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与传承保护-最新文档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与传承保护-最新文档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与传承保护-最新文档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与传承保护-最新文档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与传承保护

悠久的民族历史与独特的地貌特征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具有浓厚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样式。新时代背景下,由于新农村建设趋势的持续蔓延以及种种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由于无法满足居住者日益变化的生活水平和居住需求,传统民居的“特色化”逐渐被“规范化”取代,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处境。拥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是我国丰富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特色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时代任务。

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概况

1.自然与人文环境位于纬度低、海拔高的高原山区的云南拥有稀薄的大气层、充足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长时间的日照给它带来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山高谷深的地理环境也对它的交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气候特征是构成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独特民居风景的重要因素,由于云南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型季风气候,日温差大且年温差小,因此在传统民居建设时需要考虑到采光和保温问题,充沛的降水使得传统民居非常重视排水问题。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的地方多为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和聚落场所,但也有一部分人住在新民房中,人们主要从事传统

农耕生产,部分地区从事旅游服务,总体生活水平比较低。

2.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传承保护的影响因素现阶段,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传承保护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民居设计缺陷因素。由于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采用的是砖木结构,这种材质很容易受到风雨吹淋、虫蚁蛀腐的摧残,在年久失修后大多已经呈现摇摇欲坠之势,且洪水、雷击等自然灾害也可能对其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社会因素体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由于风俗习惯等原因以及文物保护意识的缺乏,对传统民居不加爱护导致其毁坏严重,且随着人口剧增和经济的发展,居住环境也受到了影响,拥挤杂乱的环境增加了传统民居损坏和倒塌的风险。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在结构设计与卫生设施设计上多有不足,多方面的缺陷导致了传统民居受潮、采光差,无法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传统民居在现代社会中的淘汰速度。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1.民族风情特色民族风情特色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最为明显的特色之一,表现在民居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环境艺术氛围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风情。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民居更倾向于使用木材、石材和土等建筑材料,如筒板瓦、大理石、青石、五花石等等。其中青灰色筒板瓦通常被用于传统民居中门楼顶的搭建,大理石

除了在房檐的砖砌花饰中加以镶嵌点缀外还可以作为地板铺筑材料,青石多被用作座础的基料,而在金沙江打捞出的鲜艳多彩的五花石,则广受当地人们喜爱,被用于铺设古镇中的地面。建筑装饰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特色,如纳西族民居门户上精致的铜门扣,纹饰细腻的各种手工艺品装饰灯。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环境艺术氛围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重要特色之一,民间工匠在设计传统民居时,抛弃了刻板的设计技巧和建筑原则,而是选择在了解当地情况的基础上就地取材,因材施艺,使得建筑材料在色彩和肌理上保持原汁原味。

2.文化多元特色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民居在建设中融入了多元文化,如汉族文化、东巴教文化、白族和藏族文化等等。汉族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应用体现在对天人合一哲学观、儒家文化礼制观等观念上,如在传统民居环境设计中追求四周封闭中间开阔的合院空间,以实现通达天地的效果,这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天人合一的追求,此外在其门楼装饰形制中严格遵循儒家文化的礼制传统,讲究门第的高低,这是礼制观念的体现。东巴教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民居有较大的影响,这一宗教文化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共处,同心同德,运用在传统民居的建设中就体现为对自然地形的保护和因地制宜原则的遵循。白族和藏族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民居的建筑形制上,纳西族“三坊一照壁”、“四和五天井”的建筑形制便

来源于白族建筑文化,“蛮楼”样式则蕴含藏族建筑风格。文化多元特色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设添加了更多色彩,采众家之长,集各族之精,糅合本民族本地区优秀的文化特质,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3.自然和谐特色

基于自然崇拜的亲和与保护自然的观念,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以生态观为建筑行为指南,在建设过程中追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最大化,崇尚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统一,并在此基础上不断适应自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并保护自然。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大多坐落在向阳背阴、环境优美的河谷、丘陵和坝子中,其建筑选址不仅仅是受到因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了人们崇尚和亲近山水美、自然美的人居环境审美意识。同时,由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构成的村寨深深地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该地区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民居和传统村寨依山傍水,院里院外积翠成荫,始终保持着林中有人,人中有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现象。

三、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传承与保护

1. 绿色生态技术化传承与保护

秉持绿色生态原则,一方面根据地域性特征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附近的生态环境加以改善和改造,另一方面在不破坏周遭环境的基础上将传统的木、土、竹围护墙建筑进行技术

化巩固,

延续传统民居使用寿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的饲养品?N为驴、马、牛、羊、鸡、鹅、鸭、兔等,是传统民居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伴生种群,也是影响传统民居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视传统民居中的生态系统设计,应当加大人与伴生种群之间的居住距离,提高传统民居的卫生标准以保障居住者的健康生活,从而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采用经济适用的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资源以取代高耗能、高污染的用电取暖方式,设计简易的雨水收集系统以补充生产生活用水,循环利用生活生产废水,将绿色生态原则引进传统民居的方方面面中去,促使其走上一条人与自然均衡和谐的环保传承道路。2. 文化本位与可持续性开发基于保护前提下的开发应当建立在文化本位视角下,因此,文化本位下的可持续发展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传承保护最为直接的途径之一。传统民居作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来说,其传承与保护的主要是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为本,突出少数民族特性与地域特性,重视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才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挖掘出传统民居文化传承新亮点与新支点。与此同时,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传承保护还应当考虑开发的可持续性,一味开发而忽略保护或是一味发掘少数民族文化潜力而忽略收藏、留存工作只会带来一时之利,坚持文化本位与可持续开发,应兼顾全局利益,以长远

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从而实现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教育传统民居是为人的居住需求服务的,根植于社会并且由人来传承和发扬,因此,居民作为传统民居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者,有义务和责任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传承保护中,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民居保护性教育,开展传统民居传承保护专题的讲座和课堂学习,宣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思想原则,使保护传统民居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居民对传统民居的爱惜与保护。民居保护性教育是全民教育,而不是针对某一特殊群体开展的教育,传承保护传统民居是所有居民共有的责任,而不是个人或者单位组织的责任,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传承保护中,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民居保护性教育十分重要。

结语

得天独厚的地貌特征给云南少数民族带来独具特色的传统民居资源的同时也对其经济和文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如何传承保护传统民居是新时代背景下一个亟待解决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相关主题