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卷)及答案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卷)及答案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卷)及答案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卷)及答案

《综合基础知识》

一、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对下列命题作出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部涂“A”或“B”,均记为0分。)

1、“居安思危”反映了事物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

2、在几个社会经济制度中都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价值规律。()

3、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实现的,因此,社会变革的最终原因只能从人们的思想中寻找。()

4、改革和发展都必须依靠稳定,所以,中国的最大政治就是稳定。()

5、法律体系包括一个国家历史的和现行的法律规范,包括已经生效的和已经失效的以及将来制定的法律。()

6、现代民主社会中,从总体上说,任何法律主体都是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体。()

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8、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内部人事管理行为不能作为行政诉讼案件受理。()

9、行政处罚都要经过听证程序。)

10、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挂职锻炼和轮岗四种方式。()

11、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转型期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

12、经济学上,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中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13、其他因素不变,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时,将导致该商品价格上升,交易数量减少。()

14、作为市场经济的对立物,计划经济的原则设想几乎与市场经济同时产生。()

15、人们都把第二产业占三次产业的比例,作为一国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1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也应该建立“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用强制行政手段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从而实现对经济社会的宏观调控。()

17、政府职能的错位是指本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业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

18、领导者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统一,是领导者实现有效领导的必要条件。()

19、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的单一方面的行为过程。()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21、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使中国实现了工业化。(X)

2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伴随着科技进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诞生的。()

23、资源与环境密不可分,从一般意义上说,资源即是环境,环境也是资源。()

24、“在施工中,供电、供水、商业、交通民警等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使这项工程进行得又快又好。”这句话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25、决议主要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26、收文办理的第四阶段是处置办毕公文,包括:清退、销毁、暂存、组织传阅和催办等。()

27、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28、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9、今年以来,欧盟和美国相继对我国部分纺织品采取特别限制措施,这是明显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做法。()

30、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均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

31、一些地区和单位,为表现政绩,弄虚作假和浮夸风严重,必须坚决制止。因为它违背了()这个基本的哲学道理。

A、规律是客观的

B、矛盾是普遍的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2、目前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话在哲学上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3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 )。

A、有一定的货币积累

B、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产品有充分销路

34、毛泽东关于跳出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的“新路”是()。

A、发扬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B、要反对官僚主义、贯彻群众路线

C、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5、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放在首位。

A、作风建设

B、组织建设

C、反对腐败

D、思想建设

36、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

A、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五个统筹

D、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7、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不是因为()。

A、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最高表现

B、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违宪

C、一般法律的制定都必须根据宪法

D、宪法是全国人大立法的

3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

A、党的政策

B、宪法和法律

C、行政法规

D、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9、法律援助的基本社会功能是()。

A、普及法律知识

B、促进司法公正

C、帮助社会贫弱

D、维护社会稳定

40、法的本质是由()决定的。

A、社会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基础

C、党的政策

D、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

41、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张,生产成本逐渐下降称为()。

A、规模经济

B、规模不经济

C、范围经济

D、规模报酬

4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终极目标是()。

A、增加就业

B、经济增长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稳定物价

4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称为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A、现代企业制度

B、金融风险的防范

C、社会保障制度

D、国家宏观调控

44、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增加()。

A、家庭消费

B、企业消费

C、集团消费

D、政府消费

45、按照我国对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划分,以下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A、金融业

B、采矿业

C、建筑业

D、渔业

46、政府公共行政要按照()原则,制定政策,调节不同社会群体的差异和矛盾。

A、统筹效率和公平

B、效益优先

C、效率优先

D、人人平等

47、领导权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权力是()。

A、组织权

B、控制权

C、指挥权

D、决策权

48、领导的实质是一个()。

A、社会组织系统

B、行政组织系统

C、经济组织系统

D、干部组织系统

49、国力即一个国家的力量,首先是指(),它是国力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

A、政治实力

B、经济实力

C、军事实力

D、外交实力

50、中国在国际竞争力四个方面表现最差的是()。

A、经济竞争力

B、政府竞争力

C、企业竞争力

D、国家基础结构竞争力

51、当代中国在城乡分治的行政建制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其核心是强制性分类的()。

A、居民身份制度

B、粮食供应制度

C、劳动就业制度

D、养老保险制度

5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A、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B、意大利签署投降协定

C、日本签署投降书

D、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53、英国的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大国”的梦幻中惊醒,一股新思潮萌发了。这一新思潮的核心是()。

A、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B、同西方展开“商战”保护本国权益

C、引进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

D、效法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

5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现代化

B、科学技术

C、信息社会

D、知识经济

55、信息技术以()为基础。

A、电波技术

B、电子计算机技术

C、微电子技术

D、激光技术

56、向所属上级机关陈述情况、汇报工作、提出建议、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公文,称为()。

A、规范性公文

B、领导指导性公文

C、公布性公文

D、陈述呈请性公文

57、下列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公文的功能在于它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地传递权威性、凭证性的公务信息

