它的处世哲学。那样人生智慧的总结,那样耳提面命的叮咛才真正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人。中庸何为? 正如前文所述,中庸乃人生智慧的总结,是孔门传授心法的学说,被称为“实学”。那么践行中庸之道应有何为呢?依笔者拙见,中庸作为君子处事的行为准则,意在使君子培育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完美人格,奉行沉稳的用世之道和践行刚健而弗措的理想追求。慎独自律、隐恶扬善的完美人格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是良好的内在修养,真正的君子不会在独处时因没人看到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其所作所为依然是不放纵而合乎道的。这绝不是西方似的禁欲主义,相反,以孔门仁学为主导的华夏文化虽具有非酒神型的文化传统,但却也从未否定过情欲和性灵。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不排斥“发乎情”却要求“止乎礼”,中庸追求的就是这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而这种完美人格的外化表现便是对他人隐恶扬善的宽容态度。《中庸》以舜为例,强调君子对人要隐其恶而扬其善,此处的本义并非不分原则的阿谀奉承而是一种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是大仁义。可是,要达到这种对己慎独自律,待人隐恶扬善的完美人格是何等的不易,“白刃可蹈,中庸难得”的感叹由此可见一斑。 ①https://www.sodocs.net/doc/9111895776.html,/user4/jslyglitao/archives/2007/1979117.shtml ②李泽厚《华夏美学》

学习《中庸》心得体会

学习《中庸》心得体会 外语组李春霞《中庸》是我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一部集中国几千年文明智慧经验和道德风范的经典精华范本之一。该书由子思原着,司马哲编着。全书分为《序言》、《中庸章句》序和《纲领》、《知人》、《正心》、《正心》、《修身》、《审问》、《明道》、《正心》、《正心》、《明道》、《正心》、《知物》、《笃行》、 、《诚意》、 章。 全 道德、 精美绝伦中而找到了打开理想智慧的金钥匙,在循循善诱的教诲中而找到了至善、至理、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真正本领和技能,在高屋建瓴的理论中而找到了人性修养和道德风范的真谛,在人海迷茫的困顿中而找到了洞察人性道德世界的显微镜,在思想道德的最高境界中而找到了真经典,在“古为今用”和去伪存真、取长补短和去粗取精的扬弃中而找到了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 在开篇的《序》言里,通过读了之后,我们了解和掌握了究竟什么是中庸?所谓的中庸,就是永远恪守中正之道。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一生,一定要把好人生的正确道路,只有选对了人生的正确道路,才能够为实现人生理想和最高境界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要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就必须要永远恪守中庸正确之道,努力做到诚实、勇敢、团结、拼搏,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走 一览众 庸, 道德天平上树立美好的品德而看到我们的祖先已经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禅让”的、大同的美好理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政治境界和理想境界,为今天创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在了解和理解古人的十分局限的基础上而一针见血地看到中国古人就已经能够有这样美好的心灵和如此崇高的精神、政治、理想境界而感到我们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民族、特别是华夏民族的领头人的无限的智慧与博

庄子哲学的中庸思想

庄子哲学的“中庸”思想 姓名:曾东燕学号:2014020112 班级:14科学技术哲学 摘要 对庄子的解释长期以来有很多分歧,释经典阐新说即是汉代以来中国经典解释的重要特点又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发展形式,学者们往往根据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形势和特点,对经典作出新的诠释,借以陈述自己的思想,进而构建新的思想理论体系。这种读经——解经——用经的过程包含了丰富的解释学意蕴。直到今天,对《庄子》的解释还是莫衷一是,庄子要义在于世界之存在是“道通为一”的,惟“达者”能够通过对道通为一状态的领悟达到逍遥自由的境界。本文通过比较前人对“道”的不同理解,从中感悟出一种“中庸”的人生态度。 一、前人对庄子哲学的不同理解 (一)解释史上的差异根源 对庄子哲学的解释差异表现前人对庄子哲学的理解以及与庄子本意的差别,这种差别的产生,一是由庄子独特的表达思想的方式和在庄子思想中存在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矛盾造成的,即历史存留下来了带着作者思想并具有多义性的文本;二是因为解释主体所处时代及主体因素的不同,即在传统和当代思潮所构织的文化环境中解释主体建立起自己的特定认知结构。解释活动就是在双方相互限制、相互交流终至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完成的。成中英先生认为:“诠释就是用已有的文化和语言的意义系统作出新意新境的说明和理解,它是意义的推陈出新,是以人为中心,结合新的时空环境与主观感知展现出来的理解、认知和评价。”也就是说,诠释的效果是理解,诠释者可以面对历史、面对现在、面对未来,作出陈述与发言,表现出心灵的创造力,并启发他人的想象力,体会新义。一个解释活动,需要作者的思想(实际文本)与解释者的思想由对立到磨荡到融合,才能得出一种理解和解释,这就是伽达默尔所谓的“视界融合”。“视界融合”是解释活动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解释者不能随心所欲的去任意曲解文本,解释者心中的成见和先行意义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对于过去的理解无疑需要一种历史的视界。也就是说,解释者必须首先面对“过去的视界”,与此同时,解释者又不可能完全走进作者的心中,“并不是靠着把自己置入一种历史境遇之中而来获得历史视界。相反,我们一定总是已经有了一个视界,才能够把我们置入一种境界中”,解释者必然是带着先在的认知结构去关照,去解释文本的。所以包括本人在内的无数解经者总是带着当下的视界与经典对象内容所包含的诸过去视界融合,拓宽自己的视界,使之与别的视界融为一体。而融合的结果便是,经典本身和解经者都超越了各自独立的状态和相互间的距离,使解经之作达到新的视界,达到了新的意义。正因为如此,诠释者和诠释对象之间的历史隔阂以及诠释者郁于当前视域的时代特点,非但不是要克服的消极因素,恐怕还恰恰是一切创造性诠释的基础。中国经典就是在一代代解经者既有偏曲之嫌又不乏智慧闪光的理解与解释中得以承继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