B、通用公文指党、政、军机关和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普遍形成和使用的公文

C、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以外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不相隶属机关

D、意见主要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58、今年上半年,()率中国国民党代表团到大陆进行访问,并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举行了会谈,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A、连战

B、宋楚瑜

C、陈水扁

D、马英九

59、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A、社会主义新型工业

B、社会主义新农村

C、社会主义新型农业

D、和谐社会

60、2005年7月6日,经过四轮激烈争夺,()最终以微弱优势取得了2012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

A、伦敦

B、巴黎

C、纽约

D、莫斯科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61、中国有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橘这种水果适于在淮南一带种植,如果将它移植到淮北去,就会变成一种又小又苦的枳了。这说明( )。

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同一定的条件相关,因而,办事情、想问题,必须顾及这些条件,从实际出发

B、外在的环境和条件直接影响着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因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C、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外因也是事物变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2、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中,必然性()。

A、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B、是偶然性的表现和补充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D、深藏于偶然性背后,并制约着偶然性

63、关于货币政策,正确的说法是()。

A、货币政策就是通过调整货币的需求量,使货币的需求量和供应量相适应,从而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B、货币政策的总目标是保持经济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C、现实中存在着均衡的货币政策、比较“松”的货币政策和比较“紧”的货币政策三种不同的货币政策

D、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社会总需求不足,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

6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建设新的理论贡献是()。

A、提出了“两个先锋队”的思想

B、提出了“两个基础”的思想

C、提出了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思想

D、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

65、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困难,其主要表现是()。

A、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B、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

C、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更为困难

D、非农产业收入的比例下降

66、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是()。

A、优化资源配置

B、提高经济效率

C、促进技术创新

D、倡导自由竞争

67、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表明()。

A、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C、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D、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

68、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主要表现为()。

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呈多元化趋势

D、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69、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70、2004年修改宪法总的原则是()。

A、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C、体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D、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

71、张某经有关部门批准,办起了一个家禽养殖场。在抗击禽流感疫情时,由于张某的养殖场处在疫区内,当地政府对其家禽进行了强制捕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政府的行为符合国家行政许可法的规定

B、政府的行为违反了国家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政府应通过思想教育,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捕杀家禽

C、政府应当依法给予张某补偿

D、政府不应给予张某补偿

72、唐太宗有句名言: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这段话反映了领导者在选人用人时()。

A、要准确识别个人的长处与短处

B、要看长处,容忍不足

C、要善用人短,做到长短搭配

D、要注意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73、一项政策方案是否合理,应满足的条件是:有可靠的社会价值作为基础,以及()。

A、政策内容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B、政策目标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可行性

C、政策效果比较明显

D、政策方案比较严密

74、根据政府职能的要素,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A、政府责任范围的调整

B、政府责任重点的转移

C、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转变

D、政府机构的改革

75、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

A、技术创新

B、知识创新

C、知识传播

D、知识应用

76、毛泽东在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积累的经验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件武器是()。

A、一个有纪律的、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的党

B、一个在党领导下的军队

C、一个优秀的、具有凝聚力的领导集体

D、一个由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

77、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A、平等

B、友爱

C、团结

D、互助

78、公文标题一般包括()。

A、发文机关名称

B、公文主题

C、主送机关

D、文种

79、新世纪我们党提出要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A、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B、推进现代化建设

C、完成祖国统一

D、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8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

A、农村

B、西部地区

C、东部地区

D、东北地区

一、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对下列命题作出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部涂“A”或“B”,均记为0分。)

1、(A)

2、(A)

3、(B)

4、(A)

5、(B)

6、(A)

7、(A)

8、(A)

9、(B)10、(B)

11、(A)12、(A)13、(B)14、(A)15、(B)

16、(B)17、(B)18、(A)19、(B)20、(B)

21、(B)22、(A)23、(A)24、(B)25、(A)

26、(B)27、(A)28、(A)29、(A)30、(A)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均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

31、(C)32、(D)33、(C)34、(A)35、(B)

36、(A)37、(D)38、(B)39、(C)40、(B)

41、(A)42、(C)43、(C)44、(A)45、(A)

46、(A)47、(D)48、(A)49、(B)50、(C)

51、(A)52、(C)53、(A)54、(B)55、(C)

56、(D)57、(D)58、(A)59、(B)60、(A)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给分。)

61、(AC) 62、(ACD) 63、(BC) 64、(ABC)

65、(ABC) 66、(ABCD) 67、(AC) 68、(ABCD)

69、(ABCD) 70、(ABCD) 71、(AC) 72、(ABCD)

73、(ABD) 74、(ABC) 75、(ABCD) 76、(ABD)

77、(ACD) 78、(ABD) 79、(BCD) 80、(AB)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B,文理科)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C,文科)

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3、哲学的党性即党派性是指(D,1987,文理科)

A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B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C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4、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D,1988年,理科)

A.黑格尔 B费尔巴哈 C马克思 D恩格斯

5、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1995年,理科)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6、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1997年,理科)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7. 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D,1998年,理科)

A. 宿命论观点

B. 唯意志论观点

C. 机械唯物论观点

D. 朴素唯物论观点

8、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CD,1994年,文科)

A. 世界统一于存在

B. 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 物是感觉的复合

第2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人类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决定性环节(C,1987年,文理科)

A. 概念、判断、推理

B.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C. 生物的刺激感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D. 客体、主体、客体

2、意识的本质是(A,1989年,理科)

A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B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感觉的总和 D逻辑的集合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C,1989年,理科)

A. 存在

B. 精神

C. 物质

D. 原子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B,1989年,文科)

A. 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5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命题是指(D,1990年,理科)。

A. 意识是主体和客体连结和转化的中介

B. 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C. 意识的形式和内容是客观的

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6、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A,1990年,文科)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C,1991年,文科)

A. 都是辩证法观点

B. 都是诡辩论观点

C. 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

D. 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

8、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C,1991年,理科)。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

C. 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

9、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B,1991年,文科)。

A. 意识产生物质

B. 意识转化为物质

C. 意识决定物质

D. 意识创造物质

1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D,1992年,文科)。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统一

B.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1.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B,1992年,文科)。

A. 本质和派生的关系

B.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1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B,1993年,理科)。

A. 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 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 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1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通过(A,1994年,理科)。

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14、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1995年,文科)。

A. 承认世界多样的统一

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15、《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D,1996年,文科)。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A,1999年,理科)。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 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17、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C,2000年,文科)。

A. 决定性

B. 预见性

C. 能动性

D. 主动性

18、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B,2000年,理科)。

A. 客观性

B. 能动性

C. 对象性

D.任意性

19、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C,2001年,文科)。

A. 是人类的主观意识

B. 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C. 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D. 是意识的客观内容

20、“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2001年,理科)。

A.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2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B,2002年,文科)。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22、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C,2003年)。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23、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C,2006年)。

A. 变是世界的本质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24、“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B,2007年)。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25、科学的物质范畴是(CD,1989年,理科)。

A. 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 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C. 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D. 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

E. 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26. 物质是运动的(BCE,1990年,理科)。

A. 形式

B. 主体

C.内容

D.属性

E. 基础

2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CD,1991年,文科)。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 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E. 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完全同一的

28、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BCDE,2000年,文科)。

A. 多元论的思想

B. 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 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 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29、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DE,2002年,理科)

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E.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30、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ABE,2002年,文科)

A. 意识根源于物质

B.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 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 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31、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BCD,2006年)。

A. 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 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 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32、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AD,2007年)。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第3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D,1989年,理科)。

A. 形而上学观点

B. 诡辩论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唯物辩证法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1989年,文科)。

A. 观察实验方法

B. 逻辑推理方法

C. 矛盾分析法

D. 归纳演绎法

3、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C,1989年,理科)。

A. 量和质的相互转化

B.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转化

C.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D. 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4、“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是(C,1990年,理科)。

A. 机械论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辩证唯物论的观点

D. 外因论的观点

5、区分事物质的依据是(A,1990年,理科)。

A. 事物的本质属性

B. 事物各方面属性的总和

C. 事物量的规定性

D. 人的直觉

6. 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D,1990年,文科)。

A 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 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 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7、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B,1991年,理科)。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同一性和斗争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8、“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论点是(B,1992年,理科)。

A. 唯心主义观点

B. 辩证法观点

C. 相对主义观点

D. 机械论观点

9. 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1992年,文科)。

A.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 事物的变化过程是否有部分质变

C.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10.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1995年,文科)。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1996年,文科)。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 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2、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D,1997年,理科)。

A.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认识事物的量

C. 确定事物的质

D. 把握事物的度

13、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C,1998年,理科)。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14、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B,2001年,理科)。

A. 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 要把握事物的度

C. 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 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15、“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语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C,2007年)。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16、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系统论的关系是(BDE,1989年,理科)。

A. 系统论代替了辩证法

B. 唯物辩证蕴含着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C. 唯物辩证法排斥系统论

D. 系统论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E. 系统论深化了唯物辩证法

17、人的活动与规律的关系是(ABDE,1989年,理科)。

A.人不能创造规律

B.人不能消灭规律

C.人可以完善规律

D.人可以认识规律

E.人可以利用规律

18、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的现象的有(CDE,1991年,理科)。

A冰—水—汽 B麦株—麦粒—麦株

C团结—批评—团结

D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

E生产粮食—粮食被人消费—生产粮食

1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BDE,1992年,文科)。

A.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D.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E. 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20、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ABDE,1993年,文科)。

A.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E. 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21、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ACDE,1995年,理科)。

A. 整体由部分所构成

B. 整体是各部分之和

C. 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的性质

D. 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